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俏郎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入寺内,急坏了皇后。
这该如何是好?
皇上此时不杀那些涉案之人,必将失信天下人。
还会与大臣生出隔阂,自此矛盾激化,将迎来无穷的麻烦。
但若是皇上杀那些人,就变成了不明事理、滥杀无辜的昏君。
再经逆贼小人宣扬,说皇上嗜杀成性,残暴不仁,制造事端,乃至成为谋反的借口。
到那时天下大乱,会死很多人…皇后一念至此花容失色,下意识的侧眸义子,愣了,军儿在笑?
这都什么时候了、军儿还笑的出来?
不,不对,莫非…皇后心中一动,张口欲言,却见义子递上一块木板。
接到手中一看,皇后顿时冰融化笑颜,嗔怪道:“军儿故意惹本宫生气,焦虑不安是不是?”
“没有,绝对没有,哪能呢?”
没有才怪,义母生气而焦虑的模样惹人…王浪军见义母把木板交给春香送给皇上,摇头否认。
一脸无幸,惹得狄韵偷笑,香荷翻白眼。
秦夫人无奈的摇头浅笑,连带一群宫女一脸的不信。
小人精,鬼点子太多了,信你才怪了。
而且连义母都调戏,不尊礼仪。
哪有人敢对父辈说瞎话的?
简直就是离经叛道。
没规矩,坏规矩。
坏坏的那种。
什么人啊?
可是他古灵精怪的演戏,说谎,让人生不出气来。
反而感到新奇,温心,特亲近的感触。
没见皇后娘娘都对他嗔怪连连的,真是羡煞旁人…
真拿你没办法,皇后轻拍额头,又松手以芊芊玉指点在义子无幸的额头上,嗔怪训斥:“小人精、小叛逆,满口胡言。
这可不好,要不得的。
既然军儿认本宫为义母,本宫就严加管教你循规蹈矩。
以免失礼,失信,失德于人,被人耻笑…”
“啊,不是,义母,您看看这是什么?”
不是吧?救人救出一个紧箍咒、戴在头上变孙猴子啊?任人念经还不得烦死…王浪军甭提多郁闷了,一脸苦涩,掏出身份令牌,塞给义母说道。
心说这牌子与义母有关系。
这是一种缘分,再续前缘,总该不会横加教导什么礼仪…
这是…皇后接过令牌抚摸在手中,怀念的双目泛潮,遂坚定的说道:“好,本宫既然收故人之子为义子,更应该好好教导军儿学礼仪…”
“啊,不是,和着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怎么可能?不是说慈母多惯儿么?这不惯还管…王浪军感觉思维跟不上时代了,一脸苦涩的嚷嚷起来。
惹得众美娇笑嫣然:“咯咯咯,该…”
这叫什么事?
没天理…
……
寺内温馨细语,笑闹不断。
而寺外一片萧杀,正在上演逼宫戏码。
“臣等恳请皇上下旨处斩涉案之人,以正国法,安服天下…”
张李二人跪奏,李世民却在细观木牌上的清秀字迹,虽心生疑惑、观音婢执笔写出木纹字迹是何道理?但字意带来的冲击力、冲散了心中的疑问,欣喜莫名。
淡化了烦躁的心情。
泛起一股自信。
否极泰来。
太好了,朕的观音婢真贴心,李世民欣喜正容,威慑着跪在地上的张李二人说道:“大胆,你们联袂逼宫,蛊惑朕做嗜杀成性的昏君?
朕当真昏庸无能,任由你们摆布杀人,变成傀儡皇帝?
你们是在实行挟天子以令诸侯?”
“啊,微臣不敢,一心维护皇家尊严,天地可鉴,恳请皇上履行金口玉言…”
吓唬谁呀?张李二人心安理得的跪奏,逼迫皇上下旨处斩涉案人员。
果然如此,李世民不怒反喜,微低头扫了一眼手中的木板,霸气的说道:“住嘴,你们说朕金口玉言。
朕说过斩杀涉案之人,可这些和尚涉案了吗?
若是他们涉案,你们也都涉案了,是不是连你们一并斩首示众?
你们难道不知涉案意指犯案、设计等策划、实施案件发生的相关人等?
也就是抓主谋,杀肇事者。
而非是斩杀你们口中的所有人,你们这是在逼宫造反…”
“啊,皇上息怒,臣不敢,臣一心维护皇家尊严,失据失察…”
这样也行?张大人心惊莫名,吓出一身冷汗,叩首表忠心。
开什么玩笑?
蛊惑,纵容,错判,误导皇上杀人,这罪就大了去了。
扯上逼宫…李大人惊慌失措的接话奏报:“启奏皇上,臣等带有证人,证物。
皆可证明秦琼伙同那个小崽子劫持皇后,困在慈恩寺内。
再伙同僧人制造动荡诱皇上出宫,欲图不轨。
恳请皇上传人证觐见,公断此案。”
“宣人证,携物证觐见。”
这就是木板上提到的敲打贼人狗急跳墙?李世民心中有数,神态自若的侧眸小德子传旨。
小德子跟随皇上多年,了解皇上的一举一动。
皇上要一网打尽了,小德子欣喜的传旨招来人证,物证,退到一旁侍奉皇上。
这是那奏报上来的并蒂莲花?李世民瞅着板车上的彩色莲花,真心惊喜莫名,太美了。
彩光氤氲,灿灿生辉,不是仙花胜似仙花。
世上怎么会有这种奇花异宝?
太美了,观音婢一定喜欢…李世民闻香身轻体泰,不忍的挪开观赏并蒂莲花的视线,侧眸跪地之人说道:“你们既是人证,一一奏来。”
“皇上圣明,小民狄奎献花为证,状告老匠头与其徒弟王浪军,私藏重宝,勾结恶势力劫持皇后,图谋不轨。
此中内情,小民的孙子狄文知道一些。”
哼哼,小崽子这回看你还不死,狄奎奏报出一个大概,便踢出皮球脱身于外。
老狐狸,李世民没有言语,微微颔首让狄文作证。
生死荣辱在此一搏,狄文压下内心中的亢奋,跪禀皇上说道:“小民启禀皇上,有人谋逆篡位。
有诗为证:
红日沐浴生紫烟。
伴驾春游逸飘仙。
君梦楼兰彩环巅。
行唐鸳鸯乐飞天?
诗词以红日开头,意在高高在上俯视天下,再以伴驾、君梦、行唐、飞天做陪衬,反意昭昭,意图凌驾皇权?
这首反诗仅一个时辰传遍长安城,人皆议论,传唱。
若是形成歌谣满天飞,似是历代爆发战乱的预言,前兆。
而这首诗出自那王浪军之口。
王浪军作诗暗射皇上,请皇上圣裁?”
“皇上,此人反意昭昭,且伙同秦琼劫持皇后,证明其心必异,请皇上圣裁。”
张李二人跪奏,衙役响应,吓得侍卫与官兵跪了一地。
好像生怕不跪就与反贼扯上关系了。
摊上谋逆大罪,铁定身首异处?
这是众望所归,还是亲身体会的结论?李世民愣在当场,细品诗词,还真是反意昭昭,暗射朕?
朕的江山,岂容小贼窥视?
那小贼、王浪军找死呼……
………………………………
第43章 维护之情?
古有刘邦斩蛇起义,今有武昌起义,皆因谣言而成事。
足见反诗歌谣的威力,不容忽视。
一旦歌谣深入民心,粗发作诗歌谣者登高一呼便可成事,揭竿起义。
那将是一场灾难…李世民忌惮的侧眸寺内,思虑着该怎么处置观音婢收的义子、王浪军?
寺内,王浪军亦是听得苦笑连连,侧眸见义母温怒的看了过来,抬手耸肩,无幸的说道:“义母蕙质兰心,绝对不会听信哪些小人的谗言?
小人无智短谋,但最善揣摩名流英雄、破坏才子佳人的好诗与话语,添盐加醋予以攻击,寻找存在感。
也就是心理不平衡,犯了失衡症。
从而无事生非的宣泄,发泄。
谓之丧心病狂。
疯狗咬人。
人自安。
心态。
雅。
这是文人雅士,名流才俊应有的气度。
从不与小人一般见识,跌份、堕落。
以他们那种堪称糜烂的才情,怎么可能理解我这种天生奇才,赋诗抒情的意境?
那首诗分明是抒发雨过天晴、骄阳戏雾霾生紫烟的时刻。
正值春末,小生伴随在马车旁游街观景。
只见骄阳悬挂在宫羽楼角之巅,彩环琉璃,好生绚丽。
犹如彩纱帐幔中的羞人风景、羞答答的若隐若现。
再嗅到马车内飘出的女儿香,痴迷为鸳鸯戏水、芬芳飞仙气…”
“呀,浪军别说了!”
羞死人了,狄韵扭捏的揽住浪军的胳膊,娇羞而甜蜜的垂下头低声提醒。
不解释要砍头的?王浪军很无奈的畅享着韵儿带来的温香,可惜被香荷卡在中间说道:“啐,公子不知羞,放开小姐…”
“我,我画圈圈…”
胸脯露半拉,思想老保守…王浪军感觉日子过的酸溜溜的,看都要含蓄,欣赏都是越礼、登徒子…
违心的做君子,书呆子,装作一本正经没看见,就想像…
书中自有颜如玉…
啥时候是个头?
再摊上义母…
军儿不小了,皇后含羞带怯,略显燥热的嗔怪:“军儿又在妄语失礼,做君子自当约束言行。
不可乱说,行越礼之事。”
“义母说的是,我作诗抒情红日沐浴的奇景,与皇上的飞龙在天,龙威吞日不一样。
皇上与义母在我这般年纪,孩子都打酱油了…”
为啥不能说?王浪军摸着下巴装无幸的说道,很是委屈。
这孩子的心思…皇后实在是有点受不了,洋怒着剜了义子一眼说道:“打酱油是什么事?
军儿快说,快书写木板替皇上解围…”
“解围容易,诱敌入瓮有点难度,不如这样……”
不好玩,早点结束吧,王浪军坏笑着凑义母耳畔,皇后扭捏羞臊,耐不住想知道义子的计谋安出,忍羞静听。
可是越听越惊心,冲散了羞臊,换来一阵阵恐慌。
这怎么能行?皇后心惊肉跳的侧眸义子,压低声音怒诉:“军儿是在给本宫开玩笑吗?
这种计策你也敢说出来,你不知道这是欺君罔上,大逆不道,论罪当满门抄斩…”
“义母稍安勿躁,先不要生气,听我一句再做定论。
试问这长安城内有几人胆敢逼宫篡位?
据我所知,寺外的那位没有兄弟具备造反的能力。
相反表为杀兄逼父上位的例子…”
义母太心善、想当然了,若是…王浪军摸着下巴若有所思,打着比方的劝谏义母,以免发生不该发生的惨剧。
毕竟男权治下,女人总是受害者。
历代如是,似乎没有例外。
君不见寺外的那位霸占了兄嫂,收容了前朝四任皇帝拥有过的皇后。
这种皇后承受了夫亡子灭之痛,人伦道德之苦。
当真是见证了人性的卑劣。
在心神上烙印下创伤。
乃至麻木不仁。
变成刮骨刀。
专刮男人。
对错难以说的清。
而她自己承受了多少、多少苦难?
没有人可以理解。
这位前皇后还活着吧?
若是她变成义母皇后活生生的例子,哪怕是尝到逆子杀夫的滋味,也难以接受现实。
若是如此发展下去,天知道要经历什么悲剧?
因此,为了帮义母谢绝悲情剧上演,王浪军算计着砸台子,砸皇子或是太子的戏台子。
貌似距离太子李承乾谋逆篡位还有几年时间?
难道提前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皇后一惊色变,满面苍白,冷汗淋漓,摇摇欲坠。
在义子的搀扶下,稳住了倾倒下去的身子。
侧眸义子严肃点头的面容,皇后真心悲苦莫名,这难道就是皇家人的宿命吗?
为了争夺皇位,可以抛弃一切?
杀兄弑父,霸母占嫂……
不敢想象,太可怕了。
若是乾儿、泰儿谋逆篡位…皇后不禁泪奔如洗,凄楚的说道:“军儿,会不会是我们想岔了,乾儿泰儿一向恪守成规…”
“以防万一呀义母,天知道是不是他们要谋反?
即便不是他们要谋反,真正的主谋迟迟不出面,拖下去恐怕有变。
无论是谁要谋反,到那时都难以收场。
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这不是猜谜,抓阄,论人性的事,王浪军见义母凄楚的模样心有不忍,坚定的说道。
李承乾是太子,现年二十多岁了吧?
正值血气方刚之龄,谋反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而太子的亲弟弟李泰,年龄也不小了,一直都在与太子暗中较劲,不甘失去唾手可得的皇权霸业。
他们都是嫡出的皇子,具有正统的继位资格。
继位争上位,谁也不会留情,相让。
都想着坐上皇位,为所欲为。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是个男人都想的事。
何况是对他们这些距离皇位仅一步登天的身份,只要窥见上位的机会就会发动政变。
再说了,皇家无情,无论发动政变,还是失去继位资格,都有可能被亲兄弟处死,没有好下场。
在这种死亡威胁下,谁都想拼一拼。
拼出一个王朝霸业,一世英名、风流。
因此,太子与皇子发动这次政变的可能性很大,远非皇后义母想得那么单纯,王浪军可不想卷入其中。
该来的还是来了吗?皇后悲愤欲绝,感觉教导皇儿循规蹈矩、遵循君子之风太失败了。
君子坦荡荡,以礼相让,不适合皇家儿郎吗?
为什么一定要自相残杀?
皇位就那么重要吗?
为何不能做到能者上,庸者辅,相亲相爱一家人。
如此一来,给天下人做表率,岂不是众望所归,盛世景象?
看来还是被军儿说中了。
皇家就是民众的一个笑话,谈资?
不,还有机会,本宫要阻止这一切,皇后一念至此,拉住义子的手说道:“军儿,就按照你说的办。
可是你甘冒欺君之罪实施计划,将要面对皇上问罪,满门抄斩之危。
事后怎么办?
要杀头的…”
“还杀头呢?
给义母治病疗伤,免不了肢体接触,犯了皇家天大的忌讳。
虽然义母认我为义子,子为母疗伤触及身体为尽孝道,不算冒犯天颜。
但是义母当知那位爷是皇上。
皇上只能霸占别人的女人,怎么可能容忍皇后被人亵渎…”
皇上戴绿帽能行吗?王浪军没有越轨,但人言可畏,保不齐被别人说成私会皇后,罪就大了,无幸的解释。
唉呀,真是…皇后五味杂陈,深深地感触到义子的救护之情,不惜以身犯险,那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啊!
搁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避之不及,可是军儿义无反顾,莫非…皇后心潮迭起,抛开遐想说道:“军儿既生出舍身取义之计,维护本宫。
本宫就与军儿联手施展计划,诱敌入瓮。”
“这就对了,为人就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为外人道,只为君子道,问心无愧浪一波…”
为了保命赚钱过日子,哥容易么?王浪军一改严肃的面容,笑着扶起义母登塔,高兴的说道。
这孩子又在说疯话,皇后倍感义子的舍身情义,不忍心的提醒:“军儿不可妄语。
更不要在这生死关头乱说话,惹上杀身之祸。
只怕到那时死无葬身之地…”
………………………………
第44章 敲打之计
寺内,皇后协同义子王浪军为了逆转乾坤,登塔实施计划。
寺外,李世民被各位大人联合将军的谏言,以及兵卒的跪请烦透了。
不禁动了虐杀王浪军的心思。
这小崽子胆敢写反诗,占观音婢的便宜,就该碎尸万段。
再剁碎了喂狗,以消朕的心头之恨!
“沙沙”
春香复出,传递木板妙法。
再观新木板,李世民越发怜惜、疼爱观音婢了,感觉观音婢想出的妙法越来越精彩纷呈了。
遂敛去杀人之心,端坐在太师椅上,侧眸狄文说道:“你揣摩诗意不足以取信与人。
若想坐实王浪军的罪行,道出你所知道的一切。
别耍心眼欺君罔上,小心你的项上人头。”
“嘶嘶,小民不敢欺瞒皇上。
皇上学究天人,远非常人可比,自知万物生长自有定律,出奇则有妖。
而这妖出在半壁碧翠山青翠变枫林,狄家桥兴风作浪毁于一旦之上。
还有这些实证:河莲幻彩莲,柳木变板车。
物证皆在眼前,请皇上细看这朵并蒂彩莲奇花,晶莹剔透,精巧溢彩。
而这板车轱辘中的颗粒珠子,木质硬度如铁等形状结构绝非本朝之物,违背了自然常理。
若非妖孽施展法力所变,还会是什么情况?”
该死的,看来以王浪军的反诗说事不起作用了,狄文咬牙暗恨不已,遂一一借助实证解说,蛊惑皇上。
这些都是稀罕物件,不可思议,李世民试拉了一下板车,感觉此车可节省十人以上的体力。
若是套上水牛,拉一车物资堪比几十个人的劳动量。
这在于板车车轴中心的弹珠,减少阻力,耐磨实用。
比起当朝的马车,牛车强到天上去了。
这是天降奇物,天佑大唐啊。
大唐得此奇物神车,可推进全国工农业的发展速度,价值不可估量。
可谓是大功一件,何来妖孽作祟一说。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所幸观音婢传信提醒,要不然…李世民看得欣喜若狂,遂敛去笑容,惊怒的转身怒指着狄文呵斥:“大胆刁民,欺君罔上。
在此妖言惑众,混搅视听。
你真以为朕眼瞎、耳聋、手下无人、不知京兆尹审案的内幕消息吗?
再看看右边那位是不是京兆尹的郑大人,现已掌嘴掌成猪头了。
他的罪行刚刚开始惩戒。
而你是下一个。
是死是活…”
“啊,这不关我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狄文瘫在地上颤悸,侧眸皇上威仪的尊容,吓得冷汗淋漓,哭诉起来。
做人为什么这么难?
原本自己生于山区,以打猎为生,饥餐不定的过日子。
还要接受乡里豪绅的盘剥,欺凌与羞辱,不得安生。
万幸自己被狄老过继为孙子,自此福寿安康,得享荣华富贵了?
可是好日子刚开始,就看见了狄韵的绝世容颜,痴恋,神往…
爱也爱错了吗?
可是姑表亲,出了五服的族亲还婚配来着,狄韵与自己毫无关系,为什么就不能结为夫妻?
原本自己可以拥有狄韵享受挚爱人生,可是狄韵被王浪军那个小崽子给抢走了。
若是没有他从中作梗,一切都在本少爷的掌握之中。
更不会让本少爷摊上皇上,再追究下去就死定了…
死鸭子嘴硬,李世民怒气勃发,强压着怒火念及观音婢的计策,越想越震惊,观音婢怎么猜的那么准?
似乎猜准了这次慈恩寺坍塌事件,事发突然。
料定谋反之人没有充裕的时间策划、筹备齐整的军力发动政变,谋朝篡位。
谋反之人临时抱佛脚,勒令、蛊惑所有参与人员,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做好封口自裁的准备,否则杀无赦。
迫使这些跳梁小丑相继登场,蓄谋激化王浪军亵渎皇后之事,臭名远扬。
以皇后失德,失节打击朕,再逼朕变成弑杀成性的昏君,失信于天下人。
若是天下人声讨、辱骂、抵触朕,变成万夫所指。
朕的江山只怕要拱手让人了?
这是缓图皇位之计。
充分说明谋反之人兵力不足,不足以挥兵杀上门来、以雷霆之势逼宫篡位。
只能舍而求其次,利用这些人败坏朕的民望,习习图之?
朕觉得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背后的主谋是谁?
他们仅得到某种暗示,或是看见某一信物。
譬如太子印玺,密诏,兵符等等特殊物品。
但见过不等于拥有,以及认出对方是谁,从而失去了供出主谋的机会。
甚至于被主谋威胁,成则荣耀今生,败则亡?
否则主谋者现已带兵杀上门来逼宫了…李世民觉着观音婢传信而来的分析结果很精辟,依计行事,敲诈贼团。
“你好大的狗胆,又想活命,又想保全主谋者,找死乎?”
“没有,小民所说的全是事实,绝无虚言。
若有半句假话,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请皇上圣裁。”
好险没有说漏嘴,狄文瞥眼见跪在右侧地上的张李两位大人使眼色,改口宣誓,拒不认罪。
皇上发威就是技穷了,李大人跪行出班,抱拳行礼说道!“皇上圣明,学究天人。
应该知道这些物件出自何处。
因此断言出主谋,暗射臣等不忠,意在谋反。
臣惶恐不安,恳请皇上罢免臣的官职,允许臣告老还乡?”
“臣附议,恳请皇上罢免臣的官职避嫌。
以免臣被世人咒骂,包庇妖孽亵渎皇后,遗臭万年…”
小崽子等着,等着皇上把你凌迟处死,张大人义正言辞的跪奏,强逼皇上虐杀王浪军,废了皇后新立…
“嗖”
一声怪音掠空。
举目望去不见其影,好像是风声?
众人不解,李世民不疑有他,怒视一帮逼宫的大人怒火万丈,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这该怎么敲打这般逆臣?
敲打之计也不好施展?
总不能废除皇后…李世民忍着愤怒,环视一个个假扮忠臣死谏的嘴脸,哆嗦着嘴唇说道:“住嘴,谁敢污蔑、亵渎皇后罪当问斩。
皇后母仪天下,贤良淑德,天下人尽知。
如今皇后身受重伤,在宫女与公主的侍奉下救治,不会越礼失德。
救治内情不详,你们就在此胡乱揣测,恶语中伤皇后,是何居心?”
“臣等一片衷心啊皇上,那小崽子施展妖法迷惑皇后…”
“闭嘴,谁在敢妖言惑众斩立决…”
“报……”
一队金甲侍卫呐喊着,护送药材小跑过来。
人人血染铠甲,慌乱不安。
侍卫长率先奔至皇上近前,跪倒在地上,抱拳行礼说道:“启禀皇上,尉迟将军领军与叛军打起来了。
这是微臣冒死送来的药材…”
“好,哈哈哈,起事了,众衙役给本官杀了李世民,人人官升三级,杀…”
终于来了,郑大人一改萎靡的猪头脸,一蹦而起,大声呐喊。
“杀啊,宰了李世民…”
衙役全体轰然而动,呐喊着向李世民发起了冲锋。
怎么可能?他们竟敢逼宫篡位?李世民惊怒不已,不禁遍体颤抖起来。
也不知是愤恨所致,还是吓得……
………………………………
第45章 金蝉脱壳
一队侍卫带血护送药材而来,引发了战端。
开局了,王浪军站在塔顶,俯瞰慈恩寺门前的青砖广场上纷乱的人群。
多为衙役,手持唐刀。
“杀,宰了李世民官升三级,赏金一百…”
“杀啊,剁碎了弑兄逼父的小人…”
“谁杀了李世民官拜三品…”
“李世民去死…”
乱了,衙役群体呐喊着发起冲锋。
近在咫尺,刹那间形成一个包围圈,把李世民围在中心。
怎么回事?李世民惊慌不安,环视身边仅三十来个侍卫,远处的侍卫已经被衙役乱刀砍死了。
疯狂的衙役无视外围的右武军,悍不畏死的冲了过来。
可恨的是右武军反应过来,却不敢张弓搭箭射击衙役,担心万箭齐发,射杀了皇上、死路一条。
完了,李世民见弓箭手失去了威慑性,仅剩下长枪兵对衙役发起进攻。
可是衙役边战边向中心收缩,再收缩下去…李世民心惊肉跳,站到太师椅上呵斥:“你们跟随叛贼谋反,必然祸及九族。
此时幡然醒悟,一起诛杀反贼将功补过还来得及。
介是论功行赏,封妻荫子…”
“闭嘴,李世民现已穷途末路,惑乱军心,大家不要上当,只要宰了李世民,才是真正的封妻荫子,杀!”
可笑至极,李大人退到衙役群中,挥手指挥衙役杀了上去,呐喊助威。
衙役似是打了一针兴奋剂,不要命的往前冲杀。
须臾间,把侍卫围成一圈,叮叮当当打到一处,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
溅射到中心,飞撒到李世民身上,温热,血腥。
失算了,死定了?李世民悲悯的仰天长叹:“时也命也,天要亡朕?
朕不甘心,还未见到治世能臣,死不瞑目…”
“嗖嗖嗖”
什么声音?
“噗呲,噗呲…”
羽箭洞穿了衙役的脖子,穿透,射入旁边的衙役体内。
荡起一阵凄厉的惨叫,伴随血雨飙射开去。
血花绽放,犹如花朵向上、弧线向外盛开,只是盛开在刹那之间。
什么情况?
上面?
“嗖嗖嗖”
羽箭由上而下点射靠近侍卫的衙役。
衙役死伤成片,乱了阵脚。
变成推挤,消耗战。
惊恐万状的。
不时地扭头向上看,见羽箭飞矢携带下一股股锐利的啸音,刺耳,追魂。
人人吓得六神无主,蔓延开去引发起一股恐慌。
完了,杀不了李世民,都得死。
还会连累家人惨死?
为什么会这样?
大人害的?
“杀啊,要不然都得死,为了不死扛起尸体阻挡羽箭往前冲。
用人堆也要把李世民给压死…”
该死的,谁在塔上射箭?李大人躲在人群中呐喊,不时地向上看一眼,避免羽箭临身…
“噗呲”
一支羽箭洞穿了左肩。
“啊”
李大人惨叫一声栽倒于地。
惊得衙役分向躲避,彻底乱了阵脚。
“大胆逆贼袭击皇上,给本将去死!”
皇上坚持住,尉迟将军骑马舞鞭冲杀衙役,杀出一条血路。
结合秦琼从慈恩寺门口杀向包围圈中心,成对插式分割开衙役群体。
杀人衙役毫无战心,在一人跪地磕头之下,纷纷缴械投降。
一场政变止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