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无奈地笑着,也对。

    李部成亲,景氏进京对李家是好消息,可是对于骊姬背后的田氏家族可就不一定。汉宣帝认定太子,那太子十有**是以后的皇帝,而李部又是自小陪着太子长大的,两人情谊深厚,重用李家是迟早的事。

    田氏,堪忧。

    在御花园里的李萦和刘英公主闲散地逛着,女官和仆从后面跟着一丛丛。李萦不喜,公主仪仗又是必须的,她也只能忍着。

    刘英公主一路好奇自己这个表妹,虽不显山露水,但李萦总感觉到她打量的目光。

    刘英公主搅弄着手帕,总想好好问问李萦。可贴身服侍的女官和麻姑都有嘱咐过,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表妹,还不能让别人欺负她。这自己问问,应该没啥吧!刘英心里想着,目光不由自主地放在李萦身上。

    本来李萦想视而不见的,但刘英的目光太过灼热,仿佛一把火似的。她只觉得并无恶意,想了想,便主动开口,“英姐姐,这是什么啊?”她随意指了一棵奇形怪状的小灌木。

    刘英开心一笑,这她可认识,“这是铁树,怎么,你们南方那边没有吗?”

    李萦莞尔一笑,使出大家闺秀的风范,道:“这树与南方的不大一样,它更壮实些!一下子真没认出来。”随意找的借口,管它叫什么,能缓解怪异的气氛就好。李萦松了一口气。装,真是难受。

    刘英听着李萦的话语,只觉得软软的,糯糯的,还甜甜的,她喜欢这声音。与表哥的声音有些相似,她对李萦是想什么说什么,道:“你的声音和部表哥的声音很像,不愧是兄妹。”

    刘英赞叹的语气让李萦觉得好玩,既然提到了大哥,她也想多知道大哥的事,便顺着刘英的话接着问,“我大哥?是吗,是真的吗?你能经常见到他吗?”

    刘英解释说,“表哥是太子侍读,学问好的很,他经常与太子老师同窗辩论。”说着说着,还覆在李萦耳朵旁边小声道:“以前,我经常去偷听。”刘英脸上净是少女的雀跃,她对李萦有莫然的好感,可能是李萦与李部有几分相似吧。

    少女情怀总是春。

    李萦可以想象少女在窗下偷听别人谈论的样子,小声笑着问,“你就不怕别人发现吗?”

    刘英听后摆摆手,看着身后的女官奴仆跟得远,也就放心地说:“不怕啊,反正出了事,有嚣儿顶着!”

    看着刘英满不在乎的神情,她很相信那个人。

    李萦对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问道:“嚣儿?”是谁?

    刘英公主看着李萦疑惑的表情,好心地解释,“就是刘嚣啊,我弟弟,今年刚被封为长沙王啊!”

    李萦杏目圆瞪,哦,自己惹不起要躲得起的人。她可没有忘记刘嚣的危险性,自己是个稀命的,当然要离他远些。“哦,那我知道了。”

    刘英看着李萦垂下的双眼,只觉得李萦可能不感兴趣,应该是不了解自己的弟弟。“他啊,对我们还不错,就是心思难琢磨了点。只要你不要惹上他,就好。况且,你也是他表姐,他对自家人都挺好的。”刘英说这,自己的心也亏了。在宫里,刘嚣就是个小魔头,不管是谁都要让三分。自己离经叛道的行径对了他的眼,他才帮自己打掩护。

    李萦点点头,“不错,以后多的是机会与他相处,相信他是个不错的人。”李萦眼中充满热情,算是对刘英的回应。心里却暗想,以后能避开就避开,能不见就不见,少接触为好。

    李萦啊,到现在还不知道,她逃不过的。命运的齿轮早已把两人绑在一起,刘嚣亲自把它系成死结。
………………………………

第六十五章 又见

    刘嚣的手下覆着探子的密报,田氏的动态他一清二楚。李青再怎么隐忍,刘嚣都能把他翻出来。

    密报的下面,是李萦一日日的动态。好吧,刘嚣确实在大小李府安插了眼线。

    刘嚣看着好几张线报,他今天一直没看,因为看了就放不下来。今日事今日毕,刘嚣完成所有的工作后,才当作娱乐详细端看。

    一翻,今日进宫了。来到自己的地盘也不打声招呼,不应该啊,看来明天自己得亲自去打一声。

    与刘英闲逛御花园小半个时辰,和她有啥好聊的啊,刘英脑袋瓜子不灵光,还得自己罩着。

    在四匣子里多吃了几块杏仁酥,嗯,喜欢酥脆点心,下次可以去望江楼带些脆酥饼。不对,多吃了几块并不代表喜欢。下次再让人试探,或许多放几匣子点心,看看会不会喜欢其他的。

    在御花园里与刘英探讨铁树。那棵老铁树还未成开花,该让人好好伺候了。

    逗弄刘英的猫猫狗狗。她是喜欢小动物的,一开始养着鹩哥,后来又养了些猫猫狗狗的,还养了鱼,添了一些兰花蕙草,都没成活。最后,就只剩下那只会说话的鹩哥。

    若是有人在刘嚣身边服侍,便知道主子心情大好,便看便笑,眼中神采奕奕。

    这一大早的,李萦便在床翻来覆去,昨晚做梦。可是一醒来又不知道梦见什么了,总觉得今天有事发生。

    凡事小心点好,昨晚芸香守夜。

    翠香给小姐打理头发便发现小姐精神不佳,再看看芸香,她脸色也不好。

    “小姐,今日我便给你打点粉,这粉是皇后娘娘御赐的,对皮肤特别好。要不,您试试。”翠香劝道,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小姐的脸色不好,粉,多多少少能掩饰。等一会儿,还要给夫人请安,也怕夫人看出什么。

    御赐,进一趟宫,皇后娘娘就送了好几车礼品过来,多是胭脂水粉,锦服华裳,金银首饰的。皇后娘娘,财大气粗啊!明面是几样东西,并不出格。那好几车,是私下运来的。然后,景氏拨了一部分给李萦。

    看着四方铜镜,镜中的人儿点点头。

    翠香给李萦更衣,打粉,最后是头饰。在皇后娘娘赏赐的头饰匣子里,放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适合少女用的头饰。

    李萦今日身着浅绿色袍子,面绣着卷草纹,清新脱俗。

    “小姐,近日陪嫩粉色绢花吧,你看如何?”翠香说着,手拿绢花在李萦头比划。

    李萦看着精致的绢花,宫中御制,非同一般,她也起了兴致。“好,这花看起来真俏”,春天已经过去了,百花凋谢,就让这一抹俏粉留着春天的尾巴。

    翠香有些诧异,小姐是从不喜欢戴花的。从前也问过,她便说,这绢花是死物,再怎么样也没有灵气。那带真花吧,又说,残害了一株花的生命,已摘便凋谢了,不是惜花人所为。夫人,也只能听之任之。

    李萦收拾妥当,便去景氏屋里。与从前一般,在郢都怎样,在长安也怎样。只不过,以前只有她一个人每天早去娘亲那儿请安用早膳,现在多了一个大哥,李部。

    李萦还没进门,素姑便打开了帘子。

    “小姐来啦,快进来,今天早比昨天的冷些,快进来”。素姑邀唤着,又看看李萦身的打扮,特别是头的绢花,又笑道:“小姐啊,这花儿真俏,不过呀,人比花娇。”

    李萦听着,瞬时便后悔了,没事戴什么花。今日的素姑也没啥特别,就是油嘴滑舌,素姑是遇见喜事了吗?

    一进门,李部和景氏已经在那里了,仆人们在摆桌子。

    “娘亲,大哥。”李萦行礼,“大哥今日怎么这般早?”

    李部温和笑笑,“今日要与太子巡视京畿,要提前出门。你们好好用膳,我先出去了。”

    景氏赶紧让下人拿一些胡饼干粮之类的,给李部带。李部,今天只是来请安的,没有用早膳就离开了。

    李萦虽不至于食不知味,但也觉得少了一些乐趣。短短几日,便形成了与李部一起用膳的习惯。

    景氏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在用完早膳后,她说了一件事,刘嚣要过来拜访。

    李萦的内心已经下了一场暴雨,what,他是闲的没事干吗?他不是要好好念书吗,应该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够!

    没一会儿,刘嚣便门了。

    景氏携同李萦在小花厅见客。

    刘嚣一进门便给景氏行礼,一声又一声叫唤着“姨母”,这模样,就是亲儿子门认亲来的。

    李萦看着刘嚣点头哈腰的模样,总想着,他是不是要在母亲身边寻好处。

    刘嚣身着黑色深袍,一身贵气,金丝腰带,玉声铮铮。十二岁的少年郎,长大以后定是一手遮天的人物。

    这两人没聊一会儿,素姑便过来禀报请景氏过去,景氏“无奈”,只能先去处理家务,让李萦好好招待刘嚣。

    称心如意,皆大欢喜,除了李萦。

    两人干坐着,哑口无言,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息。但,这只是对李萦而言。刘嚣端着茶,品着茶色茶味茶香,他喜欢和李萦呆在同一个空间,自在。

    拘谨的李萦,意识到状况不对,凭什么他就是悠哉悠哉的,自己要这么拘谨?自己还修炼不到家啊。

    她看着刘嚣在品茶,便尝试一问,“你喜欢喝茶吗?”

    刘嚣听着李萦的声音,久违了。他放下茶杯,看着李萦的眼睛,认真道:“不喜欢,甚至是讨厌!”

    李萦惊愕,刚才那个架势,刘嚣分明是行家啊!拍马屁拍照马腿,李萦赶紧喝口茶压压惊。心里还腹议道,不喜欢还喝,傻。

    看着李萦青白交错的脸庞,还透露着尴尬,刘嚣哈哈大笑,怎么逗弄别人这么没意思,李萦就这么有趣!

    刘嚣的哈哈大笑,让李萦狐疑,没事吧,这人!

    “来,我们出去走走”,刘嚣发出邀请。
………………………………

第六十六章 秋千

    李萦有些纠结,她并不想与刘嚣有过多的纠缠,没有交集便不会生事。

    现在,她没办法选择,这是她家,刘嚣是客人,景氏又有事离开,只能她招待了。

    李萦淡定起来,这是她家,没什么可怕的。何况,她也不是真的怕他惧他,只是不想惹麻烦。

    两人一同去了小花园,仆从都远远跟着。

    刘嚣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嘴里不停哼着小曲。李萦随他,他高兴,好过不高兴。没进长安前,便听说长沙王脾气大,惹不起。

    刘嚣看着李萦没有之前那般拘谨,便笑到:“你怎么比以前还胆小,瞻前顾后!”语气有些不屑,但并无轻视。

    李萦一听,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是啊,我比较惜命,自然就胆小些咯!”满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

    刘嚣看着李萦怪莫怪样的表情,就觉得来劲。忍不住想和她靠近一些,想捏捏她的小脸蛋。但他还是控制住了。

    刘嚣的侍从有不少习武之人,武林高手也比比皆是。今日,跟从在刘嚣身边的是,隐。暗中跟从的是,双。特别是隐,李萦从前帮助过他。他也听从刘嚣的指示,观察过李萦一段时日。

    隐,能理解主子今日的心思。但,双,有些不解。主子日理万机,时间就如好钢,都用在刀刃。今日来拜访姨母,好陪同自己的表姐闲逛,真不是主子平常的作风。

    小花园就这么大,两人都逛了两三遍了,除去开头那两句话,都没再说什么。刘嚣没有开口,李萦也不想搭话。

    反倒是刘嚣很享受此时此刻,李萦身的香气若隐若现,很好闻。不是从她的香囊散发出来的,是从她的身。那个香囊是景氏亲手制作,也给皇后送过好几个,刘嚣跟皇后要了一些。是跟李萦身的香囊一样,但他对那味道实在不感冒。他不禁失笑,难道李萦是练过什么气功,又或者是服用什么药物,才会散发如此香味。刘嚣也真让人暗中调查,李萦很正常。

    刘嚣现在想的这些,李萦真不知道。她只想摆脱现在无止境的沉默式逛花园。

    终于再一次走到小花园边的秋千处,李萦停下来了。这秋千是李部前几日命人制作的,在郢都李府的小花园里也有秋千。李部想着李萦会喜欢,遍也在此处的小花园也放一把。

    只有一把秋千,李萦真有些累了,只她一个人坐,还真不好意思。想了想,还是说,“这嚣儿表弟啊,你看,我们也逛了好几圈了。我们进屋里坐,歇歇脚吧!”

    刘嚣邪魅一笑,“我不累,你累了就坐一会,我没意见。”他不喜欢表弟这个词,打心底的。

    主随客便,刘嚣没意见便好。李萦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就坐几个时辰,让你罚站。

    刘嚣如果知道李萦变相让他罚站的小心思,也定是不在意。他从小习武,一扎马步就是好几个时辰。

    李萦一屁股坐在秋千,正准备晃荡几下时,刘嚣慢条斯理地坐在李萦身旁。是一把秋千没错,但也能坐下两人。

    李萦瞪大眼睛看着刘嚣,只差破口大骂了。

    刘嚣温和低笑着,人畜无害,如果他的家臣门客看到主子这幅模样,早跌破眼镜了。

    李萦无奈,只能这样想,幸好秋千做的够结实,还有,娘亲快点回来吧!人生第一次,如此盼望着景氏。

    在秋千,两人靠的很近,但并没有肢体接触。李萦不喜欢这般近的距离,便想离开。正准备离开时,刘嚣却开始晃动起秋千了。

    他坑我,他肯定是故意的。李萦在心中呐喊,现在是了贼船,下不去了。只能紧紧抓住秋千一边的绳索,防备着刘嚣的大动作。

    花园里的仆从也就三人,刘嚣的隐,双,李萦的翠香。双方的人内心都在煎熬,刘嚣的手下都惊愕了,主子坐秋千了?这还是英明神武果断,雷霆手段,翻云覆雨的主子?李萦的贴身婢女翠香则是担心小姐,她担心小姐会吃亏。长沙王刘嚣,是个狠角色,他好像盯小姐。

    “你别紧张,不就是荡个秋千嘛,你紧张什么!”刘嚣调笑道,他看着李萦左手紧紧抓住绳索,右手又死死抓紧秋千的坐板。修长的手指,已经泛白。原本只是想和她好好说句话,今日好像吓着她了。

    刘嚣笑起来的确像个君子,李萦感叹道,人啊,真是要有一副好皮囊。心中略微安定,刘嚣顶多就是戏弄她,就同从前一般。“你,你给我慢点。”

    胆子这么小,当初就怎么敢推他!刘嚣如是想着,手脚放轻。

    两人稳稳地坐在秋千,李萦看着与自己齐头的刘嚣,明明他比自己小,身高却差不多,还比自己壮实,如果当初得了一副男子的身体,好像也不错。

    刘嚣知道李萦在打量自己,也端端正正随她看。

    “这些年,你长得不错啊,像当初,你可是个小不点。”李萦笑了,她知道,刘嚣对她并无恶意。既然没有恶意,她也放下防备。多一个朋友好过多一个敌人,长沙王刘嚣,可是个既有手段的人。

    刘嚣气结,气氛顿时压抑。

    李萦狐疑,她是说错什么了吗。

    什么小不点,这些年他熟读经典及兵书,没日没夜苦练武艺,都是想早一日告诉她,他可不是小不点。

    好吧,五岁的李萦推了三岁的刘嚣一把,他记到现在。

    秋千已经停下,李萦一个箭步跳下,她该回去了。

    刘嚣一把抓住李萦的手臂,道:“小心点,你这般用力过猛,容易崴脚。”

    李萦只觉得手臂生疼,刘嚣的劲儿真大。因为刘嚣关心的话语,李萦勉强接受,道了声,谢谢。

    刘嚣又觉得紧握的手臂太过温暖而纤细,一个用力都会折似的,温度热得烫人。瞬间,放开了双手。“说什么谢谢,还不是我把你弄到秋千,你摔着了,我也脱不了干系。”

    李萦再次瞪大双眼。这人,和她命里犯冲。
………………………………

第六十七章 深知

    这一日,刘嚣神清气爽回去了。回头还说,下次再来拜访。李萦气得牙痒痒,她深知不是刘嚣的对手,说多是错,做也是错,这不说不做更是错。从此,她把刘嚣划进黑名单,不宜往来。

    景氏只是好好吩咐李萦,要对刘嚣多些忍让。

    李萦点头,并未多言与景氏多言。她不知为何,与他人相处时,带面具,平静自若。一见刘嚣,就像点着的炮仗似的,丝毫不想隐藏自己。

    刘嚣去小李府拜访景氏,刘嚣并未刻意隐瞒,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骊姬的耳朵里。

    自从刘嚣封王之后,骊姬一直心生不满,与汉宣帝哭过闹过奉承过,汉宣帝没有丝毫动摇,反而对骊姬有意见。骊姬怕了,最近几日才消停。

    太子天资平庸,因为是嫡子,便占了这个位置,宗法如此,她无话可说。但是,现在汉宣帝竟然册封没有及冠的刘嚣为王,与此同时,自己的儿子才被册封,这不是打脸吗!刘升是汉宣帝的长子,不过是庶子,骊姬所出。当初也是因为这件事,王太后一直对骊姬不满,皇后尚未生下嫡长子,骊姬便先怀了,骊姬的手段非同一般。连带,王太后不喜刘升。

    年初的册封,骊姬的两位及冠儿子都封为王,最出风头是十二岁的刘嚣。这是汉宣帝释放的信号,刘嚣是最年轻的长沙王,他是太子刘集的亲弟弟,太子的地位谁都动不了。骊姬无奈,只能让自己的人在朝堂提议,册封所有及冠的王子,便宜了卫氏。骊姬田氏所出的王子刘升,刘时分别被册封为广陵王,昌邑王,卫夫人卫氏所出的刘连被册封为燕王。

    骊姬从常玉手中接过便条,便条完好无损,骊姬拆开,看了一眼,然后放进火盆。跳动着的火焰,将便条吞噬,直至化为灰烬。

    骊姬看完便条后,就紧紧地捏着帕子。常玉心生不妥,正想退出去时,骊姬发话了,“刘嚣去了李敢的府,拜访了景氏。”

    常玉沉默,主子说什么,她就听什么。李敢早已出京二十来年,一直在南边,相当于被流放。如今,他的妻子景氏却回来了。凡是与李青有关的人,骊姬都痛恨。爱屋及乌,恨屋及乌。

    刘嚣原本就是骊姬的眼中钉,再与李家人纠缠在一起,骊姬更加厌恶。

    她,没有这个资本。皇后是正儿八经的正妻,骊姬只是妾室,纵使骊姬深得汉宣帝喜爱,以色侍人,焉能久乎?骊姬有个骁勇善战的哥哥,田单。也凭这一点,她立足不成问题。所以,这些年汉宣帝宠信什么李夫人,王夫人的,骊姬的地位也无人动摇,仅次于皇后。

    “刘嚣真如其名,嚣张乖戾,平时都忍让他三分。现在皇帝又册封他为王,赐居博望苑,还不横着走!”骊姬忿忿其言。是他,挡了自己儿子成为太子的路,明明以前,皇帝是不喜欢呆憨的太子。

    骊姬,没少吹枕头风。

    常玉只能劝骊姬消消气,不要气坏了身子,两位王子已经封王是莫大的荣幸,况且还要照看为及冠的刘骜王子之类的话语。

    骊姬想想,气消了些。自己是两位王的母亲,纵使太子登基,她也是随着儿子走的,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自己的小儿子,刘骜,是鲁莽些,才十四岁。她要像个法子,以保他万全。

    “好了,你说的我都知道。”骊姬心定,又道:“你说,刘嚣去小李府里,想做些什么?”小李府里,李敢又不在,也只剩李部。难道,他想与李部做些什么动作?不对,景氏没有回来之前,他便和李部没什么交集。他去李府,并不是因为李部。一府的妇孺,又或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旁边的李青?

    “奴婢不知,但听说前几日景氏进宫了,或许他是受皇后嘱咐去拜访的。”常玉猜测道。

    骊姬沉思,这也是极有可能。最近心浮气躁,心思便偏了。他真要做什么,总会有蛛丝马迹,派人盯着便是。“或许,你说的对。”

    “我大哥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骊姬接着问。

    “将军现在镇守河套平原,怕匈奴再犯。皇已经下旨,军费装备粮食都是优先安排的,还嘉奖将军,赐金银丝绸。”常玉从实回答,将军的好消息,也是主子的好消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骊姬轻叹一口气,“这就好,你替我准备好的药材补品,给将军送去。”战场,人命关天,好的药材关键时刻救命。

    “是的,娘娘。”常玉遵旨。

    骊姬想了想,又道:“这次,你以刘骜的名义送去。”

    “是。”常玉了然。“娘娘,还有一件事须向您禀报,郢都的田汾、田令公子和田蕊小姐已经从郢都路,估计再有半个月便可到达长安。”

    骊姬点头,表示知道了。田汾、田令和田蕊,都是她小哥哥田忌的孩子。此次让他们前来,是为了帮助自己两个已经封王的儿子,他们现在需要人手。两个儿子即将去封地,身边必须要自己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用自己娘家人是理所当然的。何况,田汾和田令是能干的孩子,从前也时常在长安为王子做事。田蕊,是来与自己的女儿刘媛刘棠作伴,几人年纪相仿。田蕊也是小哥哥宠爱的女儿,快及笄了,看看长安城有无乘龙快婿。

    “王氏可知道这个消息?骊姬问道,王氏是田单的正妻,田单在外征战,王氏主持家中琐事。

    “田忌大人已经派人给将军府中送信了。”常玉回道,王氏平日里对骊姬这个姑子是周到有礼,而骊姬只是对她保持面子的交情。从前的事,骊姬还没放下。

    “那就好。”骊姬拾起绣花样子,寻思寻思入夏了,该做夏裳了。两位儿子即将启程前往藩国,骊姬有很多东西要准备考量,特别是刘升的正妻已经有了身孕,自己更要多担待些。

    骊姬想到这,有些恍然,一去经年,自己也是要做奶奶的人了。

    时光,好不经用。
………………………………

第六十八章 长乐

    皇后一大早便去长乐宫王太后处请安。年年岁岁,从不曾落下。王太后是汉宣帝嫡亲的母亲,汉宣帝以孝为尊,王太后自然是一言九鼎。

    早年,皇后不受宠,也多亏了王太后,她才熬过来。

    这一进长乐宫的大门,皇后便觉得今日有些异样。王太后年高,起来的早,每日皇后也是早早起来伺候王太后起居。今日,灯火萎靡。

    皇后心下一惊,加快脚步,一进门就看见一众女官瑟瑟发抖,跪在冰冷刺骨的地面,地面净是碎片。

    “这是怎么了?”皇后眯起凤眼,压低声责问道。

    一个颇有品阶的女官答话,“回皇后娘娘的话,太后梦魇,惊着了。起来什么也不说,也不让请太医,就直接把屋子里的东西都砸了。”

    “陛下知道这件事吗?”皇后又问。

    “奴婢自作主张,已经派人向宣室殿禀报了”,女官不卑不亢地回答,“太医也在路上,皇后稍安勿躁。”

    皇后知道这女官,她是皇帝的人。“英孚嬷嬷呢?”

    “嬷嬷正在里间。”女官看着皇后的脸色,并无异样,也稍稍安心。王太后梦魇还把东西都砸了,这是从汉宣帝登基以来第二回。

    “昨儿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皇后悄声闻到。

    女官略一沉思,王太后信奉黄老之学,平日里都是修身养性,昨日如常,是有品阶的大臣夫人觐见太后。

    皇后自然知道昨日白天太后干了什么,因为是她陪着太后。“有没有哪些夫人送与太后特别的物品?”皇后再问,夫人进赏,太后赏赐是常有的事。

    昨夜是该女官当值,女官一听,当即跪下。百子千孙游园图,昨日新晋的淮阳侯夫人送了太后娘娘淮阳地区特产的绸布丝画。其中,便有百子千孙游园图。昨日夜里,她明明让人给收起来的。

    这图,是太后眼中的一滴血。

    皇后怒目,女官自知失职,道:“新晋的淮阳侯夫人进奉多匹丝绸画卷,其中有百子千孙游园图。”

    皇后一脸讽刺,谁做的局!把皇帝的女官、新晋淮阳侯夫人和自己给绕进去了。她心知,只要太后有一丝问题,都与皇后脱不了干系。

    “我知道了”,说着,皇后进入里间。

    女官心中苦笑,这帐,皇后怕是要算到自己头上了。昨夜,汉宣帝宿在骊姬处。

    太后在里间,孤独地坐在塌下,怀抱着一个婴儿般大小的枕头,神志清明。英孚嬷嬷跪立在一旁,一言不发。皇后进来时,她才有些动静。

    英孚嬷嬷正想与皇后说话时,太后站起来了。她连忙紧跟太后。

    “昨日我收了一副好画,阿灵,我赏你了”,阿灵,皇后娘娘的名字叫,景灵。

    皇后一听,就让麻姑赶紧把画收好,在太后面前消失。

    只见太后神色如常,一步一步走向外间,沉重的步伐使人心惊。在外间,太后看见那女官还在地上跪着,便道,“跪着干嘛,赶紧将屋子收拾干净。等会儿皇帝过来请安都没地方下脚,你们赶紧。”

    太后发话了,众女官各司其职,手脚麻利地将东西收拾好,原本被摔碎的花瓶物器,全都换上新的同样的器物,焕然一新。

    太后坐在梳妆台前,英孚嬷嬷正在为其梳头,掉落的发丝被女官精心收起。皇后正为太后挑选发饰,她今日选了一个刘嚣进奉给太后的玉枝花。

    太后这才露出笑容,“你倒是会选。”她的小孙子,明明前日才见,现在又想得紧了。

    皇后福身,小心翼翼地给太后戴上。太后生气,如果是刘嚣哄的话,气就消一大半。剩下的,嚣儿再插科打诨一会,就全消了。只是,今日里,太后是愁。

    百子千孙游园图,是祥瑞之兆,宫里贵人多是喜欢,以前,太后还是位列夫人时,也喜欢。在宫里,母凭子贵,一朝登天。特别是上一任皇帝汉平帝并无儿子,后宫里的妃嫔蠢蠢欲动。

    这好运很快落在现在的太后身上,当时年纪长期的小心谨慎还是没有厄运。一朝分娩,一张好友送的百子千孙图的襟袍断送了她第一个儿子的性命。

    从此,太后再也不用百子千孙图。

    陈年往事,知道的人不多。当年的那一位好友也早已化为白骨。

    现在,那图竟然由新晋的淮阳侯夫人带入宫中。淮阳侯夫人是淮阳侯第三位夫人,前两位皆已病逝。淮阳地处东南方,离长安城甚远。如此深宫秘史,或许不知。

    这事,可以是个意外,也可以是有人蓄意为之。

    皇后会查个清楚,太后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回,淮阳侯夫人算是栽了。

    汉宣帝赶到长乐宫时,早已时过境迁。身边还跟着骊姬和太医。而太后和皇后正在亲热地谈话,只是太后神情憔悴。

    汉宣帝骊姬给太后行礼,皇后给汉宣帝行礼,骊姬也给皇后行礼。宫规宫距,不能越界。

    太后心里并不待见骊姬,此刻骊姬前来,只是增添她的烦闷。碍于儿子在一旁,并未多言。太后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