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答应!

    他起身还保持着所谓的绅士风度,非常不满的扔下一句话。“中堂大人,贵国政府提出的不合时宜、而且不合乎国际准则的要求,我以为根本行不通,当然。我会尽快想伦敦报告这件事情,希望我们双方都能妥善协商,避免将矛盾扩大化,影响两国的贸易和友好!”

    赫德起身和巴夏礼耳语了几句,目送这位公使扬长而去后,他这才转头说道:“中堂大人,这件事情上。势必会引起伦敦政府的极大敌意,您若是有任何需要转达的信息,可以通过我向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首相转达!”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好一会儿,见李中堂并没有接他话题,他这才意味深长的又加了一句,“我以为,立刻抵制或者以其他激进的手段取消洋药贸易。并非有效和有见地的措施!”

    听到这里,李中堂这才淡淡一笑,开口问道:“赫德爵士。以老朋友的身份,你能提供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嘛?你要清楚一点,新政府正在全力准备推行新政,如果在革除旧体制弊端上没有有效的成果,我这个临时内阁总理的位置那也很难牢靠,到时候,恐怕英国政府未必能找得到像我这样能沟通的朋友了!”

    赫德哈哈一笑,李中堂的话倒也是中肯之言,毕竟一个革命的政府肯定没办法像现在这个内阁政府这般便于沟通,对于大英帝国而言。鸦片贩运事业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肯定还是这个远东巨大的市场,至于鸦片的收益,那很大一部分还是归属了英印政府。

    “中堂大人一直都是英国政府的老朋友,对于老朋友。我自然是有特别建议的,”赫德伸手在空中虚拟的画了一根斜斜向下的曲线,“在我看来,任何的新政到取得成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对于鸦片贸易也是如此,十年、或者十五年内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是一个持续了两百年历史的老问题了……”

    李中堂笑了笑,没有表态,倒是旁边的杨士骧开口说道:“赫德爵士,十年太过漫长了,我看三年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三年……赫德微微一笑,这是个可以商榷的数字,他举起右手张开五指,朝着李中堂扬了扬,这意思显然是说五年,李中堂看了看这位确实为海关做了不少事情、当然也捞了诸多好处的老朋友,这件事情上,他显然意识到,欲速而不达的道理。

    两个老狐狸都在试探着对方的底牌,不过,很快他们就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协议,英国人承诺逐步减少对中国鸦片的出口,但却设立了一个5至8年的过渡期,而李中堂首肯了英国人的要求,同时提出就原有的中英条约进行重新协商。

    不过这条件却被赫德以需要得到伦敦方面的同意为由,暂时搁置了,对此,李中堂早知道这样的谈判不会一帆风顺,只得催促赫德尽快为重启中英谈判暂开游说。

    等赫德做了允诺匆匆告辞后,李中堂却是一脸疲态的靠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在旁边看了良久的盛宣怀这时候走到他面前,毕恭毕敬的拱手施礼后,语气古怪的说道:“中堂大人,今天英国人承诺的事情,依我只见只怕多不靠谱,咱们可得早做谋划,否则,我看到时候清流那帮笔杆子借着这事情发难,恐怕难以应对啊!我倒是有些个想法……”

    李中堂低垂的眼脸抬了抬,这盛宣怀可是自己的钱袋子,自己在治国方略上很少去听取这位的建议,但是涉及到和洋人打交道,这位的建议可是决不可轻视的,“杏荪,英国人可不会这么容易就把他们赚钱的买卖给停了,说说看你的想法,现在这舆论的趋势,咱们若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谈判结果,到时候这朝堂上能不能坐得稳,那可就难说了!”

    盛宣怀咂巴咂巴嘴巴,“大人,这件事情,其实我最担心的倒不是英国人,而是监察院的那些清流笔杆子,现在他们有张佩纶的报纸来刊登他们的言论,这可比当年在朝堂上弹劾更难对付啊!但若是我们扯上张佩纶,或者是秦烈风一起来和英国人谈判,他们指手画脚的机会可就少多了,而且,秦烈风不是在和英国人谈造铁路的事情嘛!”

    英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显然是不愿意和刚刚成立的新政府进行平等的谈判,这一点,李中堂岂会看不明白,不过,在权衡利益之后,一个稳定和向大英帝国开放的中国市场,那才是压倒一切的需求,所以英国人才勉强答应将鸦片生意逐步消减,很显然,英国人需要在中国市场寻找替代鸦片的新贸易。

    而这正是盛宣怀所担心的事情,要知道,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茶叶和生丝已经被洋商全面的垄断了,而且定价权都被洋商所控制,这其中他深知那个位高权重的秦烈风也是大有猫腻,不过他始终搞不清楚马尾海运在这其中的担当的角色,毕竟秦铠在设立了那么些空壳的洋行,进进出出的商品可都打着西洋旗帜。

    不过,这英国人向中国倾销洋布、洋绸以的危害,他这个掌握着淮军钱袋的红顶买办可不是瞎子,只是毫无办法,只能顺其自然而已,之前在上海金融危机中,北洋旗下的轮船招商局和唐胥铁路股票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好在他当时见机快,转入广州证券交易市场后,这两家官办产业因为底子厚、利润稳定,这几年间又颇受追捧了。

    而将视野转向广东之后,那里日新月异和广州证券交易所渐渐有了替代上海金融市场的作用,让他也是暗暗吃惊,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南洋银行已经在短短几年前成为了中国银行界的翘楚,而他现在想建议的,自然是要和南洋联起手来一起和列强来讨价还价,这样无疑的最佳借力的办法,只是,这到底是他的一厢情愿,还是周郎妙计,那可就难说了!

    李中堂拿起桌上秦铠和张佩纶送来的提案,打开了有看了看,他和这两位年轻督抚的想法自然并不相同,在他看来,竟然新政府成立了,依着自己体系的庞大影响力和自己的领导力,他自然希望在旧体制上脱胎换骨的打出一片新天地,做了大半辈子的糊裱匠,现在终于有机会自己来粉饰一番,他胸中可有着不少想法……

    而秦烈风、张佩纶、张之洞这些年轻督抚,显然想的和自己颇有差距,就拿开新政来说吧,依照当初三巨头协商的规划,内阁对新政的推进,主要是在宪法、政体上,而自己的推行的新政,还是粗线条的东西,到了各省督抚那里,再按照协商的细则推行下去。

    当然,在淮军官员体系控制的直隶、四川、陕甘等地,他推行的是循序渐进的模式,就的体制都被基本保留了下来,而淮军体系内的官员迅速取代了满人清退后留下的位置,从而迅速控制了当地的民政,军政方面,则有军政部统一规划,目前那秦烈风也没有伸手到自己地盘的意思,只是下放了一大批搞巡捕局的人员在各地组件这以维持治安为主的机构。

    可以这么说,现在九大督抚控制的地方,各地的新政都是千差万别,当然,这些各地新政施行,都获得了内阁名义上的支持,这也是当初督抚齐聚北京所分得的权利之一,而总体上来说,现在覆盖全国的新政,其实分为了大的三大类,南洋新政、北洋新政和湖广两江新政,倒是颇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而事实上倒是有三分天下的意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

    李中堂正在举棋不定之时,杨士骧已经转身拱手说道:“中堂,盛大人所言有些道理,不过我却以为,未必要拉上这秦铠和张佩纶……联合政府宪章的进度已经完成了大半,而根据宪政实施计划,宪法完成后,就应该国会和议会,而这次与英国人的谈判,正是我们拉拢人气,展示实力的大好机会,若是还让他们分一杯羹,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杨士骧之言自然是有些道理的,如今虽然内阁总理是李中堂,但是在内阁之中,淮军体系能够控制的只有至多4席,而九大督抚加上三巨头那可是12个位置,而且,东北的战事正紧,若是的东北光复,那边免不得至少要挪出一个督抚的位置来,很显然,短时间内,东北那边肯定是南洋系的天下。

    所以,淮军体系内事实上现在也是颇有一些危机感的,尤其是现在新军在北方高歌猛进之时,现在淮军体系内也出现了对日后发展路线上分歧,要知道,整个淮军体系盘根错节,这其中的都是上官、下属、同乡、同僚的关系,官员体系内更是如此,虽然现在淮军体系正向着北洋体系转变,许多并非淮扬的官员也投入其中,但是,李中堂才是这体系的真正支柱。

    目前体系中对于推新政的观点也颇有些不同意见,周馥、杨士骧是极力推崇在稳固淮军官僚体系的基础上推行新政。而且新政的范围也被限制在淮军控制的省份,这倒不是这两位担心新政对国家体制的冲击,而是考虑到新政施行之处,肯定有大笔银子的投入,这肥水不流外人田,那可是祖宗的规矩。

    而山东布政使薛福成、淮军的大财神盛宣怀、威海卫总办戴宗骞等人则是希望全面引进南洋体系的工厂和机器,在直隶、上海大幅度增加官办产业的数量,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不过……这些后来看起来应该是淮军体系发展的最佳方案,却没有能够说服李中堂。

    其中一个极大的因素,自然是与李中堂的目前希望依靠英国、依靠他所熟悉的赫德等人进行斡旋。以达成英国政府、这时代最强大的列强对他所领导的新政府的支持,而对内,他希望借助自己在就官员体系内巨大的影响力,整合这股力量,来完成自己对新政府的控制。

    他胸中那份“中兴大业”的情感,之前一直都没有放手施为的机会,来自满清上层亲贵和宫内的权势从未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现在这样的机会就放在面前。他怎么会让机会失去呢?

    而杨士骧之言,倒是十分合他意思,很快他就作出了决定,因为周馥人在天津,所以就让杨士骧牵头,以内阁总理代表的名义与列强们展开谈判。谈判的内容自然还是延续他办洋务的思路,从国外购置机器开办官办的企业,当然,这件事情少不得盛宣怀的参与,虽然这位红顶买办并不中意从这个方案。他倒是更希望能从广州买入更便宜的机器。

    不过,出于对薛福成、盛宣怀的安抚之意,他还是同时下达了准许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在山东择一地试行他们提议源自于南洋体系的官办企业,这也算是一种平衡之术吧。

    而与英国人之间的分歧,很快就被李中堂转交刚刚成立的外交部曾纪泽处处置,很显然。这可不仅仅是与列强英国之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欧洲和美国这些列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早,曾纪泽就出现在军政部,执勤的军官自然认识这位大员,秦铠早就有吩咐,这位大佬来了,尽管先引到里面,而与他同来的。执勤的军官不认识,好在正好亲兵队长洪海路过,他是认识的,这位是李中堂的重要幕僚之一、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

    曾纪泽这段时间可谓是万分用心,他父亲曾国藩一手拯救了这个岌岌可危的旧王朝,却落的个一生战战兢兢、处心积虑对付朝堂亲贵的猜忌,成为大清头号权臣之后却不得不采取告病归隐、民则保身的做法,现在在自己手上,终于获得了重新让国家恢复他父亲所希望的中兴强国的机会。

    所以在新政府成立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抛出了这份反映这时代士大夫呐喊声的《中国先睡后醒论》,而这件事情中,他也再次为秦铠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能力所震动,对于这位秦烈风,他一直来都认为他是个能臣干将,没想到这位竟然对于发动民众、掌握民心有着如此的见识和能耐。

    短短数日之内,他曾纪泽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而他执掌的外交部也第一次让世人所知晓和认可,对于他来掌管这新政府对外的重要部门,无疑是南洋、北洋,乃至于淮军、清流多方博弈的结果,而这一次,他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不少曾门故人都纷纷来信支持他的所作所为,更是在各家报纸上撰稿声援,在京“曾门四弟子”之一的薛福成也是亲自登门向与他秉烛夜谈,展望这新政府的未来发展。

    两人对于强兵、富国之说都是感同身受,薛福成当时就托他向秦铠传话,希望在他所关系的山东之地开新政之时加以援手,他现在也是一省的民政长官,自然知道这开新政的困难,这目前最大的难处自然是银子的问题。

    事实上还有其他更复杂的问题,薛福成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山东之地可是中原地带,关系盘根错节,这其中的利益牵扯实在太复杂。

    曾纪泽和薛福成都是官场老手,岂会想象不到在这种局面下推行新政的阻力,地方上的阻力若是来自于外部的势力,比如满清遗老遗少,那倒是不难处理,现在的小皇帝也是奄奄一息,这在高层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小皇帝一旦死了,这君主立宪的根本就动摇了,到时候怎么走,那可就得看这宪法和宪政的制定了。

    但若是阻力来自于淮军体系内部,两人都明白一点,中堂大人要庇护的这上上下下遍布全国的淮军班子,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新政,小打小闹那是可以的,若是搞得体系内伤筋动骨的,那也绝对不是中堂大人想看到的。

    两人在洪海的引路下直奔内庭,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会儿挺大的军政部大院内竟然挤了不下五六十号军官,而且,让两位大佬惊讶的却是这些军官的脑壳。

    新军入京后,早就抛弃了猪尾巴似的辫子,而且秦铠从军事医学的角度,提出了后世军中常见的短发平头,不过,新军这些个军官、士兵不少都是些整天琢磨着新思想的家伙,所以,现在这一院子的军官中,不少索性都剃了个大光头,似乎这才足以体现他们所谓的维新精神。

    看到两位的好奇,洪海转头笑道:“两位大人,今天秦大人要公布新军军服的,不仅仅是陆师的制服,还有海军制服、巡捕局制服和预备役训练服,北面的战事进展很快,大人希望新军回来之时,能够让他们换上新军装!”

    曾纪泽和薛福成对望一样,脸上都露出苦笑之意,现在新政府各个部门里,若是说最有钱的,估计就得数这个军政部了,按照和内阁的约定,每月拨付的军饷、除去给10万淮军的军饷外,军政部到手能有一百六七十万两。

    当初约定的,裁撤新军的遣散费也包括在这其中,那挨着要裁撤的淮军遣散费可也是说好了由军政部的军饷里出的,所以内阁总理李中堂才会咬牙切齿的最后同意了那笔为期五年、每年两千五百万两白银的军费。

    说实话,这笔军费相比之前养着七八十万淮军老弱和二十多万八旗的军费开始已经大幅度缩减,不过,现在的情况可不比当初,各地的督抚可都在琢磨着开新政,而开新政的银子那可是从地方税上来的,就是原本名份账上归属中央的盐税、农业税,都想要分上一杯羹。

    而这位秦大总督还真不是省油的灯,中堂大人那是有了名的铁公鸡,这位硬生生是拿下了整个国税收入的三成多用来养军队,这可是明明白白的强兵之政,何况这位秦大总督想来都有“捞金手”的外号,不光大办兵工厂,而且连带这军服也要全部翻新。

    走了没几步,两人迎面就碰上了从里面走出来的秦铠,秦大总督倒也没料到一早这两位来找自己,忙拱手笑道:“曾侯、薛大人,你们来的正好,顺便看看我新设计的军服,这军队代表的可是国家权力,咱们那兵勇服和五云服,实在不符合战事所需!”

    曾纪泽、薛福成见秦铠相邀,自然不便推却,反正自己来谈的事情,也要等这位空下来仔细商议,倒也不在乎这么片刻,也就点头允诺,便一起到军政部大院里观摩一二。

    此刻下面军官早已按照各自职务列队,看到秦铠来了,早有军官大声喊道:“整队……敬礼!”

    号令响起,整列的军官们齐刷刷的敬礼致意,动作整齐划一,到底都是军官出身,这一身军人的利落表露无遗,让跟在秦铠身后的曾纪泽、薛福成两人看了也是频频点头,两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人物,虽然不掌兵,但是这眼光可是精明的很,光是这份军容已经是让人十分的满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666章 新军制和山东新政

    工业中华666_工业中华全文免费阅读_第666章 新军制和山东新政来自

    秦铠等三人在一旁坐下,早已站在前面的周瑞东立刻大声宣布起军政部的新命令:“军队,乃是国之柱石,军人,乃是军队之根本,军容,乃世人观我军队之印象……因上之缘由,特发布军政部新军服制度……军服分士兵服、军官服、将官服,陆军为绿色棉布装,水师为白色棉布服,巡捕局为姜黄色棉布服……”

    周瑞东宣布命令的速度很快,而后,一队穿着各式军服的士兵大踏步走进院子,向院子里的军官们展示了一遍他们分别穿着的陆师、水师和巡捕局的服装,这军服的式样在这时代已经显得十分另类,而十分新式的黄铜纽扣,更是让众人都是啧啧称赞。

    其实,这军服也就是秦铠翻版了后世解放军65式军服体系,不过,对于65式样军服中不标示军衔的做法,秦铠显然考虑到军队指挥的必要性,所以在军服上还是采取了标注军阶的办法,只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将军衔以下全部采用采用布制军衔标志,不过,即便如此,军服上黄橙橙的黄铜纽扣,还是让这朴质的军服显得十分的庄重。

    而同时与军服颁布的,还有秦铠指定的新军军衔制度,作为与旧体制彻底决裂的标志性做法,新军衔显然是他改编了来自后世国家军衔制度,同时,为此激励士兵荣誉感和责任性,同步实行军官军衔和士官军衔。

    新军衔制度的最高职务为大元帅。军官军衔设11级,即大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而士官也有足够的晋升空间,分别是军士长、专业军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而现役的军官将依照官职直接转换为新军衔,不过,这一次,新军中最高级别的军官、有提督衔的周瑞东不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二镇指挥官章奎、三镇薛超、四镇马龙、五镇刘永福都被授予了准将衔,老六镇粤军吴奎、新七镇、新八镇的指挥官陈冬、宋云泽则是上校军衔,这自然是考量各自的战绩和领兵的时限。毕竟真正的战斗远未到来。

    众人对新军服评头论足,除了对式样的赞同外,几乎所有人都对束腰的那根帆布武装带,感到十分的好奇,这自然是秦铠对军服的重要改进之一,这劲由腰生的浅显道理,武装带出现的重要原因,而没有采用牛皮带。自然是从成本的考虑,这时代,牛可是重要的生产资源,哪有那么多牛皮供军方做皮带!

    而另外一个原因,这军人扎上这腰带,那这军容军貌立时就能有所改变。这精练整齐之态,能让百姓对新军有更多的认同感,对于一支要成为全国性力量的军队来说,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而采用冲压标准制品的皮带金属部件,使得批量生产这种帆布腰带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而准将以上军衔的武装带则是牛皮制件,那更是威风凛凛。

    听了周瑞东讲解这军服式样、色彩选择的原因之后,军官们更是热情高涨,宣布解散后立刻都围住了军政部负责发放军服的军官,一个个都琢磨着把新军服尽快领回去,好第一个穿上到北京城的街面上去展示一番咱这新军的风采。

    旁边的曾纪泽和薛福成两人一开始也是认为这位秦大总督多少有些钱多烧得慌的意味。不过听完之后立刻都意识到这样做那深层次的原因,看起来,淮军虽然现在尚有十万之众,但是,和这支迅速成为全**事真正主力的新军,这其中的差距,绝对不仅仅是武器和人员素质上的差别,更多的因为是这军事长官在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不过。这件事情却不是他们来拜访秦铠的意思,这强兵的理念虽然他们也是十分认同,但是具体如何去操办,这应该是这位秦大总督的活,他们只需要在旁边摇旗呐喊,但是这摆在面的需要应对的是,却是开新政的大难题。

    三人到内厅落座后,曾纪泽引介了一下他和薛福成之间的关系,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的名头,秦铠自然早就知晓,而他与薛福成也是打过多次交道了,不过这位作为李中堂重要幕僚的身份,以往谈论的都是双方合作的事宜,而今天,薛福成自然是以他山东巡抚的身份来单独拜访的。

    薛福成等曾纪泽引介完成后,倒也丝毫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而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秦大人……”

    秦铠忽然开口直接打断了他的称谓,他微微一笑,“叔耘兄,今日既然不是为中堂大人来办事,那就无需这么拘于官场规矩了,不妨唤我烈风即可!你当年所著的《筹洋刍议》,主张发展工商业,实行关税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扩大丝茶出口,我深以为然!”

    薛福成那也是这时代睁眼看世界的开明大员,虽然他为李中堂做了十余年的幕僚,但是他的洋务理念却远比李中堂要更具现实意义,他的理念在引进洋务的同时,更注意经世济民的观点,所以更加强调发展工商,而非拘泥于官办的洋务。

    听到秦铠对自己的评价,他也是颇为意外,不过今天来可是有求于对方,正担心难以成事,没想到对方主动表达了诚意,当下也立刻改口笑道:“烈风,那老夫痴长几岁,就卖一回老了,今天和曾侯一起来,自然是来相求一事,不知道你可愿意援手?”

    秦铠笑眯眯的点点头,“叔耘兄不妨直言,我等所为,不就为了那‘中兴’二字吗,若是能让泱泱中华不再仰列强鼻息,让天下百姓早日康宁安泰,一切不可为之事,只要有必要,我想我等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在他所知的历史上,这位才高志大的能人,却有一段颇为坎坷的人生,少年时就在洪杨之乱中被太平军抓住,好在他身份未泄露,这才脱逃,不过乱世中家道中落,他却凭着一封万言《上曾侯书》向途径北上平乱的曾国藩进言,从而得以入幕曾国藩帐下,而他提出的“ 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的八条对策,让曾国藩十分的赏识,在当时曾府的幕僚中,与赵烈文有齐名之势。

    曾国藩平洪杨之乱后,声名威震天下,却不得不激流勇退,而他则被曾侯推荐给李鸿章,这位一生奉曾国藩为师的大人物对于湘军系统的军队,打击可谓是不遗余力,但是,对于这位上过万言书,又以“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闻名于当世的人才也是刮目相看,依为左膀右臂。

    不过淮军体系在洪杨之乱后,实际上已经完全脱离了湘军的体制,这是一个以昂贵饷银扶持起来的军事集团,上上下下的官员、军队都靠着优厚的饷银捆绑在同一战壕里,而为了让这个军事集团维持在他的控制下,李中堂甚至对自己当初的左膀右臂张树声、刘铭传都极力打压,但是,他这个外来汉却被委以重任。

    这一次,淮军体系要开新政,虽然李中堂自由算盘,但是,薛福成还是被作为一个后备的保险,让他依照自己的规划在山东尝试他自行制定的新政,所以才有了他和曾纪泽的秘密会晤。

    听到秦铠如此直白的表态,薛福成立刻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烈风,中堂大人欲向英、法、美等过借洋款大兴官办产业,不过允我在山东自行开新政……这方面,我与杏荪(盛宣怀)都挺看重你在广东兴办的洋务,琢磨着和你商量引进一些产业!”

    山东要开产业……秦铠听了之后,心思立刻就活动起来了,山东可是国内发达沿海地区少有的矿业丰富地区,又拥有极佳的海港优势,青岛港、日照港都是日后新中国巨型港口的选择地,而且青岛港还是后世中国海军的重要基地。

    在这位身上的投资,显然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即便是从拉拢的角度来看,这薛福成绝对是个值得自己花力气的对象,而且在淮军体系内,实行源自于南洋体系的产业维新,无疑是埋下一个等待发芽的种子。

    很快,秦铠叫来现在直隶方面负责南洋产业掌柜,他向薛福成提出了一港三产业的建议,那就是全力建设青岛港,将青岛港开辟为北方第一货港,吸引各地货物的吞吐,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产业,尤其是在现在喊着要收回海关税的情况下,日后,拥有一个货物吞吐量巨大的港口,那可绝对是一个长期的提款机。

    山东的三个产业,秦铠建议的是依托山东农业衍生加工产业、山东煤矿和招远金矿,进行官办产业的生产,这三大产业的来钱效应十分迅捷,一旦投产后,还能通过广州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融资,加大产能。

    而薛福成希望拓展的工商产业,秦铠也并未有任何的藏拙,将广州工商产业的激励体制全都进行了介绍,不过,这些在现在朝廷都是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新政,薛福成听了也是连连乍舌,这些新政若是放到山东来办,恐怕自己那就是捅了马蜂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工业中华666_工业中华全文免费阅读_第666章 新军制和山东新政更新完毕!
………………………………

第667章 无声的交锋

    奉天府,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站在将军府议事厅内那张东北地图面前脸色凝重,陪都承德府防御战失利后,他已经预感到东北满人冬天来临的肃杀,而突如其来的水灾,对于他这个盛京最高长官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的倒霉事。

    奉天知府、蒲和知县来请调赈灾粮款的文书都送来了几次,只是,他这边可养着几千号旗军,加上战事一起,辽河往北的航道早已断绝,那里拿得出这赈灾的粮食,更别说洪水毁坏的村镇,还需要一笔赈济的银子。

    现在,别说的这赈灾的银子,就是要发的军饷都已经让他捉襟见肘了,年前,那些从北京城里逃出来的亲贵倒是凑了一笔银子,不过,之后听说豫亲王那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