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3月,柏林传来消息,由于在中国建造的拿骚级战列舰总体报价,算上全部运费都比在汉堡和伏尔铿造船厂要便宜10%,考虑到中英之间不能向德国出售整体武备的承诺,北京政府同意德国方面的要求,决定由中国工厂建造除动力系统外的全部构件,再通过船运运回国内进行组装,而德皇威廉二世则在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建议下,决定由皇家造船厂开始设计更新型的海军无畏舰。

    到了年中,英国新内阁班纳曼首相在十分艰巨的谈判后,终于通过再度授予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地区的自治权,但布尔人则宣誓入籍大英帝国,而最终解决了困扰帝国近8年的大麻烦,整个南非地区终于再度恢复平静,并在当年就成功向本土转运了超过两千万英镑的巨额收益。

    驻英国公使陈波则在英国佬腾出手之时,非常及时的向英国政府表达了对太平洋上凸显军备竞争的担忧,不到一年间,美国海军又新增3艘康涅狄格级战列舰,同型战舰还有三艘再造,这造成了一个让太平洋不在太平的局面,拥有超过22艘战列舰的美国海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做一个太平洋彼岸的看客。

    班纳曼首相自然明白中国的担心,事实上,美英如今走到了一条船上,这已经是大英帝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如果将美国列入大英帝国的对手,那意味着,经济实力已经滑向全球第四的帝国不得不面对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强国的挑战,这可不是个什么好主意。

    而班纳曼首相当天虽然委婉的同意中国的观点,表示将与美利坚合众国罗斯福总统进行协商,确保中国在太平洋的利益,但这外交辞令中的苍白无力感,陈波自然立刻就感受到了,他很快通过自己在英国渠道证实了自己的推断,并且立刻向国内拍发了电报。

    在电报里,这位在伦敦履职20余年的中国外交官,以十分严肃的辞令向北京政府发出了警告:英国已经确信将会与美国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军事协定,这将直接挑战中国在太平洋上的海权!

    当陈季同在内阁会议上提交了这份秘密电报后,军政部总长许寿山也立刻提交了海军部方面希望尽快重启海军军备建造的计划,四大舰队在过去的正正8年间,几乎没有接受过新战舰,除了少量试验舰外,大量20年前建造的旧战舰还在海军服役。

    当然,最还各舰队不满的,则是新战舰被悉数调入北方舰队进行测试,其他三大舰队的高级指挥官和一线高级军官,每年不得不前往北方舰队参与新战舰的航行演练,确保能了解国家海上力量的变化……所以,在沉寂多年后,就连许寿山也开始有些按耐不住了。

    这次,由海军部牵头,根据英德美法四国海军战力的调查,提出中国海军未来十年内的《九八舰队海军案》,考虑到新型战列舰的造价,计划自1908年开始,在十年内建造32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10艘大型巡洋舰、50艘新型驱逐舰、2艘航空母舰在内的98艘海军新战舰。

    一旦海军完成这一超前规模的《九八舰队海军案》,大批就战舰将淘汰进入海警部队,而四大舰队中,太平洋舰队将能云集一支包括20艘战列舰、2艘航母、30艘驱逐舰、10艘补给舰的超大规模舰队,依托正在建造的夏威夷、巴拿马两线的军港要塞,完成对整个太平洋的全面控制,而北方、本土、印度洋三大舰队则也能组成由5艘以上战列舰构成的豪华阵容……

    只是,这一方案虽然事先已经私下进行了内阁意见的征集,但很快就遭到唐绍仪、徐建寅以及内阁总理周瑞东的反对,而许寿山一再强调的美国威胁,周瑞东十分高调的抬出了秦铠,“主席已经对海军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北方舰队唐青山司令也确信,目前以广州级战列舰配合无畏号、长安级,足以对抗绕行南太平洋的美国海军!”

    广州级战列舰……这自然是中国海军目前唯一的王牌,问题是,这个王牌似乎只有一张,如果美国佬真的要进入太平洋,这张王牌好不好使唤,还真是有点不好说!

    周瑞东自然知道如今军政部的难处,军费和经济,至少在目前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但至少还可以安抚一下,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经过协商后,财政部同意拨款800万元,完成6个师部队的现代化武器换装……至于海军方面,内阁仅仅同意了驱逐舰和潜艇的两个研发方案。

    等两周后,一帮军界大佬借着参观北方舰队名义跑来跟秦铠告状时,却毫不意外的被秦铠狠狠的批了一通,“……国家刚刚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内陆还有数千万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的环境,你们就弄出这么个耗资近4个亿的军备计划,那是准备让这些老百姓再贫困十年?到时候,我们复兴党人怎么向国民交代?”

    秦铠端出大道理来,自然是不想和这些家伙多啰嗦,也只是表个态而已,这些家伙显然也是饿昏头了,但这却是国家要发展不得不作出的舍弃,好在,稍晚时候北方实验室测试场展示的一系列武器装备,总算是让军队这些战争狂人们看到了盼头。

    “我勒个去,这能随身带的大炮,真TMD的太离谱了……给我们师配上几百个,那不各个变身超级赛亚人?”21师师长陈冬看到52mm无后座炮演示后,立刻恬不知耻的大呼小叫起来,以至于秦铠听到这超级赛亚人的说辞后,也是表情古怪……难道自己什么时候跟这些混蛋聊过这个?

    “这玩意叫通用机枪?可以用MG重机的弹链?要求立刻装备到部队,如今一个MG机枪班至少可以装备3挺,那得多猛的火力啊!”

    “这玩意不是叫装甲车嘛?怎么如今还扛了门60炮?也就是跑的跟蜗牛似的……似乎不如铁路上跑的装甲列车啊!”

    “这叫榴弹炮?专门对付战壕工事?啥时候能给我们师装备一个榴炮团啊?”(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

第1227章 远东军火巨头

    1897年4月,时隔数年后的又一届中国武器出口展示会在广州召开,几乎一夜间,海外媒体就给予了中国另外一个让世界惊讶的名字——远东军火巨头,除了因为与英国协定中不向德国出售整装武备外,中国几大重工都卯足了劲开始接受来自海外的各种订单,而且,在这一年的武器博览会上,中国方面更是拿出了让世界再次惊讶的工业能力。

    大英帝国引以为傲的无畏舰,都让人惊讶的出现在了中国对外销售的名单上,这一次,智利人再次以让世界惊讶的大手笔拿下了第一笔订单,这足以让欧美各国大跌眼界,要知道,一艘无畏舰即便是英帝国量产的报价也超过180万英镑,智利虽然也算南美海军强国,但每年的海军费,估计也不会超过500万英镑,如何能够如此阔绰的出手?

    但是,智利海军代表可是与中国方面联合召开了协议的签署发布会,智利海军少将雷德萨更是十分愉快的对外表示,智利要确保国家利益,就必须全力确保成为南美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智利将全力维护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而订购无畏舰第一步而已!

    出售新一代主力战舰,对于北京政府而言,显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噱头,事实上,智利能够大手笔的拿下昂贵的第一单无畏舰,自然有北京政府的意思,通过与中国联合开发的数个大矿区,智利政府获得了大量的税收,而中国政府则慷慨的同意智利人以日后税收抵扣的方式来支付建造费,这无疑是个双赢的局面。

    如今地球上火药桶,毫无疑问就是巴尔干了,中国开始出售眼花缭乱的大型武备,很自然吸引了奥斯曼、保加利亚等国的注意力……随后的几个月里,奥斯曼帝国再次与北京协商,希望能购入一批中国的轻型武器,以替换该国早以落伍的英制恩菲尔德1881制式步枪。

    而随后。奥斯曼帝国表达了对于早先订购夏级战列舰的不满意,短短2年时间,事实上,第一艘夏级战列舰一年前才交付土耳其人。而且还在印度洋舰队试航了半年,刚刚驶回国内,竟然就出现了战力完全碾压夏级战列舰的无畏舰,主炮火力差距40%,这可实在是有些郁闷。

    当然。负责与奥斯曼武官谈判的海军官员可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退货自然是100%的不可以,不过嘛……中国方面可以考虑将奥斯曼预定的另外一艘大型巡洋舰的订单,改为一艘新型的无畏级战列舰,不过,200万英镑的造价,那可是一点都没法再便宜了。

    奥斯曼帝国很快就同意了北京的意见,等消息传回欧洲,整个欧洲一片哗然,从来就不是海军强国的奥斯曼帝国。竟然一夜之间成为了地中海唯一拥有无畏舰的强大海军,一旦这艘战舰交付,原本地中海上的强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看到奥斯曼的无畏舰,那还真是个难堪的局面。

    至于更为强大的俄罗斯帝国黑海舰队,尼古拉二世洒了大把的卢布重建了当初被中国摧毁的黑海舰队,拥有罗斯季斯拉夫号、佩里斯维特级、太子号等一大批前无畏,原本就是为了投射帝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力,倒也没打算把舰队开到地中海去闹腾,但是,一向都当成软柿子捏的奥斯曼。如果也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到时候将无畏舰摆在伊斯坦布尔海峡,那黑海舰队可就真就得看土耳其人的脸色了。

    所以,中国的军售立刻招来了包括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的、法国、荷兰一致抗议。纷纷要求中国停止向欧洲出口这种破坏军备平衡的大杀器,但除了抗议外,这些欧洲国家完全拿不出任何手段……短短半个月后,两艘中国战舰访问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当天,中奥两国就宣布了一项海军交流培训方案。中国海军一支军官团将为奥斯曼帝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友好交流。

    奥斯曼帝国海军大臣米塔拉在得到来自中国的承诺后,两天后就公开在奥斯曼报刊上宣布,要建设一支能拱卫漫长奥斯曼海岸线的强大海上力量!

    而取得奥斯曼帝国授权的海军军官团队长何啸海上校,自然在第一时间听到这个古老帝国的宣言,对此,这位参加过中英大海战的年轻海军上校除了心中暗笑外,这位哈里发近臣出身的奥斯曼海军大臣,还真是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物,即便是中国权力扶持奥斯曼,估计奥斯曼这点国力,又能养买几艘无畏舰呢……更别提海军锐意进取的传统!

    当然,除了帮助奥斯曼帝国培训海军外,何啸海此番的目的自然不仅仅是这个,根据情报司的消息,奥斯曼帝国政局并不稳定,而要确保中国与奥斯曼签署的一系列中东利益,就必须确保这个旧帝国能够稳定的履行权力……而他手里就有一份来自北京的重要名单!

    很快,在驻奥斯曼帝国领事馆和当地华商的协助下,何啸海迅速与名单上两个重要军官进行了秘密的会面,而这几个土耳其军官也很快获得了批准,秘密搭乘驶向东方的商船。

    在中国几乎火力全开的打开军火销路,甚至不惜得罪一部分欧洲国家之时,英国、德国这两个正在全力进行军备竞赛的大国竟然出奇的安静!德国正在中国技术授权下全力攻关第二型德制无畏舰,德国人设计上的天才和保守,被充分的应用到了新战舰的上。

    面对英国战列舰上10门主炮的巨大威胁,德国人立刻提出安装12门主炮的应对措施,而这一设想立刻得到了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的首肯,不过,德国方面显然还没三联主炮的设计经验,当秦铠获悉德国佬的想法后,还是颇为吃惊的!

    除了后世被多炮塔神教徒们誉为圣物的那艘阿金考特号外,这型战列舰可谓是充分体现了多即是好、大即是好的炮塔党理念,只是,德国佬设计拿骚级就已经颇为吃力了,现在又快马加鞭的准备上马更bt的家伙,天知道威廉二世准备干什么?

    不过,英国人对于突然掀起的海军热潮,则是惊喜远胜于惊讶,无畏舰作为皇家海军最新型的战列舰,按照传统的理念,显然并不会放在海外出口的菜单上,就如君权级战列舰出现后同一缘由!

    但是,中国现在打破了这一局面,明确了向欧洲出售这一型战列舰,虽然英国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战列舰的性能,但考虑到中国海军崛起的优势,无论如何,奥斯曼帝国即将获得战列舰,将改变整个地中海、乃至欧洲的均势地位。

    所以,到了六月,包括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卡梅尔莱德造船厂、亚罗造船厂在内的几乎数家造船厂纷纷开始向目前急需无畏舰的意大利、希腊甚至于处于竞争状态的法国、俄罗斯推销新式战列舰,而毫无无畏舰建造经验的各国,则第一时间响应了这一贸易需求!

    作为传统的英国地中海盟友,意大利第一时间向英国下单,意大利拥有悠久和深厚的造舰能力,不过,下单显然是为了尽快应对奥斯曼的海军崛起,而俄罗斯帝国随后向英国工厂的2艘无畏舰订单,则更多在于本国建造能力上的短板!(未完待续。)


………………………………

第1228章  布局奥斯曼

    北京政府的开放的武器出口态度,毫无疑问是秦铠强势插手欧洲变局的手段……整个欧洲局势早已如炸药桶般随时会爆炸,当然,这还需要一点点时间……在最终激化矛盾之前,自己熟知的历史上,就连续爆发了包括意土战争、第一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在内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既然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军备力量,那就没有理由充分利用欧洲的内部矛盾来掠取充分的利益,当然,按照秦铠按部就班的发展方略,中国完全没有直接介入军事冲突的意思,毕竟万里之外的巴尔干半岛,那地方的多民族形势以及奥斯曼帝国的渣渣战力,尤其是反奥斯曼势力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显然占据的极大的优势。

    北京政府最初定位与海外武器销售的目的,在1897年的整个年度里都运作得非常不错,而很快,驻德国公使王黎又与德国人达成了一向秘密协定,威廉二世对于柏林、巴格达铁路的欲望让他毫不犹豫的签署了与中国的协定。

    10月,德国政府与奥斯曼帝国秘密签署了军事协作备忘录,德国决定向奥斯曼帝国派遣陆军军官团帮助这个日益疲弱的旧帝国重振军力,当然,这一切都并非无偿服务,奥斯曼帝国为了获得来自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和军事支持,将全力支持德国修建连接欧亚大陆的柏林、巴格达铁路,而中国作为德国与奥斯曼帝国共同的友邦,自然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11月,中国驻奥斯曼帝国武官何啸海上校向奥斯曼海军大臣提出建议,鉴于奥斯曼帝国庞大而控制力薄弱的领土环绕整个地中海乃至西亚,中国方面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军陆战队,以配合即将拥有无畏舰的奥斯曼帝国海军。

    阿卜杜勒米哈德二世作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事实上完全没有任何推行改革的热情,这个旧帝国正一步步走向沉沦,封建统治的愚昧是重要的原因。何啸海上校这样的建议若是来自于奥斯曼帝国内部,那肯定会被哈米德二世和他的大臣们当成耳边风,甚至可能会下令将提议的军官处死。

    但是,作为奥斯曼如今在远东最强大的贸易对象和武备供应商。中国军官的言论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政府的意见,所以,奥斯曼帝国陆军大臣马赫穆德很快就提出了折衷的方案,表示愿意接受中国的建议,但考虑到奥斯曼帝国军费的问题。所以希望由中国军官团在协助训练海军的同时,来完成海军陆战队的训练。

    几乎不用奥斯曼方面做出更多的提议,何啸海上校立刻把以十分迅速的方式落实了马赫穆迪陆军大臣的方案,两名同为奥斯曼陆军大学毕业的陆军军官恩维尔上校和凯末尔中校,成为了他新任命的海军陆战队指挥官,获得任命的当月,两位指挥官就获得邀请搭乘中国海军战舰访问远东中国。

    恩维尔上校年纪稍长,是一名激进派的土耳其军官,而凯末尔中校,则是各位稳重的陆军鹰派军官。这两人自然十分意外于他的新调令,不过,有着奥斯曼帝国陆军大臣签署的公文显然不存在任何异议,而中国人带给他们的,则是远超早先他们访问德国以及在叙利亚步兵团服役的惊讶。

    事实上,负责这一秘密任务的何啸海上校,也完全不能理解来自国内的密令,协助奥斯曼强化他们疲软的海军,这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进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扶持这一力量足以威胁中国一直来的死对头俄罗斯帝国,而且,巴尔干的问题越严重,欧洲那就会闹腾的越厉害!

    等他见到这位年轻的凯末尔中校后。却立刻意识到这个年轻军人拥有的一些独特潜质,相比之前见到的所有奥斯曼军方将领,这个大鼻子的土耳其人显然是一个极其纯粹的军人,而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花费经费去培养的好目标。

    等到了来年1月,当两个土耳其军人搭乘信阳号护卫舰抵达南华首府坤甸访问时,江南造船厂内一艘从未有过的古怪船只下水了。这是以海军大型补给舰东莞号为蓝本进行船体放大设计,在消减了装甲并且改装了上层建筑后建成了第一代江苏号飞机母舰。

    排水量22000吨,全长181。1米,采用水密舱抗沉设计,一共设置20个大型水密舱,安装了25座JN03式水管锅炉和3座PTIII型大型蒸汽轮机,最大动力达到45000马力,足以让这艘两万吨的长战舰获得超过25节的航速,为江苏号航母配套的是25架海军型天梭II型鱼雷攻击机。

    天梭II型飞机在发动机取得突破后,迅速形成了规模化建造,不过,由于CC…V8A型水冷8气缸活塞发动机的动力虽然在这时代已经算不错了,但是220马力驱动的双叶螺旋桨动力,在挂上一枚480mm、重600公斤的鱼雷,飞机的飞行速度迅速降低到100公里,升限也降低了一大截,仅能维持在1000米左右的高空。

    负责指挥江苏级航母的,是海军中有新锐军官马骥上校,军政部给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两年达成训练成果,这位一代航母指挥官立刻化身为暴君,几乎是夜以继日的展开训练,结果在第一个季度之后,除了几名飞行军官吃不下这训练的强度,要求返回空军部队外,其余参训飞行员都能完成预定项目的航母起降。

    几乎与此同时,来自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军官们已经先后参观了南华、新加坡、广州、福州、上海,并且在1908年2月7日,受到了军政部总长许寿山的接见,这一次,两个土耳其军人已经颇不接待的表达了对强大中国的敬佩,同时提出了迫切的欲望,希望中国向奥斯曼输出先进的经验。

    在他们看来,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奥斯曼帝国和远东中国显然拥有极其相似的历史背景,所以,中国能够取得的成就,奥斯曼帝国经历改革后也应该能获得同样的结果……但是,奥斯曼的帝国需要的显然不仅仅是简单的输入中国经验。

    许寿山向土耳其培植对象——两名土耳其军官表示,中国将全力帮助他们训练一直只属于海军陆战对的新式陆军,而且将向这支军队预先配给包括火炮在内的所有军备,而他需要给出的承诺,仅仅是全力投入对奥斯曼军队现代化的改造,至于如何偿还这笔军费,则并不在如今的合同范围内。

    这种几乎是无本万利的事情,着实让恩维尔上校和凯末尔中校惊讶,但他们却明智的选择了避开这些政治地雷……五天后,当何啸海上校陪同两个奥斯曼军人登上“澜沧江”号大型商船时,这艘载重量6000吨的大货轮里满载着足以装备一个旅军力的军备。(未完待续。)


………………………………

第1229章 巴尔干战争的前夜

    摆在秦铠面前,如今最直接的问题,除了国民经济外,自然就是日后中国的发展的大方略,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强国,远东的强大国家,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要成为真正的大国,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才是最终的注脚。

    而即将在欧洲掀起的战争狂潮,显然是秦铠不可错过的机会,不仅仅是发展的机会,更是一次确立强国地位的机会……

    围绕着欧洲的利益,秦铠自然明白,很快世界就会转向不同的阵营,而历史的结局,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但要彻底打破白人几百年来确立的世界圈子,这又让他不得不仔细再仔细的斟酌一切的可能性,很快……新的变化已经催生发芽了!

    6月,奥曼斯帝国爆发了针对哈米德二世的暴动,一个名为土耳其青年党的组织迅猛扩张,在西马其顿第一军团内迅速集聚了力量,并于21日导致了第一军团的兵变,尼亚齐贝依上校率领近5000名由士兵和平民组成的军队迅速控制了马其顿地区。

    考虑到马其顿地区不利于从陆地进攻的局限,伊斯坦布尔方面立刻征调帝国海军和刚刚组建不到4个月的海军陆战队准备从海上攻击起义军控制的重镇马尔马拉,同时哈米德二世命令首都第三军团准备向西开进,切断马其顿方面独立军的进攻线路。

    奥斯曼帝国军力的渣渣程度立刻被马其顿的军事叛乱彻底的暴露了出来,7月5日,当得到命令向马其顿进军的奥斯曼首都第三军团抵达马其顿外围重镇佩特里奇时,25000人的庞大军队却因为补给无法及时送递而陷入僵局,负责指挥的阿朗德将军不得不暂时停下来等待此刻还在几百公里外的补给部队。

    就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尼亚齐贝依上校率领的自由军充分利用了他对马其顿边区的熟悉,突然出现在第三军团的侧后翼,并且借着当天昏暗的夜袭发动突击,毫无防备而且还在为补给扯皮的奥斯曼第三军团,仅仅坚持了不到2个小时后。就完全丧失了有组织的抵抗,在阿朗德将军带领下率先向南方的萨罗尼加城逃跑。

    结果被哈米德二世寄予厚望的首都第三军团在不到两天的战斗中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建制,并且丢弃了大部分的武器和弹药,三天后。当阿朗德将军率领残部抵达萨罗尼加港口时,却被突然出现在这里的一支奥斯曼军队扣押,而辖制当地守军的正是奥斯曼海军陆战第一团恩维尔上校。

    第二天,首都第三军团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通过电报向伊斯坦布尔进行了通告,而恩维尔上校则向哈米德二世表达了他同样的态度……如果腐败哈米德二世不宣布取消政治独裁并宣布进行政治改革的话。他将率领马其顿军团向首都伊斯坦布尔进军。

    刚刚成军的海军陆战队竟然飞快的倒向马其顿叛军,而陆战队恩维尔上校竟然神奇般的迅速成为整个叛军的首领,这消息显然让苏丹王室一片哗然,第三军团的失利更是让伊斯坦布尔的防卫显得岌岌可危,而这一次海军在叛乱中表现出来的骑墙态度,使得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快速平息西方行省叛乱的最后机会。

    6月20日,摩拿斯提穆斯林居民与当地军队叛乱,宣布不再接受哈米德二世苏丹的统治,随后,三路叛军迅速出发。向首都伊斯坦布尔挺进,短短一周内几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凱尚地区交通枢纽,前锋距离伊斯坦布尔不到100公里,随后,恩维尔上校通电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并要求限期恢复宪法,否则将率领西部行省的军队进攻伊斯坦布尔。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势已去,被迫于24日宣布恢复宪法,重开国会,而恩维尔上校获得提名。成为新政权在伊斯坦布尔的最高军事长官,而青年土耳其党也迅速崛起成为能够主导奥斯曼帝国的真正实权力量,随后,恩维尔上校以土耳其青年党的名义提出了捍卫君主立宪政体、扩大奥斯曼帝国国会权力、限制苏丹特权、全体奥斯曼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四大改革意见。

    眼花缭乱的土耳其内政更迭之后。何啸海上校惊讶的发现了北京方面投资的准确性,恩维尔上校后发制人迅速成为了整个帝国举足轻重的军界、政界大人物,由土耳其青年党主导的君主立宪改革风风火火的在这个旧帝国内施行了起来!

    而奥斯曼帝国的危机却突然降临……奥匈帝国从来不会放弃任何扩张的机会,眼看奥斯曼突然陷入内乱,奥地利军队突然进驻相邻的奥斯曼波斯尼亚州,这犹如一盆冰水。让正处在亢奋的土耳其青年党人从掌权的喜悦中清醒了过来,由于国会尚未通过废除哈米德二世的提案,所以,掌控伊斯坦布尔的青年党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他们根本无法通过国家手段掌控军队,唯一能调动的,仅仅是马其顿军团。

    但是,马其顿军团的离开,那就意味着伊斯坦布尔的控制力极大的削弱,在国会动议废除老苏丹,设立新苏丹的关键时刻,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方案,正当已经晋升为中将的恩维尔为无力对抗奥匈帝国在西侧领土上的入侵时,何啸海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

    “贵国以西亚部分权益向中国作为抵押,我们将同意向您提供军事援助!”何啸海侃侃而谈,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抛出了看似美妙的条件,“只要中国介入贵国的外交援助,势必让奥地利要考虑吞并波斯尼亚的风险,而我们将给与贵国最直接的支持!”

    作为刚刚崛起的土耳其青年党首脑,恩维尔自然明白一旦失去波斯尼亚州的危险,这将会让青年党执政地位岌岌可危,同时,奥匈帝国将会非常直接的将军力直接摆到青年党发迹的马其顿州隔壁,甚至可以随时出兵将像吞并波斯尼亚 一样吞并马其顿,到时候,青年党的执政地位恐怕就会彻底的失去。

    中国,作为唯一在巴尔干半岛没有利益的强大国家,显然十分适合成为恩维尔以及土耳其青年党最重要的联盟,几乎在不到一天的秘密磋商后,何啸海就取得了波斯湾沿岸科威特地区与奥斯曼帝国的联合矿产勘探权,对于这笔交易,恩维尔也是非常的满意,因为奥斯曼帝国也将获得当地矿产收益的50%,这可远比与英国的贸易要合理的多。

    同样的英国石油公司在波斯湾、红海沿岸的勘探,奥斯曼帝国仅仅能获得不到10%的收益,而且,因为奥斯曼帝国对中东地区控制力度日渐虚弱,就是这10%的收益,也变得异常的不稳定。

    而当这个消息传回国内时,周瑞东立刻约见了德国驻华公使布吕克、奥匈帝国驻华公使弗林斯,他十分担心的提出,如果奥匈帝国与奥斯曼之间爆发战争,可能会影响到与三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