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已经不单单是那些百姓,就连那些官宦还有世家之人,不少人也喜欢上了,这平时他们根本就不屑一顾的贱肉。
当然了,还有不少人抹不开面子,就算要吃,那也是偷着摸着的去买。
但是猪肉已经彻底被推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不但是长安城,就连周边的城镇,猪肉的销量都在逐日提升。
而武城村还有土桥村,这几个最大的养猪专业户,他们饲养的猪,已经成为香饽饽。
每天宰杀四五头猪,都根本不够卖。
现在,市场上的猪肉价已经涨到了三文,而他们卖的猪肉价格,已经来到了四文。
就这个价格,仍然是供不应求。
这几个村的村民,因为养猪,着实发了一笔财。
猪的出肉率很高,虽然现在饲养的猪,没有后世用饲料和瘦肉精喂出来的猪,有着百分之七八十的出肉率那么夸张。
但是一头猪六成左右的出肉率还是有的。
一头二百斤的猪,大概能出到一百二十斤左右的肉。
一头猪,他们就能卖到四五百文钱。
而最早养猪的武城村,他们平均每家都养到七八头猪,平均每家的收入,都在三四千文钱。
在这个时代,一家能衬个三四千文钱,就相当于后世八十年代时候的万元户了。
现在,武城村村民的收入,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谁不羡慕?
现在养猪的百姓越来越多,但是等他们养起来之后,未必还有这个行情。
并且,武城村和土桥村,在经过李愔的点拨之后,现在已经正式开始养母猪。
目前,他们养的母猪,早已经受孕完毕,第一批小猪崽,马上就该问世了。
等小猪崽生下来,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这一切,都是蜀王李愔带给他们的。
现在,武城村和土桥村这四个村落里面,好多百姓家里,都供着蜀王李愔的长生牌位。
……
李愔做好饭菜之后,命人带着食盒,一起送入宫中。
等李愔赶到含象殿的时候,恰好赶到午饭时间。
看到李愔来到,正在垂泪的杨妃,自然是惊喜不已。
看到正在拭泪的杨妃,李愔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只能假装没看到,嘻嘻笑道:“母妃,今日中秋节,儿臣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母妃你尝尝味道如何?”
看到李愔到来,杨妃已经转嗔为喜。
听到李愔的话,杨妃更是数落道:“愔儿,所谓君子远庖厨,你身为皇子,怎么能亲自下厨,操持贱业呢?这传扬出去,别人又要说你不务正业了!”
李愔嘿嘿笑道:“母妃,儿臣孝敬母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敢乱嚼舌根子?看儿臣不打断他们的腿!母妃你快尝尝,看看儿臣的手艺,到底合不合您的口味?”
听到李愔的话,气的杨妃抬手在李愔后脑勺上轻轻拍了一巴掌,忍不住训斥道:“天天就知道打断人家的腿,是谁教的你这么飞扬跋扈?以后,切不可再做这种事情,让母妃为你担心!”
李愔从善如流,连忙痛快地答应下来。
而杨妃,则是拿起筷子,夹起李愔做的一片回锅肉,放到嘴里,仔细品尝了一番。
很快,杨妃脸上露出赞许之色,点头说道:“香!真香!”
得到杨妃的夸赞,李愔嘿嘿直乐,然后说道:“母妃,既然你觉得好吃,那就多吃点!”
就在此时,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道:“这是什么味道?居然这么香?杨妃你又在偷吃什么好吃的呢?”
这声音,居然是李世民的声音。
母子两个,连忙将李世民迎了进来。
杨妃连忙说道:“皇上,这几道菜啊,是愔儿亲自下厨做的,特意孝敬你的,你快来尝尝愔儿的手艺如何!”
李世民不由板起脸来说道:“哼!这只怕是这小子,专门孝敬你的吧?只怕他早就将他的父皇给忘咯!要不是朕闻着香味赶了过来,只怕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呢!”
而李愔心里清楚,父皇这次来,主要是为了陪母妃的。
原因自然是因为自己的胞兄李恪到封地之官,父皇害怕母妃伤心,特意赶过来的。
而长孙皇后那边,三个儿子都在身边,自然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从这个角度看来,父皇对母妃还是极为体贴的。
在皇宫吃过饭之后,李愔就自觉地告退。
到了晚饭时间,自然是李世民和一干皇妃一起用餐,一起赏月。
李愔才不会傻乎乎地留下来当电灯泡呢。
今天晚上,李愔另有任务。
今天,正是花魁之争开始的日子。
其实,就连皇上李世民都在关注这件事情。
只不过,李世民没好意思当面询问李愔罢了。
不过,李世民也派出内侍,随时关注那边的情况。
而李愔回到蜀王府,陪着薛小小他们吃过饭之后,便带着欧阳若水等人一起,赶往菊园。
………………………………
第249章 桂花也能夺魁?
等到了菊园之后,李愔发现,这菊园,果然是个好去处。
菊园里面,到处可见一簇簇的菊花。
各种颜色,各种珍贵品种,可说应有尽有。
而这些菊花,每一处都栽种成一个独特的造型。
让人流连花丛之中,不觉忘返。
而此次花魁之争,却是在园中的一片湖水中间的一大片水榭之上举行。
湖水和水榭之间,是用木材制作的游廊,穿过游廊,恰好可以来到水榭之中。
湖水之中,是密密的莲藕。
八月时节,荷叶已经干枯残破,在秋风之中摇曳,却是别有一番情调。
这片水榭,地方居然很大,足足容纳几百人。
这一次的花魁之争,长安城中大大小小近十家院子,恰好在水榭四周围了一圈。
而充当裁判的八位文坛老前辈,则是在中间的位置。
中间,除了裁判之外,就是那些长安城中的骚人了。
能够站在这里的,都是一份荣耀,回去之后,自然可以向亲朋好友炫耀。
李愔来到之后,很快就带着欧阳若水她们,来到属于天下第一院的地方。
而此时,他们的桌上,摆放有苹果、葡萄、石榴等水果,还有各式的月饼和酒水。
不多时,人已经到齐。
天空之中,一轮圆月早已经挂上枝头。
月光清辉洒落在水榭和池水之上,亮如白昼。
接下来,由虞世南这位文坛老前辈致辞,宣布这一次花魁之争,正式开始。
接下来进行的,是第一个部分,就是来参赛争取总花魁的各院花魁,分别以一种花来代表自己,然后当场作出一首对应的诗或词。
当然了,几乎前来参赛的每一家院子,都有请来的才子。
诗作自然也不可能现作,而是早就做好了的。
似乎是因为压轴的缘故,醉春楼、丽春院还有天下第一院这三个最具有竞争力的三家院子,被放到了最后。
其他几家院子的花魁,纷纷以海棠、芍药、莲花、兰花、昙花等名贵花草自居。
而因为寒梅仙子和菊花仙子这两位花魁,她们的名号已经打出来的缘故,倒是没有人和她们抢梅花和菊花。
而这样一来,对最后压轴的欧阳若水来说,就极为不利了。
因为名贵花草,总共也就那么几种。
而在前面,都被人家给挑完了。
轮到欧阳若水的时候,就没有太多的花留给她挑选。
此时,醉春楼和丽春院之人,最盼望的还是欧阳若水准备选择的花,已经被其他花魁给选走。
这样的话,他们事先做好的诗词,自然就会作废,只能靠临场发挥。
而临场发挥的话,自然写不出好诗来。
……
第一关的诗词比试,规矩倒是别有一番情趣。
原来,每写出一句去,都会被悬挂起来。
而两侧有悬挂的彩灯,可以让其他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看到。
不多时,第一个写海棠的花魁,就将她的诗作张贴出来。
这首诗写的平平,不过其中有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细思量。
倒是惹得众人一片称赞之声。
这两句,李愔有种很面熟的感觉,细细想去,才发现和后世苏轼写海棠诗的两句很接近。
只不过,这两句和苏轼的诗比起来,格局上远远不如罢了。
接下来其他花魁的诗作陆续的悬挂起来,只不过一直乏善可陈。
不多时,就到了醉春楼的寒梅仙子。
此时,卢照邻站了起来,众人不由都是好奇地看去。
卢照邻此前的一首咏美人,让他在长安城声名远播。
此时,众人倒是想看一看,今晚他究竟有何等表现?
很快,卢照邻的诗作,一句一句被悬挂起来。
众人看时,只见其中几句是: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凝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
“好诗,果然是好诗啊!”
“这一首,当为今晚第一!”
“这个,后面还有两人不曾做出,说今晚第一为时尚早啊!不过,若说此诗是已经出场之第一,乃是实至名归啊!”
“不错,现在就看后面两大才子,到底有什么惊艳诗词问世了!”
说话的功夫,已经轮到丽春院,此时骆宾王站起身来,将众人的目光,全部都吸引了去。
不多时,骆宾王咏菊的诗作也被悬挂出来。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骆宾王的诗作一出,再次引发一片赞叹声。
众人之中,大部分都认为,骆宾王和卢照邻的诗作,在伯仲之间。
当然了,也有部分人偏向于他们之中的某一个人,还因而吵得不可开交。
而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天下第一院的欧阳若水,开始压轴登场。
等李愔站起身来的时候,现场不由得一静。
他们倒是想看看,蜀王李愔,今天又能拿出何等佳作来呢?
很快,李愔的题目被悬挂了起来,鹧鸪天。桂花。
看到这个题目,众人不由的一愣,然后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一首词吗?好像还是新词牌?”
“鹧鸪天,以前从来没人用过啊!”
“如果真是佳作的话,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词牌名出来!”
“这桂花,是不是太过寻常?”
“是啊,当初就连骚人屈原,在列举名贵花草的时候,都不曾提过桂花。”
“倒是要看看,他如何能够将桂花翻出新意来。”
当看到李愔所写之花,竟然是桂花的时候,现场顿时一片愕然。
就连骆宾王和卢照邻,脸上都露出差异之色。
实在是因为,就连他们,都不觉的写桂花能写出彩来。
不多时,李愔的词作,前几句便被悬挂起来。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看到这两句,那些花魁脸上不由都露出讥笑之色。
这些花魁,文学素养都是极高的,自然能够看得懂这两句的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是她体态轻盈。
因为地处偏僻而无人欣赏,只有馥郁的香气存留。
这样的桂花,岂不是一无是处?那你还拿什么来争夺花魁呢?
………………………………
第250章 画阑开处冠中秋
对于这首词的前两句,一干才子也并不看好。
这种写法,不能说不好,但是在争夺花魁的时候用这种词,根本就没有赢下来的可能性。
而接下来的第三句,似乎更加验证了这一点。
何须浅碧深红色——
我根本就不需要那些艳丽的颜色,好吧,不是你不需要,而是你根本就没有好不好?
这一句一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一关,欧阳若水输定了。
甚至就连欧阳若水本人,虽然也极为喜欢这几句词,但是也觉得,自己是必输无疑。
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词,却是让所有人都陷入震惊之中!
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一句一出,这首词陡然显现出一种霸气。
我根本就不需要那些艳丽的颜色,自然而然的,便是花中的第一流。
下一句,梅定妒——
看到这一句,菊花仙子忍不住扑哧一笑,寒梅仙子则是在心里暗骂一句:龟儿子的!
再下一句,菊应羞——
菊花仙子:你麻痹!
再再下一句:画阑开处冠中秋!
到这一句,整首词霸气毕露,我开放的时候,冠绝中秋!
我花开放,尔等终是小弟。
最后两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至此,整首词结束。
而最后的两句,对骚人屈原当年没有提及桂花一事,进行了埋怨。
从另外一个方面,对桂花再次进行了一次升华。
而现场,不由陷入一片寂静之中,竟然没有人评论。
但是,却是有人拿起纸笔来,默默地将这首词给记录了下来。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半晌之后,才有人喃喃说道:“此词,当为第一!”
“是啊,此词一出,谁与争锋?”
“嗯,不错,此词,当为第一!”
此情此景,将李愔的这首词定为第一,并无不妥。
因为,无论是骆宾王还有卢照邻,他们的诗作固然不错,但是他们的诗作都是有个人的情怀在里面,放在今天这个场合,的确不能够讨好。
但是这两人,心里并不服气。
骆宾王看着李愔,不由微笑着说道:“久闻蜀王大名,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啊!如此良辰美景,不如我们就以金秋为题,共同联句如何?”
连句就是用一个题材,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凑在一起作诗。
连句,最考验一个人的急才。
而骆宾王对自己的急才颇有自信,自信能压过李愔。
而李愔,在听到骆宾王的话之后,不由的直翻白眼。
果然,这些文人还是这幅德行,果然逃不掉联诗这一关啊!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痛快地说道:“好啊,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我先来吧!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下一句,你们谁接?”
结果,此句一出,全场如同便秘一般,被硬生生地集体憋住了。
实在是,这一句一出,接下来,他们实在是不知该怎么接了。
就连骆宾王和卢照邻,都硬生生给憋住了。
而就在此时,天上忽然掉落了几个雨滴。
不过好在没有乌云,天上仍然有大好的月亮,并且这雨滴,也极为吝啬的就洒落了几滴。
于是,李愔接着说道:“这一句起高了么?要不然,我就再换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下一句,你们谁接?”
此句一出,现场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这特么的,这一句,还不如上一句好接呢!
就在此时,忽然一只鹤被惊飞,在水池之中掠过。
李愔指着鹤说道:“那我再换一句吧,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下一句,你们谁接?”
现场,又是一片沉寂。
李愔不由看向骆宾王,询问道:“骆公子?”
骆宾王嘴角抽搐,不由说道:“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进行下一关的比赛吧!”
实在是,以骆宾王之才,这三句,他在短时间内也没办法往下接啊。
刚才李愔起的这三句,第一句是有名的苦吟诗人的名句。
苦吟诗人工于炼句,号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但是苦吟诗人所做之诗,往往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有句无篇。
也就是说,这一首诗之中,只有其中一句,最为亮眼。
但是整首诗,意境平平。
第一句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实在是太好了。
好到但凡是对诗词有所了解之人,读到这一句时,都能感受到这一句诗的魅力所在。
但是用这一句起头的话,想接下去,真的很难。
第二句,是孟浩然在一次连句之中的杰作,然后此句一出,全场皆寂。
因为这一句,意境清绝到,别人根本对不下去的地步了。
至于第三句,是红楼梦中,史湘云和林黛玉联手所做,同样的清绝,让人难以为继。
因此,这三句一出,全场才子,全部沉默。
裁判席上,以虞世南为首的老前辈们,脸上都露出惊艳之色。
蜀王今天的表现,实在是令他们惊讶。
虽然说长安三才子,但是蜀王一出手,竟然能令全场才子,全部失声!
可见,蜀王之才能,冠绝全场!
接下来,就是第二轮的比赛了。
第二轮,是个人才艺。
这一次,菊花仙子忽然袅袅娜娜站起,对欧阳若水说道:“桂花仙子,第一关,你在最后,这第二关,你何不第一个出场呢?姊妹们,你们觉得如何?”
才艺展示上,第一个出场,其实还是蛮吃亏的。
听到菊花仙子的话,其他花魁,并没有任何意见,纷纷同意了菊花仙子的提议。
欧阳若水也没觉得不妥,站起身来说道:“既然诸位妹妹都同意,那就由我先来好了。”
说罢,天下第一院的随从,马上将一把上好的瑶琴放到琴架上架好。
欧阳若水端坐在琴架之前,开始抚琴。
看到这一幕,其他的花魁,脸上不由露出迷之微笑。
这位桂花仙子,只是抚琴吗?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今天这第二关,她怕是赢不下来呢!
………………………………
第251章 花落谁家(三更毕)
原来她们之中,有好些人不但准备了乐器,还准备了歌舞。
才艺表演嘛!
舞姿是才,歌喉同样也是才,同样的,傲然的身材,那也是才!
如果只是弹琴的话,在场的众位花魁,都没把欧阳若水放在心上。
但是,令这些花魁吃惊的是,当欧阳若水开始弹奏的时候,他们吃惊的发现,这首曲子,竟然是她们之前从来都未曾听到过的曲子。
难道,竟然是这位桂花仙子现编的曲子么?
很快,曲子的前奏部分弹奏完毕,曲子进入正曲。
与此同时,欧阳若水则是欢快地唱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众人一听,马上便听出,这支曲子,似乎是改编自《水调曲》。
水调曲,最早是由隋炀帝创造。
而欧阳若水唱出的这支水调曲,似乎已经经过某种程度的改变。
而这水调曲,经过改编之后,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听。
而对那些评委还有才子们来说,则是惊叹于这首词的内容。
虽然这种词牌的格式,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但是他们仅仅听了一个开头,就听出了一种飘逸出尘的磅礴之气。
这种大气磅礴之作,他们在之前的作品之中,从来都没有见识过。
骆宾王忍不住赞叹道:“好一个归字!真有谪仙人之风范!”
而欧阳若水接着唱道:“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最后一句落下的时候,袅袅的琴音,也随之完结。
额,好吧,这支曲子,李愔就是将后世的明月几时有,直接照搬了过来。
欧阳若水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稍加改动。
本来是会连唱两遍的,但是这里,欧阳若水直接一遍结束。
当欧阳若水停下之后,现场的那些花魁,只觉得余音绕耳,异常动听。
而纵观文人那边,却是一片沉寂。
此时,众人仍然沉浸在这首词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这时,骆宾王不由站起身来,向李愔深深一揖问道:“蜀王殿下,不知可否将这首词书写下来,让我等一观呢?”
原来,刚才欧阳若水唱过之后,他们一时之间,并没有将整首词记下来。
而单是他们刚才记忆的残缺的词句,就让他们感觉到意蕴隽永,回味无穷。
这让他们,越发想要一睹全词的面貌了。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这有何不可?”
说罢,李愔提笔,直接书写起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将整首词写罢之后,李愔将词悬挂起来。
现场的所有书生,几乎都下意识地站起身来,看着这首词,喃喃吟哦起来。
这首词,越是欣赏,越是令他们感觉到回味无穷。
咀嚼良久,骆宾王忍不住赞叹道:“这首词,前半阙纵写,后半阙横叙。前半阙高屋建瓴,后半阙峰回路转。笔触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情怀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全篇皆是佳句,体现出清雄旷达的风格。”
“此词一出,才当真是画阑开处冠中秋!非但前无古人,后亦难有来者!此词一出,再无中秋词作!吾不及也!”
说完之后,骆宾王再次向李愔深深一揖,转身飘然而去。
与此同时,卢照邻也起身说道:“骆兄说的是极,此词一出,何人再敢争锋?”
说罢,和骆宾王一样,扬长而去。
而其他文人,包括几大裁判在内,仍然盯着这首词,吟哦不已,深深地陶醉其中。
其他花魁见到此种情景,不由都是无奈一笑。
原本以为,她们让欧阳若水第一个表演,可以让她处于劣势。
没想到,人家表演之后,几乎便已经锁定了第一。
她们表演与否,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接下来,其他几个花魁,胡乱表演了一番。
果然如同她们想象中的一样,无论她们的表演是精彩,还是错漏百出,那些裁判,似乎都并没放在心上。
他们的心神,至今还未从那一首词中抽离出来。
此次花魁大赛的最终结果,毋庸置疑,自然是天下第一院的欧阳若水无疑。
……
第二日上午,李愔正在蜀王府中编纂教材的时候,管家柳山来报,说骆宾王和卢照邻两人联袂来访。
听到这个消息,李愔心里不由一动。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骆宾王担任过道王李元庆府属。
卢照邻虽然出身望族,但是也担任过王府的典签。
那么这个典签是个什么官职呢?
只不过是整理文书的小吏,品阶是从八品下。
由此可见,别看这两人文采斐然,同为初唐四杰人物。
但是他们的政治抱负,其实并没有他们的名气那么高。
当然了,现在他们两人,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名气。
既然如此的话,也就是说,这两人是属于可以拉拢的人才。
想到这里,李愔连忙将这两人给请了进来。
这两人前来的目的,是因为昨天看过李愔所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后,不由将李愔惊为天人。
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以文会友。
不过,对李愔来说,以文会友什么的最讨厌了。
身为一个穿越众,他也就是抄抄诗词这样子,让他真正和古人以文会友,他还真来不了。
好在作为一个穿越众,怎么说李愔也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
当李愔抛出后世的一些文学理念,比方说王国维大师的人间词话里的一些文学理念,就将骆宾王和卢照邻唬的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李愔见好就收,并不和他们多谈。
李愔主动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决定以记室参军事的职务聘请两人。
记室参军事是什么官职呢?
是王府之中,专门负责为王爷写书信的官职,品级是从六品上。
………………………………
第252章 正中靶心
骆宾王和卢照邻听到李愔开出来的条件之后,一时间居然懵了,两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因为两人虽然是才子,但是大唐的科举真心不好考。
这两人之所以出现在长安,其实都是因为考试落第。
当然,之所以滞留在长安,并且还被两大青楼请去作诗,两人的情况倒是稍有不同。
骆宾王是因为囊中羞涩,而卢照邻,则是因为落第之后,没脸回家。
两人就算能够考中,按照大唐的规矩,还不是马上就能上任,还需要经过培训。
而经过培训之后,也只能从底层,一步步做起。
如果没人,再加上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都未必能够升到从六品上。
而现在呢?
蜀王给他们的起步位置,就是从六品上的官职。
而一旦蜀王到封地之官,只要能够得到蜀王的信任,他们的权利会很大。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卢照邻可是做从八品下的典签都做的美滋滋的主啊!
现在李愔一下子给出从六品上的记室参军事,让两人又是惊喜又是感动。
两人当即就痛快地答应下来,并且无比感激李愔的知遇之恩。
能够收获这两个人才,李愔也非常高兴,将两人在蜀王府里安顿下来。
而这两人,很快就和长史上官仪成为忘年交。
都是文人,又都是蜀王早期的班底。
在他们刻意交好之下,相处的极为愉快。
而骆宾王和卢照邻这两人,不愧为风流才子。
他们竟然成为了寒梅仙子和菊花仙子的座上宾。
这两女对他们,似乎别有一番情义。
……
这一日,李世民心血来潮,忽然想要去打猎。
于是,召集身边的几个皇子,召集那些武将,约好到休沐之日,到渭水北岸的渭城去狩猎。
李世民喜欢打猎,还曾经因为在农忙时节准备打猎,而被手下官员劝诫过。
不过,命几位皇子跟随一起打猎,这还是第一次。
而当李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苦起一张脸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