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老家伙一个个油盐不进的,靠的就是那点清誉,而且这次吏部银子的事情闹腾了之后,反倒是涨了对方的士气。

    所以,慈禧琢磨了之后,也不好逼得太紧。不过九门提督的实权在自己的手上,他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今天也借着圣寿节,先把小皇帝笼络一下。这帮子老家伙,靠的还不就是载湉这皇儿子嘛!

    一院子的大臣、王爷都等着给慈禧请安,足足有闹腾的大半个时辰,光绪皇帝的行帐才到了,看到小皇帝在翁同龢这些大佬们的陪同下进来恭恭敬敬的向自己请安,今天光绪显然也有修好的意思,这胳膊肘跟大腿扭。那可就没意思了,所以,特地还敬上了从洋人那边买来的一套精美的红宝石首饰盒。

    慈禧在宝石方面,最喜欢的就是红宝石和祖母绿,看到这面板和里外都镶嵌这顶级星光红宝石的玩意,倒也是爱不释手,这个把月来胸口一直不怎么顺的这股子气倒也有了些许平复,指指旁边的桌位。让光绪坐下。

    当着小皇帝的面,大臣们又开始络绎不绝的向太后请安贺寿,站在小皇帝身后的翁同龢见今天砸下去的银子起了作用。倒也稍稍放心,他自然明白,现在这京城里,兵可都掌在太后手上,虽然文廷式和宋博鲁开始替小皇帝拉兵将,但是,现在帝党最需要的,无疑就是时间了!

    所以,他让人准备从潘公子手里出了大价钱买下来这贺礼,当然。**潘博盛弄到这玩意也并不知晓成本几何,也就马马虎虎50万两卖给了这位清流大佬,拿去京城的珠宝店鉴赏,看到这么多星光红蓝宝石,无人不惊讶的。

    翁同龢和光绪皇帝我偷眼看着上首这个笑容可掬的老太婆,心中的压力确实不小。不过,现在看起来,这笔银子投下去是值得的!

    几声铜锣之后,外面韶乐乐队(祭祀乐师)和丹陛大乐队(朝觐乐队)奏起了象征着皇帝威严的卤簿乐,一丝略感不适的表情掠过光绪和他身后的大臣脸上,这卤簿乐那是皇帝的典制乐曲,只有皇帝在正式场合才会奏起,现在,太后竟然在她的圣寿节上奏起这音乐,虽然现在小皇帝也在场,不过显然今天显然有些出格了……

    慈禧可没去注意小皇帝的表情,在太监和大臣的簇拥下起座向外面早已搭建好、金碧辉煌的观礼台走去,走了两步,他回头向小皇帝招了招手,光绪皇帝载湉忙跑上来,搭着太后的胳膊,朝臣们一片排山倒海的万岁之声,让站在中间手握这天下大权的一老一少一时间也是万分的受用。

    观礼台上,慈禧端坐在中间金灿灿的寿椅上,光绪皇帝并没有挨着慈禧的位置,而是在左手侧面位置上入座,这台上能够入座的也不过数人,大臣们则在下面各有坐席,稍息之后,宫娥、乐师开始奏起了气势恢宏的宫廷乐,翩翩起舞的宫女以曼妙的舞步演出了一幕麻姑献寿的舞曲。

    对于将自己捧为天上的王母娘娘,慈禧显然是颇为受用,一曲之后,乐得嘴的合不拢,一挥手,李莲英已经派下赏金,免不得又是一番喧天的贺寿之声……

    轻轻的揭开盖在四倍瞄准镜上的一角的盖布,岑鹏单睁一眼,透过瞄准镜向着远处的观礼台看去,这么远的距离上,自然不可能听得到什么,不过,今天倒也算是开眼了,台上那个身材瘦弱的少年、穿着五爪金龙袍,显然,这位就是当今的皇帝载湉。

    这幅瘦弱的身躯,怎么能扛得起中华复兴的使命呢?镜头细微的动了动,那张此刻表情麻木、苍白的脸出现在镜头里,完全没有教官的一分英明神武……这些满人就如华夏大地上的蛆虫,毫无作为却对四万万汉人抽骨吸髓。

    此时此刻,他早已心无旁骛,瞄准镜上的十字准星慢慢移向右边,那个此时笑得十分张狂的老女人,此刻正指着前面表演的几个杂耍艺人,笑得不亦乐乎……这么一个疯女人,竟然是掌控泱泱中华皇权的那个人!

    稍微一偏,镜头中出现了一个面皮白净的阉人,这台子上做的不过四五人,这阉人竟然能站在那个老女人身边,他立刻想到了一些早已流传的民间的传闻,敢情,这就是那个奸佞阉贼啊,这张脸……一看就不是好料,却不知道,那老女人为何就看不明白。

    咵……咵……咵……咵……歌舞升平之后。远处八旗火器营领队的英式方阵开始迈着整齐的脚步沿着昆明湖边的跑马地一路而来,队列之中的英国教官站在队伍的最左列,大声的喊着口号,而这些八旗子弟到是练得还算不错。起码这横直竖顺的队形还保持的八旗不错。

    不过,远处一路看着八旗兵走过来的岑鹏确是一脸的不屑,在进入跑马场之前,这几千八旗兵那是队形散乱,狠狠的整了整队形,这会儿走出来才有了些模样,不过这些八旗练军嘴里吼的口号却是早已策划好的“圣太后永寿辞!”

    这溜须拍马、阿谀至极的口号。让这些正儿八经干活的人情何以堪!很快,紧随着的淮军,高声吼着《大帅练兵歌》的歌词,这震天忠君爱国之声,倒是让台上之人略感意外,就连坐在一旁的醇亲王也起身向慈禧介绍一番,他毕竟上回在天津卫那是阅过兵的!

    远处昆明湖的河道口,传来了嘹亮的汽笛之声。二十多艘披挂满彩旗的小火轮快速的进入了昆明湖,醇亲王耗费巨大财富在这小小昆明湖旁修缮清漪园,都是为了今天让这些小火轮来昆明湖转悠一圈。好堵住悠悠众人之口。

    从未见过这在昆明湖上体积不小的蒸汽木壳船,而且一次就是近20艘的规模,这份规模和气势,以及站在船舷旁士兵的整齐的队列,让这样的水上操练十分的赏心悦目!

    “果然是威武、雄壮啊!”慈禧显然今天心情不错,也并不吝惜她的彰表,她手指着这喷吐的黑烟的小火轮转头问一旁的醇亲王“这就是洋火轮啊,果然不错,那秦铠敬献的火车我倒是十分喜欢。这火轮看来可比画舫更多几分有趣啊!”

    醇亲王早琢磨出味道来了“太后,您喜欢,等操练完毕,我就让海军衙门挑选两条最新的火轮船泊在昆明湖……”

    这时候,一旁的李莲英忽然腾的跳了起来。当在慈禧面前,一副着急的模样喊道:“王爷,那火轮上的大炮好像在转动啊!”

    这话显然把慈禧也吓了一大跳,脸色顿变,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事情,这火轮上装的可是大炮,若是有人图谋不轨,那可是大有问题啊!

    “太后勿惊”醇亲王看了眼李莲英,这厮明明去过天津卫,难道不知道海军是要鸣礼炮致意的嘛,纯粹是挑着法子表忠心的混蛋……不过他才不会去揭穿什么“太后,这是海军的传统,水师要鸣礼炮12轮,炮口在对这另外一边的,以示对太后的至高敬意!”

    听到这话,慈禧脸色才恢复,抬眼向在昆明湖中排成3列的火轮船望去,果然,船上粗粗的炮管子朝天竖起指向东面,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20艘火轮上猛的一震,船首的舰炮喷吐出漫天的黑烟和火光,烟雾从船首立刻弥漫过整艘船身。

    而震天而整齐划一的巨响,彰显的是这时代火器的至高威力,坐满湖边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表情震撼的看着湖中这些喷吐着黑烟和巨响的怪兽,几个大员有心起身发表两句感慨,不过这声音早就被隆隆的礼炮所淹没……

    慈禧领略到这水上巨兽的威力后,也是十分的惊诧,原来大清huā费了巨资构建的水师,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威势,倒是旁边见过那还是巨舰操练的醇亲王,多有些波澜不惊的味道,毕竟这几百吨的小火轮,相比那7000吨的铁甲巨舰,完全是萤火相比太阳的差别。

    轰轰轰轰轰……

    水师毫不吝惜的消耗着火药,为太后的圣寿节添上浓重的一笔,而岸上所有观礼人的注意力自然都被吸引到了这水上!

    慈禧乐呵呵的举起精致的景泰蓝茶盏……轰轰轰……礼炮的轰鸣,让茶杯中的茶水也是微微震动,这种奇怪的感觉让她感到十分有趣!

    只是,端起的茶杯上忽然多了一抹鲜红的东西,这让她十分诧异的盯着那抹鲜红,这可是自己最喜欢和的凤篁小团龙,可茶水里从未出现过这红色的玩意……这让她有些震怒之余,正想抬头喝问那些办事不利的奴才,忽然脖子上一热,似乎有什么黏糊糊的东西喷在自己身上,这让她更是暴怒……一转头,却看到身旁站着的李莲英脸色惨白如鬼一般!

    李莲英此刻还直挺挺的站着,主要是他身体还斜斜的靠在太后巨大的寿椅上,不过他斜斜的眼光却万分吃力的正看向他的右臂。

    慈禧诧异的顺着他的眼光看去,面前却是一条已经血肉模糊人的手臂,在那手臂下部,似乎被一股子巨大力量狠狠的撞击了一下似的,李莲英的右手下半截,竟然与他的手臂只有些许皮肉相连,白森森的骨头渣子都裸露在外面!

    断手就异常刺眼的在慈禧面前晃荡,这从未见过的惨象,让慈禧这个老女人的脸色顿变煞白,而巨大的视觉刺激,甚至让她张了张嘴都没能喊出半个字来,这时候,又一轮礼炮响了起来,慈禧猛的感到手上一轻!

    持在手中的景泰蓝茶杯,竟然在一瞬间分崩离析,整个茶杯因为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嘭的就爆裂成无数细小的随便,她甚至能感受到手上皮肤被这碎片扎入的阵痛,而同时,她感到左肩一热……从心底的恐惧顿时化成了一声鬼嚎!

    这一次,慈禧发出的鬼号顿时让所有人都回过神来……

    “有刺客……有刺客……”观礼台上众人都是赶忙自找地方躲避,而太监们则慌慌张张的胡乱喊道。

    外围值守的内廷侍卫根本没搞清楚状况,慌慌张张的四处张望,这偌大的清漪园里面,现在可是有着上万的军队,还是上千的侍卫,观礼台上一声有刺客,这些侍卫只是毫无目的的把观礼台团团围住,至于刺客是如何行刺的……他们根本啥都不知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543章 第二计划

    原本富丽奢华的观礼台,现在已经是一片狼藉,翁同龢在看到这让他毕生难忘的一幕后,立刻和几个大臣拥着小皇帝在侍卫的簇拥下第一个躲到了观礼台后面,无数侍卫冲上来护驾,闹哄哄的情形,完全失去了秩序。

    等内廷侍卫把已经瘫软在寿椅一旁的慈禧架到角落时,整个清漪园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原本下面端坐观礼的大臣们,这也听到了消息,一个个都是神色古怪,既不敢进去探视,也不敢随意离开,甚至都不敢离座……

    这大清的天下可是要反啦!谁竟然吃了豹子胆,敢在圣寿节这当口子刺杀手握这天下权柄的太后,此时此刻,显然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时期,任何异动都可能惹上大麻烦……好在此时,大批的侍卫和八旗军已经四散开去追查真凶,整个园子里,到处都是由内廷侍卫带领的士兵,吆喝之声此起彼伏。

    而文昌阁内,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在快速的酝酿,被太监和侍卫架下来的慈禧已然昏厥,好在这边有随行的御医马洪,这位马太医长于内外调理,所以深得太后器重,谁能料到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情况,顿时让他也有些手足无措。

    他自然知晓,若是今天太后有个三长两短,自己这个太医即便是没有过错,这也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局,所以也顾不得冒犯太后的可能,搭脉、清创后,倒是给了他一个惊喜,虽然太后一向十分注意保养的手掌上被景泰蓝茶具划出了多条伤疤,就连脸上也被茶杯碎片拉出一条赫人的伤口。

    但是太后脉象稳定,除了肩膀上有一处较重的擦伤外,总体看起来不错,忙吩咐让人熬上一碗醒神汤,嘱咐宫女太监好生伺候,

    而此时外面。等候着的醇亲王和小皇帝光绪却是表现有些失常,事实上,谁碰到这么蹊跷的事情,都会失常!这边的小皇帝、亲王和朝廷大佬们早就此时都是一脸阴郁的表情。一个个紧张的等着马太医的消息。

    小皇帝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表情既有些惊惧,又有些兴奋,不过,该现在这里掌舵的却不是还未亲政的这个小皇帝……

    醇亲王奕譞此时此刻的想法可谓是万分的矛盾,今天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料到会出现有人刺杀慈禧的惊天事变,台上的一瞬间。他看到了太后身上喷洒的鲜血,,那一瞬间,他丝毫没有惊恐的念头,竟然异常平静的在侍卫簇拥下走了下来。

    从那神鬼不觉的一击后,他一路上直到这文昌阁里,满脑子都在思索……到底是谁竟然敢下此重手!皇上?不大可能,自己这个儿子。虽然从小送入宫中,不过他可也是关心的很,只是平日里并不表露而已。

    光绪皇帝载湉倒是继承了他这个老子的聪明。而且耐得下性子,就是翁同龢这个严厉的师傅,对于小皇帝求学的态度也是颇为赞赏!不过,载湉要让人干这等惊天大事!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他看了看对面正一脸严肃表情站在光绪皇帝身后的翁同龢!会是这位帝师安排的?好像也颇为牵强啊!只是,除了他,还会有谁呢?

    看到御医出来,醇亲王早就迎了上去,“马太医,太后圣体可安康?”

    马太医摸了摸脑门。忙拱手施礼道:“太后鸿运齐天,老臣刚给太后把过脉象了,这脉象平稳,偶尔波动,那是因为受到惊吓的缘故,太后受的都是外伤。并不严重,估计调理数日,就能复原!”

    “谢天谢地,老天保佑啊!”醇亲王奕譞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不料却引来了其他人奇怪的眼光!

    此刻外面追缉刺客的行动还在继续,而最郁闷的莫过于前面还在昆明湖上齐射礼炮的水师火轮了,指挥邱宝兴自然也看到了岸上的乱象,不过他也没搞明白这岸上出啥情况了,结果,还是按部就班的放完了最后几轮礼炮。

    船开了一半,门口的一个亲兵还在那里咋呼,“你们看到没,我看到水里有大鱼啊!”

    结果被军官一脚踹了个跟头,臭骂了几句,“混蛋,今天我们是在太后和皇上面前操演,你tmd还有闲工夫看水里的鱼!”

    等按部就班的靠向西面的小码头,结果刚泊岸,就冲过来至少3个营地八旗火器营的兵马,把水师团团围住,九门提督英廉此时早已赶到了,在他看来,这八旗的兵马那是绝无问题的,有问题的,肯定是这刚刚进京城的淮军!

    所以他一到,立刻下令把两营淮军陆师全部看管起来,而淮军水师的嫌疑,显然是最大的,刺杀太后的枪手显然利用了水师礼炮的机会,轻松的获得了射击的机会妏,而且,能 进入清漪园的外人……很显然就是淮军的人马了!

    出于这种想法,虽然没说是看押,但是几个营的的淮军操演兵马雷的清楚的很,此刻已经与被看押无异,总兵官聂士成显然也被这突入起来的变化所困扰,看到八旗火器营的军官过来,他正想打听一二,却被那个虎着脸的八旗军官顶了回来。

    而让他无法接受,却是这位九门提督借着太后的名义,收缴了淮军陆师的所有武器!

    清漪园外,岑鹏、刘盛两个正在小心翼翼的潜水而行,出了园子,两人迅速在一处隐秘的树丛后爬上的案,这里早有他们手下在这里接应。

    很显然岑鹏并没有任何兴奋的表情,他立刻下令,“可以执行第二计划了,别出漏子?”

    ……………………………………………………………………………………………………………………………………………………

    远处,一队队八旗军队匆匆从园子里出来,准备设卡封锁周围的通道,远处的岑鹏这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那个在小路旁略显尴尬的稻草棚子。(未完待续)
………………………………

第544章 光绪的决断

    九门提督英廉是镶黄旗庄亲王一系的黄带子,庄亲王那是与康熙年间与皇帝血统最亲近的哪一支系,早年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位置,不过英廉却不是嫡长子,所以当初并无封爵。

    不过这位却是个懂得钻营的人物,就这庄亲王这一系的人脉到了宫中,慈禧见他是皇家血统,人又挺机灵的,倒是有了个不错的印象,前番上任九门提督荣禄因为被清流弹劾受贿、滥用职权被革职,他倒是被太后看重,坐上了这个掌握京师禁军的重要位置。

    这几年他更是对慈禧忠心耿耿,鞍前马后丝毫不敢懈怠,这次太后圣寿节,英廉可是花了大代价往宫里送了份厚礼,正在琢磨着自己这个从一品的位置是不是可以往上在走一走的时候,却传来太后遇刺的消息。

    这可把他急坏了,当时就把清漪园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这偌大的昆明湖显然他也未曾想到过这是一条退路!安排之后,里面终于传出来让他稍感放心的消息,据说太后的伤势不重,只是受了惊吓,还未醒转。

    他英廉平日里那可是京师黄带子里也能耀武扬威的身份,不过,太后这一受惊,他也跟着发昏了,护送太后、皇上、王爷们回宫后,他忙召集八旗内府三营的参将、骁骑营统领、五部步军营、火器营统领议事。

    不过,平日里对他这位九门提督一项毕恭毕敬的这些将军,今个儿尽然都有些魂不守舍,他下令各军闭营,非他将令不得离营,下达军令后,竟然有几个军将叽叽咕咕,颇为不满,他自然知晓,这些人私下也都各有背后的大人物。

    所以,他立刻找来亲信。亲自指派当日值守各城门的军将,事实上,英廉现在也乱了手脚。只得先把兵派出去,却不知道后面到底该如何。

    这北京城,经过明清两朝的修缮,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他这个9门提督可谓是职责重要。此番有人刺杀太后,那保护皇宫显然是成为了当务之急的重任,他非常谨慎的执行着自己的职责,但是,谁都知道,他在等候!

    原本看起来形势紧张的29日,竟然太太平平的就过去了,原本各方势力都预料可能有的大动作。却毫无征兆。而在太后遇刺后,北京城显然完完全全陷入了一种慌乱的氛围中,各种风言风语几乎就在一天间流传在城内的各个角落。

    乾清宫,从清漪园回来后的光绪皇帝一整天都关在御书房内,对于这离奇事件的发生,别说是小皇帝光绪了。就是翁同龢也是完完全全的出乎预料……

    光绪皇帝甚至直言不讳的询问翁同龢,这事情是否与他有关。翁同龢自然满口否认与这事情有一根毛的联系,不过……他却一脸举棋不定的表情。这让小皇帝光绪也是十分不解!

    翁同龢的危机感可比生活在大内皇宫的小皇帝要准确的多,昨天发生这匪夷所思的刺杀,说实话,当时候看到太后身上吓人的一大滩血,他还着实兴奋了一下,现在自己面前最大的一个障碍,显然就是这位大权独揽的太后了。

    若这老女人真是被人刺杀而死,那自己还免不了要替小皇帝缅怀一下这位颇具能力的皇太后……但是,若这女人不死,那自己的绝对是重重危机,上次吏部的事情,多亏了潘大公子事先的示警,自己猜找了一票人,连夜伪造了流水账。

    这时代的账目,可不像后世那般,甚至有专人吃财务饭的,这官家的账本更是混乱,成年流水账,到后面那可就是一笔糊涂账了,造假最容易了,而且破绽甚少。

    只是,这件针对自己的事情,慈禧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原本,接着小皇帝亲政这件事情,自己或许还能有所转机,但是,现在突如其来的惊变显然让原来修好的计划完完全全的泡了汤,这件事情现在尚无头绪,不过有件事情必须立刻实施下去。

    小皇帝显然也受到老师凝重表情的影响,不过他有些意外的是是,既然跟这件事情没有一根毛的关系,那老师还担心什么,这会儿工夫,派人去传文廷式、宋博鲁的小太监已经回来了,这两位光绪帝的重要参谋显然也是听到了许多消息,进来后都是表情复杂。

    御史宋博鲁性子最急,进来后便向翁同龢问道:“翁大人,外面的消息传的很厉害,我看要坏事,我从熊大光那里听到消息,据说当日神机营在清漪园外抓到了重要的人物……我看,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

    这消息显然颇具爆炸性,小皇帝和翁同龢对于这件事情的进展,一时间确实是毫无途径去了解,翁同稣听到之后立刻追问道:“这消息熊大光可知出处,可否准确?”

    “翁大人,这也是熊大光说的,现在城内要道和城门都是英廉的手下掌控着,所以此事秘而不宣,外面也无人知晓,他也只知道个大概,说是抓到了真凶!”

    抓到这刺杀太后的人……这个消息显然是一个好消息,小皇帝光绪和翁同龢对于这股子自己无法掌控的力量充满着警惕,很显然,这次刺杀太后的行动,从一定程度上倒是有利于光绪和翁同龢,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认同。

    不过,竟然如此,那今天议事的内容倒是可以把宫内安全之事暂时不议了,不过原本那就不是光绪皇帝要商议的重点!看到人都到了,小皇帝光绪坐在书桌后门,有些焦急的问道:“诸位爱卿,我与老师对昨日之事情,十分的担心,你们两位可有什么方略?”

    一旁的文廷式站起身来,“皇上,现在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外面传言,太后这次受伤不轻,至今昏迷不醒……现在可是当机立断的时候了!”

    看到异常狂热盯着自己的文廷式,光绪皇帝显然没搞明白,这位文大学士让自己当机立断,那是准备干什么……眨巴眨巴嘴巴,皱着眉头问道:“文大人,何谓当机立断?”

    文廷式大声的说道:“皇上,这京师的军马可不能再任由英廉此人都掌权柄了……”

    御书房里几位大佬和光绪皇帝紧锣密鼓的商议之时,文廷式念叨的九门提督英廉此时却也已经进宫了,当然,招他进宫的自然不是光绪!(未完待续)
………………………………

第545章 嫁祸

    慈宁宫,自从太后从清漪园回宫后,已经完完全全的与外界隔离了起来,守卫宫门的侍卫也由普通的郎卫,变为了蓝翎侍卫,这些都是九门提督英廉受命所为。(1_1)

    清朝的禁卫兵大类有二,一曰郎卫,一曰兵卫,所为兵卫自然是守卫外围的禁军,而这郎卫之制,则是守卫宫廷等重要地方的皇室禁军,郎卫首领是侍卫内大臣六人,规定必须由旗人来担任,其中镶黄、正黄、正白旗这上三旗各二人。

    而侍卫中资格最老、和内廷最亲近的才有资格晋升为蓝翎侍卫,而内体侍卫四等,凡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由上三旗的旗人任职,汉人根本没有资格进入这内廷。

    英廉一早接到内廷太监的召见,这让他十足的惊慌了一会儿,待小心翼翼的问清楚是慈宁宫召见,他这才放下心来,等到了慈宁宫,却发现太后召见的可并非他一人,礼亲王世铎、大学士孙家鼎、侍郎徐应葵、御史文狄都在宫外候着呢。

    他这人若是轮领兵打仗,那倒是从未有过机会,但是这揣摩上意、察言观色那可是十足的高手,一看今天这局面,来的可都是太后平日里最信得过的亲贵和官员,这掌权的首席军机大臣、掌兵的自己、掌控朝廷喉舌的御史、掌控朝堂导向的大学好呢么士,那可是一个没缺。

    只是,今天这慈宁宫召见的人当中,很显然少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醇亲王奕譞,这位大清权柄滔天、却历来低调的铁帽子亲王,以往,太后有事,免不得要叫上这位妹夫兼皇帝的亲爹,今天。在这种局面下竟然召见!

    一会儿工夫,慈宁宫内有总管太监徐安出来,行色匆匆的模样带着七八个小太监就往外面走,现在消息可是闭塞的很,礼亲王世铎一眼看到,立刻叫住,这徐安在宫里的位置,那也就稍逊于李莲英而已,那日李莲英受了重伤,也不知死活。就算是活下来,那一时间也半步的事情,所以,这位徐大总管的位置自然水涨船高了。

    看到礼亲王叫,徐安自然不敢不理会,忙让小太监在外面去候着,拱手施礼后问道:“王爷,叫奴才可是事情?”

    这徐安自称奴才,但是礼亲王世铎可没打算把这太后面前的红人当奴才使唤,日后还大有用得着的机会。胖脸嘿嘿一笑,笼在袖子里的手伸出来在徐安的手上拍了拍,一个小盒子已经塞进了徐安的袖子。

    “徐安,太后受惊了,老臣我也是寝食难安,不知道现在可安好?”醇亲王笑眯眯的低声问道。

    “太后贵人多福,自然无事,只是心情难免有些不好。”徐安摸了摸袖子里的小盒子,虽然知道应该是好玩意,只是不知道这价钱,自己回话也不知道是否让这位满意,抬头看了看世铎,见这位首席军机大臣还是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他想了想。忙追了一句,“王爷,听说太后昨夜一宿没睡好,慈安宫的宫女秀薇因为惊扰太后休息,昨晚被下旨杖毙了。”

    这秀薇是谁,别人不清楚,世铎这等一直内廷行走的自然是一清二楚,原本是乾清宫的宫女。因为光绪皇帝觉得这宫娥细心、办事牢靠,所以三年前派到太后身边服侍太后的……原本只是处罚个小小宫娥而已,现在这情形下却变得十分的微妙。

    听到这里,世铎这才轻声噢了一句,拍拍徐安的手。让他自去,自己送出去的这可大东珠总算是物有所值……既然太后无事,那这朝堂上就翻不了天,不过,从杖毙宫女的事情来看,太后这次可是动真格的了,若是一旦有事,恐怕就是大事!

    过了一盏茶功夫,慈宁宫内有太监进来请世铎进去,在外面这几位,也就世铎的位置最尊贵了,所以第一个让他进去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世铎却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等进去后,太监没有引他到大殿,而是直入旁边的偏殿,等到了殿前,远远就闻到浓浓的草药味,这让他也是一讶,徐安不是说太后身体不错嘛……细想之下,倒也觉出点味道来了……莫非是太后这是故意为之?

    想到这里,他脸上立刻换上了一副悲戚的表情,进到殿内,隔着帘子他就捧着一物一副哭腔说道,“听闻太后受惊,老臣寝食难安,府上恰有乾隆爷年间传下来的长白五百年老参,请太后务必小心调理!”

    帘子后面沉默了片刻,这才传来慈禧那高高在上的声音,“王爷,你这手里的就是亲王府里乾隆爷赏下的老参啊……难得你一片心意,这两日醇亲王在干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