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中华-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不长,不过秦铠可是砸了银子的……

    “陈大人。练军兵营是新造的,新兵原本有一千不到,不过营房当初可是按照一镇的数额来建造的,驻兵绝无问题,至于保密的问题,明日我就张贴榜文,城北新军操练,北~~

    ef=〃

    …《  》…网

    …更新~~门过河的青石桥禁行!”

    陈冬听了后皱了皱眉头,这计划视乎粗犷了点,“北面可有当地居民?若是需要来往,难免人多眼杂的,除了士兵调动外,我们尚有大批军械随后运抵!”

    侯柏林微微一笑,“大人过虑了,这边练军兵营新建之时就已经考虑过必须地处偏僻,北面那片地周围五里地内没有村落,周边的荒地都已经归入学的名下,大人只需派一队士兵穿着新兵营服饰卡住青石桥,外人要入内,非得从临近的武清翻山过河才能进入,而且在兵营西面,欧阳大人已经秘密建造了一处简易码头,可以提供小吨位货船出入,军械可由船送入送出!”

    陈冬听到侯柏林这番解释,倒是十分的到位和合理,心中原本隐隐的担心倒是一扫而空……当天下午,三和桥码头就由穿着练军新兵服的士兵全面接管了,而码头周围的居民偶尔则会在半夜里听到似乎有军队运动的密集脚步声,不过,普通百姓自然对此毫无兴趣,不过有衙役听到这消息后,自然感到有些奇怪,不过到县太爷那般禀报,却被告知练军早有通报,自然不会再追查下去。

    等到了11月15日时,城北廊坊练军新兵营内从外表看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到了伙房开餐之时,兵营内传来的紧凑叫号声此起彼伏,不过之后,很快又会陷入平静,不过,为了确保队伍训练,陈冬还是命令,将原本白天的训练计划全部改到晚上,不过训练都被拉进了附近的树林区。而且队伍都分拆成大队,以确保不会有暴露这里的威胁!

    20日,和欧阳庆单线联系的岑鹏、刘盛两人非常惊讶的接到了密令,两人匆匆从功德寺秘密的营地出来,两人穿的都是上等的蜀锦袄子,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一副贵人派头,等赶到崇文门约定的地方,他们在一处偏僻的宅子里赫然见到了情报司的大佬欧阳庆。

    两人三天前向广州拍发了准备事毕的电报,欧阳庆对他们自然是有着十足的信心。不过琢磨了两天,想到这次任务中极其艰巨的困难,他决定还是要当面听一听两人的汇报。

    两个月时间,虽然岑鹏、刘盛二人的身份都是养尊处优的有钱人,不过在光鲜的身份下面,确实一刻不得空闲的计划和安排,所以今日见面,两人非但没有丝毫贵人的富贵模样,反倒是各自都略显消瘦了……

    不过,他们两个早就想好了在功德寺工匠面前的说辞。这重修佛殿那是积功德,自然需要吃斋念佛,两人自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清瘦了些许而已!

    欧阳庆自然也没什么废话,这两位虽然不是情报司军官,不过这次行动,自己是直接的一线指挥官,自然没有什么见外的念头。

    “岑守备、刘守备,事关重大。我考虑再三还是请你们来详细谈一谈,我也好向上呈报”,欧阳庆给两人倒上茶水,看了看正被北风刮得哐哐作响窗棂,立刻直扑主题,“今天早晨已经是寒气逼人。我这不都加厚袄子了,那天的话,下水可有问题?”

    两人都是特别行动队的军官,自然知晓这事先策划和准备的重要性,也明白欧阳庆此刻的担心,这中担心绝对不是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而是对于这项任务的负责。

    特别行动队有着辉煌的战绩,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尽管尽量配置了最优秀的战士和相对先进的武器,但是在越北、菲律宾的作战中,还是有过绝对不小比例的失败战例,只是由于对手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差距太大,所以这些失败战例中。绝大多数都能全身而退。

    但是,马龙亲自编组、由各镇抽调陆师、水师精英组成的特别行动队在过去三年的作战中,一共有数百人伤亡,而正是由于这些探索者付出甚至于生命的代价,血与汗凝结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对照秦总督专门为小规模特种作战策划的小册子上的大量理论,特别行动队的成长绝对称得上可圈可点。

    这次,是两人首次到北方来执行任务,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探索和实践,而且他们两个也确实感到的南北作战的巨大差异,早两年,他们曾今在菲律宾执行秘密作战任务,任务不复杂,清除贡科山区一支菲律宾土著武装,因为他们直接威胁到马尾海运在当地的贸易。

    菲律宾土著和西班牙人对掐,那是南洋体系最愿意看到的,现在情形下,菲律宾土著还处在绝对弱势的地步,虽然负责南洋作战的洪海已经大力扶持了土著,不过毫无训练可言的菲律宾人面对完全职业话的西班牙军队,即便是西班牙人训练的仆从军,也是败多胜少。

    不过,不管是哪一方,只要威胁到南洋体系的利益,威胁到当地支持南洋体系华人商业的利益,在常规打压途径无法奏效的情况下,都是由特别行动队进行处置!

    当时也是年底十分,但是当地让岑鹏和刘盛最头痛的自然是寒冷,而是依然潮热的气候和当地丛林中大入蚱蜢的蚊虫。

    而到了京城,虽然昆明湖和周边河道都不会封冻,但是现在的室外早已冻的人手痛的天气,这北方的寒风吹在脸上都会生疼,好在,对于这基本情况,特别行动队日常规程中都有了一些一定对的措施,比如由南洋药局提供的油膏、化工厂提供的无烟取暖火油等等。

    但是,要在这种气候下,完成水下长距离潜行,光是听听这任务,就足够让人望而却步……不过,这显然不会让岑鹏、刘盛有任何的退缩之意,从那天深思熟虑后接下任务,他们都已经抱着舍生忘死的决心。

    尽管任务最后还没有确认和下达,但是这项潜入计划和配备的武器,就已经让他们明白这一次任务将会有如何的反响和效应……他们都是新青年社的骨干,对于这个时代,心中早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在秦总督麾下,他们显然看到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自古中华多豪杰,任何时代,国人当中都不缺乏舍生取义的战士,而他们两人,无疑是南洋体系培养出来最优秀战士,在真正的猛士面前,光是这一点点天气的困难,在他们眼里完全算不得障碍,这只是他们需要跨过的一道小坎而已。

    岑鹏和刘盛两人对望一眼,严重意思自然是确认下由谁来回答,然后岑鹏端起茶杯喝了口热茶,笑着说道:“欧阳大人,我是南方人,但是绝对不怕冷,当然,这季节的寒冷是个可以致命的因素,不过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持续十二天的每日水下训练,大前天,我们已经在深夜潜入了目的地完成了最终的策划。”

    欧阳庆看了看这两人马尾学毕业的同窗,岑鹏和刘盛比自己晚两年入学,而际遇也各有不同,不过,今天,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这样的人生,真是畅意……

    岑鹏说起来不过寥寥几句话,欧阳庆却知道,这其中的艰苦和执着,那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才能支撑的,同样,这也需要异常杰出的军事素质才可能办到!寒冷如斯的冬夜,每天夜幕之后,就跳入冰冷河道中摸索,而且这是一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道路,前方基本上无路可寻的,但必须也一定要以趟出一条路来。

    听到岑鹏的表态,欧阳庆脸上也是露出了敬佩的神色,“岑守备、刘守备,教官让我捎来一页注意事项,是他百忙中亲笔所书,两位看看,看过后,立刻处理掉!”

    结果欧阳庆递过来的一页信笺,岑鹏、刘盛也是一脸的惊讶,信笺上写着十几条说明,其实是秦铠在考虑到这次作战计划的气候因素,所以特此摘录的后世北方边军冬季训练十二条必须做到的准备事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内容,但是却让岑鹏、刘盛二人也颇有收获。

    三人细谈了足足一个时辰,临分手时,都是异常郑重的互敬一礼,他们都知道,箭已在弦,满弓待射。

    【感谢神马读者兄弟的10000起点币打赏,嘿嘿,最近特忙,更新不怎么给力,受之有愧啊!同时感谢所有书友的订阅支持~~万分的感谢~~更新最近应该能恢复正常,咱争取多多爆发~~】(未完待续)
………………………………

第539章 御书房的算计

    寒冬已至,这紫禁城内似乎都感染了冬天的肃杀,这些个日子,都是十二分的不太平,小太监胡小海原本就是个没品阶的御书房杂役,也深深感到这份压力。

    御书房原本首领太监陈易昨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忽然被皇上叫进去臭骂了一顿,下午十分就听说陈大总管被皇上发去南苑铡草三年,这可是宫内极重的处罚,犯人将要戴一副60斤重的枷锁,脚上以铁镣铐锁在南苑马棚整天不停铡草,永无出头之日。

    而具体的原因,至今太监们谈论起来依旧是忌讳莫深,而今天一早,帝师翁同龢来见皇上,结果小太监德子站在西窗口下扫地被皇上看到了,竟然也二话不说,让人直接拖出去杖毙,当时候德子就吓的昏了过去,好在翁大人求了个情,依旧是杖四十,赶出养心殿。

    这两件事情一出,这乾清宫里更是一片恐慌,太监们一个个都噤若寒蝉,翁大人上午刚来过,刚过中午又带着几个人来见皇上,这一次,新任的首领太监钱生早就安排妥当了,他是乾清宫的老人,一直来并没有什么升迁的机会,没想到昨天皇上忽然就让他做了这御书房的总管太监,自然是分外卖力。

    此刻御书房周围都有太监远远的驻足,但是丝毫不敢靠近,首领太监钱生也是异常的谨慎,亲自进来端茶送水后,也到外面去远远守着。

    而御书房内,光绪皇帝载湉正在正襟危坐,左手尊位上是翁同龢,下手是学士文廷式、御史宋博鲁,还多了一个衣着普通、举子模样的男子,却正是当初在广州办三木堂的康有为。

    康有为能坐进皇帝的御书房,却是大有曲折,康家原本就是广东望族,不过。现在的两广可不再是历史上那般的模样,不过他依旧是醉心与宣扬他所谓的“新孔子学说”,自从上回因为自办小报意外见到秦大总督后,倒是开始意外的飞黄腾达了。

    秦铠对于这位夸夸其谈的未来大佬毫无兴趣。倒也并非这位仅仅会夸夸其谈,而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位的问题主要是人品实在不咋地……所以,秦大总督暗地里让赵烈文修书一封,向清流干将宝廷推荐康有为……这等惹祸精不送去京师,还真是浪费罗。

    而现在的康有为不过是个举人,但是心高气傲的程度。远甚于常人,19岁师从当时宋明理学大师朱次琦后,不久之后就对理学也开始又不同想法,所以自己隐居读书试图从孔子之学中开创一门新的学术,不过,他心底那种出人头地的念头,却让他无法更深入的研究学问,在从家族中听说广东新政的巨大变化后。就心生到广州寻找机会的念头。

    在广州,他自然看到了广州新学的盛况,不过。在他看来,这新学只是西洋之学而已,与他的理念并不相同,所以自己出钱在广州开办学堂,看到广东小报甚是热销,他也是自创了一份名为《强学报》的小报,却阴差阳错的似乎受到了这位在两广大力推广新学的秦总督的青睐,广东布政使赵烈文赵大人亲自引荐他来京师见到了清流名士侍郎宝廷。

    他到了京师,自然没有浪费这等机会,拿出他已经在撰写的《孔子新学》一文。倒是博得了宝廷的赏识,又因为他是广东引荐来的,更多几分关照,而后他通过宝廷的途径向光绪帝呈送了一份《强国新政》的折子,这份折子所书内容倒是颇合小皇帝心意,所以一年已经在帝党中博得了自己的地位。

    不过。今天他被翁同龢带进御书房,只说让他面谈一下关于皇权的理念,说是皇上甚有兴趣,虽然不知道召见自己的具体原因,但那也是了不得的荣耀,之前他已经借着清流的名义给光绪皇帝上过写过不少讨论时政的文章,不过面见皇帝,却还是第一次,所以今天他坐在末席,也是毕恭毕敬。

    此刻翁同龢也凑在小皇帝面前低声说着什么,眼光瞟过康有为,光绪皇帝也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翁同龢坐好转身朝着康有为说道:“广厦,前些日子你上的强国之策,皇上也是十分满意,如今的时局,你可有什么看法?”

    康有为为人聪明,岂会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段时间他混迹在清流高层,很自然知道,皇帝亲政之事乃是清流们议论最多的头号大事,不过,由于醇亲王奕譞那边已经与太后作出了妥协,即便是亲政后,仍有一段时间,这个年轻的皇帝手中毫无权力……

    而且,最近清流一党却从当初与太后关系甚为密切,转而疏远,这其中没有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这皇权的问题,应该是太后掌权?还是皇上掌权?这个问题上,这位帝师、吏部尚书翁同龢翁大人可谓是最有发言权了。

    而现在,即便已经是位高权重、身份荣耀的帝师,都面临着卷铺盖回家的严峻形势,自己该谈什么,岂不是一目了然!

    他立刻起身施礼,然后侃侃而谈道:“皇上,在下从广东一路游学而来,大清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但其中却大有危机,而今,京师时局不稳,小民斗胆提出三条建议,一为立皇权、二为变成法、二为通下情……”

    这康南海的口才和肚子里的货色确实不少,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成为他的学说,这侃侃而谈起来,倒是口若悬河,他论道之时更是引经据典,即便是翁同龢这等国学泰斗,听他所言,也是频频点头。

    康有为这提法自然是因势而为,现在首要的就是替小皇帝要权,从年初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的亲政之议,至今虽有了结果,但是,很显然,这不是翁同龢想要的结果,不过鉴于太后的滔天权势,既然答应归政,要等等倒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皇帝的老爹、醇亲王奕譞也不是认可了这个结果嘛!

    只是。太后那边显然不满意这个结果,却不知道为何,现在忽然冲自己动手了,所以自己也不得不反击。坐以待毙,那是蠢材才干的事情!所以,今天他把这个口才、文笔俱佳的康南海叫来面圣,自然是要借他嘴,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康南海这个人虽然有些个小家子气,不过。翁同龢倒是并不介意,能为自己所用,而且派的上用处,那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看起来,这康南海倒确实没有辜负自己带他面圣的期望,一通义正言辞的进谏,小皇帝听了显然也是颇为动心。

    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太后的阴影下活着。针对于一个整天念叨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未来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件辛苦至极的事情,原本的小皇帝估计还需在这样的阴影下继续过上几年……甚至一辈子。但是,历史在这里无疑发生细微而又巨大的变化。

    对于皇帝亲政如此敏感的问题,因为秦铠的小小手腕被抬到了桌面上来公开议论,大清祖制无疑是帝党们最犀利的武器,而且很难想象,即便是太后这等权势,那也无法公开与大清体制来对抗,所以,小皇帝和他的老师们显然都颇为乐观。

    没想到的是,太后对于权势的欲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太后的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意料,皇亲权贵们,不少人对于小皇帝亲政后可能涉及到的利益重新划分忌讳莫深,所以,对于维护先行体制、不思改变的人其实依然不少。而且势力也绝对不小。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中一个关键性人物——小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显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亲政之议到了最后关头,不得已抛出了这个“训政两年”的折子,这虽然不怎么合乎体制,但是却并未被体制所禁止,这绝对是完完全全、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过,目前却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势力,可以抗衡太后和亲王们的权势,所以,很显然,这种离奇的做法也就被顺其自然的照做了。

    而这件事情中,其实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小皇帝光绪,对于继续被训政,他自然是心存不满,但是,这种不满甚至都不能向那位算是他姨妈的太后申诉一个字,而这种不满,却很明显的被他的老师翁同龢所了解。

    不过,很显然,太后那边早就不放心乾清宫这里了,小皇帝光绪身边发生的事情,不断被添油加醋的转到了太后宫里,这消息,光绪小皇帝和翁同龢原本只是有所察觉,却无从证实,但是,最近频发发生的与太后之间的冲突,而翁同龢最终从其他渠道找到了原因。

    负责御书房大太监陈易,竟然与总管太监李莲英关系隐秘,前日更是看到陈易趁着闲工夫在御书房内鬼鬼祟祟,当时光绪就火了,几日内清除了不少他认为不可靠的太监,而今天议事,更是让这些太监们站的极远。

    小皇帝刚才听了康有为一番直抒己见,倒是对于这位的学识颇为欣赏,这康南海的文章他是见过的,颇有大家风范,见识也独到,没想到这位还如此能言,更重要的是,康南海将皇帝亲政作为帝国复兴的首要目标,这让他更为满意。

    只是,若小皇帝这番心思让秦大总督知晓后,免不得又要嬉笑一番,康南海这人品历来不咋地,最主要的一条,其实就是这位最喜欢抱粗腿,而事实上,原本历史上,这位先是抱了光绪的粗腿,后来抱过辫子军张勋,自然是毫无作为,之后更是败落,神马地方督军之流也成了他的目标。

    而康有为的实务才能有限的很,现在他奏报小皇帝的盛世大同的国家,只不过是不可能存在于这世界的幻想而已。不过,康南海的口才确实不错,加上这时代确实落后世界太多,所以,他那番改头换面的新孔子学说还颇有一些市场,

    当然,现在康有为所陈述的强国理论还是比较粗略的,与奠定他康氏理论的《大同书》相比也较为保守,不过这倒是与保守的清流大佬翁同龢相得益彰,小皇帝听了十分的振奋,甚至起身来回走动了几圈,这才赞了几句,倒是让康有为十分的兴奋。

    以他一个举子出身的读书人,今日能在御书房得到当今皇帝的赞赏,这日后都是不小的资本啊。此时此刻,他早以打定决心,要让面前这个欣赏自己的小皇帝成为真正的皇帝!

    原本他该说的话,原本他该说的话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过,今天这光绪皇帝载湉的两句赞赏之话一说,他顿时心生感慨,刚下退下却止住了脚本,然后拱手说道:“皇上、翁大人,在下还有一策,或可为皇上分忧!”

    分忧……翁同龢眼中精光一闪。现在皇上有什么忧心之事,虽然也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但是确是说不得的秘密,这康南海,怎么这般狂妄,这亲政之事乃是祖制,但是这帝后之争那确实掉脑袋的事情!

    正想按照自己的计划让康南海退下,毕竟后面要说的事情太过机密。康有为虽然也算可靠,却不应该再呆在这里了,不过。光绪皇帝显还是有些兴趣的,已经开口说道:“康爱卿,说说看你有什么好方略!”

    这一句康爱卿,康南海一下子就热血上涌,“皇上,在下在广州之时,也曾精心研究这两广总督秦大人这报纸刊印之法,若是以此法在京师开办一家报社,以支持皇上的言论公诸于世,皇上亲政所遇的障碍必然大减!”

    说道这报纸。在座的几位都是明白人,那两广总督秦铠这些年的蹿升,这报纸上的功劳可绝对是不能忽略的,翁同龢这些清流那是迫于这清流的名头,不便做这种可能被人认为是沽名钓誉的事情,事实上。官拜封疆大吏的清流张佩纶还正是这《福建新报》的幕后大佬。

    而光绪皇帝也有过这种念头,不过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技术,现在听到这康有为的建议,这位文笔了得,又忠心于己,光绪皇帝一兴奋,直接下达的口谕,“康爱卿,此事甚好,那你就小心开始操办吧……”

    只是这话才出口,旁边的翁同龢已经干咳一声,这才让光绪皇帝想起来,自己现在并没有任命官员做事的权力,即便想这么干,那也是要先去向太后禀告定夺的……只是,让太后同意这方案的可能性,那绝对是个大大的鹅蛋。

    翁同龢已经接过小皇帝的话头,笑着跟康有为说道:“康广厦,这办法很好,你又是能干之人,皇上已经准了,只是没亲政之前恐无法给与你任何名义,你要好生领悟,别辜负了皇上对你的期望!”

    康有为听到这几句话,如临天籁,他立刻跪下给光绪皇帝行了个三拜九叩的大礼,口呼万岁后,这才在翁同龢的安排下退出了御书房。

    看到康有为退走,翁同龢这才向小皇帝提及今天的核心议题,“皇上,赶着就要过年了,依着现在的情形,你到时候亲政之事恐怕还是困难重重,九门提督英廉那边,我得到消息,李莲英已经去秘密宣过旨意了,恐不利于皇上。”

    光绪皇帝现在也不过是个倔强的大孩子,却听到这么严峻的问题,也是十分的惊讶,自然是有些手足无措,忙追问道:“老师,我与太后之间略有误会,醇亲王也会全力排解,恐怕未必会有什么事情吧!”

    “皇上,不思远虑,必有近忧,太后要老臣解职之事,虽然现在王文韶、许庚身的缜密调查,显然是诬陷直言,但此事恐非好兆头……”翁同龢意味深长的说道。

    一旁的御史宋博鲁立刻接上话题说道:“皇上,此番那佞臣鄂度非但没有处罚,反倒是略有嘉奖,恐怕日后这等诬赖之事层出不穷,我们只能穷于应付啊!”

    光绪皇帝经过翁同龢这么多年的调教,自然听得明白,不过却没有任何办法,而他最关心的,自然是翁同龢所言的亲政上的障碍,对于这十几年毫无作为的皇帝位置,他早已心生厌烦了,却只能听之任之。

    而听老师翁同龢所言和所举证的东西,那都透着一股子不安全感,不过,他还是有另外一股子支撑的,醇亲王奕譞在那次晨议风波后,就偷偷进宫面见过自己,对于自己这位生父,他的感情自然是复杂的。

    不过,当时候这御书房里也是耳目众多,自然不能说的太多,醇亲王只是表示将会全力协助他亲政,这也算是让他略感放心的一件事情。

    很显然,今年的形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非但有大批朝臣支持自己亲政,就是各省督抚,也是纷纷上书,只是……督抚的手显然伸不到北京城里,这里的兵马可都掌握在九门提督英廉手里,而这位英廉却是太后一手提拔的正黄旗的官员。未完待续。。
………………………………

第540章 淮军进京

    今日翁同龢入宫来的目的,自然不是劝光绪皇帝要先下手为强,毕竟,就算是以他的眼光来看,虽然小皇帝和太后的冲突日益增多,但是,毕竟面子上尚未撕破,而太后虽然不甘心立刻将大权交还光绪,但是却依然同意训政两年后在归政。{更新}

    不过,对于这丝毫不和规矩的两年之限,这些拥护光绪的大臣依然是难以接受,这完全违背大清祖制做法,而且,依照目前的情况,这些朝臣显然都与太后愈行愈远,如果小皇帝不能尽快亲政,那到时候被打击罢官的可能性自然大增。

    很显然,光绪皇帝显然是听懂了自己的意思,不过并没有十足的重视,当然,他也明白,要推小皇帝上位,可不是自己这一股子力量,自己那日拜访醇亲王,已然明白了这位未来太上皇的意思,只是……这位醇亲王显然也对太后十二分的忌惮。

    所以,他是希望光绪尽快想办法掌控一部分朝廷的禁军,之前所有的策划都是让光绪看清楚亲政所面临的困难,即便是太后允了两年后归政,到时候,这个皇帝的位置还是个毫无权力的傀儡而已……

    光绪皇帝听出了自己老师的言外之意,那肯定是另有谋划,忙追问道:“老师,你可有什么计划?”

    翁同稣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眼光转向同来的文廷式,此刻,旁边一直沉默的文大学士终于开口说道:“皇上,九门提督所辖八旗前锋三十六营、京步师前后左右中五军,清漪园外还有水师两营、神机营旗、绿营各一。所辖兵马额定5万8千人,现皆为太后所制……”

    光绪皇帝至今未有了解过军队的消息。不过这人数还是吓了他一跳,太后手里竟然能调动这京师九门所有军队,很显然,若是一旦发生冲突,自己这个没有一兵一卒的皇帝,想干嘛还得看太后的脸色啊。

    他立刻意识到这几位亲信大臣来见自己的意思,有些惊讶的问道:“文爱卿。这京师之兵恐怕难以掌控啊!”

    文廷式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巨大困难,不过他今日前来倒是有了把握,“皇上,九门提督所辖各营,也就英廉这匹夫是铁了心跟太后,不过下面的参将中。不少人愿意提皇上出力的!广州将军志锐向我举荐了步师前军统领熊大光参将。下官已经试探过此人,熊将军愿意听皇上号令!”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想到自己在军中尚有如此威望,他自然是笑容满面,“文爱卿,此事你可辛苦了。军中联络之事,我看就有你来小心操办吧……尽量隐秘进行,太后若是知晓,难免惹出事非来!”

    “皇上,臣一定小心处置,绝不出现纰漏!”文廷式满心欢喜的表功之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自然满口应下。

    说道军队。翁同龢凑到光绪皇帝耳边悄悄说道:“皇上,两广总督秦铠又派人送来密信。若有需要他可调兵北上,供陛下驱遣……不过必须有皇上的圣旨!”

    光绪从一穷二白。忽然间又有了些资本,不免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也是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

    两广总督府春风阁内,秦铠坐在太师椅上正在翻来覆去的看刚刚拿到的电报,一旁边,他的首席幕僚赵烈文却一副闲情逸致的模样正在翻阅书架上乱七八糟的线装手抄本,这可是赵烈文的一点小爱好。

    在这个胸中拥有万般能耐秦烈风的书架上,总是可以找到一些这位大人手抄的册子,内容却是包罗万象,其中甚至有许多书籍涉及的领域自己都是闻所未闻,不过老赵也从来不问这些册子的作者,因为每次问那秦铠,得到的答案都是同一个,这位大总督总说是看海外书籍摘录的……

    足足考虑了一盏茶时间,秦铠这才抬头看了看正在盗阅自己手抄本的赵烈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