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梁王府的情况是又有钱,又有人,因此这件事情,直接在梁王府里面就能制作。

    而这件事情,李愔吩咐了小六子一番,又给他画出图形,然后看到小六子还是一脸茫然之色,似乎并没有弄明白李愔说的到底是啥玩意儿。

    气的李愔直接在商城里面购买了一件成品交给小六子,小六子这才恍然大悟。

    接下来,小六子就颠儿颠儿地去办这件事情去了。

    ……

    忙活完之后,李愔还要去上课,感觉心好累。

    因为由孔颖达这老头带头编撰汉语拼音,这可是能够露面的大事啊!

    试问哪一个文人不以能够参与其中为荣?

    小学里的那些语文老师,都主动请缨到孔颖达哪里报名,强烈要求参与其中。

    孔颖达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将他们全部都收编了进去。

    不过这样一来,整座小学,就剩下算学老师王孝通一人。

    而新的老师一时间也没调剂过来,没办法,编纂一部字典,可是一项大工程,参与人员众多,很多部门的人都被抽调过去。

    因此,新的老师才迟迟未到。

    因此,目前小学里面,也就只剩下王孝通一人了。

    而最近王孝通,迷恋上了新算学,也就是李愔提出来的那些数字符号,四则运算,分数、小数、还有负数等等。

    甚至就连几何学,李愔也拿出来一部分。

    而只是这一小部分,就让王孝通迷恋进去不能自拔。

    本来李愔最害怕麻烦了,根本没想过要拿出这么多内容的。

    不过最近李愔又改变了原来的想法,等过年之后,他就要到封地上去了。

    而现在,他正在为将来集聚人才。

    而他现在身边的人才,武有薛仁贵,建筑师有阎立本,医学老师有孙思邈。

    但是管理型人才,目前还是空缺的。

    不但是管理型人才,就连武将,单有一个薛仁贵也是不够用。

    所以,他最近的目标,就开始从赚钱转移到寻找人才上面去了。

    而目前这个王孝通,就是李愔准备收服的一个人才。

    王孝通是真的喜欢数学,而他现在的水平,顶多有初一的水平,甚至有些小学的题目,他都未必能解答的出来。

    相信随着李愔传授给他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他必定会越陷越深而难以自拔。

    所以,最近李愔不断循序渐进的不断抛出新的数学内容,传授给王孝通。

    而王孝通在学会之后,再传授给那些学生们。

    本来,以程处亮为首的差生,在最近只上算学一门课程之后,还是蛮开心的。

    但是随着李愔不断传授给王夫子知识,王夫子课堂上的课程越来越难,程处亮就很不开心了。

    甚至一度以绝交相威胁,威胁李愔不要再传授给夫子新的知识了。

    但是李愔根本不为所动,让程处亮好不幽怨。

    不过,像是越王李泰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倒是学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

第145章 一帮老货要照相(第二更)

    程处亮好气!

    然后刚刚拐过一条街,程处亮抬手就将手里的豆腐丢到沟里去了。

    看到这一幕,李愔的脸色不由一下子扳了起来。

    “程处亮,你怎么能如此浪费?”

    程处亮满不在乎地说道:“不就是区区几文钱的东西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愔脸色郑重地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扔的这一块豆腐,你知道需要多少豆子才能做出来吗?你知道需要农夫辛苦劳作多久吗?”

    李愔上一世的时候,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最见不得别人浪费。

    而程处亮是他身边的人,他浪费,就让李愔更难以忍受了。

    而看到李愔发火,程处亮马上就怂了。

    因为在不知不觉之中,程处亮对李愔已经产生了敬畏和依赖的心理。

    如果碰到什么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找李愔是一准没错的。

    而看到李愔这么生气,程处亮不由的就在反省,是不是的确是自己做错了?

    于是,程处亮赶紧说道:“殿下,你别生气,我错了,我这就去捡回来!”

    说罢,一下跳进沟里,开始找被他扔掉的豆腐。

    半晌之后,程处亮才从沟里走上来。

    满手泥污,脸上也抹的到处是黑道子。

    然后,两只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大大的荷叶包,包里连泥土带豆腐装的满满当当都是。

    嘿!

    看到这一幕,李愔不由的满头黑线。

    李愔不由黑着脸问道:“程处亮,你是准备回家把豆腐种上还是咋地?我就问你,这还能吃吗?”

    程处亮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能吃,我回家过过水,把豆腐澄出来,放心绝对浪费不了!”

    这个憨货,也真是没谁了。

    李愔只好哭笑不得地说道:“扔了吧,这个已经没办法吃了,记得下次不要再这么浪费就好了。”

    听到李愔的话,程处亮马上将荷叶扔掉。

    不过看到李愔脸色不好看,程处亮马上心虚加虚心地求教道:“殿下,刚才你念的那首是什么诗?听起来好深刻,你能再念一遍吗?”

    于是李愔耐心地讲解道:“这首诗的名字叫悯农,其实有两首。第一首就是你刚才听到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二首是,春种一粒粟,秋结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一首诗是说,农夫在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能收获一万颗粮食。四海之内的土地,都种满了庄稼,还是有农夫被活活饿死。”

    听了这首诗,程处亮不由不解地问道:“殿下,一粒种子能收获一万颗粮食,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为什么还会有农夫被饿死呢?”

    李愔无奈地解释道:“那是你从来都没去过民间,根本就不了解民间疾苦啊!民间要交税赋,如果再碰到贪官的话,还要再进行摊派。种出来的粮食,他们只能留下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被征收。碰到灾年,那就活不下去了!”

    程处亮听完之后,不由沉重地点了点头。

    程处亮本质不坏,听完这两首诗之后,对勤劳的农夫极为同情。

    不过很快程处亮就想到一个问题,忍不住问道:“殿下,可是你也没去过民间啊,那你是怎么了解到民间疾苦的呢?”

    额——

    这个问题问的好有道理的样子,不过好在李愔机智,很快就说道:“因为我读书多啊!”

    这时候,秦怀玉不由走到李愔身边问道:“殿下,是不是王家手里的大豆,已经开始出手了?”

    李愔微笑着说道:“估计现在王家已经发现,味精的原材料根本就不是大豆和芝麻。而大豆放置时间长了,就会长毛发霉,等到新大豆下来,价格就更卖不上去了。所以,王家现在一定急于脱手,本王断定,短时期内,大豆的价格必然会暴跌,等到价格跌到正常价格一半的时候,我们就出手买回来。”

    尉迟宝琪不由纳闷地问道:“殿下,他们怎么可能以这么低的价格出手呢?他们完全可以运到其他地方去卖啊!”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可是他们运送出去,难道不需要运输费用的么?”

    其实有一点李愔还没有说出来,王家为了阻击他们,一定是将方圆百里之内的大豆全部都收购回来。

    而大豆这种东西吧,并非是生活必需品。

    有了会吃,价格太贵的话,完全可以不吃。

    他们有些大豆肯定是从老百姓手里收购上来的,而老百姓卖出去之后,你想让他们再用同样的价格买回去?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如果要是用更低廉的价格卖出去的话,那么他们直接就在长安城里卖就好了。

    何必再搭上运费跑出去卖呢?

    除非是在长安城中实在是销售不了,估计他们才会那么做吧。

    就在他们快要走到天下第一院的时候,忽然有梁王府的家丁前来找到李愔禀报道:“殿下,家里有贵客登门,您还是先回去一趟吧?”

    贵客?

    李愔不由问道:“哪里来的贵客?”

    家丁连忙说道:“启禀殿下,是卫国公、卢国公、鄂国公、翼国公等国公,他们都在府里等着你呢!”

    嗯?

    是程知节、秦琼、尉迟恭这帮老货,他们跑我家里干什么?

    李愔猜测,指定没什么好事。

    于是李愔决定拉着程处亮他们一起去,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结果一转头才发现,旁边的程处亮、秦怀玉、尉迟宝琪他们,见势不妙,早就悄悄逃之夭夭了。

    李愔暗骂这帮家伙不讲义气,只能独自回府。

    不多时,李愔回到自己的府邸,果然发现程知节、秦琼他们正在客厅里喝茶。

    程知节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已经有了要发火的征兆。

    李愔感觉,如果自己再不出现的话,估计这货都要砸桌子了。

    李愔走进客厅之后,先向他们行礼道:“见过卫国公、卢国公、鄂国公……”

    而秦琼他们也同时起身,向李愔行礼。

    只有程知节这货,迫不及待地拉着李愔的手说道:“行那些文绉绉的礼节做什么?能吃吗?小子,快来给俺老程画像!”


………………………………

第146章 门神合影(第三更)

    画像?

    李愔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

    额,应该是在母妃生日那天,他们看到给母妃的画像很像,所以他们也动心了吧?

    李愔不由向秦琼、尉迟恭他们问道:“你们也是来让我给画像的?”

    尉迟恭笑眯眯地说道:“不错,小子,你今天一定要多画几幅,每人至少画十幅画!”

    我勒个去!

    你们都是如此厚颜无耻的吗?

    其实对李愔来说,无非就是照个相而已,别说一人照十张照片了,就算是几十张上百张,难度也不大。

    不过,李愔可不会开这个先河。

    一旦让人知道他画像——照相,很容易的话,估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登门求照。

    李愔才不会做那么傻的事情呢。

    于是,李愔就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来说道:“诸位伯父,你们有所不知,这作画耗费心力,你们这么多人,就算每人给你们画一副,都极为勉强。如果画多了的话,那就失真了。”

    程知节不由对李愔说道:“那就先一人画一副好了,废话少说,赶紧先给俺老程画一副。”

    说罢,直接拉着李愔向外走去。

    这时节,院里一树梨花正在盛开。

    一树洁白的梨花令人心醉,花香袭人,令人沉迷。

    花枝之上,蜂飞蝶舞,忙着采蜜。

    地上一地落白,洁白似雪,如梦如幻般,让人不舍得踩踏。

    不过程知节这货,可不管这么多。

    大踏步走到梨树之下,伸手抓住一枝梨花,摆出一副自认为帅气的造型,对李愔说道:“小子,就这么画——”

    咔嚓!

    程知节这货号称混世魔王,一膀子力气,还没觉得使劲,就把那一枝梨花给掰断了。

    嘴里还嘀嘀咕咕地说道:“这什么破树啊,怎么这么不结实?”

    我了个大槽的,你把人家的树枝给掰断了,反过来还得抱怨人家树枝长的不结实吗?

    咱还能要点B脸吗?

    程知节直接将花枝丢到地上,伸手再去抓另外一枝。

    看到这一幕,李愔不由被吓了一跳,赶紧说道:“卢国公且慢——”

    咔嚓!

    还是慢了一步。

    然后程知节这货,再次丢掉手中的花枝,嘀嘀咕咕的一边嫌弃树枝长的不结实,一边伸手再次去找花枝。

    这货今天是和花枝干上了!

    “住手!”

    李愔终于忍无可忍了,不由大吼一声。

    要是再让这货继续这么下去,估计这棵梨树,非得给他拽秃不可。

    “就这么照,不要扶花枝了。”

    看到李愔发火,程知节才悻悻地住手,然后在花间摆了个造型,喊道:“来,就这么画!”

    李愔悄悄拿起针孔摄像机,调整角度,按动快门,然后说道:“好了,我记下了,一会就去画。下一位谁来?”

    结果,没等尉迟恭和秦琼他们说话,程知节已经迫不及待地拽着李愔进屋。

    “小子,先把我的给画出来,让我看看你画的怎么样?”

    我去,碰上这么个惫懒货,也是没谁了。

    无奈之下,李愔只好自己进了书房,找到宣纸,将程知节的相片先给打印了出来。

    不过李愔并没有马上出去,而是等了半晌才走出去。

    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其实他很快就能画完一幅画这个事实。

    李愔刚推开门走出去,就看到程处亮等老货,正在门外焦急地等着呢。

    看到李愔手里的画像,程知节迫不及待地一把抢了过去。

    看了几眼之后,程知节不由一边挖着鼻孔一边抱怨道:“殿下,你怎么把俺老程画的这么丑?不算,不算,这张不算,你必须要给俺再重画一张。”

    额,程知节这货长的吧,牛眼豹鼻,一脸闹腮胡,外加一张血盆大口一对招风耳。

    这长相本来就够丑陋的了,偏偏他还站在梨树下面拍,整个画风就是鲜花和野兽的风格啊。

    人家美人站在花丛中拍,那是人比花娇,相得益彰。

    而像程知节这样的糙汉子站在花层之中,那画面太美,简直没法看。

    因此听到程知节的话,李愔鼻子都快被气歪了。

    这就是照着你拍下来的,你自己长的歪瓜裂枣的,还有脸怨本王画的丑?

    结果还是尉迟恭明白事理。

    尉迟恭鄙夷地说道:“程大傻子,你自己长什么样,心里没点B数吗?来,殿下,别理那憨货,你给老夫也画一张。”

    还是尉迟恭聪明,有自知之明,根本没往梨树下面凑。

    而是穿戴起一身盔甲,手持武器,摆出一个威风凛凛的造型。

    这个造型真的超赞啊!

    李愔及时调整角度,拍摄下这一镜头。

    然后,尉迟恭也迫不及待地拉着李愔,让他赶紧先把他的画像给画出来。

    霍,这帮老货,就没一个好东西啊。

    李愔只好来到书房里,磨蹭了半天,才把尉迟恭的画像打印出来。

    而出来之后,尉迟恭抢过画像之后,对这画像极为满意。

    而程知节看后,则是嚷嚷着:“喂,小子,你偏心!你把尉迟老魔画的那么好看,把我画的那么丑,你什么意思啊?”

    李愔撇撇嘴,其他人也懒得搭理他。

    接下来,李愔先后为其他人进行拍照。

    而这些人也都学聪明了,没人学程知节跑到梨树下面拍照,而是各自穿戴盔甲,摆出造型。

    这些唐初悍将,一个个身经百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造型,也把他们的勇武表现的淋漓尽致。

    打印下来,一个个英武非凡,这些人都极为满意。

    分别拍摄完之后,李愔忽然间想起一件事来,不由对秦琼和尉迟恭说道:“两位伯父,不如你们在一起拍张合影呗?”

    合影?

    咦?

    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啊!

    于是,秦琼和尉迟恭一左一右,共同摆出一个造型来。

    咔嚓!

    李愔直接拍下这一张,喜滋滋地去打印去了。

    打印出来之后,李愔就更加满意了。

    这就是活生生的俩门神啊!

    这俩门神,比后世贴的门神画像,可不知凶悍传神了多少倍。

    李愔决定,一定要把这幅门神像保留下来,留给后人。

    而程知节这货不乐意了,嚷嚷着非要李愔给他重画一副不可。


………………………………

第147章 被坑怕了的王家

    而只要王家降价出售,李愔就大量收购。

    目前,李愔已经积压了一批豆油了,然后不得不购买仓库来盛放豆油。

    同时,压榨完豆油之后,剩下的豆渣,也没办法处理。

    在后世的话,压榨剩下来的都是豆饼。

    但是现在因为设备落后,剩下来的只能是豆渣。

    不管是豆饼还是豆渣,基本上的用途都是拿来养猪。

    而李愔这边积攒下来的豆渣,要比后世的豆饼更具营养。

    因为现在他们的压榨技术不过关,出油率有点低,导致剩下来的豆渣含油量很高。

    但是现在附近根本就没有大型养猪场,剩下的豆渣也没地方卖啊!

    虽然这豆渣只要不受潮的话,可以存放半年都没问题,但是也不能一直堆积着啊。

    总不能直接丢掉吧?

    最终,李愔想出一个办法来,决定在他的封地上,让他两个村子的村民全部都养猪。

    结果,当李愔带着五十护卫来到武城村,准备让村民开始养猪的时候,那些村民反应很冷淡。

    没办法,现在的猪肉毕竟还是贱肉,市场很小。

    如果两个村的人都养猪的话,到时候这猪很难卖的出去,难道就等着过年的时候自己杀着吃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

    想了想,李愔直接说道:“乡亲们,这样,你们养猪,本王呢,给你们提供一部分豆渣作为饲料。这个豆渣免费给你们,但是等你们养的猪出栏的时候,必须要卖给本王。到时候,本王按照一文钱一斤的价格进行收购。”

    听到李愔的话,那些村民都有些半信半疑。

    主要是殿下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本来他们养一头猪卖出去的价格,顶破天也就在一文钱一斤左右。

    而现在呢?

    殿下给他们提供一部分豆渣作为饲料不说,出栏的时候还全部按照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这种好事儿,真的能落到他们头上?

    看到乡亲们半信半疑的样子,武城村原本的里正柳山不由急了。

    这一次来,李愔带上他,主要就是为了做村民工作。

    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柳山虎着脸泼口大骂道:“你们都傻了不成?难道梁王还会害你们吗?完犊子的玩意儿,都给老子滚过来说话。”

    说罢,柳山直接把这些村民带到一边。

    李愔微微一笑,知道柳山有些话要避开他和村民说,也不放在心上。

    将村民带到一边之后,柳山不由压着嗓门向那些村民说道:“你们难道没听说过殿下的外号吗?大唐第一败家子啊!殿下在长安城里,为了给兄弟出一口气,当场砸下五千贯钱买下一个院子!你们这一辈子,见过这么多钱没?见过没?”

    听到柳山的话,一个柳山的后辈不由咂舌道:“叔,什么院子这么值钱?竟然要五千贯钱?”

    气的柳山照头就是一巴掌:“这是你关注的重点吗?告诉你们,梁王殿下啊,就是不差钱。你知道梁王殿下为什么让你们养猪吗?那是因为他家里豆渣堆的太多,都没地放了,在照顾你们呢!照顾你们懂不懂?我就问你们,你们还在担心什么?这钱不就是白捡的吗?”

    刚刚被柳山抽过的那个青年,摸着脑袋说道:“叔,你说的在理,可是我们这两个村,要是养上上千头猪,到时候殿下要是不要了咋办啊?到时候我们卖给谁去?自己吃也吃不完啊?”

    啪!

    气的柳山上去又是一巴掌。

    “混账玩意儿,殿下既然说了收购,那就必须会收购。到时候就算没地方销,殿下也绝对不会差了你们钱的!五千贯钱,殿下眼睛都不带眨巴一下的就砸下来了,就你们养着几千头猪,才值几个钱?五千贯钱,能把你们连人带猪一起买下来!”

    咦?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梁王殿下大唐败家子的名号,可不仅仅是在长安城里出名,周边的城镇那也是家喻户晓。

    甚至更远一些地方,也都渐渐的流传开来。

    对啊,既然这个人傻钱多的梁王发话了,他们还怕个球啊?

    当时,柳山的侄子柳树就拍着胸脯说道:“叔,有你的话在这,俺们也就放心了。不过现在家里也没那么多闲钱,根本就买不几头猪崽啊?”

    这武城村的村民,在附近的村落之中,过的算是可以的了。

    但是也仅仅限于能够吃上饱饭,不至于饿肚子罢了。

    要他们拿钱去买猪崽,他们还真的拿不出那么多来。

    柳山点头说道:“殿下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殿下现在可以借钱给你们,等到时候猪出栏的时候,直接在里面扣钱。并且殿下也体谅你们不容易,所以连利息都给你们免了。”

    “殿下真不愧是咱大唐第一败家子啊!”

    “滚犊子的,说什么玩意呢?殿下多好的人啊!”

    “对,不会说话滚一边儿去,瞎说什么大实话啊?”

    “殿下这事办的敞亮!”

    “叔,这事儿那就这么定了!那俺就先借三贯钱,弄他一百头猪崽喂着!”

    霍,这家伙还真是大岔口的,听到有便宜赚,一下子就要搞一百头。

    啪!

    柳山上去又是一巴掌,一瞪眼说道:“完蛋玩意儿,买一百头你能养的过来吗?要是养死了,或者跑了,到时候这钱你陪的起吗?到时候是把你卖了还是咋地?能养多少头就养多少头,别乱来我警告你!”

    被柳山一训,柳树就老实下来了,半晌之后才说道:“叔,那我就暂时先养十头好了!”

    十头还差不多。

    柳山点点头说道:“柳树啊,你就给乡亲们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户养的,一户养多少头,大概需要多少钱。算完之后,到梁王府里来找我,我支给你钱。但是这单据你一定给我写好咯!”

    柳树连忙点头说道:“叔儿,你就放心好了,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嘛!您就请好儿吧!”

    ……

    结果这柳树办事真的利索,当天晚上就把数据统计好了。

    结果这武城两个村合起来,总共八百户村民,每一户平均下来要养五六头猪,合在一起就是四五千头猪。
………………………………

第148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五更)

    而只要王家降价出售,李愔就大量收购。

    目前,李愔已经积压了一批豆油了,然后不得不购买仓库来盛放豆油。

    同时,压榨完豆油之后,剩下的豆渣,也没办法处理。

    在后世的话,压榨剩下来的都是豆饼。

    但是现在因为设备落后,剩下来的只能是豆渣。

    不管是豆饼还是豆渣,基本上的用途都是拿来养猪。

    而李愔这边积攒下来的豆渣,要比后世的豆饼更具营养。

    因为现在他们的压榨技术不过关,出油率有点低,导致剩下来的豆渣含油量很高。

    但是现在附近根本就没有大型养猪场,剩下的豆渣也没地方卖啊!

    虽然这豆渣只要不受潮的话,可以存放半年都没问题,但是也不能一直堆积着啊。

    总不能直接丢掉吧?

    最终,李愔想出一个办法来,决定在他的封地上,让他两个村子的村民全部都养猪。

    结果,当李愔带着五十护卫来到武城村,准备让村民开始养猪的时候,那些村民反应很冷淡。

    没办法,现在的猪肉毕竟还是贱肉,市场很小。

    如果两个村的人都养猪的话,到时候这猪很难卖的出去,难道就等着过年的时候自己杀着吃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

    想了想,李愔直接说道:“乡亲们,这样,你们养猪,本王呢,给你们提供一部分豆渣作为饲料。这个豆渣免费给你们,但是等你们养的猪出栏的时候,必须要卖给本王。到时候,本王按照一文钱一斤的价格进行收购。”

    听到李愔的话,那些村民都有些半信半疑。

    主要是殿下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本来他们养一头猪卖出去的价格,顶破天也就在一文钱一斤左右。

    而现在呢?

    殿下给他们提供一部分豆渣作为饲料不说,出栏的时候还全部按照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这种好事儿,真的能落到他们头上?

    看到乡亲们半信半疑的样子,武城村原本的里正柳山不由急了。

    这一次来,李愔带上他,主要就是为了做村民工作。

    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柳山虎着脸泼口大骂道:“你们都傻了不成?难道梁王还会害你们吗?完犊子的玩意儿,都给老子滚过来说话。”

    说罢,柳山直接把这些村民带到一边。

    李愔微微一笑,知道柳山有些话要避开他和村民说,也不放在心上。

    将村民带到一边之后,柳山不由压着嗓门向那些村民说道:“你们难道没听说过殿下的外号吗?大唐第一败家子啊!殿下在长安城里,为了给兄弟出一口气,当场砸下五千贯钱买下一个院子!你们这一辈子,见过这么多钱没?见过没?”

    听到柳山的话,一个柳山的后辈不由咂舌道:“叔,什么院子这么值钱?竟然要五千贯钱?”

    气的柳山照头就是一巴掌:“这是你关注的重点吗?告诉你们,梁王殿下啊,就是不差钱。你知道梁王殿下为什么让你们养猪吗?那是因为他家里豆渣堆的太多,都没地放了,在照顾你们呢!照顾你们懂不懂?我就问你们,你们还在担心什么?这钱不就是白捡的吗?”

    刚刚被柳山抽过的那个青年,摸着脑袋说道:“叔,你说的在理,可是我们这两个村,要是养上上千头猪,到时候殿下要是不要了咋办啊?到时候我们卖给谁去?自己吃也吃不完啊?”

    啪!

    气的柳山上去又是一巴掌。

    “混账玩意儿,殿下既然说了收购,那就必须会收购。到时候就算没地方销,殿下也绝对不会差了你们钱的!五千贯钱,殿下眼睛都不带眨巴一下的就砸下来了,就你们养着几千头猪,才值几个钱?五千贯钱,能把你们连人带猪一起买下来!”

    咦?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梁王殿下大唐败家子的名号,可不仅仅是在长安城里出名,周边的城镇那也是家喻户晓。

    甚至更远一些地方,也都渐渐的流传开来。

    对啊,既然这个人傻钱多的梁王发话了,他们还怕个球啊?

    当时,柳山的侄子柳树就拍着胸脯说道:“叔,有你的话在这,俺们也就放心了。不过现在家里也没那么多闲钱,根本就买不几头猪崽啊?”

    这武城村的村民,在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