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燕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不言,王掌柜却回道:“不是凑不出钱,是多买的东西没人要,对我们来说也没用啊。”
杨丛义马上再问:“南剑州就你们几家做药材生意的吗?多找几家同行来看看,说不定你们不要的,其他商贾正好要呢?”
王掌柜道:“城里就我们几家做的算大,除我们之外,倒还有三两家,他们怕没这实力,拿不出太多钱来。”
杨丛义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吧,财不外露,说不定他们刚好就有钱。仁和药铺的掌柜在不在这里,杨某可听说你们的生意做的挺大,拿出十几、二十万贯没问题吧?”
王掌柜回道:“仁和药铺昨天出了事,应该没心情来谈生意。再说他们也没资格跟我们坐在一起,是吧,诸位!”
众人默默点头,显然十分认同。
“谈生意,手里有钱就行,还要有什么资格?”杨丛义疑问顿生,难道是孟知州搞鬼,故意只找这么几个商贾?
白掌柜干咳一声回道:“杨大人有所不知,这药材生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治病救人,可都关系着民生,若是开个小药铺,自然谁来做都没问题,可要想做大,就得看有没有资历,在座的诸位掌柜哪家没有族人在朝做心系百姓的父母官,纵使现在没有,祖上也是有的,若是没有这点资历,在药材这行走不远,也做不大,毕竟药材是比粮食还精贵的东西,哪能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这番解释杨丛义还是第一次听说,家里没人当官就不能做药材生意,这算是什么道理?这里面怕是有权钱交易。
不过,随后一想,觉得这番说辞好像也有些道理。
………………………………
第387章 中场休息
粮食吃不死人,药材可是会吃死人的,若一个地方的药材都掌握在不受官府控制的商人手里,一旦发生灾变,药商囤积居奇,麻烦可就大了。
毕竟每个地方官府都有粮库,却没有药库,一旦灾情不可控,吃亏受苦的是百姓和父母官。若把本地药商都通过一定关系,控制在官府手里,有灾情发生,便不至于发生不可控的情形。
如此看来,孟知州一心想把神骑军赶出药材领域,原因应该是很复杂的,一怕他们赚钱,更加不受州衙节制,二是州衙收不到他们的税收,三怕药材生意脱离州衙控制,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杨丛义暂时猜不到,但州衙与药商的权钱交易,应当是不可避免的。
但他现在是要帮神骑军保住药材生意,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似真非真的事,于是回道:“据杨某所知,仁和药铺生意不小,他们背后的东家也是有人的为官,即使没人为官,今日谈的是转让生意,不是谈谁更有关系,不是吗?况且我们的生意转让给谁,是我们说了算,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你们不愿全部买下,那就再找些人来吧。孟大人以为如何?”
孟知州也多少看明白了眼下的情况,杨丛义是站在禁军一边了,药材生意肯定不会低价甩卖,再这么揪扯下去,如果凶手转交出了变故,命案劫案无法迅速结案,上面第一个问责的就应该是他了,搞不好仕途就到此结束。
神骑军脱离州府节制很久了,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重新给他们拴上锁链的,先把药材生意拿掉,即使他们这次多卖点钱,没了赚钱的营生,也风光不了多久。
于是开口道:“既然生意这么大,你们几家一时之间吃不下,在这儿空耗时间,不如就再把其他几家找来,一起商量商量,能谈好,就早些签订转让契约。”
众商贾一听孟知州这话,也没人敢反驳,纷纷点头称是。
众人简单沟通之后,又确认了几家他们看得上眼的药商,把信息统统告诉知州大人。
随后,孟知州便派了几路衙役出门,去通知那几家药商前来商讨扩大生意之事。
屋里这些人再谈也谈不出什么结果,索性就暂且休息半个时辰。
孟知州事务繁忙,自然不可能陪众人坐在屋里喝茶,他当先离开,不知何处去了。
屋中实在憋闷,杨丛义也起身走出去,明参军随后同行,而其他人则安安静静手捧茶杯,各自品茶,安坐不动。
屋外的阳光很强,火辣辣的,只片刻便晒的额头直冒汗。
于是杨丛义、明参军二人便在一树荫下停留,避避烈日。
“杨大人,我们的报价是不是太高了?”经过刚才那一番争论,明参军显然开始怀疑他们自己报价虚高,是以无人愿意接手。
“跟报价高不高关系不大,你报三十万,他们还是会觉得高,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想完整的把生意接过去,甚至不想买任何东西,就想等着你们做不下去,再来分掉你们原有的资产。他们这是建立了攻守同盟呢,能把你们拆掉就拆掉,拆不掉就任你们烂掉,反正跟他们关系不大,等你们烂掉,他们就会迅速占领你们曾经的地盘。不花一个铜板,生意最终还是他们的。”杨丛义如此解释道。
“真是够黑的。”明参军恍然如悟,顿时咬牙切齿。
“没关系,多叫几个人来,或许就不一样了。”杨丛义嘴上说的轻松,但实际他心里没底。
“杨大人,你怎么在这儿?”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
杨丛义转身一看,见是正在行礼的刘捕头,便笑道:“来商谈点事情。刘捕头今天不上街?”
刘捕头回道:“孟大人说了,凶手不用找,时间一到自己会来衙门,今天就没让我们出衙,全在衙门待着。”
杨丛义笑道:“孟大人这么说,你信吗?”
刘捕头道:“信啊,为何不信,孟大人这么说,自有他这么说的道理,上面怎么说,做属下的怎么听就是了,想那么多作甚。”
随后看了一眼旁边之人,问道:“杨大人,这位是?”
杨丛义道:“这是神骑军统制衙门参军,明参军。”
刘捕头赶紧行礼,口中道:“小人见过明将军。”
“不必多礼。”明参军稍一拱手,眼睛便看向别处,不再说话。
刘捕头见明参军这般模样,便不再继续套近乎,转而问道:“杨大人,你应该还要在剑谱县多留几日吧?”
杨丛义道:“也不会太久,此间劫案命案了结,我就该离开了,还有要事待办,不便久留。”
刘捕头听闻这个消息,不由得神情黯淡:“那还真是可惜,杨大人前来衙门协助破案,真是帮了属下大忙,不然就凭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恐怕也破不了案,本想等案件了结,陪大人游览一番南剑州的名山盛景,不想大人如此匆忙,只能等下次机会了。”
杨丛义笑道:“这次真是不行,一天都不能再耽搁,下次再说吧。”说完,随后又问道:“南剑州有何名山盛景?”
刘捕头道:“最有名的当属武夷山,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自古有名。再有溪源峡,风光秀丽,峡谷清幽,历来都是避暑胜地,等再过几天,城里的豪门大户都该到那里去避暑了。到南剑州来,如果不到这两个地方看看,那就太可惜了。”
杨丛义道:“武夷山,溪源峡,听你这么一说,果然是该去看看才是,可惜我行程耽搁不得。不过我记住这两个地方了,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再来看看。”
刘捕头道:“武夷山、溪源峡都适合举家游览,特别是溪源峡,每年夏天最适合带上全家去避暑,那里吃的喝的全都有,干净又便宜,住上十天半个月,别提有多舒服。不过要是带上孩子,就得当心一些,不能让他们随便乱跑,那里时常会有老虎出没。杨大人,你的儿女应该都不小了吧?”
突如其来的一问,让杨丛义略微有些尴尬,就连明参军听到这话,也转过头来看着他。
“这些年东奔西走,没时间回家,儿女还不曾有。”也没什么隐瞒的,男子三十成家都不晚,孩子总会有,又何必急在一时,于是随口回复。
刘捕头听后却道:“像杨大人这般少年得志、平步青云,更该考虑早些做好传宗接代之事才对,家事国事天下事,家事在前,不是属下多嘴,大人还是应该关心关心家事才对。等下次再来南剑州,带上儿女一起游览武夷山、溪源峡美景,那才不枉再来一趟,你说是吗,明将军?”
明参军道:“刘捕头言之有理,杨大人是该考虑儿女之事了,末将每年回家时间也不多,儿女都已有三个,大儿子都快十岁了。”
“哈哈哈,多谢二位关心,我一定努力。”杨丛义一阵无语,怎么大男人也关心起他有没有孩子的问题了,这些事情不都是女人最关心的吗?
但随即想到一事,休妻另娶,这可都是男人做出来的事情,传宗接代,在古代是头等大事,一般家境尚可的读书人在第一次进京赶考之前都会先成亲,以防路遇不测,或是有事在外地耽搁时间过长,影响传宗接代,所以历来科考中榜之人少有未婚配的,纵使有,可都是家境贫寒之人。
如此想来,他二人的言行,倒也不觉得奇怪了。
刘捕头又道:“不是属下多嘴,如果杨大人多娶三两房妻妾,三五年内儿女成群不是难事,到那时再一心扑在国事上,才能无后顾之忧啊。”
“哈哈哈,刘捕头言之有理,不过三两房妻妾还是算了,不然打起架来,家里怕是要鸡飞狗跳吧。”杨丛义大笑摇头。
刘捕头道:“杨大人说的也是,家里人一多,赌气吵架确实避免不了。”
正当他再想说什么的时候,忽然见一衙役快步过来道:“杨大人,其他人到了,知州大人请二位去议事。”
“好,知道了。”杨丛义应一声。
刘捕头道:“杨大人有事,那就有时间再聊啊!”
杨丛义此时哪有心情跟他闲聊,回一声“再说”,便与明参军匆匆离去。
等他们二人回到房中,就见又多了四五人,他们在一起聊着什么,应该就是新找来的其他药商,想必一些情况,其他药商也都与他们说了。
众人打过招呼之后,杨丛义、明参军各自坐下,并未开口再说什么,只待他们自己先商议出结果。
暂时无事,杨丛义拿起茶杯自顾喝茶,表面看来十分淡定,不急不躁。
忽见一人起身朝他靠近,拱手问道:“敢问是杨大人吗?”
杨丛义抬眼一看,只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一时之间却是想不起来,便放下茶杯道:“正是杨某。”
那人得到肯定答复,脸上一喜。
………………………………
第388章 分歧仍在
只见他马上躬身再行一礼,恭恭敬敬说道:“小人是仁和药铺一名掌柜,姓周,三年前去临安帮少东家办差,有幸见过杨大人几回。”
杨丛义在临安时间不长,能见几回的,好像也想不出几个,于是马上问道:“不知少东家是?”
周掌柜回道:“少东家与大人是同僚,姓汤名鷽。”
“汤兄?他在何处?”杨丛义禁不住叫出声来。
房中众商贾原本三三两两在低语,目光瞬间被这一声音量稍高的叫声吸引过去。
原本他们以为这仁和药铺的周掌柜只是过去简单的打个招呼,现在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太一般,有些人脸上的神色马上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周掌柜回道:“正是,四郎便是仁和药铺的少东家,只是自从五年前离开剑蒲之后就没再回来过,小人也不太清楚。去年他从海上回来以后给家里来过一封信,说是受朝廷之命,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任职,后来就很少收到他的书信,就连东家也不知道他在何处。大人与四郎共事多年,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吗?”
杨丛义心里一沉,激动的心绪迅速平复,淡淡的回道:“去年中秋,我与汤兄在临安分别之际,他倒是说过受朝廷差遣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还没来得及问他要去哪里,就被其他事情打断,后来匆匆分别,我也再没得到他的消息。不过也不用担心,等任职期满,自然就会回来的。”
周掌柜点头道:“东家也是这么说的,只是一直没有音信,还是让人不放心。若是大人方便,还请大人帮忙打探一下,看看四郎是被差遣到了哪里,我们有时间也好去看看他。”
杨丛义笑道:“好,等回临安,我托人去吏部问问。”
周掌柜抬手施礼道:“多谢大人。”
而后又道:“大人来一趟剑蒲也不容易,不知何时离开,可否在这儿多留几日,我们也好代四郎略尽地主之谊。”
杨丛义笑着婉拒道:“多谢周掌柜好意,还有公务在身,时间较为紧迫,若今日此事了结,明日一早就得离开,下次有机会定去汤兄家作客。”
周掌柜满脸失望,有些无奈的回道:“那还真是可惜了。”
杨丛义道:“以后有得是机会,今天是来谈生意,先谈正事吧。”周掌柜一直在他身前站着,多少让他有些不习惯,况且这地方也不适合聊私事,于是赶紧拉回正题。
周掌柜也知这样私聊太久不合适,赶紧应声是,回到椅子上坐下。
等他回去坐好,身边的其他商贾对他的态度已经微微起了些变化,甚至主动问起仁和药铺的生意受命案影响大不大,要不要他们帮忙。
不久之后,孟知州不知从何处回到房中,众人这才停下私语。
孟知州方一坐下便道:“你商量的如何了?要不要买,怎么买?”
众人一时不语。
杨丛义道:“我们这药材生意也做了三年多,有自己的商路九条,仓库二十四个,马车一百多辆,熟练雇工四百余人,在库药材十六万斤,前期投入很大,现在已经在赚钱了,打包六十万贯,买过去绝对不亏。大家再好好想想,要是你们自己想做到这种程度,得耗费多大的精力,投入多少钱,你们不会不清楚吧。把我们的生意接过去,在这南剑州可就一家独大了,错过这次机会,再想扩张药材生意,没有百十万贯钱、十几年时间,怕是很难。”
见两位大人发话,王掌柜道:“我们刚才也商量过了,药材、车马、仓库都可以买,但商路、雇工,我们真的不需要。杨大人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也认同,可我们谁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一下接手这么大一摊子生意,所以只能各取所需了。还望孟大人、杨大人见谅!”
白掌柜附和道:“王掌柜说的是,这生意全盘买下来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不是我们没钱,是买下来对我们没好处,反而会成拖累。希望大人能理解我们的难处!”
其他商人没有发话,没有附和,也没有反对,后来的几个商人更是一言不发,安安静静坐在那里。
杨丛义扫视众人一眼,忽道:“周掌柜,你们仁和药铺怎么说?”
听到问话,周掌柜一惊,猛然抬眼,看着对方回道:“回杨大人,这等事小人不能做主,得东家亲自来。”
杨丛义没有回应,转而再问:“其他人呢,需要什么也都说说,南剑州这么多药材商,连这摊子生意都接不过去吗?”
其他商人不得不开口表态。
有人道:“现在药材生意不太好做,我们确实没那精力再扩充。”
另有人道:“是啊,能把自己的生意维持下去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再顾其他的。”
还有人道:“我就想买些要药材,能买四五万斤就行,其他的就不用了。”
果然,众人先后说了各自看法,无一人愿意全盘接收神骑军的生意,甚至没人愿意买除药材、马车、仓库之外的东西,加人之后的这场讨论,再次陷入死地。
杨丛义、明参军无论如何也不想神骑军的药材生意就此贱卖,可眼前的形势对他们又非常不利,药材生意不放弃,之前与孟知州初步达成的协议便要泡汤,会由此生出什么不可控的变故,谁也不知道。
他们的压力随着讨论持续增加,是贱卖还是坚守,难以取舍,但以眼前的情况来看,最后也只能贱卖。
屋里短暂沉默之后,孟知州道:“既然还是无人愿意全部买下,你们就不要坚持了,反正今日都是要转让,不如早做决断。”
明参军低声道:“杨大人,要不就算了吧,看这情形,确实是没人想全部接手,把能卖的卖了,卖不掉的,也只能先留着。”
杨丛义没有回应,他很不甘心,这么大生意,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就没人愿意接手?更关键的是,一旦将药材、仓库、车马分拆出卖,剩下的商路和雇工将没有半点价值,很快雇工会解散,商路会荒废,纵使再想悄悄做,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起来了。
神骑军属于殿前司,他虽然不认同神骑军自己做生意,但州府不供给钱粮,让他们连温饱都顾不上,很容易就引起他的共鸣,很想帮他们保住药材生意,反正这钱不是神骑军赚去,也会被有权有势的大商贾赚去,落不到百姓手里,也落不到朝廷手里,与其如此,何不改善神骑军处境?
可眼前的情形却让他说不出更多的话来,纵使不甘心,也只能将这偌大的生意贱卖,尽快转交凶手,将劫案命案了结,毕竟结案要比生意更紧迫。
经过良久的沉默权衡之后,杨丛义终于妥协了,只听他低声向明参军道:“那就这样吧,把能卖的卖了。”
明参军点头,而后高声道:“既然没人愿意全买,那我们来谈谈药材、车马和仓库的价钱。药材十六万斤,品质的很高,大部分都不是一般药材,一口价二十五万贯。马车一百一十多辆,全都是两年之内打造的,配的马也都是耐力很好的北方马,走一天路也不会撩蹄子,七百贯一辆,全部买下的话,只收七万五千贯。二十四个仓库,背风向阳,不怕风吹雨淋,交通方便,位置绝佳,分布在南剑州和周边多个州县,全部买的话,一口价六万贯。当然,这些东西也都可以单卖,只不过单卖的价钱就要再商量。”
“二十五万贯?十六万斤药材要这么多钱,不如去抢好了!”王掌柜见他们松口,原本很高兴,可一听报价,当即就忍不住开始质疑。
白掌柜脸色一变,急道:“你们这马车也太贵了,拉个货而已,哪里用得着七百贯钱的车,两百贯的车已经完全够用。七百贯一辆,我不要了,还不如自己造。”
而原本想要仓库的马掌柜,听了报价也开始摇头,这可比他的预期高出了整整一万贯,他的钱也是幸苦挣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自然不想多出这一万贯。
其他人虽然也有意买些资产,但他们同样觉得对方的报价有些高,既然已经有人出声,他们便不再多言,沉默以对。
孟知州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慢慢喝口茶,而后道:“都急什么,买卖慢慢谈就是了。觉得价高,就给出你们的价格,总会谈出结果来。”
王掌柜随即道:“大人说的是。既然是买卖就要有谈的余地,不能谈就不能算是买卖,十六万斤药材我全部都要,如果你们的药材确实品质好、价值高,价钱可以在二十万贯上浮动一些,二十一万贯全部买下,再高的话,我就要考虑是不是还要了。”
而白掌柜道:“这么贵的马车,我确实用不上,再说北方马匹虽好,若他们的年龄都大了,买过来怕是累赘,二百五十贯一辆,我还可以考虑,七百贯,我看都不想看。”
………………………………
第389章 签定契约
马掌柜道:“二十四仓库确实是我所需要的,我也不说五万贯,你们也别说六万贯,取个中间数,五万五千贯,如果行,现在就拟契约,如果不行,我也不想再耽误时间。”
明参军难以抉择,再次低声道:“杨大人,是不是降价卖了?”
“卖了吧。”坚持到现在,杨丛义也不想再坚持,还是早些把此事了结,转交了凶手,早些结案吧。
谁知他刚说完此话,明参军正待开口之时,却听门外一衙役进来禀报道:“大人,仁和药铺掌柜在外面等着,说是应邀来衙门谈生意。”
给他个机会谈生意还迟到,孟知州不是很高兴,不过别人已经来了,当着这么多人面,又是命案和劫案的苦主,也不好说不让他进来的话,便道:“让他进来。”
衙役应声退出房间,去通知仁和药铺掌柜。
明参军听到又有人来,赶紧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肚里,不如人都到了,再说不迟。
房间里安静下来,都在静静等待仁和药铺掌柜到来。
少时,一人在衙役带领下走进房间,年纪在五十上下。
一进房间,便赶紧上前几步,朝孟知州躬身行礼,口中致歉道:“小人来迟,大人恕罪!近日家里出了些变故,接到邀约,便匆匆赶来,还是来迟一步。还请大人体谅!”
孟知州看了他一眼,见他言辞恳切,便淡淡回道:“坐吧。”
掌柜马上再谢道:“多谢大人体谅!”
随后拱手向众人道:“汤某家里有些变故,来迟一步,诸位多多担待!”
白掌柜笑道:“汤掌柜家里有事,在家处理家事便是,何必又来衙门谈生意,在汤掌柜看来,捞银子要比处理家事重要了?”
汤掌柜回道:“白掌柜这话不对,汤某受知州大人邀约,即使家里出了再大的变故,也是要赶来的赴约的。倒不知白掌柜为何而来?”
白掌柜脸上神色一滞,只得回道:“当然也是受孟大人邀约而来。”
汤掌柜不再言语,在一张空椅子上坐下之后,抬眼扫视一圈,发现南剑州叫得出名的药商基本都来了,能把这么多大药商吸引过来,今天要谈的生意绝对不会小。
随后众人沉默不语,似乎在等待什么。
汤掌柜看着眼前的情况,心知有些不妙,显然他们已经商讨的差不多了,他来得有些迟,不知道这么大的生意,他还能不能分得一杯羹。
“汤伯父,近来可好?”正当他在低眼盘算之际,忽听有人叫他。
抬头一看,只见对面有一年轻人正站在那里向他施礼,于是慌忙起身回礼,口中却惊疑道:“你是?”
行礼之人正是杨丛义,之前在泉州见过汤掌柜几面,他一进房间,杨丛义便认出他来,而他却没有认出杨丛义。
只听杨丛义笑道:“小子姓杨,是汤鷽多年好友,三年前在泉州见过伯父几面。”
汤掌柜一听此话,再定睛一看,恍然大悟,马上哈哈笑道:“原来是四郎好友,伯父老眼昏花了,方才竟没认出杨大人,大人勿怪啊!”
杨丛义笑道:“不敢,上次见面也是三年之前了,伯父事务缠身,小子岂敢怪罪!”
汤掌柜之前没有认出杨丛义来,心里有些歉意,随即回道:“哎,伯父老眼昏花,你不怪罪就好。既然你来到剑蒲,不论为公为私,都得多留几日,一定要赏光去寒舍坐坐,陪伯父喝几杯!”
杨丛义笑道:“只要伯父不嫌打扰,小子一定会去府上拜访。”
汤掌柜笑道:“怎么会,四郎不在家,伯父自然要替他好好招待他的朋友。四郎的朋友,就是汤家最尊贵的客人,一言为定,可一定要来啊!”
“咳”忽然一声干咳,从孟知州嘴里发出。
白掌柜马上高声问道:“还谈不谈生意了?邀请客人私下再说,不要扰了生意。你说是吧,汤掌柜?”
汤掌柜脸色微变,但马上恢复如初,朝杨丛义抬抬手,二人笑笑不语,先后坐下。
而房中的气氛已经起了微妙的变化。
只听王掌柜高声问道:“考虑的怎么样了?十六万斤药材,二十一万贯,如果真想卖,赶紧拟定契约,早日交割。如果坚持二十五贯,我就不买了!”
明参军正要回话,却听汤掌柜笑道:“王掌柜,二十一万贯买十六万斤药材,你这价钱压的有点低啊。”随口说完,便向四周看去,他还不知道卖家是谁呢!
“汤掌柜,你又不买,就别捣乱了!”白掌柜出言,似有打抱不平之意。
汤掌柜却笑道:“白掌柜如何知道汤某不买啊,纵使不买,连说句话也不行吗?”
王掌柜见他出来搅场子,脸色顿时一变,冷声道:“汤掌柜,你要是买就报价,要是不买,也别出来捣乱,我们这是在谈生意!”
汤掌柜脸上笑容一敛,马上问道:“你怎么知道汤某不买?”
随后高声问道:“恕汤某眼拙,不知道卖家是哪位?”
眼见这种情形,明参军心下一喜,马上回道:“我是卖家,汤掌柜想买什么?”
汤掌柜一见明参军坐在杨丛义身边,二人似乎关系不一般,随即问道:“不知你想卖什么?怎么卖?”
明参军道:“我要卖整个药材生意,商道九条,仓库二十四个,车马一百一十余辆,药材十六万斤,熟练雇工四百余人,一起作价六十万万贯,全部转让。汤掌柜对什么感兴趣?”
“六十万贯?”汤掌柜不由得叫出声来,这个数字不小。
“汤掌柜不是想一口全吃了吧?”白掌柜斜眼冷声道。
“你觉得汤某吃不下?”汤掌柜转头反问。
“白某怕你能吃不能消化!”白掌柜冷笑。
“能不能消化,就不劳白掌柜操心了。”汤掌柜转过头来。
随后又向明参军问道:“如果全部买下,价钱能不能再谈?”
明参军心下一喜,转头看向杨丛义。
杨丛义马上回道:“如果能全部买下来,价钱自然好商量。若伯父真有诚意,五十五万贯,你直接拿去。这药材生意三年就做成这等规模,况且现在已经在赚钱,五十万万贯买去绝对不亏!”
汤掌柜一听这话,便确定杨丛义与卖家是一起的,心下也高兴,当即笑道:“伯父相信你,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伯父哪有不买的道理,这生意我一人要了!”
“汤掌柜,你真不怕这是个烂摊子?”王掌柜出言提醒。
汤掌柜道:“做生意,该冒险的时候还是得冒险,一直这么谨小慎微,早晚坐吃山空。”说完向杨丛义问道:“五十五万贯,伯父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现钱,先付二十五万贯,签订转让契约,等交割完成之后再付三十万贯,你看如何?”
杨丛义笑道:“这是自然,完全没问题!”
汤掌柜笑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回去筹钱。”说完转头道:“老周,你回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马上筹集二十万贯现钱。”
周掌柜道声好,马上起身向孟知州行礼,而后迅速离去。
“诸位,如果你们没意见,这生意汤某就拿下了!”汤掌柜笑笑,转头扫视众人。
“哼”王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