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问话的御史,及时改变了问题。
“老乡,你们的官署被烧,听说你们好多业务都办理不了。你们的生活,难道不受影响吗?”
听到那个御史这么问,那个百姓不由来了兴致,拉着这个御史的手说道:
“你是外地来的撒?你这是根本就不了解情况嘛!怎么会有业务办理不了撒?蜀王早就下达命令,在各地都有临时办事处,所有的业务都是现场办理。”
“现在的速度可快了,不像是以前,要跑好几趟都办不好。现在就在哪等一会就能办好!人家蜀王还专门在每月十五,成立了一个节度使工作日,整个剑南道所有的百姓,无论有什么冤屈,或者发现那里不好,都可以去投诉。”
“你是不了解情况勒!走,我现在就是去临时办事处的,我领你们去看看。”
听到这个百姓的话,这个御史不由的傻眼了。
什么?
居然还有这种情况?
该死的,为什么他不知道!
早知道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出头弹劾蜀王啊?
现在就希望这临时办事处,没有这百姓说的那么好吧。
李世民等一行人,跟随着这个百姓,很快就来到了临时办事处。
到了地方之后,领路的百姓也顾不上他们了,连忙去排队去了。
这个临时办事处,就是在一个宽阔的露天的场所,搭建了一个帐篷,摆了几张桌椅而已。
现场排着不短不长的队伍,李世民他们感觉到好奇,不由凑了上去。
“你们几个,办事到后面排队去,不准插队!”
“就是啊,凡事总要讲究个先来后到吧?凭什么插队啊?”
“真没有教养!”
“龟儿子的,再不到后面去揍他个鳖孙!”
这时候,高士廉赶紧说道:“乡亲们,乡亲们,我们是外地来的游客。我们不办事,就是觉得好奇,过来看看。”
听高士廉这么说,那些正在排队的百姓,才停止了躁动。
这时候,正好轮到一个老丈过来办理事务。
正在办公的官员,不由从身边搬过一个贞观椅来放到老人身边。
然后说道:“老丈,来,你坐下。”
这一幕,顿时让老丈受宠若惊,连连说道:“长官,俺不用做,俺不用做,俺站着就行。”
办公的官员和气地说道:“老丈,来,快坐下。口渴不?我给你倒碗水喝吧!”
一边说着话,一边倒了碗水递给老丈。
这边,则是迅速地帮老丈处理好事务。
老丈感激不尽,没口子的称赞。
而这个官员则是指着旁边的一个牌子说道:“老丈,我们是为百姓服务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第520章 再弹劾蜀王
这段事情,的确是积压了不少的案件。
这也导致,下午前来办理业务的百姓越来越多。
而蜀王,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一个下午,甚至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那些围观的预备官员,纷纷要来帮忙,都被李愔给拒绝了。
李愔的理由是,等到这批官员到地方之后,可能也会是他们一个人独当一面。
碰到这种情况,他们要怎么做呢?
今天,李愔就会给他们做出一个示范来。
因为李愔的业务熟练,动作很快。
因此,尽管来的人很多,但是始终没有排起长队。
但是一直到天色昏暗,还有人赶来。
那些官员都以为,蜀王一定会让他们明天再来。
毕竟今天蜀王也累了,并且按照正常时间的话,他们也该下班了。
但是令他们震惊的是,蜀王并没有休息,而是命人掌灯,一直帮所有百姓都处理完业务,李愔这才停止了这一天的工作。
这一天,李愔真是被累了个够呛。
从小六子手里接过碗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水。
然后对围观的那些预备官员说道:“今天本王是如何办公的,你们也都看到了。本王的要求就是至少要达到本王的这个标准!本王能够做到的,本王相信你们也能够做到。”
“如果自认为做不到的,现在就可以退出,但是如果被本王知道,你们上任之后,而做不到这一点的,那时候本王就要进行惩罚了!”
那些预备官员齐声说道:“殿下请放心,我们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官员散去之后,等明日,就会到各自的岗位上岗。
而近日,蜀王给他们上了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颗。
对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来人来,这一课,将会影响到他们一生。
而蜀王办公的事情,也在整个益州流传开来。
并且还在向周围的各州县蔓延。
蜀王办公,当场悬挂为百姓服务的牌子,每月的十五日,是节度使工作日。
所有的百姓有冤屈,或者是看到哪里政务有不好不对的地方,都可以无条件的到节度使府进行投诉。
而蜀王李愔,将会利用那一整天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
这样的消息,让无数百姓,都感动的为之流泪。
他们剑南道的百姓,碰到蜀王,真的是他们的福气啊!
……
长安,皇宫,早朝。
高士廉上奏道:“皇上,最近臣接到剑南道的匿名举报,他们弹劾蜀王滥用权限,将剑南道的底层官吏几乎一网打尽。然后全部换上自己的私人。”
“整个剑南道,因为蜀王的这一举动,导致底层的机构瘫痪。老百姓怨声载道,民愤四起啊,皇上。这件事情,还请皇上定夺。”
听到高士廉的话,李世民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其实换底层官吏一事,李愔事先是和李世民商议过的。
只不过,李世民也没料到,李愔居然会将事情搞成这样。
听到高士廉居然主动弹劾蜀王,那些御史不由的大喜,顿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边,蜂拥而上。
这些御史,大部分都是世家的喉舌。
原本蜀王在剑南道搞的那些事,令五姓七望等世家很纠结。
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他们这个时候攻击蜀王,八成不会起到什么效果。
所以他们这时候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弹劾蜀王。
而现在,居然有个重量级的大佬高士廉主动跳出来弹劾蜀王,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这绝佳的机会呢?
“皇上,臣弹劾蜀王。蜀王在剑南道,派遣大军,夜入死宅,将整个剑南道几乎所有底层官员,全部拿下,听说还当场杀害了好多人啊,皇上!”
“皇上,蜀王在剑南道肆意妄为。百姓们群情激奋,但是毫无办法啊!现在剑南道,已经是蜀王的剑南道了!剑南道的百姓,只知蜀王,而不知皇上啊,皇上!”
“皇上,现在蜀王在剑南道拥兵自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王!如今倒行逆施,以致民声鼎沸,如果再不正视的话,必将酿成大祸啊,皇上!”
看到这一幕,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到了笑意。
高士廉只不过带个头而已,这些御史,必然会像疯狗似的,猛地扑上去撕咬。
高士廉弹劾蜀王的,还是事实。
而这些御史呢?
最擅长的,就是上纲上线。
现在已经将拥兵自重,名副其实的西南王都说了出来。
就差说蜀王要造反了。
而纵观历朝历代的皇上,哪一个对谋反不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重处理?
经此弹劾,蜀王只怕很难过的去这一关了。
而以程咬金为代表的那群武将,一听到这群御史在这里满口喷粪就来气。
这帮家伙,整天正事不干,就知道在这捕风捉影。
没事就喜欢弹劾这,弹劾那的!
你弹劾别人也就罢了,但是弹劾蜀王,那就不行!
因为,这帮老货的儿子,基本上都在剑南道,跟着蜀王混呢!
如果蜀王被他们诬陷成造反的话,那他们的儿子,还能跑的掉吗?
甚至就连他们,也会受到连累啊!
这帮御史,弹劾蜀王,不就等于弹劾我们吗?
于是,程咬金率先忍不住了。
就在那帮御史弹劾的正欢的时候,程咬金冲上去就是一通骂。
“少在哪满口喷粪!噢,蜀王在剑南道,动了你们的利益了是不是?只要是对你们不好的,就都不是好人,就都是造反的坏蛋是不是?”
“你们这帮狗东西,除了这招,还会什么?你们这叫什么?这叫排除异己,你们这叫欺君罔上!你们在搞党争!你们合起伙来,一致对外啊?”
额,程咬金的反击,也不可为不犀利。
党争,也是皇上最为讨厌的一点。
而更重要的是,程咬金这么说,还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事实上,这些御史的行为,和程咬金所说的真的相差无几。
平时大家都知道,但是谁都没有说出来过,也不会说出来。
而现在程咬金一说出来,李世民马上就要想想,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是不是故意针对蜀王,故意陷害蜀王的呢?
………………………………
第521章 长孙皇后的主意
并且程咬金聪明就聪明在,他没有为蜀王辩解。
如果程咬金夸赞蜀王的功劳多大,为大唐做了多少事的话。
那么那些御史马上就可以进行反击,正因为蜀王立过那么多的功劳,所以现在对他已经封无可封了,心里野心膨胀。
这样一来,反倒是不好辨了。
于是,程咬金上来就先将水给搅和混了,把那群御史一同拉进泥潭里面。
有本事,咱们就别讲道理,咱们就开始骂战,实在不行来全武行也行。
在这个领域,程咬金觉得,自己让他们半张嘴,两只手,他们都赢不了。
果然,接下来武将齐上,上来就是指着那帮御史的鼻子一通乱骂。
接下来,整个朝堂乱成了一团麻。
“住口!你看看你们,啊!你看看你们?你们都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一个个的,成什么样子?菜市场吗?凡是吵闹者,一律罚俸一年!以后再有如此者,重重惩处!退朝!”
李世民面带怒色,一甩袖子离开。
又罚俸禄?
额,这都罚了多少年了的?
程咬金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愣是没算明白。
反正他被罚的俸禄是最多的,估计十年之内,是别想领到俸禄了。
十年之后也不好说,谁能保证他这十年之内,不会被罚俸禄呢?
不过程咬金家产颇丰,也不指望俸禄吃饭,因此罚俸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惩罚。
再说唐皇李世民,退朝之后,脸上兀自带着怒色。
而在心里,李世民则是陷入纠结之中。
今日在朝堂之上,李世民之所以发那么大的火,其实并不是因为文武官员的吵闹。
实际上,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几乎已经成为大唐贞观年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让李世民莫名烦躁的是,他竟然觉得,其实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那边,说的都有道理。
虽然蜀王做一切事情都会和他请示,蜀王在做什么,李世民也一清二楚。
整个西南的形式,因为蜀王的坐镇,已经彻底稳固下来。
但是今天那帮文臣的话,也让李世民心里产生了猜忌。
蜀王的势力越来越大,难道就一点想法都没有嘛?
就算现在没有,那么以后难道也不会有吗?
他身边的人,又岂会甘心?
而另外一边,程咬金的话,也同样让李世民感觉到担忧。
现在世家的力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大到朝堂之上,已经很难再听到别的声音。
如果他们想要对付哪一个官员的话,那么那个官员,将会很难逃的掉。
如此一来,这江山,到底是我李家的江山啊,还是你们这些世家的江山?
而世家和蜀王之间,已经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让蜀王和世家死磕,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想心事太过专心,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一个宫殿之外。
李世民抬头看时,发现前面竟然是立政殿。
李世民本能地就想往回走。
额,最近李世民最常去的地方,要数杨妃的含象殿。
杨妃所用的化妆品,所穿的服饰,还有房间里的摆设,都让李世民有种说不出的新鲜感。
其实对于一个皇上来说,最难得的,便也是新鲜感这三个字吧?
当然,这一切,自然都是远在益州的蜀王孝敬杨妃的。
李世民还记得,昨天晚上在含象殿里,自己摆弄了好长时间的魔方,也没能将之复原。
天色已晚,李世民放在一边,不让人动,还想着今天去继续摆弄呢。
就在李世民已经转了半个身体的时候,却是发现长孙皇后站在门口,正幽怨地看着自己。
“皇上这是不认识道了吗?莫非连臣妾住在哪都不知道了?”
霍!
居然被观音婢看到了,这事儿整的。
李世民顿时哈哈一笑说道:“观音婢,朕这不是正要来看你的吗?”
长孙皇后幽幽地说道:“皇上可是好久都不到臣妾这里来了,臣妾都快不记得皇上的样子了呢!皇上,快里面请。”
将李世民让进屋里,在沙发上坐下,长孙皇后亲手为李世民泡了一杯茶端了上来。
长孙皇后不由问道:“臣妾见皇上面有怒容,是不是又碰到什么烦心事了?”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不由叹息道:“知朕者,观音婢也!”
整个内宫里面,也只有长孙皇后才会说这种话。
当然了,其他的嫔妃,根本不会也不敢关心这些政事。
听到长孙皇后的询问,李世民不由将李愔和世家的事情,向长孙皇后讲述了一遍。
这些政事,李世民从来都不曾隐瞒过长孙皇后。
而长孙皇后听完之后,这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一次,里面牵扯到了蜀王。
而蜀王,羽翼逐渐丰满,现在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
长孙皇后再贤惠,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她放在第一位的,仍然是自己的儿子。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如果长孙皇后没有死那么早的话,那么太子李承乾会不会被废,都要打上一个疑问。
但是长孙皇后十分聪明,她非常清楚,皇上为什么如此看中自己。
那是因为,无论是皇上所说的哪一件事情,她考虑问题的角度,从来都不是站在她自己或者是太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是要站在整个大唐的角度去考虑。
而这,也是皇上敬重她的原因。
因此,在思讨了半晌之后,长孙皇后不由笑道:“皇上,臣妾以为,愔儿是个好孩子,断然不会这么胡闹的。并且,有愔儿在,就能牵制世家。而有世家在,愔儿也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
“皇上如果不放心的话,大可以到益州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岂不是什么事情都明了了吗?这是臣妾的一点愚见,希望能给皇上一点帮助。”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不由以手扶额,大笑道:“朕有皇后,实乃是朕之幸事也!这件事情,就按皇后所说办理好了。”
长孙皇后的一番话,真的让李世民想通了。
有世家在,蜀王想做什么,必然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而自己,也就知道了。
所以,在世家没有彻底被消除之前,确实不用太过顾忌蜀王。
………………………………
第522章 为百姓服务(三更毕)
第二日,李世民再次召集百官早朝。
等议完朝廷大事之后,李世民不由对群臣说道:“昨日,申国公还有一干御史弹劾蜀王。朕回去想了一夜,觉得不能但听凭你们一面之词。”
“所以,朕决定,带着申国公、众御史,到剑南道亲自走一走,看一看。看看事情到底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现在宣太子监国,众位爱卿随朕一起去剑南道。”
自从蜀王去了益州,修建完铁路之后,半天时间就能到益州。
正因为便利,李世民也没少去益州。
一年要去好几次,对此,百官也都习惯了。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程咬金连忙说道:“皇上,俺老程去保护你!”
李世民直翻白眼,霍,你那是去保护我的么?明明是你自己想去益州!
不过,对这帮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老臣子,李世民还是非常优待的。
“那好,卢国公就跟朕一起去吧!”
这时候,尉迟恭连忙喊道:“皇上,还有老臣!”
秦琼:“还有我,还有我!”
李世民满头黑线,不想搭理这群老货。
……
散朝之后,李世民带领高士廉众御史,还有程咬金等一帮老将,一千羽林军,直奔火车站。
半日之后,众人就来到益州。
李世民今日才决定要到益州来,半日的时间他们就来到了益州。
所以,消息绝对不会传到益州来,也不怕蜀王提前弄虚作假。
而高士廉和一干御史,也根本没有得到益州的任何消息。
此时他们还以为,益州的地方官署,都被大火烧毁,没有几个月的功夫,休想修建起来。
所以,地方的事务,必然堆积如山,百姓必然怨声载道。
所以此时他们的心里,十分的淡定。
皇上不是不相信他们,要亲自到益州来走一走,看一看吗?
哼!
等皇上看到益州的乱象,倒是要看看,皇上该如何收场。
到了益州,下了火车之后,李世民命那些羽林军前往益州新城。
而李世民等人,则是装扮成商人,暗中带了一队影卫,直接到下面微服私访。
不多时,他们就到了益州辖下的一个县城。
在高士林和一干御史看来,这里因为蜀王大肆抓捕,官衙被烧,必定十分混乱。
然而等他们进城之后,并没有发现这一幕。
县城之内,仍然和往常一般,秩序分明。
没有看到他们原本想象中的乱象,高士廉和一干御史,不由有些傻眼。
这时候,一个御史不由拦下一个进城的百姓,然后问道:
“老乡,向你打听个事啊!”
“啥子事嘛,你说撒!”
“听说你们这里,前两天官府抓了很多人?官府怎么能乱抓人呢?你们难道不怕吗?”
“怕个啥子嘛!你是不知道撒,这被抓去的人啊,可坏啦!他在位的时候,贪赃枉法,不知贪污了多少!蜀王让他们填补亏空,他们居然将官署都给烧掉了!这不,现在官署还在修建的撒!你说他们该不该抓?”
嗯?
原来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他们贪赃枉法,蜀王只是让他们填补亏空,他们居然将官署都给烧掉了?
如果不是朕亲自来的话,这个消息,就被他们埋在鼓里了!
嗯,还有朕的影卫,还真是个摆设啊,连这种路人都知道的消息,居然都打听不出来?
还是说,朕的影卫之中,也有世家之人?
一时间,李世民不由的无限狐疑起来。
而听到这个百姓的话,问话的御史不由暗暗叫苦。
原来这里的消息,他并不是十分了解。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了。
所以,问话的御史,及时改变了问题。
“老乡,你们的官署被烧,听说你们好多业务都办理不了。你们的生活,难道不受影响吗?”
听到那个御史这么问,那个百姓不由来了兴致,拉着这个御史的手说道:
“你是外地来的撒?你这是根本就不了解情况嘛!怎么会有业务办理不了撒?蜀王早就下达命令,在各地都有临时办事处,所有的业务都是现场办理。”
“现在的速度可快了,不像是以前,要跑好几趟都办不好。现在就在哪等一会就能办好!人家蜀王还专门在每月十五,成立了一个节度使工作日,整个剑南道所有的百姓,无论有什么冤屈,或者发现那里不好,都可以去投诉。”
“你是不了解情况勒!走,我现在就是去临时办事处的,我领你们去看看。”
听到这个百姓的话,这个御史不由的傻眼了。
什么?
居然还有这种情况?
该死的,为什么他不知道!
早知道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出头弹劾蜀王啊?
现在就希望这临时办事处,没有这百姓说的那么好吧。
李世民等一行人,跟随着这个百姓,很快就来到了临时办事处。
到了地方之后,领路的百姓也顾不上他们了,连忙去排队去了。
这个临时办事处,就是在一个宽阔的露天的场所,搭建了一个帐篷,摆了几张桌椅而已。
现场排着不短不长的队伍,李世民他们感觉到好奇,不由凑了上去。
“你们几个,办事到后面排队去,不准插队!”
“就是啊,凡事总要讲究个先来后到吧?凭什么插队啊?”
“真没有教养!”
“龟儿子的,再不到后面去揍他个鳖孙!”
这时候,高士廉赶紧说道:“乡亲们,乡亲们,我们是外地来的游客。我们不办事,就是觉得好奇,过来看看。”
听高士廉这么说,那些正在排队的百姓,才停止了躁动。
这时候,正好轮到一个老丈过来办理事务。
正在办公的官员,不由从身边搬过一个贞观椅来放到老人身边。
然后说道:“老丈,来,你坐下。”
这一幕,顿时让老丈受宠若惊,连连说道:“长官,俺不用做,俺不用做,俺站着就行。”
办公的官员和气地说道:“老丈,来,快坐下。口渴不?我给你倒碗水喝吧!”
一边说着话,一边倒了碗水递给老丈。
这边,则是迅速地帮老丈处理好事务。
老丈感激不尽,没口子的称赞。
而这个官员则是指着旁边的一个牌子说道:“老丈,我们是为百姓服务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第523章 诛心之言
经过这个官员的指点,李世民一行人才看到,旁边果然立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为百姓服务五个大字。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接下来,他们又观察了半晌,发现这个官员从始至终,对待百姓的态度都十分和蔼可亲。
办公的效率,的确是非常高。
好多事务,当场十分钟之内就办理完毕。
小半个时辰之后,李世民率先迈步,向外走去。
跟随在李世民身后的高士廉还有一干御史,脸色相当尴尬。
李世民不由淡淡地问道:“这就是你们弹劾蜀王之处?益州混乱无序?蜀王乱用职权?胡乱抓捕官员?民声鼎沸?”
这话,真的是诛心之言啊!
高士廉连忙羞愧地说道:“皇上,微臣误听下面官员的片面之词,并没有经过求证,就对蜀王加以弹劾。这是微臣的过错,望皇上重重惩罚!”
而旁边的御史则是讪讪地说道:“皇上,这只是一地的情况,不一定整个剑南道所有地方,都是如此。如果没有临时办事处的话,那所有的事务,都要积压下来。”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是这样吗?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们就多走几个地方看看好了。”
接下来,李世民他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转了四五个县乡。
但是无一例外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临时办事处。
每一个地方的官员,态度都非常好,效率都非常高。
每一个地方的百姓,都对蜀王感恩戴德。
跟随在李世民身后的高士廉等人,脸上的羞愧之色,越来越浓郁。
而那些御史,则是脸色惨淡。
李世民寒声说道:“原来你们,就是这么弹劾人的么?如果不是朕亲自下来观看的话,还会一直被你们蒙在鼓里!”
“说不定,还真会如了你们的愿,惩罚蜀王!朕如果这么做了的话,那么朕,岂不就是昏君吗?”
“朕在皇宫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们来告诉朕。你们想让朕知道什么,朕才能知道什么!”
“但是朕万万没想到,你们竟然是如此的指鹿为马!你们可以随意捏造事实,肆意攻击一切和你们不同阵营的政敌!你们,是要朕当昏君,你们,真是其心可诛啊!”
听到李世民的话,高士廉还有那帮御史,在也站不住了。
不由全部跪倒在地上,满脸羞愧之色。
“皇上,臣等也是被下面官员所愚弄,臣等,也是被他们蒙在鼓里啊,皇上!”
“如果臣等知道事情真相的话,又怎么会如此颠倒黑白,冤枉有功之臣呢?”
哼!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子直接离开。
……
到了傍晚,他们来到益州新城。
而李愔,早带着益州的官员,在新城门口迎接。
“儿臣不知父皇驾临,迎驾来迟,还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哈哈一笑,不由上前将李愔扶起来,然后说道:“是朕故意没通知你的,你又何罪之有呢?还有,以后不用这么大张旗鼓的迎接朕,朕不喜搞这些排场!”
说起来,李世民对李愔,是有愧疚的。
这一次他为什么到剑南道来呢?
还不是因为他不信任李愔?
现在亲眼看到了,愔儿做的一切,都非常好。
是自己因为那些御史的弹劾,而对愔儿起了猜忌之心。
接下来,李愔将李世民等一行人接入新城之中,好好款待。
吃过饭之后,就将李世民安排在节度使府内。
至于程咬金等一帮老货,自然是安排在益州新城里面。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起床,洗漱完毕。
刚刚走出门来,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只浑身黑白相间,浑身毛茸茸的,十分可爱的一只小动物,正在面前好奇地打量着自己。
看了半晌,似乎很好奇,不由迈步向前走来。
不料,却是一个不小心,一下子被绊倒在地上,叽里咕噜就向下滚来。
李世民不由被吓了一跳,唯恐摔坏了这个小家伙。
不过很快,这个小家伙就停了下来,然后从地上爬起来,浑身一抖,顿时就将身上沾的东西全部抖落。
然后再次好奇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