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曾将他几个儿子拿过来做对比,心底甚至认为。

    能够继承他皇位的最佳人选,竟然是李愔或者是李恪。

    甚至李恪要比李愔更让他满意一点。

    因为,李愔这个儿子,总给他一种看不透掌控不了的感觉。

    反倒是不如李恪更让他喜欢。

    但是万万没想到,李恪居然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简直是太让他失望了!

    一时之间,李世民都准备命李恪回京申辩。

    而这一回来,只怕他就根本回不去了。

    然而就在此时,李世民却是接到了蜀王李愔的一封信。

    看过自己这位最能干的儿子的来信之后,李世民久久不语,陷入沉思之中。

    在信里,有几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李世民。

    父皇,儿臣不相信兄长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三人成虎,就连先贤曾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如此了解。

    都会因为有三个人说他儿子杀人,就让曾母信以为真。

    现在,很多人都弹劾兄长。

    说他向灾民放高利贷,致使灾民天怒人怨。

    这些事情,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

    儿臣听说,都是先从哪些御史哪里开始的。

    而哪些御史,都是风闻言事,捕风捉影。

    而其他的大臣,则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全都是道听途说。

    父皇何不亲自去齐州去看一看呢?

    如果父皇只是道听途说,就要治罪于兄长,岂不是会寒了兄长的心吗?

    在此之前,儿臣也曾被人冤枉过,被诬陷谋害崔贵妃。

    但事实证明,儿臣是被冤枉的。

    而现在,在儿臣之后,又到了兄长。

    希望父皇能够明鉴!

    这封信的末尾,写的有些不清不楚。

    但是李世民却是看懂了。

    先有人冤枉李愔,后有人冤枉李恪。

    他们的母妃,都是杨妃。

    这件事情,有人推波助澜。

    而那些弹劾的官员,李世民稍微一留意,就能注意到,都是太子和魏王派系的官员。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里微微一寒。

    这件事情,说不定真的如同愔儿所说的那般,里面有猫腻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果然听信了蜀王李愔之言,决定微服私访。

    而为了不打草惊蛇,李世民故意以身体不适为缘由,佯装成要去益州修养。

    身边带了几个御史和魏征等人。

    但是等出发的时候,并没有去益州,而是直奔齐州而去。

    直到这时候,跟随李世民出行的几人,才发现皇上的真实用意。

    此时,李愔也得到了李世民明着来益州养病,实际上去齐州微服私访的消息,不由的微微一笑。

    其实,这个消息还是李愔命人故意放出来的。

    李愔相信,哪些御史,没事都要找事弹劾人。

    当他们听到这种传言的时候,必定不会去证实有没有这种事情,直接就会上奏折弹劾。

    毕竟,他们可是有风闻言事的权利。

    就连自己估摸着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们都能上奏。

    更不要说,这些事情,是真的有传言了。

    而御史一弹劾,太子和魏王那边,相信也不会去调查事情的真相,必然会跟着弹劾。

    而实际上,如果他们弹劾的对象不是齐王。

    李愔也没有给李世民写哪一封信的话。

    李世民也不去微服私访的话。

    不管齐王有没有做这种事情,派人去调查的结果,肯定是有这种事情的。

    太子和魏王一起想搞掉的官员,就必然会被搞掉。

    那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

    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蜀王李愔施展的一些套路而已。

    ……

    半天的时间,李世民就带着几个御史,还有几十个侍卫,悄然来到齐州。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微服私访,探查一下事情的真相。

    因此,他们自然是乔装打扮,假扮成一队商人,进入齐州。

    到了齐州之后,他们很快就来到十五个安置村的第一个村子。

    在村子外,李世民等一行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安置村,不由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李世民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可是经历过隋末唐初的残酷战争的。

    所以,他这一辈子,见识到了村子很多。

    但是眼前的这个安置村,可以说是他见识过的最漂亮的一个村子。

    整个村落,都是统一样式的宅子。

    统一的红砖青瓦,统一的厢房,看起来有种整齐划一的美感。

    每条街道,每条巷子,都是横平竖直。

    村子里的每一条道路,都是铺的水泥路。

    街道上,干干净净,根本看不到一般村子里,脏乱差的现象。

    单从外面看的话,真的让这一行人大开眼界。

    但是,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的。

    村子修建的再漂亮,如果村民们过不上好日子,怨声载道的话,哪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走近村子。

    这时候,村子里的人并不多。

    只能看到一些孩子在外面玩耍,还有少数的老人,在门口晒太阳。

    但是外面玩耍的这些孩子,身上居然都穿着没有打补丁的衣服。

    甚至有些孩子身上,还穿着新衣服。

    这些孩子脸上,也没有丝毫的菜色,看上去都很健康。

    这一幕,不由的让李世民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而跟随李世民一起前来的几个御史,脸色却是不怎么好看。

    弹劾齐王的奏折,其中就有他们几人的份儿。

    他们平时弹劾人,有些是道听途说,而有些,根本就是捕风捉影。

    而齐王的事情,他们是真的听到了这些流言。

    既然事情已经流传到了长安,他们相信肯定是真的。

    要不然的话,怎么会流传出来呢?

    但是现在看来,事情似乎和他们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啊!

    这时候,李世民不由走向一个正在门外晒太阳的老太婆。

    然后礼貌地问候道:“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商人,想向您打听点事儿。”

    那个老太婆看到这么多人站在她面前,倒是也不害怕,也不吃惊。

    而是问道:“你们是过路的商人,是不是口渴了讨水喝啊?你等着,老太婆这就去给你们倒水。”

    李世民连忙说道:“老人家,你不用忙活了,我们口不渴,不是来讨水喝的!就是想向您打听点儿事!”

    老太婆听了之后,问道:“你们想打听啥事啊?尽管问老太婆,这十里八村的,还没有老太婆不知道的事儿呢!”

    李世民不由点头问道:“老人家,听说你们以前受过灾,你们的这些房屋,都是朝廷给修建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老太婆点头说道:“是啊,这房子啊,修的可真好!俺们自己,哪里舍得修这么好的房子啊!这住着也舒服!这一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老太婆真是死也值得了!”

    嗯?

    从这老太婆的话里,似乎也没听出什么怨恨来啊?

    哪几个御史,心里不对劲的感觉,更加强烈起来。

    不行,不能这么问,估计是皇上问话的方式不对。

    想到这里,一个御史不由问道:“老人家,我问你,这些房子,是不是齐王放高利贷给你们的?你们心里恨不恨齐王啊?”

    “呸!”

    (双倍月票,一张顶两张,真的太神奇了鸭!今天,你们试了木有?)


………………………………

第592章 君王一怒

    第9章

    “呸!”

    老太婆一口唾沫直接吐到那个御史脸上。

    “你们真是坏了良心的,猪油蒙了心的,忘恩负义的混账王八蛋啊!”

    “要不是齐王,俺们这些灾民,要饿死多少人?”

    “就算不饿死,哪里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齐王引入养鸡场,养猪场,现在有一半的人,都在哪里打工呢!”

    “齐王还帮忙进入苹果新品种,听说叫什么红富士,现在还有好几年才结果,就有人事先预定了呢!”

    “你们这些人,居然胆诋毁齐王?你们良心坏到底了啊!”

    “快来人呢,这里有人说齐王的坏话啊!”

    最后一句话,老太婆是扯着嗓子,大喊出来的。

    而老太婆这么大年纪,难得嗓子居然格外高亢。

    周围百米之内的人家,都听的清清楚楚。

    “哪呢?在哪呢?”

    “是谁在说齐王坏话?”

    “挘他个狗东西!”

    “老子一皮锤??死他!”

    叫喊的功夫,周围一帮老太婆老大爷,手里拿着镢头铁锨,还有锄头菜刀等乱七八糟的武器,从房间里冲了出来。

    幸好李世民见机的早,早早跑了出来。

    如若不然的话,若是被这帮老人给拦住,他们还真不好脱身。

    总不能对这帮老人动手吧?

    跑出来之后,李世民黑着脸,冲那个御史发火道:“都是你惹的祸,不会说话就别说。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瞧你干的破事儿。”

    那个御史被训斥的满脸通红,还不敢还嘴。

    接下来,他们也不敢在这个村子里晃悠了。

    因为村子里,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在找他们。

    李世民一行人,很快来到第二个村子。

    到了这里,他们可不敢这么问了。

    他们假装问路,在慢慢套话。

    而套话的几个人,就是哪几个御史。

    现在,这几个御史心里很慌。

    因为事情似乎和他们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在长安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弹劾,引发一大片弹劾齐王的热潮。

    当时,他们心里是十分骄傲和自矜的。

    看当时的形式,齐王真的是被众口铄金,在劫难逃。

    但是现在到了齐州之后,他们才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哪些灾民,对齐王并没有丝毫的怨怼。

    所谓的高利贷,其实只不过是购买房屋所需要的利息。

    十年的贷款啊,总共才一倍左右的利息?

    他们能将这个叫做高利贷?

    真正的高利贷,十年时间,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十年时间,一倍的利息,在他们看来,非但不能赚钱,他们根本就是在赔钱啊!

    人家齐王,这是在自己赔钱补贴灾民。

    而他们哪几个御史,都干了什么破事儿?

    竟然用这件事情来弹劾齐王,还差点把齐王给毁掉。

    这可是皇上的儿子啊!

    就这么差点被他们给毁掉了?

    就算他们是御史,就算他们又风闻言事的权利,只怕事后也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啊!

    于是,他们就千方百计的套话,试图让这些灾民说齐王的坏话。

    只可惜,任凭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始终做不到这一点。

    这个时代,人都是讲良心的。

    因为有了齐王的资助,现在他们的日子,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他们的心气儿十足,他们有信心,在五年之内,日子能追赶的上哪些没有受灾的人家。

    因为齐王李恪,最近跟蜀王李愔,学习了很多先进的发展理念。

    政策上,开始向这些重建的灾民倾斜。

    千方百计的,帮助灾民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子。

    养殖场招工,水果栽培,药材养殖,手工品制作。

    等等项目上台,并且为了不让灾民有后顾之忧,这些项目,可都是有收购合同的。

    现在,这些灾民的日子,可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不是对齐王感恩戴德呢?

    “齐王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没有齐王,我们那里有好日子过?”

    “俺们都在家里,为齐王立了牌位,日日供养。”

    “齐王是真的为俺们老百姓着想啊!”

    “就前几天,齐王还到俺们村里来了呢!还在俺们家吃了一顿饭,吃完饭,还要给俺们钱!你说,这不是在打俺的脸吗?俺能要齐王的钱?这要是被乡亲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齐王起早贪黑,一心想着俺们这些百姓啊!这几个月,齐王被晒得又黑又瘦,俺看着,都觉得心疼!”

    这些百姓的话,就像一把把的小刀,一刀刀的割在几个御史心口。

    每夸赞齐王一句,都会让他们心惊胆颤。

    有个御史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对齐王,难道没有一点怨恨?”

    问完这句话之后,这个御史就后悔了。

    很快,他的后悔成真。

    因为,他当时就挨了一顿爆发。

    倒霉的是,这家里有四个壮小伙。

    弟兄几个齐上阵,属于拉都拉不开的那种,差点没把他给打死。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也不必再继续调查了。

    李世民一言不发,黑着脸在这里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直接登上了返回的列车。

    甚至根本就没有去齐王府。

    因为李世民觉得,面对齐王,自己都不好意识说,自己这次到底是干什么来了。

    当日下午,李世民就返回了长安。

    当日,李世民下令,第二天的早朝,召开官员扩大会议。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大朝,参加早朝的官员,会比平时多很多。

    第二日,参加早朝的官员,达到了百人以上。

    这一次的早朝,让百官都有些摸不清头脑。

    最近,朝廷好像没什么大事啊?

    皇上召开这一次大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出于什么原因。

    哪几个跟随皇上一同前往齐州的御史,并没有将他们的行程说出来。

    更没有向同僚说过,他们在齐州的所见所闻。

    这也直接导致,满朝文武,除了魏征还有哪几个御史之外,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而他们此前,一直在做的事情,都是在弹劾齐王啊!

    虽然皇上逃避了几天,但是这件事情,可是远远都没有结束呢。

    于是,原本在弹劾齐王的哪些官员。

    此时不由加紧了攻势,此时更是奋不顾身的在弹劾齐王。

    面对众位官员的弹劾,李世民冷笑不语,任由他们如同小丑一般在表演。

    等他们弹劾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不由向魏征问道:“魏爱卿,朕这几日,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都有什么见闻,不如就由你,来讲述一番吧?”

    听到皇上的话,文武百官,心里不由都是一愣。

    尤其是那些拼命弹劾的官员,心里更是开始发慌。

    只有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几位御史,深深低着头,在不断的冷笑。

    要死,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得到李世民的命令之后,魏征开始出列。

    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几日,微臣跟随皇上,去了一趟齐州,在齐州的十五个安置村里,转了一圈。”

    听到魏征的话,哪些弹劾的官员,心里就更慌了。

    不好!

    怪不得今天皇上的表现跟往常完全不一样!

    原来,皇上早就已经调查过了啊!

    难道,齐王并没有那么做?难道那些灾民,并没有强烈的怨恨?

    然后,就听魏征紧跟着说道:“哪些安置村,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村子。”

    “每家的宅子,都是统一规格,整齐划一,道路纵横交错。街道上干干净净。”

    “我们去的时候,村里的劳力,都在外忙碌。村里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哪些孩子,都穿着齐整的衣服,脸蛋红扑扑的,没有丝毫的菜色。”

    “老人悠闲的在晒着太阳,而我们问过村里的好多人,他们对齐王只有感激。”

    “刘御史说了齐王一句坏话,直接被啐了一脸。张御史说了齐王一句坏话,差点被人给打死。”

    “在安置村里,每家灾民,都过的很好。我们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一个灾民对蜀王有任何的怨恨!这就是我们的所见所闻。”

    等魏征说完之后,整个朝堂,都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此时,哪些弹劾过齐王的官员,内心无限的惶恐。

    这件事情,他们真的不曾料到。

    他们以为,他们弹劾齐王的,都是真的。

    但是没有料到,竟然完全是捕风捉影。

    更可怕的是,这是皇上带着魏征等人,亲自前往调查和验证的。

    魏征这人,是绝对不会说谎的。

    天呢!

    瞧瞧他们都干了什么事儿吧?

    因为他们的弹劾,险些毁掉了一位皇子啊!

    还是一位如此能干,如此优秀的一位皇子。

    这一次,皇上能善罢甘休吗?

    果然,李世民的脸色变的极为难看。

    “哼!现在朕才真的相信了一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三人成虎!你们这么多人,在弹劾朕的儿子,如果朕不是亲眼目睹,亲自调查的话,朕真的会相信你们所说的!”

    “这也多亏了齐王是朕的儿子啊!如果他不是朕的儿子的话,朕会亲自跑到齐州去调查吗?”

    “如果齐王不是朕的儿子的话,他的下场会是怎样?被罢官,只怕只是最轻的结果吧?”

    “多好的一位官员,就这么险些毁在你们这些人手里!你们,怎么配在这朝堂之上为官呢?”

    “哼!这可是朕的好御史,朕的好官员呢!”

    “真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啊,退朝!”

    这一次,皇上竟然没有当朝追究他们的责任。

    但是他们心里,倏然没有半点兴奋之色。

    没有当朝追究他们的责任,不代表皇上就会这么放过他们啊!

    这一次,只怕朝堂之上,会有大动作吧?

    ……

    益州新城,李愔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不由彻底放下心来。

    看起来,他的这次筹划,还是很成功的嘛!

    在此前几年的时间里,其实齐王李恪在封地之上,做的一直很好。

    但是齐王的功劳,根本就没人提及。

    反倒是在皇上身边的魏王李泰,虽然他根本就没有到封地之官,并没有做出什么事迹。

    但是总能不断的刷刷存在感。

    甚至编纂了一本书,都能得到好多人的夸奖和追捧。

    所以,这一次,李愔也要给自己的胞兄,齐王李恪,刷一下存在感。

    同样是提前预防洪灾。

    齐王李恪和魏王李泰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形成鲜明的对比。

    魏王李泰,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做,导致死伤了一千多百姓。

    而齐王李恪呢?

    不但没有任何一个百姓死亡,在之后的安置灾民的过程中,也将灾民安置的妥妥当当。

    让灾民对他,无不感恩戴德。

    这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最关键的是,原本不显山不漏水的齐王。

    现在一下子走到了百官面前。

    让百官对齐王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件事情做到这里,已经可以圆满收工了。

    最近李愔很忙。

    因为三个小家伙,现在都已经一生了。

    他们早就已经会站,甚至已经开始学走路了。

    李愔为他们准备了学步车。

    三个小家伙站在学步车里,也不怕摔倒,走的飞快。

    李愔天天跟在三个小家伙身边,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变化,心里乐开了花。

    尤其是,这三个小家伙,早就已经开始冒话了。

    甚至,李蓉已经开始会叫爸爸了。

    额,当然了,在唐朝,根本就没有爸爸这个称谓。

    这都是李愔的某种情怀在作祟,教几个小家伙喊爸爸妈妈。

    而李蓉是学话最快的,最先学会的,就是喊爸爸。

    这不,现在李愔一边牵着李蓉的手,一边对她说道:“蓉儿,喊爸爸。”

    李蓉抬头看着李愔,张嘴笨拙地喊道:“粑……粑……”

    “哎!”

    听到女儿的声音,李愔高兴的都忘乎所以了。

    而在旁边,武媚娘不由好奇地问道:“夫君,爸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让蓉儿喊爸爸呢?”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爸爸,其实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称呼。小孩子嘛,太复杂的她根本就学不会,你看,她学的多快啊?”

    “来,蓉儿,喊妈妈!”

    只不过,李蓉还没学会怎么喊妈妈。

    喊了好几句,根本就不像。

    于是,李愔就更开心了。

    旁边,武媚娘则做出一副吃醋的样子来说道:“好啊,小家伙,还是跟你父王最亲啊!都会喊父王爸爸了,为什么不会喊娘亲妈妈呢?”

    好吧,妈妈这个称谓,在这个时代自然也是没有的。

    这同样也是蜀王李愔搞出来的新称谓。

    不过对这个,武媚娘其实并不在意。

    只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只要夫君喜欢就好。

    并且,听时间长了吧,还真觉得妈妈这个称谓,还是挺好听的。

    而李愔,听到武媚娘的话之后,不由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其实,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个称呼,基本上都是爸爸。因为爸爸比妈妈更好说呢!”

    武媚娘眨巴了一下眼睛,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但是心里却在疑惑。

    以前可是从来都没听人叫过爸爸妈妈,夫君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

    很快,冬天到了。

    天气一天天冷了起来。

    几个小家伙也不能随便出门了,只能窝在家里。

    这一日,最大的天赐,并没有做学步车。

    而是自己扶着桌子站着。

    李愔在他前面几米之外,伸出双手,对他喊道:“天赐,这里,来,到爸爸这里来。”

    天赐看看李愔,松开桌子,想往前走。

    但是他并学会走呢,一时之间,似乎根本不知道先迈那条腿,身体一晃,顿时摔倒在地上,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看到这一幕,秦梦心心疼坏了,赶紧上前要把天赐抱起来。

    而李愔则是起身止住了她,微微摇头。

    “天赐,别哭,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小家伙原以为会有人过来抱自己,根本就不理睬李愔的话,仍然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秦梦心再次要过去抱孩子,被李愔再次止住了。

    秦梦心心疼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并且是真的生气了,不由的转过脸去。

    “来,天赐,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小家伙趴在地上,哭了半天,见真的没人来抱自己。不由抹了把眼泪,从地上爬了起来。

    “来,到爸爸这儿来。”

    摔倒了一次,这一次,小家伙踉踉跄跄的,竟然学会了走路。

    一扭一扭的,艰难的走到李愔身边,一下子扑到他怀里。

    兴奋地大喊道:“爸爸!”

    李愔也高兴的哈哈大笑。

    “天赐啊,你已经是男子汉了,以后呢,摔倒了,不需要别人扶,要自己站起来,懂了吗?”

    “嗯!”

    天赐点了点头,其实根本就不明白爸爸说的到底是啥意思。

    而旁边的秦梦心,甚至就连武媚娘和薛小小,都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原来夫君不是不疼儿子,而是从小就要儿子自立啊!

    而自从天赐学会走路之后,宝玉和李蓉,这两个小家伙非常嫉妒和不服气。

    他们两个,也不用学步车,都开始要自己学着走路。

    宝玉这边,噗通摔倒在地上。

    薛小小心疼地眼泪都掉下来了,但是仍然鼓励道:“宝玉,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旁边,李愔也送过去鼓励的眼神。

    但是没料到,这小家伙见没人过去抱,委屈极了,顿时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哭了半天,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然趴在地上睡着了。

    好嘛,合着这是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睡一会?

    薛小小顿时又气又笑地将小家伙抱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到了床上。

    旁边,李蓉非常胆小,双手扶着桌子,就是不敢松手。

    李愔不由鼓励道:“蓉儿,别怕,来,松手,到爸爸这里来。”

    好半天,李蓉才松开手,结果刚迈了一步,直接摔倒在地上。

    旁边,武媚娘硬着心肠说道:“蓉儿,勇敢点,自己爬起来。”

    结果她话还没说完,李愔早就心疼地走过去,一把将李蓉抱起来。

    然后一边给她擦着眼泪,一边心疼地问道:“蓉儿,别哭,爸爸给你揉揉。还疼不疼了?别哭,别哭,敢摔我宝贝女儿,看爸爸一会怎么揍他!”

    好半天,才把李蓉哄的破涕为笑。

    旁边,薛小小和秦梦心,不由的都是一阵无语。

    夫君,刚才不是你说的,要勇敢,要让她自己站起来的吗?

    怎么到了蓉儿这里,你就变成双重标准了呢?

    果然,夫君还是喜欢女孩儿多一点啊!

    嗯,等再怀上的时候,说什么也要生个女儿。

    武媚娘也是不理解地问道:“夫君,为什么不让蓉儿自己站起来呢?从小不教会她勇敢的话,等她长大了怎么办呢?”

    李愔一边抱着李蓉,将她放到自己脖子上骑着,一边漫不经心地解释道:

    “你们难道没有听说一句话吗?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男孩子嘛,从小肯定要历经磨难,他才能长大成人!女孩子,就是要精心呵护的啊!女孩子要那么勇敢做什么呢?”

    听到李愔的话,几位夫人脸上,都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还别说,就像夫君所说的那样,还真的是这么个道理啊!

    原来,并不是夫君重女而轻男,实在是因为夫君对他们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啊。

    结果,好几天之后,李蓉才学会走路。

    等三个小家伙学会走路之后,家里就彻底乱套了。

    这三个小家伙,那可真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每天要是看不到彼此,都要发脾气。

    但是在一块儿吧,玩不一会儿就打架。

    看到什么好玩的玩意儿,都要争抢。

    反正三个小家伙凑到一起,不是你哭就是他叫,真的是热闹不已。

    李愔跟在三个小家伙身边,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就这么一天天的,三个小家伙走路越来越硬朗。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从三个小家伙会走之后,李愔总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