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造和购买,不但恢复了早先全军覆灭的波罗的海舰队,并且将本土舰队的实力扩大了一倍。
当然,俄国人的崛起也再次吸引了英国的注意力,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再次获得了加强,据说两艘刚刚下水的国王级战列舰将在完成海试后驶向那里,以帮助意大利全面遏制来自波罗的海俄国海军的威胁,当然。英国人显然也同时希望遏制奥匈帝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影响力。
但让秦铠关心的,显然不是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俄国舰队,而是中俄两国在西伯利亚依旧沿贝尔加湖一线展开兵力,不过俄国计划中西伯利亚大铁路。在过去七八年间进展缓慢,至今还在新西伯利亚中部徘徊。
而国内从张家口过蒙古的双轨铁路已经延伸到北海之滨的乌兰乌德,而驻扎北方的中国军团也超过了30个师,所以,秦铠如今完全不担心西伯利亚的问题。而是在很谨慎的寻找着这个庞大帝国即将出现的漏洞,俄罗斯帝国正在愈演愈烈的国内革命态势,让他早就看到了继续扩大北方疆域的机会,不过,显然并不在当下。
秦大总理在当月签署了一系列新兴产业扶持方案后,直接在军政部大批将官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盛京的专列,虽然国内铁路在过去十余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建国前不到2000公里迅猛的增加到近7万公里,覆盖大陆除西藏外所有行省,通往西藏的铁路也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
经过整整一天半铁路的颠簸。大批政府要员抵达盛京后又换乘北方军区的大卡车,又经过了大半天的车程,最终驶入了辽阳以东一大片军事禁区后,终于来到了远东最大的陆军武器试验场,军政部三大技术部中大部分的军备,都会在投入生产前在这里进行秘密测试。
还没进入实验区,风尘仆仆的秦铠已经听到了让他熟悉的哒哒机枪声和轰隆隆的火炮射击声,而在外围,即便是国家总理秦铠,也不得不面对极其严格的检查后才能放行。这一要求原本就是秦铠自己提出的,军备研发上的任何泄密,显然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等专车进入试验场,秦铠终于在这里看到了让自己惦记了好几年的大家伙——两辆由国产拖拉机进行改装、安装了18马力汽油发动机的装甲车。秦铠倒是挺愿意把这两个长4米多、重达27多吨的大家伙称之为坦克,不过,由于面前这两个仅仅装有2门MG系重机枪的铁疙瘩,事实上仅仅是个雏形而已。
冒着滚滚黑烟,两辆装甲车以不到12公里的蜗牛速度爬上了一个小山坡,然后一头冲下山坡后又顺利跨过了一个1米多宽的战壕。摆在两翼的重机枪立刻威风八面的开始扫射布置在目标位置的靶子,这自然立刻让一屋子陆军将领们意识到这玩意的巨大威力。
只是,天知道是秦铠带来了太大压力,还是两辆装甲车技术问题,当两辆装甲车在原地旋转准备驶向下一个水坑时,其中一辆却冒出一股子黑烟,然后歪歪扭扭的动了几下,彻底趴了窝,这可让此刻现场的工程师们傻了眼。
几分钟后,装甲车内4名测试员灰头土脸的钻了出来,立刻向匆匆赶来的工程师们描述之前发生的机械故障,打开的舱门里还冒着滚滚黑烟,很显然,肯定是动力出现了问题。
不过,刚才威猛的展示,显然早已打动了这里一大群陆军出身的军官们,眼看着另外一辆装甲车还在晃悠悠的驶向试验场,这抛锚的一辆,立刻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一群人立刻围了上去,摸摸伸出驾驶舱的枪管子,又摸摸下面的铁制履带,有人也不顾还冒着黑烟的舱门,探头进去张望张望……
这玩意在见过后世铁甲雄风的秦铠眼里,几乎完全可以用垃圾二字来形容,根本没装备火炮,车速也慢到一定的程度了,跑步也未必比这老爷货慢啊,不过,这玩意的发展潜力显然拥有无限可能,秦铠的眼里,看到的可不是这两个垃圾,而是日后滚滚的铁甲狂潮。
片刻后,三名测试员和两名工程师被带了过来,根本不用介绍,这几位已经激动敬礼起来,领头的一个大声报告,“总理,骑兵师中尉王凯及测试组欢迎您!”
秦铠倒是随和的很,立刻招呼他们坐下,发了一圈香烟后这才询问道:“这装甲车不是已经测试好几个月了嘛,是不是还经常抛锚?有没有查出原因?”
王凯没有自己来回答,而是看了眼一旁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一个戴眼镜中年男子,这位立刻起身,“总理,装甲车故障是最近才频繁出现的,应该是发动机的关系,质量方面还需要和厂里沟通,如果不能改进质量,列装的话会有很大问题……我们会尽快解决!”
大功率的内燃机显然还有不少问题,这到也在秦铠的预料之中,毕竟如今国内生产发动机的仅有北海重工和江南重工两家,而柴油机的研制虽然也取得了突破,不过原本预料中的动力提升,却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所以,目前这二十多吨的大家伙,不得不靠汽油机来驱动,而测试场绝对是满负荷运作,出现问题,到也在可理解范围,在这里坏了,可比坏在战场上要好得多!
随着紧张的抢修,足足一个小时候,这辆抛锚的装甲车终于又喷吐着黑烟缓缓的动了起来,这让周围的军官报以热烈的吆喝,正当众人准备在观摩下这大家伙的表演,结果装甲车在冲进水潭后,再次无助的冒出两个黑色烟圈后……歇菜了!
秦铠看到这里也是无奈的摇摇头,这玩意出现在这年代,原本就是惊世骇俗的玩意,有些个问题,那也是在所难免,不过,最重要是,军方大规模新产品的研发,带动了一系列技术上跟进……而如果一战还是延续历史的爆发了,那自己早做打算就是必须的功课!(未完待续。)
………………………………
第1214章 气冷式轻机枪
当天在这座北方封闭的军备测试场内向军政部将领们展示的武器,除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装甲车外,来自几大重工的多款MG系列重机枪改进型也纷纷登场,但让所有人耳目一新的,则是来自北海精密机械厂自主设计的01式气冷式轻机枪得到了几乎所有陆军将官们的青睐。
如今的中国陆军制式步兵武器主要有三大系列组成,形成了以80式冲锋枪为主的近战火力、以AK系步枪为主的步兵火力,而远程火力则由MG系列重机枪构成,这一跨时代陆军火力,加上机动性很强的营级重迫击炮,对于擅长分割包抄的中国军队而言,完全发挥出了如虎添翼的作用,这完全在历次边境突击战和海外领地战中得到了验证。
但随着整个国内局势的稳定,军队应对的威胁更多来自于国境线上,陆军战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当初出于减少军费支出而强制推行的三大枪系,已经越来越难满足如今军方日常边防巡逻、班排级训练的需求。
源于堑壕突击利器MP系列的80冲锋枪,毫无疑问一支让所有军人爱不释手的好武器,而且使用7mm的手枪弹后,即便是加大的30发蜗形弹鼓,全重不过5公斤,近年来,枪械厂又对于80式冲锋枪也进行了相当力度的改进,形成了80II、80III等几型新产品,高达300发每分钟的射速以及极其优秀的枪械稳定性,毫无疑问都是各大军区突击队的首选武器。
不过,80冲缺点也和优点同样突出,手枪弹后座力小,但射程就难以兼顾了,50米内是突击队最神勇的范围,超过这个距离,80系列冲锋枪指哪打哪,但那个射击精度就不怎么好恭维了,而陆军方面则主要以5发装弹AK系步枪来弥补这一缺陷。经过多年磨合,如今中国陆军标准的10人班火力则是由4支冲锋枪、5支AK02步枪、1支AK02K阻击步枪来构成。
但缺少了重机枪的火力支援,在一系列的军事演习以及战术推演中,班级火力很容易被对手重火力压制。最终失去阻击力量,而拥有一个重机枪射击组的排级军力,则因为MG系重机枪众所周知的机动性,一旦成为对手野炮攻击目标后,也将迅速失去远程重火力。而最终导致失利!
01式气冷轻机枪由此应运而生,不过,如今也只有在这北方军区的试验场里才能看到正在测试中的精致枪械,秦铠第一眼看到这支01式气冷轻机枪时,差点以为这玩意就是后世捷克式机枪的翻版,不过顶部采用80冲类似的蜗形弹鼓,而非捷克机枪的长弹夹,很明显的将两型机枪区分开了。
细长且密布环形散热片的结构,倒是和捷克式冲锋枪一般无二,若非秦铠很确定这时代捷克还属于奥匈。否则还真会认为,这可能是某型抄袭之作!
几名随行的陆军军官把正在进行测试的测试员紧密的围了起来,等清脆的哒哒哒枪声响起之后,400米外的靶区立刻腾起了一片浮尘,而几个拿着望远镜的将官们在看到这一幕之后,一个个喜笑眼看,完全是迫不及待的把测试员请到一边,然后亲自操刀上手,换上30发的弹鼓再次来了一番扫射。
“娘滴,这玩意还真心是好用啊……还有弹鼓没!”34师少将师长潘信打了一梭子后。显然还不过瘾,催着旁边的测试员装卸弹鼓。
来自北海重工的工程师黄标此刻已经十分激动的向秦铠和军政部大佬们介绍起这型轻机枪,“总理,这里送来测试的已经是改进的第三型轻机枪。全枪长1。1米,重9。1公斤,使用9mm标准步枪弹,表尺射程1500米,弹鼓有30发和46发两种,理论射速500发。如果最终能装备部队的话,可以完全取代班排级重火力……”
46发弹鼓……乖乖……就是马克沁机枪的弹链也不过是150发而已,这消息还是让秦铠也颇有些惊讶,自己所知那款著名的杰克轻机枪使用标准20、30发弹夹,枪重倒是和这款01式轻机枪差不多,但很显然,如果作为支援火力点的话,多一倍以上的弹药舱,就意味着更为强悍的火力输出。
还没等工程师继续介绍,一旁的38师师长黄祖莲已经大笑一声跳了出来,“总理,我看这样好了,我们38师就驻扎在马鞍山,咱就当回小白鼠,您给拨了两千杆轻机枪,我哪里正好配置到一个班2杆,这具体的测试嘛,放到部队不是更好吗!”
“我X,老黄,你还真不要脸啊,要放到部队测试,也不能放你们这里啊,我们37军驻扎在北海那圪垯,天寒地冻的,才是理想的测试场所!”立刻有37军所辖蒙古军区31师师长方劲跳出来抢夺好处了,手里还拎着一杆01式轻机枪,看样子这就准备带走了。
这帮土匪……秦铠对于这些家伙还真是不好评价,这可都是当年从马尾学堂出来的优秀学生,在军队摸爬滚打之后,如今完全都变成了老兵痞了,往自己袋子里楼东西,那是一个比一个利落。
“方劲、黄祖莲,你们两个闹腾什么呢!真是没见过世面,跟你们说啊,班排级火力的前景,你们可得放远了看,一杆轻机枪就满足了!”秦铠一皱眉头,把两个小子给镇压了,然后挥挥手转头问道:“01式轻机枪散热问题有没有解决?MG系重机枪有没有新的技术方案?”
秦铠的提问自然是直指轻机枪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从目前看到的01式轻机枪来看,从MG系重机枪完善后的长程导气式原理被很好的吸收到这型武器上,但是,即便是MG系列使用水冷技术,枪管依旧烫到经常要停止射击,更何况仅仅是使用风冷散热。
黄标自然有些惊讶于这位秦总理对轻机枪技术的了解,枪管散热,毫无疑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事实上枪管上最烫的部位,就是在枪管最末端、贴近供弹弹仓的位置,而弹药过热,甚至可能引发事故!
他立刻一指摆放在测试位最后的两挺轻机枪,“总理,这是我们根据散热原理从新设计的型号,采用3cm宽、3mm厚的扇形铜导热片辅助散热,将连续射击数从800发提高到1500发,之后只需要10分钟就能再次投入使用!”
秦铠来到最后两支枪膛外包着密密麻麻旋转散热片的轻机枪面前,这枪到底是北海精密机械厂设计的,否则那有可能为枪管量身定制这种铜导热片,不过,这种设计显然不符合军用枪支价廉物美的要求,看着金光闪闪的轻机枪,倒活脱脱是个精美的工艺品,根本不像一把杀人利器。
他看了眼黄标和他身后的一群工程师,然后不紧不慢的随口笑道,“这个设计倒是很精致……”
听到这轻机枪还有不少毛病,这道理可打消了身后这帮军头兵痞们当场抢夺的念头,随后展示的陆军骑炮、80mm榴弹炮,则都是陆军方面期待已久的重火力,不免又让军头们碎碎念念不停。
而几天后,秦铠和大批军头现场观摩的热潮还未散尽,负责轻机枪设计的黄工程师意外收到试验场主管送来的一封信,信内只有潦草的五个字——可拆卸枪管。
此刻正在旅顺港参加海军英雄纪念碑落成仪式的秦铠,自然不会在意黄标工程师拿到这一提议后的激动,毕竟,在自动火力刚刚成为可能的今天,工程师们总爱用最科学的设计来解决问题,可不会有人用这种最原始办法来解决散热问题。(未完待续。)
………………………………
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
4月15日,财政部总长唐绍仪、工业部总长徐建寅、商业部总长何兴齐聚总理府,三位掌握着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人物向秦铠交出了一份成果喜人的报告单!但是,秦铠拿到报告后,其实最让他感到淡定的,则是历时两年才完成的大中华人口普查报告。
当然,这份报告历时实在太久,面对一个人口近5。5亿的庞大国家,误差那肯定是存在的,但却让他对于今后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把握。
唐绍仪主导的财政部,拿出了上一年度的财政开支报告显示,虽然农业税、盐业税等传统税收已经彻底从国家收入中去除,但是,随着国内工商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海外行省的资源产业开发,1891年全年国税收入激增21。5%,达到了惊人的6亿1千万元,按照如今银元与英镑1比4的比例,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达到惊人的1。525亿英镑。
而整个大中华地区GDP的统计,因为南洋自由港的存在,财政部在目前状况下实在难以统计,但这消息确确实实让秦铠感到巨大的兴奋,虽然在工业产能上,中国还未能真正挑战第一位的美国和第二位的德意志帝国,但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上,确确实实已经迅速接近大英帝国。
年初,由于刚刚从俄罗斯帝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俄罗斯国内债券、股票快速崩盘,影响到整个欧洲的经济形势,虽然目前看起来尚不足以导致经济危机,但整个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大英帝国含海外殖民地的GDP总量不增反减。
但是,大英帝国今年的GDP依然达到惊人的19。5亿英镑,英国政府收入超过1。6亿英镑,不过由于布尔战争持续不断的军费开支以及南非战后重建的需求巨大,秦铠深信,索尔兹伯里首相肯定在为手头的钱袋子着急。
此消彼长。毫无疑问,20世纪的开局年,凭借着大中华占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及东亚繁荣的商品经济,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并且迅速靠近了这时代的全球霸主大英帝国,不过,相比欧洲、美国繁荣的工业规模,秦铠可不会认为,仅仅10年。国内的工业规模就能超越发展了数十年的美国、英国、德国。
但是,无论如何,随着国内产业革命的到来,庞大的人口红利,使得自己拥有远比白人世界更有利的经济发展前景,也拥有远超国家产业规模的国税收益。
而一直由工业部负责运作的产业基金,在去年完成向海外行省近70个资源类项目投资后,基金规模依然获得了环球资源财团的净流入增长,如今资产规模已经达到秦铠都难以想象的近5亿元,相比建立之初的基金规模扩大的近一倍。
在报告了一连串好消息后。唐绍仪自然不忘记迅速把点好的钱袋子搂回来,他向秦铠递交了一份1902年一季度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其中甚至包括建设在长江、黄河上建造四座大桥的宏伟设想。
秦铠对于财政部依照内阁议案的拨款并没有任何意见,除了有限的军费和政府开支外,几乎所有的国税收益都投入到煤铁复合体、基建、工商、农业、教育、医疗领域,而这其中,秦凯唯一特别提到的,就是追加一块汽车产业的重工投资。
出乎意料的是,负责产业资金的徐建寅向秦铠提出了一个关于巨额产业基金运作的设想,作为工业部总长。他肩负的责任已经实在不轻,还要参与这大笔产业基金的运作,已经到了有心无力的地步,所以。他非常直接的建议卸任这一工作。
这一要求被秦铠暂时压下,不过也当面允诺,将会就这一情况进行讨论,建国之初,这么一大笔几乎都来自于南洋体系的资本,当时若直接并入国家财政。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而且,秦铠早就考虑到之后有大笔的研发经费可能仍需由自己秘密支持,所以最终选择了这种介乎公私之间的基金模式。
但随着三届政府的选举,复兴党已经毫无悬疑的成为了国内第一大政党,秦铠确实需要考虑如今南洋系和国资系有些理不清楚的关系,而他显然远比任何要清楚,所谓的国营产业的弊端,但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国家兴盛关键时刻,自己仍需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国家构建一个无以伦比的工业体系。
植根于南洋工业体系的国内产业,在短期内依旧无法摆脱来自南洋工业体系的影响力,但是,庞大国内劳动力和已成燎原之势的工业规模,正是自己能依靠挑战未来的根基!
4月16日,就在内阁特别会议刚刚达成新年度的产业计划,总理府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提高民营工商银行、上海产业银行等4家民营银行的资本授信额度,18日,国会就通过了包括《公司注册法案》在内的6项促进产业的新法案。
5月7日,就在国内各省公司注册热火朝天之时,北京却抛出了刚刚办结的一个重大贪腐案件,广州负责工业区的一名高级官员因放任工厂逃税并接受工厂贿赂被抓,同期报纸还曝露涉案的17家工厂,其中甚至涉及福建何氏、广州吴氏等两大如今如日中天的大官商。
这所谓何氏、吴氏自然就是如今担任商业部长的何兴、担任广东副省长的吴金贵,这一贪腐案的初衷,秦铠自然不是要针对这两位老部下老兄弟,但是,廉政司查案可谓是雷厉风行,等报告上来后,秦铠也是震惊于底层的问题。
秦铠一手开创的南洋体系,毫无疑问就是这时代最大的官商,虽然自己毫无疑问可以将南洋体系转为国有资本产业,但是向何兴这样一路协助自己取得如今地位的新财团,假以时日,必然会引发更大的麻烦,而不是这次小小的案子。
6月,国民议会以230票的高票通过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法官制度,作为国家走向法治建设的关键一步,秦铠十分坚定的推进了这一法治,先创建国家层面的司法顶层建筑,然后逐步将地方司法体系独立出来,而不是如今由总理府主导的司法构架。
而6月另外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自然是对广州贪腐案和逃税案的裁决,涉案的广州工业区副会长被曝受贿超过50万元,最终判处死刑,而涉案的19家工厂中,出涉案的40余人被立案审理外,还分别被处以总额高达6000万元的巨额罚款。
当月另外一件影响中国大事件,则是阿拉斯加与加拿大边界勘定问题,这是可以追溯到1825年英俄条约和1867年美俄条约中关于阿拉斯加划分的问题,但随着5年前阿拉斯加发现黄金后,导致了英国属国加拿大与美国爆发了边境矛盾。
这一次,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与新任英国驻美大使迈克尔?霍勃特勋爵在经过两个月的谈判后,最终,深陷布尔战争阴影的英国政府,显然不愿意在如今与德国、法国、俄国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再与美国关系闹崩。
所以,索尔兹伯里内阁终于同意对此让步,授意霍勃特勋爵同意美国政府提议的特别法庭仲裁要求,并且完全同意由美国提出的特别法庭法官的建议,这显然是放纵美国的要求而遏制了属国加拿大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等秦铠获得一系列报告后,他已经完全认识到,英美已经完全无法阻挡的完全踏上了同一条船。(未完待续。)
………………………………
第1216章 奥斯曼的大单
布尔战争的后遗症在最初仅仅是对大英帝国财政上的拖累,近4000万的军费外加南非殖民地重建列支的庞大经费,在1902年已经达到整个帝国财政收入40%,这已经是一个极端离谱的数据,要知道,大英帝国日不落之领土,到了19世纪末,已经难以向早年那样为本土输送大量财富。
更糟糕的是,除了印度、南非等少数几个殖民地继续着殖民经济的疯狂,其他殖民地的产出与维系当地统治的开支已经相差无几,甚至有不少殖民完全是在消耗帝国个金钱,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殖民地,对于英国国民经济收益并无实质上的利益,这也导致了伦敦方面对殖民地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但是,军力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显然丝毫未曾感受到夕照的危机,布尔战争的持续非但严重消耗了伦敦方面因为军备竞赛和经济竞争的能力,也同时让伦敦方面更加难以割舍与美洲和东亚的经济联系。
7月,将迎来英国的新世纪第一轮大选,秦铠立刻意识到了这是自己必须出手的时刻,很快,就在索尔兹伯里首相在6月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达成两国政治、经济的一系列默契不到一周,中国驻英国大使陈波的突然造访,经过长达一周的磋商,最终让他作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决定。
布尔战争以及如今与法国在非洲问题上胶着,已经让保守党的海外政策饱受争议,他必须、也不得不作出最终的努力,或者说是挣扎,在英国报业媒体一系列的民意调查中,自由党亨利?班纳曼爵士已经领先于保守党数个百分点。
6月28日,伦敦方面高调宣布了中英就确保南亚、印度殖民地经济达成《亚洲贸易暂行协定》的消息,而中国驻英国公使陈波随后也向英国媒体表示,中国将加大与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预估这将为如今已超越南非成为英国最大收益的印度。每年增加上千万的收益。
之所以能迅速达成以往难以谈判的关贸协定,自然在于秦铠的特别授权,陈波公使提出的这份暂行协定时限仅为10年,而非以往各国期望的永久协定。而这也是索尔兹伯里内阁为迎接选举最需要的东西。
消息公布后,保守党控制的泰晤士报在两天后进行了民意调查,立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索尔兹伯里内阁能迅速拿出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上议院、下议院都获得极大的至此后。而民意调查也显示,保守党显然在关键时刻扳回了重要的一份,至少,在民众支持率上,竟然神奇的取得了逆转。
北京,当陈波关于两国贸易协定的消息送进总理府之时,秦铠正在奥斯曼帝国驻华公使哈迈德进行友好会谈,他对于奥斯曼帝国其实并没有太多期望,这个老迈帝国断断续续的改革最终回到了君主独裁的道路,并且还将持续数年。并最终导致这个国家最终走向分裂。
不过,奥斯曼帝国庞大的国土和正被他们控制的中东地区,秦铠那是大有兴趣,他可没打算去殖民中东,作为后来者,伊斯兰控制的土地显然不是他愿意插手的,唯一能让他插手的——仅仅是利益而已。
事实上,与奥斯曼帝国的联系,最初还是德国人施莱尔促成的,作为柏林会议的参加国。奥斯曼显然对于德国的发展羡慕不已,而且,奥斯曼帝国虽然与英国贸易不少,但却更倾向于做墙头草。同时也与德国进行贸易和拉近关系。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布建立强大军事力量的计划,却本身工业能力有限,邻居奥匈帝国、意大利都不是善类,而一直来给予奥斯曼些许帮忙的大英帝国,说白了就是一个恶棍,每次帮忙都需要奥斯曼割块肉。所以,哈米德二世最终借助德国准备插手巴格达铁路的机会,向德国提出了军备和工业的条件。
但是,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正在全速武装的道路高速飞奔,哪有功夫理会奥斯曼帝国的要求,要腾挪出产能来帮助奥斯曼帝国,这可不是威廉二世愿意做的事情,结果负责外交的施莱尔灵机一动,就把这单生意介绍到中国来。
奥斯曼帝国驻华公使哈迈德原本只是帝国郁郁不得志的人物,转眼间就被赋予重任,对于远东中国的崛起,担任公使十年的他自然是了解不少,但是,带着来自德国的信息拜会外交部后,原本以为希望不大的他,却意外的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
在一系列协商后,秦铠今天大笔一挥,十分干脆利落的签署向奥斯曼帝国出口1艘汉级战列舰、2艘玉衡级巡洋舰、6艘昆仑级驱逐舰的大订单,并且同意帮助奥斯曼帝国在安塔利亚建立一座现代化造船厂……当然,一切的帮助都是有报价的!
消息传到伊斯坦布尔,这消息,毫无疑问让正面临来自欧洲威胁的老迈帝国大为惊喜,奥斯曼帝国正不断遭到奥匈帝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的挤压,而刚刚结束的保加利亚危机中,欧洲各国也从中看到了奥斯曼帝国的疲软,正迫不及待的试图从这个老大帝国身上略去更多利益。
如今竟然意外获得了亚洲第一号军事强国中国的支援,即便是名义的支持已经是十分难得和可贵,更何况,中国竟然十分慷慨的同意了一系列的军售,更重要的是,还同意向奥斯曼帝国转让海军造船技术,这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当然,作为统治奥斯曼帝国二十多年的独裁者,哈米德二世自然明白,这世界绝对不会有不明不白的友情,而秦铠提出的要求倒是让让他完全的放下了心!
与奥斯曼签署最惠国待遇条约、同时由两国合资对红海沿岸进行勘探,秦铠慷慨的提出,由中国出资100万英镑、而奥斯曼只需要出让红海沿岸从麦加到塞拉莱1000公里的荒原,一旦正式开采矿产的话,利润双方分沾。
如今,中东地区原油开采早已经不是什么秘闻,不过,事实上奥斯曼对当地的统治并不算强力,加之各国列强纷纷插手,尤其是英国掠取了很大一块利益,奥斯曼几乎毫无收获,听说中国愿意掺和进来,并且给予帝国一半的分成,几乎没用几天的考虑,哈米德二世就考虑清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