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张家记-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儿子就站在自己面前,看样子不但活蹦乱跳的,还有些些小讨厌,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提自己刚才哭了的事情,虽然这是事实,但被当众点出来了,使季楚儿好不尴尬。

    季楚儿嗔怪地看了自己儿子一眼,柔声训斥道:“也不知道要先叫人!”训斥完了,就转头对刘老夫人和张父连声抱歉,让他们不要跟自己儿子计较。

    刘老夫人和张父都连声应到:“不会不会。”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梁旭也一丝不苟地向刘老夫人和张父请了安。梁旭那家伙平时可没有现在这么正经地问安过,他不是怕自己的母亲,他早就被母亲宠坏了,要不是因为他的心理年龄早成年了,估计以后会长成一个无法无天的执侉子弟。他现在怕的是张父,怕人家会跟他清算害死他家庄丁的事情。

    季楚儿见梁晟他们四个都回来了,也就放心了。她交代梁晟负责接待张父,用眼神示意刘老夫人她打算回后院去。刘老夫人心里不太想回去,她没见到自己的儿子以前还是不放心,但女眷不方便接待是男子,现在家里有男性可以帮忙接待张父,刘老夫人自己还真的不方便继续留下来。所以刘老夫人和季楚儿分别向张父告了罪,就退回后院去了。

    其实现场有女眷,张父也觉得有些不自在,而且刘老夫人和季楚儿还是他的同辈,有她们在场,张父也只能小心翼翼,不能失了规矩。现在刘老夫人和季楚儿离开了,张父也觉得轻松多了,他笑着对梁晟和梁旭说:“两位贤侄,我儿翼德是不是先回家里了?”

    梁旭现在最怕就是要跟张父说和人民自卫军相关的事情,所以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干脆就保持沉默。

    梁晟没有梁旭那么多想法,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民自卫军没有全没已经是大贤良师保佑了,所以他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梁晟说道:“禀张伯父,翼德现在留在了庄子上,并没有随我们一同进城。”

    其实张父也是担心自己儿子的,刚才劝慰刘老夫人的时候,他也只是嘴上说说,而他自己心里也和刘老夫人一样是七上八下的,只不过他是男人,这种婆婆妈妈的心情不好当众表现出来。

    张父今天从刘焉那里获知自己儿子的人民自卫军打了个大胜仗,但关于具体的情况,刘焉并没有告诉他,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儿子是生是死,毕竟打仗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他今天过来刘府,一个是来跟刘老夫人他们分享打胜仗的喜悦的,算是显摆显摆,毕竟部队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是自己儿子。另一个原因就是过来探听一下刘老夫人的口风。虽然他也知道刘老夫人也不会知道具体的情况的,甚至是刘备他们打了胜仗的消息也不会知道。但他就是因为担心自己儿子,自己儿子离开了这么多天,张父就担心了这么多天。所以他明知道在刘府探听不出自己想知道的消息的,但也还是神推鬼使地走到了刘府。

    张父并不指望在刘府见到自己儿子,他觉得自己儿子回来以后,第一时间应该是回家。但等他见到了梁晟他们四个以后,张父有些等不及还要回到家里才能知道自己儿子的生死,所以就先向梁晟他们打听自己儿子的情况。现在终于从梁晟嘴里听到自己儿子平安归来,他悬着的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

    (本章完)


………………………………

第181章 揪心

    上回说到张父从梁晟嘴里知道了张飞平安归来的消息。

    张父恨不得立马就去庄子上看看自己儿子,因为做父亲的,只有亲眼见到自己儿子没穿没烂,才能真正百分之一百安心。但作为一个在涿郡有头有脸的士绅,张父又不能让自己太随意,他要讲规矩,要给别人做榜样,所以张父只能按捺着自己躁动的心情,继续跟梁晟和梁旭说些勉励的话。只不过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梁旭不明白这个平常严肃恐怖的张伯是怎么一回事,但他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张父应该还不知道自己害死了他张家庄丁一半的人,所以目前他还是安全的。于是梁旭就装着受教的样子,仔细聆听着张父的教诲,即使他完全搞不清楚张父想要表达什么。

    梁晟却有些明白张父的想法,虽然他自己连别人的丈夫都不是,更别说当别人的父亲了,但是刚才看到过自己师母直到看到少主的身影才止了哭,他才会猜测张父现在心不在焉的状态应该就是担心张飞,只不过他并不理解为什么张父明明担心着自己儿子,却硬要继续坐在这里。难道是因为面子问题?那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们,总会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而做一些违心的事情,这种情况,梁晟并不少见。他以前在太平教的时候,就利用过那些头面人物的这个弱点,坑害过好几个人。

    于是梁晟给了张父一个台阶,说到:“伯父,请恕侄儿等人无理,侄儿等人刚刚出征归来,甚是疲惫,想要早点歇息……”

    梁旭一听到梁晟说这话,就意识到不对劲。这下张父不是要去庄子上找翼德了?张父一到庄子上,自己害死人家庄丁的事情不就穿帮了?梁旭连连向梁晟打眼色,示意他留住张父。

    梁晟看不明白,也不理他。

    听到梁晟如此上道,张父也没等梁旭反应过来,就连忙起身告辞。他一出刘府,就打马直奔城外庄子而去。

    梁晟他们也确实是累了,所以送走了张父,就纷纷往后院回去,打算好好洗个热水澡,再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现在他们都是一身一脸的灰,还有已经干透失去了颜色的血。

    但梁旭并不想放过梁晟,他还拉着梁晟,一边絮絮叨叨,说梁晟不该放走张飞父亲的,张飞父亲去到庄子上,就肯定知道他没把兵带好,害死了张家庄丁那么多人。

    梁晟被梁旭念烦了,就说:“伯父他迟早都会知道这件事情的,你以为你能瞒多久?”

    梁旭呆呆的,哑口无言。他已经在自己脑袋里预演要如何撑过张飞父亲的雷霆暴雨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梁晟见梁旭那苦瓜相,心中不忍,就开导他:“弟(应为赵风在场,所以不称少主),你也不需要那么悲观,你没见到张伯父今天的表情挺喜悦的,他还说我们打了大胜仗。虽然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既然是打了胜仗,应该不至于要跟你翻旧账。”见梁旭一点反应都没有,梁晟加多了一句:“你就放心吧。”

    放心?怎么能放心呢?梁旭想死的心都有了。他对自己的老爸都没有这般恐惧过,反倒对张飞的父亲是一点都不敢得罪。可是现在自己再怎么担忧也是一点作用都没有,梁旭只能垂头丧气地跟着梁晟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季楚儿亲自给儿子洗澡,一边洗,一边问东问西。可是儿子一直都是傻愣愣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害得季楚儿担心得不行,她还以为自己儿子被敲到头,变傻子了,于是她的眼泪又次很不争气地留了出来,还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嘤嘤”的哭声。

    梁旭这才发现自己母亲不对劲,连声问母亲是怎么了。

    季楚儿鼓着腮帮子,气鼓鼓地问自己儿子:“旭儿,你跟娘亲说实话!你是不是被别人敲到脑袋了?”

    “没有呢!娘,不信,你摸摸我的头。”为了证明自己完好无损,梁旭从澡盆里站了起来,转了两圈,把自己幼小的身子展示给母亲看,“娘亲,你看,我一点伤痕都没有。”最后还愤愤不平地大叫:“就只有那些该死的蚊子,咬了我不少包。”梁旭说着就一个一个把自己四肢上的红点指给母亲看。其实他的脖子和脸都有被蚊子咬了,不过他自己看不见,所以就没指出来。

    季楚儿见儿子还是那么调皮捣蛋,这才放心了,可是也心痛儿子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

    梁旭这次上战场,算是走了狗屎运了。人民自卫军生还的人几乎都带伤,包括了张飞、关羽、刘备、梁晟、梁三、赵风,但偏偏就梁旭没有。那是因为梁晟、梁三还有赵风拼死保护着他,还因为黄巾军的人根本不把梁旭这小屁孩儿放在眼里,他们都想着活捉这个一点武力值都没有的小屁孩。虽然梁旭曾经扔过暗器,但一点准头都没有,再加上他也只是扔过几回而已,就没动静了,后来他拿长矛撮人也撮不死人,所以黄巾军的人根本就不把他当一回事儿。梁旭对此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该愧疚才好。

    季楚儿继续跟儿子洗澡,也继续问着儿子出征的事情。

    这回梁旭不敢再惹母亲伤心,只能净挑些好事,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来回答。

    ……

    话说刘备带着刘氏子弟回到刘氏在城里的聚居地。刘备发家以后,并没有继续住在刘氏聚居地。他的祖屋不是他一个人的,他还有两个叔叔,他们是三家人一起住的。刘备发家以后,觉得用和叔叔们共用的祖屋招待他的贵客会显寒酸,但是聚居地又没有空地给他盖房子,所以刘备只好带着自己母亲搬了出去。

    刘备带着刘氏子弟站在刘氏城中村的牌坊前,心里很是惴惴不安,一时不敢进去。

    村里的人很快就发现了刘备一行人,都纷纷呼朋唤友,聚集过来寻找他们的父亲、丈夫、兄弟,还有儿子。

    作者的右手被大王弄伤了,打字都不利索,以为凌晨以前赶不及发第二章。还好赶上了。

    书友们能不能发个票票给作者压压惊呢?

    (本章完)


………………………………

第182章 族长解围

    上回说到刘氏族人发现刘备他们站在了村口牌坊前,于是呼朋唤友上前寻找自己的亲人。

    人生吵杂中,一个老妇人大声叫住了刘备:“玄德,我家有财呢?”

    有财就是刘备小时候的那个妒忌他的玩伴刘鑫,梁旭曾经把他错认成了刘备。有财是刘鑫给自己起的字。叫住刘备的那个老妇人是刘鑫的母亲。她家刘鑫这次也随着人民自卫军出征了。

    虽然刘备很不喜欢刘鑫,连带着也不喜欢他隔壁那一整家子都泛着酸的人。但毕竟刘鑫母亲是刘备曾经的邻居,人家可是看着他刘备从小长大的。当着族人们的面,刘备还真不好意思不理会刘鑫母亲。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战后统计伤亡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刘鑫的身影了。而且有不少战死者的遗体都被砍得面目全非,本就难以辨认,再加上士兵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身上的衣服款式都很统一,很大众化,没有什么辨识度,他们身上也没有带着表明身份的物品,所以刘备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刘鑫。现在被刘鑫母亲当面问出来,刘备哑口无言。

    刘鑫母亲见刘备如此,她已经猜到自己儿子很可能凶多吉少了,情绪激动,上前揪住了刘备的领子,用力晃动着,大声责骂,要刘备还她儿子。

    刘备的脸上都布满了刘鑫母亲的口水,但是他也不敢去擦。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找不到自己的亲人,要过来向刘备讨公道了。

    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终于惊动了刘氏族长刘元起。刘元起带着家里的仆人们匆匆赶了过来打算维持秩序。到了事发位置中心地带才发现原来是刘备回来了。

    刘元起马上命令仆人们把族人和刘备分开,他自己就鼓起劲大喊:“你们这是想要干什么?刘桂氏!快快放开玄德!”

    刘鑫的母亲就是刘桂氏,她本姓桂,嫁到刘家就要冠上夫姓。当时妇女们的闺名都是不告诉外人的。刘鑫母亲的名字只有她娘家的亲戚,自己的丈夫跟儿子,还有公公婆婆才能知道,所以族长也只知道她姓什么,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所以称呼别人家的女性,都是叫什么什么氏。包括皇帝家的女人也是一样的,所以曹丕的第一任皇后甄宓也只能叫做甄氏,究竟是不是真的名宓,就没人知道了。

    刘鑫母亲现在一心只想着让刘备赔她儿子,所以族长叫她都没听见。

    刘元起见刘鑫母亲如此不给面子,立马喊人过去拉开刘鑫母亲。

    刘鑫母亲被人用蛮力从刘备身前拉扯开的时候,像疯了一般地张牙舞爪,嘴里还在不停地重复着:“你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刘元起没有理会那个疯妇人,而是带着笑容走到了刘备身前,亲切地挽起了刘备的手,轻轻地拍着刘备的手背,以示亲切。

    刘备不知道族长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想过好多种被族长斥责的情景,但就是没有这么亲热的,让刘备很是错愕与不适应。族长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元起转头看向还围在这里的族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威严起来,让人不由猜测族长年轻的时候肯定去过川蜀旅游,学了一门绝技。

    刘元起大声对着族人们说:“玄德是有大功的人!他带领我们的子弟在外面打了大胜仗,为我们刘氏挣了光!”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呼喊:“可是他害死了我弟!”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说刘备害死了自己父亲、兄弟、儿子、侄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刘元起的脸色很不好看,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吼道:“反了你们!我的话都敢不听!个个都很闲吗?快散了!”

    刘元起积威日久,他这一吼,刘氏族人确实不敢继续说什么了,但是他们也不愿就此散去,他们不甘心,他们不甘心自己的亲人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了。

    刘元起能当上族长,靠的也不完全是他的强势。他见众人依旧不肯离去,就好声劝慰道:“你们家里人的抚恤,不日就会发下来的。不要围在这里了,快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人群中又有声音响了起来:“族长大人,抚恤有多少呢?”

    刘元起看向那个问话的青年,只见对方穿的是打了好多补丁的衣服,刘元起又扫视了人群一圈,发现好多族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刘元起心里暗自感叹:我们中山靖王这一支,传到我这一代,真是没落了,已经完全没有人在朝里当官,没有人照拂,族人的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

    刘元起轻轻摇了摇头,甩走了愁绪,重新振作声音,对着族人说到:“刘太守还没给出标准。但我在这里向大家伙保证,我会尽全力给大家伙争取的!你们就放下心吧。”

    听到族长作担保,人群渐渐散去了。但也依旧有一半的人留下来。只是刘元起没有理这些人,他看了看刘备身后的刘氏子弟兵,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就恢复了。

    刘元起勉励了刘氏子弟兵两句,就把他们遣散回家了。这下留下的一半人又有不少人寻到了自己的亲人,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些人刚才也不是跟着过来闹的,他们只是过来寻人,也在队伍里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但是队伍没解散,所以他们也才跟着留了下来。

    现在还留在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他们都泪眼婆娑地看着族长这边,却又不敢发作,只有刘鑫母亲坐在地上,锤着地,嘴里疯疯颠颠呓语着:“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

    刘元起重新转向刘备,笑容满面的看着刘备,温声说到:“贤侄,辛苦你了。”

    刘备脑袋里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他还是不明白眼前这一幕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胜仗呢?自己都差点就把自己搭进去了。所以他很讶异地看着自己族长,不知道该接什么话。

    (本章完)


………………………………

第183章 事情原委

    上回说到族长给刘备解了围,但刘备完全弄不清楚状况。

    刘元起牵着刘备的手,说:“贤侄,跟我去家里再说。”

    刘备现在的脑子不太清醒,他很机械地点了点头,就被族长拽着离开了牌坊。

    刘元起把刘备带回了自己书房,双方坐下,这才一五一十地跟刘备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刘焉在昨天就获知了常山郡黄巾一部和自己境内的部队交战,战场是在涿郡境内,根据发现情况的士兵回报的情况来看,黄巾军所部被杀四十六人,其中一名还是他们的主将。根据刘焉的判断,阵斩对方主将,那绝对是大捷。

    刘焉自己其实挺想把这战功都昧下来当成自己的。可惜大家都很清楚最近只有那个可恶的刘备带着他的部队西进,不管是刘焉自己的军队,还是他让士绅们组建的义勇军,都没有军事调动,只有日常的文书往来。这次大捷还是驿兵发现的。这里的大家主要是指张飞父亲,还有苏双。刘焉不好因为这事而得罪他们,但刘焉可不会把涿郡的刘氏族长刘元起放在眼里,刘元起可不是他刘焉的族长。刘元起那一支跟刘焉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不单是血缘关系,更是双方实力对比。

    再一个是因为士兵回报的消息说黄巾军的尸体都被洗劫了,武器装备都不见了。武器装备就是很充分的物证,刘焉知道这些装备肯定是被刘备他们搜刮了,所以刘焉最终就放弃了把功劳全吃进去的打算。反正刘备带领的义勇军也是他刘焉牵头组建的,刘备立功,刘焉做为领导,也是能沾光的,而且还是大头。

    所以刘焉还是很乐意把这次的大捷上报到中央的。再说,涿郡的官军实在是窝囊,一直被幽州的黄巾军玩弄于鼓掌。刘备这次的胜仗是涿郡对黄巾军的第一次胜仗。要不是有刘备的这次大捷,刘焉怕他的位置会越坐越不稳当了。

    看在刘备送了自己这份很及时的礼物的份上,刘焉决定原谅刘备了,所以在对外通报战果的时候,刘焉也叫上了刘元起过来旁听。

    听完族长的解释,刘备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只是明白是一回事,但事实又是另一回事,刘备心里很是别扭,他也想建功立业,但是他觉得要是承认了这是一场胜仗,就会对不起已经战死的兄弟们。

    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跟族长坦白,把自己第一阵的经过都跟族长说了。

    刘元起不可思议地看着刘备,他有些不相信刘备告诉他的。可是刘备是当事人,而且刘备还不是给自己揽功,这让刘元起不得不信。

    刘元起脸色有些涨红,

    本章未完,今晚会补全。

    刘元起转头看向还围在这里的族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威严起来,让人不由猜测族长年轻的时候肯定去过川蜀旅游,学了一门绝技。

    刘元起大声对着族人们说:“玄德是有大功的人!他带领我们的子弟在外面打了大胜仗,为我们刘氏挣了光!”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呼喊:“可是他害死了我弟!”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说刘备害死了自己父亲、兄弟、儿子、侄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刘元起的脸色很不好看,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吼道:“反了你们!我的话都敢不听!个个都很闲吗?快散了!”

    刘元起积威日久,他这一吼,刘氏族人确实不敢继续说什么了,但是他们也不愿就此散去,他们不甘心,他们不甘心自己的亲人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了。

    刘元起能当上族长,靠的也不完全是他的强势。他见众人依旧不肯离去,就好声劝慰道:“你们家里人的抚恤,不日就会发下来的。不要围在这里了,快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人群中又有声音响了起来:“族长大人,抚恤有多少呢?”

    刘元起看向那个问话的青年,只见对方穿的是打了好多补丁的衣服,刘元起又扫视了人群一圈,发现好多族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刘元起心里暗自感叹:我们中山靖王这一支,传到我这一代,真是没落了,已经完全没有人在朝里当官,没有人照拂,族人的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

    刘元起轻轻摇了摇头,甩走了愁绪,重新振作声音,对着族人说到:“刘太守还没给出标准。但我在这里向大家伙保证,我会尽全力给大家伙争取的!你们就放下心吧。”

    听到族长作担保,人群渐渐散去了。但也依旧有一半的人留下来。只是刘元起没有理这些人,他看了看刘备身后的刘氏子弟兵,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就恢复了。

    刘元起勉励了刘氏子弟兵两句,就把他们遣散回家了。这下留下的一半人又有不少人寻到了自己的亲人,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些人刚才也不是跟着过来闹的,他们只是过来寻人,也在队伍里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但是队伍没解散,所以他们也才跟着留了下来。

    现在还留在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他们都泪眼婆娑地看着族长这边,却又不敢发作,只有刘鑫母亲坐在地上,锤着地,嘴里疯疯颠颠呓语着:“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

    刘元起重新转向刘备,笑容满面的看着刘备,温声说到:“贤侄,辛苦你了。”

    刘备脑袋里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他还是不明白眼前这一幕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胜仗呢?自己都差点就把自己搭进去了。所以他很讶异地看着自己族长,不知道该接什么话。

    刘元起重新转向刘备,笑容满面的看着刘备,温声说到:“贤侄,辛苦你了。”

    刘备脑袋里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他还是不明白眼前这一幕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胜仗呢?自己都差点就把自己搭进去了。所以他很讶异地看着自己族长,不知道该接什么话。

    (本章完)


………………………………

第184章 再复荣光

    上回说到族长听了刘备对战事的陈述后,并没有责怪刘备,却很自责,说自己没有带给族人美好的生活,相反令族人生活穷困潦倒,致使人们为了一丁点的战后抚恤可以无视亲人离去的伤痛。刘备对此难以理解。

    涿县刘氏在刘备祖父那一辈还有人是当官的,那个人正是刘备自己的祖父。但刘备父亲去得早,他两个叔叔也没什么特长,所以在刘备的上一代开始,刘氏就开始没落了。

    要是刘备的父亲没有过早离世,涿县刘氏的族长也未必会落到刘元起头上。刘元起自己也没什么能耐,就是祖上积攒了些田地,但是他对刘氏宗族可谓尽心尽力,他整颗心想着的都是怎么才能让刘氏重获荣光。所以在他发现小时候的刘备机灵机敏,他并没有畏惧刘备将来会抢了他族长的位置,相反的,他是倾尽全力在培养刘备。刘备也不负所望,确实作出了点成就,但还是没能带领刘氏重新进入官场。

    但是现在,眼看着机会就在眼前,刘元起说什么,都不能让刘备把这机会放走了。

    刘元起语重心长地对刘备说:“贤侄,我们涿县刘氏是否能重新振作,就全靠你了。要是你想要把族长之位拿去,老朽也会拱手相让。”

    刘备被族长的话吓了一跳,连忙伏倒在地,恳切地说:“我刘玄德怎么能做出如此忘恩负义的事情呢?族长大人,我会把实情拦在肚子里的。只是我的兄弟们不知道会不会说出来。”

    刘元起没有观礼刘备的桃园结拜,所以不清楚刘备说的兄弟们都有谁,但也猜到肯定是人民自卫军的几个首领人物。于是刘元起也不留刘备,连声催促刘备快去找他的兄弟们通通气。

    刘备还有话想要跟族长说的,却被心急的族长赶了出来,只能是先回家再说了。

    对于联手隐瞒事实这件事情,刘备觉得关羽绝对会赞成的,他知道他这个二弟的功利心比他自己还要重。而张飞那边也很容易摆平,因为张飞没什么主见,耳根子软。梁旭这边倒是有些麻烦,不是梁旭麻烦,刘备是摸不准梁晟会是什么反应。刘备觉得梁旭比较自我,有一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感觉,让人看不明白,却又人畜无害。但梁晟从一开始就反对征讨赵二狗,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战场上就变了个样,变得积极起来,所以刘备吃不准梁晟会是什么态度。梁三、赵风那边就可以直接忽略掉了,他们都是从属于梁家的,他们都只听家主的。

    此刻,张父也到了城外的庄子,找到了自己儿子。张父见儿子只是身上多了几条伤疤,并没有缺胳膊少腿,这才安下心来。

    张飞见到自己父亲,心里害怕,怕父亲会责怪他没有保护好庄丁,所以畏畏缩缩的,不敢上前。

    张父见到自己儿子那熊样,原本美好的心情都被消散了。张父板起了脸,瞪着儿子说到:“你站那么远做什么?是怕为父吃了你吗?”

    张飞无奈,只能靠向父亲。

    张父问到:“你为什么不先回家?”

    关羽此时已经回了城里了,所以庄子里就剩下张飞一个。张飞不敢回答。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一个一米八的壮汉在那里扭扭捏捏的,让人感觉很违和,张父也不例外,所以他更看不顺眼自己儿子了。但想到儿子刚立了战功,就暂时不与他计较了。只是看着自己儿子熊一样体型的熊样,张父觉得自己儿子能立下战功,估计是托了刘备的福气才走的狗屎运,他完全想象不出自己儿子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勇猛表现。

    张父不再多想,心情有些颓丧,温言对儿子说到:“先跟为父回家吧,你母亲还在家里等着你呢。”

    张飞见父亲没有过问庄丁的事情,他也不敢自己提,现在这样子正好。

    其实张父早已经发现了庄子的气氛很悲伤,也猜到了这场仗死了不少人。但张父只把庄丁当成了自己的财产,死的人多了,也只是财产损失有点大而已,但还不至于让他放在心上。反正人不够了,再招就是了,最近有的是流民。

    张飞跟在父亲身后,就离开了庄子,往县城方向回去。

    路上,张父向自己儿子透露了刘焉说他们打了胜仗的事情。

    张飞依然害怕父亲会知道他没有保护好庄丁的事情,会骂他。所以他秉承着着“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八字真言,一句话都没说。

    张父见儿子一直保持沉默,还以为他是被战争的残酷吓到了,反倒有点心疼儿子了,心想着:还是我父亲想得对,我张家就该弃武从文,回到家以后再给翼德觅一名师教导吧。

    刘备回到家,见关羽已经回来了,就跟关羽说了刘焉给他们请功的事情,还说了刘氏族长让他们别说实话。关羽嘴里说着:“单凭大哥处置。”只是刘备看得出关羽的表情明显是变轻松了,起码眉头是舒展开了,刘备确定这不是幻觉。

    刘备并没有急着去找梁旭,他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的院子,给母亲请安,也给爱妻报平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