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抉无奈地说道:“可是,没有皇上圣旨,府军不得随意离境。”

    折冲府要参与战斗,必须要有皇上的另外一半虎符。

    就算是李愔的禁卫军,没有圣旨,也绝对不能离开益州,否则的话,将视为造反。

    李愔对大唐的制度,还是不太熟悉,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愔再次问道:“难道我益州,就不能自己制盐吗?”

    林抉再次解释到:“其实,我益州倒是有盐井,只不过都是苦盐井。制出来的盐,又苦又涩不说,还有毒。吃多了这种盐,无论人畜,都会中毒。长时间服用,还会有生命之危,并不是长久之策。”

    听到林抉的这番话,李愔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半晌之后,李愔似笑非笑地看着林抉问道:“林刺史,难道就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了嘛?我益州百姓,从此之后就吃不上盐了?”

    李愔的目光,让林抉浑身不自在。

    沉吟半晌,林抉才说道:“大都督,办法倒不是没有。但是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要由赵家出面不可。赵家经常和岭南道经商,他们家族也有自己的护卫力量。”

    “如果赵家肯出面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不过,眼下大人刚刚拿下赵县令,又抄了赵县令的家,现在赵家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到岭南道贩盐的心思。”

    听到林抉的话,李愔不由怒道:“这断盐,怕就是这赵家搞出来的阴谋诡计吧?赵家,这是在威胁本都督吗?”

    看到李愔发怒,林抉不由陪笑道:“赵家,自然是不敢威胁大都督的。但是这件事情,离了赵家,却是不太好解决啊。一旦益州断盐的话,必然人心惶惶,大都督要提防会激起民愤啊!”

    听到林抉的话,李愔脸上不由露出担忧之色,不过仍然强硬地说道:“这件事情,本都督知晓了。嗯,这件事情,容本都督好好想一想。”

    林抉恭敬地说道:“那下官,就不打扰大都督了,下官告退。”

    等林抉走后,李愔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这赵家还有这位林刺史,真的是嚣张跋扈,无法无天啊!

    听他们的意思,只要自己不释放赵县令的话,他们就将无限期断掉益州的食盐供应。

    并且,在这里面,李愔隐隐感觉到,这背后站着的,似乎并不仅仅是赵家。

    似乎,还有五姓七望的影子啊。

    而这次的事件,再次让李愔认识到了,世家的力量已经到了何等疯狂的地步。

    这也给李愔提了个醒,在没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下,有些事情,还是要稍微放缓一下脚步的。

    比方说,这一次他想借赵县令一事,准备对赵家直接动手,就未免操之过急了。

    林抉和世家对益州的掌控度,李愔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但是直到现在李愔才发现,自己可能,还是严重低估了他们啊。

    接下来,李愔叫来上官仪还有骆宾王,让他们给父皇就益州之事,写奏折奏明。

    其实,书信奏折,乃是骆宾王的份内之事。

    叫上官仪来,主要是李愔还想听听上官仪的意见。

    而骆宾王,在了解到整个事件的详细经过之后,不无担忧地对李愔说道:“殿下,这些事情,要不要把其中的一些细节给模糊掉?”

    “比方说,殿下在没有审理赵有才的情况下,就先把他的家给抄了。还有就是给赵有才上刑的事情,似乎也不符合律法。”

    骆宾王真的是在为李愔担心,因为这两件事情,都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如果有御史在里面添油加醋的话,恐怕会让皇上狠狠的责罚于蜀王,甚至会将把他直接调离蜀地。

    但是,骆宾王问完之后,就见李愔和上官仪脸上,都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李愔看向上官仪,然后说道:“上官长史,你就给骆参军解释解释吧!”

    上官仪微笑着说道:“骆参军,一来,这件事情是隐瞒不过去的。纵然你在奏折里可以隐瞒,但是终究还是会有别人,将消息传递给皇上的,比方说,权司马。”

    “第二,如果其他的都督,甚至是其他的皇子,做了这件事情,都是极为犯忌讳的事情。但是偏偏,咱们的殿下做出来,不会有丝毫的问题,皇上说不定会下旨申饬一番,但是绝对不会有实质性的处罚!”

    有些话,其实并不太好解释,上官仪并没有说透。

    骆宾王脸上先是露出迷茫之色,不过很快的便沉思起来。

    骆宾王极为聪明,但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让他对很多朝堂上的事情,不会想的那么透彻。

    但是上官仪已经隐约间点的很明白了,骆宾王自然不会像不到。

    想明白之后,骆宾王不由钦佩地说道:“多谢上官长史指点迷津,下官受教了!”

    此时,骆宾王心里更为佩服的,则是蜀王。

    如果说,自己是因为年纪小,阅历浅而想不到这一点的话。

    那么蜀王呢?

    年纪比自己还小,人家怎么就会想的这么透彻呢?

    这是奏折。

    与此同时,还有写给皇上的一封私信。

    这封信上,李愔会将益州的状况,包括现在断盐的情况,一一向父皇说明。

    相信父皇看到自己的书信之后,会有决断。

    ……

    当天晚上,权万纪前来。

    李愔热情招待,权万纪不由询问道:“殿下,下官需要给皇上奏明这里的情况,殿下觉得,下官如何上奏才好?”

    听到权万纪的话,李愔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权万纪,是父皇塞到自己身边的,相当于父皇的耳目。

    按照权万纪的秉性来说,他自然会如实禀报,根本就不会前来询问李愔的意见。


………………………………

第299章 苦盐矿

    但是,在李愔主动帮他解决了家庭的困难之后,权万纪的屁股,已经歪了。

    现在,权万纪已经是站在李愔的角度来想问题了。

    因为他怕如果自己如实禀报的话,会给李愔带来不可预测的麻烦。

    因此在汇报之前,先来询问一下蜀王的意见。

    而李愔满意的,是权万纪的态度。

    李愔不由说道:“权司马,你只需如实禀报便好,不用有任何的隐瞒。”

    “这——”权万纪先是迟疑了一下,很快便是说道:“那属下就照殿下的吩咐做。”

    等权万纪退下之后,想了想,李愔找到王思青。

    王思青代理了两天县令,但是当上了县令之后,王思青才发现,一县的县令,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千头万绪的,他一时间,很难理的清头绪。

    好吧,其实事情的重点,还是在于大都督和林刺史的博弈之上。

    两人之间,暗中的交锋,其实已经有多次了。

    但是这一次,还是两人首次将博弈放到了明面上。

    这一次博弈,引来各方势力的关注。

    如果是林刺史能够胜出的话,那不用多说,大都督在益州的处境,将会越加的艰难。

    很有可能,从此之后,将会完全被架空,在益州提前养老。

    而如果是大都督胜出的话,那么各方势力,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立场了。

    尤其,是对于王家来说。

    对于王思青头脑一热,就接下了代理县令一职,王家内部有两个不同的声音。

    第一个声音就是王思青太莽撞了,没和家族商议,没想清楚前因后果,就莽撞地接下代理县令一职,让王家陷入被动之中。

    因为,他们益州四大世家,一直是同气连枝。

    这一次,大都督对赵家下手,他们其他的世家应当感觉到唇亡齿寒,共同进退才对。

    最起码的,也要做出这种姿态来。

    但是王思青担任代理县令,则是会让别人感觉,王家在落井下石。

    甚至,是和大都督暗中勾结。

    而万一大都督在这次博弈之中失败,那么他们王家,恐怕会被其他世家所嫌弃,甚至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对于王家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而另外一种声音就是,现在是他们王家进一步坐大的绝佳时机。

    这四大世家虽然说是同气连枝,但是里面并不是没有龌龊。

    四大世家之中,赵家最强,王家最弱。

    如果这一次,大都督能够除掉赵家,他们王家能够搭上大都督这条线的话。

    他们就能够接着最先投奔的优势,从容吞掉赵家的大部分家业,进而一跃成为益州最大的世家。

    当然了,这两种声音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这一次大都督和刺史之间的博弈,究竟谁能够胜出。

    如果是大都督胜出的话,反对的声音也会变成赞成的声音,世家,无不唯利是图。

    当然了,反之也是一样。

    基于这种原因,王家并没有给王思青太大的帮助。

    而没有王家帮助的王思青,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愤青而已。

    就凭一个愤青,想要在这帮老狐狸般的衙役之中立威,并且成功控制他们,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少现在的王思青,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而李愔,也从王思青的眼睛中,看到了他的沮丧。

    李愔拍了拍王思青的肩膀,微微笑道:“思青,暂时维持现状就好。你放心,等过段时间,这县衙之内,至少会拿掉大半的官员,到时候就是你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听到李愔的话,王思青一喜,立即深深一揖道:“是,属下谨遵大都督吩咐。”

    这个王思青,其实并不是最佳人选。

    但是现在李愔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来,他身边严重缺乏人才。

    二来,想要掌控整个益州,暂时之间,还是要从他们内部打破僵局。

    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这样才能完成迅速掌控的目的。

    不能迅速掌控益州的话,根本就谈不上快速发展。

    而这个王思青,虽然能力很一般,但是人不坏,足够热血。

    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但是人品,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培养出来的了。

    因此,这个王思青,也是他目前的最佳人选了。

    李愔不由向王思青问道:“思青啊,你家就在益州,想必对益州的情况非常了解。那本都督问你,这益州,哪里的苦盐资源最丰富?”

    苦盐,又叫井盐。

    在后世的时候,井盐同样是食盐的一大产地。

    只不过,在技术落后的大唐,这样的苦盐,根本就没办法提纯,没法食用罢了。

    所以,对于林抉封锁食盐的破局方法,根本就不是保护商队购买食盐,而是直接制造食盐。

    李愔相信,这个恶毒的办法之后,必定还站着五姓七望等世家的身影。

    他们既然能用出这种绝户计,那么必然还会有种种的后手。

    就算他派出三五百人的护卫队护送,恐怕都未必是万全之策。

    因为,五姓七望可以雇佣那些盗贼,在路上布置层层埋伏。

    甚至五姓七望自己手中的实力,在野外伏击这三五百人的护卫队,都并不是太大的难事。

    一开始,李愔想到的破局的办法,就是自己提纯食盐。

    听到大都督的问题,王思青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介绍道:“大都督,若说苦盐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莫过于小河村了。小河村的村民很穷,大半的原因,倒是要归结于他们村子的苦盐资源。”

    “他们村外,有几十里的荒滩,荒无人烟,都算在他们村的土地上。但是这些土地,向下挖上几米深,就是苦盐水,别说种庄稼了,就连草都不长一根。”

    “正因为可耕种土地稀少,小河村的村民,才会这么穷的。”

    嗯?

    听到王思青的话,李愔眼睛不由一亮。

    好地方啊!

    绝对是好地方啊!

    没想到,在小河村外,居然就有这么丰富的苦盐资源!

    只要向下挖个几米深,就能挖出苦盐水来。

    那么这个采集起来,实在是方便的很。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内心大定。


………………………………

第300章 乔家(三更毕)

    不过想要生产食盐,目前还面临一个问题。

    倒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通过商城并不难解决。

    李愔面临的问题是,食盐是朝廷专营。

    当然了,其实不但是食盐,就连铁也是朝廷专营。

    但是实际情况呢?大唐,不得不把这两个产业,委托给世家来做。

    太原王氏,掌控了盐业。

    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掌控了铁业。

    就连李世民,都不敢从这些世家手中,夺走这些产业。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李愔大力生产盐业的话,那么最终还是会落入朝廷之手。

    而最终的最终,仍然会落入太原王氏之手。

    那么自己提纯食盐,最终只能是为人作嫁,而这个人,还是敌人。

    这种资敌的事情,李愔是断不肯做的。

    但是目前想要破局的话,他还不得不生产食盐。

    这就陷入一个矛盾之中了。

    想了半晌,最终李愔想出了一个破局之策,而这个破局的办法,还要落在刺史林抉身上。

    第二日,李愔找到林抉,来寻求林抉的帮助。

    原来,现在益州不是食盐短缺吗?

    于是,李愔就想先在益州生产一些苦盐。

    这些苦盐虽然有毒,但是偶尔吃上十天半月的,也吃不死人。

    李愔决定先生产一些苦盐,暂时度过眼前的难关。

    但是,李愔自己又不想掏这笔钱,想让刺史府来出。

    毕竟,这盐可是官营的,让刺史府掏钱生产食盐,卖出去食盐的盈利,同样也归刺史府所有。

    李愔的这个求助,猛地看上去,还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但是林抉可是个老狐狸啊,听到大都督这么不要脸的要求之后,鼻子都快被气歪了!

    这个大都督,实在是欺人太甚啊,真的把本刺史当成傻B了嘛?

    这一来,这垄断食盐的绝户计,本来就是本刺史和五姓七望联手做出来的,为的就是给这位蜀王殿下制造麻烦。

    现在你一转头,居然求助到本刺史头上来了?

    你这得是多天真,才能觉得本刺史会帮你这个忙啊?

    二来,这盐业要是真能赚钱也就罢了。

    但是这生产的可是苦盐啊,这是有毒的,吃的时间长了,可是要死人的。

    你这是要本刺史掏出钱来帮你做事,万一吃死人的话,因为是本刺史掏的钱,然后再推到本刺史头上来。

    合着你这是让本刺史掏钱找人挖坑,然后自己跳下去,自己再找人在上面填土?

    这脑袋得被门板夹过多少次,才能想出这么弱智的办法来啊?

    因此,对于这个大都督的提议,林抉毫不犹豫的,坚决而又果断的严词拒绝。

    而大都督则是据理力争,认为盐业是朝廷专营,刺史府必须要做这件事情。

    最后,搞的林抉不厌其烦。

    决定亲自向皇上上书,阐明这里面的厉害关系,然后声明,刺史府绝对不会做这件事情。

    如果要做的话,就让蜀王以个人名义来做吧。

    反正出了什么事情,一概和本刺史没有关系。

    而林抉毫不犹豫,说做就做,甚至就当着李愔的面,写下奏折,然后用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往长安。

    看到这一幕,李愔一甩袖子,愤愤而去。

    而心中,则是不由的乐开了花!

    成了!

    相信,父皇看到林抉的奏折之后,肯定会明白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凭借父皇对自己的了解,肯定会将这益州的盐业放心大胆地交到自己手上。

    而只要自己生产的食盐,比太原王家生产的食盐品质更好的话,就能慢慢的侵吞王家在食盐上的份额。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甚至能够盐业从王家兵不血刃地夺过来。

    当然了,就凭益州一地的产盐量,想要供应整个大唐,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但是只要有自己的提纯办法,相信用不多久就能做到这一点。

    ……

    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李愔就放心大胆地开始进行食盐的生产了。

    当天,李愔就带着薛仁贵和一千护卫军,直接向小河村进发。

    到了小河村之后,李愔先是从小河村手里,用十文钱一亩的价格,将他们村外的千亩荒滩,统统购买下来。

    就这个价格,小河村都感觉是占了大都督的便宜了。

    因为,就这破荒滩,别说是十文钱一亩了,一文钱一亩都没的人要啊。

    买下荒滩之后,李愔找到小河村的村民,开始雇佣他们,准备生产食盐。

    李愔最熟悉的小河村村民,就非乔七莫属了。

    这家里是真穷的,穷的全家连裤子都没的穿,乔七的婆娘和他女儿,只能娘俩穿一条裤子。

    这个乔七,虽然看上去消瘦,但是还是有一膀子力气的。

    好吧,其实在整个小河村,恐怕也找不出一个胖子出来。

    李愔来到乔七家里,发现这一次,乔七的婆娘和乔琦琦,总算有裤子了,不用一个人穿裤子,另外一个人就只能坐在床上。

    想必,上一次乔琦琦遭受官司的时候,赵家赔偿的一百文钱,让他们有钱买裤子了。

    到了乔家之后,李愔发现,这一家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家人心情都不太好。

    乔琦琦,更是倚在床边,默默哭泣。

    李愔不由皱眉问道:“乔七,发生什么事了?给本都督说说,本都督帮你做主。”

    难道是赵家,在事后在找他们家麻烦?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叹了口气说道:“大都督,也没啥事。就是,就是,琦琦的婆家那边,悔婚了,唉!”

    对了,李愔想起来了,当初他第一次来乔家的时候,乔七就说过。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怪病被封锁的话,他家的姑娘,已经出嫁了。

    因为那次封锁,耽搁了她的婚事。

    没想到,在乔家遭受官司之后,她的婆家,居然如此无耻地悔婚了。

    想必,一个姑娘家家的,抛头露面打官司。

    虽然最后证明,她其实是无辜的,但是名声还是会受损。

    二来他们可是得罪了赵家,乔琦琦的婆家人,恐怕是在害怕赵家吧?

    不过这种事情讲究个两厢情愿,就算李愔是大都督,也不好强娶强嫁。


………………………………

第301章 盐井

    李愔胡乱安慰了几句,然后向乔七问道:“乔七,你会不会钻井?”

    想要制盐的话,就要钻盐井。

    李愔现在此时很怀疑大唐的钻井技术。

    如果是打大口井的话,费时费力不说,到时候取水也是麻烦事。

    结果,听到李愔的问话之后,乔七不由问道:“大都督,您是要打水井吗?”

    李愔摇头说道:“不是,本都督刚刚买下你们村外的荒滩,准备打盐井,然后制盐。”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不由说道:“大都督,俺们村外的荒滩,都是苦盐,里面有毒,是吃不得的。您还是不要费这个心思了,要是能退的话,赶紧把这些荒滩都给退了吧。”

    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乔七,你放心好了,本都督打盐井制盐,并不是给人吃的,本都督另有他用。对了,乔七,你可会打盐井?”

    乔七不由说道:“大都督,您找小的,算是找对人了。俺们村的不少人,以前在外给人家打过盐井,现在家伙什都还在呢!打盐井,没问题的。”

    听到乔七的话,李愔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似乎蜀地这个地方,就有专门用盐井制盐的地方。

    当然了,因为他们的技术相当粗糙,制出来的盐品质较差,吃起来也极为苦涩。

    但是,既然蜀地就有制盐的地方,这林抉竟然说,岭南道那边的盐运送不进来,益州居然没有盐吃了?

    这世家,还真是猖獗啊!

    而令李愔没想到的是,这小河村的村民,居然还真的有人会打盐井,倒是令李愔颇为惊喜。

    李愔不由问道:“你们打出来的盐井,井口有多粗?”

    乔七不由说道:“有大海碗的碗口那么粗吧!”

    嗯?

    竟然这么细?

    这倒是让李愔感觉到了惊奇。

    如果真的只有这么细的话,那接下来的制盐,就很好操作了。

    只不过,有一点李愔比较好奇的是,井口只有大海碗这么大,他们恐怕也打不几米深吧?

    李愔不由问道:“那你们,到底能够打多深?”

    乔七回答道:“最深的一口盐井,俺们打到过一百多丈深呢!”

    乖乖隆地咚,居然能打到一百多丈深?

    那可是三百多米啊!

    如果在现在有钻头的话,自然是轻轻松松。

    但是在大唐,大海碗粗的井口,能打三百多米深的话,还真是让李愔难以置信。

    不过凭乔七的性格,既然敢这么说,想必是有把握的。

    于是,李愔不由说道:“那真是太好了,这样,乔七,你给本都督找一帮人来打盐井。本都督每日给你们十文钱的工钱,一天管三顿饭。嗯,对了,再让你婆娘找几个妇人做饭,每人一天五文钱,你看如何?”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不由惊呆了,忍不住哆哆嗦嗦地说道:“大都督,这工钱,这,这……”

    嗯?

    嫌自己开的工钱太少吗?

    其实李愔不是不能开出更高的工钱,但是李愔要的是将整个益州都发展起来,自然不能恣意任性,哄抬市价。

    李愔不由问道:“这工钱太少?不要紧,你们工钱多少?本都督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这时候,只听乔七说道:“大都督,不是,不是,这工钱,实在是太高了!那时候,每天只管两顿饭,一天只有一文钱工钱。您给的,实在是太高了,俺不能要这么多。”

    益州这地方的劳动力,还真的是廉价啊。

    不过这也难怪。

    你看乔七家,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

    而整个益州,做工的机会恐怕不多。

    闲人多,需求少,一天只要一文钱,就能找来大把的人手。也难怪工钱会如此廉价。

    一文两文钱的工钱,虽然是市价,但是李愔真的给不出手。

    李愔不由说道:“工钱,就按本都督说的去做,你只管找好人手就好。对了,第一口盐井呢,不需要打的太深,只要能出水,有个十几米深就够了。接下来,煮盐同样也用你们村上的人,工钱和打井一样。”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的眼睛马上就活泛起来。

    忍不住询问道:“大都督,您是准备长期煮盐呢,还是就几月了事?”

    听到乔七的话,李愔不由反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乔七不由说道:“大都督,如果您只是煮几月了事的话,随便糊弄一下就行。但是如果想要长期煮盐,就需要盖房子,搭建盐池,还有晒盐的地方,仓库等等,就不能这么糊弄了事了。”

    嗯,不错!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啊。

    这一摊子都弄下来的话,这可是个大工程啊,他们这整个村的人都用上,都未必够用。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对乔七说道:“乔七,本都督呢,是打算长期制盐,你说的没错,是本都督想的太简单了。”

    “这样,你呢,首先以最快的速度,打出一口盐井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煮盐,到时候如何煮,本都督自然会告诉你。与此同时呢,让其他人开始建房子,盖仓库,搭建盐池等等。”

    “总之,这一切工作,我都交给你来做。你不需要亲自动手,只负责协调好这一切。我对你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只要干活不偷懒,就不能少发一文钱。第二,这一日三餐,要管饱,要每天都有肉!乔七,你就说,你能不能干?”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眼睛都开始泛红,说话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大都督,您放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俺们整个村里人的命,都是您救下来的。您找俺们做工,那是对俺们的照顾,俺们不会不知道好歹!您就放心好了,这件事情,您就交给俺乔七了!要是俺做不好,您就拿俺乔七是问!”

    听到乔七的话,李愔不由哈哈一笑。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百姓,真的是非常淳朴。

    虽然说,不能保证没有一个坏人,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好的。

    他们都像乔七这么淳朴,只要能吃上一口饱饭,让全家人不挨饿受冻,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

第302章 无比淳朴的村民

    李愔命乔七现在就出去找人,准备打井。

    而李愔,则是命小六子回去,带钱过来,顺便采买粮食和菜蔬,一并送过来。

    而李愔,则是准备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能打出大海碗大小的井,还能打的这么深的。

    刚走到门口,李愔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不由对乔七说道:“对了,乔七,让琦琦也跟着去做饭吧!也一样拿五文钱一天的工钱。”

    这丫头,摊上这么一档子事,也是够可怜的了。

    让她在家里闲着,反倒是不得劲儿,干脆给她找点事干。

    听到李愔的话,乔七怪不好意思地说道:“大都督,俺婆娘去就成了,琦琦,琦琦她就不去了吧,这,这弄的……”

    李愔一瞪眼说道:“不行,琦琦必须要去,怎么,本都督说话不好使了吗?还有,你们一家的工钱,一个子儿都不能少,听到了嘛?”

    “呜呜!”谁知道,李愔这一瞪眼,竟然让乔七呜呜大哭起来:“听到了,呜呜,俺听到了,呜呜!大都督,呜呜,俺这一辈子,都记得你的好!”

    看到哭成一个泪人一样的乔七,李愔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同时心里还有几分恻然之心。

    这种事情,对李愔来说,可能就是举手之间的小事。

    但是对乔七一家来说,可能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恩情,几乎不亚于救了他们一家人的性命。

    李愔看不得乔七的样子,大步走了出去。

    而屋里的乔七,似乎自己也感觉到害羞,哭了几声,终是停了下来。

    用袖子狠狠地擦去眼睛里的泪水,大步走了出去。

    乔七先是在村里,找到以前一起打过盐井的一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