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俏郎君-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太上皇的安危危在旦夕,唯有寻求外援……”
“住嘴,你们的心思朕能不知道吗?
朕考虑的是王浪军转移了那批精壮的行伍之人,去哪里了,他想干什么?
结合天书即将出世,与王浪军脱不开干系。
因此,在王浪军的动机未明,天书未出之前,朕要争取秦琼的心,以他来钳制狄韵等人,静待王浪军露出谋反的蛛丝马迹,再论春秋。
至于太子也不好过,他不但要考虑皇上与天书出世影响到他登基的问题,而且还有防止宫中的谋逆者,让他去闹吧!”
李渊呵斥护卫,道出了一份心迹,不知道想干什么?
这让四名护卫面面相觑,意识到太子的尴尬境地…迷茫了…
(本章完)
………………………………
第160章 心机风骚
就在李渊按兵不动,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试图笼络秦琼俘获狄韵等人轮春秋的时候,宫中也在争论这件事。
含元殿,右侧偏殿。
太子李承乾端坐在主位上,蹙眉巡视着殿内仅剩下的四位文武官员,人人一副口观鼻,鼻观心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最终锁定在魏征身上说道:“魏相对王浪军谋朝篡位的嫌疑有什么看法?”
“启奏太子,臣至今没有查到王浪军涉及谋朝篡位的证据,足见参奏王浪军谋朝篡位的官员别有用心,望太子明断!”
魏征居左而立,躬身抱拳行礼回话,心中不屑,太子等不及上位了吗?
想归想,但他不敢明言,也不能透露出任何关于皇权与天书的敏感话题。
因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在朝局漩涡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他自打从陇伊村回归之后就收敛了往日的锋芒。
这不是他改不了眼里不容沙子的性格,而是出于对皇上的忠心,想做一回旁观者清而已。
再说了,他带着皇上的旨意,旨在查出后宫盗取圣旨,协助外贼霍乱朝廷,谋朝篡位的人的使命,无心理会眼下动荡的朝局。
而潜伏在后宫内的奸人,还会继续作祟,不会放过皇上出行开启传承天书的大好机会,制乱朝廷,谋朝篡位。
这一份威胁比搭理纷乱的朝局更加急迫。
指不定因宫中的奸人引发出一场战乱,来不得半点马虎。
因此,他以查出后宫奸人拯救李唐江山为己任,一心扑在查找奸人的暗访之中。
只可惜后宫不是他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他也不能进入后宫引发桃色绯闻,牵连家族株连的命运。
这让他心急如焚,查找奸人屡屡受阻,操碎了心,也毫无进展,无可奈何。
他的这一使命,太子心知肚明,从不过问,见他为王浪军说好话,温怒的反驳:“魏相言过其实了吧?
依据密探的奏报,王浪军奸滑成性,早在密探发现他派人进入长安城采买物资与招人的时候,就以找来的人换走了他麾下的人,他想干什么?
暂不说他麾下的人人人一身杀气,精悍的素养胜过了禁卫军。
但这些人神秘地消失在密探的视线之内,必定不坏好意,图谋着什么?
再说了,他协助父皇开启传承洞府至今了无音讯,与程咬金上次率领将士救援父皇时带走了十几只信鸽不相符,没有信鸽回音,是何道理?
而这种种迹象都与王浪军脱不开干系,但他谋朝篡位的嫌疑却被魏相撇的一干二净。
看来魏相不想说,那就请房大人说说吧?”
魏征哑然失笑,摇头退到一旁。
这把房玄龄吓了一跳,干我什么事啊?
分明是你这太子爷妄想皇位,想疯了整出来的事,却让我这皇上的近臣顶雷,摄服其它官员,真是要命啊!
这是强行让我站队吗?
真要站到太子爷的队伍中,那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了,搞不好会被皇上回归之后给办了,找死啊!
结党营私向来都是皇上忌讳的大事,要不得啊!
不,不行,都怪王浪军那小子牵连出这曲戏,那就演戏吧。
房玄龄心思不断,略做计较之后,戚戚然的行礼奏报:“太子明鉴,臣一直都在检查扬州水患遗留下的问题,忙的不可开交,所以……”
“好了,既然你们二位都有父皇下达的使命在身,还有尉迟将军坐镇长安城,公务繁忙,你们都去忙吧!”
李承乾暗恨着咬牙,挥手屏退他们说道,这几个老顽固,总有一天让你们后悔人生。
魏征三人告退,相继走出偏殿,余下长孙无忌与太子在殿内,不闻不问。
三人离去,李承乾刚要说话,却被长孙无忌率先行礼说道:“太子心急了,可曾考虑过后果?”
话不多,但一针见血。
这也是态度问题,变相的回绝之意。
显然,他被太子留下来,仅凭这一点就让人臆测他与太子在谋划着什么,有嘴说不清。
但这是李承乾想要的结果,见这位舅父动怒了,笑着说道:“舅父大人想得太多了。
您老也知道本太子的处境,一要面对来自李泰弟弟的反击,他会想方设法的攻击本太子,制造乱局陷害本太子很正常。
二,若是李泰派人行刺太上皇,无论太上皇的安危如何,都会烙下谋朝篡位的罪名,栽赃到本太子身上,无从辩驳啊。
三,本太子守护父皇的皇位责无旁贷,但皇上与王浪军一起去开启传承洞府,了无音讯,会让人把握机会谋朝篡位。
而玉玺被盗,涉及到王浪军的人,加上宫中有奸细做内应,对谋朝篡位之人有莫大的助力,不得不防啊!
四,无论奸细的动机,以及王浪军的意图是什么?他们都在为太上皇铺路架桥,直接危机到皇位。
要知道太上皇失去皇位至今不甘心,太上皇会放弃这个重登大宝的机会吗?
何况太上皇还有很多儿子,最小的皇叔还在吃奶呢?
这些皇叔难保不会被太上皇扶上皇位。
综上所述,把本太子推到尴尬的境地,舅父以为本太子该怎么办?”
这是大实话,他没有参假。
只是忽略了皇上驾崩,群臣无首的臆测。
因为皇上一旦驾崩了,忠心皇上的文武官员不得不为了家族站队,倒向一方求存,所以时不我待。
这是皇上与王浪军开启传承洞府,至今了无音讯带来的臆测,或是连锁反应。
毕竟古往今来窥视天书的人都死了,无论武学有多高,智谋有多么高绝,所有渗入无量山的人无人善终。
这就让人猜疑到皇上身死的现实,不做他想。
因此,李承乾急眼了,出于两手准备,围困了秦府,一边控制着与王浪军相关的人,一边试图拉拢文武官员维护权益,便于上位。
针对这些问题,长孙无忌心知肚明,可他打心眼里不能接受皇上身死的现实。
只因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害死整个家族的人,他不敢轻易地下赌注。
无奈之余,他严肃的盯着太子劝谏:“太子,你要明白一件事,皇上深谋远虑,早已布下口袋等我们往里钻。
单凭我被皇上留在长安城辅助太子治理天下就能说明很多问题,这是试探。
再说了,皇上让牛大进坐镇皇宫,无人可以撼动他的权威。
加上尉迟融率领三军将士镇守长安城。
他们二人协力维护皇上,暗中监视我们的一句一动,还望太子三思而后行!”
以退为进,这是皇上布下的棋局。
李承乾恍如梦中,惊出一身冷汗,旋即咬牙说道:“若是本太子助王浪军一把,让他死在传承洞府之内,连带……”
“太子慎言慎行,臣告退!”
长孙无忌惊张起一双牛眼,匆忙间告退而去,疯了,疯了,天下要乱了……
(本章完)
………………………………
第161章 喋血 皇权?
“嘭”
眼见长孙无忌抽身退去,李承乾站起身来摔落了桌案上的奏折,无视奏折满地翻滚,转向含元殿,隔着一道墙壁窥视那个皇位。◢随◢梦◢小◢说Щщш。
那个位子,他身为太子都不能坐,想坐想疯了。
原本他谋夺皇位的算计,以王浪军谋朝篡位为由加以平叛,借此机会铲除李泰与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所有人。
这包括那些不听使唤,倚老卖老,或是居功自傲的人,扫清绊脚石,荣登皇位。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这是他登上皇位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天知道会被谁登基称帝。
就像李泰,自始至终都在与他竞争皇位候选人,且屡次栽赃陷害于他,至于那些暗杀手段层出不穷。
无形之中,逼着他走向皇位,涉险以赴,只为登基求存而疯狂。
这是身为皇家儿郎的宿命,不成功便成仁,没得选择。
只是魏征不鸟他,房玄龄搪塞他,尉迟融漠视他,连带满朝文武都是墙头草,还被舅父排斥在外,他真心受够了这份窝囊气。
老子这个太子是摆设吗?
不,老子即是太子,就是皇上,那就从王浪军开刀……李承乾坚定了登基的信念,见摔落奏折引来了太子傅,坐到太师椅上问道“你都看见了,本太子孤立无援,全指望你谋划了?”
“太子多虑了。
稍安勿躁,太子且听臣分析朝局。
当今的朝局,虽说被皇上预设试探谋朝篡位的格局,文武兼备,只待谋朝篡位之人落网而已,但并非针对太子爷一人。
毕竟太子爷没有涉及到,因皇后在慈恩寺内引发出的谋朝篡位当中,身正不怕影子斜。
而这件事与皇上涉足无量山以来暴露出皇宫的奸细,勾结突厥人谋朝篡位的事实。
这就说明谋朝篡位的主子另有其人。
加上皇上把皇后禁足在皇宫之内,没有人干涉太子爷的行动。
以及太上皇困在秦府内不敢妄动。
这一切事实促成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正好可以为太子爷铺路架桥,以清查谋逆者为由,联合与王浪军有仇的官员势力,设计连环,让王浪军做替死鬼。
只要王浪军变成谋朝篡位的主谋之一,无论是接机铲除绊脚石,还是让皇上在无量山出意外,都是最佳的人选。
只要太子爷设计得当,登基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傅杨清向太子行礼后娓娓道来,毫无避讳。
这让李承乾扬起一脸的喜色,旋即想到身边无大将震慑不了人心,微微蹙眉,说道“你说的不错,王浪军是最好的替死鬼。
谁让他整出胭脂茶毒杀了本太子的侧妃,还让太子妃中毒不起,至今还躺在床上承受着毒素侵蚀身体的痛苦,他该死。
而他与父皇走的近,又是开启传承洞府的唯一人选,一度涉足谋朝篡位事件当中,他不是谋逆者,说出去也没有人相信。
因此,他就是本太子登基祭旗的人选,千刀万剐都不解恨。
只是整死他麾下的人很容易,只需给他们送去日常用品,参的佐料就搞定了。
但他的死活不受本太子控制,本太子身边也缺少将士维护皇权,如何是好?”
“太子爷考虑周全,但忽略了王浪军虐打侯君集儿子侯武的事,加上他得罪了张家人与好多位朝中官员。
针对这些人,太子爷只需派人知会他们一声,谁不想做开国元勋呢?
只要他们入套,太子爷就可以驱使他们整死王浪军的人,接机引发动乱搅局,再把李泰引出来与禁卫军发生磨蹭。
到那时,太子爷可以见机行事,大事可期!”
太子傅凑到太子身边,一脸得意的献策,说到最后阴笑连连,并掏出两封信交到太子手上。
李承乾看着书信上的内容,无形之中笑出了灿烂的光彩,不禁笑道“哈哈,好,这真是一阵东方,刮得好啊!
如此一来,本太子要算计所有抵触本太子的人,一个也不放过,本太子要让他们身败名裂。
到那时,本太子一念就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全看心情,哈哈……”
“哈哈,血染的风采即将为太子爷,不,为皇上展开……”
杨清喜不自胜的改口,跪倒在地上说道。
这让李承乾兴奋得翩翩欲飞,亢奋的展露出皇帝的姿态坐到太师椅上,爽朗的说道“说得好,快快平身,相位为你而设,哈哈哈……”
笑声中隐含着杀机,冥冥中锁定了目标。
只是处在酝酿之中,只待爆发的那一刻血染长安城。
而这一切的筹谋,围绕着王浪军全面铺开,王浪军对此一无所知吗?
……
无量山东坡下,羽箭掠空乱舞,青灰色的雾气激流翻涌,乱纷纷的。
只是羽箭掠空的数量比之先前减少了一倍。
这让处在藤蔓网带躲避羽箭袭杀的王浪军喜于言表,不禁看向一脸懵逼的老程,笑道“哈哈,李二的无能让三军将士的羽箭消耗完了,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真让人期待李二陷入无箭阻击突厥人迫近的步伐,逼到李二身前,李二又畏惧藤网跳跳床上的毒刺不敢上来,左右为难,濒临死亡的窘迫模样。
那一定很精彩,哈哈……”
“唉,你小子啊,教皇上做人也不能拿三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吧?
再说了,三军将士死多了,缺少与突厥人抗击的兵力,突厥人还不得杀光所有人,危机到你一家人的安危吗?
到那时,你还笑得出来吗?”
程咬金说不过他,暗自焦急,表面悲悯的看着他,和声反驳,这小子究竟想干什么?
猜不透,摸不准,真是伤脑筋啊!
他被王浪军折磨疯了,在心里呐喊,这小人精,鬼灵精,玲珑心,把所有人都算计死了。
所有人都成为他的棋子,任由他摆布似的,这该怎么办?
对此,王浪军不屑一顾,摆着手说道“你这话都说了十几遍,有意思么?
难道你不知道所谓的三军将士都在射击羽箭,连绵不绝的射击,还是第三次袭杀我与我的一家人。
事不过三,这是一句老古话。
我就问问你,你觉着三军将士对我袭射了多少次羽箭,我会在意他们的生死么?
至于他们死后没有人抗击突厥人的进犯,你想多了哈。”
“什么?你的意思是还有后手……”
程咬金听出了弦外之音,一惊蹦起来吼道,不可置信,这太让人意外了。
不过这怎么可能呢?
。
………………………………
第162章 教人选择
王浪军抛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惊得程咬金像是见鬼了似的蹦起来追问他还有什么后手?
不相信,这是打心眼里的想法。
这是明摆着的事。
因为他孤家寡人一个,还被突厥人与三军将士困在这雾气乱舞、骄阳照射不透的无量山山坡上,哪有反击之力?
纵然他利用丹田内的草木内劲让藤蔓结成跳跳床,前端形成无数毒刺,结合藤蔓网盾足以抵挡两路大军的进攻,仅此而已,毫无反击之力。
难道他受困于此,直至死亡吗?
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他要面对千军万马,受困在此铁板叮钉,没有杀退两路大军的能力,时间一长不死才怪。
而他带着爹娘,日常生活都成问题,仅凭饥渴就能让他的一家人步入死亡旅途。
再说他的保安队处在外围,充其量也不过五百来人,这些人不可能联合他夹击两路大军,杀出重围。
仅凭他这点兵力无法自救。
所以他还有后手,没人相信。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对此,王浪军没有反驳什么,眼见三军将士射过来的羽箭稀稀拉拉,站起身来,透过网盾的上沿看向山下说道:“哈,我有没有后手与你不相信不重要。
重要的是以事实说话,好戏在后头,你慢慢欣赏吧。
哟,李二要爆发了,快来看他的独角戏……”
“看戏?亏你小子说的出口。
仅凭你直呼皇上的名讳与敌对的行为,皇上只怕对你起了必杀之心。
事到如今,你们彼此之间敌视成仇,何必……”
程咬金站起身来,眼见三军将士没有继续射箭,一边趴在网盾上沿观看山下的近况,一边试图劝谏他与皇上言和。
因为这有双方言和才能对抗突厥人的来袭,也是拯救皇上与家人的唯一途径,所以他不想放弃这唯一求存保家的机会。
只是他低估了王浪军的算计,王浪军不待他说完,摆手制止他说道:“老程別哔哔了,你要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
再说了,这人吧,做错事就该认错,方为正人君子。
人若是知错不改,错上加错养成阴险狡诈的习惯,对人对己都不好。
往大了说祸害天下人。
而李二具备着祸害天下的资本,所以他犯错不认错,问题很严重,得治。
老程以为不该治么?”
什么?
整治皇上?
这话挑明了教皇上怎么做人。
大逆不道的节奏。
谁敢这么做?
可是他不但敢做,而且公然展开整治皇上的行动。
吓破人胆啊!
程咬金一愣,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连带王泰夫妇二人愣是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呆滞的看着他说不出话来了。
纵然他们早已听过儿子说过教皇上怎么做人的话,但没往心里去,权当是一句玩笑话。
如今不一样,在三军将士停止射箭制造杂音的时刻,他的一句话轻而易举的送到山下,被人听见了。
这不是公然敌视,鄙视,鄙夷,羞辱皇上不会做人,拉仇恨结死仇吗?
实为对怂李唐的节奏,与天下人为敌。
这是要置一家人于死亡境地,他毫无压力,可是一家人跟着他……
一念至此,王泰颤抖着站起身来,又怒又怕的呵斥:“混账,你小子大逆不道,想反天……”
“你闭嘴,事已至此,军儿做的对,大不了反出李唐,怕什么?”
王妈原本惊讶儿子的举动太过强势,一时之间没有适应过来,突闻夫君瞻前顾后的说教,一把拉开夫君娇吼。
夫妻二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各不相让杠上了。
虽然身处危险地带,融汇了紧张,惊恐,死亡,亢奋,担忧等等激烈的情感气氛,但是他们夫妇暴露出各自情感理念的一面。
这让处在中心位置上的王浪军侧目而视,笑颜以对,但右侧的程咬金打破了这种氛围:“臭小子,俺老程求你了,你少说两句行不行啊?
就按你说的,看戏,不说话好不?”
开什么玩笑?
再让他说下去,指不定激怒皇上与他撕破脸,鱼死网破,那就失去了缓和关系的余地。
到那时全完了。
而且还会促成两败俱伤,演变成突厥人做渔翁得利的局面,得不偿失。
只是王浪军会让这种局面发生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瞥眼见老程急得不行,他笑着摆手说道:“不说话怎么能行?
你问问山下的李二,他会同意我不说话么?”
一语双关,妥妥的打脸。
这让程咬金闭嘴不言,感觉说什么都会激发他抵制皇上,让皇上难堪。
李世民听得心惊肉跳的难以接受这份羞辱,恨得牙痒痒的,但怨谁呢?
怨恨王浪军大逆不道,罪该万死的敌视他,他觉着自己站在王浪军的立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就像李方假传圣旨胁迫王泰夫妇要挟王浪军,连带下令三军将士射杀王浪军的疯狂行为,为什么?
只因李方处在突厥人驱蛇的围困之下,为了自保,为了家族荣耀,为了李唐江山给他带来名利,他不得不做出过激的行为。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方想称雄了?
或是他面对死亡危机风靡了心神,只为求存而疯狂。
但终究一点,无论什么原因他也是被逼的,只想活的更好、更风光荣耀而已。
而他这种疯狂的幻想荣耀,是李世民一手把他豢养出来的,惯的,真的无法阻止吗?
不,李世民心知肚明,阻止他疯狂的针对王浪军的一切行动,根本没有难度,只是想让他摄服王浪军,坐收渔利。
只要王浪军被他逼得求饶,李世民就可以做好人,摄服王浪军诚服自己,再实施下步计划。
这是帝王权术,平衡之道。
只可惜李世民失望了,演戏让他逼迫王浪军服软的计划失败了,一败涂地,进入死胡同,这该怎么收场?
如今,不但王浪军当众羞辱李世民,连带三军将士也在死亡面前质疑皇上,离心离德,看笑话,酝酿杀机哗变都有可能发生,这皆是因摄服王浪军带来的后果。
这一刻,李世民沐浴在骄阳下,没有感触到骄阳光芒的温度,遍体凉飕飕的颤悸不宁,下意识的撇了藤蔓跳跳床上方的王浪军一眼,在心中呐喊,该做出选择了!
………………………………
第163章 逼入绝境
王浪军以完胜之资傲立在无量山山坡上,看戏,羞辱人。
这让李世民的心哇凉哇凉的,失算了啊!
原本他以平衡之术控制着整个局面,既要逼迫王浪军跪地诚服,又要保证李方不死而维护他的安危。
同时又要算计逐渐迫近的突厥人,取得完胜。
只是突厥人躲在百丈之外的树林里驱蛇进攻三军将士,玩阴招,三军将士危在旦夕,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但唯有三军将士牺牲一部分,连带失去阻击突厥人来犯的优势,才能诱导突厥人近身而战,方有一线生机。
再加上他看出来了,王浪军具有控制藤蔓结网与防护的神奇能力,似乎意在诱导突厥人近身而战,这让他下意识的配合行动,默许李方下令三军将士射杀王浪军消耗羽箭。
只有这样才能把突厥人聚拢过来,实施反击与探查突厥人背后的阴谋算计,把所有谋算他的人一网打尽。
毕竟他知道王浪军智谲不凡,必然会算计全盘,报仇雪恨。
这是王浪军睚眦必报的性格,以及彼此成仇不得不为的行动。
换作他也会这么做。
何况王浪军针对开启传承洞府一事,一拖再拖,没有后手与目的说不通。
因此,他既在逼迫王浪军诚服而保护李方,又在放任李方胡作非为诱导突厥人上套,一举三得。
如此一来,无论突厥人上不上套,他都配合了王浪军的诱敌之计,缓和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若是王浪军没有在李方的强势逼迫下诚服,李方就该为其疯狂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削王浪军心头之恨。
正应了那句话:若想对方灭亡,就先要让其疯狂。
这是他从王浪军的性格,以及种种迹象中分析出来的结论。
虽然这期间,他也曾权衡利弊动摇过帮谁,胁迫谁与利用谁的心思,权衡利弊,左右摇摆,但是他此时看透了。
面对王浪军的羞辱,教训,他没有生气,仅推开小喜子的搀扶,从吴闵手中夺过唐刀,缓缓扬刀走向李方。
一言不发,威势逼人。
李方自始至终都在在留意皇上的动态,眼见皇上扬刀走来,自知难逃一死,跪地抱剑行礼说道:“不劳皇上亲自动手,臣自知罪该万死,但求皇上让臣死在维护李唐江山的冲锋路上,虽死无憾。”
“哼,好一个虽死无憾。
你在这之前假传圣旨绑架王泰夫妇胁迫王浪军,无视朕的旨意下令三军将士射杀王浪军,可曾意识到无憾这个词?
这会儿,你谈无憾,那你所犯的欺君罔上,率部谋反等等株连九族之罪就能免除吗?”
李世民驻足扬刀指着他,劈头盖脸的呵斥,心中隐有不忍。
毕竟李方是他的族弟,而李山与李方的胞弟,血缘三代相连的关系。
正因如此,他才对李方兄弟委以重任,参与到开启传天书当中。
而李方为胞弟的死针对王浪军,情有可原。
再说他身为皇帝,不能维护族亲,还是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功臣,处处维护李唐江山的将军,难道回去维护外人吗?
这是他不能说出口的隐情,哪怕身为皇上,也要有人维护自己的一切才能抵御旁人的窥视与暗杀。
显然,他把李方兄弟看得很重,而他们兄弟确实对他以死相报,结下了深厚的情义。
但正因这份贴己的情义,娇纵下来演变到这一步,他也无能为力。
如今,他为了自保求存,为了天书与消灭突厥人,以及笼络王浪军,不得不舍弃李方……
对此,心疼,不甘,还有一份恨意,只能深埋心底,败了,就的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李方也懂,也知道皇上以自己的死缓和王浪军与皇上的关系,没得选择。
这是一场生死角逐,败就意味着死亡。
只是他也不甘心,没有把王浪军给整死,还得咬牙配合皇上说道:“皇上明鉴,臣为了李唐江山的安危不惜一切,不计过程,虽死无憾,臣去也!”
话说三分,多说无益。
虽然他想为妻儿老小求情,保全一家人的安危,但是身后事顾不上了。
这才是一位将军的担当。
哪怕是付出一家人的性命,也要忠君报国。
因此,他抛出一句忠义的话,便喝令亲卫军杀向突厥人,不在畏惧蛇群,奋勇向前。
“杀啊……”
上千人跳跃在树木枝叶上,挥刀扫清蛇群,逐步逼向突厥人。
这是一场送死的反击战。
喊杀声掺和在惨叫声中,在血花与树叶飞扬中,逐渐低落……
看着这一幕,李世民心如刀绞,疼痛之中掺和着复杂的情感,流下心酸的泪水,旋即转向王浪军说道:“你意在报仇雪恨,以及铲除突厥人,不知道你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计划?什么计划?
你想多了吧?
好像一切都是你在算计别人,时至此刻还在算计,想把所有人一网打尽对吧?
不过,这都是你的事,与我无关哈。”
王浪军口水不饶人,但心中很舒爽,痛苦。
这才叫杀人不见血,以折磨精神的方式,让仇人领罪伏法,折磨致死。
这就让人抓不住把柄,死了也是白死,深层次的借刀杀人之计。
临了,还让别人求他活命,随便一句话都是诛心之语。
这让李世民满面抽抽,又不敢多言惹怒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