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对于南美人之间的军事竞赛。秦铠自然没打算做什么墙头草,在他所知的历史中,介于南美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尤其是中国政府正在主导的巴拿马运河开凿,一旦运河开通后,运河和海军将成为全面掌控南美局势的重大力量……而非如今简单的军备竞争那么简单!
南美各国中,有能力加入这一竞争的自然有三大国家巴西、智利、阿根廷,至于哥伦比亚……那是自己正要严厉打击的对象,而且,哥伦比亚那腐败透顶的政治,在南美也毫无竞争力!
所以,秦铠早就让军政部为智利人提供了整套方案——一份包括2艘夏级战列舰、2艘黄山级巡洋舰、8艘上海级驱逐舰大舰队方案!不过,智利人对于这份方案虽然是十分动心,但却被450万英镑的报价吓的半死。
当然,原本打算找秦铠叙叙旧、再打上些折扣的辛克莱总督,很快就被秦铠轻描淡写的回扣理论打趴下了……
“辛克莱总督,你后面就要参加总统选举,昂贵的竞选经费,虽然威廉姆斯中将会帮助你筹措,但是……那到底是军队的资金,你用了之后,相比会有许多的牵掣……而这一次军队采购,出于对两国友谊的信任,我在这里可以签署以矿区勘探权为抵押的贷款,而整个军售中的5%将会以无记名募捐的形势投入您名下的精选基金!”
秦铠十分诚恳的向智利人推销着“中国制造”,结果,很快,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中国和智利达成550万英镑巨额军售和民生物资采购的合同就签署了,不过,具体的军售内容,自然作为两国的军事机密并不对外公布。
当然,鲍尔公使很快就在几天后得到秦铠的召见,一见面,秦铠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亲爱的鲍尔,中国为贵国创造了在美洲的产业机会……我很希望你也能尽快为两国达成协议作出努力……你必须要让伦敦明白,保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远比抵制要更为有利!”
从秦铠有意无意透露的细节中,他立刻明白了这次召见的目的!(未完待续。)
………………………………
第1129章 主炮的新时代
秦铠深谙军备竞赛的本质,对于南美一直来就剑拔弩张的领土,自己显然不可能一家通吃、货卖两家,这个消息显然并非仅仅扩散给了鲍尔,早在两个小时前,德国公使施莱尔也获得这个消息,不过,如今的德国工业,正忙着为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崛起全力上马,这对于海外的军备竞争,可谓是有心无力。
反倒是大英帝国,虽然如今也是卯足了劲要压制来自欧洲海岸线上的海上竞争,但强大的重工业能力,依然可以向南美输出产品!而面对着双赢的局面,鲍尔虽然对于秦铠在关税上的一系列要求颇感压力,但却因此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筹码……
至少,这让他能够有机会说服国内的那些官僚,来支持他的外交行动,当然,他远比伦敦的那些人更了解远东的变化,就在自己的短短十年的外交生涯中,这个远东强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己初来乍到时,那些目光呆滞、梳着干枯辫子的中国人,已经迅速从社会主流中消失,更主要的是,一大批这时代的中国精英从各个层次涌现出来,尤其是在从南方新军中走出来的那一大批年轻的中国官员,给予了这个国家从未有过的活力和冲劲。
鲍尔经过整整一天的反复推敲,最终十分确信一点,自己为大英帝国争取到一份至少是500万英镑以上的巨大国家利益,而这对于推动如今国内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大英帝国对南美的政治影响,也将随着军售进一步的加深。
1897年的1月11日,伦敦方面经过确认后,也非常惊喜的表示了参与南美海军军售的意愿,格莱斯顿首相对于鲍尔取得的丰硕外交成果大感满意之余,特地发来电报向他表示了祝贺,同时,这位首相也表达了他对强势中国的担心,要求鲍尔尽早确认中国的外交立场,尤其是在欧洲列强竞争时的立场!
而此时的秦铠,却已经不北京城,在经过整整两天的海上航程后,这位掌握远东的强人抵达了数年间已经修缮一新的旅顺军港,在深冬的大雪中,军港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高高的龙门吊和港口传送机,正在不停的工作。
这里如今早已经是北方舰队的泊锚点,而正是为了这支舰队秘密存在,整个旅顺周围都成为了一级的军事禁区,而且,经过国家立法,所有东北的运输贸易都仅能由中国船队来负责,事实上,是由马尾海运来直接运作的。
很快,秦铠就在舰队司令部见到了唐青山一级一大批北方舰队的年轻军人,这其中,也就几个将官是来自南洋水师的老人马,而更多的年轻军官,却是来自于国内的高等学院和军校,其中甚至有近4成的军官是来自于军工厂的技术代表,这也是北方舰队不同于其他三大舰队的最大特点。
秦铠非常热情的为在座的军官们一一送上从天津带来的元宵点心,同时,热腾腾的茶水、来自军方特供的卷烟也立刻摆了上来,而唐青山则非常得意的获得了额外的奖励——来自秦大总理的亲自点烟……不过,这根烟显然并不是那么好抽的!
“青山,炮术实战演习有没有什么难处?”时值还在过年时分,虽然有秦大总理坐镇,室内气氛倒也是融洽的很,但秦铠显然并非来北方舰队开新春联欢的。
唐青山刚吐了个烟圈,立刻举着夹着香烟的右手行了个军礼,“总理,汉级战列舰之前已经完成了5次试航、15次海上炮术弹道射击检测,此外,陆基火炮弹道测试已经获得了成功,13。5寸口径、42倍径主炮,有效射程15000米,基本符合海军的需求!”
南洋重工大口径火炮上的攻坚战已经持续了数年,目的就是为未来的海上巨舰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猛烈火力,整个中国舰队,目前装备的最大口径的是马尾火炮厂为大禹号生产的305mm、40倍径重炮,单炮重就达到50吨。
尽管秦铠为马尾火炮厂率先引入了套筒式加工工艺和英式紧固技术,不过,在这种跨越工程学、材料学、重化工产业的技术上,这时代缺乏的是指标性测量技术,能不能生产出大口径火炮,能生产出多大倍径的火炮,涉及到的可不仅仅是火炮厂的生产能力。
越大口径的主炮,就能在最短时间向敌人投射更大吨位的炮弹,这一点显然早已由秦铠灌输给了每一个中国海军的将领们……但是,炮膛口径的每一寸增加,都意味着发射药量几何级别的递增,对于炮管钢材的要求更是惊人的递增。
也就是在两年前,随着南洋重工高达30米的2500吨水压机落成,这座由最大构建达30吨的巨型机器,终于为火炮工业带来的超越瓶颈的契机,13。5寸的巨炮终于横空出世,而经过整整两年的不断试验,真正量产的海军舰炮终于搬上了北方舰队的武器平台。
当然,汉级战列舰装备的13。5寸主炮也并非没有遗憾,由于钢材品质上的瑕疵,最初生产的一门45倍径样炮,在经过50次的试射后导致爆膛的严重后果,这门主炮采用的是最为成熟的双层套筒技术,同时,还对炮膛关键部位进行了精密的铁丝紧固处理,但这一处理虽然强化了径向强度,但炮膛的纵向强度,却未能达到预期!
最终,马尾火炮厂谨慎的将97型舰炮确定在13。5寸、42倍径的范围内……即便如此,97舰炮的单座重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0吨,更惊人的是炮弹的重量直接由305mm主炮的350公斤,一下子提升到13。5寸每发630公斤,出膛也达到800米/秒的满意初速,这一巨大的工业成果,获得了秦铠颁发的当年度国家军事工业特别嘉奖。
秦铠此番来到北方舰队,也正是为了观摩自己创建北方舰队所取得成果,这支隐藏在北方腹地的舰队所掌控的,正是中国海上力量的未来!
他可无意在如今欧洲风起云涌的军备竞赛中插上一腿,但是,也绝不代表中国海军将停滞不前,对于深谙海权对国家利益重要性的他,可从未想过要给太平洋彼岸、乃至大西洋尽头的任何国家、任何的机会!
对于这样优秀的重工业成果,秦铠显然是十分的满意,他虽然可以复制后世的技术参数、甚至是火炮的加固技术,但是,依靠自己复制的技术细节,显然并不能真正提高中国重工业的实力,而正是从这一门门充满工业美感的舰炮上,他看到了国家实力的崛起。
“青山,明天的实弹演习和试航,我希望能够看到北方舰队真正的实力!”秦铠很满意的拍了拍唐青山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谈到正事,唐青山的兴致更是高涨,端起面前的茶杯灌了一口茶水,立刻起身展开了身后一副大海图,“总理,明天的试航,2艘汉级战列舰和2艘秦级战列巡洋舰将分别展开一一和编队对抗,靶船由各自拖曳,两舰队的指挥官分别是林武和孙平少将!”
这自然是秦铠最感兴趣的事情,北方舰队奉命进行秘密测试和研究,显然不是某型战舰,或者某型火炮,而是海军火力的整体平台,为此,北方舰队从最初的两艘练习舰组建,很快就配备了太平洋舰队也未曾配置的汉级战列舰和秦级战巡。
当然,汉级战列舰并非特别意义上的先进武备,整体的建造不过是略微放大号的夏季战列舰,排水量18000吨,比夏级战列舰增大了1000吨排水量,而这主要是因为主炮由夏级战列舰的305mm一下子升级到13。5寸的巨大口径,导致了双联炮塔、扬弹机、炮座的整体重量一下子增加两百多吨!
而且,汉级战列舰作为新式的火力平台,北海造船厂第一次将第四座大口径舰炮装上了同一艘战舰,这是这时代唯一一艘装备有8门主炮的重型战舰!
这一次与之对抗的,则是海军少壮派最钟情的秦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15000吨、却拥有能输出45000马力的高效汽轮机,可以轻松将战舰推上26节,这可以说是这时代海上跑的最快的大战舰,没有之一。
更惊人的是,同样作为武备平台,建造秦级战列巡洋舰的马尾造船厂,也为这艘战舰装上了史无前例的343mm的6门主炮,这使得它成为这时代战巡中最具打击能力的平台。
秦铠点点头,对于海军新战舰的测试,唐青山肯定是下足了功夫,他仔细听完了这位关于海军演习的策划,而他的注意力,则很快被唐青山从坐席上拉起来的3个年轻技术军官的发言所吸引。(未完待续。)
………………………………
第1130章 火控平台大比拼
汉级战列舰出现,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时代无畏舰发展的历程,虽然相比真正意义上的无畏舰时代,秦铠亲手引导的中国海军工业,显然走了一条十分平稳、踏实发展的道路,战舰的主炮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四门到六门,到如今的8门主炮。
但事实上,秦铠依旧挥舞着金手指,正在逐一将历史上曾经阻碍战列舰主炮发展的障碍一一清除,从三胀蒸汽机到汽轮机,从螺纹炮闩到横断纹炮闩,而南洋重工的全方位发展,更是为战舰的配套工程提供充足的工业储备。
工业帝国绝对不是一日间能够崛起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显然是必须的过程,而秦铠在这一历程中,甚至可以放弃一部分的发展规划,比如……这时代还完全不靠谱的飞行器,不过,虽然南洋重工在这方面的研发仅限于汽油发动机,但他却早已关注着欧洲、美洲的技术成果,他丝毫不介意在恰当十分踩着别人的肩膀前进。
中国海军一路走来,火控上掌控的绝对领先地位,现在早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而这一次秦铠来观摩北方舰队的演习,这更是其中最让他关注的内容。
“总理,我是江南重工精密机械厂……的军代表罗胜友,江南精密负责秦级天狼号战巡的火控设计,我们对暴风精密火控进行了1/40罗经点的高精度改造,在过去半年的海军炮术海试中,射击指挥仪精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敌的摧毁效率!”
率先站起来向秦铠汇报的年亲人声音多少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不过,这个30岁不到、已经挂着少校军衔的年轻军官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他拿出厚厚的一叠测试结果,并且摆放出其中的三张结论性报告。
看到秦铠挥手示意他继续,他立刻大声报告道:“总理,根据天狼号战巡完成的150枚炮弹的测试中。以及北方舰队参谋部兵棋推演结果,都有充分的依据证明江南精密完善的新型暴风精密火控系统所有用的绝对打击力,我们推算,在同等火力下。天狼号战列巡洋舰能在22分钟内达成严重致伤同等级敌舰的目标!”
“很好!”秦铠对于北方舰队在海军建设中的严谨以及江南精密机械厂在精密机械上的进步,自然是十分的满意,工业现代化的未来,就在于高精尖的精密机械,这方面。自己可从未吝惜过大笔的投入,而南洋重工也先后筹备了包括江南精密机械在内的4家军工厂。
不过,在肯定了暴风机械火控体系的同时,他自然明白暴风火控的弱点,“罗少校,你参与了所有的火控海上测试嘛?”
“是的,总理!”
秦铠点点头,话锋一转追问道:“少校,我今天不仅仅是来听取你们的成果,如果你了解的话。可否详细说一说暴风火控在天狼号战巡上测试中碰到的问题!”
这问题立刻就让年轻的少校愣了一下,不过,很显然对于这一点,罗胜友少校作为海军技术军官拥有非常优秀的业务能力,“总理,暴风精密火控引入了战场态势标绘,不过,在实际作战演习中,态势标绘效果并不明显……而影响暴风火控更直接的原因,则在于对敌观测的精度和时间差!”
对于罗胜友少校的解释。秦铠并没有作过多的表态,他自然明白暴风火控的核心原理,基于对敌观测数据的不断测算,然后通过计算钟计算出射击诸元……而这一标准化的海军炮术规则。如今正遭遇到极大的挑战……
罗胜友少校的话音刚落,一旁,迫不及待的另外一名四方黑脸敦实的汉子已经大声的报告起来,“总理,我是北海精密机械的黄朝少校,我们刚刚完成对天魁号战列巡洋舰上阵风智能火控的专业改造。除了达到与暴风火控同等级的精密度外,我们的火控还提供了智能修正组件,可以依据距离完成炮术修正,甚至可以修正观测数据误差!”
这“智能”二字立刻吸引了秦铠的注意力,要知道,在他的那个时代,这绝对是个极其普通的词语,但在这时代,在机械为王的时代,能用上这一词来形容的机械系统,光是这设计理念,就值得自己嘉奖,不过,这位黄少校的模样,实在和智能二字有些南辕北辙的意味!
他立刻十分感兴趣的追问道:“黄少校,你这智能二字,可不能随便自夸的!”
阵风火控平台,其实来自于海军成熟的射击指挥仪演变而来的火控系统,在海军历次的战争中可谓是功勋卓著,不过,采用精简计算钟技术,以秦铠的观点来看,阵风火控平台与其说是战舰火控,其实更适合的定位应该是炮位火控!
黄朝还没开始报告,一旁的唐青山倒是先肯定了阵风火控的成果,“总理,黄少校在阵风火控上倒是花了不少心血,去年底,他还总结了一篇关于炮位射击数据的研究报告,提交海军部后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唐青山这一题,秦铠身边的海军上将吕翰立刻想起了什么,凑到秦铠耳边低语了几句,这立刻让秦铠颇为意外的再次仔细审视起这个黑脸汉子。
“黄少校,你根据北方舰队的实战演练结果,提出了对火炮齐射的新论点,认为在万米内的炮击中,完全可以依托新型的单炮位射击指挥系统取代战舰齐射……这可与海军理念在对敌作战中取得经验和战果并不吻合啊!”秦铠立刻严肃的问道。
这个身材敦实、并不高大的黑脸军官,听秦铠谈到这个问题,倒是显露出十足的底气,“总理,这是基于北方舰队一年多的海上演练得出结论,是经得起论证的!而以我们现在的火力布局以及未来海战中射击精度的提高,我认为,如今英国、德国海军日常训练的7000米距离,已经完全落后了,而我们未来着眼的海军火力投射线——至少应该在一万米以上!”
这话题显然让在座的海军将领、军官们立刻兴趣高涨,而秦铠也饶有兴趣的继续追问道:“黄少校,那 你的阵风火控,能否完成万米以外……甚至是15000米外的对敌射击!”
==================================================================================================================================================================================================================================================(未完待续。)
………………………………
第1131章 马尾的败笔
秦铠提出的这个问题,自然是难度极高,15000米的距离,即便在晴朗的天气,在中桅瞭望哨上大致可以看到目标的大致轮廓,而海军作战中,理论上最远目视距离,大约在22000米左右,而这极限距离上,其实看到的仅仅是船桅杆而已!
影响海军炮术最直接的因素,无疑就是测距仪的精度问题,新型的FA94S型测距仪,光学放大组件的放大倍率已经提高到这时代无以伦比的26倍,借助10米的高精度测距基线,理论上已经能够实现15000米距离上的测距!
但这还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尤其是在作战环境瞬息万变的大海之上……
黄朝显然也感到了这个问题的棘手,作为北海精密机械厂的技术军官,他可是阵风射击指挥仪的缔造者之一,而且,数年间,都在潜心研究和完善这一射击指挥系统,也就是基于机械射击指挥仪上的极大研发热忱,也是对北海精密机械工业技术能力上的了解,他才有在这里侃侃而谈的自信。
他立刻十分肯定的回答道:“总理,安装在天魁号上的96型阵风机械火控,要实现15000米距离上的远程打击,理论上是可行的,天魁号在10月17日进行的对岸打击时,实现了4轮齐射后对岸目标成功打击,但是……在双方战舰高速机动的情况下,炮弹飞行15000米需要19。2秒的时间,要准确击中目标,需要射击指挥官的极佳经验……以及很大的运气!”
听到这个敦实汉子十分精辟和中肯的回答,这让秦铠也是颇感满意,如今的英国人,建议中英海战的教训,已经将原本4000米的海军训练航距调整到7000米,而相比之下,德国人显然因为更多的接触中国海军。早已颇不接待的尝试8000米以上的作战可能性。
不过,因为德国方面根据转让技术研发的测距设备显然还在起步阶段,而射击指挥仪更是毫无头绪,目前还停留在仿制87型台风射击指挥仪的阶段。而以88型台风社会指挥仪的精度,配合德制210mm速射火力,在六七千米上,已经完全能压制英国海军的火力,而他们的问题。显然也是如何在这样的距离上击穿英国战舰的铁乌龟壳……
不过,这可不是秦铠要替德国人考虑的,他也确信一点,德国人的技术上和保密性上,肯定会做出一些让欧洲震惊的结果!
他更欣慰的是,整个中国军工产业,正基于南洋重工这一坚实根基茁壮成长,而时隔不过一年余,北方舰队已经迅速接手了2型全新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事实上。四艘战舰虽然只是两个级别,但却是分派给北海、马尾、黄埔、江南四大厂分别建造。
建造代表这时代中国海军最高水平的战舰,这样的荣誉自然足以激发各工厂、实验室在战舰上投入最大的热忱……黄朝代表这北海精密机械厂,他负责的就是不断改进自主研发的阵风系列射击指挥仪。
秦级战列巡洋舰天魁号拥有极佳的机动性和续航力,尤其是在配备了13。5寸的主炮后,除了装甲上无法和战列舰相抗衡,战力上已经拥有了惊人的提高,650公斤的重型炮弹以及800米/秒的出膛速度面前,即便是如今欧洲最优秀的克虏伯装甲也面临巨大挑战。
而随着国内重工业产能的飞速提高,如今的秦级战列巡洋舰设计上。已经完全超越了这时代欧美战舰傻大笨的理论框架,借鉴海军潜艇技术的提升,大条格的封闭型水密舱技术被应用到战列舰和更脆弱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上!
秦级战列巡洋舰全长128米,整体布局已经完全体现出了无畏舰时代的修长舰体造型。虽然只安装了3门双联13。5寸巨炮,但作为用来压制欧洲这时代盛行巡洋舰的设计理念,海军高层都已经惊呼过了——这完全是大炮打蚊子的混蛋设计。
毛子设计出来威慑英国佬的留里克号,安装的不过是9寸的主炮,和全面换装的K88渗碳装甲的秦级战列巡洋舰对抗,留里克号12门150mm副炮到时候完全是纯摆设。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彻底的碾压。
目前唯一算是欧洲领先概念的英国造的火神战列巡洋舰,从设计数据上来看,火神安装的12寸主炮4门、210mm主炮4门,对抗德国的皇帝级战列巡洋舰或许还有点口径上的优势,但在秦级战列巡洋舰面前,口径、主炮数已经输得精光,更别提,96型阵风机械火控以及中国海军在战斗经验上的巨大优势。
此时此刻,在场的这些海军高级将领们,显然都在考虑着同一个问题——当战斗的距离与战舰的速度不断提升之后,未来,想要向之前数次大海战中碾压敌人,显然需要的是更难以想象的技术领先!
一旁的吕翰显然对北海造船厂颇具厚望,而黄朝这厮确实也表现出来足够的能力和实力,在对阵风系列火控以及天魁号战巡的指挥系统设计改造中,创新了不少新的仪表同步技术,这自然也得益于北海造船厂身后的技术积淀。
此刻听到黄朝显然碰到了难易绕过去的问题,他立刻开口追问道:“黄少校,万米以上的作战,你在过去大半年的海试中,有没有新的技术突破?”
黄朝自然明白今日在这里的这些大人物的分量,那一个都是在如今军界举足轻重的任务,而他们关心的问题,目的显然很简单,那就是要不断保持中国海军在技术上领先……但是,就此而言,他与海军重工的同仁们确实也是亚历山大!
他考虑了一下措辞,这才回答道:“将军,要提高12000…15000米距离上的炮击命中,我们现在的阵风火控系统,装备的26倍光学测距仪,目前的观测效率并不算高,所以,通过不断观测双方速度、航向计算出对炮术至关重要的距离变化率,这一点上很难满足远距离炮击的要求,更何况,在高节奏的作战中!”
吕翰显然并不十分满意这个答案,“那你们北海精密机械对此有什么设想?或者是改进方向?”
“采用更高倍率的光学组件!我们正在尝试采用双重、三重广角测距仪,可以获得更高的测距精度!也可以……提高北斗机械计算钟的精度,获得更短的计算输出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火控输出的命中率!”黄朝立刻说出了两项核心的技术改进方案,作为这方面的高级专家,这一领域早已让他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有一种求道飞升的强烈探索欲。
“这样的投入,能产生多大射击精度的提高?能让我们继续保持对欧洲海上力量的距离优势嘛?”吕翰显然对此期望颇大,仍不依不饶的继续追问。
“这个……在未安装到战舰上进行海试前,很难判定!”黄朝的黑脸也因为不断的思考摆在面前的新问题而变得有些发红!
秦铠对于这位在技术上的执着显然也是颇感敬佩,可以说,海军火控系统从最初的测距仪走向如今的自成体系,他显然在暗中推波助澜过,但是,等他入主北京后,就少有机会去专门关注这一领域……但是,整个南洋重工内部显然已经形成了一种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技术研发氛围,海军重装备领域以及火控系统研发,可谓是成果喜人。
北方舰队,则担负着海军各类新技术的试验田作用,这对于如今中央集权下的中国,设立北方舰队的效果,则更为凸显,大量的新技术在这里的碰撞,反过来有促使了各个技术研发机构和重工厂间的直接竞争。
他显然有很有兴趣继续听吕翰提出维系海军持续领先的各类问题,不过,这可不是他特地来到北方舰队最重要的原因,他很快就以十分和气的态度终结了吕翰不断向黄朝的提问……
他转头看了眼正在和许寿山眉来眼去的唐青山,这两货还真成好机油,“青山,听说马尾实验室提供的阿尔法计算钟和火控系统,表现很糟糕?”
说道这事情,唐青山顿时撇下了好机油,朝着一旁汉级战列舰长安号舰长孙平,“老孙,你来说这个事情吧,我已经被这什么阿尔法综合火控搞的全无脾气了,反正就一个三个字——不好使!”
一旁的孙平也是马尾老人,显然对马尾船政深有感情,不过,提到这回马尾实验室和马尾造船厂联合研发阿尔法计算钟和火控系统,却表情和唐青山毫无二样,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总理,咱们马尾可从么有过这么样败笔,如果用这火控去打仗,我倒是宁愿自己上瞭望哨测距,凭咱们的炮术水准,也比这么个大铁疙瘩要精准啊!”(未完待续。)
PS: 因为俗务繁忙,最近更新是在糟糕,各位见谅~~雪漂万分抱歉!
………………………………
第1132章 龙系综合火控
马尾实验室,无疑是这时代中国科技力量的一支标杆,除了拥有机密身份的特斯拉小组外,以南洋大学为根基,在马尾形成了这时代最具创新意识的一片土地,而事实上,整个马尾实验室如今已经扩张到覆盖福州马尾近八十公顷的庞大面积。
整个马尾实验室,囊括了包括农业、化工、机械、电磁学、军备、数学、哲学在内的七大分实验室,每年设立的专题研究项目达到近千个,当然,其中真正最终投入实际应用的比例并不算多,但秦铠却在这里打下了未来中国科技不断求新发展的最好基础。
相比之下,后来发展起来的海川大学实验室、南洋大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实验室,如今更多的是在继续人才资源,规模较小,但却也时有成果,但总体而言,马尾实验室在如今的中国,无疑代表着技术和创新的典范。
不过,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