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张家记-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请教完了混乱的梁旭,他的脑子变得比之前还要混乱了。他不断反复地问着自己:我和皇帝不是一家人吗?我们都是高祖的子孙啊。可是我穷的时候,也不见皇帝赏我一口饭吃。皇帝不是富有四海吗?怎么对自己的族人如此吝啬?他把这天下弄得这般乌烟瘴气,我反他是反我祖宗吗?为什么他这种人能做皇帝,而我也是高祖的子孙……

    刘备感觉梁旭引领他想到一些他不曾想过,或者说是不敢想像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虽说自知不该去想,但是这些声音总是在他脑袋里萦绕不去。

    为了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为了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刘备抬头看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

    刘备把困扰内心的问题想通了,就立马开始行动,行色匆匆地,就先跑去找关羽去了。

    此时,黄巾军的青州大营中,张梁、张宝正在接见幽州黄巾军的使者。

    那使者正是梁旭见过的两个异族骑士之一的慕容正。

    慕容正向张梁、张宝行礼:“弟子慕容轩政见过二位大医。”

    张宝在一边纠正慕容轩政,不悦地说:“是将军。”张宝指指自己,“我是人公将军”指指坐在旁边的张梁,“他,地公将军。”

    张梁拨开了张宝的手指,一点不领自己二哥的情,说:“叫什么不是叫?叫大医比较亲切。”

    张宝被自己弟弟拂了面子,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也已经习惯了。自从身边少了人给自己出谋划策,张宝觉得自己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所以他也没底气去跟自己的兄弟争吵了。

    张梁其实是喜欢将军这个称谓的,他自己喜欢习武,既然走上了武者这一条道,借用自己侄儿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的目标就是当天下兵马大将军。现在虽然已经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将军,却要跟封谞那个死太监齐名,最重要的是那个死太监总是找大哥的麻烦,所以张梁讨厌封谞,连带着封谞提出的将军封号都被张梁讨厌上了。

    张梁和蔼地对慕容轩政说:“你过来找贤良师,是有什么事情吗?”

    慕容轩政恭谨地回答到:“弟子是来向大贤良师复命的。”

    张梁随口就说:“贤良师有急事赶回冀州去了,你跟我说也一样。”

    慕容轩政口中称是,但就是不说。

    张宝不耐烦了,嚷嚷道:“叫你说就说!你是看不起我们吗?”

    慕容轩政面不改色地说:“请大医先屏退左右。”

    张宝一听就怒了,他已经憋屈得够久了,现在连太平教分坛的弟子都敢给自己脸色看了?真是士可忍叔叔不可忍!

    张宝正想开骂,就被张梁抢了先。张梁对着帐里负责端茶递水、抄写记录的人员说:“你们先下去。”

    听弟弟这样说,张宝只能又继续憋着。

    等人都走了,慕容轩政这才开口:“此前,大贤良师命令我们派人保护涿郡义勇军的人民自卫军中的太平教内部人员,并寻机歼灭冀州常山郡赵二狗部。弟子已经歼灭了赵二狗部,但是弟子领军到达人民自卫军与赵二狗部交战地时,人民自卫军已经死伤过半,弟子自知没有完成好大贤良师交代的任务,特来请罪。”

    慕容轩政的话把张梁、张宝说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完全搞不清楚人民自卫军是什么军,怎么就有太平教内部人员了,而那个赵二狗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听都没听说过。

    张梁看着自己二哥,想让二哥拿个主意。

    张宝哪有主意,他也不知道这个慕容轩政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但慕容轩政就站在下面,张宝也不好跟张梁商量,张宝就决定先让慕容轩政退下,自己先跟弟弟商量一下,要是都搞不清楚,那只能送信去邺郡问大哥了。

    刘备想反驳,刚张开口,梁旭就连忙用话堵住了刘备的嘴:“别跟我说什么十常侍擅权,十常侍还不是皇帝自己捧起来的?”

    梁旭继续说:“你想没想过为什么百姓们能被蛊惑起来?因为他们确实被朝廷逼得快走投无路了。你不见你的祖宗景帝、文帝的江山会乌烟瘴气、烽烟四起?”

    刘备心想:刚才还不是你说百姓们是被蛊惑的,现在又变成被逼的了。只是总的来说,还算是说得过去的。

    梁旭见刘备一点表示都没有,知道他是没听进去,就循循善诱:“百姓们的追求就是天下的大势,你能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就愿意追随你,愿意让你去蛊惑。”

    梁旭最终下了结语:“这天下不姓刘。大哥,你就跟着自己的良心去做吧,别给自己太多的枷锁。”

    (本章完)


………………………………

第190章 张平被发现了

    上回说到张梁获知了张角派人帮助幽州朝廷方面的人民自卫军的太平教间谍消灭了黄巾军常山郡赵二狗部。听说是派到汉庭的间谍,张梁以为是封谞派过去的。

    张宝这次却变聪明了,他否定了张梁的推断,说:“你没听到刚才那个慕容说是太平教的人员吗?”

    张梁补充道:“封谞也是太平教的人员,还是高级荣誉会员。他的人也很多都加入了太平教的。”

    张宝对此嗤之以鼻,他因为“人公将军”这个封号的原因,对封谞的意见很大,所以一直看不起封谞,觉得那个不男不女的家伙不过尔尔。虽然张宝自己的宝贝因为年轻时的牢狱之灾导致不能用了,但起码那宝贝还在,不像封谞那个连卵子都没有了。

    张宝很轻蔑地说:“三弟,你太高看那个阉人了。你别看他拉拢了身边的几个人,你也不瞧瞧除了现在他身边的几个家伙,还有谁理他了?”

    封谞的门下走狗不能说是满天下,但他坐在十常侍的位置上二三十年了,羽翼不可谓不丰满。但除了拉拢了冀州还有幽州的门人以外,他在其它地方的门人,因为接到通缉令在前,而且看到黄巾军看似势大,但是攻击性却不强,所以都选择了不去理会封谞的召唤。

    张梁茫然地看着二哥,幽幽地问:“那会是谁呢?”

    张宝很光棍地回答:“我怎么知道!”

    张梁讨了一个没趣,这才想起了自己二哥是个什么德行,所以干脆不管二哥,继续自己苦思冥想。

    张宝见张梁一直皱着眉头,就揶揄道:“别想了,你怎么想都没用的,直接去信问大哥吧。”

    张梁像看白痴一样白了二哥一眼,心道:要是大哥会说,早就交代下来了。要不是因为大哥走得急,疏忽了幽州的安排,我们怎么可能获知此事呢?

    想到了自己大哥,张梁很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侄儿,随口就问张宝:“你说,会不会是平儿呢?”

    张宝一听到弟弟提到自己的侄儿,就把头摇得像是在筛糠一样,大声说:“不是!绝对不是!”

    张梁觉得诧异,问到:“二哥,不是就不是,你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呢?”

    张宝被弟弟问得一滞,张着嘴想了一阵子,才说:“平儿怎么会跟大哥作对呢?”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跟大哥作对吗?张梁说:“常山郡那边留下来的都是封谞那边的人,大哥这是要削弱封谞吗?可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大哥不是如此不智之人,否则也不会接纳封谞他们了吧?那个赵二狗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连大哥都想要除掉他?”

    张宝这次没有多嘴,因为弟弟刚才提到侄儿了,所以此事就有可能和自己侄儿有关系。张宝对张平是既爱又怕。为什么爱?因为张平是张家唯一的希望,而且张宝也没有自己的孩子,连个女娃都不可能有。又为什么怕?那是张宝曾经杀死了自己的侄儿,然后侄儿不知被什么灵魂给附身了,张宝很怕那个新来的灵魂知道自己动手杀过他,会找自己报仇。再说那是灵魂附身,张宝不确定自己侄儿没有什么诡异的能力,为了自己的小命,张宝觉得自己还是离自己的侄儿远一点为好。

    张梁是难以体会自己二哥对侄儿的想法的,张梁从一开始就很喜欢这个侄儿,经常逗他,觉得自己这个侄儿除了比别人家的孩子要好学以外,并没发现侄儿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

    张梁觉得此事的关键就在赵二狗身上,或许能从慕容轩政那里了解到一点情况。于是张梁叫人去把慕容轩政给带过来。

    慕容轩政刚来到分派给自己的帐篷,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被通知地公将军有请。慕容轩政觉得奇怪,但大医的命令不能不遵,慕容轩政只能连忙重新赶到帅帐。

    慕容轩政来到了帅帐,发现里面只有张梁和张宝在,猜到自己可能说了不该说的话了,只是张梁和张宝是大医,他们问的话,自己不能不回答,这是教中最基本的规矩。

    张梁没有理会慕容轩政的纠结,问到:“轩政,贤良师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要杀掉赵二狗吗?”

    慕容轩政很为难,但是还是乖乖地回答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牵涉到贤良师命令的具体内容,慕容轩政说:“禀大医,大贤良师并没有交代。”

    没有吗?这不就意味着线索断了?张梁还是不肯死心,继续问:“你对这个赵二狗了解吗?”

    因为这个问题也不牵涉到命令内容,所以慕容轩政如实回答:“弟子对此人略有耳闻,据说此人残害百姓,屠了常山郡和涿郡交界的几个村子。”

    屠村?这死狗确实该死!这样看来,那个人民自卫军真的很有可能跟自己侄儿相关。张梁看了一下自己二哥,见二哥在发愣,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张梁对慕容轩政说:“你先到帐外等一下,待会儿我还有事情找你。先下去吧。”

    慕容轩政如蒙大赦,连忙退出帅帐。其实他在报告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已经把任务交代得一清二楚了。只是人在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都会做贼心虚,害怕受到处罚而头脑变得不太灵光,慕容轩政现在正处在这种状态中。

    张梁推了一下他二哥,说:“哥,想什么呢?”

    张宝回过神,他是真的做贼心虚,连忙说:“没有啊!没想什么!”

    没想什么会这么大反应?但是张梁也懒得戳穿张宝,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张宝商量。

    张梁说:“哥,我觉得侄儿很可能就在慕容轩政说的人民自卫军里面。我想过去看看。”

    张宝再次猛烈摇头,强烈反对:“不行!你是主将,怎么能离开呢?”

    张梁打亲情牌,打算拉上张宝一起过去看侄儿,就问:“你不想见见平儿吗?我们多久没见过他了。也不知道他长高了多少。”

    (本章完)


………………………………

第191章 决意寻侄

    上回说到张梁问张宝是否愿意与他同去幽州看望侄儿。

    张宝依旧很坚决地快速摇头。张宝当然不想见自己的侄儿了,他还盼着离侄儿尽量远一点。

    张梁又说:“二哥,你也是军队的统帅,既然你不去,那就留在军中,我不就可以去了?”

    张梁这神逻辑,让张宝很无语。军中日常大小事务,一直都是张梁在处理。张宝对此也毫无怨言。他对军权是一点欲望都没有,在军中不但生活无聊透顶,而且住帐篷的生活非比寻常地艰苦,张宝最渴望的就是尽快回到城里。张梁想让张宝去管士兵们的操练、粮秣的收支预算,那是连门都没有!

    张宝沉着连告诫张梁:“三弟,这里离不开你,所以你不要想那么多了,好好完成大哥交代的事情要紧。”

    张梁说:“二哥,你还好意思说我?大哥是让我和你一起看住青州方向,你说说你都干了些什么?再说了,现在大哥要应付卢植带领的汉庭中央军,兵都抽调回去了,而且我们也可能要随时回援冀州,所以目前我们在青州这边也只是做个样子,让青州的汉军不敢有所异动。”

    张宝在张梁的话中找到了他需要的破绽,说到:“对啊,要随时准备回援冀州,你怎么能离开呢?”

    张梁不以为然地说:“回援冀州的时候,你把部队带回去交给大哥来指挥行了。我收到消息,也会第一时间赶过去的。”

    张宝见自己弟弟是认真的,就急了,连忙说到:“那撤退呢?我们撤退的时候被青州汉军尾随攻击,那咋办?”

    张梁笑着说:“要是青州汉军敢离开城池,那他们就死定了。管亥(黄巾军青州方面军统帅)会断了他们的退路。你到时候配合他夹击青州汉军就行了。”

    张宝是真急了,口不择言,自曝其短地说:“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能夹击汉军呢?”

    张梁对自己的二哥是心服口服了,很无奈地说:“管亥会提前跟你通消息的。二哥,你真的需要历练一下,我不可能总留在你身边。大哥现在也是没有办法才让我跟着你。可是大哥现在也很缺人手,你什么时候才能为大哥分忧呢?”

    张宝被张梁说中自己的弱点,立马上火,大声说道:“你以为我离不开你吗?我是你二哥!还需要你来教训我?”

    张宝正说得大义凛然的时候,张梁一句话就让他萎了。

    张梁奸计得逞地笑着说:“是你说我可以离开的。我明天就出发。”

    张宝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弟弟下套了,可是话已经说出口,再想反悔,那就是承认自己连自己的弟弟都不如,虽然他知道这是事实,但是要让他当众承认,他落不下面子,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既然已经说好了,张梁就把慕容轩政叫了进来,他打算问问慕容轩政一些细节问题。因为张梁记得慕容轩政说过人民自卫军伤亡惨重,张梁担心自己的侄儿陨在了那里。

    张梁问:“轩政,你有没有看到人民自卫军中有一个小孩儿呢?”

    慕容轩政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张梁,他对人民自卫军中出现小孩子可是印象深刻,因为哪有军队会让那么小的孩子上战场的?

    慕容轩政心想:难道大医也会未卜先知?

    慕容轩政在太平教中,早就听说过大贤良师会占卜,老教徒都说大贤良师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仙。慕容轩政没有亲眼见过,他相信大贤良师会占卜,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就不信了,他的部落就有巫师,巫师也会占卜,只不过巫师占卜出来的结果都是模棱两可的,哪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那么变态?但今天见张梁一下就说中了人民自卫军中有小孩子,慕容轩政这回是不得不信大贤良师真的是神人在世了。

    张梁见慕容轩政愣了那么久,有点不耐烦,催促到:“我在问你话呢!”

    慕容轩政被提醒,由于已经把张梁、张宝当成了半个神仙,所以更加地恭敬,说:“启禀大医,人民自卫军中确实有一个孩子。”

    张梁得到了慕容轩政肯定的回答,眼前一亮,这下他能确定自己侄儿就在人民自卫军当中。只是这下他更担心侄儿的安全了,侄儿才四岁,怎么就跑到战场那么危险的地方去了?张晟、张三那两个家伙到底在干嘛?

    张角把儿子送出去的计划是完全保密的,连自己的兄弟都没说。但是一整年都没见到经常跟在张角身后的张晟、张三,张梁也猜到他们是被张角派去保护张平了。

    张梁的声音因为激动还有恐惧,变得有点震颤,他热切地问到:“那小孩子没受伤吧?他有没有安全离开呢?”

    慕容轩政不明白张梁为什么那么在意那个小孩子,莫非他就是太平教打进义勇军的间谍?可这也太荒唐了!虽然慕容轩政看不清那个战场上的小孩子有多大,但根据体积判断,那小孩也绝不会超过七岁。七岁的娃娃能做什么?想不明白。

    张梁见慕容轩政又发呆,性急的他开始有点生气了。

    慕容轩政发现张梁的眼神不对,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太多了,连忙说:“弟子也不知道他受没受伤,但看他是站着的,应该没有受伤吧。”

    没有受伤就好。张梁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梁用不可置疑的口吻对慕容轩政命令到:“明天我和你一起回涿郡,你带我去人民自卫军的驻地看看。”

    慕容轩政面露难色地规劝道:“大医,这样不太好吧。你是伪朝的通缉犯,城里都贴着你的肖像。”

    张宝一听,也连忙劝张梁留下:“三弟,太危险了,你还是不要去了。”

    张梁双眉一挑,很不屑地说:“那也叫肖像?二哥你也不是没见过,你能认出你自己吗?也不知道朝廷的画师是在哪个学堂念书的,那个学堂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前两天感冒了,头超痛的,那天正好要写一些思想交流方面的内容,所以写得一塌糊涂,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但也正是那天的写作过程动摇了作者一贯以来的“民为重,社稷为轻”的观点。这里的民指的究竟是最底层的人民呢?还是精英阶层呢?又或是全体人民呢?作者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只有精英阶层,因为古时候的底层民众都是文盲,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是怎么样子都不知道,社会的公知出来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了。所以真正会让朝廷觉得恐惧的应该是那群吃饱饭,大把时间能念书的贵族们。

    (本章完)


………………………………

第192章 惊天大秘密

    上回说到张梁决意要去涿郡见一见张平,慕容轩政告诫张梁被汉庭通缉,不建议他到汉朝的势力范围。张梁觉得单凭通缉令上那张幼稚的画像,并不能让别人认出他来。

    张宝这次是唯一一次同意自己弟弟说的话,他也觉得那个画通缉令的画师太水了,一点都画不出他张宝那丰神俊秀的样子。丰神俊秀是张宝自己定义的。

    最终,张宝没能阻止自己弟弟的企图,张梁还向哥哥借走马元义。张宝觉得马元义那个呆瓜留在营地也帮不了自己,所以就随便张梁了。

    虽然张梁已经打定主意暂时抛下自己的军队,但是他对自己二哥的能力还是不太放心,于是张梁把严政喊进了大帐,回头对张宝说:“哥,军中日常事务你都可以交给严政他们处理,要是发生什么突发情况,也可以问问他们的意见,以作参考。”

    张宝的脸有些绷不住,自己弟弟怎么能当着别人的面公开质疑自己的能力呢?张宝特意突出自己的身份,叫到:“弟弟,你这是信不过你哥吗?”

    慕容轩政发现自己听到了一些了不起的事情,连忙眼观鼻,鼻观心,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

    严政没有装模作样,反倒瞪大了眼睛看着张宝、张梁,一副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样子。

    张宝说完,发现张梁竟然点头了,张宝百分之一百确认自己弟弟当着外人的面,点头了。

    张宝还想说些什么来挽回自己的声望,却被张梁先一步阻止了。

    张梁说:“二哥,你自己想想你这两年都做成过什么事情?”

    张宝无语。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智囊走了,另一方面是张宝对张家的负疚感一直都在,这使他做什么都畏首畏尾,生怕自己再次铸成大错。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张宝的心态改不过来以前,只能继续无所作为。其实张宝自己心里也明白,但要走出心里那团阴影,不光是嘴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

    张梁不是想要看自己二哥消沉的样子才这样说的,他是希望二哥会因为受不了他的激将而重新振作起来,所以张梁没理会沉默不语的张宝,而是转头对严政说:“清明,我会离开部队一段时间,你好好辅佐我二哥。”

    严政急忙开口阻止:“头领,你怎么能现在离开呢?”

    张梁笑着说:“不是还有你们吗?”

    “可是……可是……”严政口拙,可是来可是去,都可是不出来。

    张梁继续笑着说:“别可是了,我相信你们。”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可是……可是……”严政还是不知道能可是什么,作为跟了张梁十几年的兄弟,又不能说自己不行不是?没有两下子的话,又怎么能成为张梁的好兄弟呢?他们身边的那些弱鸡,早就在他们称霸巨鹿县的过程中被淘汰了。

    张梁举起了拳头,在空中晃了晃,假意警告严政:“清明,你再这么婆婆妈妈,信不信我揍你?”

    严政被张梁威胁,只好闭嘴。按照他对张梁的了解,张梁决定好的事情,是不容更改的,要是自己继续哔哔,张梁还真的会动手揍自己一顿。而自己又打不过张梁,当年如此,现在更是如此,不然也不会是张梁才是头领。

    慕容轩政虽然一直低着头没看他们,但是他们说话的声音不是说想不听,就能听不见的。此时慕容轩政的心里翻起了惊涛骇浪,两位大医,还有大医的手下们之间的关系也太奇妙了吧!

    张梁见摆平了严政,就叫了慕容轩政一声:“轩政……”

    可是慕容轩政还沉浸在他的惊人发现中,一时不能自拔。

    张梁见慕容轩政还低着个头,一点反应都没有,就从台上走了下来,来到慕容轩政身前。

    慕容轩政觉得光线突然暗了下来,然后看到一双大脚出现在自己身前,紧接着感觉头顶一痛。慕容轩政第一反应就是应激蹲下,同时抬头看看是谁打自己。等他发现打他的竟然是大医张梁,他只能揉搓着自己被打的地方,很委屈地看着张梁,却一声都不敢吭出来。

    张梁气鼓鼓地笑骂道:“发什么呆呢?我叫你,没听到吗?”

    慕容轩政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可就在张梁脸上的笑容消失的一瞬间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如捣蒜,连声说:“听到。听到。”

    张梁不知道慕容轩政为什么这么怕自己,但他觉得慕容轩政现在这个样子很搞笑,所以就不跟慕容轩政计较了,脸上重新出现了笑容,开玩笑地说:“我又不会吃你,别装成个小媳妇似的。你是鲜卑人?有字吗?”

    因为叫别人名字在汉时是不礼貌的行为,但一看慕容轩政的发型,就知道他不是汉人,张梁不确定慕容轩政是否会像汉人一样给自己取字,亦或是慕容轩政的族人都习惯直接叫名字,所以张梁才会这么问他。

    慕容轩政说:“弟子是鲜卑族人,但在武帝的时候,弟子的族人就已经迁到了大汉的土地上居住,所以弟子是汉人,不是鲜卑人。”

    张梁这是第一次听别人如此介绍自己,既然是鲜卑族人,怎么就成了汉人了?那我自己是不是应该说自己是汉族的汉人呢?

    张梁这般想着,就直接问了出来:“鲜卑族的人,不就是鲜卑人了?”

    没成想,慕容轩政听到张梁的话,竟然愤愤不平地叫嚷了起来:“鲜卑人根本就不配称作人!他们就是一群禽兽!我不跟他们同族!”

    张梁听了慕容轩政的话,心里有些明白了,看来这里面有隐情,而且很可能是不好的回忆。鉴于自己才刚认识对方,双方都还不熟悉,张梁不打算深挖对方悲惨的过去,于是岔开了话题:“那你给自己取字了吗?”

    慕容轩政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恭敬地说:“弟子还未及冠(满二十岁时,需行冠礼,也叫及冠),尚未取字。”

    (本章完)


………………………………

第193章 发型问题

    上回说到张梁问了慕容轩政的一些情况。

    张梁问完话,就让慕容轩政先回自己的帐中休息,等晚饭的时候再过来和他一起吃。

    晚上,慕容轩政有幸陪同两位大医用餐。

    军中的伙食不比平常,形式简单,分量足。只有张宝自己的比较特别,那是他带来的厨子给他开的小灶。虽说军中艰苦,但黄巾军的饭桌上比穷苦人家要丰盛一些。而冀州黄巾军的伙食,让从幽州过来的慕容轩政羡慕不已。他心想:要是幽州的兄弟们,也能吃得这么丰富就好了。

    目前冀州黄巾军手上的粮食存了不少,一方面是因为大半个冀州都和平演变了,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二是剿灭清河国以后,从当地的皇族还有官吏们家里抄出来不少。所以冀州黄巾军暂时都没有缺粮之虞。

    但其它州的黄巾军,粮食供应就相对要紧张一些了。还好因为张角不是临时起意要造反的,他一直都在做准备,存粮、存兵器。兵器管制很严,但粮食就相对宽松一些,所以各地的黄巾军也暂时没有断顿的风险,只是要是能在秋收后才发动起义,那就更好不过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为了打好持久战,张角严嘱各地不要过度征兵,要动员没有入伍的教徒们从事生产活动,这也是张平提出来的建议。也正因为这条命令的存在,所以全国各地的黄巾军规模都不算太大,就是分布太广,还分散。这也导致了汉庭中央政府对黄巾起义规模的误判,致使他们觉得黄巾只是疥癣之疾,仍旧只顾着内斗争权,不知道自己有被倾覆的危险。

    席间,张梁频频向慕容轩政打听涿郡的事情,主要是人民自卫军相关的事情,还有就是时不时地跑去张宝那一桌,当着张宝的面,偷吃张宝的肉菜,弄得张宝很是恼火,但又不好发。因为张梁从小就是这个样子,不管张宝怎么说教或者抗议都没用,而张宝虽然比张梁年长五岁,但在张梁开始长个以后,张宝就再也没打赢过张梁。

    张梁觉得自己跟慕容轩政混得差不多熟了,就开口问起了慕容轩政的隐私:“轩政,你说你是鲜卑族,却又不是鲜卑人,这是为什么呢?”

    要是换了别个无关紧要的人问慕容轩政这个问题,慕容轩政肯定不会回答的,因为这是慕容轩政心中的仇、心中的痛,他不需要别人来跟他分享。只是现在问他的人是太平教的大医,慕容轩政对太平教是很感恩的,要是没有太平教的援手,他慕容轩政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慕容轩政选择回答,是出于对张梁的尊敬,而不是张梁自以为是的混熟了。慕容轩政觉得自己远没达到严政和张梁之间的熟悉程度。

    慕容轩政把自己的身世跟张梁说了,听得张梁、张宝都在一旁唏嘘不已。

    张梁问到:“你开始留发,就是因为对鲜卑人的恨吧?”

    慕容轩政刚说完自己的悲惨遭遇,心情还没恢复,所以并没有回话,只是点了点头。

    张梁又说:“那为什么还留着辫子呢?干脆剪了算了。”

    慕容轩政说:“是我叔不让我剪,他说要记住自己是鲜卑族人。”

    张梁毫不在意地说到:“有这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