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就是,吐谷浑没有自己的军队。

    大唐大军常驻吐谷浑,帮助吐谷浑抵御吐蕃,现在甚至就连吐谷浑的治安,都被他们给接管了。

    当初,这些大唐大军,可都是他请进来的。

    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是想送都送不走了。

    大唐的军队,纪律严明。

    还经常帮助吐谷浑百姓,在治安上,唐军专门成立一个警察部。

    街道上治安巡逻,都被大唐的警察接管。

    只要有人犯事,大唐警察可不管你是吐谷浑的贵族还是王室。

    只要犯事,统统拿下,一律按律处理。

    现在吐谷浑百姓,对大唐的好感,要远远超过对吐谷浑王室。

    甚至,好多新生代的百姓,都只知大唐,而不知王室。

    现在,伏顺可汗,已经被完全架空。

    根据现在吐谷浑的现状,现在王爷准备将五万薛延陀牧民全部都安置到吐谷浑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吐谷浑人口稀少的压力。

    并且,只要将这些薛延陀牧民全部收买过来。

    王爷就能进一步加强对吐谷浑的掌控力度。

    到时候,吐谷浑,就真的要姓蜀王了。

    因此,当上官仪听到李愔的安排之后,马上就明白了他的心思。

    上官仪不由询问道:“殿下,哪我们安排在哪里更好呢?”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本王准备将这五万薛延陀牧民,安排在五处地广人稀的区域。给他们建造房屋,分给他们农具,分给他们土地和粮食。”

    “只要他们肯干,不但能保证他们不愁吃穿,甚至发家致富,都不成任何问题。必须要让他们感觉到,这里的生活,要比他们放牧,更加有前途。”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仪不由点头说道:“殿下,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这就去做。”

    ……

    这五处地方,都选择了吐谷浑境内,地广人稀的地区。

    一万人听起来好像不少,其实也就是二三百家而已。

    也就建造二三百栋房子,其实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整个剑南道,已经成立了好几家比较有名气的建筑队。

    而其规模,其实已经相当于后世一些小型建筑公司了。

    这些建筑公司,将这些工程统统承包下来。

    接下来,李愔直接将这五万吐谷浑牧民,分别分到这五处区域,让他们一起参与到建设中去。

    很快,五批薛延陀牧民,就被送到各自将要落户的地区。

    此时,这里已经搭建了一片棚区,里面有简易的生活用品。

    就在棚区的不远处,已经规划出一大片区域。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住在陌生的棚区。

    这些薛延陀牧民,对一切都充满了恐惧。

    他们看不到未来,内心悲伤而绝望。

    而就在安顿好他们的第二天,他们被召集到了一起。

    然后,有人手持扩音喇叭,在对他们讲话。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会生活在这片地方。你们会有房子住,会有粮食吃,会有地种。”

    “只要你们肯出力,就不愁吃穿,就不愁钱花。你们看到前面的那片地方了吗?”

    “那片地方,就是要为你们建造房屋的地方。等房屋建造完成之后,那就是你们的家。”

    “到时候,每家每户,都有配套的农具,家具还有一定的粮食。还会分给你们土地。”

    “当然了,这一切,也不是白给你们的。每栋房子的价格,为一万五千钱,当然了,我们也知道,你们现在没钱。”

    “但是,你们可以选择在大唐钱庄借贷,分十年时间偿还。一月大概还二百钱左右。”

    “而现在呢?是在冬天,不能种植庄稼。你们可以到工地上做工,每天都有三十钱的工钱,还管三顿饭。”

    “就算是半大孩子,每天最少也有五个大钱。所以啊,只要你们肯干,这些房子,轻轻松松就能付清全款。”

    “想过什么样的日子,一切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薛延陀牧民,其实和大唐商人,是有过接触的。

    也有一部分薛延陀牧民,能够听得懂汉语。

    当然了,多数人还是听不懂的。

    但是不妨碍有人帮他们翻译啊。

    而当他们都了解到大唐给他们的承诺之后,他们心里充满了怀疑和疑惑。

    他们说的,能是真的吗?

    怎么可能那么好?

    他们薛延陀,也不是没有俘虏过其他部落的牧民。

    甚至,他们的亲人,甚至有些人自己,也被其他部落给俘虏过。

    根据他们的理解,俘虏的下场都是无比凄惨的。

    男人要做很重很重的苦力,会被活活折磨死。

    至于女人,会成为男主人随时发泄的工具。

    平时还要作着沉重的工作。

    可是现在呢?

    他们被大唐俘虏了,大唐居然还要给他们建造房子?

    还给他们家具,粮食?

    虽然房子是要钱的,但是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并且,还能分期付款。

    一个月只需要还二百钱就够了。

    如果工钱一人一天有三十钱的话,这二百钱,不是很好赚的吗?

    一想到一人一天的工钱,居然有三十钱,他们就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要知道,他们一张羊皮的价格,还卖不到这个价钱呢!

    大唐的工钱,居然有这么高的吗?

    额,他们不知道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

    剑南道的工钱,早已经节节攀升。

    从几年前,一天十文钱就是高收入。

    到现在普通工人的工钱,一天都涨到了五十文。

    有技术的,还有有学问的,工钱只会更高。

    三十文一天的工钱,在外面其实已经请不到人了。

    当然了,这也是鉴于他们是生手,同时也是生人的情况下,才会给出这么低廉的价格。

    没想到,就算是这么低廉的价格,都把他们给惊到了。

    到了第二日,那片区域,就来了建筑队的人,前来建造房屋。

    同时建造二三百户房屋啊。

    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项大工程了。

    二三百户,就算来几千人来建筑都不嫌多。

    当然了,他们整个建筑队,也凑不出这么多人来。

    不过不要紧,这里不是有现成的人手吗?

    现场可是有一万薛延陀牧民呢!

    他们的工钱,便宜的要命。

    成年劳动力,一天才三十文钱。

    半大孩子,给个几文钱就够了。

    这一次,建筑队只来了百十个大工。

    这些大工,先划线,一口气规划出二十栋房屋的建筑位置。

    接下来从前来报名的薛延陀牧民中,挑选人手进行分配。

    他们需要保持每栋房子,至少留下四个大工在现场。

    每栋房子,需要十几个小工。

    他们可以同时建造三十多栋房子。

    而在他们开始挖地基的时候,开始有运输车,源源不断的向这里运输红砖,水泥还有沙子。

    当那些薛延陀牧民,看到车队的时候,无不被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虽然他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坐过火车了。

    到了现在他们才发现,原来,大唐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之外。

    这时候,汽车还没制造出千斤顶来,还需要手动卸车。

    而周围大批的人手,就排上用场了。

    说是一万薛延陀牧民,其实除了老弱病残之外,真正能够做工也,也就三千左右。

    还有一些半大孩子,看着做工可以的,也会给一定的工钱。

    ……

    这段时间,李愔除了偶尔会到工地现场观看一番之外,剩下的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家里陪着他的几位夫人。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陪伴几个小家伙。

    虽然这几个小家伙,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但是醒着的时候,李愔都会逗他们玩。

    现在几个孩子,都已经非常熟悉自己这位父王了。

    看到他,就会高兴地用手指指着他,咿呀有语。

    而在这段时间,李愔也从商城里购买了大量的婴儿床、婴儿车,各种各样的小玩具等等。

    看着孩子每一个细微的小变化,李愔就觉得特别的开心。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李愔感觉,自己在悄然间成长。

    一个月之内,李愔感觉,那边房屋应该建造的差不多了,李愔决定去现场看看。

    哪些薛延陀的牧民,到底安置的怎么样了。

    李愔带着李元芳和护卫队,贴身侍卫。

    坐车很快就来到了第一个安置区。

    因为有足够的人手,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建造好了一百栋宅院。

    这些宅院,都是统一的样式。

    一溜儿四间正方是瓦房,东侧有三间侧房。

    西面是厨房和厕所。

    这些宅院,建造的非常漂亮。

    而这些房子,安置全部的一万薛延陀牧民,其实还差了一点。

    但是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天寒地冻,也没办法继续盖房子了。

    只能等到明年再建造。

    好在,这些薛延陀牧民,都是认识的,挤一挤,还是能挤的开的。

    这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每一家,都赚到一千多钱的工钱。

    而他们每月只需要支付二百文钱,这样支付十年时间,这房子,就完全属于他们的了。

    赚钱居然这么轻松,这房屋,实在是太便宜了。

    现在,所有人都搬进新家好几天的时间了。

    但是他们都跟做梦似的,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么漂亮的房子,从今往后,就真的是他们的了吗?

    他们明明是俘虏啊,非但没有受到任何的虐待,反而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了,不适应还是有一些的。

    比方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天天吃肉的生活。

    但是在这里,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天天吃肉,根本就吃不起。

    他们只能被迫的适应大米馒头面条等主食。

    不过,在这里,蔬菜是随便吃的。

    不像他们在薛延陀的时候,想吃个白菜萝卜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这里,可以敞开了肚子吃,都很便宜的。

    更主要的,还有盐巴和茶叶。

    在薛延陀的时候,都是他们吃不起的奢侈品。

    而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敞开肚子随便吃。

    李愔前来视察了一番,发现这些薛延陀的牧民,基本上没什么怨言。

    反而对他们现在的生活感觉到相当的满意。

    安定下来之后,不少薛延陀的成年牧民,已经开始到益州新城去打工去了。

    虽然他们都是俘虏,但是李愔并没有要把他们隔离开来的意思。

    甚至就算他们想要在大唐安家,都不会有丝毫的限制政策。

    当然了,他们现在一穷二白,买房的贷款还没还清呢。

    而益州新城的房价,正在节节攀升。

    他们想要定居大唐,真的是遥遥无期。

    李愔还要开放他们和吐谷浑之间通婚,让他们混杂。

    时间长了,大家就会一起汉化,根本就不会分什么薛延陀,什么吐谷浑和汉人。

    李愔相信,这些薛延陀牧民,心里眼里,肯定只会有自己,绝对不会有吐谷浑王室。

    现在吐谷浑还是大唐的附属国,而父皇对他,又有一定的猜忌。

    李愔当然不能直接明面上占领吐谷浑。

    但是经过这种种手段,其实吐谷浑已经逐步变成他的根据地了。

    有了吐谷浑当后盾,李愔更加有了自保的底气,可以依托剑南道和吐谷浑,拥兵自固。

    现在,父皇对他的猜忌,还不是很明显。

    但是李愔相信,最多一两年的时间,父皇对自己的猜忌,会越来越重。

    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后年会发生很多事情。

    所以,他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今早的做出准备了。

    ……

    十一月很快过去,转眼就来到了腊月。

    天上降下一场大雪,将世界银装素裹,看上去格外的素洁和美丽。

    这时候,上官婉儿高兴极了,拉着豆豆和盼盼,到外面玩雪。

    盼盼也就罢了,自从上官婉儿出生之后,差不多成了她的专属坐骑了。

    而豆豆,则是不爱和这丫头一块玩儿。

    现在豆豆在整个益州新城,哪都是爸爸级别的存在啊。

    随便在益州新城溜达一圈,到处都有人跟他打招呼。

    身边,更是会跟着一大群的母狗,还都是年轻漂亮的。

    至于那些年老色衰的,根本就都不好意思跟着。

    豆豆那是看上哪个,就宠幸哪个。

    以至于,现在整个益州新城,不,甚至整个大唐。

    随处都有它的子孙后代。

    就这样的身份地位,豆豆才不喜欢和一个小屁孩玩呢!

    但是,自从有一次,它因为没和这小屁孩玩,并且还耍了她一次之后。

    结果就被主人给狠狠教训了一顿。

    从此豆豆就不敢再耍哪小屁孩了。

    不过从那之后,就一直躲着她。

    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但是今天,也不知道是出门没看黄历还是咋地,结果被这小丫头给堵了个正着。

    “豆豆,快来快来,今天咱们玩儿狗拉爬犁!”

    上官婉儿这小丫头,最喜欢粘在李愔身边了。

    每次来了,都喜欢让李愔抱着讲故事。

    而狗拉爬犁这种玩法,自然也是她从李愔这里听到的。

    自从听到这种玩法之后,这丫头马上就心动了。

    这不,好不容易等到下雪了,她马上就迫不及待地要玩了。

    其实吧,她的盼盼坐骑,熊猫拉爬犁也是一样的。

    但是既然是狗拉爬犁嘛,那就必须要把狗狗套上才行啊!

    这丫头多聪明啊,还向李愔撒娇使赖,要了一个小小的爬犁。

    这个爬犁,就跟着小沙发似的,可以坐着,可以躺着。

    一看就很舒服的样子。

    被上官婉儿喊来,豆豆不情不愿地被套上绳索。

    然后上官婉儿这小丫头,爬上爬犁,吆喝一声,豆豆就慢慢地跑了起来。

    在爬犁上,豆豆忍不住咯咯大笑起来。

    这狗拉爬犁,真的是太好玩了。

    旁边,武媚娘看到这一幕,眼睛亮晶晶的。

    忽然挽着李愔的胳膊,撒娇道:“殿下,人家也想玩狗拉爬犁嘛!太好玩了!”

    听到武媚娘的话,李愔不由哈哈大笑道:“好,你想玩,哪咱们今天就玩个痛快。”

    成亲的这几年,李愔处理公务还有外出的时间,非常多。

    一直都没能好好陪陪几位夫人,李愔一直都觉得亏欠他们的。

    这一次有了机会,李愔自然是会想办法补偿她们的。

    很快,李愔就从商城里面,购买了好几个豪华版的爬犁。

    至于狗,益州新城绝对不缺,很快就命人找到几十条狗。

    接下来,他们出城,来到城外,套上狗,开始乘坐狗拉爬犁。

    这个游戏,真的非常好玩。

    当然了,这些狗,从来都没拉过爬犁,从来都干过这活。

    刚开始的时候,到处乱跑。

    不过有侍卫在,倒是不害怕出现什么危险。

    而这种玩法,反倒是让几个夫人都非常开心。

    几位夫人,坐在爬犁之上,在雪地中奔驰。

    几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雪地之中,也留下她们银铃般的笑声。

    看到她们这么开心,李愔十分欣慰。


………………………………

第587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第4章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她们那么开心过了,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多陪陪他们。

    这一日,一直玩到傍晚,玩到她们都尽兴,这才尽兴而归。

    现在益州新城这边,可是热闹非凡。

    随着交通的发达,现在整个大唐,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以前的时候,从大唐的西北到东南。

    或者从西南到东北,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少说也要一年。

    如果是步行的话,甚至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现在在交通便利之后呢?

    最远的路程,也不过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甚至十天半月就足够了。

    交通的极度便利,而大唐的富豪,也是越来越多。

    而大唐的旅游圣地,目前仍然只有剑南道这边,开发的最为完善。

    其实,其他地方,也有借鉴益州新城的发展模式。

    好几年的时间过去,他们越来越发现,旅游业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会起到多么庞大的作用。

    但是,旅游业可不是说做就能做起来的。

    益州新城的成功模式,也不是说复制就能复制过来的。

    好多地方,尽管风景秀美还要胜于益州新城。

    但是想要打出益州新城这种名气,只怕不是三年五年的时间就能做到的。

    所以,现在益州新城这边,游客越来越多。

    每到旅游旺季,前来的游客,基本上都会超出益州新城的接纳上线。

    这也让益州新城这边,不得不一再进行分流。

    这也导致,整个剑南道的发展都特别迅速。

    而游客多,就算是城外的地方,自然也是少不了游客的。

    今天蜀王带着家眷在城外玩狗拉爬犁的游戏,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更有哪机敏的商人,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商机。

    趁着这几天雪还没化,开发出狗拉爬犁这项业务。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狗拉爬犁,俨然成为益州最火爆的项目。

    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乘坐,倒是让那些目光敏锐的商人,狠狠地赚上了一笔。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的岁尾。

    这时候,又是一年一度的冬捕开始了。

    冬捕,在这几年时间里,已经被贴上了益州新城的标签之上。

    当然了,经过多年的探索。

    其他地方其实也发现了冬捕的奥妙。

    原来冬捕的难点,是在寻找鱼窝上。

    如果能找到鱼窝的话,必然能够网出大量的鱼来。

    找不到鱼窝的话,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经过几年的探索,他们也寻找到了一些经验。

    不过这些经验,明显的还有些欠缺。

    时灵时不灵的,一年打上来的鱼多,一年打上来的鱼少。

    更重要的是,他们就算打上来的鱼,要远远超出益州新城这边,哪也干不过人家益州新城啊。

    因为现在无数的游客,都已经认可了益州新城。

    心里已经默认,只有益州新城这边,才是最正宗的冬捕。

    而随着益州游客越来越多,而冬捕的产量并没有增加,甚至因为连番的捕捉,还导致产量有些降低。

    直接造成,每年的冬捕,打上来的鱼,根本就不够分的。

    尽管价格一再提价,但是也必须要用抢的,才有可能抢的到一条鱼。

    至于头鱼,更是被炒到一个天价。

    今年,每斤鱼的价格,直接被炒到了一百文一斤。

    这可相当于后世的二百块钱一斤啊,绝对是天价鱼了。

    最终,依然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抢光。

    冬捕过后,很快就要过年。

    益州新城的大街上,家家户户都贴上红彤彤艳丽的春联。

    晚上的街灯,也都换成了闪烁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就连街道上的哪些小树上,都悬挂起了五彩的剪纸。

    整个益州新城,处处都弥漫着过年的喜庆味道。

    节度使府里,就更是如此了。

    往常的时候,李愔都觉得过年其实非常冷清。

    但是今年添了三个小家伙之后,忽然觉得,一下子变的热闹起来。

    果然,其实过年过的就是一个人气啊。

    额,现在孩子还小,等过几年,他们会满院子跑的时候,相比那时候,会更加的热闹吧?

    除夕的那天,等厨娘做好饭,丫鬟将饭菜都端上来之后。

    除了三个奶妈,要照顾三个小家伙之外,李愔直接都放了厨娘和丫鬟的假。

    至于碗筷什么的,等她们明日再收拾也不迟。

    现在,就剩下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团聚了。

    秦梦心先举起酒杯,对李愔说道:“夫君,这一杯酒,我们姐妹几个敬你!”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不,这第一杯酒,理应是我敬娘子们一杯才对!”

    “你们不但要操劳府中的大小事务,更是为我李家开枝散叶,辛苦你们了!这一杯酒,我敬你们!”

    说吧,一家人一起酒杯,干了这杯酒。

    不过喝完酒之后,李愔才发现,徐慧和崔莺莺两女脸上,明显的有沮丧之色。

    李愔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似乎是说错了话了。

    开枝散叶的,只有三位夫人,她们两个,可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尤其是崔莺莺,甚至连个名分都没有。

    虽然现在外面都知道,崔十娘当初早已经死在卢勇之手。

    而卢勇畏罪自杀,就连卢家,现在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但是也没有人去寻找当年的崔十娘了。

    但是化身为崔莺莺的崔十娘,身份毕竟爆不得光。

    李愔也没办法正大光明的把她给娶回家里来。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起身,走到两女身边,抱住她们的肩膀。

    嘻嘻笑道:“两位娘子,你们就放心好了,明年,夫君一定辛勤耕耘,让你们都怀上,如何?”

    结果,徐慧和崔莺莺,两女都被说的满脸通红,轻啐了一口。

    心里的那点不亏,也随着李愔这句没正经的话,丢到九霄云外。

    而旁边的薛小小,则是不由拍着手笑道:“好哦,好哦!到时候可不仅仅是夫君要耕耘,两位姐姐也一定要努力噢!”

    听到薛小小的话,徐慧和崔莺莺更是羞涩的不行。

    而李愔则是哈哈大笑道:“放心,都有都有,大家都有份儿!”

    闻听此言,众女不由的都是满脸红晕。

    实在是,自从成亲之后好几年的时间,李愔都不曾碰过她们。

    虽然李愔也向她们解释过,他们年纪太小,如果过早的那啥的话,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但是年复一年,一直都没有过,其实她们心里也产生过怀疑。

    难道夫君是有难言之隐吗?

    听说小的时候,夫君其实很荒唐,难道是那时候玩坏了吗?

    而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她们才发现,夫君根本就没有骗她们。

    更没有被坏玩的事情。

    相反的,夫君还厉害的很。

    以至于,她们几个,根本就招架不住。

    每一次,都是她们丢盔弃甲求饶。

    对这一点,李愔自己也是颇为自豪的。

    或许是修炼易筋经的缘故,李愔感觉身体越来越强壮。

    非但从来没生过病,就连在哪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强悍。

    现在,众女听到李愔的话,不由的都满脸红晕。

    ……

    除夕过后,就是大年初一。

    初一这天,李愔的属下,络绎不绝的前来拜年。

    倒是把李愔给忙活的够呛。

    好不容易等人少了,李愔才刚坐下喘口气,歇息一会儿的时候。

    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红衣的丫头走了进来。

    一进门就笑嘻嘻地说道:“大哥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个丫头,正是上官婉儿。

    一身红衣,越发映衬的她唇红齿白,一张脸蛋红扑扑的,特别的可爱。

    看到上官婉儿,李愔不由哈哈一笑说道:“婉儿,你又长了一岁,现在可是大姑娘了!怎么还能要红包呢?”

    听到李愔的话,上官婉儿歪着脑袋,眨巴着眼睛想了半天。

    然后才说道:“可是,大哥哥也长了一岁啊!”

    李愔哈哈一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小丫头。

    上官婉儿接过红包之后,拿小手摸了一下,发现里面至少有十几文钱,这才开开心心地走了出去。

    初一过后,接下来就是部下挨个儿的宴请。

    一直忙活到十五,才忙活完。

    这半月功夫,简直比处理公务还要累啊。

    过了十五之后,才逐渐恢复了正常。

    现在,还没有解冻,房屋还需要过段时间才能建造。

    安置事情,估计还需要搁置一段时间。

    而这一日,狄仁杰登门拜访。

    这倒是让李愔有些好奇。

    过年的时候,这家伙都没登门拜访,也没有来给他拜年。

    现在过完年了,这才想起这件事情来吗?

    纳闷之余,李愔将狄仁杰请到了书房之内。

    然后,李愔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这家伙来找自己,根本就不是为了拜年,请安神马的。

    而是益州新城的科研院,又研发出了新科技。

    现在益州的科研院,已经发展成为有近万人的科研团队。

    现在研究的课题也是越来越多。

    现在,李愔已经很少插手科研院的科研工作了。

    他们需要自己发展壮大。

    而现在,科研院正在迅速发展,甚至发展的速度,有些出乎李愔的预料之外。

    比方说,西方的科研发展,也是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才来到一个高速爆发期。

    但是现在益州新城的科研院,确是在现在,就几乎开始了整个告诉爆发期。

    没办法,现在整个大唐的教育体系,是当时的欧洲,都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因为当时的欧洲,毕竟是一少部分人在研究,他们的科研成果,可能很长时间,才会形成教材流传。

    而现在呢?

    哪些基础知识,他们直接就可以从课堂上学到。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加入科研院。

    科研院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

    而现在,大唐还成立了专利法。

    甚至大唐的科研部门,可不仅仅局限于朝廷的科研部和益州新城的科研院。

    就连民间,都有科研组织存在。

    而狄仁杰,现在就是益州新城这边科研院的领头者。

    可以说,李愔彻底将狄仁杰的人生轨迹给带歪了。

    将原本的一个相才,硬生生的带成了一位科学家。

    估计现在就算是让狄仁杰去当官,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