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名字,叫做方成。

    方成呵斥道:“黄金州,自然是一个战略目标。”

    “但是,黄金州已经被皇上分封给了蜀王。而目前,蜀王发展的非常顺利,又哪里有什么危险呢?”

    “现在,有多少国家大事需要诸位同僚操心,诸位又何必抓着黄金州的问题不放呢?”

    马上,苏伟就站出来说道:“方同僚此言差矣,现在我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黄金州的问题啊!”

    “难道方同僚还没有看出黄金州的重要之处吗?来来来,我来为你分析一下!”

    听到苏伟的话,方成顿时鄙夷地说道:“我呸!你这个世家的走狗!难道不是为了你们的主子在卖命吗?”

    “黄金州乃是蜀王的分封之地,你们这些世家,就死了这份心吧!想要染指黄金州,休想!”

    听到方成的话,皇上李恪,先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个方成,自然是个有骨气的人。

    但是这脾气性格,未免太暴躁了点。

    这种话,是能在这里说的么?

    说出来,将会引发多严重的后果?

    李恪一直以来,都是想重用这个方成的。

    然而,就他这脾气性格,看起来还是要多磨练几年,才堪重用啊!

    而那边苏伟,听到方成的话,鼻子都快被气歪了。

    有句话叫做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难道你没听说过的吗?

    苏伟顿时怒道:“姓方的,在朝堂之上,公然辱骂朝廷命官,你可知罪?哼!简直有辱斯文,成何体统?”

    方正顿时鄙夷地说道:“你就是斯文败类,少在哪里假惺惺得了?辱骂你!我这么说你,简直就是对你的抬举!”

    而方正的话,彻底的激怒了苏伟。

    一时间,苏伟连同他的同伙,联合起来,对方正发动语言上的攻击。

    而方正这边,自然也有寒门派系的官员,帮助方正叮嘱压力。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简直成了菜市场,乱糟糟的乱做一团,好不热闹。

    啪!

    李恪不由猛地一巴掌拍在龙案上,怒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都是朝中重臣!”

    “可是现在,一个个就如同贩夫走卒一般,成何体统?啊?成何体统?”

    “这件事情,容后再议,退朝!哼!”

    李恪起身,一甩袖子,怒冲冲地走了出去。

    群臣哑然对视了一眼,然后各自若无其事地离开。

    新皇李恪登基之后,整个大唐,歌舞升平。

    百姓安居乐业,周围也没有任何异族敢于挑衅大唐。

    现在大唐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哪些和大唐接壤的异族,只盼着大唐不去攻打他们,他们就要烧高香了,哪里还敢动攻打大唐的歪心思?

    而新皇李恪,除了在一开始改革的时候,动过一次世家之外。

    其他的时候,政策都是相对温和的。

    在对待大臣上,甚至比先皇,都要开明。

    因此,满朝文武,其实是不怎么害怕皇上的。

    当然了,从内心的敬畏,也是有的。

    因为新皇,无论是从能力上,还是从驾驭上,其实相比于先皇,其实是不差什么的。

    甚至于,犹有过之。

    当然,实在是因为蜀王的光芒太盛,以至于,将皇上的光芒,都给掩盖下去了。

    ……

    退朝之后,李恪脸上的怒色顿时消失不见,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现在整个大唐,内部的隐患,就只剩下世家了。

    而想要对付世家,必须要小心翼翼,慎之又慎不可。

    而现在,就是一个对付世家的绝佳的机会。

    李恪可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今天,有好几次,李恪都忍不住差点答应下来。

    幸好在关键时刻,他及时的忍住了。

    还是先吊一吊他们的胃口吧。

    先晾上他们一段时间,他们才不会起疑。

    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世家的表现,果然都应了蜀王的猜测。

    世家发动了无数官员上奏,所奏请的,全部都是这一件事情。

    这一次,声势浩大,气势汹汹。

    就连李恪,都感觉到了几分压力。

    如果真不是自己的筹划的话,自己到底能不能应对世家的压力?

    想了想,李恪不由苦涩地摇了摇头。

    很难啊!

    看起来,自己还是有点小看了世家的力量!

    幸好,世家所求,恰好是自己所想。

    而哪些寒门子弟,在关键时刻,艰难地抵挡着世家的攻击。

    好在,长安城的治安良好。

    并且蜀王的影响还在,哪些世家之人,倒是不敢对寒门子弟进行人身威胁。

    或者是对他们的家人动手。

    他们实在是惧怕蜀王,如果被蜀王抓住把柄的话,他们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蜀王对世家的威慑力,实在是太大了。

    尽管蜀王现在在益州,并不在长安,但是只要蜀王再大唐,他们都不敢造次。

    甚至,就算蜀王不在大唐,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只怕那些话寒门子弟,将会更加难以抵抗。

    但是就算如此,仍然有几个寒门子弟,被世家所收买,悄悄脱离了寒门的队伍。

    这些人,自然遭受到了所有寒门子弟的唾骂。

    但是,寒门派系的力量,进一步缩小,已经很难再抵挡世家派系的进攻了。

    而对于这件事情的争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转。

    看样子,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世家之人,不能取得一个令他们满意的结果的话,他们是不准备罢休的了。

    面对世家的咄咄逼人,李恪不忧反喜。

    当然了,脸上则是没有流露出半点出来。

    然后,李恪似乎是不胜其扰,直接抛出了杀手锏。

    “你们这些大唐的爱国人士,都想为朕分忧,朕也是十分感动啊!”

    “依朕看,既然你们一心想要去黄金州,为朕分忧,甚至于,朕不想让你们去都不成。”

    “既然如此的话,朕也就不拦着你们了!你们想要什么,朕大概也是了解的。”

    “不过呢,朕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们答应的话,就可以去黄金州!”

    “如果不答应,哪就完事皆休。”

    听到皇上的话,哪些世家派系的官员,不由的都是大喜过望。

    成了!

    皇上终于顶不住压力,要松口了。

    而那些寒门官员,则是心里一紧。

    现在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了。

    关键时刻,他们这些冲锋陷阵,冲杀在第一线的人,还没有放弃努力。

    皇上怎么能率先放弃抵抗了呢?

    这让他们这些人,情何以堪?

    不过,他们都想听听皇上,到底要提出什么条件来。

    就听李恪说道:“你们到了黄金州之后呢,必然需要土地来立脚。”

    “但是在黄金州,所有的土地,就是蜀王的!”

    “所以,朕给你们准备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正如你们所说。你们去黄金州,只是去协助蜀王。所以呢,你们到了黄金州之后,凡事都需要听从蜀王的调遣。”

    “蜀王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需要做什么!你们必须要听从蜀王的命令。”

    这一个办法,李恪相信世家肯定是不会选择的。

    他们去黄金州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甚至于更进一步,在哪里建立国家。

    如果事事都要听从蜀王的指挥的话,他们除非是脑子有毛病,才会主动跑去给蜀王送温暖。

    然后,李恪接着说道:“第二个办法呢,就是你们可以购买黄金州的土地。以后呢,这些土地,都归你们所有。”

    “而朕将来,自然会给蜀王分封其他地方的土地,来补偿给蜀王。”

    “至于这个价钱,也不好定,朕就定为,用你们在大唐境内的土地,来换取黄金州上面的土地吧!”

    “还有,不要自作聪明,认为黄金州孤悬海外,万里迢迢,朕就管不了你们。”

    “如果你们想拿几百亩地出来,想糊弄朕,然后再黄金州肆意占领土地的话,朕自然有对付你们的办法。”

    “想必,那些黄金州的宣传片,你们都看过了。”

    “有好多镜头,都是在空中拍摄的。所以,你们占据多大的地方,建设什么样的城池,对朕来说,其实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如果被朕发现,你们逾矩的话,将视你们为谋反,下场就是,诛杀九族!”

    听完皇上的话之后,朝堂之上,满朝文武不由为之一静。

    哪些世家派系的官员,脸上露出深思之色。

    而那些寒门拍戏的官员,脸上也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一次,两个派系的官员,不在争执。

    而皇上提出来的两个条件,也很快的,就传递到那些世家之人,掌舵者的耳朵之中。

    针对皇上提出的条件,他们开始了深入的分析。

    第一个条件,他们自然是不会去考虑的。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他们去黄金州,是要作狼,可不是要去做舔狗的。

    至于第二个条件,他们也是患得患失,游移不定。

    用大唐的土地,来换取黄金州的土地。

    大唐的土地,虽然现在粮食的价格,有所下降。

    但是那也是稳赚不赔的啊!

    但是黄金州那边呢?

    虽然粮食的产量更高,但是风险同样很大啊!

    并且,如果他们想要建立一个国家的话,哪得需要多大的一片土地啊?

    当然是越大越好。

    而他们在大唐的土地,也就勉强能够让他们在黄金州,建立一个小小的国家而已。

    这一点,绝对不是他们想要得到的。

    但是,黄金州这个地方,对所有的世家来说,都是一次百年不遇的重大机遇。

    能够建立一个帝国,对于任何世家来说,都是一个无比致命的诱惑。

    而他们,同样不想放弃在大唐的根基。

    这就让他们,陷入一个艰难的抉择之中。

    他们一点一点的分析着里面的利害关系。

    最终,绝大多数的世家,还是决定,要冒一次险,博上一次。

    他们决定,先拿出在大唐的一半土地,换取在黄金州上面的土地。

    然后,等他们建立帝国之后,难道不可以自己征服周围的土地吗?

    但是在先期,他们还会惧怕蜀王会卡住他们的发展,自然是不敢放肆的。

    只要他们在黄金州站稳脚跟之后,然后和大唐之内的势力里应外合,互通有无,家族绝对能够持续发展壮大。

    而他们对于蜀王,内心仍然是十分敬畏的。

    他们决定,在蜀王在世的时候,他们都会潜伏在黄金州,老老实实的发展。

    而等到蜀王离世之后,下一代,哪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很快,四姓六旺等世家,都定下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还有其他的一些世家,也都暗自做出了决定。

    而接下来的时间,这些世家纷纷请缨。

    他们先拿出在大唐的一半土地,来换取在黄金州同样的土地。

    并且这些位置,都是他们亲自挑选的。

    他们不但有黄金州的地图,甚至就连黄金州哪里的矿产资源,都了如指掌。

    这也可见,他们对黄金州,是下过大功夫的。

    他们挑选的地方,也都很有针对性。


………………………………

第六百六十章:入彀

    这些世家所申请的地盘,竟然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距离华夏城三千里路开外。

    周围有大量的良田,还有矿产的地方。

    并且,他们所选择的领地,距离大海,都有一定的距离,至少在千里之外。

    因为现在蜀王的巨舰,带给他们巨大的阴影。

    如果他们距离海岸线太近的话,万一到时候蜀王派海军来攻打他们。

    到时候,他们真是连跑都没地方跑。

    其实,他们所选择的地形,都是李愔暗中命人将消息散播给他们的。

    就凭这几大世家,短时间内想要找到这么合适的地方,真的不太容易。

    当然了,李愔的手段,还是非常高明的。

    是让这几大世家,花了大价钱之后,才得到的这些信息。

    并且,他们很难怀疑到李愔头上来。

    不然的话,只怕他们也不敢轻易选择李愔给他们选择的地方了。

    虽然,实际上李愔并没有坑害他们。

    这些地方,的确是周围最适合建立领地的地方。

    李愔相信,这些世家,来到这些地方之后,一定会喜欢上这里。

    这些地方,无论是地势,还是资源,都太适合建立领地了。

    等这些世家到了这些地方之后,一定会欲罢不能,然后会将他们所有的资源,全部都投入到这里来。

    这些地方,就是鱼饵,如果鱼饵不香的话,大鱼怎么会上钩呢?

    而这些世家,基本上每家都拿出五万亩地来,和皇上进行了交换。

    五万亩地,对四姓六旺来说,其实也就是肉疼的程度。

    还远远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毕竟,他们还没到黄金州,不晓得他们选择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可以建国。

    如果到时候发现建立不起国家的话,他们最多也就亏损这五万亩地,也不是亏损不起的。

    如果到时候发现,那片领土,真的适合建立城池,可以建国的话。

    到时候,再进行交换也不迟。

    而皇上李恪,则是很痛快的,就和世家进行了交割。

    而想要再黄金州分一杯羹的,可不仅仅只有四姓六旺。

    还有一些中等家族,也站了出来。

    甚至有一些家族,几家联合起来,准备共同开发黄金州。

    这样一来,交割到皇上手中的土地,居然有五六十万亩土地之多。

    这些土地,可以大大缓解因为人口增长,导致土地不足的困境。

    并且,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只要六弟的计谋成功的话,后续,将会由源源不断的土地交割上来。

    而这些世家,在交割完土地之后,就申请使用蜀王的巨舰来运输货物。

    这当然也是事先就谈好的条件。

    而对此,李愔也没有丝毫的推诿阻拦。

    李愔再次购买了十艘巨轮,并且分配好人手。

    基本上一个世家,就会配备一艘巨轮。

    当然了,巨轮的使用费用,也是不菲的。

    包括水手的工钱,统统都由这些世家来出。

    李愔的要价,虽然贵了一些,但是也还在这些世家的接受范围之内,他们答应的倒是极为痛快。

    此时,李愔在已经派遣一只科研队伍,在开发油田。

    现在油田,已经囤积了一大批石油。

    石油,是地球给人类的馈赠。

    如果没有这种资源的话,人类的文明进步的幅度,将会大大的缩减。

    但是,这种资源,其实是有限的。

    并且使用石油产生的尾气,对环境危害极大。

    李愔自后世来,自然清楚,后世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而现在,李愔可以控制整个世界的科技走向。

    他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个世界还要将环境搞的乱七八糟。

    直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大型机械之外。

    其他的汽车等交通工具,动力全部都使用电。

    而发电所使用的,也不是热发电机。

    而是水里发电机或者是风力发电机。

    虽然因为技术并不成熟,导致转化率不高,效率低下。

    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

    李愔相信,如果从一开始,就在这方面使劲的话,这方面的技术,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严格控制石油的使用,杜绝污染。

    让人类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仍然能够享受清新空气,碧海蓝天。

    这就是李愔穿越过来之后,认为自己所需要肩负的使命。

    ……

    这些世家,每一家在租用到一艘巨轮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扬帆起航了。

    自从得到消息之后,他们早就开始了准备。

    并且,他们这些世家,几百年的底蕴,可不是中华商行这些暴发户所能比拟的。

    或许,单轮财力,或者是科技的话,他们比不上中华商行。

    但是论起各行各业的人才,额,好像还是有点比不过似的。

    但是,绝对不容小瞧了他们。

    当他们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筹划的无比仔细,而每一步,他们都能保证,能够得到完美的执行。

    每一个世家所派遣的人,都是他们世家中的绝对精英。

    因为,这件事情,可是他们世家的头等大事。

    很有可能,以后他们世家的重心,将会转移到海外去。

    当然了,大唐这边,他们也不会丢掉的。

    因为很多世家发展壮大之后,还会主动的分族,主动的开枝散叶,用以保持家族的兴旺。

    但是家族的重心,还是会迁移的。

    这种事情,绝对容不得半点马虎。

    清河崔家,这一次的领头人,是崔知机。

    崔知机,可是崔家的头号继承人。

    没什么意外的话,他就是崔家的下一任家主。

    这一次由他来带队,也足见崔家对这一次事情的重视。

    船只停靠在码头上,崔家第一批所需要携带的货物,正在源源不断的往船上装载。

    崔家准备的第一批物资,还是蛮多蛮全的。

    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准备太多的物资。

    因为,他们只是听下人形容过巨轮的样子,知道巨轮很大。

    但是,他们并没有亲眼见过,也不知道巨轮能够装载多少东西。

    等到亲眼见识过巨轮之后,才会惊叹于巨轮的巨大。

    而等到装载货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巨轮这么能装。

    他们准备的第一批货物,轻轻松松装上巨轮之后,居然连四分之一的空间都没用掉。

    崔知机忽然感觉到,其实人家蜀王要的价钱,一点都不高。

    这轮船,实在是太能装了啊。

    如果只装这么点就走的话,那么他们可是亏大了。

    幸好,他们世家准备的,并不是只有一批物资。

    而是准备了两三批的物资,就在码头外的仓库中堆放着。

    并且,现在还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运送过来。

    因此,在物资上,只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就能运来,倒是不用担心装不满的问题。

    这巨轮,他们可是包年的。

    一年之内,无论跑多少趟,给的价钱都是不变的。

    并且,还要刨除人家巨轮维修的时间。

    他们可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掉太多的时间。

    最终,他们也没能将巨轮全部装满,仍然还剩下一些空间。

    但是他们的货物,调集过来,需要等待的时间有点长。

    最终,崔知机决定直接出发。

    ……

    崔知机是坐过船的,也见识过大江大河。

    但是,他还是第一次乘坐巨轮,第一次看到海洋。

    海洋的壮阔,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更让他心里忐忑不安。

    这一步,对他们世家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而不知为何,崔知机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航海其实是非常无聊的。

    因为新鲜劲头一过,每日面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海洋,人是会厌烦的。

    而崔知机,倒是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因为他每天都要视察轮船上的货物,看看有没有损坏,或者是进水的地方。

    就这样,轮船在大海上航行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巨轮终于靠岸。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货物搬运下来。

    然后,轮船返航,再次运送货物。

    这条航线,是蜀王李愔,专门为他们设定的。

    他们选择的地方,就在这个码头千里之外的地方。

    等到货物卸载完之后,崔知机忽然间发现,他们尽管准备的非常充分。

    但是似乎仍然低估了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困难。

    因为,这里居然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要想将物资运送过去,还特么的先修路……

    虽然不需要修的太好,初期的话,只需要能够勉强过车就够了。

    但这也是一千多里路啊。

    而他们初期带过来的人手,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

    这些人,连修路加运送物资,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这一刻,崔知机面对这种困难,都头疼无比。

    甚至产生退缩情绪。

    这还只是他们刚刚来到就面临的困难。

    后期,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困难在等着他们呢!

    崔知机有种感觉,他们的投入,将会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不过,这种退缩情绪,只是短暂的一会,就被崔知机抛之脑后。

    对传承几百年的世家来说,他们并不缺少时间。

    哪怕用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只要能够做成这件事情。

    那么对整个家族来说,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成功。

    这就是世家和一般商人的区别。

    如果换成一般商人的话,碰到这种事情,早就放弃了。

    崔知机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战的打算。

    接下来,他让回程的哪些崔家子弟,下一趟再来的时候,多带一些修路的工具过来。

    同时,还需要多召集一些人手。

    看样子,他们必须加快进程,把路给修好了。

    不过,这种情况,倒是让崔知机,有些心安起来。

    这里的条件,虽然极为艰苦。

    但是同样的的,从这里通往华夏城的道路,也是没有的啊!

    所以说,短时间内,蜀王根本就不可能动他们。

    而等到时日一长,他们发展壮大起来,也就并不惧怕蜀王了。

    毕竟,蜀王虽然厉害,但是人口,是限制他们发展的硬伤。

    论起人口来,他们无论如何,是没办法和世家相提并论的。

    并且,他们这些世家的分部,都在华夏城的四周。

    在蜀王李愔在的时候,他们或许不敢蠢蠢欲动。

    但是等蜀王李愔不在,等下一代的时候,还说不定是谁吃谁呢!

    崔知机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先命人在平坦的地方,搭建帐篷。

    建好帐篷之后,就开始安排人手去修路。

    其实,说是修路,倒不如说,只是平整一下。

    这一次,他们也带过来几辆电动运输车,还有几辆四轮马车。

    他们只需要将障碍物去除掉,能够保证通车就足够了。

    所以,其实他们修路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但是,就算这样,估计也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慢慢将物品,全部都运送过去。

    为了激励哪些家族子弟,让他们更加卖力气。

    作为家主接班人,崔知机亲自拿着铁锹修路。

    哪些崔家之人,看到崔知机都身先士卒干活,哪里还有人敢偷懒?

    刚开始几天的功夫,他们修路的速度,还是蛮快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碰到了诸多困难。

    像是扎帐篷,擦伤碰伤这些,都是小问题。

    最要紧的,还是水的问题。

    他们在附近,并没有找到水源。

    别说是洗澡或者是洗漱的,就连喝的水,都成问题。

    在大海中航行,他们在船上,当然带有淡水。

    就算到了现在,都还有的用。

    但是这些淡水,根本就支撑不了几天的时间。

    如果在这期间,他们一直找不到水的话,将会是一个大麻烦。

    崔知机虽然聪明,崔家子弟虽然都是俊杰。

    但是他们之前,何尝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而现在,他们面临了太多的难题。

    直到这时候,崔知机才了解到了,创意的艰难险阻。

    而就在此时,却是有原住民向他们这边赶过来。

    看到这些原住民,崔家子弟都有些紧张。

    虽然从蜀王拍摄的纪录片上看到,这些原住民都非常善良和热情。

    但是电影只是电影而已,在没有亲自体会过之前,他们可不敢轻易相信,这些原住民都是善良的。

    很快,这些原住民就来到他们身边。

    这些崔家子弟,都十分警惕。

    只听这些原住民,用一种怪怪的腔调问道:“喂,你们这,需不需要人手?”

    嗯?

    对于这些原住民会说汉语,他们倒是不吃惊。

    因为在纪录片中,他们已经见到过会说汉语的原住民了。

    不过,纪录片里的哪些原住民,说的汉语比他们这个要标准的多。

    但是,眼前这些原住民,居然主动找到他们打工?

    这倒是令崔知机蛮奇怪的。

    但是,这对崔家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啊!

    崔知机连忙迫不及待地说道:“要,要,当然是要的!”

    哪些原住民,嘿嘿一笑问道:“哪一天多少工钱啊?”

    崔知机眼珠一转,连忙说道:“二十文钱一天,怎么样?”

    在大唐,就算是脚夫,一天至少也要三十文钱。

    甚至如果工作量大的话,还需要加钱。

    如果少于这个数字,已经雇不到人了。

    但是在这里,崔知机相信,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但是令崔知机意料不到的是,听到他这个价格,哪些原住民不由大摇其头。

    “二十文钱是什么计量单位?我们这里,只认华夏币的。”

    听到这些原住民的话,崔知机脸不由的一黑。

    华夏币,不用问,肯定是华夏城推出的了。

    但是,他身上,根本就没有华夏币啊!

    崔知机不死心地说道:“你说的华夏币,是华夏城推出的吧?华夏城的城主,就是我大唐的蜀王。”

    “我们都认识的,这铜钱,其实也是蜀王推出的。你拿着这个钱,在华夏城肯定能用。”

    原住民仍然摇头说道:“不行,不行,万一你要是骗我们的怎么办?”

    “我们辛辛苦苦,付出汗水赚来的钱要是花不出去,哪不是亏大了吗?”

    崔知机很方。

    大唐的铜钱,在这里居然不通用。

    他们用的,都是华夏城推出的华夏币。

    蜀王不愧是蜀王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