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俏郎君-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金鹰离开弹汗山一日,干什么去了?
我们不知道,难道猜不到金鹰捎信回无量宫一个来回,给王浪军送去了信息,且让王浪军命令金银双鹰对我们采取行动了。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相反,金银双鹰在王浪军的命令下进攻我们,证明王浪军急眼了。
王浪军急于冲出迷魂大阵,回归无量宫救人,王浪军才会对我们展开反击。
否则依据王浪军的头脑,逃出去还会进攻我们打草惊蛇吗?
你自己想想吧?
再说了,我们师兄弟对迷魂大阵之中的一切了如指掌,容不得你来诋毁?”
他的这番话说的很气愤,显然也是被王浪军激怒了。
不过他感知到王浪军还在大阵之中的草木囚笼之内,越发坚定了奴役王浪军的意志。
因为他感知到王浪军让草木囚笼缓缓旋转起来,对抗他们师兄弟的迷魂大阵。
这种情况太过诡异。
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情,王浪军懂得阵法?
这是一个可怕的消息。
很显然,王浪军也在汲取弹汗山内部的光团散发出来的灵气,维持草木囚笼旋转起来对抗他布置的迷魂大阵。
隐有反败为胜的趋势。
这让他们师兄弟的脸面往哪放?
而他们师兄弟还发现王浪军在草木囚笼里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的实况,心惊莫名。
这是王浪军布置阵法成功,旋转起来扰乱视听的能力。
那么,阵法的威力逐渐增加了怎么办?
这对他们师兄弟来说就是当场打脸,无论尊严面子,还是成败得失都让他们师兄弟受不了。
所以他已暗中示意师兄弟对王浪军展开雷霆反击,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势头。
这会儿再经黑衣人从旁喝问,他自是对黑衣人不报什么好脸色了,给予犀利的反击。
黑衣人被他说的呼吸一滞,觉得火道人说的没错,可是他不放心啊!
若是让他相信金鹰捎信到无量宫一个来回,他认了。
毕竟那是他亲眼所见的事情,被打脸了,不认都不行了。
但让他相信两只扁毛畜牲制造出燃烧弹袭击他们,打死他都不信了。
于是,黑衣人冷哼一声说道:“哼,你少说风凉话,什么暗语能让两只扁毛畜牲制造出燃烧弹来袭击我们啊?
你给本座一个理由?”
“哼,你要什么理由?
不如你进入迷魂大阵之中探视王浪军的处境,便一清二楚了。
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入阵一探?”
火道人骤然偏头,甩飞起一头红发,瞪着黑衣人显露在暗弱的星月银华下的狰狞面孔讥讽道。
他早有奴役黑衣人的动机,真好借助这个机会激将黑衣人入阵,迷惑黑衣人的神智,达到奴役黑衣人的目的,到那时……
黑衣人听得心头直跳,忌惮的说道:“探视王浪军在不在大阵之中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你们师兄弟能保证王浪军困在迷魂大阵之中就行……”
“切,胆小如鼠,你根本没有与我们师兄弟合作的诚意,不信我们师兄弟就算了,啰嗦什么?”
火道人越发鄙夷的讥讽。
气得黑衣人差点冲上去杀人了。
“呜呜”
空中异响,惊得黑衣人遍体一颤,忍痛向一旁逃跑着呵斥:“该死的扁毛畜生,还敢来袭击本座……”
“轰……”
………………………………
第59章助纣为虐
银鹰二度从空中抛下燃烧弹,袭击黑衣人一党,玩的不亦乐乎。
只把黑衣人一党炸,烧的鸡飞狗跳的,好不热闹。
而就在黑衣人怒骂手下人蠢笨无用,射不死金银双鹰的时候,金鹰已悄然飞向无量宫去了。
只不过金鹰独自行动。
它并没有托承主人回归无量宫,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此时此刻,无量宫里不太平了。
东丽宫平台,在灯火珊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副琉璃的夜景。
五彩斑斓的夜景,比白日里更显一份荧光流动。
花卉荧光流动,辉映在几位管事人的身上,又让他们身上绽放出琉璃而热气腾腾的模样。
其中数王妈最为着急上火,在晁采的搀扶下走近徘徊在场中央的珩贤子说道:“你们告诉我,我儿是生是死?”
不怪她有此一问。
只因局势恶化,已有朝廷探子在无量宫外围区域散播谣言,嚷嚷着王浪军祸害天下人的罪行,劝谏无量宫军民不要自误,尽早向朝廷投诚,免其一死。
如此一来,又让军民人心浮动,军民就议论起这件事情,不曾想被王妈听了去。
王妈听到的是王浪军与狄韵跳崖殉情而亡的事情。
加上朝廷造谣王浪军祸害天下人的罪行。
两相结合起来,让军民猜疑不定。
这就有争议了。
毕竟王浪军若是死了,军民就失去了王浪军这个主心骨,他们在朝廷的重压下,势必要考虑生死问题,怎么办?
虽然军民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距离死亡,乃至重伤垂死的境遇,他们都经历过好几次,不在乎多来一次。
可是这取决于王浪军没有死亡的前提下,人人不畏死。
然而,连日来,军民都在猜疑着王浪军身死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本身就在军民的心神上形成压力。
焦虑,惶恐,再经朝廷探子散播谣言刺激军民,谁受得了?
人的承受能力终究有限。
当压力超过人力极限,也就变得迷茫,不理智了。
所以军民无意间说了不该说的话。
军民都在说王浪军死了,还有必要与朝廷对抗吗?
与朝廷对抗能有好吗?
难道与朝廷对抗,指望珩贤子来守护军民的安全吗?
那靠谱吗?
显然,不靠谱。
军民就不信任珩贤子这个说话都颠三倒四的老顽童,能够守护谁的安全,那是做梦。
哪怕是珩贤子拥有飞天遁地的能力,军民也不相信珩贤子。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珩贤子眼睁睁的看着王浪军与狄韵跳崖殉情,见死不救,这件事情已经被军民们知道了。
对此,军民就在想啊,珩贤子这种行为算什么?
珩贤子见死不救,原本是本分,不救人谁也不能说他是坏人吧?
何况珩贤子是陆地神仙流中的人物,谁敢问罪珩贤子啊?
但军民会在心神上审问珩贤子是个什么人?
珩贤子表面稀里糊涂的爱玩,爱闹,没心没肺的。
而且还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
这是否说明珩贤子与英子隐有谋夺王浪军的无量宫的嫌疑呢?
毕竟珩贤子不靠谱,但英子精明能干。
他们二人有没有图谋无量宫,在军民心里已经定案为:有。
这是军民们守护无量宫,惦念着王浪军给予军民恩惠的人情所在,排外。
或者说是军民对王浪军的崇敬,向心力。
这种情怀,军民们在珩贤子与英子身上感触不到,就这么简单。
因此,军民们不信任珩贤子与英子,自然会在朝廷施压下失神,非议珩贤子与英子的不是,让王妈听了去。
这让王妈心急如焚,急匆匆的走近珩贤子,兴师问罪来了。
珩贤子眼见王妈泪眼婆娑的模样,心慌意乱的伸手推了推身边的英子,示意英子去跟王妈解释,反正他是头皮发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英子瞪了他一眼,遂迎上王妈,伸手搀扶着王妈的手臂说道:“王浪军活的好好的,你们都不要担心了……”
瞒不过去了,那就直说吧。
这不是很难的事情,她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王妈一听就哭诉起来:“呜呜,事到如今,你还要骗我,为什么要骗我啊?”
对她来说,宁愿相信军民们的众口铄金之论,也不会相信英子的托词。
俗话说得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难道纯朴的民众会说假话吗?
再说了,她也被军民们的话误导了心神,认为珩贤子见死不救的行为太可耻,可恨了,她恨珩贤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相信珩贤子与英子的话呢?
英子面对她痛哭流涕的神态,顿时乱了方寸的说道:“不,不是这样的,哎哟,我这么说你们才相信我啊?
珩贤子,快把王浪军捎来的信笺拿给她们看看,快点……”
“哦,这,信笺在这里……”
珩贤子头皮发麻的从怀里掏出信笺,递给李萍,顿时松了一口气,这女人都是老虎,好可怕啊!
李萍接过他手中的信笺,摊开来借助无量宫散发出来的灯光一看,喜泪迸流的说道:“啊,哥哥没死,真的没死……”
“真的吗?
信笺会不会是伪造的……”
王妈不信,偏巧不识几个字,只能干着急的瞅着李萍追问起来,不过心里好受多了。
李萍接话说道:“不,不是伪造的。
因为哥哥在信笺上说,说被困弹汗山大阵之中。
哥哥与韵姐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只是被黑衣人一党困在大阵之中了。
还说黑衣人一党在密谋着烽火九州计划。
这种情况不可能造假。
所以我相信是真的……”
她原本不想说出实情,让王妈担惊受怕的。
可是事到如今,当以稳定人心最重要。
因此,她觉得公布王浪军未死的消息,哪怕是王浪军被困弹汗山,也能取到震慑,稳定人心,凝聚军力的作用。
显然,她的话让王妈接受了现实,虽有担心,但王妈不再失魂落魄的了。
这时,珩贤子插话说道:“王浪军在金银双鹰的辅助下,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我们被朝廷盯上了,朝廷似乎在助纣为虐,帮助黑衣人一党对付我们,怎么办?”
“不对呀,朝廷不是与无量宫合作了吗?
既然是合作关系,朝廷为什么还要帮助黑衣人一党对付我们啊?”
“唳”
正当王妈惊问珩贤子的时候,夜空中传来了金鹰的鸣叫。
………………………………
第60章破敌良策
“等等,金鹰捎来了王浪军的消息,看看再说吧!”
珩贤子于摆手示意王妈稍后再说之际循声望去,隐见金鹰化作一道残影,俯冲下来,渐渐现形,飞落到平台上。
在金鹰落地再去,低头啄下绑在腿上的邮包,扔给珩贤子。
珩贤子抬手接过飞来的绿色小邮包,拆开邮包取出里面的信笺一看就嚷嚷起来了:“混账小子,你太欺负人了,我不干……”
啥呀?
怎么就不干了?
看个信就把他气成这样了?
莫非他被王浪军算计了?
这是人人见他怒气冲冲的嚷嚷着,联想到的事情。
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了。
好在英子从珩贤子手中夺过信笺一看,脸色变换不定的,很难看,她很想把信笺撕了发泄一下。
可是她又担心王妈多想,多生事端,她就忍着没有撕烂信笺,反而转手把信笺递给李萍说道:“你把信笺拿去,念给大家听一听吧。”
他说着话就撇头一旁,生闷气去了。
这让大家看着她们怒气冲冲的模样,心里不是滋味。
究竟是什么情况啊?
于是乎,除了珩贤子与英子之外,剩下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李萍身上,寻求答案?
李萍这段时间跟随哥哥与韵姐学了不少字,在大家虎视眈眈之下念信:“北瘟疫,南走水,南北夹击成死局。
若想破局,必行险招。
首先,若是李二的朝廷没有协助黑衣人一党威逼无量宫,大可从旁协助一二,助朝廷一臂之力拒敌。
但也要转战造势,迷惑天下人,伺机而动。
其次,转战是变明为暗。
明里转移我的家人,让保安队率领一批精锐军民保护我的家人,大张旗鼓的转移到漠北方向。
做足样子,让黑衣人一党与李二的人看清楚。
以便他们互掐。
暗中帮衬朝廷对付黑衣人一党。
但这要有个前提条件,取决于李二不追杀我的家人,才能暗中帮衬朝廷对付黑衣人一党。
否则暗中保护我的家人离开无量宫就行了。
最后,无量宫就交给你珩贤子镇守了。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让黑衣人一党与李二的朝廷,以及天下有心算计我们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此为假是真来真亦假,切记,切记!”
李萍念完了信笺上的内容,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算什么事情啊?
虽然王浪军在信笺上描述的很清楚,让她看明白了。
但是她不认为这样做行得通。
也难怪珩贤子与英子二人气得不轻了。
须知王浪军在信笺上描述的最后一句话,假是真来真亦假。
这是什么意思?
以她看来,这是哥哥王浪军的诱敌之计。
摆明了算计人,想让人钻入圈套,再伺机问罪反击。
说白了,王浪军打算让人假扮家人,再由保安队员率领一批精锐保护着假扮的家人撤出去,诱导敌人上当。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刺激李二与黑衣人一党。
他们看见王浪军在转移家人,脱出他们的算计圈子,会怎么想?
首先,他们若是失去王浪军的家人,就没有办法栽赃陷害与要挟王浪军就范了。
毕竟王浪军要让珩贤子做套算计他们,就会大张旗鼓的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王浪军一家人撤走了,他们拿什么算计王浪军一家人啊?
届时,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很显然,他们不会放弃这种栽赃陷害与捉拿王浪军的家人,算计王浪军的机会,势必追杀转移的队伍。
只不过事发突然,他们追击转移的队伍肯定不及时。
若是再被珩贤子中途拦截,他们也就追不上转移的队伍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局,试探人心的局。
对于黑衣人一党来说,试探他们在无量宫一带的军事实力,暴露黑衣人一党的秘密,作用很大。
对于李二这个合作伙伴,试探李二的杀心与诚心,李二若是派兵追杀转移的队伍,那么无量宫上下所有人都不会再出手帮衬李二渡过难关了。
让李二自生自灭去吧。
相反,李二若是不派兵追杀无量宫转移的队伍,在失去王浪军的帮助下,除了向黑衣人屈膝投降之外,唯剩下与黑衣人一党血战到底一途了。
而李二怎么选择他的未来人生路,是无量宫是否帮衬李二渡过难关的标准。
可以说这种考验很有必要。
俗话说生死当前见真情,性情。
说实话,王浪军对李二的狠辣无耻脾性受够了。
觉着有必要借此机会试探李二的虚实。
心诚,心善则帮。
若是至此存亡时刻,李二还在算计他王浪军,那就没必要再跟李二客气了。
这就是王浪军试探李二与黑衣人一党的精髓。
只不过王浪军把珩贤子与英子当枪使了。
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仇恨转嫁到珩贤子身上,独当黑衣人一党与李二的朝廷大军双向冲击。
这无疑是地狱难度。
毕竟珩贤子不是好杀之人,且是心慈戒杀之人。
这叫珩贤子怎么办?
不外乎珩贤子与英子二人气得不轻,暴跳如雷了。
李萍看着她们二人怒气冲冲的模样,心里不是滋味,能行吗?
王妈听迷糊了,完全不懂啊?
她只能拿一双泪眼巡视着全场人,送去这该怎么办的眼神?
“沙沙”
英子眼见珩贤子在眼跟前来回的晃悠,晃的眼晕,伸手拉住珩贤子的右臂说道:“你给我站住了,别动。
你有这份闲心走来走去的,还不如想想怎么办?”
“怎么办?
我哪里知道怎么办啊?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让队伍向漠北方向转移,一头扎入瘟疫区域,不是送死吗?”
珩贤子感觉不靠谱,只因王浪军在信笺上没有提及克制瘟疫的办法,心里窝火了。
让人去送死,只为了诱导敌人上当,算什么人?
这违背他的原则,自是对王浪军的这种计划很反感了。
总之他做不出来。
可是呢,他又没有办法破局,不得不承认王浪军的这一招很厉害,铁定可以破局,让敌人狗咬狗一嘴毛。
打破局面,脱身事外,对战起来也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去战斗了。
否则背着一份天大的罪名去战斗,没有开战就弱了三分气势,再被人咒骂乱了心神,损失战力指数是肯定的。
因此,他是认可了王浪军的计划,但他不能破例杀人,害人啊,怎么能不怒呢?
“哼,只怕王浪军也在考验我们二人的诚心,气死我了……”
“啊,怎么会呢,哥哥不会不信任你们的……”
………………………………
第61章你猜我猜大家猜
“怎么不会?
他王浪军就是不信任我们,把我们当枪使,气死我了……”
珩贤子视感着李萍为王浪军辩护的神情,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很是愤怒。
其实他对王浪军的考验与当枪使了,并不反感。
相反他还觉得很好玩的。
只不过他这会儿不觉得好玩了,且意识到死亡危机。
关键是很可能牵连到他的师门,在这次行动中受到重创,或是师门的覆灭之危。
这由不得他不担心了。
很显然,他的师门规制过多,门人也就不多了。
这是成正比的数字。
那么,在他的师门人数不足十个人的情况下,让王浪军送入天下练气士的虎口,能有好吗?
这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
王浪军给他捎来信笺,让他明白了黑衣人一党谋划了南北夹击,吞并李唐江山与栽赃陷害王浪军,顺便拿下无量宫,掌控全局。
而天下门派的人也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若是伺机而动,危险性更大。
若是这些人把苗头全部对准他的师门,他自认为扛不住。
再这种事情下,他还要配合王浪军演戏,演全套,不仅要替王浪军守护家人,不让人拿王浪军的家人做文章。
还要确保无量宫不失,乃至维护正义,打出无量宫的正义名声,自保无恙。
这其中的难度系数高到天上去了。
可谓是举世皆敌。
他怎么可能抵挡得了?
这时,薛仁贵眼见萍儿急得掉眼泪,走近暴跳如雷的珩贤子说道:“师傅,您老别生气,有话慢慢说。
毕竟公子不会坐视不理的……”
“你闭嘴,什么叫坐视不理,你明白吗?
不明白,你还敢乱说,信不信为师揍死你……”
珩贤子说着话就扬起手来要抽人了,气坏了。
本来嘛,王浪军被困迷魂大阵之中,就是坐视不理。
纵使王浪军想帮忙来着,出不了大阵,一切皆惘然。
再说了,就算王浪军赶回来,能做什么?
凭借王浪军夫妇二人,加上金银双鹰,能挽回大局吗?
显然,那是痴人说梦,不可能的。
何况王浪军捎信过来,玩暗度陈仓之计,假装转移他的家人,目的在于脱离这场战争,让敌人自相残杀去吧。
如此一来,王浪军就不能现身,否则一切暗度陈仓之计就泡汤了。
说白了,王浪军既然捎信来玩暗度陈仓之计,就是在暗示他王浪军不现身了。
你们爱咋地咋地,我看戏挺好。
王浪军就这么个意思,试问珩贤子怎么可能受得了啊?
薛仁贵自是想到这些事情,眼见师傅动怒了,硬是没有避让的意思,正视着师傅须发翻飞的怒容说道:“师傅啊,您担心的事情徒儿知道。
徒儿的意思是公子不可能向邪恶势力低头的。
哪怕是打不赢,公子也会主动露面,不会做逃兵的。
这是公子的气节,傲骨意志所在,不可能退宿啊!”
“呃,这倒也是啊!
王浪军自打出道以来,似乎没有向谁低过头?
就连李二一而再再而三的的逼迫王浪军,他也没有低头认怂。
那么这一次的事情,是王浪军在耍滑头?
他已经从迷魂大阵之中出来了,想试探虚实,故布疑阵,唱什么大戏呢?”
珩贤子其实不是笨人,只是当局者迷,这会儿被薛仁贵提醒了一句,立马意识到王浪军在耍花招。
然而英子抱有不同的看法,冲大家连连摇手说道:“不对,我们不能把事情想的太乐观了。
若是王浪军没有从迷魂大阵之中走出来,怎么办?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独立硬抗一切侵犯之敌。
胜败暂且不说。
单说王浪军走出迷魂大阵,把保安队一批精锐转移出去,到外围能干什么?
这才是我们该想明白的事情?”
“嗯,这倒是个大问题。
首先,王浪军要面对李二整个朝廷的人,试图让王浪军替李二背锅,再成为李二的杀人刀,杀黑衣人一党。
在这件事情上,王浪军似乎无法破局。
至少我想不出来王浪军转移一批精锐出去,能破此局。
其次,黑衣人一党也会让王浪军与李二背上祸害天下人的罪名,挑拨他们之间的战争,便于黑衣人一党从中渔利。
加上天下师门中人,难保没有这样的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促成王浪军与李二背锅,相互残杀的局面。
那么李二与王浪军很被动,似乎无力破局了。
最后,北瘟疫,南走水驱逐而来的民众,那都是不要命的人。
一方面是染上瘟疫的人潮,发起疯来无法控制。
一方面是饿急眼了的人群,无论是他们造谣生事,还是他们冲击目标单位,抢吃抢喝的,那都是无法阻止的洪流。
显然,王浪军也破不了这个人潮乱局。
怎么办?
总之我就不相信王浪军可以破局,那根本不可能……”
珩贤子接话补刀,索性把事情挑明了说,权当是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怒。
换句话说,他的意思是王浪军投鼠忌器了,转移家人只不过是虚晃一枪,保全他王浪军的仁义名声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王浪军被困弹汗山大阵之中,出不来了。
说不好王浪军现已自身难保,都是快要死去的人了。
面临死亡,王浪军会做什么?
保全名节,以及保全家人,已经成为王浪军的首要目标。
很显然,王浪军捎信过来,玩暗度陈仓之计,实际上就是帮珩贤子减轻压力。
毕竟王浪军的家人若是大张旗鼓的假装转移出去了,也就让敌人针对王浪军的算计投鼠忌器了。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无量宫的归属,以及天书与李唐江山的归属问题。
这些事情对珩贤子的冲击不大了。
除非敌人转移目标,把一切苗头从王浪军身上转嫁到珩贤子头上,那就归珩贤子倒霉了。
总之,珩贤子认为这是王浪军临死前的自保策略。
只是王浪军没有明言罢了。
对此,薛仁贵想的脑阔疼,捂住脑袋蹬在地上说道:“师傅啊,或许我们把公子的策略想岔了?
须知公子在信上说,假是真来真亦假……”
“咦,你几个意思?
莫非你的意思是说王浪军说是转移精锐,其实是转移无量宫里心思浮动与不忠于无量宫的人……”
“那不可能,若是这样,王浪军为什么不在信上写出来……”
………………………………
第62章理解万岁
“停,你们都别说了,听我说一句吧。
我儿王浪军聪明着呢,哪怕是军儿对我这位娘亲,亦是放权,交心面对面的解决方式。
说白了,他对自己人从不强迫谁去做什么。
你们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吗?”
眼见大家苦恼的争吵起来,王妈头疼的抬起手来压制着大家的话头,语重心长的说道。
俗话说知子莫若母,她还是了解长子的。
大概是她走到长子的对立面,自是不停地琢磨着长子的言行举止,图什么?
想她自己那些地方做的对不起长子了?
毕竟她的夫君曾经背着她抛弃过长子,在心神上亏欠长子。
当长子回归到她的身边,她又被形势所迫,不得不走到长子的对立面,她就越发愧对长子了。
在这种情况下,她又怎么可能不去想着长子的冷暖,惦念着的安危,以及该怎么面对长子,缓和彼此之间破裂的母子情?
这一些问题,她始终没有想明白。
但在这一刻,生死存亡之际,她被众人猜疑长子的言行举止激怒了为人母的慈母心,一下子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俗话说当局者迷。
可这会儿,她做了一回旁观者,看清了长子对待自己人的方式,冥冥中联想到自己母子的关系上,明白了。
也许是一个人的性格使然,惯性思维模式,对待自己人与对待敌人的方式,都有其大同小异的共性。
显然,她想到长子重情重义,不忍心伤害自己而选择沉默,默默支持,以心换心的忍痛等待回应。
这种做法似乎很傻,很被动。
完全是自虐倾向。
可是这才是对自己人最大的尊重与支持信任。
好像信奉着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只要双方的心有共性,有磁感,迟早都会心贴心,释怀一切心结,和睦相处。
否则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去压迫,强迫别人认可自己,纵然成功了,也只是得到其人,而得不到其心。
这种现象,出现亲人身上,只怕会酿成大患。
总之一句话:理解万岁,心也贴近了……
明了,王妈也哭了,哭的肝肠寸断,只想着长子的苦楚,哭的泣不成声了。
而她的话与神态,刺激了在场的人,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其中,珩贤子眼见晁采把哭坐到地上的王妈搀扶起来,有些尴尬的说道:“那个,对不起啊。
可能是我们歪曲了王浪军的意思……”
“什么叫可能啊?
那就是,本来就是你们歪曲了我儿王浪军的意思。
军儿在信上说假是真来真亦假,意思是让你们酌情处理。
因为你们了解现状,不同于军儿不了解现状,就不能武断的做出正确的决策。
所以军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