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已达先天境界,本座暂时不是对手。

    因此,本座唯有让李二活着针对他,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哦,原来如此。

    只是李二好像对付不了一个先天高手吧?”

    艾斯胆子大了一些,饶有兴致的看着黑衣人说道,他是谁呢?

    黑衣人面色一凌,沉声说道:“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

    殊不知李二心狠手辣,加上他的大臣,哪一个不是一方人物?

    徐茂公,一代军师,算无遗策,可他至今足不出户。

    房玄龄,程咬金等等,都不是损油的灯。

    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即使不能正面对付王浪军,也能让王浪军一家人不得安生。

    再稍加润色,设计陷害,还怕治不了王浪军一个小杂种吗?

    而眼下,本座就让王浪军背上黑锅!”

    “黑锅,什么黑锅?难道是杀了他……”

    艾斯若有所思的想到什么,遂指着大街上失声的说道,不会吧?

    黑衣人点了点头,冷笑道:“桀桀,谁让王浪军小崽子阴险狡诈,既然他不入套,还想着设计诱出本座与那位贵人,岂能让他好过?”

    “嘶,原来主上设计的宫斗事件只是诱导王浪军入套……”

    “行了,立即出动……”

    (本章完)


………………………………

第261章 李渊之死

    丹凤门外。

    李渊站在一副棺材旁边,视感着丹凤门内的血色皇宫,略显激动的说道:“暗一,传朕旨意,聚拢守护各大官员的暗影军,增援皇宫,铲除叛军。”

    “遵旨,只是太上皇考虑清楚了吗?”

    暗一一愣收回观看皇宫的视线,侧眸右前方的太上皇,不甘心问道。

    事到如今,太上皇下旨聚兵增援皇宫,也就放弃了钳制各大官员重登大宝的机会。

    相反,各大官员在暗影军的守护下,避免了叛军劫杀,可谓是救命之恩。

    在这一前提下,太上皇若是下旨各大官员拥护起事,事半功倍。

    但太上皇似乎没有重登大宝的打算?

    要知道,暗影军参入宫斗事件,不但发现了神秘军队的异常现象,而且斩杀所有叛军要不了多长时间,胜利在望。

    而禁卫军已被叛军重创,虽然在人数上多于暗影军,但是暗影军若是在禁卫军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袭击,取胜的希望在七成以上。

    可谓是天赐良机。

    无论是收买人心拥护太上皇成事,还是血腥镇压宫斗事件,都是双赢之局。

    稳定九五,仅差临门一脚。

    可是太上皇……

    李渊大概猜出他的心思,无非是攀龙附凤,荣耀今生的希冀,旋即摆手说道:“暗一,你们太想当然了。

    不要以为谋朝篡位之人的实力不堪一击。

    最起码,这个谋逆主谋至今了无音讯,还有潜藏在宫中的奸细,也没有暴露行迹。

    再加上他们用邪恶手段控制皇家军队,化成神秘军队攻入皇宫,实在是阴狠至极,不得不防。

    而无论是他们控制军队的邪恶手段,既有可能控制朝中官员伺机而动,谋朝篡位,还是暗藏在侧的动机与实力,都是难以揣摩,不得不防的存在。

    相反,朝中各大官员洁身自好,几乎都是闭门不出,作壁上观。

    从表面上看,他们不参入宫斗,实为看不透宫斗内幕,唯恐站错队惹来杀身灭门之祸,选择静观其变。

    实际上暗流涌动,都在算计朕的皇家人,伺机而动,争取最大利益。

    毕竟他们不能一直不闻不问下去,落得一个不顾李唐将顷之危,自私自利,墙头草,不忠不义的罪名。

    最起码也会跟随大势潮流摇旗呐喊,自保前程无忧。

    即便如此,也会成为谋朝篡位之人从中作祟,霍乱人心朝纲起事的危机。

    因此,局面很乱,不好控制。

    也就是说,即便朕的暗影军斩杀了叛军,也要防止另一场变故,或战或乱,说不好。

    再加上朕的好皇儿李二快回来了,在他的控制下,无论声望人心,还是后手准备,肯定是逆转乾坤实力。

    他不会败,朕也不想李唐江山乱下去,唯有守护江山一条出路?”

    “太上皇,这,这怎么可能?”

    暗一不可思议的看着太上皇,似是不甘心的失声问道。

    要知道他跟随太上皇的下场,无非是随着太上皇死去而殉葬。

    这是他作为太上皇的贴身侍卫的命运。

    显然,太上皇垂垂老矣,活不长,让他害怕而不甘心。

    相反,他唯有跟随太上皇重登大宝,立功受赏变换身份,改侍卫为将军才能活下去。

    因此,他打心眼里奢望太上皇重登大宝。

    可惜李渊有自知之明,感觉自己没有胜算,遂摇头说道:“不必多说,朕意已决。

    何况朕猜不透王浪军的动机,他或许……”

    “咻”

    正当他说话之际,一支羽箭袭来。

    “李老儿,去死吧!

    这是你们皇家人屡次冒犯老子的下场,完虐,蹂躏致死,以此彰显老子先天之威,谁敢不服?”

    伴随羽箭“噗呲”一声射穿李渊的脖颈,传来一声嚣张的怒吼,声震长安。

    这一刻,处在方圆几里内的人,皆听见这道声音,震撼的无以复加,下意识的想到王浪军真的强势崛起了?

    “哗啦,呼呼”

    如此同时,衣带猎猎,一道身着迷彩服的身影闪掠于亭阁楼台之间,肆无忌惮的狂呼:“哈哈哈,朕王浪军以先天之资,携天书传承,天之子的身份问鼎九五至尊。

    此乃天道旨意,兴万世基业,救世升仙的契机,天下臣服,大吉大利……”

    握草,握草,这是什么情况?

    那人是王浪军,好嚣张霸气,一边昭告天下,一边向皇宫闪掠,要变天了?

    貌似这是携天道旨意,兴万世基业,扭转乾坤,强势崛起的趋势,好霸气?

    在他以先天武力镇压宵小,以天书传承盅惑人心的情况下,问鼎九五至尊没跑了。

    试问谁敢不服?

    看来李唐江山完了……

    这一刻,人人闻之色变,思量王浪军的强势,揣摩皇家人的命运。

    人人古怪,惊诧莫名。

    而处在太上皇身边的暗一眼睁睁的看着太上皇中箭,吓得面色煞白,下意识的颤抖着搀扶太上皇说道:“太上皇,护驾……”

    “啊,太上皇被王浪军射伤了,护驾……”

    “玛德,王浪军大逆不道,别跑,杀了他……”

    “捉拿反贼王浪军,杀啊……”

    暗影军人人呐喊着追击王浪军,直奔皇宫而去。

    似是王浪军判了他们死刑,太上皇死了,他们就得为太上皇殉葬,没活路而疯狂追击王浪军,掀起一阵声浪滚滚传荡。

    于是,王浪军射杀李渊的罪名人尽皆知,沸沸扬扬,乱哄哄的。

    不一刻传到秦府,惊诧了府内所有人。

    “什么?王浪军射杀太上皇,怎么可能?”

    “别乱说话,若是真的我们都是王浪军的帮凶,难免一劫,若是假的……”

    “滚犊子,这种事假的了吗?”

    “玛德,就是,王浪军射杀太上皇传的满城风雨的,加上王浪军高来高去的先天能力,看来假不了……”

    府内的人议论纷纭,不知真假,心中惶惶不安。

    相反,秦夫人听到这种传言,悲泣的说道:“啊,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他王浪军为什么要袭射父皇?

    父皇死了,夫君你听见了吗?

    父皇因你引入王浪军而死,你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吗?”

    “不,这不可能,夫人,你冷静冷静……”

    秦琼搀扶着夫人,心惊肉跳的劝说。

    可惜秦夫人急怒攻心听不进去,撕心裂肺的闹腾:“秦琼,事到如今你还在帮王浪军说话,你的忠义就是射杀旧主,谋朝篡位吗……”

    (本章完)


………………………………

第262章 各怀心事

    正当皇宫方向的王浪军宣告崛起,秦夫人闹腾之际。

    “嘭”

    大堂门扉爆碎。

    伴随门扉碎片爆碎开来,王浪军越过纷飞的碎木片,抄起秦琼与秦夫人飞到大堂顶端。

    在秦琼夫妇惊诧之际,他面向皇宫呐喊:“王浪军在此,奸逆贼子胆敢陷害本公子,作死,天下共诛之!”

    先天声势浩大,淹没了皇宫处尚未停息的宣告声息,震荡天地。

    无形之中,再次震惊人心,蒙上一层迷雾。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蹦出两个王浪军?

    一个处在皇宫射杀李渊,试图登上九五之尊,霸气干云。

    一个却在秦府澄清事实,昭告天下人诛杀冒名顶替他的贼子。

    这真是今古未闻,奇了怪了。

    怎么会这样子?

    究竟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王浪军呢?

    还是这一切都是王浪军的算计,一边在强势崛起之际抹杀皇家人便于上位,一边搞出真假王浪军蒙混视听。

    如此一来,既能斩杀皇家人立威,摄服天下,让人心生畏惧,莫敢不从,又能以正义自居,替皇家人追杀假王浪军收买人心,玩无间道上位。

    毕竟一旦继承皇位的人选死绝了,貌似没人比得了王浪军的声望与威信,他上位就理所当然了。

    这是先天之威与天书传承带来的变数。

    再说了,满朝文武官员谁敢辅助皇家子嗣上位,得罪王浪军这尊大佛,找死?

    因此,真假王浪军上演戏码,惊诧了旁听者,迷惑了上位文武。

    一时之间,变得扑朔迷离了。

    正在此时,李世民班师回朝抵达长安城外,先后听见两道震慑人心的声浪,悲呼出声:“啊呀,好一个逆贼王浪军…噗……”

    “皇上,小心龙体,切勿动怒,此事有待追查啊!”

    程咬金眼看着前方骑在马背上的皇上吐血摔倒,闪身搀扶皇上下马,心惊肉跳的劝说。

    这一刻,他是吓坏了。

    饶是他混世魔王的心性,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真假王浪军闹哪样?

    不过他坚信王浪军重情重义,应该不会做出谋朝篡位之事。

    这也是他期望的结果。

    但他一直以来都摸不着王浪军的脉搏,总觉着王浪军重情重义不假,可是王浪军不遵理法,隐有超然凌驾皇权的趋势,不习惯,又难以接受。

    同时,他考虑到王浪军的超能力,可以令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以及王浪军进入洞中洞内帮皇上取得天书,在无量山崩坍之中活下来,还抵达先天境界,其中内情一定不简单。

    无论是考虑到王浪军的先天境界,还是王浪军秘密掉包天书传承,都是他结交王浪军的因素。

    他的这种心态源于王浪军屡次被皇上与皇家人算计,还在顾全大局帮助皇家人,说明王浪军确实重情重义。

    因此,即便王浪军智慧近妖,谋算出这一切谋朝篡位之举,他觉着只要王浪军为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上位,辅助王浪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或许这是最好的选择,天下大兴的机会。

    毕竟王浪军的心智近妖,言行轻浮越礼,但超越了理法禁锢,限制男女,天下人平等大兴的风俗。

    素以上位者无私奉献说法。

    这是他为之振奋,向往的原因,觉着王浪军的想法是对的。

    要不然,他原本当过皇帝,却把皇位让给旁人,让贤,不贪心。

    这种心性可见一斑。

    换作任何人都做不到。

    因此,他的混世魔王心性接受了王浪军的超前模式,有心辅助王浪军上位,又怕自己猜错了,故而劝谏皇上三思而后行。

    李世民在他的搀扶下站稳身形,也平复了一些激动的心绪,想到王浪军的可怕之处,试探性冲赶过来问候的魏征说道:“魏爱卿,依你之见王浪军此举何为?”

    “皇上明鉴,皇宫与秦府方向先后传来声息。

    前一声嚣张跋扈,但不及后一声来得震撼人心,隐有先后之别,一先天,一后天的差别。

    即便是臣也能分别一二,说明秦府方向的王浪军为真,皇宫处的王浪军是冒名顶替,陷害王浪军的阳谋。

    这就说明谋朝篡位之人在暗中作祟,败坏王浪军的名声,挑起王浪军与皇上的争斗,伺机而动。

    再说了,时至此刻,暗藏在皇宫内的奸细没有露出马脚,唯有这种陷害王浪军的声浪,暴露了谋朝篡位之人。

    不怕查不出他们的蛛丝马迹。

    因此,皇上勿要为太上皇被刺而伤心,也不要误会王浪军中了谋逆者的挑拨离间之计!”

    魏征据理分析,心里也在打鼓,觉着王浪军的动机难以揣摩。

    不过他认为王浪军不屑入世,一心偏安一隅,赚钱逍遥的心思。

    而行动上,王浪军也是这般做的。

    正因如此,他才屡次帮衬王浪军与皇上对着干,不惜死谏保全王浪军一家人的安危。

    这是他对王浪军相见恨晚,又似可以从王浪军身上汲取超前论述的行为。

    就像是一见钟情,第一印象,看上眼了。

    再说了,他不认为王浪军近乎于妖的智慧,在这种时刻射杀李渊,造势上位,不明智。

    依据他的猜想,王浪军若是谋朝篡位,理应以先天之资挟持太上皇与皇上,暂时隐于幕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上位,既平稳安度又逍遥快活。

    这才符合王浪军的性子。

    因此,他笃定王浪军被人栽赃陷害了,故而劝谏皇上。

    这让李世民原本忌惮王浪军的心思活络了,冥冥中想到什么,正色说道:“起驾回宫,朕要彻查一切,为父皇报仇雪恨,以安天下民心!”

    “臣等遵旨!”

    一干文武侍卫附和,加速班师回朝。

    …………

    如此同时,皇宫内的战斗一团糟。

    地面上的战斗正憨,半空中的人影似乎吓到了,加速闪出皇宫,抵达树林内臭骂起来:“该死,该死的王浪军,坏了本座的好事。

    不过本座的目的达到了。

    既能让你与李二离心离德,相互仇视而争斗,狗咬狗,又能伺机挑拨,不怕你们不相互死掐。

    桀桀,等着吧,本座还有一曲大戏上演,保准让你们发疯,桀桀……”

    (本章完)


………………………………

第263章 李二的阳谋

    黑衣人被王浪军吓得仓惶而逃,愤恨不甘。

    这源于他的一箭多雕之计尚未落到实处,无论是他吓得逃窜的尊严,还是目的性尚欠火候,气的够呛。

    因为假扮王浪军射杀李渊,再飞掠皇宫之中虐杀皇后,警告那位贵人,才能完美地陷害王浪军,所以他恼怒不甘。

    这源于王浪军已达先天境界,是他不敢正面接触,作死,以及暴露身份的忌惮。

    换句话说,宫中的贵人显然不受他控制,甚至于,他有可能被贵人出卖的危险。

    因此,他必须强势震慑贵人,让那位贵人明白,他要杀贵人没难度,迫使贵人成为他安插在皇宫的棋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再说了,贵人一力促成宫斗事件,多多少少都会被人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贵人原本就信任他,从而出卖他自保立功,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以图长远考虑。

    而这种情况被他提前洞悉,决定摄服贵人未雨绸缪,顺便杀了皇后。

    皇后是李二的最爱,挚爱。

    一旦皇后身死,李二哪有不恨王浪军的道理?

    只可惜他嚣张的陷害王浪军,反被王浪军一声怒吼吓破胆,逃之夭夭,转移阵地了。

    相反,王浪军也没料到黑衣人高手的存在,没有追击,迎来另一难题。

    “浪军,你,你没有去皇宫,那么在皇宫里行凶的人是谁?”

    秦夫人被他挟持到屋顶吓得满面苍白,遍体微颤,但也从悲伤中缓过神来,转向右侧的王浪军失声问道。

    问话很直白,透着不信任的语气与质疑。

    显然换了一副模样与交流方式,记仇了。

    对此,秦琼也是一阵郁闷,想不通这是怎么了,仅扶持着夫人站到一旁,看着王浪军,等待答复。

    王浪军既无奈又郁闷,总觉着李二无能,误事,应了一句话: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猪队友坏事。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

    无论怎么说,他一直以来没有对李二的朝廷做出什么越轨之事,反而被李二的皇家人一再算计,以德报怨不为过。

    可是呢,李二的皇家人不信任他,不予合作网捕奸细,谋朝篡位之人,能怎么办?

    事已至此,充分体现出他设计网捕奸细与谋逆者的真意,虽然表面上与李二的皇家人对着干,也是皇家人自找的,不够聪明找麻烦找死,怨不得他心狠手辣顺势完善计划,所以没人配合他而感到压抑,不爽。

    临了,还被人陷害,被人怀疑,这让他越发鄙夷李二的皇家人的无能。

    一念至此,他面无表情的看着秦夫人,微微摇头说道:“那袭射李老儿的人是谁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那人不是潜藏在宫中的奸细,就是谋朝篡位之人,或是他们的爪牙。

    显然,他们的意图就是制乱朝局,挑拨离间,便宜行事。

    而局势越乱,对他们越有利。

    因此,我这位先天高手,成为他们眼中的最佳人选,他们设计我与李二死磕,最好两败俱伤。

    若是如此,他们就会渔利,占尽便宜,不劳而获。”

    “啊,若真是这样,他们也太阴狠歹毒了吧?

    为了达到这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射杀了本宫的父皇,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罪该株连九族。

    滔天之罪,他们该死……

    浪军,你快去追杀那些反贼……”

    秦夫人信了七八分,旋即悲泣的说道,觉着唯有浪军才能追上那个高手。

    对此,王浪军若是知道那个黑衣人的身份,会毫不犹豫的追上去灭了他。

    可惜他不知道黑衣人的身份,故而摇头说道:“不,秦夫人说错了。

    因为这是你们皇家人的争斗,外人不便插手其中引火烧身,所以我不会帮李二追杀谋逆者。

    若是追上去,即使李二不怀疑我就是射杀李老儿,挑起宫斗事件的人,也会被满朝文武与天下人误会,惹来麻烦事。

    虽然我完全可以不予理会这些事,做一个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君子,再说我的先天之资没人敢明着嚼舌根,但是有心人会借机造谣,陷害我的家人于天下人戳脊骨的境地。

    这可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何况我的言行是在报复皇家人,实则是在替你们皇家人网捕谋逆者,做的够多了,够了。

    以此来化解彼此之间的恩怨,也无不可。

    只看你们皇家人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这是我不追那人的原因,秦夫人听明白了么?”

    其实他不屑解释什么,聪明人都知道,说出来就掉价,变味了。

    可是他不想秦琼为难。

    故而替秦琼排忧解难,也是警告秦琼不要参与进去惹一身骚,恶化事端反而不美。

    同时,也是警告秦夫人置身事外,免得被人误会陷害就不好了。

    要知道,他与秦琼的关系堪为莫逆之交,虽未并肩作战,但也是身在异处,彼此守护相顾的交情,比喻为战友,生死兄弟也不为过。

    正因如此,他不想秦琼因他针对皇家人,惹祸上身。

    只是秦夫人正处在悲伤中想不到这些,见浪军不愿追击反贼,转向夫君说道:“夫君,你难道也要作壁上观……”

    “夫人……”

    秦琼虽然没悟透宫斗事件的内幕,但也知道涉及其中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又顾念李渊的君臣之谊,以及夫妻之情,左右为难,凌乱了心绪。

    而王浪军不待他说完,截话说道:“无需担忧,想必李二已经回归长安,他会处理这件事。

    再说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满朝文武若是再不露面,他们的好日子也混到头了。

    因此,你们等信就行了……”

    “浪军,你说得这些本宫都知道,也没错。

    可是太上皇是本宫的父皇,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父皇遇害而不闻不问?

    再说了,怀道还在父皇手中,若是浪军前去救助父皇,一切都好……”

    秦夫人疾病乱投医,苦楚的看着浪军说道,颇有求助的味道。

    加上秦琼瞟来希冀的眼神,王浪军一阵感慨,差点就答应她了,但想到后果断然拒绝道:“你又错了。

    别说我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就算有,现在赶过去也救不了人。

    所以……”

    “浪军,求你看在情份上施以援手,就像上次救助皇后一样……”

    “晚了,在你们听见家丁跑回来传话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一箭射穿脖颈,没救了……”

    (本章完)


………………………………

第264章 秋后算账

    “夫人,别说了,其实你我都明白,太上皇薨了……”

    秦琼搀扶着激动的夫人,哽咽的说道。

    这是事实,虽然他也不想,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毕竟他即使不谙谋略,也知道参入宫斗事件准没好事。

    再说了,他好不容易脱身于朝廷,全拜王浪军所赐,顾全忠义名节,超然于外,再步旧尘成什么了?

    一介平民,参与宫斗。

    无论谁都会联想到谋反上面,难脱嫌疑。

    这于理法不合,与王浪军针对皇家人的举措却不谋而合了。

    这会让有心人造谣生事。

    一旦事发,对谁都不好;反而会增加朝廷的负担,陷入奸细挑拨离间的状态之中,越演越烈。

    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害人害己。

    只是秦夫人放不下亲情,显得特别激动。

    毕竟她嫁给秦琼养尊处优,没有经过和亲与劳作之苦,但略知一二,就对父皇的情感难以割舍了。

    颇似物极必反的现象。

    再说了,这时代的女人没人权,即便她是公主,也没有选择夫君的权利。

    然而,李渊把她嫁给秦琼,无疑是爱护有加的眷顾,天大的恩宠,她岂能不知,不对父皇尽孝道?

    因此,她壮若失心疯的哭诉:“不,我不相信父皇遇害了。

    父皇一定还有救,只是父皇事先针对浪军,让浪军怀恨在心,不愿救治。

    为什么,为什么?

    为了报仇雪恨,浪军推脱不救。

    这从浪军送棺材就能看出来,那会儿,浪军就诅咒父皇去死,又怎么肯救父皇?

    不行,夫君,你快劝劝浪军……”

    这番话有些过火,但她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得罪王浪军,仅哭求夫君劝谏王浪军救人。

    同时,她为了皇家给了她弥足珍贵的亲情而努力,无论是救助父皇,还是把王浪军推入谋朝篡位的漩涡之中,受制于朝廷,都是一种维护皇权与尽孝的报恩方式。

    只是秦琼想不到这一层,难受得要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王浪军也没细心推敲她的心思,只顾着不让秦琼为难,苦笑着解释道:“秦夫人,你说这话就见外了。

    既然你提到送棺材,那我就说道说道。

    在说之前,我先声明一下,作为先天高手,我有资格藐视天下,也是先天高手的尊严,不容亵渎。

    再说了,李渊李老儿忘恩负义,屡次算计于我与家人,我没杀他,仅称他为李老儿,已是给你们夫妇面子,网开一面了。

    因此,这第一条,我为了帮助你们皇家人网捕谋逆者,以及立威震慑天下人,先天高手不可亵渎,从而给李老儿送棺材,恶心死他。

    第二,也唯有强势羞辱李老儿,做出送棺材诅咒之举,才能更好的诱发谋逆者提前行动。

    以便朝廷予以网捕谋逆者,铲除隐患。

    第三,你别说你不知道,这也是李二最想看到的结果?

    而李二一直都在设局网捕谋逆者,布下天罗地网,只待谋逆者入瓮。

    因此,我只是给李二布局添把火,顺便立威处世,报点小私仇,不过分吧?

    要知道,你们皇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我与家人,说不好听点,忘恩负义,无耻至极。

    即便如此,我达到先天境界,以德报怨,虽抱有私心,顺便略惩皇家人,但最大的目的还是帮助你们皇家人,换作谁能做到这种地步?

    扪心自问,我觉着没人比我做的好。

    当然,我不需要别人的赞美,说我智谋过人,忠君报国,举世无双等等美誉。

    也无需向谁解释。

    问心无愧即可。

    如今说出来,那也是敬重秦琼的为人,肝胆相照,不忍心看着秦琼重蹈覆辙,陷入两难、朝局泥泽之境,害人害己。

    要知道,怀道还在别人手中,一旦被人说成联络员,转为我与秦琼和谋逆者传话什么的,有嘴说不清。

    毕竟秦怀道是在禁卫军围困秦府之际悄然外出的。

    这本身就不合法,引人生疑。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你们夫妇,还是我出现在秦府外面,特别是参入宫斗事件当中,就会落人口实。

    到那时,天知道李二会怎么想?

    还有仇视我的官员,他们难道不会借机造谣么?

    而身为皇家人,你最清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戏码,不用我多说,你也该明白,此时置身事外才是真理……”

    这番话说下来,秦夫人无言以对,不再闹腾了。

    仅伤心泪落,凝望着皇宫方向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秦琼也反应过来,一边搀扶着夫人安抚,一边担忧的看着浪军说道:“浪军,你说得好,秦某受教了。

    不过你想过没有,若是皇上的人抓不到谋逆者,而谋逆者存心陷害你未果,恼羞成怒,跑到陇伊村劫杀你的家人。

    以及太上皇遇害一事,该怎么收场?”

    “你想多了。

    我知道你始终站在忠义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若非你顾及我曾经救援你的情义,你早就奋不顾身的参入宫斗事件中去了。

    这是你的忠义原则,情结所在。

    我理解,但我要提醒你一句,若是李二抓不到谋逆者,证明他无能。

    要知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二身为皇帝,一心算计别人而失策,导致李老儿身死,谋逆者逃之夭夭,那就狗熊了。

    怨谁谁知道。

    至于你说的谋逆者杀到陇伊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