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中华-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简单,两个月内替你解决这个问题,生产方面,保密还是第一位的,务必严格执行,”秦铠看了看陈胖子,忽然哈哈大笑道:“胖子,你说我做一顶镶满红宝石的金冠然后高价卖给英国女王,能不能赚回了一艘铁甲舰?”
胖子看了看自己这个无所不能的教官一脸的坏笑,也是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
南华民主共和国的土地改革雷霆风暴般的铺开了,除了分配给国民的土地外,尚有庞大的土地富余,大量华人的涌入,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土地分配时故意混搭的大片耕作区,使得获得土地的当地原住民,短时间内就让部族体制分崩离析。
当地简单的阶级体制被打破后,获得土地和收益的农民和移民开始承担起了国民的义务,1885年5月,南华民主共和国国防大臣邓允提案了《南华国防预备役条例》,这其实是参照《两广巡捕局、消防局后备训练计划》而制定的。
但是,这个《南华国防预备役条例》相比秦铠大清体制下变通而制定的《后备训练条例》显然加明确,所有18岁以上的南华共和国男性国民都需参加军队组织的为期半年的强化训练,而完成训练的国民,可以获得减税、特别补助这些额外的收益。
事实上,这完全是陆军大将贺小均的想法,他带来了8000士兵,其实应对婆罗洲的国防安全,应该说是完全足够的了,不过这家伙可没打算这边养老,秦铠也没打算让这些士兵过来养老,婆罗洲的地势,整个南洋就像是一个大鸡蛋当的蛋黄。
占领了婆罗洲,完全掌控了这个名义上**的共和国,事实上并不是一个优势的地位,甚至有些陷入重围的感觉,北面是西班牙人占领的菲律宾,东面和南面是荷属东印,而西面那是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峡殖民地,西北面则是法国人占据的越南南部和泰国。
面对这种局面,南华民主共和国的权力核心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主持人是大元帅许寿山,到会的除了不管事的总理刘阿生外,其他都是南洋体系的官员,陆军大将贺小均、国防大臣邓允、国务大臣严荇、农业大臣马建华全部出席。
作为名义上的国家领,刘阿生先是提出了他的朝觐计划,历史上,婆罗洲建立起来的兰芳共和国历经100余年,却始终未曾得到清廷的承认,所以兰芳对外只能称之为兰芳公司,根本不敢自称为国,毕竟这些华人原本只是清朝统治下的一个小姓而已,忽然间建国称王,这传统思想完全是叛经离道的事情。
不过,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了,南华民主共和国这身后的势力,那可是大清朝廷上都声威赫赫的南洋大臣秦总督。
刘阿生拿起一份电报,“诸位,秦大人来电报了,提议由我带领一个使团到北京向朝廷呈上书,若有可能,将这海外飞地纳入华夏的版图……”
下面几个大佬自然是举手赞同,这边的政务,刘阿生基本不操心,他只是融汇当地华人的一个符号,毕竟兰芳公司当地还是形成了不少的影响力的,是融合当地非华人原住民的一个重要途径。
很快,使团的人选确定了下来,由刘阿生带队、农业大臣马建华协助,随行的还有当地部族的一些领,而章程之类的安排,是无需他们操心,广州那边都会早就开始准备了,就连递交朝廷的折子,那也是由赵烈亲自捉刀弄的。
而由许寿山提出来的对婆罗洲领土的勘测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偌大的岛屿,除了坤甸这一带掌握,剩余的海岸线和内陆地方那还真是一片空白。
……
………………………………
第477章 徐建寅的难题
第477章 徐建寅的难题
1885年5月下旬,正努力建设的坤甸军港热闹非常,作为南华民主共和国总理的刘阿生带着使团登上了由南江号装甲巡洋舰护卫的船队,港口与前来送行的军政要员、各家族脑、部族领挥手道别后缓缓驶离了港口。
站船廊台上的刘阿生踌躇满志,兰芳公司成立多年来,也就是南洋华人大族为求生存、自保抱团而成的地方势力而已,而周围林立的列强那一个不曾虎视眈眈,若非婆罗洲上华人数量众多,加上的原住民部族相处融洽,同心抗争,这才使得兰芳公司存世近年。
作为华夏子民,而兰芳公司历代总长无一不心追求认祖归宗,多年前的创始人罗芳伯就多次派人到广州提交书,希望将这块海外岛国归入华夏的版图,只是,即便是罗芳伯当时大清体制下,要论身份的话,也只是一个毫无地位、有几个小钱海商。
即便是广州口岸的小吏,也根本无视这些海外华人的利益,他们的诉求投上去后自然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而出身天朝子民的这些下南洋的商人,没有得到天国上朝的认可,南洋还自称为兰芳共和国,到了大清口岸,都老老实实以兰芳公司自居。
要知道,一个普通的商人海外称王,还成立什么共和国,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被砍头几十回……而自从南洋大臣秦大人来了之后,婆罗洲的华人,终于有了真正的依仗,原本这些年来步步紧逼的荷兰人似乎都看出些苗头,现也不怎么周围捣乱。
这一次,成立的南华民主共和国非但拥有了强大的军队,甚至还有了大批战舰,自从坤甸港的那次战舰演习之后,各家家族都是空前的团结,各家各户都把能干的子弟送入军训练营,听大元帅许寿山说,要坤甸兴建一所军事学校,刘阿生已经内定把自己年纪小的两个小子送进去,准备好生长进一番。
自己家族无疑是碰到了好的机遇,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做一任总理早已心满意足,而自己家族无疑会因为这一荣耀兴旺不已,想到这里,刘阿生也是会心一笑,眼角忽然瞟见有人过来,转头一看,却是农业大臣马建华。
“建华,我老头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这一次去广州,你可要多担待一些大事情啦!”刘阿生无疑是个老狐狸,这些年轻人,日后才是执掌南华的人物,现自己好生结交,无疑是一桩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大人太谦虚了,”马建华手里拿着一份书,举了举继续说道:“这是我准备呈送秦总督的一份婆罗洲农业计划,大人你先过目一下!”
刘阿生看似非常客气的结果那份厚厚的计划书,心底却还是不免腹讥几句,这么厚一本计划书,显然不是上船刚写的,现才拿出来给自己看,显然是走一走形式而已,不过,他可清楚的很,这些年轻人能够被提拔起来独当一面,那可都是有着过人才能的。
接过计划书,随便看了看,他便赞不绝口,事实上,他对于这些引进的农业计划根本毫无兴趣,不过还是非常认真的看了遍,然后亲自后签署上自己的名字,
正是办完了,自然到了套近乎的时间,刘阿生自然不放过,让人摆上茶水,反正这船上的行程漫长的很,有的是时间,他自然要仔细了解一番自己从未见过的那位秦大总督的喜好、为人,否则到时候见了这位大人物,失礼那可大大的不好。
而这马建华是福州人,年少时读过私塾,恰巧碰到了好时候,秦铠福州大办学,读书非但不用学费,还有补,他父亲是个小商人,头脑倒是活络的很,立刻让他去考进了高等学堂,一年半之后,越北战事爆,大批高等学堂的学生都是踊跃从军或者参与与战争相关的后勤保障事务。
他编入护**军服役一年多,参加过几次战斗,却没机会立什么大功,而海军转进南洋之时,他就跟着过来策动当地华人互济会运动,这一次倒是挥了专长,非但婆罗洲把互济会搞的风风火火的,而且还将当地部族都圈了进来,这一点上,他的成绩得到了广州的认同,所以这一次一飞冲天。
马建华和刘阿生以往也是常有接触,以往马建华代表的自然是马尾海运和华南洋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现建国了,那代表的可就是身后的庞大势力,他婆罗洲、菲律宾、荷属东印这几年里,自然明白海外华人的处境。
早年海外华人根本不被国内所接纳,地位几乎等同于叛逆,而从道光年间这才有所改变,不过国内朝廷可没把这些海外华人当回事,也就是看银子的面上,不再将这些华人视作罪人,不过要说有多高地位,那是绝对没有的事情。
不过,南洋体系内,可没有这种思潮,只要留着国人的血统、心底视华为故国,那可都是坦然收纳,越北那么多华族死心塌地的跟了大人,其不少人都跟到这南洋来开辟华人互济会,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一点上,他也是深感总督大人的睿智。
不过,可惜的马建华虽然远远见过秦大总督,却完全没和秦大总督接触过,而刘阿生拐弯抹角打听总督大人的喜好,他也说不上个子丑寅卯来,不过,他毕竟是马尾草创时侯就考进高等学堂的学生,这南洋体系的飞黄腾达他那是亲身经历的。
于是乎,他跟着刘阿生一路神侃,从福州的香皂、牙膏、免费的学教育,到广州的工业区、繁华的商品市场,,一路上,这位任南华总理如听神话般的惊异,等船到进入广州港之时,这位即将见面的秦总督刘阿生的眼里已经是如神般存。
而经过几年改建后,壮大了数倍的黄埔港,现的规模已经接近号称东方不夜城的上海港,港口外排队等候进港的各国货船排成了长队,不过刘阿生乘坐的马尾海运的船只悬挂起红旗之后,很快就驶入了专用水道进港了。
海港内的繁忙根本不足以体现广州城的繁荣,进港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出港后,刘阿生目瞪口呆的看到了一条可以并行辆马车的水泥马路,无数的马拉货车往来奔驰,而婆罗洲军事要塞和政fu大楼内才有的路灯,从黄埔港一路而去都装了式样漂亮的煤油路灯。
负责来迎接的是一个身着军服的水师军官,很快招来了路边的几辆马车,马车车厢上插了一面军旗后立刻赶往客栈,等到了广州城内,他们甚至看到一些建的楼房灯火通明,即便是马建华也有些意外。
马建华到底也是体系内的老人,便问那陪同的军官,“这位兄弟,为何那边的楼房晚上了还是灯火通明的?”
接待的军官倒也非常客气,立刻指着大道远处的几幢楼说道:“几位大概第一次来广州,东面那个是南洋大学学区,西面从远到近是粤军医院、广州图书馆,按照总督大人的命令,除了医院外,其他几处都是日夜开放,供学生们读书的。”
马建华从一个普通人家,努力抓住机遇成就,总算略有事业,不禁感慨现广州学生的待遇,而刘阿生则从这之似乎悟出了什么东西,只是怔怔的盯着马车窗外呆。
…………………………………………………………………………………………………
皓月当空,秦铠却没有时间陪着戚美眉花前月下,刚回到宅子里,有人就连夜追上门来了,而是还是那种不得不接待的家伙。
一见面,秦铠也是大吃一惊,拉着来人上下看了几回,这才问道:“仲虎,你怎么弄得灰头土脸的!”来人正是被秦铠委以重任、两广督办工业推进司的徐建寅,不过这会儿却是一脸黑乎乎,也不知道怎么搞的。
徐建寅倒是毫无被关心的觉悟,反倒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烈风,这几个月下面督办这府县的产业的投资,但是推进的情况是不如意,这十来天,我跑香山、会、宁、开平几个地方,按照优惠的投产条件,咱们租机器,教技术,地方筹资生产,但是各地的推进差异很大!”
秦铠被徐建寅进门就这么一通说辞,连个插话的机会都没,不过他实太了解这位了,老徐那就是实业狂,从他老爷子徐寿那里开始,就为实业救国奔走,但却始终未能如意,徐建寅虽然颇受李堂重视,甚至委以定镇两舰的督办重任。
但是眼界越是开阔,与这时代的迟暮封建就越行越远,所以参观了南洋工业体系后,秦铠一提出拉他入伙,徐建寅毫不犹豫就辞去了继续赴德国督造战舰的任务,转投南洋门下。
而秦铠委以他这个重任,自然早就预料到会遭遇的重重阻力,两广的思想上的开化,这时代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但这并无意味着这里施行实业救国会毫无阻力!商品经济的实质并非是思想,而是利益,有利可图、甚至于暴利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目前让徐建寅带下去的产业,无一例外都是轻工业体系和商品流通、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罐头、榨油、糖业、粮食加工这些产业那个地方都能找到生产原料,加上地方上富足的廉价劳动力,若还是无利可图,那绝对是经营有问题。
而现两广的吏治几乎都已经被彻底颠覆了,直属与地方主官的直属办事处完全取代了地方老衙门“房”的职权,而巡捕局、工商税务司的革是让地方治安、经商环境大为改观,但是,通过行政体制来推行的实业还是遭遇了不小的危机,徐建寅现碰到的就是这个难题。
不过,这些早就秦铠的意料之,他拉着徐建寅问道:“仲虎兄,天都黑了,你不会是饿着肚子来找我的?”
徐建寅一头黑线,自己跟秦烈风说的可是极为重要的大事情,这吃不吃饭,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位可好,不提建议也不表态,不过他也知晓,那也是对自己的关心,摇摇头说道:“烈风,晚饭不急着吃,我肚子也不饿,你还是看看我拟定的报告,我觉得这么下去可不行!”
秦铠接过报告,赶快让这急吼吼的家伙坐下歇歇,“仲虎兄,不吃饭怎么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看报告,你吃饭!”
说完也不等徐建寅表态,招招手让人去准备饭菜,又让人送上凉水,这位灰头土脸的,现这天气可是闷热的很,徐建寅见他摆开架势看报告了,正准备就这报告解释两句,结果秦铠来了句,“仲虎,你吃你的饭,我有问题自会问你!”
徐建寅的报告字数不是很多,字迹也很潦草,甚至有不少地方涂涂改改后又以小楷补写了许多字,不过这条理确实十分的清晰,内容也很详,都是来自于各地的报告和他亲自到十几个府县督办的一手资料。
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大大出乎秦铠的意料,原本他也认识到地方上阻力和落实的难,但是没想到的是,阻力和难出乎了他的意料,已经着手推进的52个县、10个府城,一共确定落实的产业目前仅有32家,这是过去三个月内的成果!
而按照计划,秦铠给予地方上,县城是2个项目、府县是5个项目,整个广州按计划落实的项目应该超过120个,不过对于完成这个计划,他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要求100或者超额完成,能一年内完成一半,那就是大胜利。
若是每个府县都有一个民办产业,而且经营的不错,只要政策上持续给予扶住,不出数年,遍地开花的局面绝对是可以期待的,而目前看到的成果显然差距不小,而且徐建寅的报告,很明显的结论是,广州府周边的产业投入明显高于那些偏远的府县。
香山、会两县已经有3家当地的商家办起了实业,两家是罐头厂、一家榨油厂,倒也是因地制宜,但是稍远的开平、宁则只有开平办起了一家粮食加工厂,而偏远连州四县,一个产业都没办起来。
这一点,倒是十分符合经济规律的散规则……秦铠边看便想,事实上,能做到现这个程,也算是不错了,毕竟很多府县里,原本除了个别官办产业外,根本没有民办的近代工业,虽然自己大力扶持,但是商人不了解产品销路和利润的情况下,仅仅凭着衙门的公,要人家拿出银子来办产业,这多少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想到这里,秦铠也是微微一笑,虽然这些产业这时代赚钱不难,但确实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是不是还需要有些刺激的措施呢?
“烈风,你笑什么呢?我这报告里难道说错了什么?”正大口吃着炒饭的徐建寅可仔细观察着,看他忽然莫名其妙一笑,还当有什么问题呢。
“仲虎兄,跟报告没关系,你这报告很好,很有参考价值,我笑的是我制定的这个方案,实话实说,这计划原本要实现,我预计的难就是非常高的!”
“烈风,那你为何还要这么快推进呢?”徐建寅咕嘟喝了口茶,咽下一大口炒饭,忙追问道。
“不急着推进能行吗!”秦铠微微叹了口气,“堂堂华,至今只有广州一地产业上略有小成,仲虎你参观过了马尾、湛江的工业基地,当然,防城那边还有一个以造船为主的工业区,不过,而我全力推进的产业,其实并不能改变民众的生活……”
“诶……”听到秦铠颇为落寂的回答,徐建寅倒是翻过来替他打抱不平了,“烈风,你这话太自谦了,光是马尾机床厂生产的纺织机、缫丝机械就让国人受益匪浅,价廉物美的棉布就大大改变了姓的生活!说实话,德国的三年里,我无时不刻都思一个问题,若是大英帝国的工业动力于殖民地,那德意志帝国的工业源动力到底那里?”
秦铠听了也是一惊,徐建寅果然是个有见识的人才,大英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事实上是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工业革命之路。
四面受敌的德国,工业革命崛起的近乎一个世纪里,绝望疯狂挣扎,当然,曾经的历史上,德国人后暂时的成功过,但所得还是这么可怜,也没能保持多少时间。可以说殖民地一点没有帮上德国的忙,真的一点没有,如果说给德国造成什么影响的话,大概是分散了一点英国的注意力而已。
……
………………………………
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
秦铠的结论非常清楚,只有依靠自主创和工业投入展起来的经济体,才能后站世界民族的顶端,大英帝国依靠着崛起的海权,这时代可谓是超级巨无霸的存,依靠亚非国家贩卖毒品和倾销纺织品牟利,并非真正靠着产品的创、技术和质量打开市场,这一点恰恰注定了几十年后日不落帝国的崩溃。
历史的积淀所指明的事实十分明晰,所谓殖民扩张的好处,其实就是几点,控制贸易要站,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个别的能够有特技,比如南非超级巨无霸的金需和钻石需,仅此而已,船坚炮利轰开的倾销门户,并不比商品原本的价值有效果,如果计算国家长远利益就是如此了。
而秦铠所想走的道路显然绝不是简单的倾销,而是要将南洋体系引上一条以科技立国的道路,他有的优势恰恰就于科技。
听到徐建寅的问题,秦铠琢磨了一下,正想开口与好好与他探讨一番,顺便为这厮灌输一番先进的理念,不了还没开口,外面就有亲卫匆匆奔进来报告,说是赵烈来求见……
秦铠听了也是一脸黑线,今天算什么好日子,这些家伙到晚上还不让自己休息,不过老赵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这官场上的事务,可多由他来操持,忙让宋云泽去接人进来。
“烈风,原本我也不想来的,不过路过的时候问了问,说是仲虎刚来,我想你估摸着也有空,所以也就进来叨唠一杯茶水!”赵烈人刚转进来,已经唠唠叨叨的说了起来。
秦铠自然只能肚子里腹讥这老货,这还需要找个理由么,肯定是有事才来的嘛,“赵先生正好我和仲虎探讨问题,你不妨帮我们参详参详!”
赵烈自然毫不客气,满口应下,进来后却舀出一个小铁罐看的秦铠也是一愣,而老赵丝毫没有意秦大总督的诧异,伸手叫过来亲卫,附耳嘀咕了几句后,那亲卫匆匆舀着铁罐子离去,他这才转头笑道:“烈风,你那苦茶老头子实喝不惯所以自备口粮!”
“…···”秦铠一脸无语,这不是明摆的给自己提意见嘛,不过咱喝茶又不是摆风雅,才懒得理会,他面不改色笑道:“原来如此,赵先生,我和仲虎讨论这工商产业的事情,你可有急事嘛?”
“无事”赵烈显然是准备边喝他的好茶边报告工作。
徐建寅这会儿用凉水擦洗了一下,这一头灰头土脸模样才有所改观,“烈风我下面府县跑了一圈,方才看到底层姓的辛苦,一个县城搞两个产业,依我看来,那是远远不够,要让一个府县的姓能够依靠产业致富,至少能衣食无忧,至少要十个、二十个才行!”
对于徐建寅忧国忧民的表示,秦铠自然也是十分感慨,南洋工业体系内的工人就目前的收入状况而言,那肯定是脱贫了,那些优秀的技术工人是进入了致富的行列,但是,体系内的工人、军人、官员、商人覆盖的范围,相比两广近万人口肯定是还是小群体。
琢磨了一下徐建寅的话,秦铠感觉这厮话里有话,便问道:“仲虎兄,你可有什么设想?”
“有啊,烈风,跟你所想完全一样,那就是大力推进工商,这工商兴国,富国强国,不过,我推进各府县实业,还是有些疑问!”徐建寅看了看秦铠,然后继续说道:“烈风,既然我们提供了机器、传授技术,为何却不向那些愿意经营的小商人提供资金,我看到不少小商人倒是有办产业的意愿,却被这这笔银子给挡住了!”
“仲虎,照你所说,若是让南洋银行、阜康银号向他们放贷,是否有利可图?”一旁的赵烈自从加入了南洋体系后,也整个钻进了钱眼里,这左手进右手出的可都是大笔的银子,经手的产业是惊人,不过重要的是,这些产业都让他眼界大开。
“额······”听到赵烈冒出来的问题,这么专业的金融问题显然难住了搞实业的徐建寅,他看来,这些小产业只要因地制宜,都是能赚到钱的,但是让钱庄、银号去放贷,讨论着银子到时候收不收的回来,这可没法来判断。
好一旁的秦大总督蘀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仲虎兄,这些产业目前的情况下,我这里一个铜板也不会放贷给他们的,其实现的局面对于这些搞产业的人来说,无疑是局面大好,连这点眼光、这点胆气都舀不出来,根本成不了事!”
赵烈一听秦铠堵住了自己刚现的挣钱路子,也就不再接话,而徐建寅多少有些不解,这秦烈风把自己扯到这“两广工业推进司”的位置上,给人给权就是不给钱,若非这份事业是他梦寐以求的,他才懒得搭理呢,不过这个诱惑实太大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实业救国,现机会就放面前,哪有放弃的道理。
只是……这银璺f啊!他有些不解的问道:“烈风,听说两广税赋收入这几年都暴增的,难道这消息都不准确嘛?”
“这消息自然做不得假,”听到徐建寅质疑两广税赋,赵烈已经开口辟谣了,“烈风来广东当巡抚的那一年,广东厘金收入、包括土药厘是76万两,缴纳朝廷的海关税是230万两,而去年管广东已经没有了土药厘,工商税收入却达到220万两,海关税涨到了570万两,已经接近上海港了!”
徐建寅对于这些数据自然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仅仅是广东的税收,广西虽然富足不如广东,这税收想来是不少,惊讶之余他是不解,“烈风,既然有钱为何不向府县的工商放贷呢,这可是造福一方的大好事!”
赵烈说的这个数字,自然不包括南洋体系内的收益,从左口袋舀税出来放到右口袋这种无聊的事情秦大总督自然不会去做的,但这么一大笔巨额银子,秦铠完全没有想过要去投资各种内需产品的民用工业上!
“仲虎兄,不瞒你说我以为,推动民用轻工产业的所有资金,目前而言都必须来自于民间,而我唯一打算提供的只有三样东西——机器、培训和政策,而且除了政策外,机器和培训都不是免费的,因为那都是工人们努力生产的成果!”秦铠笑眯眯的否决了徐建寅的建议。
“这是为何?难道姓的生活不应该改善嘛?而且我以为,这些产业的壮大,还将进一步增加地方税收,这不是好事嘛?”徐建寅加不解的问道,就连旁边的赵烈也兴趣十足的看着这位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秦大总督。
秦铠没有立刻回答徐建寅的问题,他端起茶杯起身四周看了看,然后走到回廊之上,徐建寅、赵烈两个对望一眼也跟着走了出来。
“仲虎兄、赵先生,你看那棵苍松!”秦铠忽然指着花园那颗三人才能合抱的大树。
徐建寅、赵烈莫名其妙的看着那个老松,笔直的树干直插天空枝繁叶茂,着实壮观的很,两人都是一脸不解,这老树和这位秦大总督抠门的不肯投资于地方小产业有一根毛的关联嘛?
秦铠自然看到这两位的不解,只是微微一笑,“仲虎兄,你游历泰西多年,当知道是什么改变了这世界格局!”
“这个我烈风你的书里面看到过,泰西我也亲眼目睹,那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大革命!掌握了强大的机器才能掌握国家的命运!”徐建寅不无感慨的应道。
这时代,若是说与秦铠有共同语言的,他自问非这位徐仲虎莫属,徐建寅非但有异常善学的能力,这推进工业化上的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一份特别的执着,为了国工业化曾游历英、法、德泰西诸国是对德国工业精益求精的态赞叹不已。
“仲虎兄,你看到了泰西列强崛起的原因,但这工业化绝非简单的机器蘀代人的变化,”秦铠一指那颗挺拔的苍松,“若以这苍松来比拟华夏之工业之未来,看的不是这枝繁叶茂,花开花落、落叶归根,这些都是常态,但是这苍松合抱的躯干,才是这枝叶依附的根本!”
说道这里,秦铠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着正低头思的徐建寅和赵烈,赵烈对于工业化虽然不是一窍不通,不过他所长不于这里,对于秦大总督的比喻,他自然很听懂了其的意思,很显然,工业有其核心的东西,但是具体所指,他根本不可能想到。
而徐建寅略一思已经悟到了一些思路,不过一时间并不能融会贯通,但是,这想到的东西让他异常兴奋,他一指那棵苍松,“烈风,我明白了一些,现的局面下,我们要追赶列强的工业成就,就必须全力以赴有所侧重的展!”
秦铠很认真的点点头,“仲虎兄,若我们的大工业比之这棵苍松,钢铁、机床、化工就是这合抱之躯干,教育、医学、技术人才就是这大树深入地下的根系,而其他的产业都是依附这躯干,躯干强健则枝繁叶茂,躯干羸弱则枝叶必然凋零。”
这番话立刻引起徐建寅和赵烈的共鸣,作为这时代有见地的科学人和学者,他们代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层,但是秦铠这个比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