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的原则都无法保证,我会向大英帝国首相禀告,要重审定双方『政府』的合作关系!”

    佐佐木五郎也明白这件事情上日本『政府』的短手是掰不过英国人的,不过日本人历来都有办法来应对这些变化,这变革的阵痛这十几年的维过程中那可谓是家常便饭。

    “汤姆森阁下,这你就过虑了,我这里可以代表日本『政府』向您保证,自由贸易的原则绝对不会被违背的,只是考虑到日本国内的稳定,如果这项贸易的引发的日本国内社会动『荡』过大,这也会影响到贵国商人日本的正常贸易,您说是吧!”佐佐木的小眼睛微笑着盯着态度傲慢、身材高大的英国人。

    得到佐佐木的保证,汤姆森显然很满意,他可不想自己的任职期间,发生任何影响大英帝国海上贸易网的事件,“佐佐木阁下,我国『政府』会很满意贵国的态度,那你有什么提议呢?或许我可以向大英帝国首相提出建议!”

    “汤姆森阁下,是这样的,我国内务卿伊藤君提出以下建议,可以合理的化解这次的贸易冲突,而且可以为双方『政府』都创造不小的经济收益,想必这也是阁下所想吧!”狡猾的小日本注意着英国人的表情,微笑着说道。

    “伊藤博文君嘛?说说看他的建议吧,我倒是有些兴趣了!”

    “伊藤君建议英国商人可以把成衣制作的工厂造到日本来,日本国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力,而且汤姆森阁下应该了解的,这些日本工人都有着勤奋工作的特质,而那些制衣的机械,日本『政府』愿意付款购买……工厂由英国商人来管理也是可以商谈的!”

    汤姆森自然明白日本『政府』的算盘,不过这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英国商人并不缺乏劳力,印度那块土地上,有的是免费的劳力!不过从印度销售往东方各国的货物,还是需要耗费巨大海上运输能力,很显然,日本开办工厂,是个不错的主意,尤其是由英国人控制的工厂。

    他不置可否的离开东京外务省之后,立刻驱车赶往东京湾英国商人聚集的贸易区,找到几个熟悉的英国商人了解之后,这情况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那几个商人近也参与了这成衣交易,而他们的衣服都是向千叶港的那边的英国商行订货的,至于那边的货物是那里来的,他们也并不清楚。

    再次赶到千叶港贸易区,汤姆森终通过他的人脉找到了位于港口黄金地段的那家并不起眼开的英国洋行,对于这位驻日本公使的来访,对方似乎十分意外,不过汤姆森并没有注意到这里除了日本洋买办外,还有一些中国的买办也协助进行交易,西洋人眼里黄皮肤的人种完全是差不多的。

    而姗姗来迟的史密斯,对于本国的公使似乎并不十分欢迎,这种情况倒也并不奇怪,这些身居海外的英国人仗着大英帝国的国际地位获取了巨额财富,但是对于那些地位比他们高、手中权力大的英国海外官员,自然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他们只乎维系自己的官场关系,而其他的官员,对他们来说都是暗中的威胁,。

    汤姆森公使婉转的向史密斯询问了关于制衣机械的问题,对此史密斯毫不犹豫的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一个字眼,商人重要的就是贸易线路和伙伴以及信守契约的承诺,这也是正常至极的表现。汤姆森对此也无可奈何,他也十分隐晦的威胁了一下,不过史密斯根本不买账。

    大英帝国现那是以财富说话的时代,汤姆森也只好点到为止,毕竟这之后到底有多大的背景,他根本『摸』不着头脑,这时代每项产业的背后都可能有着巨大财团的支持,很难想象没有财团的支持,这个史密斯能有如此巨大数量产能支持,他可没想过要为小日本的社会难题让自己碰一鼻子灰。

    反而是史密斯提出了一项合作要求,提起了他的兴趣。史密斯提出应当向日本国提出多的通商口岸要求,这样才能扩大成衣贸易的范围,获取大的财富!当然,作为回报,史密斯表示,每一处通商口岸的开设,若是汤姆森领事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股20%到他们公司开设当地的独家总代理子公司。

    这种损日本填自己钱袋子的好事,汤姆森立刻满口同意了,双方非常愉快的签署了一项秘密协议!

    而等待着汤姆森带来好消息的日本外务卿佐佐木五郎,等了几天后,才郁闷的得到了汤姆森的回应,对于日本『政府』的要求,英国公使表示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反而提出,这种商业竞争行为有利于日本加快产业复兴,希望日本开放多的口岸,促进产业的竞争,淘汰落后的本国产能。

    听到这个消息后,外务卿佐佐木五郎一脸无奈的前往太政官,这太政官不是个官名,而是个机构,相当于现咱中国的国务院吧,而太正官的官衔大的自然是太政大臣,现任的太政大臣是三条实美,他做上这位置源于三条家族的皇室近臣的背景。

    只是这太政大臣多少有些跟天皇类似的角『色』,是个纯摆设,太政大臣的职责就是把太政官里形成的文书送给明治天皇签阅,并且协助天皇进行批示,而明治天皇一般只写六个字――“ 已阅”、“同意”或者“不准”,但是三条是个没什么主见和实力的人,一切事务都由他手下的重臣来参议。

    而太政大臣手下两个重要的位置是太政官左大臣和右大臣,不过左大臣长期无人,而右大臣则是后世号称明治四大『奸』之首岩仓具,而左右大臣之下就是内务卿伊藤博文,而伊藤――岩仓具现是日本权利的巅峰组合,虽然这内务卿名义上听起来和外务卿、工部卿差不多,其实差别极大,内务卿是各部之首,

    只要细数伊藤博文现掌控的权力,这日本这个兴王朝的实业、警察、人事三大重权都他的手中,放到后世,那就是发改委主任、国资委主任外加政法委书记和组织部长,这位置不再各部之首那就奇怪了。

    原本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内务卿伊藤博文原本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英国的那一套他和岩仓具当年欧洲考察之时已经颇有领悟,就是维系他们的商业势力范围,与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的利润,只要能保证他们商业贸易通道,英国人并不希望通过耗费巨大人力资源的地域占领来完成财富积累。

    对于英国人来说,来钱快的无疑是一面倒的倾销贸易,这当初的棉布、丝绸交易中体现的淋漓致,十几年前之前,维之前的日本,乘坐黑船而来的英国人展开了对日本的进攻,通过武力打开了日本的商业贸易通道。

    之后的近10年中,通过大量输入纺织品棉布、棉纱、武器,这三样东西占到日本全部进口货物的90%以上,然后获取的巨额利润掠夺『性』的收购日本的生丝、茶叶,当年这两样货物占到出口额的98%。

    此外英国人是利用白银贬值和幕府制定的愚蠢金银兑换比例,大量输入白银,掠夺日本的黄金,当时国际上白银与黄金的比例是1:16,而日本国内幕府制定白银、黄金比例是1:5,这项贸易中被掠夺的黄金数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维之后,金银兑换率上的错误被迅速修正,而棉布贸易的倾销,也日本大举开展殖产兴业后得到彻底的改变,通过大量向英国购入纺织机,一批日本财阀利用手中的原始资本迅速崛起,三井财阀就是纺织业的大受益者,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消化,把英国人倾销的棉布、棉纱转化为自己对清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工具。

    从明治三年起,之后的十余年,纺织业成为了日本大的出口项目,棉布、棉纱对清国的倾销后获得的利润,又从清国的各地掠夺生产原料进行运回国内进行生产,周而复始的贸易,造就了日本这时代大的产业,虽然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一种非常落伍的产业,但是实实的是,通过这低层次的产业,日本实现了对清国的经济模式上的优势。

    而这一次,显然伊藤博文希望能复制这纺织业的崛起模式,经验告诉他,这确实是一个成熟的模式,对于日本这个具有三千万平民人口的小国来说,这巨大的人力资源无疑是一项非常好的产业基础。

    外务卿佐佐木五郎汇报完英国公使汤姆森的答复后,岩仓具和伊藤显然都是很意外,目前英国商人掀起的成衣销售已经波及到好几个国家的洋行,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德国商人、美国商人也有参与其中,这无疑是一项兴的产业。

    而其实到目前为止,对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影响,那些小型的制衣作坊,从全面支持西化的伊藤和岩仓具的眼光看来,原本也是要逐步淘汰的产业,而日本国内的棉布纺织和棉纱产业反而获得一次短暂的喘息机会。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产业

    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产业

    伊藤博文想了想,还是问道:“佐佐木君,这汤姆森公使没有提出任何的可以商量的建议嘛?”

    “伊藤君,我确信是没有的!”佐佐木五郎点点头说道。

    伊藤博文站起身来到窗口,看着窗外的远处,这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巨大城市,有着近百万人口的帝国首都,自己从31岁跻身日本权力的巅峰,已经为这个国家策划了无数次的方略,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目前日本还未有西方那样庞大的工业系统,但是他找到了复制西方成功的有效途径,那就是从自己身边那个巨无霸身上吸取足够的财富!

    很显然之前的整整十年里,这项方略都是非常成功的,他与那个国家有权势的李中堂也多次交锋过,那是个强势的清国官员,不过依然有着他的弱点,甚至他发觉那个庞大的清帝国都有致命的病根,整个国家的统一,竟然是维系那些权臣的忠诚之上!而不是像

    不过自从一年前,似乎一切都发生一些微妙的改变,那个清帝国看起来恢复了生机,纺织产业的挫折让『政府』的盈余捉襟见肘,而近引进的英国炼钢技术,完全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终被迫关闭,如何带领这个国家走出一条复兴之路,这无疑是个艰难的选择!

    “这事情让我好好考虑下,务必要找到办法,让英国人向我们提供技术,完成产业的转化,国内的纺织产业虽然目前还能受益于这英国人的成衣产业,但是终要死这兴产业身上!”伊藤博文斩钉截铁的下了断论。

    千叶港口史密斯的商铺里,来自李东来的帮手小卖办杜平正和洋行老板史密斯商议的这成衣交易的推进事宜,而一旁由何家派来的掌柜正拿着账簿核对的这一个月来的进出帐目。

    史密斯算盘打得噼啪响,按照契约,自己所占的10%股份的话,现也是一大笔利润,不过这该死的李主管,竟然要一年后才能兑现30%的分成,三年后才能兑换全部的利润,不过支付给自己的薪水已经让他这个破过一回产的商人感到足够的丰厚,此时正追问管账的胡掌柜,“胡先生,这个月我们公司账面盈利多少啦?”

    胡掌柜抬眼看了看史密斯,摇摇头,“史密斯先生,李东来主管关照过了的,公司的财务你不得『插』手,这应该当初给你的契约上写的很清楚吧!”

    史密斯对于胡掌柜的不屑口气完全没有任何的不满情绪,嘿嘿一笑,“我只是关心下自己日后的收入嘛!这个财务上的事情,胡掌柜你说了算!”

    “收入嘛!你看现这形势,你想不发财都难啊,”胡掌柜见这史密斯倒也是个知趣人,说话也客气了几分,“这边的情况,我已经电报告知了李主管,上海通知我们,这边收购的物资和获利快发运!”

    杜平还检视货物库存科目,转头问史密斯道,“史密斯,那个英国公使后面还有消息嘛?”

    “第二天派人送过消息,说已经向日本人施压,要求增设口岸,后面就暂时没有消息了!”

    “噢……”杜平琢磨了一下,“那些洋行可有什么动静?我们这边产品的出处要严格保密!”

    “有四家英国洋行、一家德国洋行、两家美国洋行来商谈过进货数量了,希望增加一倍的进货量!而且对于高档的成衣需求量也很旺盛,我看可以建议李主管增加中档的成衣供应,这一块的利润我想应该也会很大!”史密斯谨慎的建议道。

    “恩,这建议很好,史密斯你好调查下这中档服装的市场调查,我会快想李主管提出来了!”杜平想了想,“还有件事,这日本的成品棉布、棉纱,史密斯,你策划下,能不能让西洋商人进行收购抵制,如果能挤垮他们的纺织业,那我们这成衣的利润还能再提升一些!”

    听到这个关系自己利益的问题,史密斯也是兴趣大增,两人坐一起开始仔细讨论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很快,一个初步的计划被两人捣鼓出来了!

    史密斯很快就招募到一批日本工人,分派他们到京都附近的生丝贸易场和棉布场了解生丝价格和棉布价格。

    结果却让他们两个阴谋家大吃一惊,日本现庞大的产业竟然不是产能巨大、一直来持续对清国进行倾销的棉布、棉纱产业,而是一直来作为原料出口的生丝产业,因为这一块产业与清国的生丝产业并没有直接商业冲突,所以并不为清国注意和知晓。

    这日本棉花产量很低,几乎可以说是根本不产棉花,完全依靠进口,而生丝的生产被做为一项国家大计,从明治维之初就贯彻下去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利用日本气候『潮』湿的有利条件,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生丝产量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1881年日本蚕茧产量已经达到了超过两万担,管十几年前,日本就盛行机械缫丝了,日本农村的缫丝厂现都达到了惊人的数百家,不过由于那种进口的缫丝机械原本技术上就非常落伍,以往出口的都是鲜茧和粗加工的生丝为主,质量和邻国大清手工生丝相比很有些差距,所以日本到前两年都只是被西方作为粗品原料的供应基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前年伊藤内务卿向法国领事提出的购买了一批式的两绪共捻式缫丝机,替代传统的落伍机器蚕茧抽丝工艺,使得生丝的生产质量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终于生丝的质量上得到了质的提高,去年,三井财阀工厂生产的高品质生丝已经获得了美国商户的认可。

    三井财阀棉布上的大挫折也使得他们认识到依靠进口棉花、棉纱进行棉布生产的产业已经遇到了瓶颈,而式机器缫丝产业清国和日本都属于兴产业,清国大量出售的生丝都属于传统工艺手工缫制的“辑里丝”,国际上享受盛誉,要与占领国际生丝原料市场近4成的中国生丝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工业化的缫丝产业。

    所以从去年开始,三井为首的日本国内纺织业主都大幅度的转产式机器缫丝产业,这也是三井财阀度过巨额亏损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生丝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和法国对于产能的需求一直很旺盛,而生丝作为高档的纺织原料,国际市场上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但是国际市场上的供不应求,并不代表加入这个产业能赚取高额的利润,即便是日本小有影响力的三井财阀,对于西洋商人来说,也只是东方的一个土包子而已,生丝的定价、质量评定的权力,完全由垄断海贸的欧洲、美国商人控制着。

    不过日本『政府』现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急于与清国庞大的生丝产量进行质量和数量上的竞争,伊藤博文太政官的内务会上甚至提出了50年的日常生丝产业长期计划,要10年内取代清国,成为国际生丝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而这些消息很快就通过电报传递到还秦铠这边,缫丝产业……秦铠听到这个名词后还是愣了一下,自己一直来忙乎着棉布棉花的事情,倒是忽略了这一档子了,缫丝机倒是应该能生产出来,这玩意可又是一个大产业啦!

    不过国内的情况和日本又大不相同,中国传统的土法手工缫丝工艺上已经非常不错,而且由于这些年来生丝贸易一直很热门,极富创造力的中国手工业者将手工缫丝技术也推向了极致,对加工好的生丝进行深加工的手工工艺也得以普及。

    比如上海口岸的普通土法生丝原价每包白银310两,经过再加工后摇成高品质生丝,价格立刻可以达到500两白银,大清国凭借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小农经济也一样提供了机器工业的产能,这多少有些让人感慨!秦铠了解到的历史,这时代中国生丝的出口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万担的,价值两千四百多万两白银。

    现让秦铠举棋不定的是,这个缫丝厂的大行业中,如果自己快速的介入,虽然可以产生不小的收益,但是涉及这方方面面的利益链,多少有点惹祸上身的味道,而且重要的一点是,现生丝的价格完全被口岸上的买办所垄断。

    这生丝产业作为大清国目前大宗的出口贸易,这其中涉及多少的官场利益,秦铠也自然明白的很,底层的养蚕户只能从增加产量来获得微薄的收益,而中间的丝栈、丝商也是赚一个跑路钱,终的大头被控制出口的洋商垄断,这其中常见的就是国际生丝价跌的时期借口品质打压价格,而国际生丝价涨的时候则以平价收购。

    秦铠飞速的查阅了历史上生丝贸易的产业信息,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旺盛的产业链,从这时代开始,美国开始了长达50年的丝绸产业大发展,这个50年中,直至二战时代,日本和中国都是全产能的向美国输送生丝原料。

    这份“以蚕养洋”的产业,可以说是为日本注入了长期的鲜血『液』。当然美国人自然不是什么大好人,大量的丝绸产品制造出来后,返销到东亚,又极大的冲击了东亚大清国和日本的丝绸产业。

    秦铠立刻找来何兴商议,两人都觉得这个产业非做不可,有马尾海运的便利,江浙闽粤可都是蚕桑大省,派人去收鲜茧就是了,这其中『插』一腿有马尾船政的官场背景应该问题不大,而这产业的地点,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防城。

    不过终这项产业的终落脚点,却没有落防城,章奎现可是焦头烂额着呢,周瑞东扔过来大批的黑旗军家属,他正琢磨着如何安置,很显然,这份及时出现的产业给予了他一个不错的选择!

    河桧县令庞清、先安县令王宕早就动员起县城里的闲散劳力,河桧码头附近大兴土木,搭起来一个工业区的空架子,不过目前只有一家冲压厂这空旷的工业区里运作着,现终于来了消息,章指挥要县城里搞丝厂……

    两地的县衙里立刻发出了招募工人的布告,凡是两县户籍的百姓,不分男女都可报名募工,第一期的初定薪酬是每月铜钱800文,外包吃两顿饭。河桧、先安的原住民原本就是些当地土著,多是少数民族,就是县城里也是情况民族繁多,这里以往唯一的收入是粮食和海产品,不过沿海的土地有限的很,这粮食只是足够吃,但是想要挣到钱,那可就困难的很了。

    而第一波进冲压厂的工人薪酬略高于这丝厂,不过那厂子招人少,而且里面的主管挑工人都是要机灵有些脑子的才行,这次差不多的薪酬,可就要求的低多了,两县一下子招募到近千的工人,着实把两位县令吓了一跳,这两个县户籍登记的住民都没过万,这一千劳力未免夸张了点。

    派人连夜过河去防城请示章奎后,对于这巨大的劳力群,章奎可是笑咧了嘴巴,立刻带话过来,“一个都别放走,我会派人过来进行初步的培训,机器运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先开一家成衣厂,让女工都进成衣厂干活!”

    这段时间,销网日本的成衣显然都是出自防城县三家大型的成衣厂,这其中马尾船政占了七成的股份,但是具体的经营则是由防城的商盟入股者进行管理,原本对于制作日式款的衣服,这些小股东都是有些意见的,现通过马尾海运送往各地成衣铺子的销售依然十分火爆,由于考虑到量降低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定价相对较高,这样利润的空间也变得很大,小股东们都愿意做国内的衣服。

    不过大股东既然要做海外的单子,他们也无话可说,反正只要赚钱,快点慢点都无所谓。但是事实上,日本的销售火爆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口岸,成衣厂全力以赴生产的衣服竟然无法满足不断飞来的订单要求,结果工人们拿着加班的两倍薪水乐呵呵的三班倒着加工衣服。

    很快一批成衣厂的骨干被抽调出来赶往隔壁的河桧、先安,同去的另外一批是黑旗军家眷中愿意到河桧安置的家属,对于他们的安排,章奎依据秦铠的意思,提供他们成衣厂的工作机会,如果合适的情况下,逐步让她们成为成衣厂内的基层管理人员,这也是优待军队家属的要求,当然,前提是能胜任工作。

    而日本方面,杜平和史密斯原本打算折腾的棉布产业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此轮成衣倾销后,这个国家的棉布产业基本陷入了一个僵局,生产吧,棉布只能销售到东南亚,但是那边已然会遭遇英国棉布和清国棉布的竞争,不生产的话,一旦英国商人不再进口成衣,这民生的布料和衣服可就稀缺了,这已经是一个食之无味的鸡肋产业!

    大批的成衣销售之后,千叶港的英国洋行雇佣了大批日本买办开始购入日本当季的鲜茧,这未经过加工的鲜茧价格十分便宜,一担鲜茧不过折合8石米价,而经过烘干、缫丝后,以日本鲜茧的便宜价格,光是出售生丝原料,就可以获利1倍以上,这样的买卖怎么可以不顺路经营一番呢?

    而太政官那边的官员很快发现英国商人的举动,其实都是史密斯下属的影子公司所谓,那些洋行显然很快成衣产业上赚了不少的钱,他们开始以略高于日本国内原料的价格,收购日本本土的鲜茧。

    其实相对于这时代日本鲜茧的巨大产量,史密斯的采购量并不算庞大,不过很显然,他的这些举动,作用被过度扩大了,很自然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原料涨价,这又加剧了日本国内纺织业的动『荡』,只是这一切还处萌芽状态,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激烈竞争出现。

    但是,三井财阀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现看起来,英国人似乎又看上了日本生丝产业,只是让他们不明白的情况是,这些英国人不去收购生丝,而是专注的采购起价格低廉的鲜茧来,难道英国也准备东亚开设缫丝厂?

    这些信息再一次反馈到这个夏天里有些焦头烂额的伊藤博文手里,不过伊藤显然是个老练的对手,很快查明英国人采购量之后,他非常镇定的告诉三井家的大掌柜 ,英国商人采购的鲜茧不过是日本产量的05%都不到的份额,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会对国内的生丝业造成冲击。

    而三井家经过这次的风波后,终于再次从生丝产业里找到了财团的增长点,这让大掌柜三野村利左卫门彻底的舒了口气,盘掉了几家亏损的棉布企业,重投入的产业的扩张中。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

第122章 新战舰的下水仪式

    第122章 战舰的下水仪式

    茫茫大海上,两艘中国战舰正以8节的速度巡航之中,而前面的战舰正是北洋水师的“镇南”炮舰,邓世昌站舰桥之上正拿着一副德制的高倍望远镜观察这四周的情况,这秦烈风送的望远镜用起来确实很棒,非但倍率高,而且远比北洋军中配备的单筒望远镜清晰。

    这几个月的巡航任务,对他而言可谓十分的轻松,每四天一个来回的航程,对于水师来说那真是小菜一碟,不过船上例行的训练,他可以一点不可放松,士兵们的火炮练习和战斗演练可是每日必修,不过对于自己船上那门11寸的老式前膛炮的战力,他也心知肚明。

    他转过望远镜,后面跟着的是南洋水师的澄庆号兵船,透过望远镜,对面船上士兵们忙碌的训练却是看的清楚的很,士兵们正把一枚模拟炮弹装填进炮膛,然后进行模拟击发,匆匆退出后,然后进行再次装填!动作、流程都是非常的机械,但是看得出非常的认真。

    而这艘南洋水师的战舰,是艘千吨级别的木壳战舰,其实并没有什么特『色』,唯一的特『色』就是炮挺多的,前前后后装了四五门炮廓式的小口径炮,听管带陆志远说起过,是从改装后安装的马尾火炮局生产的速『射』炮!

    对于这支一直来只是大清国从属的南洋水师,其实北洋的这批管带有发言权了,他们大多这支装备落伍的水师中见习过,甚至不少人还南洋水师里呆过一段时间,当时的水师是什么状态,他们清楚了,这些年北洋也接手了不少马尾送出的战舰,对于南洋水师的实力也是一清二楚的,但是那连续两场的胜利……

    这一段时间,邓世昌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现他看到的这样一支完全脱胎换骨似的南洋水师,就是是什么原因让这支水师有了如此大的改变?难道是那个看到自己总是非常热情的秦布政使……不过这个秦烈风,确认还不错,他身上似乎有一种完全不同于大清官场的气息。

    “邓大人,马上就到马尾港啦!”亲兵过来报告,把邓世昌从沉思中惊醒。

    邓世昌噢了一声,拿着望远镜看了看远处渐渐显『露』出来的马尾港,这段时间他注意到马尾港口外的金牌炮台和长门炮台都进行火炮改造,两座炮台扼守闽江入海口北港主航道狭窄的部位,古称其急水门,相隔仅有百丈的两座炮台据险而守,可谓是牢不可破!

    但是进入马尾港泊位之后,他发现自己出巡前码头右侧高坡上修筑的几处平台,现赫然显『露』出竟然是好几座连环的中型炮台,链接起来后,形成了一个对整个港口全面覆盖的火力点,也不知道这马尾船政是如何修筑的,不过几日时间,竟然已经成型了……不过,这港口之内,造这么一圈炮台,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啊!邓世昌不免有些腹讥之意……

    舰队驳岸后,管驾忙乎着去和岸上南洋水师的军官协商加煤加水这些琐事,邓世昌则牵着他那条喜爱的黑『色』猎犬下了炮舰,沿着栈桥散起了步,不过很快他就听到似乎有人远处喊他!!

    转头一看,却是澄庆号兵船的管带陆志远,对于这位马尾学堂八期的校友,邓世昌还是颇为看重的,这两个月来多次一起巡视,一路上澄庆号显示出了非常优秀的战术水准和训练水平,而且训练强度想比自己的要求都要严格的多!这陆志远,是个人才……

    陆志远带着一队士兵跑步过来,大声的向邓世昌说道:“邓管带,秦大人派人专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