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在屋内继续讨论了一阵那份厚厚文件内提到的一些人和事,稍晚十分,欧阳庆悄然出了军政部,隐入不远处的情报司大院,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静静的抽了几支中华卷烟,然后立刻伏案拿着毛笔开始起草起一份份绝密电报。

    当天夜里,整个情报司都被调动了起来,不断有军官将翻译成密码的电报送往电报房,随着莫尔斯电码,整个南洋体系的情报系统都被高效率的调动了起来……而这其中,天津情报司主办胡平,也接到了情报司和军政部的命令,连夜赶往了北京。

    而秦铠在打发走欧阳庆之后,立刻连夜前往李中堂和翁同龢府上拜会这两位目前内阁中的大人物,他带去海军拦截俄国舰队的消息,让这两位神色略有惊讶,不过,很显然,在上次大海战中获胜之后,海军已经树立起来远东第一强军的标杆,再次获胜倒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这两位大佬显而易见的心思,都是希望在这场对外作战中获得各自的利益,当然,这两位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秦铠借助这次宣战,已经积累起让人无法撼动的地位,即便是他们两人联手,面对新军的强势,南洋体系也是无懈可击,更何况,他们两人根本及时死对头!

    秦铠在这方面,倒是完全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军政部对外宣布中,对俄作战,将是三巨头联合之下获得的国家胜利,这一则是强化了新政府的稳固性,二则,众人获利倒也算是各取所需。

    而秦铠在与两人的密议中,更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在吉林的十余万新军,将对俄国远东这块失去依靠的土地展开全面围攻,但是,一旦获胜之后,要充分考虑列强联合起来压制新政府的情况发生!

    对于秦铠这个考虑,李中堂和翁同稣都十分的疑惑,不过,让秦铠稍感安心的是,在海军巨大胜利的支撑下,三人都达成了攻守同盟,这也是秦铠所期望的结果,而这两位其实早就被捆上战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两位大佬可是聪明人!

    8月2日凌晨,北京城内还在为海军胜利欢欣鼓舞之时,俄军占领的双城子外,一场远东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陆军战役打响了!

    双城子东面无名小山头上的炮兵观察哨里,薛超此刻望着远处黑沉沉的要塞,盯着手里的怀表看了看,滴答滴答的秒针缓缓的转动着,时针终于慢慢的指向了凌晨3点!

    “命令,开始攻击!”

    一名俄国军官正在塔米尔要塞西侧坚固的防御墙体上来回走动,不是用脚猛踹那些站着也能睡着的牲口,嘴里顺便咒骂着这些农奴出身的俄国士兵,忽然,西北面的天空猛的闪起一大片黄色的光芒,竟然让整个西北的天空一瞬间亮了起来。

    军官错愕了一下,立刻明白了什么,他猛的冲向要塞一侧的掩体,嘴里大声吼叫着,“炮击……炮击……”

    那些半梦半醒的俄国士兵一瞬间都跟被踩了尾巴的兔子似的,立刻跳了起来,这时候,天空已经响起了像火车轰鸣般的声音,根本不等要塞上士兵有任何反应,无数猛烈的炮弹,在要塞内腾起了一朵朵黑色的云团,闷雷般的爆炸声一瞬间就响成了一片,大地和要塞竟然也猛烈的抖动了起来!

    【晚点应该还有更新~】
………………………………

第776章 决战双城子(二)无畏冲锋

    【第二更】

    双城子外,新军三镇构筑在山丘后面炮兵阵地上一百多门各式野炮、大口径迫击炮猛烈的炮击塔米尔要塞和双城子要塞,炮击之前,军官们早已标定过相关目标,这一轮炮击虽然在深夜进行,但是,命中率却出奇的高。

    远处俄国要塞在爆炸猛烈的火光中忽隐忽现,炮弹在整片土地上到处开花,一道道在夜色中不断爆发出来的橘黄色闪光点从俄国要塞和前方布置的鹿砦上腾起,整个大地都在连绵不断的爆炸声中颤栗。

    而俄国要塞上封闭式炮台也在遭到攻击后不到三分钟内展开了反击,要塞上那些坚固的炮位上,火光不断喷射出来,天空中充斥这轰轰、嗖嗖之类的古怪声音,俄国人的火炮显然也是早以标定过位置,猛烈的炮火立刻把中国军队在阵地前密密麻麻的堑壕笼罩了起来。

    夹杂在连续不断轰轰轰的爆炸声中,位于三镇前敌指挥部左翼的6门210mm重炮也瞄准了前方爆炸中时隐时现的塔米尔要塞展开了猛烈的轰击,这种大口径的重炮,拥有和远比野战炮更猛烈的火力,每一发炮弹发射出去,都拖着沉闷的呼啸声,最终在目标上腾起一朵巨大的黑云。

    俄国士兵早已放弃了在要塞表层的防御,纷纷躲进步兵碉堡内或者要塞内的封闭式堑壕内,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盯着头顶上炮弹击中要塞发出的轰隆隆的爆炸声,不少人已经直接堵住了耳朵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重炮的炮弹直接击中了塔米尔要塞左侧的一座瞭望哨,炮弹直接轰塌了瞭望哨的外壁,然后再瞭望哨内猛烈爆炸,十几个躲在里面的俄国士兵当时就被剧烈的爆炸轰的尸骨无存,而被轰塌一半的建筑,接连遭到另外几枚炮弹击中后,轰然倒塌。

    相对小得多的塔米尔要塞在遭到炮击后。整座要塞内都充斥着爆炸和硫磺燃烧的刺鼻气味,难闻的气味,让他俄国军官和士兵都被熏的一脸黑烟,中国军队猛烈的炮火,让俄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对面这支军队的强大。

    双方火炮猛烈较量,双城子正面中国军队挖掘的堑壕,显然也成为了俄国军队的打击目标。爆炸不断战壕到处掀起漫天的泥土,而堑壕内的三镇士兵显然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程度的猛烈炮战,老兵们都被爆炸声震的脸颊发白,新兵更是一个个脸色发青。

    不过,很显然,正面的炮击战中,三镇这次击中了几乎前线所有野炮和重炮的强大火力,显然相比双城子要塞炮的反击要猛烈的多,不过,这倒不是说双城子要塞的火炮稀少。毕竟要塞炮布置在结构牢固的要塞炮位上,并且面对各个方向的敌人。光正面的俄国炮位多达三十多座,加上可以移动的野炮,正面俄国人的火炮也达到六七十门以上。

    双方猛烈的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负责指挥火炮射击的,是来自一镇的炮兵指挥官唐放中校,这位参加过越北包围战。曾经指挥过护国军上百门迫击炮猛烈轰击法国防线的年轻军官,此刻站在无名小山上的炮击观察位上,不断通过拉到炮兵阵地上的电话指挥整个炮兵团对俄国要塞的轰击。

    尤其的6门210mm重炮。这种大型火炮对于要塞的威胁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对方要塞上几处露台炮位,被重炮猛烈轰击中,整个炮位建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重炮对俄国全固型炮位的轰击,也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效果,击中重炮对塔米尔要塞进行轰击后近一个小时后,要塞前方一处墙体终于在一枚210mm炮弹击中后发生坍塌……

    布置在正面阵地后方的三镇七营、八营、九营、十营是第一波展开攻击的部队,此刻,军官们正在猛烈的炮击声中逐一检查自己手下士兵的情况,不时叮嘱两句,炮击结束前,他们就将通过堑壕进入攻击阵地。

    不时有俄国人的炮弹飞进堑壕,尽管堑壕是按照防爆的曲面挖掘,但是,每一发直接命中的炮弹,都是让不少英勇的士兵倒在冲锋之前,而医护兵发了疯的把伤员抬向后方,不过,战友的牺牲丝毫未影响这些百战老兵旺盛的求战意志,他们一个个紧紧的握着ak02步枪或者80式冲锋枪,眼光则盯着带队的军官。

    三镇,这支成立与对法作战前线,成功完成顺化保卫战的优秀军队,一直来都是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尤其是在北京之战后扫荡北方八旗残余的战斗中,曾经创造了7天奔袭700多里地、横扫长城11座坚城的奇迹……

    不过,对于一支渴望真正胜利的军队来说,跨出国门作战,驱逐和战胜那些侵略者,这才是对军队荣誉的最佳诠释,他们要在这场战役中打出一支强军的风范。

    他们担负的任务,就要在炮兵摧毁对方地面防御线后,展开对塔米尔要塞的攻击,双城子要塞的构造,塔米尔要塞是一处要害,双城子主城可以对侧翼的塔米尔要塞展开炮火支援,但是,一旦塔米尔要塞陷落,外围的火炮就可以直接笼罩双城子要塞内部,这将对双城子城内造成严重的威胁。

    所以,薛超对于这座小小的要塞,势在必得!

    四点,唐放摸出怀表仔细看了看,射程相对较近的重迫击炮群,开始对俄国要塞前方布置的鹿砦、拒马等障碍物进行徐进弹幕射击,尖锐的啸叫声后,炮弹在部队突击的道路上清除出一条宽宽的通道。

    一个小时,一百多门的火炮,向俄国要塞投射了三千多枚75mm、68mm炮弹、一千多枚迫击炮弹,还有近400枚210mm的重炮炮弹,这已经达到了这时代陆军炮战的极限,毕竟,整个前线新军炮弹的一共只有不到5个基数,这第一轮炮击,就打掉二十分之一的库存。

    炮火的闪光中,战壕里响起了尖锐的铜哨声,军官们都站直了身子,在黑暗中仔细整理一下胸前那枚新青年社红色的步枪图案徽章,战斗前,指挥部的命令早已下达,每个营的军官都必须顶在一线,引导队伍展开进攻。

    炮兵阵地还在持续不断的向俄国塔米尔要塞发起炮击,随着6枚红绿信号弹腾空而起,漆黑夜空下的战场上,无数青年军官无比坚决的挥动手臂,大声的吼道:“兄弟们,跟上,向前进攻!”

    于此同时,之前隐蔽在战壕里的马克沁机枪射击小队纷纷将机枪架上了掩体,曳光弹夹杂在猛烈的子弹流中,向着要塞上不断涌现出来的火力点进行猛烈的压制,而那一处被轰塌的要塞围墙,显然成为了进攻的主要目标,而机枪和火炮也刻意的向这方位猛烈扫射,曳光弹在夜色中从四面八方扑向俄国要塞。

    首当其中的七营,中尉马天带着他所属的50人中队刚刚跳出战壕,就被迎面而来的子弹击中,这位马尾船政学堂出身、经历过数次大战的年轻军人,万分不甘心的倒在了战壕前方,他身后的第一小队少尉军官立刻接替了他的位置,举起手中的80冲锋枪大声的吼道:“兄弟们,向前,向前!”

    对面要塞上的火炮还在猛烈轰击,炮弹不断落在黑夜中弯腰向前的队伍之中,炮弹爆炸的火光中,不少军官、士兵被击中倒下,而要塞射击口上,俄国人的诺登飞机关炮、哈乞开斯机关炮以及防守士兵的伯丹步枪朝着黑暗中猛烈开火……

    “射击……不能让中国人冲上来!”俄国军官手握这指挥刀来回督促掩体后的士兵,歇斯底里的大声吼叫着。

    而二镇阵地上,超过60个马克沁机枪射击组向要塞上所有冒着火光的射击位疯狂扫射,这种距离上,喷吐着火舌的马克沁机枪很容易就会成为俄国人火炮的目标,但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而停下射击,能够为层层叠叠向前进攻的部队提供任何形式的掩护,乃至于牺牲自己,那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而与此同时,侧翼的五镇也向双城子主城方向发起了牵制性攻击,利用迫击炮群摧毁正面俄国人设置的障碍,吸引俄国人的火力,为右翼三镇进攻塔米尔要塞提供协助,至少可以减少右翼炮火的压力。

    三镇的士兵们发出端着已经架上寒光闪闪刺刀的步枪,撕心裂肺的呐喊着,跟随者前面的军官在一闪一闪爆炸的余光中向塔米尔要塞拼命冲去,这时候,任何训练操典、队形早已失去了意义……向前、射击、向前、射击,这成了唯一的操典。

    七营和八营的前锋越过了地上已经被迫击炮反复清洗的鹿砦,向前的每一步,都有军官和士兵付出年轻的生命,士兵们冒着腰,完全不光不顾身边嗖嗖的子弹和轰然炸响的炮弹,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向前,突破那处被轰塌的土坡,打进去!

    500米……

    400米……

    300米……

    200米……

    模模糊糊的夜色中,前锋队中军官高举的红色战旗已经迫近要塞!

    【兄弟们,砸点票票激励下雪漂努力的码字吧,哇咔咔~~】
………………………………

第777章 塔米尔要塞浴血战

    震天的炮火和马克沁机枪吐吐的火舌,构成了双城子塔米尔要塞交战的主旋律,俄国除了火炮还在猛烈反击,出现在要塞掩体的火力点显然都被下面众多的马克沁机枪所压制。

    三镇四个营的向前突击的松散阵型,一支冲到要塞下方200米处的一道壕沟时,俄国人的反击还都不太猛烈,虽然不断有俄国士兵从要塞上方的掩体中居高临下射击,但是,伯丹步枪的火力,根本无法和下面三镇阵地上密密麻麻推进上来的60多个马克沁机枪点相抗衡。

    只是,200米的距离上,俄国要塞上忽然间冒出来一大片射击孔,这是隐藏在要塞墙体内的暗堡,从射击孔内伸出来了格林机关炮和哈乞开斯多管机关炮从两翼猛烈扫射正在冲锋的几个营中国军队。

    一群刚刚从跳进壕沟里的士兵,刚刚爬上来,就被泼水般杀过来的子弹流扫到在地,而前仆后继冲上来的士兵,又被成排的扫倒,不过,即便是这样猛烈的弹雨,依然无法阻挡三镇士兵们向前冲击的动能,不过,受到两翼火力的夹击,新军军官都明白这种火力网的巨大杀伤力,立刻都命令士兵蹲下来,同时组织火力向冒出来的火力点进行压制。

    而后方的马克沁机枪射击点显然也看到刚刚冒出来的俄国火力点,纷纷调转枪口猛烈扫射要塞墙壁上的火力点,几十条猛烈喷射的火舌,可绝对拥有惊人的威力,俄国人的火力点立刻被打哑了几处。

    下面主攻的七营、八营立刻抓住这短暂的时间,爬出壕沟迅速扑向两百米外崩塌的要塞外围墙,而要塞上,看到下面大批中国军队猛扑缺口,俄国人也顾不得躲避远处中国马克沁机枪火力,纷纷冒头向下面的中国军队猛烈射击。

    短短200米的冲锋路上。七营、八营倒下了近一半的人,带队的下级军官冲在最前面,也伤亡最惨烈,不少大队,中尉、少尉军官都打光了,上士都打没了,只剩下小兵跟着前面还残存的军官顽强的向前冲锋。

    付出巨大伤亡的七营、八营几乎是杀红了眼,完全不管不顾的向前猛扑。那处轰塌的要塞城墙,倒塌的砖石构成了一个五六米高的斜坡,俄国人派出了至少一个连队的兵力摆在豁口上临时构筑的掩体后面。

    冲在第一排的是八营的中尉胡大勇,第一个跳上斜坡,他手里的80冲在这短短30米的斜坡上倒是利器,几乎是边跑边扫射,硬是打的掩体里面十几个俄国士兵没法子冒头,不过,两翼要塞上面居高临下射击的俄国人,一枪击中了他的右腿。他倒下去之时,猛的向前面俄国人的掩体里投出了两枚84型重手雷。

    猛烈的爆炸后。俄国人布置的防线被打散了,外面不到500人的突击队,几乎完全不顾两面要塞射击位的狙击,猛冲这个不到5米的崩塌口,一个年轻军官高举着红色的战旗,刚冲上斜坡的掩体,就被里面密集的子弹击中七八处。他却支撑着紧握战旗,一点点挪上了斜坡,又是一阵猛烈的弹雨。甚至还有一发60mm野炮炮弹落在斜坡上,这位英勇的军人才不甘的倒下,至死,那面军旗还被在死死的举着。

    30米的斜坡上,厚厚的躺着一地的尸体,俄国人在这个缺口的对抗中,占据了绝对的地利,但是,新军配置的80冲锋枪和83、84式手雷则充分发挥了近战中的惊人威力,双方几乎都是拿命在这个不到5米的口子上反复冲击。

    战至凌晨5时,东方的晨曦显露之时,第二序列的攻击部队三个营冲过了俄国人的火力网,10营喜峰口战斗英雄、营官黄柯亲自带人对这个双方死伤惨重的缺口进行了猛攻,动用了工兵营的炸药包,这才把俄国堵在里面的几百人的队伍击溃,而黄柯也在战斗中中弹多处,被紧急转送下去。

    突入要塞内的9营、10营、11营猛攻左侧城墙,俄国守军眼看城墙失守,火力点被纷纷打掉,也知道继续抗争下去,已经是回天无力,俄国人在要塞中间组织了一个防守阵地后,主动从东门撤离。

    首战攻克这处小型要塞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前线部队,五镇留守部队、三镇立刻合兵一处,准备展开对双城子主城的围攻。

    而这一场激烈的要塞战中,在要塞被轰塌的这个小小的缺口上,担任主攻的七营、八营的编制被彻底的打残了,两个营105名低级军官,阵亡9成以上,两个营官全部战死,副营官一死一重伤,两个营1004人,战死374人,负伤407人,仅有200余人战斗到最后。

    战损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两个营的军官士兵爆发出惊人的战斗意志,并且最终取得了突破,战后,作为新军历史上第一次要塞攻克战的经典案例,二镇七营、八营被分别授予双子城猛虎营、双子城铁血营的称号。

    而战斗中,也暴露出一些战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炮兵部队,但是在部队进入接触战后,后方的炮兵阵地无法继续提供火炮支援,而各营所属迫击炮小分队因被调入总炮队,也无法跟上提供炮火支援,导致面对敌人在要塞内构筑的火力网,无法形成有效的炮火压制。

    2日上午10点,城外的中国军队展开了对双城子的攻击行动,这一次,三镇炮兵阵地发起了比塔米尔要塞更加猛烈的炮火急袭,同时,炮兵还将塔米尔要塞上的火炮调转炮口,猛轰双子城要塞外墙,11点,6门210mm重炮完成了调整投入对双城子的炮击。

    进行了简单校射后,无名高地上的炮兵指挥官唐放拎起电话,大声向重炮阵地下达了新的炮击任务,重炮阵地上立刻响起了隆隆的炮声,重炮呼啸而去,远处双城子要塞内猛的腾起高高的黑云。

    二镇野炮的炮兵阵地都被设置在山丘后方,为的就是尽可能藏进要塞炮的射击死角,至于几门唐放当宝贝使唤的210mm重炮,更是直接布置在俄国炮兵的射程之外,而且每门火炮都单独挖掘了解释的掩体,凌晨进攻塔米尔要塞的炮战中,己方仅仅损失了两门火炮,这炮战打得真可谓是漂亮。

    双城子要塞的城防显然要比小要塞结实和坚固的多,而此时天色晴朗,双方炮战更是激烈了起来,进入前线战壕内的士兵都紧贴的战壕,手里却不闲着,举着工兵铲拼命的在战壕里挖掘单兵掩体,军官则神情严肃的猫着腰来回提醒,“注意隐蔽,把单兵掩体在挖进去点,没那么快进攻!”

    10半光景,双城子要塞已经淹没在漫天的炮火之中,倾泻到这座坚固要塞上的炮弹已经达到5000多枚,要塞正面的表面掩体已经被基本摧毁,爆炸还在城内引发了上百处大面积火灾,唐放在仔细观察后,满意的点点头。

    而且,他还观察到接连几发210mm重炮轰击在要塞西北侧的墙体上,引发了外墙的崩塌,不过,厚度可能超过4米的砖石结构墙体,仅仅是崩坏了一部分,并没有发生不可修复的损坏情况,他立刻把这情况记录了下来。

    二镇前敌指挥部内,薛超正在地图前面沉思,地图上,双城子西北、东北都密密麻麻的贴着不少代表新军的红色旗帜,不过,俄国人依托海参威、双城子、斯帕斯科三座城市建立起来的防线,目前而言,并没有遭到致命的打击。

    刚刚在炮火中损坏的电话线被重新接上了,参谋正在拎着电话询问前线战况,这时候,门外传来急促马蹄声,片刻后,执勤的军官带着一个穿骑兵装、大热天还带着个蒙古兜帽的古铜脸男子进来。

    “将军,五镇第四骑兵团阿古拉少校向您报道!”这魁梧的大汉正是隶属五镇的蒙古骑兵团指挥官、额尔古纳旗出身的蒙古汉子阿古拉,现在是五镇三个骑兵团的指挥官之一。

    薛超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曾经跟随秦铠出征外东北的蒙古少校,对于五镇拥有新军中唯一的正规骑兵团,从心底而言,他还是挺羡慕的,这时代的战马,那可是堪比后世私家车的存在,当然,薛超对于秦铠手头那几辆试验型号内燃机车,反倒是没有很大兴趣,整一个难看的铁皮棺材……

    他朝着阿古拉点点头,指了指地图,阿古拉立刻明白,这是要下达作战命令,他马上凑了上来。

    薛超在双城子和东北方向的斯帕斯科城中间一处标注三角形的位置点了点,“少校,斯帕斯科城的俄国军队,拥有6个哥萨克骑兵营,双城子是俄国整个滨海防御的重心,击破塔米尔要塞后,俄国人将不得不选择求援,我们要在这里……”

    他说到这里,狠狠的在地图上点了点,“要在这里围歼俄国援军,而哥萨克骑兵,是一个小小的问题!”
………………………………

第778章 出兵还是防守

    【这是今天第二更】

    双城子要塞内,瓦西里少将正在要塞西侧的一处暗堡内召集高层军官商议防守的军务,中国军队炮火的猛烈程度和士兵的勇猛都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原本认为至少可以防守一个月以上的塔米尔要塞,驻防了三千多步兵,竟然在半天内就失守了。

    中国军队布置在要塞炮射程外的重炮,显然是让瓦西里少将吃惊的秘密武器,在他看来,若非塔米尔要塞的外墙被轰塌,中国人应该毫无可能这么快就攻克要塞……不过,此刻尤里中校正在报告战斗情况,让在座的俄国军官的表情都变得十分的凝重。

    “我们要塞上至少有近10个格林机关炮火力点对中国人展开阻击,但是,他们依然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保持松散的队形突破到要塞下方,而中国人在阵地上进行火力掩护的各型机关炮数量远远多于我们,原本可以利用的裸露掩体,只要一开火,很快就被对方压制!”尤里中校是塔米尔要塞的指挥官之一,而要塞总指挥官在撤退遭到中国人追击,负了重伤。

    “尤里中校,你有没有观察到,他们再遭到什么程度的打击后,才会被迫暂时停止进攻,”听到中国人冒着十几门机关炮的弹雨,竟然还能维持队形发起冲锋,旁边的参谋开口询问起来,要知道,即便是最桀骜不驯的哥萨克步兵团,在遭到三成以上的伤亡时,也必须进行休整,否则整支队伍都可能溃散。

    但是,尤里中校却以两个字告诉他结果,“没有,中国人至始至终没有后撤!上校命令在轰塌的缺口出布置了三个连队的兵力,已然无法阻挡中国人不断突破火力网……他们还拥有一种投掷炸弹和射速更优于温彻斯特杠杆步枪的武器,我们的军队在近距离交战中。尽管占据优势,却损失惨重!”

    尤里中校虽然没法具体描述80式冲锋枪的性能,但是,这里的军官显然都能明白这种高射速武器搭配投掷炸弹的可怕威力,立刻有人提议,要在双城子要塞墙体后方布置格林机关炮和哈乞开斯多管炮,否则,一旦中国人从某个缺口突入。战败的解决将会再次上演……

    而瓦西里少将和他参谋们的脸色显然已经有些不好看了,依靠帝国在双城子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要塞,原本准备给予对方狠狠的教训,没想到对方的火炮竟然强大的出乎意料,不过,要塞战那可是出了名的难打,结果,人家一个上午就把塔米尔要塞给占了,听尤里中校的意思,很显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还在己方部队之上……

    城外中国军队的数量已经完全压制了己方,而原本信心满满足以对抗对方的实力。现在竟然都被彻底的颠覆了,今天上午,要塞遭到对方火炮的猛烈袭击,士兵到是大多在掩体内,伤亡不算大,但是,城内平民伤亡严重。而且还烧毁了两处粮仓,损失了一些存粮。

    这些问题到不算致命,但却很严重。滨海地区的农业一直很糟糕,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平原却缺乏基础的水利工程,而且来定居的武装哥萨克,更加适合做猎人或者半吊子士兵,但在滨海地区开荒、耕种的能力,却完全拿不上台面,所以,这边的粮食储备和供应,一直来都要依靠大量海上贸易从南洋或者中国购入。

    滨海一直来就缺粮,中国人借口废除旧条约的由头,限制俄国商船的活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加上早两年海战中,大批俄国商船被中国人俘虏、击沉,导致远东海运的利润、风险大增,商人怎么会去跑这种利润实在算不上高的粮食贸易呢?

    下面的军官对战事的预测议论纷纷之时,瓦西里少将和他的参谋也打定了主意,除了按照计划构筑城内的机关炮火力点,同时立刻派人前往海参威和斯帕斯科要求增援,滨海枢纽的双城子要塞的得失,那可是双方鏖战的焦点,绝不容有失,

    配合要塞阵地的防御,双城子两侧的山丘上,俄国人都建造了一系列的永固型阵地,派驻了3000多兵力驻守,这一次,瓦西里少将又从城内增派两个通古斯团,加强双城子要塞两翼小山头的阵地,确保至少撤往山区的退路。

    俄国人琢磨好了应对之策之后,却发现中国人在干着有些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城外的中国军队,围绕着双城子要塞正面,热火朝天的拼命挖掘起堑壕,而挖出来的泥土则退在堑壕上,用于对抗俄国要塞炮的炮击,更要命的是,中国人挖掘堑壕的热情完全可以以疯狂二字来形容,短短一天,又在前面堑壕的基础上出现了两条新的堑壕……

    瓦西里少将瞪着远处中国人原来越庞大的地表工事,脸上的表情阴晴不明……中国人难道想靠围困来解决要塞?这似乎不符合逻辑?要塞的储备虽然谈不上丰富,但是粮食、弹药、药品和军队都足够支撑半年以上……

    相比瓦西里少将的郁闷,俄国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中将显然是倒霉透顶,8月2日傍晚时分,他终于从驻华公使博白傅的渠道得到了增援舰队已经被击溃、增援舰队指挥官叶甫根尼少将战死的消息,这对于面临中国军队陆上进攻强大压力下的他,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远东滨海的局面,以他对局势的把握能力来看,虽然远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但是,中国军队的动向已经十分明确,大股的军力直击滨海要冲双城子,一旦双城子要塞失陷,整个滨海地区真的就被斩为两段。

    北方地区由于缺乏港口,根本不可能获得补给,甚至都不用派兵攻打,北方地区很快就会崩溃,而在海参威港囤积的物资,也因为道路被截断,无法送往滨海和阿穆尔行省,更糟糕的是,随着海军被全面压制,海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