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真被赵芸蒙对了,年龄大的那个老人确实官很大,不过那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不过最终赵芸没有当众闹笑话,老人就是封谞,而后生的那个是张燕。
封谞知道以常山目前的形势来看,官府的力量确实算是弱势的一方,但也没有到连一拼之力都没有的程度,因为常山的旁边就是刘焉的涿郡,赵芸打不过黄巾军,还能往涿郡退的,虽然会被朝廷责罚,但还没到要死的地步。看着赵芸在自己脚下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封谞生出了如坠梦中的不真实感。他觉得要是大汉朝的封疆大吏都是这个熊样的话,不需要张角的支持了,只需要自己带着手下的三郡官兵就能平推天下了。
赵芸见老人没有反应,还以为自己拜错码头了,连忙挪动两步就想给张燕磕头。
张燕就没有封谞那么多感触了,他对官府的人都没有什么好感,现在见到赵芸的丑态,更是觉得厌烦,连忙退了两步,对着赵芸说:“我不是封谞。”
封谞听到张燕喊话,才回过了神,只见赵芸又重新拜在自己脚下了,就像是虔诚的太平教教众拜在张角脚下一般。自己又不是张角那个神棍,至于吗?
封谞摇了摇头,甩掉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冷淡地说:“起来吧,带路,到里面说话。”
这完全就是命令的口吻,连称谓都省了。因为封谞觉得这么胆小怕事的人,不需要给他面子,越是高高在上地压迫他,他反而越是听话。相反,这种人是给脸不要脸的,只会蹬鼻子上眼。
赵芸也确实很顺从,嘴里说着:“是是是。”就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弓着身子做了个请的手势,“这边请。”一套标准的礼仪做下来以后,赵芸亲自领着封谞和张燕进去了。
赵芸把众人带到了会客厅。封谞毫不客气直接坐在了主位,赵芸就像没事人一样,很自觉地坐在了左边,把代表上的右首位让给了张燕。而张燕只是陪封谞过来而已,坐哪里都行,所以也就没跟赵芸客气。
等仆人上好了茶,封谞先开了口,但没有表明来意,只是问了问常山眼下的情况。封谞是想着在赵芸面前,提起他心里的恐惧,完完全全地击碎他的心防。
赵芸一听封谞确实如自己想的那样,既然是要了解情况,那肯定就是来拯救自己的,所以他也把心里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了,只是这苦水有点太多了,竟然是从怎么当上这倒霉的常山太守开始。
封谞也不急,就让赵芸慢慢说,他对这种大家族的八卦史挺感兴趣的。
按照赵芸的说法,他家一直是经商的。不幸的是,赵芸的父亲去得比较早,在赵芸18岁的时候,就在一次跑商的过程中,遇上大股马贼,不幸身亡。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封谞听到这里,心里想着:原来跑商的风险还是蛮大的,还好有太平教给自己敛财,不用自己亲自去跑。可惜了这些年累积的财富都便宜了刘宏那个龟孙子了。不过他心痛着自己的财产,嘴里却是悲天悯人地感叹着:“老百姓不容易啊!”
张燕听到封谞的感叹,眼光飘向了封谞,心里暗想:你算是老百姓吗?不过很快就把眼光收了回来,避免让封谞发现。
赵芸像是找到了知音,嘴里连连称赞封谞仁德。然后就继续述说着他自己的故事。
后面就是赵芸要早早地继承家业,是如何如何地兢兢业业,又是如何如何地艰难困苦。
封谞听到这里,知道这家伙说的东西肯定有夸张成分的,目的就是在自己面前卖弄。不过封谞自己的年龄摆在这儿,他见过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数不胜数,能像赵芸这般年轻就撑起一个商人之家,还没有导致家道中落,这家伙应该很有手腕才对,为什么见到自己的时候,却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熊样呢?封谞很不理解。
带着疑问,封谞也听赵芸说了赵芸家跟常山前太守赵贤家的关系,有些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意思,那就是赵芸的父亲一直有在赵贤身上做投资,后来赵芸接过了父亲的班,也继续在做这个事情。所以两家原本的关系都不错。
不过赵芸很不喜欢赵拓,听说曾经为了女人起了冲突。封谞听到这里,眼神像利剑一般刺向了赵芸,心里暗骂:你小子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在本官面前说什么女人?
赵芸被封谞要吃人一样的神情吓了一跳,才想起了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轻轻给了自己一嘴巴,嘴里告了声罪:“封大人位比宰相,胸怀家国,小子刚才口没遮拦,封大人莫怪。”
封谞被赵芸戴了顶高帽,想着自己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就不纠结赵芸的口误了。
张燕在一旁冷眼看着赵芸小丑一样的表演,觉得赵芸这家伙确实不简单,面子说不要就不要了,确实很商人。只是小伙子还年轻,历练稍显不足。
张燕是男人,对赵芸跟赵拓抢女人的事情还是挺感兴趣的,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任性张狂,可是也勾起了自己最悲惨的经历,眼神也就随之变冷。
赵芸看到封谞的眼神恢复了正常,但转头发现张燕的眼神很不对劲,他心想:兴许这个和封常侍一起过来的人也是宦官吧,看他样子应该是这样。他会是封常侍的干儿子吗?听说太监们很流行收个小太监做干儿子的。
赵芸还真的是年轻啊,望着张燕就开始燃起了八卦之魂了,竟然很想扒一下太监们的秘闻,只是不敢问出口。
张燕发现赵芸很怪异地看着自己,那眼神让他很不舒服,感觉好像自己身上少了点什么似的,就“咳咳”地清了清嗓子,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封谞看着张燕和赵芸两人怪怪的,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他也不着急,就好整以暇地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上架原来是会自动拆分出新的一卷的。现在才知道啊。
赵芸跟赵云读起来都一样呢,不过不是同一个人啊,现在这个太守的名字可是带草字头的,草字头是一个提示,他是一个后来跟赵云差点就拉上关系的某太守的亲戚(演义和正史都有这个太守的)。大家猜猜那个人是谁。
本章是有伏笔的,不是水。真的啦。
(本章完)
………………………………
第105章 摊牌
上回说到赵芸述说自己跟赵贤儿子赵拓因为抢女人而引发了一段小插曲。
最终赵芸见到张燕不高兴,只能是按捺住脉动的好奇心,继续叙说自己的发家史。
后来因为赵拓,赵芸和赵贤两家人产生了裂痕,虽然两家表面仍然保持着合作关系。
在往后,赵贤死了,听说是被赵拓气死的。赵拓那种人不单品德有问题,而且还变成了活死人,听说醒不过来了。于是赵家内部需要重新选举族长。
赵芸利用自己高超的手腕,合纵连横,最终杀出重围,当上了新一任的族长,并利用赵贤原有的渠道,靠上了封谞这棵大树,一举拿下常山太守的空缺。
原本挺风光的,但赵芸一个180度大转弯就开始向封谞吐苦水了。这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
原来事情是这样子的,等赵芸入主了太守府,赵贤的原有班底都被赵芸全盘接纳了。这时候赵芸才从赵贤的手下那里了解到,赵拓之所以变成了现在半死不活的样子,是因为得罪了隔壁郡的刘焉。
赵芸当时就坐蜡了,刘焉他当然知道是谁,赵芸家的生意大着呢,周边的头面人物都见过。刘焉可是宗亲,这下麻烦大了。为了弥补关系,赵芸第一时间就把赵拓扔了出去,也给刘焉张罗了厚厚的礼单,亲自送了过去,还在刘焉面前大骂赵拓这种东西不是个东西,不单气死父亲,还害死了母亲。
刘焉才知道原来不是赵贤跟自己过不去,而是他那个猪狗不如的儿子弄出来,所以刘焉也就笑纳了赵芸的大礼,口头保证不再提之前的不愉快了。
封谞听到这里,赞叹赵芸把那个什么鬼赵拓扔出去扔得太对了,那种渣渣就是一个祸害。
张燕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在心里鄙视了一把赵贤:当官的就是没有好东西,所以才生出来了赵拓这种祸国殃民的货。
正是由于赵芸把赵拓扔出了赵府,还四处中伤赵拓(赵芸强调,这是赵贤手下们的说法),赵贤的手下就开始分裂成两个阵型,一边是说新主赵芸背信弃义,一边是说赵拓自作孽不可活。
前一派的人,没过两天就自己收拾包袱走人了,后一派人对此是弹冠相庆,他们早就看不惯走掉的那批人了。他们说那些人就知道对赵贤阿谀奉承,所以才身居高位的,现在换了主子,地位一下降低了,没有以前那般风光,所以才不满走人的,还当了婊子又立牌坊的,不知道是给谁看呢。
说白了,留下的人都觉得自己以前被压制住了,怀才不遇呢。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赵芸也很顺应民意,提拔了他们。其实也是因为赵芸家是经商的,手下人都不懂官场里的条条道道,所以需要赵贤的人来给自己做师爷。再者,赵芸的手下也没有赵贤的那么多猛将,赵贤的太守之位有一半是靠杀出来的,赵芸这边是怎么都比不上的。
这些留下来的赵贤原班人马确实很会做人,给赵芸出了不少利用职权来生钱的主意。虽然赵芸也很有钱,但没人会嫌自己钱多不是?所以赵芸也很信任这批新的下属。他记得其中有两人分别叫赵乙和赵二狗的,很会哄人开心。
可问题是这帮人就会刮钱,现在遇到危险了,一个个都跟死了娘一样的缩到了后面。赵芸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这批人在赵贤手下会怀才不遇,原来是因为他们不是随着赵贤一同在死人堆里杀出来的,都是没卵子的软蛋。
但现在才知道自己识人不明,已经太晚了。幸好上天还是眷顾他赵芸的,派了封谞过来拯救他。
说到这里,赵芸又开始哭了。
封谞正恼火着眼前这个小青年又口没遮拦地说了“没卵子的软蛋”,不过见他哭得那么伤心的样子,也就心软了,决定本宰相不跟小娃娃一般见识。
既然别人的八卦已经扒完了,封谞决定准备说正事,他很和气地问道:“小芸,你给自己取字了没有?”
赵芸眨巴眨巴着眼睛,看着封谞好一阵子,才意识到封谞是在问他,因为他身边都没有人敢叫他小芸的,这第一次听别人这么叫他,一时适应不过来。
“启禀大人,下官字天生。”赵芸想明白以后,就回答了封谞。
“天生,我这次过来是给你一条活路的。”封谞说完,停了下来看着赵芸。
“活路?”赵芸觉得这个说法很不吉利,但他现在也确实想要一条活路,所以还是很安静地等着封谞说下去。
见赵芸没有表现出反抗的情绪,封谞就指了指张燕,继续说:“我还没给你介绍吧,这位是太平教的张燕,太平教大贤良师座下弟子。”
一听到张燕是太平教的人,赵芸就傻眼了,指指张燕,又指指封谞,嘴巴张开着,但是一个字都没蹦出来。他的大脑已经宕机了。
封谞觉得自己对赵芸的第一印象是错误的,赵芸这孩子很聪明,就是胆子小,所以也不怕他会叫人。赵芸现在算是被太平教给包围了,刚才封谞也了解了那么多关于赵芸的背景情况,所以封谞吃定了赵芸是不敢翻脸的。
封谞没有再说什么,看都没看赵芸,只是好整以暇地喝着茶。他觉得赵芸的茶是真的好喝,打算待会儿让赵芸送他一点。
张燕就没有封谞那么淡定了,从封谞说破了他的身份开始,手就没有离开过腰间的佩剑。别人的佩剑或许只是装饰,例如张宝的那把。但他张燕手里的佩剑绝对不会是,这把剑已经陪着他出生入死很多次了。
只要赵芸敢有任何异动,张燕绝对会第一时间割破他的咽喉。
最终,赵芸软倒在地,他想明白了,想活,只能是投降。只是他不知道这次活了,下次还活不活得下来,因为他没想过造反,造反是要杀头的。他不觉得太平教会成功,因为他一直都是生活在大汉皇朝的统治之下的,他是大汉皇朝的良民。
赵芸最后究竟是降还是不降呢?
现在要看文中会不会出现***的情况,要自己买单才能看到了,这个很不科学啊。
作者喜欢吐槽,还望大家见谅。
(本章完)
………………………………
第106章 屈身侍贼
上回说到封谞向赵芸摊牌了,赵芸经过一轮思想挣扎,终于做出了决定。
大汉皇朝在赵芸的心中就是一个巨无霸,他觉得自己是永远无法战胜他(那时候男尊女卑,所以这里用他代指国家)的。但现在不投降吧,自己小命就先没了,所以赵芸被迫做出了选择。
他对着封谞拜了下去,怯懦地说:“小人愿降。”
张燕终于听到赵芸说出了“愿降”,紧绷的神经才松了下来。
不过封谞并没有表现得很喜悦,只是很和气地对着赵芸说:“天生,你家的茶不错,能送些给我吗?”这是封谞为了引开话题,好让赵芸从不适感中走出来。
“茶?”赵芸不可思议地看着封谞,以为自己听错了,脑子还没有从刚才的冲击与挣扎中回过神来,不过看到封谞对着自己微笑着点了点头,才确定自己刚才没有幻听,于是对站了起来,有些恍惚地去外边找人给封谞拿茶叶了。
张燕见封谞没有阻止赵芸离开,又开始紧张起来,一身肌肉都紧绷着,随时准备冲出去。
封谞见张燕那么紧张,就开口劝说道:“小张将军,你不需要如此紧张,赵芸没那个胆量。”封谞只说了一半,没说没胆量干嘛,但封谞跟张燕相处了几天,知道张燕是聪明人,不是马元义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说太明白,省力更省神。
张燕听封谞这样说,也就放松下来了。但等了好一阵子都不见赵芸回来,他又开始紧张了,更是不时地看看封谞,想让封谞拿主意。
可是封谞却老神在在地闭上了眼睛,手指敲着面前的矮桌,嘴里哼起了小曲,悠闲自得。
张燕真是服了封谞了,也不知道说他心大好,还是说他胸有丘壑,有大神之风。
张燕终于还是坐不住了,腾地站了起来,对封谞大神说:“封大人,我出去看看赵芸回来了没有。”他现在觉得自己的猜测才是对的,封谞已经被他定义为不靠谱的人,所以对封谞该守的礼节都被他省了。
只是封谞闭着眼,并没有发现张燕的无礼,也没有理他,只是心里感叹着:年轻人都是毛毛躁躁的,年轻真好啊。
封谞想起了他的干爹。他想起了自己进宫以后,因为为人比较机灵,就被干爹看中了,收为义子。那时候封谞对宫里的规矩也不熟悉,小错大错不断,都是靠着干爹老人家给他擦屁股。
现在虽然做了很好的人上人了,但是却成了孤家寡人。封谞经常都会想起跟着干爹的日子,不过也就缅怀一下而已,真要让他重新从低做起,他是千百个不愿意。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文字的描述很长,但其实只是封谞脑海里的一瞬间。张燕此时正转身要往外走,就迎面看到赵芸提着两个小包裹进来了。
赵芸也看见张燕要出去的样子,以为他有事情要忙,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耽误了,就连忙陪着笑脸,说:“张将军见谅,刚才卑职亲自去给两位大人挑了些新茶,所以来迟了。”说着就把手中的包裹提到了面前,示意这就是茶叶。
其实赵芸根本没有亲自去拣,只是在外面等下人拿过来而已。不过他自己把客人晾在了会客厅,这本身就是很没有礼貌的一件事情。
其实他也是有苦衷的,就是眼前这两个“大人物”逼迫着自己造反,所以赵芸心里对封谞、张燕是没什么好感的,可是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所以就干脆先躲一下,让心情缓一缓。
只是这种理由是能说出来的吗?还是说自己亲自去挑比较有诚意。
道完了歉,赵芸继续问:“张将军,是否有急事要处理?”
张燕被赵芸直接用“请见谅”堵门,还被“是否有急事”反将一军,但好像是他才是无理取闹了。可是他也没什么急事,所以只是很不满地重重“哼”了一声。
太平教那边的事情,张燕在过来以前就已经跟下面的人做过交接了,以后由封谞全权处理常山这边的事情。现在只等赵芸这边的情况落实了,他就可以回巨鹿复命了。巨鹿那边也是由张角主持着大局,所以张燕也是真没急事。
赵芸现在也不怕张燕,反正大家都是黄巾乱党,你张燕这个乱臣不满,我变成了贼子更不满呢!只是想归想,赵芸还是客客气气地把一包茶叶放在了张燕面前,接着就献宝似的给封谞献上茶叶。
只不过这称呼就不知道怎么叫了,赵芸犹豫了一下。
封谞看见赵芸拿着茶叶递给自己,但递到一半就停住了,表情有些怪异,正想问,就听到赵芸说:“封将军,这是职下的一点心意,请笑纳。”
封谞一时没反应过来:这封将军是说我?有意思。身为宦官,竟然当上将军了。以前好像没有过先例吧?我喜欢!非常喜欢!这还真的可以有!
想到开心处,封谞开怀大笑,连连说好,勉励了赵芸两句,才接过了茶叶包裹。
张燕在一旁看着赵芸拍封谞的马屁,心想:将军?一个死太监,男不男,女不女的,将的什么军?人妖大军吗?
看样子,张燕不单对朝廷不满,对宦官也很不满啊,才跟封谞相处了几天时间,封谞也没招他,怎么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呢?
封谞不知道张燕在鄙视着自己,他很愉悦地对这张燕说:“小张将军,你师傅他们现在也还只是称呼自己大贤良师跟大医吗?”
“启禀大人,尊师、尊师叔还是沿用教中的称谓没有变。”张燕收回了心情,严守着上下尊卑的礼节向封谞回答道。
封谞继续笑着说:“现在他们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要带兵了,这称号应该改改。嗯……”封谞想了一阵子,“民间不是有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嘛,那就是说黄巾军是为了取代徐徐老矣的暴汉,应天而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如今还如有神助,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大半个冀州。”
昨晚看了订阅的数据,心里拨凉拨凉。不过看点击量,不应该是那么少人看啊。弄不明白。
只是昨晚心情郁郁,也就写不下去了。责编大人可是说了第一天要更三章,神妾做不到啊,很惭愧。
最后觉都没睡好。传说中的扑街,就是我了,估计我的均订是倒数第一的。
(本章完)
………………………………
第107章 神公将军
上回说到封谞听到赵芸称呼自己将军以后,和张燕讨论起了给黄巾军首领改称号的问题。
张燕听着封谞的夸夸其谈,暗自诽腹着:早知道当官的人脸皮厚,没想到竟然还如此无耻。什么叫如有神助就拿下了大半个冀州,你封谞也配称神?只是过来混吃等死的神棍吧!
赵芸很认真的听着封谞在说,是真的很认真。因为就算他再怎么不愿意,现在也已经上了贼船了,船要是沉了,那整个赵家都得完蛋。虽然现在的赵家就剩下他和弟弟两个人而已。
赵芸听着封谞的话,联想到自己在跑商的时候从周边获取到的信息,确实也开始感觉大汉皇朝真的是千疮百孔,官爵也能用来买卖,也是今朝才听说过的怪事,不然赵芸自己既不是什么将门之后,也不是什么耕读传家,怎么能弄到一个太守来过过瘾呢?
再者,赵芸也知道太平教的势力很强大,巨鹿那边作为太平教的中心,就不用多说了,从太守,到小兵,都是太平教教徒。冀州的其它地方的官员虽然没有多少是信太平教的,但下面的百姓可是十个人有八个是太平教教徒,因为赵芸是商人起家,跟三教九流都有打过交道,所以对民间的事情,多多少少要比那些每天都把自己关在衙门里、只知道自己埋头苦干的官吏们要了解一些。
所以赵芸此刻,心里终于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那是一丝革命胜利的曙光。
封谞是不知道他的听众都是怎么想的,而且他也没什么兴趣,他现在最想的,就是给自己封一个将军玩玩。那要叫什么将军呢?
封谞继续对着张燕说:“你师傅、师叔们这是对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封谞又停了下来,想了一下,“你师傅就叫天公将军……”原本应该轮到说张宝叫地公将军,但封谞一想起张宝那个蠢样,心里就一阵厌烦。
原本张宝蠢,对于封谞未来夺位是很有利的。可问题是,现在离未来还很远,才刚开始,正是需要大伙儿齐心协力的重要时刻。但张宝这家伙,明摆着就是一个猪队友,就算封谞自己真的是神,也救不了他张宝,就怕倒头来还被这个猪队友害死自己。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所以虽然张宝年龄是比张梁大,按照天、地、人的排列,张宝理应当地公将军。可既然排列的顺序是天、地、人,那就是地要比人大的,如此说来,怎么可以让一个猪队友排在第二位呢。
想到这里,封谞继续说:“张梁就叫地公将军,张宝叫人公将军。”
最后,重头戏终于上演了,封谞之前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称号做铺垫。
封谞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不疾不徐地说到:“我就叫神公将军。”
要是梁旭在现场听到封谞封了自己什么神公将军,估计会以为自己跑错片场了,他不是穿越到了三国演义的世界,而是去到了封神演义的时空了。竟然还能这么玩,直接封了自己神公。
张燕此刻也是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心里暗骂封谞怎么不给自己封个神功将军,还能护体,要不来个雷公将军也够雷的。神公和天公比起来,真的让人感觉很别扭,总觉得天公因为和地公、人公并列在一起以后,地位就降低了,返到把神公突显了出来。封谞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毕竟他师傅张角才是黄巾军的首领啊。
在一边旁观的赵芸赞叹着:封将军这手玩得实在是溜,太优秀了有没有。
封谞见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有点虚,就补充道:“神也是住在天上的,所以天公最大。”
好吧,昭然若揭了,直接把自己说成是神。张燕心里大骂封谞是神经病的神,疯谞了!
只是张燕终归还是不敢骂出口的,谁让封谞在教中的地位比他高呢,那封谞说了什么,他都只能听着,回去巨鹿以后,再向张角禀告。
旁观者赵芸,现在眼里充满了小星星地看着封谞,他觉得封谞身上有太多太多值得他学习的东西了。
封谞见大家都没什么异议,那就当他们赞成了。其实他也无需问下面人的意见,只是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张角那边会不会同意。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取名字有些不太那个。
常山郡的倒戈就这样定下来了,一同定下来的,还有黄巾军四巨头的名称,当然只是初定,还需要最高领导人张角的最后拍板。
张燕在真定县继续待了七天,作为太平教和常山郡官方双方沟通的桥梁,为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终在常山郡太守的细致安排下,太平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常山郡内的反对势力一网打尽,揪出了不少顽抗分子。最后,在太平教的协助下,常山太守巩固了自己的话语权,双方共同组建了黄巾军常山方面军。
等这一切都安定下来,张燕才动身回巨鹿向张角复命。
张燕跟张角禀报完了常山颜色革命(从苍变黄)的全过程。张角听完了就说了声:“你辛苦了。”就像是给奏章写上大大的一个“阅”字那么形式化。
不过张燕没有离开,他接下来说的事情,直接让张角抓狂了,那就是封谞提议的给四巨头封将军的事情。
张角当然是不愿意了,首先就是那种把天公、地公、人公、神公放在一起以后的怪异感觉,如果只是天公和神公,好像还分不出哪个高哪个低,但一加上地公和人公,问题就明显了。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封谞那个神公算是什么东西?超然吗?
张燕还复述了封谞最后加上的那一句点睛之笔:“神是住在天上的。”不过张燕对此事的复述,并不是用封谞的原话,而是添了油加了醋的,他要向张角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嗤之以鼻,不承认。
吐槽一下搜狗拼音输入法的官方成语词库,经常出错字。例如今天文中的千疮百孔,搜狗给的是这个仓。
另外一个是明天不知道能不能稳定更新,因为作者住在广东沿海城市,听说明天打台风,大家都说这个台风还超级厉害的。千万别弄得断电断网才好。现代人没了电跟网,比原始人还原始人。
一边写着这章的内容,一边听着窗户被风吹得砰砰直响。可是新闻说台风明天傍晚才登陆,要不要真的这么猛啊,影响范围也太大了吧。
(本章完)
………………………………
第108章 蔓延
上说到张燕向张角陈述了封谞想给自己封将军的想法,不单加进了自己的私货,还把封谞封自己为神的那句话也说出来了。
封谞弄出这么个幺蛾子来作死,张燕是有意见的,他本来就不喜欢封谞,现在封谞不单自己作死,还要拖了张燕下水,要张燕代为传话,这不是连累了张燕吗?张燕更是恨透封谞了。
张角觉得封谞是把他当成神经病了,就给封谞脑补到:人是住在地上,但地却排在了人的前头呢。这理论简直就无与伦比,无比强大啊!狗屁不通!
其实张角和张燕一样不喜欢封谞,只是大家不喜欢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张角是觉得一山不能容二虎,封谞前期的功劳太大了,不利于未来张角对黄巾军的全盘掌控。而张燕,纯粹是因为不喜欢大汉皇朝,不喜欢大汉的官吏,觉得他们都是腐败的,已经完全标签化了,所以封谞作为原大汉官吏的一员,当然也被张燕打上腐败的标签了。虽然封谞也确实很腐败,但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他已经是很进步的太平党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