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晌之后,房玄龄才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不过,也不得不防。”

    李世民点头问道:“房爱卿,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处理?”

    房玄龄不由说道:“皇上,微臣以为,我们可以赏赐吐谷浑,甚至和吐谷浑联亲。这样一来,有吐谷浑在前,吐蕃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房玄龄说完之后,长孙无忌微笑着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乃谋国之言!其实,如果当初松赞干布前来求婚的时候,我们赐下公主和他们联亲,哪里还有有现在的顾虑呢?”

    听到两人的话,李世民微微点头,然后对房玄龄说道:“房爱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处理吧!和吐谷浑联亲,就能制衡吐蕃,不使我大唐左右为敌。”

    “是,皇上!”

    商议完毕之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派出使者,前往吐谷浑,准备和吐谷浑联亲。

    因为现在大唐正在和突厥开战,房玄龄为了防止有什么变故,当日就派出使者,命他日夜兼程,前往吐谷浑。

    使者前往吐谷浑,准备和吐谷浑和亲的消息,很快就就五姓七望等世家得知,然后传播给自己派系的各地官员。

    凉州刺史卢浩也很快就得知了这一消息。

    而就在此时,蜀王李愔的书信,也被送达卢浩手中。

    当他看完蜀王送来的书信之后,忍不住勃然大怒。

    这个蜀王,真是欺人太甚了!

    你远在益州,居然还想遥控本官吗?

    虽然你是节度使,但是你根本就管不到我凉州的事情,未免太过嚣张跋扈了吧?

    不过很快的,这卢浩就想起一件事情来。

    对了,朝廷不是派出使者,要和吐谷浑和亲吗?

    既然如此的话,吐谷浑又怎么可能派兵袭击凉州呢?

    现在,蜀王的这封信,就是一个大大的把柄啊!

    想到这里,卢浩不由的狞笑起来!

    蜀王啊蜀王,这可都是你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想到这里,卢浩拿起笔来,笔走龙沙,刷刷写下一道弹劾的奏折,连同蜀王写给他的书信一并封好。

    然后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快速将弹劾的奏折送到长安。

    与此同时,卢浩还秘密联络了五姓七望等世家,让他们在长安城中进行配合,务必要将蜀王拿下!

    哼哼!蜀王啊蜀王,这一次,看你怎么死!

    想到这里,卢浩的脸上,不由露出阴险的笑容。


………………………………

第438章 长孙无忌出手

    朝廷收到来自凉州的奏折,而奏折的内容,居然是弹劾蜀王李愔。

    看到这个奏折之后,李世民又惊又怒,同时心里也在暗自埋怨李愔,实在不该如此多事。

    愔儿的这封书信,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提醒凉州提防吐谷浑的突然袭击。

    但是现在大唐刚刚派出使者前往吐谷浑,准备和他们和亲,现在使者只怕已经来到吐谷浑了吧?

    吐谷浑又怎么可能袭击凉州呢?

    凉州刺史卢浩,本来就是五姓七望中,卢家的成员。

    五姓七望现在和蜀王,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卢家又怎么可能错过这次大好时机呢?

    不过,蜀王固然有错误,但是用心良苦,又是自己的儿子,李世民自然是不准备惩罚他的。

    所以李世民准备将这件事情拖过去,先将奏折压下,等过段时间,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这一日早朝的时候,朝廷上的大事,差不多已经商议完毕,李世民不由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吗?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就退朝!”

    近日,杨妃又用了一款新型香水,李世民非常迷恋这种味道。

    李世民还准备退朝之后,到含象殿里,好好再嗅一嗅这香水的味道呢。

    而就在此时,高士廉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奏。”

    李世民看了高士廉一眼,微感差异,忍不住问道:“高爱卿有何事奏?尽管说来。”

    高士廉不由说道:“臣弹劾蜀王李愔!”

    轰!

    高士廉的这句话,再次在朝堂之上,掀起惊涛骇浪。

    没想到,这一次高士廉居然会弹劾蜀王!

    蜀王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高士廉?

    听到高士廉的话,李世民脸上也不怎么好看,忍不住看向高士廉问道:“高爱卿,不知你因何弹劾蜀王啊?”

    高士廉郑重地说道:“皇上,蜀王李愔,无辜给凉州刺史书信,危言耸听,蛊惑凉州刺史陈兵于吐谷浑边界。如果凉州刺史真的那么做的话,那么势必会恶化和吐谷浑的关系。”

    “而我们现在,正准备和吐谷浑和亲的关键时刻。蜀王此举,有破坏我和亲计划之嫌,恳请陛下严惩蜀王,以儆效尤。”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得不说,高士廉的这个理由是非常充分的。

    但是众人仍然有些难以理解,高士廉出头的缘由。

    因为,高士廉和蜀王之间,似乎并没有恩怨啊。

    就在此时,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陛下,臣附议,臣以为蜀王此举失当,必须要严惩,望陛下明鉴。”

    在长孙无忌之后,那些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纷纷站出来附和。

    原本在王信牢中自尽之后,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嚣张气焰遭受沉重打击,最近一段时间老实了很多。

    但是现在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居然出头弹劾蜀王,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自然不肯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而高士廉之所以弹劾蜀王,在长孙无忌站出来之后,答案自然揭晓。

    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出面,自然是因为长孙无忌的缘故。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弹劾蜀王,不消说,自然是为了帮助太子。

    因为现在蜀王的崛起,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让长孙无忌感觉到了压力。

    所以,现在碰到这么好的能够打击蜀王的机会,长孙无忌自然不肯放过。

    而看到长孙无忌出面弹劾李愔,李世民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件事情,的确是愔儿孟浪了啊,被人抓住了把柄。

    而长孙无忌今日的行为,也让李世民对他心生不满。

    但是这件事情,偏生李世民还不好偏袒。

    李世民不由问道:“诸位爱卿,对这件事情,不知你们有什么看法啊?”

    李世民话音刚落,程咬金就挖着鼻孔站出来说道:“长孙大阴逼,高老头,你们怎么能这么无耻?那些御史,整天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从来都没获罪过!现在蜀王因为好心,写了一封书信就获罪?你是不是脑袋秀逗了?你怎么能这么无耻?”

    在程咬金之后,尉迟恭等人也纷纷站出来,职责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人无耻。

    而长孙无忌则是冷笑着说道:“御史有风言闻事的权利,而蜀王并非是御史。并且蜀王越俎代庖,插手其他州的事务,并且将有可能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加以惩处的话,如何能够警示后人?”

    程咬金泼口大骂道:“长孙大阴逼,你不要狡辩,你这分明就是诬陷!你卑鄙无耻!你下流,你无赖!”

    长孙无忌冷笑道:“程大傻子,这是在朝堂之上,你不要胡搅蛮缠!”

    一时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文臣,和以程咬金为首的一帮武将,顿时吵在一起,不可开交。

    “好了,够了,都给朕住口!亏你们还是朝廷重臣,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李世民一发火,下面的百官顿时住口。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程咬金等武将,其实就是和长孙无忌在胡搅蛮缠。

    真正的道理,还在长孙无忌一方。

    而他们,又死咬着这一点不放。

    就算是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也没办法偏袒蜀王李愔。

    最终,李世民只好无奈地问道:“辅机,依你之见,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置呢?”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心里大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蜀王犯下大错,可以收回他节度使一职!”

    原来,长孙无忌最终的目的在此!

    节度使,等于一方的土皇帝。

    如果蜀王在益州拥兵自重,到时候还真的不好拿他怎么样。

    而拿掉蜀王的节度使一职之后,就很容易摆布了。

    在长孙无忌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其他的文官纷纷附和。

    李世民最终,也只能无奈地说道:“那好吧,那这件事情,就交给辅机你来处理吧!”

    “是,微臣遵命。”

    得到李世民的允许之后,长孙无忌脸上不行于色,心里却是大喜过望。

    能够拿下蜀王的节度使,蜀王就不再是太子的威胁。


………………………………

第439章 对蜀王的惩罚

    此时,大唐使者周烈已经来到吐谷浑。

    吐谷浑的可汗伏允,听到大唐使者来到吐谷浑之后,先是大吃了一惊。

    他刚刚和松赞干布商议完毕,准备由他们出兵攻打凉州,与此同时,吐蕃出兵攻打益州。

    这样一来,大唐就等于三下开战,一定能够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不但能够拿下凉州,甚至可以继续扩充他们吐谷浑的底盘。

    至少,他们也能抢夺惊人的财富。

    现在,距离他们起兵的时间,已经没有几天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唐居然派遣使者前往,到底几个意思?

    伏允内心其实还是相当畏惧大唐的,如果大唐真的提前知道了他们的意图的话,他们绝对会损失惨重。

    怀着惊疑不定的心情,伏允隆重接待了大唐的使者周烈。

    而当伏允得知,大唐的使者前来的意图,居然是要和吐谷浑和亲的时候,伏允不由大吃一惊。

    当然了,和亲的对象,自然不是伏允。

    而是他的儿子伏顺,对象也不可能是李世民的亲女儿,而是会在那些郡王之女中,挑选一个出来,加封为公主,然后下嫁。

    但是就算如此,对他们吐谷浑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殊荣。

    因此,当伏允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居然犹豫起来。

    在和吐蕃联手攻打大唐,和和大唐联亲,对抗吐蕃这两者之间,犹豫了一下。

    最终,伏允痛快地答应和大唐和亲。

    又送给大唐使者周烈大量的财物之后,将大唐使者恭恭敬敬地送出境内。

    然后,伏允找来慕容孝隽,共同商议这件事情。

    慕容孝隽是伏允的心腹大臣,深得伏允的信任。

    但凡有大事,伏允总会争取慕容孝隽的意见。

    等慕容孝隽到来之后,伏允不由询问道:“军师,现在大唐又要和我们和亲,现在我们该当如何取舍?”

    慕容孝隽微微一笑,然后对伏允说道:“可汗,大唐和我们和亲,目的其实只不过是要我们帮他们对抗吐蕃罢了。我们。其实只不过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

    “甚至,如果吐蕃真正攻击我们的话,大唐都未必来得及出兵。甚至他们未必会出兵!而吐蕃呢?当然也不是真心实意的要和我们结盟,只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但是,属下认为,我们和吐蕃合作,对我们更加有利。在攻击大唐凉州的时候,我们可以放缓进宫的步伐,尽量不惹怒大唐为主。让大唐将视线,主要放在突厥和吐蕃身上,到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作战计划,争取达到利益最大化。”

    听完慕容孝隽的话,伏允不由连连点头,对慕容孝隽说道:“军师所言极是,那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两日之后,我们就伏击大唐的凉州,现在军师做好战前准备。”

    ……

    此时,李愔正在蜀王府中,研究酿酒。

    因为李愔发现,最近益州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游客数量正在陆续减少。

    这说明,益州的吸引力开始下降。

    如果不能拿出新的看点的话,迟早旅游人数会越来越少。

    如果想要持续保持热度的话,就要不断的推出新的东西。

    而酒,就是李愔下一步准备推出的东西。

    三种新型农作物的推出,使的大唐不用担心缺少粮食。

    现在酿酒,正好可以提高这些粮食的附加值。

    而现在大唐的酒,度数很低,普通的白酒,度数也就十度左右,相当于后世的啤酒的度数。

    千万不要以为,李白斗酒诗百篇,被叫做诗仙,酒量就大的惊人。

    别说是在唐朝,就算到了宋朝,都没酿造出高度酒来。

    而现在,李愔直接命人在益州建立了一个酒厂。

    这个酒厂厂长的人选,李愔再次找到了乔七。

    乔七是李愔来到益州之后,最为信任的益州当地人。

    乔七一家,原本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

    而现在呢?在整个小河村,乔七可以说是第一家。

    就算放在整个益州,乔七隐然间都能排的上号。

    这一切,可都是蜀王李愔带给他的。

    所以,蜀王无论安排他什么差事,乔七都尽心尽责地完成。

    哪怕他现在的身价,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能安安稳稳的做个富家翁。

    很快,益州酒厂就在益州成功建立。

    酒厂的规模很大,里面建造了好几个酒池。

    当然了,先期的产量,肯定跟不上来。

    但是李愔决定直接一步到位。

    暂时酿酒的原料为地瓜。

    额,其实酿酒最好的原料其实是高粱,或者用五粮酿造。

    但是谁让现在益州最多的农作物是地瓜呢?

    反正只要能生产出高度酒来,在大唐就绝对能够畅销。

    至于品质,后期慢慢再做就是了。

    酒厂初期,最重要的,其实是工艺的保密。

    做酒厂,李愔并没有上太好的工艺。

    一旦工艺泄露的话,别人拿到这些工艺,肯定能制作出高度酒来,然后和他们竞争。

    李愔当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将酒厂交给乔七,李愔还是极为放心的。

    而就在李愔正在忙活酒厂的时候,小六子却是前来禀报,说是有钦差前来。

    听到这个消息,李愔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嘛?

    如果是普通事情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派遣钦差前来宣读圣旨。

    但是如果是出什么事情的话,为什么自己是事先,并没有得到半分消息呢?

    大惑不解之下,李愔连忙回到节度使府,迎接钦差。

    这一次来的钦差是熟人,是孔颖达。

    看到孔颖达,李愔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李愔可是当过孔颖达一段时间的先生,教授他拼音知识。

    然后,在当先生的时候,李愔可是有好几次提问孔颖达,孔颖达回答不上来,被打手掌心。

    然后就在毕业的那天,孔颖达还出言威胁过他。

    不过后来,两人一直就没怎么见面。

    现在在益州见面,李愔顿时感觉到有一丝尴尬。

    不过孔颖达脸上,却是并没有仇人见面的那种敌视,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

第440章 袭击凉州城(三更毕)

    再次见到蜀王李愔,孔颖达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之前蜀王打过他手掌心的事情,当时孔颖达的确是很气。

    但是过去那么长时间,他早就忘记了。

    作为儒家的传承者,这点气度他还是有的。

    蜀王的能力,孔颖达是认可的。

    蜀王做的很多事情,可以说是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尤其是对大唐的百姓来说,绝对是莫大的福音。

    但是无奈他做的太过出色了,反倒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猜忌。

    所以这一次,才会遭到一干大臣们的弹劾,从而遭受到贬谪。

    因此在此面对李愔的时候,孔颖达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在见过礼之后,孔颖达不由对李愔说道:“蜀王,你做好心理准备。”

    听到孔颖达的话,李愔不由若有所思地问道:“夫子,是不是这次的圣旨,是问罪于本王的么?”

    孔颖达咳嗽了两声说道:“蜀王听旨!”

    ……

    很快,圣旨宣读完毕。

    李愔才明白,原来因为自己给凉州刺史的一封信,竟然招致凉州刺史的弹劾。

    然后,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一起出手,硬生生将自己节度使的职务剥夺。

    接过圣旨之后,李愔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当然了,李愔之所以叹气,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遭遇。

    更是因为李世民的做法,让李愔感觉到不爽而已。

    李愔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喜欢和亲。

    事实证明,实力才是王道。

    和亲根本就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更让李愔担忧的是,他明明已经提醒了凉州刺史卢浩。

    但是他非但不听,反而还上奏折弹劾他。

    李愔怕的是,吐谷浑万一真的袭击凉州的话,到时候凉州毫无防备,必定会损失惨重。

    但是自己已经提醒过了,他们不听,现在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毕竟益州距离凉州,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李愔也不可能派兵前往凉州。

    现在,李愔已经不盼着能够唤醒他们了。

    现在李愔只盼着自己判断错误,吐谷浑不会袭击凉州,如若不然的话,凉州百姓,一定会生灵涂炭。

    来到益州之后,自己做了很多事情。

    但是实际上,还是有掣肘。

    现在更是将自己的节度使的职务给撤销了。

    看起来,必须更进一步,才能彻底摆脱掉这种情况啊!

    ……

    一日之后,吐谷浑点齐五千兵马,在即将黎明时分,悄悄侵入到凉州。

    所有的吐谷浑战马,马蹄上都绑上了厚厚的干牧草,这样就不会发出声音。

    他们如同嗜人的饿狼,悄无声息的靠近凉州的第一个村子。

    这一次戴军之人,乃是吐谷浑的军师慕容孝隽。

    而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就是攻入凉州城内,洗掠一番,然后视情况而定。

    为了不引起唐军的疯狂报复,他们不准备在凉州城内大开杀戒。

    但是进入凉州城,路过两个村子。

    为了避免走漏消息,这两个村子的村民——

    “前面两个村子的村民,格杀勿论!”

    随着慕容孝隽一声令下,五千吐谷浑士兵,迅速化身魔鬼,冲入前面的村子里面。

    黎明时分,有些百姓早起,刚刚走出家门,便碰到这些吐谷浑士兵。

    “来强盗了!快起来啊!拿刀和他们拼了!”

    大唐的民风,是相当强悍的,尤其是边塞之地。

    只可惜,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和这些训练有素的吐谷浑士兵相比,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的反抗,注定徒劳无功。

    一个个的百姓,倒在血泊之中。

    两个村子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无一幸存,统统倒在血泊之中。

    而他们,则是在村里找出一百套百姓的衣服,悄悄换上。

    通过这两个村子,则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来到凉州城外。

    而此时的凉州城,根本就不曾料到,吐谷浑的大军会杀将过来,那些守城士兵,对于兵临城下的吐谷浑士兵,一无所察。

    那一百多个,装扮成大唐百姓的吐谷浑士兵。

    三三两两的,前后交错,假装成是进行的百姓,很快就来到城门口。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看你们就不像是好人,来,过来盘查一下,身上有没有带武器啊?”

    领头的两个吐谷浑士兵,居然被守门唐军给拦了下来,心里不由一惊。

    难道被他们看出来了?

    其中一个吐谷浑士兵,正准备抽出腰间长刀的时候,却是被另外一个士兵及时制止住了。

    这个士兵,从腰间掏出两枚铜钱,卑躬屈膝地走过去说道:“长官,俺们可是正经百姓,就是前面那个村子的,这进城啊,就是为了卖点菜,您看?”

    “进去进去,别挡在门口,还不赶快滚进去?”

    “哎,长官,俺们这就进去。”

    说罢,给他身边的士兵使了个眼色,两人迅速进入城中。

    进城之后,做出一副累了的样子,寻了个角落歇脚。

    不多时,这一百多个吐蕃士兵,已经进来了大半。

    这一次,十几个吐蕃士兵装扮的百姓一起进城,再次被拦了下来。

    这些吐蕃士兵扔掉手中的菜篓,抽出长刀,猛地向几个守门官兵砍去。

    这几个守门官兵,何曾见过这种场面?

    “俺滴个娘啊!”

    吓得扭头要跑,却是两脚发软,噗通直接摔倒在地上。

    然后直接被吐蕃士兵砍瓜切菜一般,统统砍杀。

    然后,这些吐蕃士兵迅速清理城门口的大唐守军,然后紧紧的守住城门。

    城外的吐蕃士兵,看到这边已经得手,五千骑启禀,迅速骑马冲锋过来。

    这些吐蕃士兵,现在还是有着一丝的紧张的。

    他们惧怕的是,大唐士兵及时反应过来,迅速抢占城门。

    在他们入城之前,将城门关闭。

    这样一来,他们夺取凉州城的计划就彻底流产。

    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城门口的守门唐军,居然没有丝毫的战斗力。

    大半的唐军都被他们给斩杀。

    有几个幸运的唐军,正在外面晃悠着吃早点,看到吐蕃士兵冲杀进来,吓得撒腿就跑。

    周门口周围的百姓,更是被吓得四散而逃,竟然没有唐军上前夺取城门的意思。

    他们,竟然轻而易举的冲入到凉州城内。


………………………………

第441章 弃城而逃的刺史

    凉州刺史府内,此时卢浩正揽着一个新纳的小妾呼呼大睡。

    忽然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跟着传来蹦蹦的砸门声。

    “卢刺史,卢刺史,不好啦!不好啦!”

    卢浩很火,猛地拽开房门,一个窝心脚就踹了上去。

    外面报信的小厮,何曾料到这个?

    直接被卢浩踹了一个滚地葫芦。

    卢浩骂骂咧咧地说道:“大清早的,隔这号丧呢你?快说,是天塌了,还是你老子死了?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看本刺史今天不打死你!”

    被卢浩踹倒的小厮,这一脚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踹断肋骨,疼的在地上打滚。

    听到卢浩的问话,不敢怠慢,哭丧着脸说道:“卢刺史,不好啦,吐谷浑大军已经攻进城来了,这会子恐怕已经快到刺史府了!”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卢浩不由被吓的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彼其娘之,这么大的事,你特母亲的还不早说?”

    卢浩又惊又怒,起身飞快地冲进屋里,胡乱套上几件衣服,抓了一把细软,就向外跑。

    他新纳的那房小妾,很显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被吓得瑟瑟发抖。

    勉强在身上套上一件外衣,跑上来抓住卢浩的手,娇滴滴地说道:“夫君,带着妾身一起走。”

    结果被卢浩转身一脚踹倒在地上,卢浩一边骂骂咧咧地说道:“贱人!给本官死开!”

    摆脱掉小妾的纠缠之后,卢浩飞快地跑出去,牵出自己的骏马,叫上自己的几个贴身侍卫,匆忙打马向北门而去。

    凉州城的刺史卢浩,在听到吐谷浑的大军攻入城中之后,非但没有组织战士进行哪怕一丁点像样的抵抗,反倒是自己独自一人,弃城而去。

    刺史大人都已经跑了,其他将领可想而知。

    结果,慕容孝隽带领着五千吐谷浑士兵,原本以为会经过一场血战才能拿下凉州城。

    不料他们一路上只看到惊慌躲藏的百姓,狼奔豸突的守军,竟然不曾遇到一丁点儿抵抗。

    他们轻而易举地就占领了凉州刺史府,然后接管了整个凉州城的城防。

    原本对大唐极为忌惮的慕容孝隽,内心的野心不觉间已经膨胀了。

    他觉得,大唐军队,不过如此而已。

    攻打凉州城,实在是太轻松不过了。

    这让有种错觉,大唐其实不过是个花架子,如果连同突厥、吐蕃,未尝没有机会推倒大唐的统治,瓜分大唐的花花江山。

    接下来的时间,慕容孝隽命令手下的士兵,大肆搜刮凉州城内的财富。

    额,此时的慕容孝隽,还是比较慎重的。

    并没有命令手下士兵进行屠城。

    当然了,他也并没有阻止。

    因此,这些吐谷浑士兵,在凉州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一时之间,凉州城成为人间炼狱。

    ……

    话说凉州刺史卢浩,急匆匆如丧家之犬,惶恐恐似漏网之鱼。

    跑出凉州城,一直打马向外跑出几十里路,直到胯下的马儿受不了,累的直吐白沫,卢浩才惊慌地停了下来。

    现在,他倒是不担心吐谷浑的士兵会追上来。

    他现在担心的是,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因为凉州的地理位置特殊,靠近吐谷浑,他不但是凉州刺史,还统领着凉州的折冲府。

    属于军政一把抓的实权刺史,可见皇上对他的信任。

    可是他呢?

    在吐谷浑攻打进城的时候,他竟然毫无抵抗地就弃城逃离了。

    如果被皇上知道这件事情的话,只怕会活剐了他吧?

    想到这里,卢浩不由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这时候,卢浩忽然想起了蜀王写给他的那封书信。

    现在,卢浩是真的后悔了。

    没想到蜀王的预测,竟然成真了!

    如果自己选择相信蜀王的话,只要加强戒备,那些吐谷浑士兵,就断然没有杀入凉州城内的可能!

    而只要他们没有冲入城中,凭借凉州城内的守军,绝对能够守得住凉州城,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到时候,他可能非但无过,反而因为守城有功。

    可是现在呢?他只能落得落荒而逃的可耻下场。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再给他选择一次的机会的话,他一定会选择相信蜀王的话。

    只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凉州刺史卢浩,其实并不是一个笨蛋,他只是一个软蛋,胆子小了一点而已。

    他知道,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灰溜溜地返回长安的话,等待他的,一定是砍头的下场,绝对不会有第二条路留给他。

    所以,卢浩选择了向周围的州郡示警,让他们不会受到吐谷浑的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