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章奎中将担任前敌总指挥……”
“情报显示,缅甸驻军为英国远征军三个师约3。2万人,但他们分布在沿伊洛瓦底江沿线的十余座城市,其中2。1万人驻扎在缅甸首府仰光附近,诱敌北上、逐步歼灭是整个缅甸战役的核心……印度北方,英军军力稀缺,当地主要是印度土著驻军,战力匮乏,第一远征军将视作战可能性,尽力推进战线,由第二军团配合击穿英国人的防线,若敌人防线崩溃,则达到我之作战目的……”
当天的军略会议的上半场,显然是马泽的私人表演会,而这一系列的信息,也让外交部、议会、财政部的大佬们获得了足够的信息,反正……这将是前所未有的一场浩大战事,胜则国家将再现盛唐疆域的宏伟,即或战事不利,前敌指挥部也会获得超过20个师的后备军力,用于拱卫现有领地,届时,英国人也将饱受战争创伤,为最终外交斡旋创造条件!
获得各自所需的消息后,内阁大佬们纷纷退场,他们可有大把的事情需要立刻去付诸实施,而秦铠则神色淡然的继续安坐,这一次,军议会场上的主角,则由马泽换成了海军上将吕翰。(未完待续。)
………………………………
第1021章 强敌在前
海情司目前获得的消息,对于深谙海军战略的吕翰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英国人这一次可谓是下足了本钱,既然要在远东动手,实力强劲的皇家海军,绝对不会是那种轻敌冒进的对手。
综合各方面的目前的信息,皇家海军已经投入远东和即将投入远东之战的主力战舰已经达到了一个让人恐惧的数字,1886年后陆续服役的海军上将级战列舰中,科林伍德号原本就担任远东舰队的旗舰,而这一次,海情司已经确认露营者III、安森III、本鲍IV三艘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已经驶入印度洋,这意味着,大英帝国6艘海军上将级战列舰中的4艘已经投入远东的战场。
而纸面上的军事力量对比中,更让在座军方高层担心的是,伦敦海军部对于中国海军的重视完全超出想象,除了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加入战团,更有3艘堪称皇家海军最强战舰的君权级战列舰也被证实可能参与远东的大海战。
声望号战列舰是第一艘被中国确认进入印度洋的君权级战列舰,而反击号、皇家橡树号两艘战列舰也分别在苏伊士运河被观测到,大英帝国在非洲、中东的掌控,显然无需这等级战列舰的支援,所以,海情司断定,他们的将驶向印度洋军港与之前大批战舰汇合。
吕翰在偌大海图上十分仔细的标注上了英国海军分舰队的标识,仅仅是目前状态,皇家海军在过去25天内,已经向远东增调了超过28艘以上的战舰,绝对要命的是,其中竟然有超过四分之一是强悍无比的顶级战列舰。
加上英国远东舰队和印度分舰队原有的战舰,英国海军已经在东方投入了他们超过一半的最新型战列舰,加上远东舰队前任旗舰蛮横号这一级别的大型铁甲舰,以及并不怎么出名的征服者级铁甲舰、巨人级铁甲舰,远东舰队超过8000吨以上的大型战舰已经达到吓死人的10艘以上。
吕翰拿着指挥棒点着地图上那些蓝色的敌对战舰标识。虽然这是自己面前的大敌,但神情之间还是毫不掩饰的流露出心驰神往之态……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大敌,远超之前自己曾经亲手击败的法国、俄国,至于日本、美国之流。他从未真正作为过对手。
而这支称霸海权150年的强大海上力量,如今即将成为自己面前最让人激动的对手,只是,从面上局势看起来,此时此刻的吕翰。可一点都没有激动的表现……中英之间介于双方各自的原因,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进行一场决定生死的大决战,但是,目前看起来,中国的崛起以及英国试图对东方的掌控,这已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目前,太平洋舰队主力战列舰包括大禹、蚩尤、轩辕三舰,一等战列舰有黄山、泰山、玉衡、定远、镇远,装甲巡洋舰初新入役的琉球号外,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舰虽经速射炮改装。战力提升不小,但防护差强人意……”
“……目前海军军力,总吨位、火炮口径、火炮数量上,我们只有交战之敌的40%,而在炮术上,根据之前巴淡港对英国战舰的实地调查,英国人已经对我军的炮术进行了深入学习,引入了一种型号为MKII型的梅德里克射击计算器,配合测距仪进行射击指挥,海情司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英国皇家海军加入远东作战的战舰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造!”
吕翰说到这里,言语中还是不由自主的流露中对英国海军追求战术进步上的肯定,大英帝国能够在150年间称霸四海,没有这种战术、武备上的忧患意识。那是绝对不可能延续那样国势的……中法、中俄、中日的大海战中,英国佬显然学了不少东西,而且以最快的速度在追赶中国海军这方面的领先地位。
秦铠听到这里,也是颇感兴趣,4年前,作为中英、中德经济和技术合作的筹码。自己向英国和德国分别出售了合像式测距技术和体视式测距技术,而这两项技术原理,至今都被两国列入国家级机密,根本未曾公开,而且都不用于外售战舰。
科研体系已然走在世界前列的英国、德国,显然很快就消化这一测距技术,而且有些出乎自己意料的走上了初级火控平台的这条海军必由道路,英国新战舰上的梅德里克射击计算器,根据海军情报司的调查,很显然就是一种应用于小吨位战舰的初级火控设备。
由此推测,最新型的皇家海军君权级战列舰上,肯定也会安装类似设备,而且,鉴于战舰体积以及指挥室的扩大,显然不会采用“高贵号”上这种低端产品,不过,英国人若是仅仅想依靠这些许的进步来挑战中国海军炮术和战术理念上的地位,那倒是有些痴心妄想了。
“英国人肯定想着一口气吃掉咱们的太平洋舰队,看他们这来势汹汹的模样就可知一二……”秦铠举起右手示意吕翰,然后笑着问道:“赓堂……吕大将军你可绝对不会窝在苏比克和坤甸港吧,说说看你和许寿山的如意算盘吧!”
吕翰听到秦铠的评论,也立刻笑了起来,“总理,我们南洋水师当初以一当十之日,也未曾害怕过法国人……如今的英国人,在我看来,虽然未必是什么纸老虎,但绝对不会是真老虎,如今我们还真得好好操练一番,让他们看看咱们打虎的能耐……不过,我这里还有个最大的问题!”
“哦……”秦铠应了一声,立刻知道了吕翰的意思,“根据我们在伦敦的线人,皇家海军舰队没有完成集结,爱德华?西蒙上将未真正掌控远东舰队前,英国人只会谨慎选择冲突……与他们恰恰相反,而我们则有选择宣战的便利,但我们也一样需要等待三线进攻陆军的准备……最迟,应该不迟于7月上旬……这段时间,南华师将承接更为艰巨的任务!”(未完待续。)
………………………………
第1022章 登陆苏门答腊
秦铠谈到的关于南华军团面临的困境,自然是来自爪哇前线的军报……荷兰在爪哇的陆军主力正困守中部的坚城万隆,根据贺小均从前线获得的消息,大约有两个师近25000人的荷兰军队溃散后逃向该地区,而南华军团之前的主攻方向自然是荷属东印度的核心城市巴达维亚,所以,让这些溃军获得了残喘的机会。
在6月18日后,南华军团抽调了南华第三陆军师从帕尔努看地区登陆,巩固苏摩地区的占领后,开始向万隆地区展开进攻,不过,受到当地强降雨的雨林气候影响,尽管整个攻击纵身不到100公里,但南华第三师的正面展开还是遭到了热带气候和当地泛滥洪水的极大干扰,后勤辎重部队几乎寸步难行。
贺小均自然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荷兰军队显然不是什么渣渣军队,虽然在自己主导的穿插、急袭中彻底粉碎了对方防御的信心,但若是假以时日,毕竟在这块地皮上,荷兰人目前都算是主场作战,恢复起来不会很困难的。
他立刻急电第二师齐方,命令他回师夹击万隆荷兰守军,而他则亲自操刀,于6月22日从巴达维亚誓师,登上由南华分舰队护航的近30艘大型海船,几乎是毫不费力就通过了爪哇岛与苏门答腊之间的盛安海峡,并且与当天傍晚时候,从苏门答腊东部南邦地区的海滩登陆,由此,盛安海峡已然落入南华舰队的控制之中!
南华第一师13000人庞大军团的登陆,完全没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抵抗,这对于贺小均而言多少有些意外,要知道,攻克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后,大批荷兰军事情报落入他的手中,苏门答腊作为控制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岛屿,同时还是荷属东印度极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
巴里桑散山脉从西到东横贯整个苏门答腊岛的南段。山脉以东是巨大的冲击平原,也是当地农业的主要生产地,而荷兰人在这里驻扎了东印度第五师,荷兰人的据点就是紧靠南邦的巨港要塞。
在贺小均的战略中。原本有两个作战计划,一是从巴达维亚一路向西,在巨港以北地区的海岸线上登陆,寻求切断巨港之地与中部荷兰其他地区的联系,不过。最终他还是采取了如今的方略,而其中的作战意图非常明显,直接上岸收割荷兰人最重要的农业区,迫使巨港之敌出来接战,以期在野战中消灭敌人。
他担心的自然不是荷兰人的战力,而是这座在苏门答腊已经由荷兰人经营了一百多年的要塞——巨港城,从巴达维亚获得的情报显示,作为荷兰人登陆东印度就开始建造的内陆要塞,巨港城先后经过了数十年的建造,整座要塞都由坚固巨石构筑而成。而且在十余年前就开始深度挖掘了地下掩体。
荷兰陆军对于这座要塞的喜爱程度,由这巨港的名字就可见一斑,这可是一座距离海岸线超过60公里的地方,却拥有一个表示巨大安全感的名称……
贺小均的战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22日登陆后,担任前锋的第一师三团就在濛濛细雨中、势如破竹般的横扫了整个南邦平原,三个营分别受命向南、西、西南三个方向索敌,当夜,一营就发现了一支驻扎在默默特罗城郊的武装力量。
一营长在简单捕俘后,却失望的发现这只是当地由少量荷兰军官控制的土著仆从军。当即决定除了派人向后传递情报外,立刻发起夜袭……土著仆从军的抵抗,在一排手雷爆炸后就被彻底的粉碎了,当夜枪声、喊杀声充斥了默默特罗的郊外。
天亮后。赶来增援的二团赶到时,赫然发现大片的农田里都蹲满了高举双手、模样佝偻的土著士兵,整夜的作战,三团一营创造了一个奇迹,以5人轻伤的代价,击溃了驻守默默特罗城4个营的土著军队。俘敌近1900人,天色一亮,二团就进入了默默特罗城,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接管了这座苏门答腊东部的重要农业城市。
二团团长方松林几乎在第一时刻就颁布了已经在爪哇岛全面推行的土地新政,宣布剥夺所有荷兰商人和荷兰农场主的土地所有权,默默特罗所有土地收归国有,而当地原住民在重新登记户籍和国籍后,将按照每户人口获得新的土地处置权,同时宣布,新政府将给予当地农产品5年免税待遇。
几乎就在同一天,由当地华人、投诚土著部落首领组成的默默特罗临时政府被组建了起来,协助军方开始管理和运作城市,大批荷兰军方留下的粮食被有组织的展开了运输,开始给正向巨港方向进军的南华第一师进行补给。
贺小均主持的正面攻势也是形势一片大好,23日中午,他已经坐在了南邦城外的小山头上,除了因为当地该死的强降雨被淋成落汤鸡外,这位南华军团司令官倒似犹闲庭漫步般的清闲……
远处,漫山遍野的第一师官兵正将这座几乎毫无防御可言的城市四面封锁,师属80mm重迫击炮部队正在不紧不慢的架设阵地,林林总总超过50门的陆军野炮、重迫击炮森森的炮口正指向那座可怜的小城。
结果,贺大司令还没来得及命令开炮进攻,西城外阵地上土著军队已经哗变了,十几个荷兰军官遭到乱枪射击,然后这些土著士兵纷纷扔下步枪准备逃进城去……激烈的枪声直接导致了整座城市的混乱,结果,为了平息城内的混乱局面,贺小均不得不在当地临时驻军完成武器收缴和建立临时军事管制。
24日,尽管对南邦地区的攻略是完完全全的横扫态势,但是,原本预期的战斗计划却出现了偏差,前哨三团二营、三营向西北推进到巨港外围,与荷兰军队在一处哨卡附近发生激战,而荷兰人却做出来一个让贺小均有些莫名的举动,尽然飞快的撤走了。
搜索前进一天后,侦察营传回了让贺小均有些恼怒的消息,他们观测到大量荷兰军队纷纷从外围撤入巨港要塞……(未完待续。)
………………………………
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
荷兰人的怯战,虽然让南华军团的进攻计划不得不走上原本的老路,但是,贺小均对此倒也是早有心理准备,至少,相比从巨港要塞北面登陆,自己已经成功而且非常高效的占领了南邦和默默特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且,对当地的全面控制,正在以跑步前进的高速推进中。
而占领南邦后,在当地缴获的3个大型粮仓,让贺小均陆军担心的口粮补给问题获得了完全的解决方案,而这也最终促使他决定放弃原来的诱敌方案,转而进入实质阶段的围攻。
25日夜,担任前锋的南华第一师第一旅已经切入巨港要塞西面平原,切断了巨港之地向苏门答腊内陆逃逸的退路,并且开始构筑防御工事,至27日,南华第一师已经将巨港要塞团团围住,除了要塞北面的穆僖河方向安插了游骑哨外,其他三个方向的退路都被切断。
对于中国军队的迅猛打击,荷兰人显然没有举手投降的意思,巨港要塞也发起了反击,要塞上数十门60…100mm各型重炮向着任何看得到的目的猛烈开火,猛烈的炮火一度让前线中国军队的工事构筑收到影响。
不过,南华第一师显然早有应对,通过连夜的单兵坑构筑,竟然在两天内就将无数单兵坑联通为一条深达1米以上的大型坑道,而荷兰人显然没胆子出来突袭,到了27日,炮台上的炮击效果已经大大降低,除了削平了一部分斜坡状的壕沟浮土外,造成直接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巨港要塞出人意料的猛烈火力,还是大大迟缓了南华第一师的攻击时效。
贺小均连续数日亲自安排军团参谋勘测前线战况,但整体的推进形势却不容乐观……南华师团的重火力配置,更加适合于野战,威力强大的80mm重迫击炮群可以轻松摧毁荷兰人的兵营,但却在要塞坚固的掩体面前收效不大。
持续两天的互射中,虽然南华陆军迫击炮的射程上完全能够与对方老式的野炮抗衡,但迫击炮对要塞火力点的攻击,根本打不破那种坚固墙体下的堡垒,当然,炮兵可没少费脑子,高爆弹、燃烧弹可都轮番上阵,只是,这里热带雨林的气候,整天下雨,使得原本攻击要塞时十分有效的燃烧弹也颇有些吃瘪的感觉。
荷兰人选择这里建立永久性要塞,显然并非头脑发热,整个要塞呈现一个尖椎体的四方形,南北长度超过3公里,东西长度超过4公里,内圈是坚固要塞,配置大口径火炮,外围的堡垒群和墙体构成第一道防线,北方紧贴弯曲的河道,使得正面进攻巨港所能展开兵力大大减少,这也自然减少了防御的困难程度,而且确保了城市围困后的用水。
当然,这么偌大的要塞中,原本就不应该缺乏供水系统,河道的存在只是强化了这一解决手段,更重要的是,整座要塞更是依托原本高于平原的山丘建立,根据侦察部队初步勘测,西侧和东侧要塞城墙是通过改造原本山体建造的,巨岩构体的结构,可谓是坚不可摧。
要塞多次扩建后和强化后,基本形成了非常3层次的防御体系,表面可见有数十处堡垒式防御阵地与坚固的墙体联通,而通过抓捕的部分荷兰俘虏,以及部分当地土著了解,荷兰人的巨港要塞显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在地下,还有深挖的防御体系,以确保指挥系统的安全。
尝试进攻后,这样完备的防御体系后,有些出乎了贺小均的预料,他手头的兵力,用于野战的话,以之前战事的经验和对荷兰人的了解,他有着极大的信心,但要是用来进攻这座巨型要塞,里面还蹲着几乎和自己等量军力的敌人,虽然从单兵武器来说,南华第一师有着全面的优势,但对方的防御优势,完全抵消了这种武器上的差距……这显然已经危及到整个荷属东印度战略!
立刻,一场全方面的围攻大讨论在前敌指挥部展开了,师属参谋以及前线指挥官几乎悉数参加,摆在他们的面前的只有一个问题……怎么打?
事实上,荷兰人也正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被围困后,巨港要塞指挥官、荷属东印度第一师柏克少将显然十分震惊,中国军队进攻的迅猛,让他甚至都没有时间去获得完备的侦查消息,南邦和默默特罗方面的驻军完全如同人家蒸发一般的消失了,极少数逃回要塞的军官和士兵,甚至都不能完整表述事发情况,可见中国人进攻的猛烈和高效。
就在一个星期前,他才获得的消息,这些中国人还在爪哇岛上与当地荷兰驻军激战,战局并不乐观,没想到,眨眼间,对方就把战线推倒了自己的脚下……
此刻站在西侧一门100mm大口径要塞炮面前的他,看着远处土丘和平原上正在慢慢延伸的壕沟,柏克少将虽然谈不上害怕,但是,心底的担心却越来越甚,他和他的前任,乃至前任的前任将官,一直都在为这座能控制整个苏门答腊平原地带的巨大要塞而奋斗,对于要塞的防御能力,自然是心知肚明。
至少,在他看来,要击破这样坚固的要塞,绝对不是目前这数量敌人能够办到的,要塞内囤积了支撑部队和平民至少六个月的粮食储备,子弹和炮弹的储存足够打上一场大战役!而更重要的消息是,他在一周前就已经获悉了英国与荷兰的官方协定,在苏门答腊的军事交锋,已经获得了英国人承诺的支持。
但即便是如此,柏克现在的心情却谈不上好,因为,在持续两天双方的炮战中,柏克少将发现他还是完全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正面拥有超过15门各种口径火炮,他还布置了6门哈乞开斯3磅机关炮,但中国人却能在这样的火力下,有条不紊的将包围网构筑起来,而且,还在慢慢向要塞方向掘进。
这样的敌人……绝对不容轻视,他现在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把城内的土著和平民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凡是15岁以上男子,都必须听从军方的调令,参加到要塞的防守当中来,这样的话,虽然要塞内平民不算多,但也增加了近千人的战事工兵……
“将军,我们肯定能坚守到英国人来,到时候……一切都会改变的!”柏克少将身后的参谋神色严肃的看着远处战壕中不断飞出的浮土,十分肯定的说道……
“展开夜间袭击,从这里……利用工兵和堑壕逐步炸开通道,最终进入要塞内激战!”师属第二工兵营少校营长、石城子攻坚战二级战斗英雄石磊站在师部刚刚布置好的沙盘面前,指着沙盘上荷兰要塞西侧位置大声的的建议道。
“有2000多米的开阔地,你们工兵怎么上去?”师部参谋陈振立刻反驳道,沙盘虽然谈不上精致,但是,荷兰要塞开阔的射击视野一览无遗,他指着侧面几处标志的堡垒,“荷兰人这里至少能调集超过10门左右的野炮和大量的步兵火力……就算你们攻上去了,还需要突破外围的荷兰堡垒和壕沟……很难成功!”
“我们是战斗工兵,除了指挥建设优秀的工事,我们同样能摧毁敌人的优势掩体,双子城的要塞可比这里要大了许多,还不是让我们的炸药包一口一口的啃了下来……”自从北方战役后,中国军队中,工兵营已经成为了各大军团的香饽饽,而且经过北京军政部同意,更名为更为威武的战斗工兵编制,可谓是名符其实的英雄兵种。
这次战斗地形上的劣势,作为参加过双子城战役的石磊,自然看的清楚,但这可不是阻挡强大战斗步兵脚步的障碍,作为精通各种土木工事、精通强悍爆破技术的技术兵种来说,为步兵打开通往胜利的通道,这才是战斗工兵最精彩之处。
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战术讨论后,贺小均最终拍板采纳了两翼侧击掩护工兵推进的同步战术,但选定战术与战术推进,这完全是两码事情,横在南华军团面前的开阔地,对于居高临下的对方火力点,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靶场。
当天晚上,工兵营可谓是连夜猛干,天亮后,柏克少将就接到了报告,侧面的开阔地上,忽然间就多了不下百多处单兵坑,这让荷兰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批荷兰参谋都跑到观测位来侦查中国军队动向,但那些单兵坑里,却根本看不到中国士兵的影子。
一番折腾后,荷兰人始终摸不清方向,柏克少将也懒得继续揣测,反正要塞里不缺的就是炮弹,命令炮兵对这这些单兵坑猛轰,震也要震塌了这些单兵坑,省的成为中国之后推进的掩体。
一整个白天之后,荷兰人接连不断的炮击,把面前的开阔地轰得体无完肤,那些单兵坑不少都被摧毁,但柏克少将头痛的是,参谋向他报告,炮击虽然摧毁了中国人挖的坑,但却制造了另外不少的小坑……整个正面阵地快给轰成麻子了!
转眼的一夜后,更让柏克少将虚火上升的事情发生了,昨夜,该死的中国人竟然同时在西南、东南、正南三个方向再次挖了三倍与昨天的单兵坑……(未完待续。)
………………………………
第1024章 预判出了问题
6月29日下午,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陈波专程拜会了英国外交大臣伦道夫?丘吉尔,对于中国方面的造访,丘吉尔显然并不意外,中国人之前除了通过驻华公使鲍尔外,事实上并未直接与伦敦方面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外交沟通。
他也是得到索尔兹伯里首相的指示,双方都在暗中较劲,皇家海军正在紧锣密鼓的备战,而局势正在不可避免的滑向战争,作为执掌帝国外交的高官,他却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远东中国似乎完全没有通过外交斡旋的意思。
双方的见面之初,完全是一种客套式的外交谈话,而陈波很快就将话题转向双方都关注的内容,“丘吉尔爵士,我今日拜访的主要目的,是向贵国政府确认贵国向远东增派海军的意图,秦总理希望贵国了解我们的最终立场!”
伦道夫?丘吉尔,作为索尔兹伯里内阁最年轻的阁僚,而且身居重要的外交大臣岗位,自然了解目前中英之间的巨大危机,对于陈波所提及的问题,他立刻作出了回应,“陈大使,贵国海军不也正在进行泛太平洋演习嘛,皇家海军的调动,也只是海军部的正常派遣,并不针对任何国家……当然,索尔兹伯里首相也希望贵国了解我们的立场,荷属东印度的战争,已经威胁到大英帝国的核心利益,这很容易差枪走火!”
说到这里,伦道夫?丘吉尔态度强硬的提高了音调,“而且,贵国在巴淡港的军事行动,已经对皇家海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首相大人希望贵国必须给出恰当的解释和合理的赔偿……”
“丘吉尔爵士,我正要转告来自北京的消息,南洋地区的利益,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已经给予了贵国极大的利益。不可能有进一步的补偿,马六甲海峡,作为进入中国海的门户,中国海军必须掌握控制权……当然。我们并不介意与贵国共享这一权益,但这已经是底线和最终立场!”
陈波丝毫没有理会丘吉尔的威胁,而是十分明确的表明了态度,英国人增兵远东的目的,傻子也会明白。事实上根本无需通过伦敦进行任何形式的确认,但是,来自北京的消息,却把这一外交举措当成十分重要的事件布置下来,他虽然没有完全了解总理府的意图,但却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这样的宣示,事实上已经宣布了双方几乎对立的立场,似乎唯一未做的,只是正式的宣战而已,但走到哪一步。陈波也明白,现在并非最佳时机……但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他远在万里之外,也根本搞不清楚南洋上的现状。
但是,当天外交会晤的结果,他却毫无疑问的早就猜到了,双方各自表述了立场后,丘吉尔似乎成竹在胸,只是谨慎的追问了北京立场上的一些细节,而陈波最终表示。双方应该立刻展开谈判,以避免可能的军事冲突……当然,他这个建议,只是走走形式而已。而秦铠通过他的表态,自然不是毫无目的的举动,必须……给予英国政坛一些可以发挥的话题,而这正是真正的目的。
与丘吉尔会晤后,陈波出人意料的当天又拜会了在野自由党党魁威廉?格莱斯顿,共同会面的还有伦敦下议院少数党领袖等重量级伦敦政客。这一低调会面上,格莱斯顿第一次接触了来自北京的一些让他惊讶的见解。
虽然得到来自驻华公使鲍尔的一些重要消息,让格莱斯顿看到现任保守党可能犯错的机会,这显然也是自由党目前最需要的机会,但今天中国驻英国大使出人意料的表态,更让他确信了自己的政治判断。
陈波并没有泄露太多的敏感内容,只是看似无意的提到了北京政府的一些新动态,这也让格莱斯顿大感震惊,据说,北京那位走上政坛最高位置的中国将军,正在进行一系列 的军事改革,整个中国陆军将从目前的65个师,扩建到200个师的规模,这甚至都全面超越了俄罗斯帝国那个超级陆军强国的规模,相当于德国、奥匈、法国三国的陆军总量。
不过,格莱斯顿显然没有轻信这一消息,庞大军队就意味着庞大的军事开支,作为自由党党魁的格莱斯顿两度执掌内阁,自然明白200个师的军力意味着什么,大英帝国的财力也养不起这样的军队,也就是俄罗斯那种把士兵当炮灰的国家能编成上百师的陆军。
陈波自然没有做任何没有必要的解释,秦铠让他传递这一消息,原本就是真真假假的烟雾弹,自己要做的,就是让英国佬明白,和中国作战,那就意味着全方位的战争,而不是什么海军间的决战……相比皇家海军,英国陆军虽然在殖民战争中战功累累,但在真正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