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是人家肚子里,真的有货啊。
这一次,李愔的更新,依然是万字打底。
不过,一万字听上去很多,其实,并不禁看,很快就全部看完。
看完之后,对下面的情节,他们心痒难搔,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
半月之后,一部三国演义,又风靡整个仓世中文网。
而这一部书,再次带起一股三国热。
而就在此时,一个更加震撼人心的消息,开始流传。
原来,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的上一部书西游记,已经开始出书了。
给出的价格,是千字五百。
一本书给的版权,就是三十多万。
其实,这个数字听起来很高,很恐怖。
但是只有原作者李愔才知道,这个价格,是绝对不足以购买红楼梦的纸质版权的。
李愔才明白,西游记到底有多畅销。
但是,购买版权的出版社,其实就是中华出版社,是他自己的产业。
这样的话,那就无所谓了。
这个消息,还不算是最惊动人的消息。
最惊人的消息是,中华影视公司,已经够买了西游记的版权,准备拍摄西游记电视剧。
而版权费,高达三百万!
这是开了改编电视剧的先河啊!
以前,可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额,好吧,以前也没有收费的现象,也是从西游记才开始的。
但是这个消息,在作家之中,宛如刮过一阵狂风。
这个消息,大大的刺激了他们的神经。
三百万啊,三百万!
简直就是一本书走上人生巅峰啊!
原来,书写的好了,居然能够这么赚钱。
那些聪明,而又有头脑的作者,不由得开始了认真的反思。
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能够火,只是因为西游题材的缘故吗?
但是人家的新书三国演义,不也同样的火吗?
这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题材啊!
看起来,只有新颖的故事和情节,老练的文笔,才是能火起来的基础啊。
一位的跟风,是写不出真正的火书出来的。
想到这一点,他们开始认真的构思起来。
他们也想和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一样,一炮走红。
这部西游记,是上官婉儿这个文化部的副部长亲自进行拍摄的。
这个,倒不是李愔进行干涉的。
而是李愔稍微动用了一下自己的权利,让人将西游记这部书,推荐给了上官婉儿。
而上官婉儿一看到这本书,马上眼睛就亮了。
原本,李愔的意思,是让上官婉儿组织手下人手,拍摄这部电视剧的。
毕竟,现在上官婉儿可是文化部的副部长,需要管理许多事情,总不可能事事亲为。
但是上官婉儿在完全看完西游记这本书之后,马上意识到,这本西游记,绝对是一本经典之作。
甚至,是一部能够流放百世的经典。
这种经典,一定不能毁在他们手里。
因此,上官婉儿决定,亲自来拍摄这部电视剧。
上官婉儿的这个决定,让好多人,都难以理解。
但是李愔,却是不由为上官婉儿的举动,点了个赞。
在所有人里面,或许也只有李愔才明白,这部西游记,究竟能够火到什么程度。
由上官婉儿拍摄,不至于糟蹋了这部巨著。
而最近,网络也带动了好多的产业。
比方说,网络小应用也越来越多。
促生出好多的程序员。
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了电脑培训学校。
主要培训电脑办公还有软件制作和开发教程。
而在李愔的指导之下,电脑的应用,更进了一步。
现在科研所那边,已经在研究,如何用电脑连同机器。
达到用电脑控制机器,实现半自动化,甚至全自动化的程度。
这样的研究,如果不是李愔进行指导的话,他们怕是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而现在,在皇上李愔的指导之下,现在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能够实现部分机械的半自动化或者是自动化的话,那么对于各种产业的发展来说,将会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了,这个过程,就算是有李愔的指导,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的内容,实在是太过庞杂。
科技含量十分之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研究出来的。
不过那些简单的程序,倒是可以先研制出来一些。
整个华夏国,在道路建设之后,因为皇上的妙手指点。
一时之间,全国增加了无数的服务型行业,增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
不要小看这几十万个就业岗位。
因为目前整个华夏国的人口,才有七八千万人,而至少有三千万人,是少年儿童,是不需要工作的。
再除掉那些工人还有那些农民之外,几十万的就业岗位,已经大大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而此时,上官仪还有武媚娘等人,也正在千方百计得,给无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愔决定,推出一些简单的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在后世,对那些七零后来说,可能属于玩物丧志的代名词。
但是,网络游戏,其实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谴有生之涯?
当然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
现在整个华夏国,已经出现工作岗位不足,有人无工可做的情况。
其实,那些家里真的十分困难的人员,只要肯干,还是能找的到工作的。
那些无所事事的,绝大多数的,都是家里有一定积蓄的人。
这些人,是不肯出苦力的,薪酬不高的工作,他们是不愿意做的。
这些人,闲着无事,很有可能会闹出事来,对社会的稳定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出一些网络游戏,让他们玩儿游戏,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因此,经过一番决定之后,李愔决定先退出一款网络游戏。
李愔第一个推出的,是最早的泥巴江湖游戏。
然后再次推出了一款虚拟城市的游戏。
额,这两款游戏,在后世的时候,估计只有老八零后的人,才有印象。
当时的泥巴江湖,一经推出也是十分的火爆。
虚拟城市,当时还有个名称叫做第九城市,更是风靡一时。
李愔记得,自己当初还是追过这个游戏的。
每天都会在城市里捕猎、钓鱼,玩儿的不亦乐乎。
而在这个世界,也不出李愔意外。
这两款游戏一经推出,马上就风靡一时。
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而在当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着两件大事,都发生在大唐。
第一件大事,就是当初的隋唐老英雄程咬金去世,程处亮请假回家守孝。
第二件大事,就是大唐太后驾崩。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十分悲痛,连夜坐巨轮,赶赴大唐。
连同李愔一起回来的,还有皇后和他的嫔妃,还有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子女。
而太子,需要留下来监国,被李愔留了下来。
幸好,此前的三国演义,李愔每天只发一万字。
目前已经上架收费,而李愔已经将整本三国演义,全部码完,并且已经在琢磨,第三本书要发什么书了。
这些章节,都已经选择了定时发布功能。
所以,就算李愔离开,也并不耽误章节发布。
这样的情况,倒是让李愔的身份,不至于泄露。
也不会怕有人通过这种断更的情况,猜出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就是皇上的事实。
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李愔来到大唐。
等李愔来到之后,太后依然下葬。
李愔直接来到墓前,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最近几年,李愔每年,也都会回大唐一趟,回去陪太后一段时间。
虽然,太后一天天的老去。
但是在李愔心目中,始终感觉,太后永远都不会老。
但是今年,太后终于还是走了。
跪在坟前,李愔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揪心的疼痛。
最终,还是大唐皇上李恪,前来劝诫李愔。
“六弟,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走的时候,母后还记挂着你,放心不下你。”
“但是,母后也是放心你的,她相信,你建立了华夏国,一定能当一个好君主,一定能够治理好华夏国的。”
“六弟,起来吧!”
李恪拉着李愔,将李愔拉去喝酒。
如果按照礼节的话,母亲去世,必须要守孝三年。
这三年之内,不能和妻子同房,不能参加宴席。
喝酒,同样也是不允许的。
不过,李愔并不是将礼教的人。
连带着李恪在某些地方,都受了他的影响。
虽然母亲去世,他们都很哀痛。
但是也并不觉得,一定要守孝三年,三年时间内,不能吃喝玩乐,什么都不能做,就是孝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轮行寒门无孝子。
孝顺,讲究的是心。
兄弟两个,在一起喝酒。
两个人,回忆起往事种种,回忆起以前和太后——那时候还是叫母妃,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兄弟两人,都是唏嘘不已。
这一顿酒,兄弟两人,都喝多了。
接下来的时间,李愔一直陪伴在太后的陵墓之畔,基本不外出。
一个月之后,李愔将他的皇后还有嫔妃打发了回去。
将子女,也一并打发了回去。
李愔感觉,她们在这里陪伴太后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尽孝了。
而李愔自己,想要在这里,多陪伴太后一段时间。
这一待,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自从穿越以来,李愔还从来都没这么清闲过。
当然了,这段时间,李愔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身边,还留下一台电脑。
这台电脑,主要是李愔用来了解华夏国的详细情况的。
他在大唐,滞流这么长的时间,不可能对华夏国的情况,不管不问。
他只是懒了点,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问的昏君。
这段时间,太子的表现,可圈可点。
额,其实太子基本上没做什么事情。
大的事情,不需要他做决策,下面的大臣们,都已经处理好了。
而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李愔在大唐,就可以遥控指示。
留给太子自己发挥的空间,其实并不多。
但是太子的见识和见解,正在快速的进步之中。
有些见解,虽然还极为稚嫩,但是仍然有其可取之处。
看到太子的表现,李愔也是放下心来。
玉不琢,不成器。
回去之后,再打磨一番,以后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李愔不由开始琢磨起,培养太子的方法起来。
(本章完)
………………………………
第七百二十六章:继续扩张
因为三国演义每天的更新量,也是一天一万字。而整本三国演义的字数,不过六十多万字,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就更新完本。
而三国演义造成的轰动,并不下于西游记。
因为,三国的受众,要更广泛一些。
而西游记的受众,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是不如三国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累计,估计最终西游记的受众,能够和三国持平,甚至可以超越。
三国演义,再次大火。
同时,三国演义再次被买断版权,出版的版权,再加上电视剧的版权。
并且,他们还听说,西游记的电影版权,也已经卖了出去。
两本书给烟雨织轻愁这个作者,带来了起码超越千万的收入。
烟雨织轻愁,俨然成为网络作家之中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棒槌——状元。
烟雨织轻愁,很明显的,就是网文界的状元啊!
并且,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还不止是网文而已,它们的文学性,也是十分之高的。
这也让更多的观众,更加的期待烟雨织轻愁的新书。
他的前两本书已经如此惊艳,不知道第三本书,又能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呢?
现在,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
大家都在期待着。
这个烟雨织轻愁,可是个高产作者,日更一万。
目前在整个网文界,也是独此一家了。
其他的作者,或许能够在某一天达到这个产量。
但是想要达到每一天都更新一万多字,并且还能够保质保量,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并且,人家是开完一本书,第二本书紧跟着就衔接上来了。
真不知道,人家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的。
为什么能想出这么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情节出来。
但是之后几个月,这个烟雨织轻愁,忽然间就沉寂下去。
再也没有发布新书,并且连一个说明都不见。
这让无数的读者,望眼欲穿。
无数人,在西游记还有三国演义之下留言,让他快开新书。
但是几个月的时间,一直不见作者回复。
甚至于,就连仓世中文网的编辑,都找不到人,联系不上这个作者。
现在,甚至于流传出全网寻找烟雨织轻愁的活动。
他们一致要求,烟雨织轻愁赶紧出来,书写新书。
而这些过程,李愔自然是都能够看的到的。
但是这段时间,他依然沉浸在失去太后的哀伤之中,哪里有功夫顾得上这些事情?
一直到半年之后,才从悲痛之中,稍微恢复过来。
李愔已经决定返回华夏国去了。
这个时候,李愔也已经准备开新书了。
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愔决定下一本,推出三侠五义。
李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写作爱好。
而是准备,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经典,重现出来。
如果因为他的到来,导致那些经典名著被淹没。
那么,将会是这个时代的损失。
而在这个过程中,李愔决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侠五义,可以说是侠义公案的鼻祖。
在武侠发展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然了,三侠五义的故事,发生在宋朝。
而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宋朝的出现。
不过,这完全可以用一个虚拟的朝代来替代,这一点倒是问题不大。
而李愔相信,随着三侠五义的推出,这个时代,将会引起一股武侠热。
然后,在他的适当引导之下,会出现更多不同的题材。
最终,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想到这里,李愔用烟雨织轻愁的笔名,发表了一部新的作品。
名字就做,三侠五义。
发表完书名之后,李愔就开始存稿,同时登上巨轮,开始返回华夏国。
在巨轮之上,是没有网络的,李愔自然也就发不了书,只能继续存书这样子。
经过两个月的航行,李愔终于回到了华夏国。
两个月的时间,因为没有网络,感觉还是比较枯燥的。
因此,登陆之后,李愔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网络。
没有网络的时候,也就罢了。
但是享受到互联网的好处之后,忽然之间离开,让人真的难以接受啊。
打开仓世中文网之后,李愔发现,他用烟雨织轻愁的笔名发布的新三侠五义,收藏居然达到了五万之多。
要知道,这还是在他一章正式情节都没有发布的情况下,就达到了这样的成绩。
而绝大多数作者,一直到完本,总收藏量,都只有几千,甚至是几百。
不得不说,这样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而李愔第一本西游记上架的时候,才有三万收藏。
而这本新书,刚建立了一个书名,两个多月的时间,收藏书就达到了五万。
这也证明,经过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两本书的预热。
现在的读者人数,正在持续增加。
李愔看了看他的西游记,收藏人数已经到了十万多人。
三国演义的收藏数量,也到了八万多。
而在新书三侠五义下面,有无数的读者留言,纷纷询问作者什么时候才能更新。
李愔微微一笑,先写了一个前言。
本书所涉及朝代,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紧跟着,就发布了一万字。
而随着三侠五义章节的更新,马上无数人为之激动不已。
“快!快!快!三侠五义,更新了!”
“真的吗?真的吗?卧槽,真的更新了啊!”
“作者又诈尸了吗?这次更新多少字?”
“一万字啊!啊啊!这一次,是真的更新了!这完全符合那个狗作者的性格啊!”
无数人,马上打开三侠五义,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不得不说,三侠五义,作为开山鼻祖之作,情节绝对引人入胜。
并且,书中,设置了大量的悬念,勾住人,让人欲罢不能。
而更加关键的是,三侠五义这部,再次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
其实认真说起来的话,烟雨织轻愁这个作者,一共写了三部,就开创了三种流派。
第一本西游记,开创了神话游记类型的先河。
第二本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演义类型的先河。
这第三本三侠五义,再次开创了一个武侠的先河。
前两本也就罢了,这第三本开创的武侠类型的先河,这可是一个大类别啊!
额,其实,武侠类别的电视剧和电影,其实已经有了。
比方说,射雕英雄传就是。
当然了,射雕英雄传,在这个世界,只有电视剧,电影,并没有问世。
而三侠五义的出现,将正式掀开武侠的先河。
……
回到皇宫之后,太子李浩然,便赶紧来和父皇进行交接。
这一次,连来带去,整整一年的时间。
他监国了一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他固然学习了很多东西。
但与此同时,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煎熬。
太子监国啊,一个不慎,就有可能有逾矩得地方。
极有可能,会引起父皇的猜忌。
因此,这一年的时间,李浩然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因此,当父皇回归之后,李浩然就马上迫不及地地过来进行交接。
对此,李愔倒是并不怎么在意,很快就和李浩然完成了交接工作。
其实李愔是很想让这小家伙继续监国下午的。
小家伙既然很能干,那就给他压压担子嘛!
而他自己,正好可以趁机偷偷懒。
但是李愔感觉,这小家伙,从一开始就身处高位,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
这对他的成长来说,未必有利。
本着这个想法,在数日之后,太子悄悄被李愔隐瞒了身份,派到地方上的一个村子里去当村支书去了。
与此同时,剩下的几个皇子,只要是十岁以上的,也全部都被派遣了下去。
李愔决定让他们,从基层做起。
了解基层的难处和实际情况,一点点做起。
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之后,到时候,再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思考的,也会更加全面一些。
而这时候,上官仪再次找来。
一看上官仪的脸色,李愔就知道,这一次,这老货一定又是向自己诉苦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
“皇上,现在,全国的就业压力,还是十分巨大。”
“先前,我们从大唐引进了大量的人才,的确是促进了我们华夏国的发展。”
“但是这些人才,同样的也夺走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随着道路建设拉下帷幕,现在已经提供不了这么多的工作岗位。”
“虽然皇上先后推出了快递快餐等等行业,大大缓解了压力,但是目前来说,仍然是严重不够啊。”
“而咱们华夏国的立国情况,导致百姓们的身份十分复杂。如果他们长期找不到工作的话,必然会产生怨愤的情绪,时间长了,说不定会引发动乱。”
如果是在大唐,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大唐以农耕为主,农耕的思想,世世代代传承,深入人心。
但是现在华夏国的国民情况,的确是十分复杂。
他们也没有养成农耕思想。
如果长期找不到工作,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的话,估计会有很多人,心里是会有怨言的。
听到上官仪的话之后,李愔不由问道:“上官爱卿,不知你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上官仪不由摇头苦笑道:“前段时间,皇上已经帮助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老臣这段时间,殚精竭虑,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不然的话,老臣也不会前来叨扰皇上了。”
上官仪的确是有宰相之才,但是这种事情,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之外。
当初,李愔用外卖、快递等增加工作岗位的方法,将这个问题,推迟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但是现在,终于还是要爆发了。
其实,每一个经济体,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蒸汽机让多少工人无工可做?
当时工人又是罢工又是游行,闹出多大的动荡?
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妥善处理的话,只怕也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啊。
想了一番之后,李愔不由对上官仪说道:“上官爱卿,这样,你们文渊阁几位学士,马上组织百官讨论一个议题。”
“接下来,我们将要开拓我们华夏国南部海峡之南的那片疆域,这片疆域,单独成立一个国家,将来会作为皇子的领地分封出去。”
听到皇上的话,上官仪脸上,不由露出敬佩之色,然后说道:“是,皇上,老臣这就去办。”
这种情况下,其实国内已经寻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了。
因为一个国家,能够提供的岗位,就只有那么多而已。
那么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
想要完美过渡,那就只能去外部,将问题转嫁出去了。
而李愔想到的,就是去美洲的南部,去成立一个新的国家。
现在,华夏国的面积,已经够大了。
如果再加上南美洲的话,那面积就太过庞大,并不利于管理。
这样,将来国家很容易就会分裂掉。
而在哪里成立一个国家,将来正好可以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
分封制,是周朝诞生的。
这个制度好不好呢?
很明显,是不好,有历史局限性的。
但是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是中国历朝历代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没有之一。
分封制,肯定存在局限性,但是对当时的周朝,是合适的。
这世上,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制度,可以放之四海皆准,不受到时间的限制。
而现在,李愔就完全可以在外面打下大大的地盘,将自己的皇子,全部都分封出去。
当然了,他们的下一代,就不适合分封制了。
因为他们在实行分封制的话,就会让国家分崩离析。
而对整个华夏国来说,他们只要向外扩张,就意味着会产生大量的官职。
拥有着大量的财富,无数的机遇在等着他们。
可以说,向外扩张,这是一件让无数人都欢喜不已的事情。
因此,当文武百官听到,皇上要向南扩张,建立新的国家的时候,无比欢呼雀跃,欢喜不已。
………………………………
第七百二十七章:新鲁国
而这个消息,必然是瞒不住的。朝堂之上,百官散朝之后,这个消息,顿时以席卷残云般的速度,向四周飞散开来。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无数人为之欢欣鼓舞,无数人为之欣喜若狂。
最近几年,华夏国每年科举考试录取的秀才,日益增多。
额,李愔将考取科举考试之后的考生,取名为秀才。
不过,秀才之后,并没有举人和进士。
这里的秀才,相当于后世的大学生。
考取了秀才之后,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
而这些培训,分为不同的内容和方向。
主要按照考生的主观意愿,还有他们的客观成绩来决定。
培训的方向,分为执政、财政、管理、经济、电脑等各个方面。
培训结束之后,分配工作,也面向各个阶层。
不过,这两年,华夏国录取的秀才数量,实在是有些多。
这直接导致,有一些专业的人才,已经供大于求了。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秀才,当然不是华夏国自己培养出来的。
他们的教育,才开始没几年的时间。
现在正常的考生,顶多也就初高中的水平。
距离科举考试的水准,还有一段的距离。
所以,这些考生,九成九的,都来自大唐。
因为大唐的新式教育,开展的很早。
而因为百姓普遍的富裕,至少,绝大多数的,都达到了温饱水平。
这也导致,大唐的学校越来越多,考生也越来越多。
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并没有多少改变。
大唐那边,依然按照固定的人数在录取。
这导致,他们的录取比例,悬殊的惊人。
往往几十万考生,只录取百十个位置。
这样的录取比例,让无数的考生,都为之绝望不已。
但是现在呢,传来了好消息。
华夏国那边的考试,可是要比他们这边,轻松写意的多。
于是,广大的大唐考生,纷纷移民到华夏国,参加华夏国的考试。
这些,可都是人才啊!
并且,现在华夏国的人口,也严重的不足。
尤其是正宗的华夏人,更是稀少的可怜。
这些大唐的考生涌入华夏国,他们自然是欣喜不已,绝对没有放过他们的道理。
不过,这也导致,华夏国录取的秀才数量,一下子大增。
让好多专业,严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其实,这些人都是人才。
现在的华夏国,非常缺少人才。
如果他们降低要求的话,肯定不愁能够照的到,高薪而又轻松的工作。
但是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