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渡船靠岸了,唐周下了船,摸了摸怀里的钱袋,觉得应该够他到洛阳了。唐周想:自己已经到了司隶,太平教应该不敢太明目张胆抓人。于是就开始有点放松警惕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毕竟在司隶随便一抓,对方都可能是朝廷的人,要是太平教公开抓捕自己,引起了骚动,引来了官府的人。到时候,自己把他们的阴谋往外一捅,出问题的就成了太平教自己了。
但唐周也不想在平港报官,他觉得他的消息太值钱了,平港官员的等级还不够高,这层层上报的,最终落到自己头上的功劳估计就所剩无几了。要报官,就得直接去直隶衙门,司隶校尉才有权力直接向皇帝通报,那样自己能得到的才是最多的。或许还能一个不小心,皇帝心情不错,接见了自己,那自己更是能平步青云了。
唐周悄悄地在平港里面转了一圈,买了个水囊,留了十几文傍身,剩下的钱全买了干粮,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平港往洛阳方向走去。因为之前在河北岸的经历让他受尽了罪,他可不想再碰那些不是人吃的东西了。
唐周以前给张宝跑腿的时候,也来过几次洛阳,所以这巨鹿到洛阳的路,他都是知道的。到了南岸,离了平港,他就不敢继续走大路了,因为在人多的地方,太平教的人还可能有些顾忌,但离开了人口密集的城镇,那就还是不要冒险的好。毕竟官府中的人,谁会没事离开舒适的城镇呢?
所以唐周在确认了没有人跟着自己以后,就又开始他的绕路行动了。
又浪费了3天时间,唐周终于望见了洛阳那巍峨的城墙。只是因为唐周走的不是寻常人走的路,衣服已经被灌木、野草给割破了。卫兵看到他穿得破破烂烂的,认为他是一个乞丐,而卫兵身后的可是国都,怎么能随便让一个乞丐进去影响市容市貌呢?所以卫兵就把唐周挡在了城门外,说什么都不让他进。
唐周无法,只能又折回去找住在城外的人家去偷衣服了。他原本是想用自己多出来的干粮换衣服的,可是住在城外头的人家真是太穷了,一家人就只有一套外出的衣服,所以说什么都不肯换。最后,唐周也只能是把人家那最后一套衣服给偷走了。
唐周换了一身衣服,把脱下来的那套烂成了布条的衣服给偷偷扔到了被偷衣服的那人家的院子里,希望他们能把那衣服补一下,应该也还能凑合着穿吧。经过了这些天的经历,他很能体会到穷人家的辛酸,所以他也不太忍心把事情做得太绝。
唐周穿着一身补丁的衣服,又去了城门口,可是还是被卫兵拦下来了。
卫兵很嫌弃地看着唐周,叫到:“你,进城干什么?”
唐周说:“做点小买卖。”
卫兵看了看他身上满是补丁的衣服,说“你这身世也能做买卖?”
“长官,我进城卖些自家做的面饼。”说着,唐周打开背上包给卫兵看,里面确实有一堆面饼。
卫兵数了一下那些面饼,说:“一个面饼税1文,你自己要3文,一共是33文。”
唐周一听,傻眼了,人头税他是知道的,所以早就备着十几文钱了,可是这面饼怎么也打税呢?这下子就不够给了呀。以前他进城,要么是别人带着,要么衣着光鲜空身进城办事,都没被卫兵为难过。
卫兵看到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地站在那里,知道他应该是没那么多钱,这样的穷人他每天见得多了,也不想太难为他,就不跟他多废话,直接拿了11个面饼,就叫到:“下一个。”
卫兵看到唐周还傻愣在原地,就跟他说:“你不是做买卖吗?货物都要缴税。”说完就不再理他了。
唐周还是没能反应过来,只是很机械式地把包袱重新包好。这真要做买卖的话,一下子就被抽了三分之一的税,这买卖还怎么做呢?亏死了。唐周很心疼他的面饼,估计是这些天都穷怕了。
这洛阳城里,城东是集市区,城北是富人住的地方,城南是穷苦人家住的地方,而朝廷的各部的办公地点,都集中在城西。唐周因为现在的身份是个贫苦的小贩,只能是在城东靠近集市区的大夏门进城。
………………………………
第51章 杀威棒
上回说到唐周从城东门进了洛阳。
他要穿过整个洛阳城到城西去,以洛阳这个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城来说,没有一天时间是根本走不到的。而他进城的时候,已经将近正午了,所以他今天是没法去到衙门的了,只能是先去城南的贫民区找个角落躲起来,不然到了晚上宵禁的时候就麻烦了。
是夜,唐周躺在某间漆黑一片的民房的房檐下,闻着不远处的臭水沟中的味道,定定地看着头上的茅草屋顶,听着蚊虫在自己耳边耀武扬威的声音,心中既是凄凉,也是为了明天能结束这种不是人过的日子而兴奋。
凄凉的是,他在这个世上,就剩自己孤身一人了,他的父亲在3年前就去世了。他父亲之前的病虽然是被太平教治好了,但从那以后,他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终于还是没能熬过3年前的那个冬天。而唐周的母亲,在他父亲离世的半年后,也撒手人寰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他今年已经31了,但是却要家没家,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除了怀里的17个面饼,和十几文钱,他一无所有。原本应该是30个面饼的,被城门卫兵税走了11个,自己中午和傍晚又各吃了两个。现在的他,是越活越回去了。
但只要是明天进了府衙,报了官,他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可惜自己的双亲已经无法跟自己分享这份财富和荣耀了。
唐周就这样辗转反侧地熬了整整一夜,一夜都没合眼。虽然这一夜和这些天的糟糕经历差别都不太大,但因为希望近了,让人感觉触手可及,所以就特别地折磨人,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地慢。
唐周好容易等来了太阳的光线。当他终于看到天边开始亮起来,他却感觉非常地困。他整整胡思乱想了一整个晚上,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但他不能让自己睡着。他要在被这家人发现以前离开,他要尽快赶到府衙拥抱他舒服、舒畅的未来。
等他到了府衙,击鼓鸣冤后,却并没有被带去大堂,而是要先来十下杀威棒。平头百姓想要打官司,都要经过这么一道程序,不然谁都可以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来鸣冤,那些个大老爷们的正事都不用做了。而且这杀威棒的威力是有讲究的,有钱的当然和蚊子咬没什么区别,没钱嘛,那就要看行刑者的心情如何了。
唐周看着那根自己大腿差不多粗的杀威棒,吓得魂儿都没了,他幻想着自己要真被那棒子打十下,自己的小命估计就不在了。再说了,自己也没钱贿赂公差,想让他们打轻一点都不行。于是唐周挣扎着大叫:“我不告了!”
按着他的那个衙差笑着说:“鼓都击过了,还能不告了?那你早干嘛去了?”
唐周看着衙差的笑容,知道对方那是要看自己笑话。他知道这次自己是死定了,只能做最后垂死的挣扎,嚷道:“我有钱,你们放了我,我把钱给你们。”
衙差们听到有钱拿,当然开心了,但也不想搜唐周的身,嫌脏,所以就放开了他。
唐周把自己剩下的所有身家都掏了出来,就是剩下的16个面饼,早上又吃了一个,当然还有那十几文钱。他奢望着这些钱能换回自己一命,所以一文钱都不敢留着。
拿棒子的那个衙差看到他手里的东西,就骂开了:“你耍老子呢?这也叫钱?”说完了,就示意同伙把唐周按死了,好让自己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穷鬼打死。
不过,刚才按着唐周的那个衙差阻止了自己的同伴,说到:“你看他像有钱的样子吗?估计这里已经是他的所有财产了。你就随便给他来几下吧。”
唐周心想:这下自己更是死定了,连忙喊道:“我有重要的事情要禀告大老爷。”
按住唐周的衙差乐了,说:“这么巧,你也有重要的事情?来这里的,谁不是说自己有重要的事情呢?”说完看了看自己那个就要发飙的同伴,劝到:“都是可怜人,别下死手。”
拿棒子的衙差也不好弗了自己同伴的面子,但心里还是觉得不爽,觉得眼前这个穷鬼就是来拿自己等人消遣的。虽然没有真要了唐周的命,但是十棒下来,还是把可怜的唐周给打晕过去了。
唐周一边是被打的,一边是因为疲惫,所以一晕就晕了一整天。衙差们见他没死,也懒得管他,就让他自己趴在那里趴了一天。
翌日,给唐周行刑的那个拿棒子的衙差看到唐周还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觉得他很碍眼,就上去踢了他一脚,骂道:“还装死啊?没事就快起来!快点滚!”衙差见他没动静,就加大了力量,再踢了他几脚,终于把唐周踢醒了。
唐周醒来的第一件事还是要找大老爷。
衙差听了就更生气了,骂道:“你还没完了是吧?就你这穷鬼,还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说着就又准备狠狠地踢下去。
昨天负责按住唐周的衙差连忙上去阻止了自己的同伴,劝到:“你再打,他就真的死了。”回过头对唐周说:“你也别在这里浪费我们的时间了,早点回去吧。”
唐周被别人连续地鄙视,他的脾气也上来了,犯起了倔,嚷道:“杀威棒都打了,该让我见大老爷了吧?”
那个之前拿棒的衙差点没被唐周气死,转身就去找自己那根棒子,准备把这个不开眼的穷鬼打死。
负责按住唐周的那个衙差的脸色也不好看,但他并没有拒绝唐周的要求,因为他认定了唐周这种穷苦人家,是不可能有什么值得惊动校尉大人的事情的。而要是唐周说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校尉大人自然不会放过他。自己也就没有必要跟一个想着寻死的人计较太多了。
所以负责按住唐周的衙差,叫住了自己的同伴,跟他说了自己的打算,就跟同伴一起架起了唐周,把他送进了大堂。
………………………………
第52章 堂审
上回说到唐周被送进了司隶衙门大堂。
衙差把唐周扔到了大堂中央,让他跪在地上。
昨天负责按住唐周的衙差走到大堂后方的高台前,对着坐在台上的官老爷禀告到:“大人,此人昨日击鼓鸣冤,已经领受过十下杀威棒。”
官老爷手里拿着书简搁在面前的桌子上,不过眼睛没看着书简,而是看着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想出神了,貌似没有听到有人跟他说话。
那衙差也不好再禀,怕惊着了官老爷,官老爷一生气,到头来害了自己白白挨骂。所以他只能是退到一边,等官老爷先想明白了老爷自己的事情再说。
官老爷想到有些口渴了,就伸手去拿桌上的杯子,眼角余光看到堂下好像有个人影,于是收回了思绪,不耐烦地问到:“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才定睛打量了唐周一下,发现是一个泥腿子,心里更不高兴了,责问衙差们:“你们怎么什么人都往这儿领?不知道本官很忙的吗?侍中大人的叔父月底就要做寿了,本官现在还没想到能送他什么礼物呢,你们不要有事没事都来打扰我!拖走拖走!”说着,就挥挥手,让衙差们把唐周拉走。
唐周听到“侍中”一词,心里打了个愕:这侍中别是说的封谞吧?他看着衙差们向自己走来,看样子是要拖走自己。他连忙手脚并用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往前爬去,爬到台下就用双手死死拽住官老爷面前的桌子的桌脚,大喊:“我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唐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不管这个官老爷和封谞有没有关系,他只能是再赌一把了。因为要是再换一个衙门去告,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这么幸运,还能不能再撑过一次杀威棒。而且眼看着就要被拖出去再打一顿了,因为没告成就是诬告,按律是要打30大板的。现在,不说是死,但是说了或许还有一线生的希望。
官老爷听了唐周的话,反倒更生气了,心想:这些个泥腿子能有什么大事?不是隔壁邻居偷了他家的蛋,就是对面邻居的雨水流到了他家里,都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正事也不见他们干,整天就知道来衙门告官。于是,他对着衙差们很厌烦地叫到:“吵死了,快把他给我扔出去!”
衙差们听了,就更使劲地掰唐周的双手,还有人已经拿起了棒子,准备揍这个不长眼的家伙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唐周为了自己的小命,只能是豁出去了,大嚷大叫起来:“太平教要造反啦!太平教要造反啦!”唐周原本是打算单独跟官老爷告密的,因为知道的人多了,兴许就把自己的功劳给分薄了;又或许在场有太平教的教徒,会把这里发生的事情报告给太平教上层,让张角他们提前发动了,那么自己告密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自己的功劳当然也要被打折了;更甚者,要是让封谞知道了事情被自己泄露出去了,就会直接把自己给灭口,然后他好把这事情给压下来。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官老爷一听到“造反”这两个字,立马命令衙差们都住手。虽然他还没听清楚是谁或者是什么东西要造反,但造反的大案要是破在自己手上,那么自己的功劳可是大大的。管他张三李四陈五王六,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只要本官有人证在手,他们是想不造反都不行。
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程度,官老爷站了起来,拨开衙差们,绕到桌前,蹲在唐周面前,靠近了他,轻声问到:“你刚才说的是谁要造反?”
唐周惊魂稍定,但对这突然的变化一时没适应过来,就继续大声嚷道:“是太平教要造反!”
官老爷被唐周在自己耳边一嚷,耳朵直接“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清楚了。他先是被吓了一跳,然后心里那个气啊,瞪着眼前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心里骂到:这死鬼是存心想整我吧?他抬手就想拍死唐周,不过看到唐周邋里邋遢的样子,觉得会弄脏自己的手,就站了起来,对衙差们说:“把他拖下去,打30大板。”
唐周现在真恨自己没脑子,还嘴欠。官老爷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又要弄死自己了?他慌里慌张地松开了桌脚,转而死死地抱住了官老爷的大腿,大声哭喊:“大老爷饶命啊!大老爷饶命啊!”眼泪鼻涕都粘到官老爷的官袍上去了。
官老爷很想把唐周一脚踢开,但是他的脚被抱得太死,发不了力;想用另一个脚踢,又怕被唐周拽着自己的重心脚,会导致自己站不稳出了洋相;想用拳头揍唐周,那自己就太掉面子了,有失身份。
而衙差们呢,也是一时没了办法。要拽开唐周吧,怕弄到官老爷;要直接打唐周板子吧,也还是怕伤到官老爷。
就这样,唐周紧紧地抱着官老爷的大腿,在大家的注视下哭了一阵子,时间很短。等他的兴奋劲过去了,声音就开始变小了,语速也慢了下来,手上的力气也变小了。毕竟这些天来,唐周一直没能好好地休息,原本就不壮实的身体,经过这么一折腾就更虚弱了。
官老爷感觉到唐周抱着自己腿部的力量变弱了,立马用力一脚把他踢开,瞪着他那对三角眼睛,对着衙差们大叫:“还不快把他拖下去!打50,不是,打100大板!快去!”
衙差们立刻拽起唐周就要往外拖。
唐周尽了他最后的力量,有气无力地说到:“太平教要造反。”
这次官老爷是听清楚了,一是离得近,二是唐周这次说得很慢,就比较容易理解他说的是什么了。之前唐周因为激动,说得快,所以官老爷只听清楚了后面“造反”两个字,而前面说的是什么,是完全听不出来。
现在弄明白了,官老爷就再次迅速制止了衙差们的行动,手指点了点离自己身边最近的两个衙差,说:“王超、王孟,你们俩把他带去后面书房,我要亲自审他。”
………………………………
第53章 各怀鬼胎
上回说到官老爷命人把唐周带去后堂,准备自己亲自审理。
王超和王孟领命,一左一右架起了唐周,就从侧门出去了,往后堂走去。
官老爷对剩下的人恶狠狠地警告到:“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知道了没有?谁要是嘴欠,走漏了风声,我绝不轻饶了他!”说完,转身也从侧门离开了。
而剩下的衙差们,在官老爷离开后,也都立刻闪人了。有人要抢在这事情曝光以前跟自己家里人讲,要提前通知那些加入了太平教的亲戚朋友们快点和太平教划清关系;有人要去给自己的仇家制造些证据,好把他们弄成太平教教徒,等这事情曝光了,自己好报那一箭之仇;有人知道自己仇家就是太平教教徒,那这段时间,自己可得看紧了,别让仇家在这几天逃跑了才好。而官老爷的警告嘛,大家都认为只要自己家里人不说出去,谁会知道是自己说的呢?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人,他没有跟着大家一起离开,反倒是跟着官老爷的脚步偷偷地跟到了后堂。他就是当初负责按住唐周的那个衙差,他对这个被自己看走眼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仗着自己身手不错,就大胆地往官老爷的书房方向摸过去了。
话说王超、王孟把唐周送进了官老爷的书房,就退了出去,守在了门外,不让别人靠近。
官老爷也很快就过来了,叫王超、王孟不要守在房门前,让他们去院门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而跟着他过来的衙差也确实身手敏捷,望到王超、王孟在往外走,在王超、王孟看到自己以前,他就适时地窜到了走道的梁顶躲了起来,等王超、王孟过去了以后,再继续往书房潜过去。
等他到了书房前的时候,官老爷已经了解过了唐周的身份,开始了解太平教造反的实情了。
衙差窜到了房顶偷听,官老爷在书房里光明正大地审讯。
唐周把他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他还恨不得把张角给封谞的亲笔信也一并拿出来,以证明自己说的是确凿无疑的。可惜那信是由马元义保管的,他也一直没有机会拿到手。
官老爷听完唐周说的话了,他并没有立刻表态要把此事上奏给皇帝,为唐周请功。唐周以为官老爷因为自己拿不出实证,所以不相信自己的话,他心里很着急。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但,其实官老爷心里现在是乐翻了,只是这朝堂上的事情很复杂,一个操作失误,很可能会喜事变丧事了。所以他并不打算把这事情直接禀报给皇帝知道,虽然他有权利直接面见皇帝。但在他心中,张让张侍中比皇帝要更重要。他现在的位置是从张侍中那里买来的,他自认为是张侍中的人。
这太平教要谋反的事情,因为牵扯到了十常侍,要是直接报告给皇帝了,十常侍所有人都有可能会受到牵连。
一方面,是朝廷的大佬们一直就跟十常侍不对付,都在盯着十常侍,无时无刻不想找机会除掉他们。这次太平教谋反的事情,肯定会被大佬们利用来攻击十常侍。要是张侍中垮台了,自己身上可是有着明显的张侍中的烙印,自己也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另一方面,十常侍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封谞那厮弄了个太平教来谋财,就没打算要跟张侍中他们分一杯羹,张侍中他们对封谞可是早就有意见了。
再一个,封谞后来虽然是没顶住张侍中他们的集体施压,都让他们入股了太平教。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封谞还弄了个阴阳太平教,背地里竟然还想着要造反。现在十常侍明着都跟太平教是有关系的,这事情现在就捅出来的话,十常侍所有人即使不死,估计都得伤筋动骨。
但要是自己把这事情告诉了张侍中,张侍中肯定会很高兴的,肯定就会记住自己了。只要张侍中他们先把准备做好,到时候既能除掉封谞,朝廷大佬们也没有机会发难。这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于是,官老爷为了稳住唐周,就安抚他说:“此事关系重大,本官需要时间准备一下。你先在本官府上住着,本官会保证你的安全的。”说完,起身就往外走了。
官老爷走到院门,吩咐王超、王孟回到书房看好唐周,不许唐周外出,也不许任何人进入书房。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立刻动身去找张让了。
而待在房顶的衙差,直到等夜深人静以后,才趁着夜色,偷偷潜回到地上,翻墙到了外头。他也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往曹操的府邸去了。
他熟练地躲开了巡夜的兵丁,偷偷地来到了曹府后门,回头看了看身后,确认没有人发现他,他才上前敲了敲门。
门被打开,一个下人打扮的青年露出了头,见到衙差,就问:“郑武,你这么晚过来,找我家大人有什么事吗?”
郑武说:“曹进,这个事情,我不方便跟你说,你家大人回来了没有?”
那个叫曹进的青年回到:“还没有呢,不过估计也快了吧。要不你先到客厅等我家大人吧,站在这外边也不是个事儿。”
郑武点点头,就跟着曹进进去了。
这个郑武原来是在城北衙门当捕头的,那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北部尉曹操。曹操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给他的印象很深刻。虽然曹操对他的下属都很严厉,但他对自己更严厉,处处以身作则,所以他的手下们都很敬爱他。郑武当然也不例外了。
后来曹操因为在执法的过程中,得罪了宦官中的大人物蹇硕,原因是处死了他的叔父。蹇硕当然不可能咽下这口恶气,但鉴于曹操父亲的养父曹腾也是宦官中的大人物,虽然已经是个死人了,不过曹操父亲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也继承了曹腾留下来的人脉,在朝中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蹇硕一时奈何不得曹操。
………………………………
第54章 郁郁不得志的曹操
上回说到曹操的得罪了蹇硕。
这曹家和蹇家两大个神之间斗来斗去,最终结果是曹操被明升暗降,被弄到外地做官去了。毕竟曹腾是已经离开了人世的人了,正所谓“人走茶凉”,曹家的影响力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啊。
可是曹操的下属们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背景的他们,全都糟了秧,成了蹇硕的出气筒,纷纷被撤职。
他们这种小吏,工作都是祖传父,父传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突然丢了工作,啥技能都没有就被直接扔到了大街上,有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了。以前他们是城市的管理者,城里的大侠们谁敢惹他们。现在就惨了,管理者变成了被管理者,手上没了权力。大侠们纷纷落井下石,有仇报仇,他们的遭遇连普通人都不如。郑武的好几个同僚都在那时候被弄死了,其他衙门以前的朋友们连过来上柱香的都没有。
曹操是几经波折才回到了洛阳,当他知道了郑武他们这些前下属的遭遇后,竟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帮着他们四处去走关系,亲自托人帮忙,让郑武他们重新进入了公务员队伍,重新端起了铁饭碗。他还帮着已经过身的知道下落的下属们也重新修了坟,要是能联系到家眷的,也都给他们的家眷提供了一些帮助。
所以郑武他们对曹操更是敬重有加,逢年过节都会亲自给自己的前老大登门送礼。这一来二去的,他们跟曹府的人都混熟了。
听着打二更的声音,曹操拖着自己醉醺醺的身子回到了家里。这些天,他每天下班了就叫上他的朋友们出去玩,吃吃喝喝,去妓院听戏,看着好不欢乐,但其实他是心里难受啊,为了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闷闷不乐。
曹操投胎在了朝廷大佬的家里,加上他自己能力出众,这要是放在后世,肯定是前程似锦的。可惜他生错了时间,生在东汉末年,那个太监与外戚互相争权夺利的年代。
当年,曹家的掌门人曹腾,因为自己在年幼的时候,就被无情的父亲狠心地送进了宫,后来他靠着自己的能力,还真的就如父亲所盼的那样发达了。之后他也像大多数太监一样,渴望着做个正常的男人,娶亲生子,组建一个正常的家庭,就迎娶了妻子吴氏。可是,妻子是能娶,但儿子却不可能生得出来。
生不出儿子这事就成了有权有势还有钱的他的心里,最大的遗憾了。于是他就向自己的兄弟们要来了一个男丁,过继给自己当养子,那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这过继以后,曹嵩的日子确实过得非常风光,最后还在养父的光环笼罩下做到九卿之一的司隶校尉一职。在现在的皇帝刘宏即位后,他是更进一步,买来了三公之一的太尉一职。曹家的风光一时无两,可这祸根也早在曹腾进宫的那一刻埋下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朝廷在曹腾那一代人的时候,政治环境还是勉强过得去的,因为拥有巨大能量的曹腾自己的个性就很好,不滥权,心胸宽广,能提携后辈。但等曹腾死了以后,掌权的宦官们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对着皇帝阿谀奉承。第一次党禁之祸就是发生在曹腾去世了以后。
因为有着这么一群太监整天围着皇帝转,朝廷的大佬们觉得皇帝都被这群不男不女的家伙给带坏了,原本曹腾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宦官与大臣们的政治互信,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虽然曹操一直都是站在正义一方的,一心为了大汉,帮理不帮亲,给那些宦官上了好几次眼药,可是朝廷的大佬们还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而宦官那边更是不喜欢他了,觉得他就是一个叛徒。
所以现在,曹操虽然在父亲的安排下,回到了洛阳,可是这里外都不是人,就被安排了个顾问的职位——议郎。这议郎一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就是没有实权。换句话说就是个吃闲饭的。
原本啥事不用做也有工资发,这不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吗?可曹操是谁?他是立志要当治世之能臣的,他的祖父就是自己的榜样。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干好这个顾问,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各种建议,可都被十常侍他们拦下来了,而朝中大佬们对此也是一声不出。
曹操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就只能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心里郁闷到死,所以就开始放纵自己,整天不是呼朋唤友,就是寻花问柳。
郑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