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火大明之霸权天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最最敬爱的李将军,辽东最能打的李将军,整个大明朝数一数二的李将军就这样没了!

    曾经叱咤风云,随兄弟李如松在朝鲜战场,国内平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且爱兵如子和百姓亲如一家的李将军,就这样没有了!

    永远的消失了,他走了,李将军没有走的轰轰烈烈,也没有战死沙场,他以一人之力,以自裁这种被很多人所不齿的方式走了,因为李将军知道这错误不能够让他手下的官军将士们来承担,他作为一方统帅,大军战败自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自杀谢罪就义不容辞了!

    “李将军!李将军!”

    “苍天呐!这都是为了什么啊!苍天呐!”

    “不!这不是真的!这都不是真的!”

    当李将军自裁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所有在场的官军都强忍住了自己的情绪长达一分钟之久,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无数情绪如同潮水般的向这些官军们袭来。

    而他们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时间无言以对。

    可是,当官兵将士们的情绪失控的瞬间,他们的沉默就化作哭天喊地的哀嚎,数万将士的泪水和他们的哀嚎声让辽东大地都为之震动!

    相比于痛不欲生的将士们,杜威显得非常冷静,他的冷静绝非是因为冷漠,其实自从和这具古代人的身体融为一体之后,杜威对于这位大将军也是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的。

    再加上杜威大小时候记事起,其实就对那些将国家兴亡四个字付诸实践的英雄人物十分敬佩,所以,此时此刻即便没有那一份感情上的融合,杜威也会因此而悲痛万分。

    因为李将军的死对于杜威来说,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的死代表这一个时代的结束,代表辽东大地上不可一世的李氏家族从此成为了他杜威的世家,而往小了说,当李将军撒手人寰的那一刻起,杜威身上的担子瞬间就重了很多。

    “哼!皇上万岁?!忠君爱国?!我真不知道这句话自古以来害死了多少人,现在竟然还害死了李将军这样一个大英雄,去你妈的忠君爱国吧,我既不爱昏君也不爱明君,这个腐朽的大明需要的不是一个明君也不是一群官员,她需要的是一个实用的制度,良好的制度,能够让国家国富力强,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园的制度!

    父亲大人,虽然现在的我和你并没有什么恩情,可是,我依旧当你是我的父亲,我向你发誓,你的血绝对不会白流的!

    父亲大人,孩儿今天有了一个新的愿望,一个更伟大的愿望,我要用我的能力我的意志,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个不会出现独裁和让百姓受苦受难的国家,在这个国家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被一句忠君爱国的蠢话给害死!

    父亲大人,请您相信我绝对不会的!你的悲剧不会在我身上出现的!”

    杜威的嘴上是一个字也没有说,他沉默不语,只是用双手不停的给自己的养父挖坟,可是他的心里却早已经涌起了千言万语,虽然杜威并不知道,如果他的养父泉下有知,自己的死竟然让自己的养子萌生了一个这样的梦想,绝对会一口含冤老血喷在万历皇帝脸上说道:这些可不是微臣教给他的呀!

    但是,不管自己的养父同不同意,杜威都是干定了!

    而此时的杜威也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将心中的千言万语不断整理起来,化作一个又一个的行动计划,而杜威的双手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沾满了鲜血,但是杜威此时是感觉不到疼痛的,他什么感觉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对未来蓝图的勾画和想象。

    当三万雄兵捶胸顿足伤心不远之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金军军营中,却是另外一对声名显赫的父子正在轻声对话。

    “禀告阿妈,刚才探子来报说,大明将军李如柏自裁而死了!”

    “唉李如柏将军是个人才啊,只可惜他站错了地方,皇太极啊,朕是很看好李将军的,但是朕更看好你,如果不是你亲率数千精锐连夜追击奋战,恐怕明军还不至于落得这样的惨败,但是儿子,这李将军的养子杜威却是个人物,我担心此人日后会成为我大金的心腹大患!

    而李将军一死,这辽东地面可就归了这杜威之手了,正所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听到老皇帝**哈赤慢慢悠悠的说出这么一句,大阿哥皇太极觉得自己的机会是到了,只见这厮把脑袋边上的鞭子往身后一甩半跪下来说道:只要父亲大人不弃,儿臣愿往,平定此人!

    听闻此言,**哈赤呵呵一笑说道:朕还没老呢,对付这样的小儿还给用点狠招啊!
………………………………

第五十一章 实实在在才是真!

    在京城乐呵的万历老头子,虽然每天奉行的是吃喝玩乐主意,对于手下的大臣们采取的是不问,不理,不管等方针,可是,当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时,万历老头子到底还是急了!

    因为,老头子的不管,不问,不理,不是什么都不管,他是小事不管,大事必办。。。

    而让十万天兵毁于一旦的萨尔浒之战,大明是冒了多大险,就丢了多大脸,老头子终于还是坐不住了,这位连续二十几年没上朝的老皇帝,似乎因为这一场败仗找回了年轻时的荣光,也许万历老儿不会知道,再过些时日便是他的死期。

    不过,死期未到之前,这家伙就是再活一个小时,他也是大明朝的皇帝!

    “前线战败,十万天兵大败而回,我大明百年国威难道要因此而毁于一旦嘛!”

    “圣上息怒,此时,我大明雄兵失利,除了自然灾害,还有社会因素,这行军打仗嘛,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不过,我大明雄兵虽然败了,但是还没有到全军覆没的程度!”

    “哦,方大人按你的意思来说,我大明军的战败,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一点都没有占到,即怪不得军部,也怪不得文臣,只能够怪满清鞑子太过英勇了吗?”

    显然,万历老爷子这句话是很重的!

    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平时这位方从哲方大人想要见老爷子一面,三请四催都不能够,而今天他却遭到了万历皇帝的接见,可见,老头对这家事情的重视。

    另外,在万历年间的万历虽然是一个奇葩,但是,万历一朝的最后一任首辅方从哲也是一个奇人!

    方从哲,此时的明朝第一首辅,从公元1614到1620年,万历皇帝烟气之前,他都是宫里头说一不二的人,从资历上面看也是一个大混子。

    常言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而方从哲方大人,作为大混子,自然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辈,而这样的能人,在推卸责任方面,自然也有着高人一等的妙招。

    如果不是方从哲大人拼命催促快战,大明朝的军队也不会失败的这么快,所以萨克浒之战明军大败,方从哲方大人是有责任的,可是这个责任太大了,他不想背,可是,这么大的一个黑锅,找别人来背似乎不太可能。

    因为,方从哲总不至于说,那天发出命令的时候,我回家吃放去了,是我手下人没脑子,代替我发的,等我回来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所以,我是真不知道啊皇上!

    如果,方大人这么说,十有**就是找收拾了。

    因此,对于此事方从哲另有妙招,方从哲知道,虽然从大局上说,明军在萨克浒是战败无疑了,可是却在局部战役上取得战果。

    这其中就包括杨辉带领的先锋军在一座边城外痛击满清鞑子的先锋军,使其损兵折将上千人。

    而相比于萨克浒大战,这场战役虽然很小,可说到底也是一场胜利,而刚刚经过一场大败的大明朝实在是太需要一剂强心针了。

    所以,方大人,方大混子就极力鼓吹,硬是将这么一场小小的遭遇战,给鼓吹成了一次史诗级战役,而杨辉更是从一个五品的千户,瞬间被提升成了正三品的游击,而这场战役的策划人蒋塞则给了个四品文官。

    名不见经传的人总是因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做了一件特殊的事情而被破格提拔上来。

    但是,名不见经传的人之所以受到提拔,除了历史特殊时期的需要,也因为有人赏识,而杨辉和蒋塞背后最坚定支持者,可不是这位方大混子,而是杜威。

    而此时的杜威虽然还是一个五品武官,可是却手握辽东总兵的官印,并且可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大肆给人加官进爵,而这样的官位爵位没有朝廷的认可也无妨,关键是在辽东的地面上,没有人敢不买杜威的账!

    此时的杜威之所以这么嚣张,绝对不是靠着李家在辽东地面上的威望,如果仅仅是靠着威望给人加官进爵的话,那就成了一恶霸了,当恶霸太小儿科了绝非杜威的心愿。

    但杜威也不是靠他来到辽东战场上,干的几件大事换来的资本,因为,这些事情除了是分内事以外,还做的有些不守规矩,比如杨辉手起刀落将一个三品游击给干了就是极为不守规矩的行为,虽说尚方宝剑确实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可是,这也就是老皇帝给你个炫耀的面子玩意而已,你要真拿着鸡毛当令箭,看谁不顺眼,上去就是一剑,那么,整个大明朝的威望何在,皇帝的地位何在。

    可好在万历皇帝此时虽然老眼昏花,病入膏肓了,但是,因为其对李家的一贯重视,所以,对于自己钦点的这位武状元杜威,万历老爷子还是重视的。

    他此次格外开恩见了方从哲方大人一面,也是为了杜威的事情而来。

    也许杜威就是万历皇帝的私生子吧,要不这老东西怎么对杜威这么重视。

    对于方从哲说要破格提升杨辉和蒋塞的事情,万历皇帝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就不再追问了,可是,这方从哲一提到杜威,万历皇帝就好像吃了兴奋剂一般。

    这厮眼前一亮说道:恩,你说的那个杜威我是知道的,他是辽东总部李如柏将军的养子,我钦点的武状元,此子天资聪慧,勇武过人,而我听说那个在辽东战场上大败满清鞑子前锋的杨辉和蒋塞还是杜威收服的悍匪呢!

    老爷子的话很明显,意思就是,这人我看行,你觉得行不行。

    领导说啥就是啥,让我做啥,我干啥!

    听到万历老爷子对杜威这么赏识,这方从哲方大人倒是心生一计,干脆,就给这小子一点权力倒也无妨。

    不过,方首辅是个人精,在他看来杜威这厮年方二十,虽然已经过了弱冠之年,不过却羽翼未满,如果自己能够替他争取一些条件说不定将来还能够对自己感恩戴德,如果这厮真是一块可造之材的话,将来在平定辽东的军功章上,也有自己的一半不是。

    退一步说,如果这杜威是个不争气的,把辽东给丢了,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把一切责任都推个他。

    反正自古以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是,事情干好了领导英明,事情做不好属下无能!

    因此,这方从哲方大人眼珠子一转,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道:皇上,既然杜威公子如此能干,我们不如买个顺水人情给他,您看这辽东大地是李家世世代代经营的,从李家先祖李成梁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两代数十年了。

    可谓是根基稳固,现如今我们不如将这块地方赐给杜威作为封地,让其有任用提携官吏,收取税负,制定法规的权力,皇上您看这如何啊?

    万历皇帝听完这话,微微点头,对于李家人老爷子还是很放心的,而这辽东大地,自古以来都是各个中原王朝的前沿阵地,辽人来了要在这里定国安邦,对着中原大地打一通,金国人来了也要在这里定国安邦,对着中原大地打一通!

    而蒙古人来了,连定国安邦都省了,人家直接从这里出发,对着中原腹地开过来了。

    所以,中原皇帝对于这片辽东大地还是非常重视的,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重视就变得更重了!

    因为,明成祖朱棣同志觉得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他待在南京不踏实啊。

    所以,只有迁都北京,到自己驻守过的老地方才算是个事儿,但是,当时的北京一度距离边关非常的近,这少数民族只要一有点实力的就冲过来了。

    要知道,当皇帝谁不想啊,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啊!

    因此,在明成祖之后的皇帝都有了一个共识,欲想在这濒临边关的北京城中过段安生日子,辽东大地是一定要守住的。

    而守住这块地方,与其让自己家人守,还不如交给靠得住的外人守。

    所以,万历老爷子想都不用想,就将这块战乱之地赐给了杜威。

    不过,万历皇帝到底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在当时那种政治斗争如此残酷的时代,泛泛之辈是守不住自己的皇位的,如果万历皇帝没有点本事的话,他别说稳坐皇位几十年了,就是几十天也不可能!

    因而在大笔一挥,将辽东大地赐给杜威的同时,万历皇帝还给了杜威一个平辽伯的一等伯爵爵位,这个爵位已经仅次于王爵了,但是,在官职上,却只给杜威升了一级给了他一个四级武官防守尉的职位。

    而这样的封赏无非是想给杜威传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你小子别看自己爵位高就得瑟,你可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官职的,老子随便从京城里面派出一个三品的武官文官就可以跑过来管你!

    不过,当这张皇帝亲笔写下的诏书传到杜威手上时。

    这家伙却哈哈一笑说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皇上给我爵位却不给我官职,无非是想要我踏踏实实办事,不要有外心,此可谓只给权力而名利啊,不过,皇上到底还是把我想的简单了,这拿到手里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口头上的都是虚的!

    有了征收赋税,任命官员和制定法律这三大特权,那所谓的名利对我来说也不过尔尔罢了!
………………………………

第五十二章 不得瑟就不会死!

    当杜威轻而易举的从万历老头子哪儿搞到了这么多有用的权力之后,这位方首辅也没有闲着。?

    “近日以来,辽东地面不断传来捷报,但是,在方大人看来这些所谓的捷报不过徒有其表罢了!我大明在萨尔浒损失了数万精锐,这笔账少公子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讨要回来呢?”

    “恩,关于这个问题嘛,此时还不是时候,我刚刚收编了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兵勇足足数万,这数万人吃喝拉撒的问题自然全部都包在我身上了。

    我知道方大人对于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可是事情给一件一件的办不是!”

    面对方大人派过来的官吏,杜威的应对方法非常简单,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今天和你说说几万苦大兵还等着我给饭吃,明天和你说说我那处城墙还没有修好,金兵随时可能攻进来,后天和你说说,我还有几十万老百姓等着转移。

    总之,这为三品官吏说出一千个必须出战的理由,杜威就给出一万个不能出战的解释。

    就这样,这为三品文官被杜威一连忽悠了数天,在看到杜威手下兵精粮足,城坚炮厉竟然拒不出战的时候,这名三品官吏当时就火了,他拍着桌子说道:你身为大明朝的武将,自然应该知道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乃是一个国家稳固的根基!

    而你现在深受皇恩,却不知回报,面对满清鞑子三番五次的挑衅,却拒不出战是为何故啊!

    这位三品文官,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将杜威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对于上级的批示,杜威是认同的,而对于批示的内容杜威也是支持的,可是说到用行到来支持上级的指示,杜威只有两个字玩蛋去!

    youcanyouupnocannobb!

    你嘴巴多是吧,说起决战于两阵之间,御敌于国门之外头头是道是吧,纸上谈兵,真要是打起仗来,那能够什么事情都能够按照计划上来,有道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什么都按照计划上来迟早会被一成不变的呆板计划给害死的!

    熟读历史的杜威自然知道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的道理。

    自古以来军队中都有督战官一职,而在国共联合抗战时期,这个职务竟然被发扬到了极致,而所谓的督战官竟成为了,遇到战事自己不上,反倒是掏出手枪吆喝道:给老子冲!

    这样的猥琐流角色,所以面对这样的督战官,杜威是非常反感的,而现在这位自认为什么都懂的可是就会帮倒忙的三品文官,还敢在自己的面前扮演这样害死人的督战官角色,杜威可是要好好整他一下。

    “王八文官!犊子督战!”

    听到这位三品文官一再催促出战的提议,杜威到底还是火了,而杜威是个军人,作为军人发起火来,自然是爹啊娘啊的问候词不带磕巴嘴的一说一大堆,你要说着不习惯还真就不算个兵勇出身了!

    这位三品文官,说到底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他听到这样的辱骂之词,自然是觉得有辱斯文,于是乎这位文官大人冷笑一声道:少公子待人如此傲慢,难道就不怕我在方大人面前参你一本嘛?

    “傲慢?!大人此话可说的不在理,我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夸奖大人!”

    “夸奖?少公子连有辱斯文之词都说出口了,何谈夸奖之意呢?”

    这位三品文官说到这里,拂袖而去,可是他不曾想到此时的自己可是身处于杜威的营寨之中,而且,杜威一开始就派人将这位文官给盯紧了,可谓是对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非常的了解,杜威知道,这三品文官可不是什么善茬。

    他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催促自己出战,如果自己避战不出,这位大人绝对会在方从哲面前,参自己一本的,而已明代知识分子的恶趣味来看的话,这参人一本还不是一种装高冷的行为!

    人家是组团刷副本,一遇到这种看到就感觉到不爽的事情,不组织几百个人写上几千本奏折,把你祖宗八辈都骂个遍,人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明朝的知识分子。

    所以,鉴于这种情况,杜威可不想轻易放人。

    两个军士手中的战刀在文官大人的前脚跟还没有着地的时候,就架到了他的脖子上,而这位文官好歹是见过世面的人,看到这场面,他二话没说,就两腿发麻,汗如雨下了。

    呦呵?没尿裤子嗨!这也是好汉一条啊!

    “少……少公子,我刚才的话,全是玩笑话,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我知道,我知道,唉你们两个这是做什么?这位大人正要出门呢,你们为何阻拦?”

    那两位军士听闻此言,便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回少公子的话,军中军令规定,凡外来人员通行,必须要有本营军官相随,此乃军营重地,外人是不可以擅自出入的!

    “对不住!真真的对不住啊!我的军营嘛,向来都是令行禁止,可是,这规矩严了,当兵的就粗鲁了不是,大人是个文化人,受不了这个,所以,在军中还是和我一道出行吧。”

    杜威刚一伸手,这两把架在脖子上的尖刀就立即分开,而两个凶神恶煞的军士,则原地站定,他们依旧是如同雕像般,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而刚才那无比惊险的一幕,在这样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之下,却仿佛没有发生过一般。

    “少公子的军营果然是令行禁止,老夫佩服!佩服!”

    看到军营之中的士兵只知道少公子,而不知道朝廷,这位文官也只得耐着性子佩服道,可是,杜威用眼角余光都能够看出这家伙的心思,他一定被刚才的那一幕被吓怕了,而现在缓过神来的他肯定被气炸了,这样的家伙,万一跑回去,指不定会添油加醋的把自己说成是什么东西呢。

    所以,杜威可是没有放虎归山的心思,可是,将对方弄死在自己的营地里,到底也不是个事,因此,杜威翻来覆去觉得,也只有依靠后金军之手铲除这个祸害了。

    “大人过奖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唯一能够做的,也擅长的事情,莫过于就是领兵打仗了,而大人之前一再催促我出战,我之所以一味避战,绝不是因为怕死,而是没有找到战机,但是,现在不同了,我有预感,今天就是战机来到的时刻。

    我们可以趁夜劫营,用一场胜利来搓搓后金军的锐气,不过,话说回来,后金军毕竟实力强大,如果我们劫营不利,本部军营必然会受到牵连,所以,我值得让大人辛苦一趟和我们一起去劫营了!”

    听到后金军这三个字,这三品文官就上下两排牙齿打颤,欺负惯了武将的三品文官自然知道后金军的厉害,他敢欺负武将是因为后台硬,有方首辅给他撑腰。

    可是,欺负后金军他倒是还没有这个胆子,因为,人家后金军可不知道什么天子威仪,皇恩浩荡,人家就是组团打劫刷副本的,碰到一文官照样挥刀自砍你脑袋,都不带和你商量的。

    因此,在得知本部军营夜晚将变得极为不安全的时候,这为三品文官自然是愿意跟着杜威一条道走到黑了!

    可是,这位三品武官并不知道,当他翻身一跃,跨上战马的那一刻,已经是被杜威给拉下水了!

    而杜威在出发前口口声声的说,自己要去偷袭后金军的一个小营寨,里面的后金军不过成百上千人,可是,等到了袭击地点,这位文官才大呼上当!

    因为,出现在杜威等人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营地,里面车水马龙,人们挥汗如雨,伸手遮天,整个营地绵延数里,灯火通明,这营地中的战马案首挺胸冲着天空嘶鸣一番的阵势的,都好似天雷滚滚一般!

    “少公子,敌营的阵势也太大了点吧,这好像不是什么小营寨啊!”

    “恩,言之有理,先锋兵我让你带领军队去劫持后金军的小营寨,你却将我们引到此处是何原因啊?”

    “回少公子的话,此处营寨正是后金匪首**哈赤本部所在,而此时这后金匪首**哈赤正在营中呢!我们如果趁夜突袭,必能取得较大战果!”

    听到先锋兵这么说,杜威乐了,他扭过头颇有意味的看了三品文官一眼,然后下令道。

    “哦是吗!好吧,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竟然碰上了就是缘分,啥都别说了!命令全部兵马在南边陡坡上集结然后趁势冲锋下去!”

    杜威说完数千人马就冲上了后金军营南边的山坡,而此时,远在数里之外的后金军还没有察觉,但这三品文官的战马却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鬼毛病,在万军冲锋之时,总能够冲在最前面,以至于,后金军放箭时,这三品文官连惨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箭矢给掀翻在地!

    三品文官死后,杜威可是止不住的乐呵,在杜威看来,这种货色死就死了!

    谁叫你爱管闲事,死了也是活该!

    而踏着三品文官的尸体,杜威手下的数千精锐更是在后金军营中大闹了一番,直到彼此双方都扔下成百上千具尸体才算了事。
………………………………

第五十三章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少公子,我们已经尽力了,只是大人身体受伤太重,实在是无能为了!”

    这为医官说着头就低了下来,此时医官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他明白被自己救治的这位大人早就没得救了,一个浑身上下插了足足二十七根箭的人,就是没有被射死流血都流死了!

    这样的人要是还能够被救活,这可就不是什么医学奇迹了,简直是死而复生啊!

    但是,说到底这位大人还是朝廷要员,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这位医官觉得自己恐怕是难辞其咎,因此,在来报告的路上,这位医官已经将自己的家人都安顿好了,他觉着,要是杜威死活都要将责任推给自己一部分的话,那么,就投井自杀算了!

    “恩,你也是辛苦了,来看赏!”

    杜威说着抬手一挥,他身边的军士,就端起一个沉甸甸的木盒送到了军医的手中,而军医打开一看,发现木盒里面装的都是沉甸甸的银子,看的人两眼放光啊。《

    “少公子,老朽何德何能,能够得到这样的赏赐啊!”

    “诶!先生何必推辞,这为大人从战场上面退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生命垂危,离死不远了,军中没有人敢救,他们知道这厮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可是,在关键时刻先生却敢挺身而出,就冲你的这份勇气和胆识,也就值三十两纹银,你退下吧,这件事情的责任在我而不在你,如果当初,我能够拦住这位大人的话,他也不至于以身殉国啊!唉!都怪我,怪我啊!”

    杜威说着说,眼泪就下来了,而他的脸上也是一副死爹妈般的痛苦表情,可是这样的表情和演技在旁人看来还是太假了点。

    这位三品大员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乱箭给射成了刺猬,按理说,这事情如果是发生在别的武将身上的话,那人肯定是吓得两腿直哆嗦了。

    可是,杜威不同,杜威不仅没有两腿直哆嗦,反而是过的轻松自在,该吃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一点都不耽误,因为,这为三品大员就是杜威故意设套整死的。

    有道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杜威想办法整死了别人,自然知道事情的后果。

    所以,此时的杜威可谓是不慌不忙,杜威先命人救治这位三品大员,可是所谓的救治其实和解剖也差不太多,无非就是几个医官小心翼翼的给这位三品大员拔箭,等箭拔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位三品大员已经被染鲜血成了红色,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而三品大员临死前,杜威还亲命数百军士到三品大员死掉的地方哭丧,其感人肺腑的程度真是影帝级别的,有几位特别能哭的主儿,这哭着哭着还笑成了一片。

    待哭丧过后,杜威便亲自用文书记录下来了全过程,包括这位三品大员如何英勇,敌人如何狡猾凶狠,战斗如何激烈等等……

    总之,对于自己的过失杜威是只字不提,等到结尾处,杜威才写上吾难辞其咎这五个大字,杜威的意思很明显无非就是,这为三品大员的死,我是脱不了干系的,但是,行军打仗那有不死人的,所以,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请首辅大人自己看着办吧!

    说实话,这哪是什么请罪书,一点诚意都没有,还将责任一股脑的全部推到了满清鞑子身上了,要知道这满清鞑子可不受大明朝管辖,他杀了朝廷的三品大员可不是什么罪过,而应该是为民除害才是,所以,杜威这么一解释,等于说是这为三品大员为国尽忠,而我作为见证人也不应该付什么责任了。

    “恩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