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罗斯帝国受增兵罗马尼亚!向奥匈帝国施加军事压力!”
“……”
8月30日中国政府在北疆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立刻成为了让世界震惊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对外宣布,中国将全力维护欧洲的和平,并给予友好国家必要的帮助!这番话语,对于欧洲来说,多少值得仔细玩味,一个遥远的强国,竟然来主导欧洲的和平,这显然很难得到整个欧洲国家的认同。
秦铠对于巴尔干危机的升级显然也是大为意外,要知道,自己熟知的一战,根本性的矛盾正是从这片民族矛盾突出的半岛爆发的,虽然如今中国强力介入奥斯曼帝国的内政,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奥斯曼帝国被欧洲国家肢解的进度,但是,出乎自己意料的是,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的崛起,反而刺激了周边欧洲国家入侵奥斯曼的决心。
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希腊对奥斯曼帝国北方领土都是垂涎三尺,中国方面虽然成功的让奥匈帝国放缓了吞并波斯尼亚的行动,但却意外刺激的塞尔维亚挑起战争,这样的历史,已经让他感到了蝴蝶效应的巨大压力……天知道后面的局势将如何发展!
不过,秦铠唯一担心的,却并非来自地中海,一旦世界格局发生了剧烈碰撞,自己显然有足够的经验来带领国家走上一条退稿国产的效率,但是……这些该死的欧洲佬到底会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这还是让他心中感到一丝的不踏实!
果然,秦铠不祥的预感很快被应验了……稍晚时候,尼古拉二世立刻公开表示对远东中国的蔑视,他表示,俄罗斯帝国将在未来12个月内,将帝国陆军规模从目前的180万扩张到280万,同时向西伯利亚增兵60万……
在满口威胁之时,俄国人自然不是笨蛋。俄国战争部不得不充分考虑车里雅宾斯克以东领土的安全……俄国不缺士兵,但是,如今的中国早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封建国家,相比远东中国可能动员的兵力而言。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优势显然无法复制到西伯利亚。
更何况,西伯利亚大规模战争失败的前车之鉴,让圣彼得堡的内阁高层对于远离本土的战争十分的担心,因此,当中国展露肌肉之时。整个欧洲都开始正视来自远东的力量,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勋爵率先表示了对俄罗斯帝国的强硬态度,宣布德国军队将进入匈牙利与奥匈帝国陆军进行联合演习,以确保任何情况下同盟的反击力量。
就在欧洲强国互相炫耀肌肉之时,一直来对于巴尔干越烧越旺战火默不作声的大英帝国,突然在9月6日上午对外宣布,英国政府坚决的不允许任何单方面改变柏林条约的军事行动——光是这一点,英国人就很明显的对德奥同盟提出了质疑——英国同时要求,各国必须确保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上贸易安全,更强硬的表态是。英国海军部在当天下午宣布组建皇家海军远洋舰队巡视欧洲海岸线。
这消息立刻让整个欧洲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英国政府的所言所指,显然并非仅仅针对巴尔干半岛这几个海军国家,地中海各国的海军,除了意大利外,几乎都难称为海军强国,即便是奥匈帝国海军,虽然拥有名义上的大国地位,但从军工、规模而言,完全无法与法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竞争。更别提如今欧洲毫无疑问强国德意志帝国。
大英帝国的声音虽然已经开始影响整个欧洲的军事布局,正在为德奥同盟焦头烂额的俄罗斯帝国、法国忽然间就发觉了机会,纷纷表示对德奥同盟破坏柏林条约的谴责,而对于塞尔维亚吞并黑塞戈维亚黑山地区的军事行动。却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9月14日,更让整个欧洲出乎预料的大事件爆发了,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突然造访了法国巴黎,短短两天的磋商后,斯托雷平即与法国内阁总理百里安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已经签署了联盟条约。将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积极支持塞尔维亚的利益。
这几乎可以说是全面对立的宣言,立刻引发了整个欧洲的动荡,各国纷纷表达了重启谈判的呼吁,即便是之前表态倾向于塞尔维亚的英国政府,也一下子被突然升级的欧洲局面震惊了,9月17日,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向德皇威廉、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拍发的电报,提出由英国来斡旋两国争端……但是,接二连三的突发事件,彻底的粉碎了欧洲谈判的可能性。
1909年9月17日,奥匈帝国陆军第十一师、第十三师终于由海路抵达黑塞戈维亚南方亚得里亚海港口杜布罗夫尼克,奥匈帝国原计划直接夺取塞尔维亚控制的港口,但却意外的发现,几乎没有海上力量的塞尔维亚人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已经完成了对港口的布雷。
虽然杜布罗夫尼克港并没有十分有利的防卫地势,但是遍布港口外的水雷却让奥匈帝国先遣军司令官古德利亚将军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战舰的损失,绝对是奥匈帝国无法承受的损失,与其强攻港口,拥有海上机动力量的奥匈帝国显然有着更多的选项。
18日凌晨,转战聂穆港的奥匈帝国舰队,轻松接管了尚未被塞尔维亚人接管的奥斯曼帝国港口,这里从陆路通往杜布罗夫尼克仅有不到50公里的路程,但地形险要,奥匈帝国陆军在短短数日内就构筑了充足的防线以确保这一军事出发点的安全,从而获得了向塞尔维亚开战的第一个据点。
19日,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卡尔诺尔在布达佩斯向塞尔维亚外交官递交了国书,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
等当天晚上消息传到北京时,北京内阁和军政部早就有过类似预判,计划中的外交措施和军方警戒级别提升立刻被付诸实施,地中海各国纷纷加入了巴尔干半岛的混战,到目前为止,局势已经十分的扑朔迷离,巴尔干地区军事实力最强大奥匈帝国参战,这就意味着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必须、同时也是被迫在战争中选边。
正在书房翻阅军政部策划方案的秦铠,拿到标注绝密的报告时,也是大吃一惊,如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已然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在自己熟知的历史上,欧洲矛盾的激化显然还需要数年的时间,但是,中国的强势介入、奥斯曼帝国根本性的变化,却意外的促使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局势快速恶化……
如今已经毫无疑问的滑向了全面的战争……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宣战,这已经活脱脱就是一战爆发的翻版……虽然秦铠尚无法完全肯定,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但是,摆在面前的事实,却已经将整个欧洲脆弱的和平彻底的粉碎!
席卷欧洲的世界大战,毫无征兆的就这样的开始了!
当晚,正在主持内阁会议的周瑞东接到了秦铠的电话,秦铠在电话里只是平静的说道:“瑞东,局势变化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建议立刻召开复兴党高层会议!”
“好的!主席!”周瑞东刚刚布置好第二天早晨的政府对外公布的立场,中国自然不能无视欧洲各国瓜分奥斯曼帝国,但却毫无必要动用真正的力量去维护奥斯曼在巴尔干的利益,目前唯一需要得到保证的,则是国家在红海周边的利益,而秦铠的电话,虽然略感意外,但他还是明白,看起来国家积蓄力量等待的世界性大变局……就在眼前。(未完待续。)
………………………………
第1252章 施里芬计划补丁
欧洲局势忽然间的恶化,但事实上,欧洲各国并未在第一时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9月19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的次日,英国首相亨利?阿斯奎斯在白金汉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巴尔干半岛战争,这位拥有丰富外交经验的自由党党魁在内阁阁僚的建议下,十分淡定认为——大英帝国必须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立场。
而几乎就在同日,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也作出了让各国捉摸不定的决定,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对外宣布,德国将全力支持盟国奥匈帝国的宣战,但是,鉴于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交战地区原本就并非两国领土,考虑到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的友谊,德国军队暂时不会介入战争……当然,如果奥匈帝国遭遇到其他意外情况,德国将会毫不犹豫从军事上给予支持。
这番意味深长的外交宣言,显然针对的正是之前一直对奥匈帝国进行军事恐吓的俄罗斯帝国,德国陆军参谋部对于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在黑塞戈维亚的战争已经进行了非常谨慎的推演,作为地中海大国的奥匈帝国,全国拥有陆军常备军50万,战时则可以迅速将军力提升70%以上。
而塞尔维亚如今陆军规模仅有12万,出击黑塞戈维亚的3个陆军师已经占到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多,虽然在巴尔干半岛各国军力中颇有优势,但是,塞尔维亚军事上的胜利却屈指可数,早先针对保加利亚的军事行动,虽然在前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却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也从一方面曝露了塞尔维亚军力上的不足。
所以,德国方面很快就判定,奥匈帝国即便在黑塞戈维亚的战争中不能夺取全部领土,但在军事作战上。肯定会占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坐拥7艘战列舰的奥匈帝国海军,可以轻松从亚得里亚海给予本国陆军强大的支持。而塞尔维亚的海军,也就仅有几艘民船而已。
面对德国的强硬呼声,欧洲各国显然都心存顾忌,几日间,各国外交官频繁联系。但相比之下,各国政府却都十分一致的陷入了沉默,
24日,中国驻德国大使王黎拜会了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来自北京的消息,向他谨慎的提出了法国立场的问题,即便是秦铠,也无法想象一战会提前数年爆发,虽然在过去十年间,在举国之力投入经济建设后。整个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都得到了让人惊喜的爆发式增长,但是,原本计划中的军备建设,事实上刚刚开始,但是,战争却似乎已经无法避免的席卷而来。
所以,秦铠在第一时间就向周瑞东提出了警示,必须让德国人正视可能爆发战争的规模,并且要正视可能失去所有海上经济通道的极端情况……毫无疑问,秦铠向施莱尔作出了英国、法国、俄国可能参战的警告。
精明的施莱尔显然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问题。如今已经跻身德国高层的施莱尔,自然明白德皇威廉二世以及德国军方的态度,容克贵族出身的高级军官,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了军方实际掌控者。而德国参谋部一直来都在秘密策划对法国的进攻,一旦获得机会发起战争,从德皇威廉到参谋部都会毫不犹豫的打开战争的魔盒。
当天傍晚,在施莱尔的亲自牵头下,王黎秘密拜会了德皇威廉二世、德国首相霍恩洛厄,他向德皇威廉二世传递了来自秦铠的口信。“皇帝陛下,首相阁下,我带来了来自中国的问题,秦铠主席与周瑞东内阁总理十分关注两国长期来的友谊,但我们通过谨慎的分析认为,贵国正在秘密策划的两翼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可能无法获得军事上的成功,北京派遣的军方参谋人员正在赶往柏林,所以,秦主席谨慎建议陛下控制战争的规模!”
王黎口中淡定提到的计划,自然就是让后世充满争议的施里芬计划,事实上,似乎完全是受秦铠蝴蝶效应的影响,三年前卸任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如今尚赋闲在家,这位原本没熬到一战就挂了,现在竟然能看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被付诸实施……而新任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对于这位前任制定的快速作战计划十分满意,德军参谋部确实在秘密部署并进行最终的修订。
却如同在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霍恩洛厄心中投下了一枚380mm重磅炸弹,施里芬计划的部署在德国参谋部内也是高度机密的信息,虽然涉及到军事部署的细节可能牵扯到许多军方单位,但基层部队是不可能推演出王黎嘴里的两翼夹击作战计划的……
威廉二世神色有些古怪,不过鉴于与中国的巨大利益以及王黎多年的合作关系,他立刻决定让毛奇参谋总长去处理这一泄密事件,而对于中国人主动派来参谋人员的做法,却多少引起了他的兴趣,不等他侧头给霍恩洛厄首相使眼色,这位精明的首相已经先开口了……
“王黎大使,虽然威廉陛下十分感谢贵国的友谊,但是,贵国派出军事人员协作的做法,恐怕不会让总参谋部满意的!”说到这里,这位老成的亲王看了眼威廉二世,立刻就从皇帝陛下的小动作里理会了意图,“您知道的,参谋部都是些军人,这些人可不喜欢起他人来指手画脚!”
王黎微微一笑,他得到国内的指示十分明晰,要尽量阻止德国立刻宣战,至于为什么,那就不是他这个外交官过多关心的,他只知道,正在兼程赶来的军方高级军官带来了更为机密和重要的信息,而面前这位性格有些古怪的德皇威廉二世显然是关键点。
“皇帝陛下,首相阁下,德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朋友,但是,一旦贵国宣战后,出于中立的原则,我们将无法为贵国提供军事上的援助,所以秦主席和北京方面才会如此慎重的提出我们的建议!”说到这里,他伸手掏出一张小纸条递给霍恩洛厄首相。
王黎的这番话显然已经带来了太多信息,首先。中国肯定不会立刻宣布参加一场远隔万里的战争,但是,中国方面愿意在战争爆发前夜,为德国提供纸条上写着的重要援助!
小纸条上写的并非中文。而是一行略显生硬的德文,所以霍恩洛厄显然毫不费力就看明白了,他显然愣了愣,然后立刻意识到这行文字的重要性,立刻转身把小纸条递给了威廉二世。皇帝陛下虽然平时脾气有些古怪,但是,在这种关键性的问题上,他显然不是什么呆头鹅。
“300辆机械战车!”
威廉二世显然不明白王黎小纸条上写的是什么东西,但却很清晰的知晓,这必定与中国方面提出暂缓宣战的建议有着密切关系!
“皇帝陛下,这是我国秘密研制、代号坦克陆军武器,配备一门60mm火炮、2挺MG系重机枪,装甲能正面抵挡60mm的陆军炮火,推进时速15公里。这将会为德军建立起极大的战地优势!”
听到王黎的介绍,即便是外行的施莱尔也都明白这种武器的可怕性,而热衷于军备的威廉二世终于也没忍住插话了,“王大使,贵国愿意提供300辆这样的战车?”
“50辆坦克和250套坦克的零件已经在18日装上了中国商船,由中国海军护航,走巴拿马运河运往汉堡港,随行还有一批中国技术工人,他们将在贵国提供的工厂内指导完成其余坦克的组装,贵国军队要完成训练和实现初步战力。根据军方估计,需要至少4个月……”
“王大使,请您转达我们的最诚挚的协议……此外,如果可行的话。我希望能立刻就……坦克……的技术转让进行秘密协商,任何技术互惠的项目都可以商讨!”威廉二世立刻拍板,稍候又谨慎的作出了承诺。
等夜色深沉之时,霍恩洛厄首相亲自送王黎到外面,路上,他又再次提出。希望与中国建立同盟的战略关系,不过,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王黎正面的回应,很显然,中国表现出了对德国的友谊,但同时,面对万里之外的战争,要向让中国人主动站到德国这一边,显然并非易事。
王黎离开凡尔赛宫时已经是深夜了,但是激动不已的威廉二世还是立刻召见了帝国参谋总长毛奇上将,这位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德国将军,在亲耳听到皇帝陛下转述后,几乎立刻明白了中国人要表达的信息,而另外一点,中国人显然已经听到了一些关于施里芬计划的内容,这让这位谨慎的德国将军立刻紧张了起来,一旦消息泄露,法国人很可能现在就开始动手,在比利时边境上大规模构筑防线……
25日下午,施莱尔约见了法国公使布里松,出人意料的给出了让法国人惊讶的表态——德国将谨慎的考量奥、塞两国的军事争端,但同时希望法国政府充当调停人,向俄国人提出谈判的意向,避免多个国家卷入奥斯曼帝国属地的争夺战中。
法国政府对于黑塞戈维亚战争的立场并不明确,但是,即便是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偏向了法国,但是与德国却很难说的上友好,普法战争中,德国吞并了法国阿尔萨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内的洛林的一部分,割让土地的仇恨,即便三十年后,使得两国间根本无法走到一起。
德国这次出人意料的主动表态,虽然让布里松公使意外,但同时也感到了极大的轻松,要知道,19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后,整个法国的战争机器都已经被立刻激活了,贝尔福…凡尔登防线上近15万大军已经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而后勤补给的庞大系统也已经启动。
这意味着,即便是不打仗,每天巴黎政府都要为即将发生的突发状况额外支出近200万法郎,这还仅仅是战前动员所需要的经费,而刚刚组阁才2个月的共和社会党百里安总理,也正遭受来自在野党的猛烈舆论攻击,激进社会党等强硬派纷纷谴责政府准备不力,这显然是押注战争可能遭遇挫折的政治手腕。
在仔细与施莱尔进行交涉后,布里松公使立刻确信,至少在几个月内,德国方面不会发起针对法国的军事行动……事实上,早先威廉二世也并没有将矛头指向法国,而是针对俄罗斯帝国……如果要法国人为了俄罗斯与德国的矛盾作战,这显然不是明智人能作出的决定。
25日傍晚前,威廉二世得到了他需要的信息,法国人愿意向俄国提出他们的建议,以避免德国、俄国介入奥匈帝国的战争……不过,等到27日,德国却意外获得了两个难以决断的消息!
奥匈帝国第三集团军陆军步兵上将冯。博罗耶维奇亲自率领最精锐的13军进入黑塞戈维亚地区,并且在21日就与挺进到布格伊诺的塞尔维亚第七师前锋部队接触,激战半天后,塞尔维亚人主动撤离了战线,23日,博罗耶维奇上将就包围了萨拉热窝南方40公里的克尼茨城,并且击溃了在当地布防的塞尔维亚陆军,而与驻防萨拉热窝的奥匈第一集团军第五师1旅取得了联系。
这意味着,奥匈帝国在双方紧锣密鼓抢占波斯尼亚、黑塞戈维亚的赛跑中取得了不小的优势,占领了两省近8成的领土……
但是,来自法国方面的却是坏消息,俄罗斯帝国明确拒绝法国转达的信息,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伯爵明确告诉法国人,尼古拉二世对于奥匈帝国发起的战争十分的愤怒,尤其是奥匈帝国竟然无视俄罗斯的态度!
一系列的消息显然让德国高层意识到,毛奇上将在向威廉二世的秘密会谈中,十分明确的表明了军方的态度,俄罗斯帝国随时可能对奥匈帝国宣战,一旦俄罗斯帝国参与到对奥匈帝国的战争,那德国军队将不得不先发制人,向俄法同盟发起进攻!
29日,霍恩洛厄首相召见了英国公使卢贝,提出希望由英国政府出面调停奥匈帝国、塞尔维亚争端,但却未得到英国人明确的回应,这让德国立刻陷入了尴尬的局面,30日,霍恩洛厄首相向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发出了秘密照会,提出以渐进式的军事行动来回应塞尔维亚的军事威胁,希望维系黑塞戈维亚的对峙局面,避免刺激俄罗斯帝国参战。
但是,这份期待仅仅维持了3天,10月2日,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斯托雷平伯爵对外宣布,俄罗斯帝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将派遣军队进入塞尔维亚、义无反顾的支持塞尔维亚对黑塞戈维亚地区的领土要求。(未完待续。)
………………………………
第1253章 宣战
1909年10月5日,秦铠匆匆从北方实验室回到北京,参与绝密计划的北方实验室在数年的运作后,已经形成了十分稳定的运作模式,大批国家精英级的科研人员成为了实验室研发的支柱,来自政府和各大产业基金的资金,更为各项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最近一次秦铠与特斯拉这个小胡子一番畅谈后,却意外产生了一项让他想象一下也十分激动的研发项目,特斯拉更是怀揣梦想的表示,这是他自上一个特斯拉塔之后最完美的计划……
秦铠随后立刻向负责北方实验室的特勤上校下达了死命令,一旦小胡子提出任何大规模建设,都必须第一时间向实验室委员会报告,一年前这厮重建了一座小型特斯拉塔展开试验,却摧毁了为实验室供电的小型火力发电厂配电机组,当然,对于特斯拉的计划,他倒是兴趣盎然。
当然,回到北京自然不是来履行他那个科技发展委员会主席的职责,俄国佬竟然在德国主动寻求和平的情况下也强硬的发起战争,这绝对让整个欧洲的政治家们都跌破眼界,要知道,德国目前国内状况并不理想,席卷欧洲、美洲的全球第十六次经济危机结束不到一年,各国政府也就刚够喘口气。
而引发上一轮经济危机的因素,也是各国始料未及的,随着以中国、德国、美国掀起的铁路新一轮大建设,加之电气产业带来了庞大的电厂投资,原本各国都期待从这么多新兴工业中获得经济的崛起。但是,金融投机却率先在俄罗斯帝国爆发,随后俄国本土股市遭遇滑铁卢似的崩溃,并随后影响了法国、英国、德国,最终导致了离岸的美国市场崩盘。
但是,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创最严重的,绝对是最早爆发金融危机的俄罗斯帝国,大量欧洲资本率先出逃,导致俄国工厂大范围倒闭,俄罗斯帝国大臣委员会不得不向沙皇提出禁止资金出境的计划,但最终迫于各国的压力,却无法实施。
同期,由美国、德国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带动了生产能力大部分都是在俄国经济危机爆发之初投产,由此带动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原材料钢铁、铜、铅等价格上涨超过7成,由此又再度重创了俄罗斯帝国的重工业……唯一让俄国重工业苟延残喘、存活下来的缘由,还是来自于俄国海陆军费的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竟然义无反顾的对奥匈帝国宣战,从军事同盟的角度而言,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帝国已经对德国宣战,这正是欧洲各国震惊的重要原因,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国人的态度了!
通过介入英法“吉桑贾危机”的机会,秦铠成功的激化了英法矛盾,只是,很显然历史的趋势颇有些难以捉摸,加上德国、法国的矛盾实在难以弥合,根据情报司获得的消息,英、法、俄三国在去年最终还是达成了一项秘密的“三国协定”,这项协定的内容,相比原本历史上由法国一力促成的旧“三国协定”而言,对英、法、俄三国的约束性大大降低,但是,三国将矛头指向德国还是被毫无疑问的写入文书。
只是,由于这份三国协定的签署已经晚于原本的历史,加之巴尔干半岛的冲突又被意外提前,这导致了英国、俄国两国殖民地谈判上还留着尾巴,所以,法国人如今在三国协定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一旦法国决定参战,则英国也可能会被如同历史轨迹一样加入战争。
这……显然不是秦铠愿意现在全盘接受的状况,大国合纵毫无疑问都是利益上的矛盾,所以,10月5日抵达北京的当晚,他就亲自拜会了英国驻华公使鲍尔,这位资深英国外交官由于在远东的杰出成就,如今在伦敦方面拥有极大的发言权。
他带来了深思熟虑的条件,“我们希望与英国政府一起承担起维护国际贸易安全的责任,所以,我们希望能得到贵国在欧洲战争中中立立场的确认,否则中国为确保中立地位,将不得不对马六甲海峡施行严格的限制航运,同时为确保中国辽阔海疆的安全,我们也将在太平洋、印度洋部署远洋军力!”
作为资深驻华公使,鲍尔自然对于中国的立场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欧洲战争显然会受到中国的严重关注,毕竟,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个亚洲大国,而是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中国政府的统治、中国文化已经让整个东南亚到澳洲都成为了一个巨无霸级别的联邦制强国。
英国的贸易从这个远东开放的国度受益匪浅,但是,万里之外伦敦的那帮政客,显然并不了解远东的能量,即便是在那场中英大海战之后,政客们依然如此陶醉到白人的世界中,当中国已经将军力的触手伸到了阿拉伯海、东非沿岸时,女皇王冠上最夺目的珍珠——印度,如今也已经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虽然秦铠只是宣称中国将施加在远东的控制力,但事实上,要封锁红海亚丁湾,对于已经在穆卡拉部署海军的中国而言,也绝对不是不能做到的事情——虽然这么做,对于中国的伤害也十分严重,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激烈的行为都有着必然性。
所以,他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紧迫性,一番紧张的交涉后,他谨慎的向秦铠保证,“亲爱的秦,我会在12小时内确保由关键的人物将信息送到阿斯奎斯首相那里,但我无法保证伦敦方面的回应,但我认为,英国与中国拥有绝对一致的国家利益!”
对于鲍尔的表态,秦铠还是十分满意的,这个英国人显然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对象,至少,对于中国的力量,鲍尔比大多数伦敦的政客有着更清醒的认识,“亲爱的鲍尔,我还带来了中国政府的诚意,如果英国政府能够维持中立立场,我们将会告诫德国人,确保澳洲英属领地以及印度的安全!”
德国远东舰队,由于得到来自中国的大力支持,相比原本历史上的那支舰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拥有1艘贝奥武甫级战列舰、1艘德国自主建造的冯•坦恩号战列巡洋舰、1艘毛奇级重巡洋舰,此外还有4艘颇具威力中型战舰,如今已经成为了远东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力量,并且在长崎和苏比克湾建有永久性军事基地。
如果一旦英国对德国宣战,而中国政府维持中立立场,对德国远东舰队和军力不予处置,毫无疑问,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亚英国控制区以及印度海岸线将会成为德国人的首要目标……当然,白痴也能想象,如果德国人要采取行动,必然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或者是绕行苏门答腊,这一切的关键——显然就是中国的态度。
等消息在6日中午送进白金汉宫时,整个欧洲的局势已经如同雪崩一般的发生着变化,俄罗斯帝国强硬的宣战后,已经于4日下午进入乌克兰境内,并且开始在乌克兰靠近匈牙利边境的军事重镇利沃夫要塞集结,同时,俄罗斯帝国尼古拉二世向法国提出,一致对外准备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