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俏郎君-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罪名闹开了,势必让王浪军遗臭万年。

    说白了,这是强迫王浪军杀入皇宫的毒计。

    由此看来,某些人不坏好心。

    还望皇上明鉴!”

    这话是他推算了一整夜得出来的结论。

    其中暗射长孙无忌一党隐有扶持太子皇子上位,大逆不道的动机。

    当然,他没有证据。

    就算想得到,也不能当堂明言。

    相反,李世民意会到他在担忧什么,但为了稳定,平衡朝局,即使很想一劳永逸,杀尽不忠之臣,也不得不装傻充愣:“朕知道魏爱卿忠于李唐,但这种毫无根据的话以后不要再提了。

    朕累了,退朝……”

    “报……”

    禁卫统领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吓得满朝文武一激灵,出事了?

    果不其然,不待皇上问话,禁卫统领跪地惊呼:“皇上,时才魏丞相府上的人来报,王泰被人劫走了……”

    “什么?完了,要出大事了……”

    “啊呀,这是激怒王浪军,让他以此为借口杀入皇帝的毒计……”

    “皇上,下旨调兵进京吧!”

    满朝文武惊恐万状的跪倒于地,说什么的都有。

    即便是李世民也是一惊色变,跳起来呵斥:“混账,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皇上,臣冤枉啊!

    微臣奉命保护皇上,又要监视王浪军的一举一动,哪里还顾得上各位大臣府上的事情?”

    禁卫统领哀嚎于地。

    只把魏征吓得面无人色,这会闯大祸了:“皇上,臣疏于防范,让人劫走王泰,很可能激怒王浪军而杀入长安,臣有罪,请皇上处置……”

    “朕杀了你有什么用?

    你既知罪,还不想办法解救王泰?”

    李世民震怒,满朝文武噤若寒蝉,陷入恐慌之中,承受着无尽的折磨……


………………………………

第351章 焚心攻略

    “哒哒”

    一队队骑兵奔行在骄阳下的长安街道上。

    伴随步卒全副武装的封锁在各个交通要道处,协同巡逻的队伍,封锁了整个长安城。

    这让长安城内的人陷入恐慌之中。

    就像是天上的骄阳,火辣辣的烙印在心神上,时刻炙烧着。

    此时此刻,魏征已从恐慌布防的皇宫回到魏府,在查清王泰悄然失踪,遍寻不见人的经过之后对随行而来的禁卫统领说道:“李将军,你都听见了,有什么看法?”

    “蓄谋绑架,查无踪迹,绝非寻常之事,不知……”

    李统领环视着王泰居住的厢房,还有跪在地上颤抖的魏府下人,模棱两可的说出半口话。

    魏征知道他奉旨办案,还是限时三天侦破此案,不禁对他的说词产生了怀疑:“李将军不妨直说,但凡本相可以帮到将军的,绝不推脱。”

    “那本将先谢过魏相!

    不过魏相也知道本将奉旨办案,不得不冒犯了。

    众所周知,魏相与王浪军走的近,一度被人猜疑魏相与王浪军有染,似是谋朝篡位什么的?”

    李统领手按剑柄站在魏征当面,杀气腾腾的说道。

    魏征摸着胡须淡笑道:“李将军慎言,若有证据大可斩杀本相就是了。

    何须用这种欲加之罪混淆视听?

    莫非李将军以为这样,就能让皇上宽限办案的时限?

    若是这样,本相提醒李将军,这个时限不是皇上设置的,而是王浪军的忍耐极限,没人敢去挑战。

    因此,本相以为李将军当务之急理应救回王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魏相过虑了,本将不正是在查案吗?”

    李统领吃了一个哑巴亏,无言以对,转念套话。

    这丈二的蛮子还有点头脑,魏征听出他求教的套路:“李将军尽职尽责,国之大幸。

    本相欣慰,期望李将军尽早侦破此案。

    就像那秦怀道利用狗群查案一样,快捷而无差错,揪出此案背后的主谋。”

    “多承赐教……”

    李统领听得双目一亮,道谢时察觉一人慌乱的跑过来,闭口不言。

    一名瘦弱的人跑到老爷跟前,拱手行礼说道:“叔父,外面出事了,您快去看看吧!”

    “带路,边走边说。”

    魏征一惊色变,什么事把本家侄子魏晨吓成这样?

    魏晨一向胆大包天,游手好闲的。

    虽然他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弟,成天寻花问柳,不务正业之辈,但是他好歹也学了一些武艺傍身。

    平日里,三五个护院不是他的对手。

    像他这种人,又处在魏府,他还怕什么?

    魏晨有苦说不出,摸着疼痛的肚子起身向外走:“叔父,您可要稳住了,千万别吓着……”

    “你磨叽什么?叔父什么时候怕过,你以为叔父和你一样不知进退?”

    魏征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变相的说教。

    又来了,魏晨一缩脖子,听着叔父教训自己就头皮发麻:“叔父,这回真出大事了。

    恐怕皇上听了也会害怕,您可要……”

    “混账东西,你是不是皮痒了,还不快给叔父说清楚?”

    魏征也是一惊,心惊肉跳的怒道,坏了,真出大事了?

    心有所想,他不禁与走在右侧的李将军对视了一眼,捕捉到眼神中的惊诧。

    似乎与他自己一样,想到一处去了。

    莫非这件事与王浪军有关?

    王浪军率领大军进攻了……

    不待他们多想,魏晨接话说道:“叔父休恼,是秦怀道打着旗帜来了……”

    “呃,那小子打着旗帜有什么好怕的?”

    魏征顿时一愣火气上涌,止步呵斥,这不是让本相在人前跌份吗?

    无巧不巧,李统领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叔侄二人。

    这让走在左侧带路的魏晨一滞,硬着头皮说道:“叔父别急,关键是秦怀道打着旗帜很特别……”

    “闭嘴,看来叔父对你的管教不严……”

    魏征老脸一红,怒斥侄子,想把他呵退了,免得贻笑大方。

    话都不认人说完,魏晨急得热汗淋漓,一边拭汗一边嚷嚷:“叔父,旗帜上有字……”

    “字,你认得几个?”

    岂有此理,魏征彻底怒了,抬手就打。

    不提字还好,一提读书练字,他就对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侄子怨气冲天的。

    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唯独这个侄子不读书,偏好武艺。

    话说好武艺就好武艺吧,大不了把整个魏府的安保交给学武的侄子搭理。

    可是这瘦麻杆,一身筋骨肉,号称十来个彪形大汉近不了身,却把王泰给弄丢了。

    如今还敢提字,可把他气坏了。

    相反,魏晨见势不妙,一个侧步闪到一旁,躲过了叔父的一巴掌:“叔父,侄儿不识字,手底下的下人识字啊!”

    这话说得委屈,也是事情。

    话说堂堂魏府的下人不识字,那就大失他学富五车的名声了。

    就像是武将家里人人好武一样,没点本领还不被人说帐下无人?

    相反,他的下人就要知书达礼,以显文人雅风。

    正因如此,侄儿的话让魏征惊醒过来,完了,真出大事了?

    魏征心里咯噔一下,差点背过气去。

    为啥?

    他心里最清楚。

    时才,结合昨夜为王浪军是否杀入皇宫担惊受怕至今,还在忙碌着救回王泰,避免王浪军一怒杀入皇宫。

    当听到侄儿说出事了,下意识的联想到与王浪军有关。

    可是偏巧与王浪军无关,仅仅只是秦怀道打着旗帜而已,一下子就放松了警惕性,舒服多了。

    没成想旗帜有文章,隐似与王浪军脱不了干系。

    这就跌宕起伏,闹大了?

    魏征深吸几口气,平和了些问道:“你这混账东西,还不快说那旗帜上写着什么字?”

    “啊,是,是两面旗帜,一面旗帜上写着:送还家人,和平共处。

    另一面旗帜上写着:屠尽李姓,血染皇城……”

    魏晨搀扶着叔父为他顺气,说着话自个吓得遍体微颤,不敢想象这种旗帜带来的效应……

    魏征一听双目圆瞪,差点吓得心肌梗塞,天啦,出事了?

    相反,处在傍边的李统领听得怒火中烧:“混账,秦怀道大逆不道,找死……”

    “李将军不要冲动,有高手……”

    魏晨一惊色变,眼见李统领冲了出去,喊话提醒已经晚了半拍。

    不过,他的话把魏征唤醒了:“不好,事态恶化到了,必须采取血腥镇压……”

    。


………………………………

第352章 丑闻震荡

    “啊,嘭”

    李统领惨叫着倒飞丈外,摔在地上翻滚。

    恰好魏征赶到魏府大门外面,看见李将军喷血翻滚,惊得周边的侍卫张弓搭箭,大声喊道:“住手,皇上下旨,不可触犯王浪军,还不退下!”

    事态越闹越大,皇上未免激怒王浪军杀人皇宫,下旨任何人触犯王浪军则死。

    至于皇上为什么下这道旨意,没人知道。

    这一点,魏征也猜不透了。

    在他的呵斥下,围困在秦怀道与两名打旗帜的保安队员,以及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女流之辈的数百禁卫,收弓待命。

    其实,禁卫军早就有机会射杀秦怀道四人组。

    只不过他们忌讳皇上的旨意,没敢下令射杀四人组而已。

    但见四人组重创李统领,于情于理都要射杀四人组,这叫自卫反击。

    只要射杀这些大逆不道之徒,估计皇上也不会责罚。

    说白了,他们早就被四人组激怒了。

    一心想着维护皇权尊威,表忠心,立功受赏,射杀几个反贼乐见其成。

    可惜魏征破坏了他们的算计,但李将军捂住肚子,趔趄着爬起来,怒指四人组呵斥:“杀,射杀反贼……”

    众侍卫一愣,慢吞吞的张弓搭箭。

    这让惊诧打着反叛旗帜的四人组的魏征一惊色变:“李将军,你敢违抗圣旨,想造反吗?”

    “魏丞相,你血口喷人,公然维护屠尽李姓,杀入皇宫的反贼,还敢说本将造反?

    以本将看来,你维护欺凌皇权统治的反贼,分明就是串通王浪军造反!”

    李统领拭去嘴角上的血液,忍痛呵斥魏征,引人侧目。

    人群涌动,剑拔弩张。

    似乎只待事态明朗,便松弦射杀反贼。

    此时,弓弦如心弦,绷得很紧,随时都会崩断神经,宣泄激情而杀人。

    这场面,饶是魏征见了不少,也惊得眼皮直跳,嘴唇哆嗦着说道:“本相如何,自有公论。

    在这件事情上,本相奉劝你看清现实,三思而后行。

    难道你看不见打着旗帜的是两名保安队员,伤你的人是一介女流。

    她们仅三人,也敢深入长安闹事说明什么?

    这说明事出有因,讨公道来了。

    换过说法,她们是使者。

    无论对错,罪行级别,你也没有权利处置她们。

    处置她们的是皇上。

    皇上不希望任何人触犯王浪军的底线而开战,你懂吗?”

    “你,好,本将就将她们抓起来,交由皇上发落!”

    李统领怒不可愈,想到冲出魏府斩杀打反叛旗帜的人,反被一介女流给踢飞了,屈辱得只想杀人泄恨。

    可是他想到皇上的旨意,又不敢杀人。

    这会儿,经过魏征的警示,他幡然醒悟过来,貌似斩杀反贼,就会引发王浪军杀入长安,罪过就大了?

    他的强势改口,让魏征长吁一口气,这才发现汗流浃背。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处在三丈之外的斯蒂芬鄙夷的瞪着李统领娇吼:“你若想死,上来试试?”

    抓人见狗皇帝,不存在的。

    若非她考虑到秦怀道的安全,以及顾忌王浪军大闹特闹的任务,她早就对这些烦人的侍卫大开杀戒了。

    成百上千的侍卫从秦府跟到这里,人人对她抱有杀意。

    这种深入狼穴,被饿狼盯着的感觉,她受够了。

    这会儿,她都怀疑此行是不是袁天罡给她挖的坑?

    毕竟她没有看见王浪军,心里没底,不淡定,总有一种杀出重围活命的冲动。

    再经李统领抓她见皇帝的话刺激,下意识的想到是送死。

    一下子怒了……

    使得她绝美的容颜,转为寒冰,杀气腾腾。

    强势,凌厉,激怒了李统领,拔出佩刀,挥指向她呵斥:“你敢拘捕,就地射杀,将士们……”

    “够了,你若是不想触犯王浪军的底线,引发战端,祸及天下百姓,就给本相退开……”

    魏征眼见局面恶化,冲到双方中间区域,挥手制止。

    李统领像吃了苍蝇一样,憋屈的脸面青红皂白的轮换着。

    然而,斯蒂芬一句话气得他吐血:“你就是魏老头吧,赶苍蝇的本事不错……”

    “噗”

    李统领喷血三尺。

    落入魏征眼底,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生怕李将军一怒而开战:“侍卫何在,还不扶李将军下去医治。”

    李统领气得说不上话来,挥舞着唐刀又痛得没力气。

    会来事的侍卫搀扶他,皆被他推开,隐似要杀了斯蒂芬才能泄恨?

    本将一世英名扫地,变苍蝇了?

    不过魏征没给他爆发的机会,转向秦怀道问道:“秦怀道,你不在府上闭门自修,带着狗群出来干什么?”

    这是他不想秦怀道卷入是非漩涡的爱护之言。

    然而,秦怀道理直气壮的说道:“魏丞相,你该知道我爹秦琼仁义无双,自当秉承父志,讨公道。”

    “你小小年纪,瞎闹什么?”

    魏征吓了一跳,这不是惹祸上身吗?

    相反,秦怀道大摇其头,指着保安队员高举的旗帜说道:“魏丞相,你看见了吧?

    有人乘夜劫走了姐夫王浪军的家人,不该讨公道吗?

    若是这还不够,那么是谁向无量山一带送去数万死尸……”

    “怀道不要妄语,王浪军的家人真的被人劫走了吗?”

    魏征吓了一跳,害怕用数万死尸陷害王浪军的事传开,引发天下动荡,即便是皇上也吃不了兜着走。

    这简直就是毫无人道,没人性的大丑事。

    当然,王浪军的家人被劫一事,不亚于大丑事的分量。

    差点没把他给吓死,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王浪军的家人被人劫走了,王浪军为什么没有一怒而杀人长安?

    这其中的含金量发人深省。

    同样的,这一番话雷的李统领失去了挣扎的力量,呆滞的看着秦怀道四人组,遗忘了时才的恨意,换来一份莫名的恐惧。

    害怕了……

    意识到这件事捅破天了。

    最可怕的是他自己差点成了某些人的一把刀,挑起皇上与王浪军开战的利刃,太可怕了。

    即便是剑拔弩张的侍卫,这会儿自发的收起弓箭,后怕不已。

    看着这一幕,斯蒂芬冷哼一声:“魏老头,你以为浪军跟你们这些庸人一样,吃多了不干人事?

    识相的送还浪军的家人,否则就照这旗帜上写的:屠尽李姓,血洗皇宫,谁怕谁?”

    “好,你们稍安勿躁,本相一定奏请皇上处置此事,但朝廷真没抓王浪军的家人……”

    魏征自知这件事闹大了,大包大揽的发话。

    但斯蒂芬根本不信:“哼,朝廷都干出利用数万死尸陷害浪军的丑事,不敢抓人吗……”

    “果然如此……”

    “那你们还不交人……”


………………………………

第353章 震慑效应

    “啊,你别误会,朝廷没干这种下作的事情。

    其中另有隐情,朝廷正在追查尸体事件,请你们相信本相一次,一定会给王浪军一个满意的交代!”

    魏征摇手否认,却见对面的女子根本不信,遂招来魏晨说道:“你还不滚过来,躲在一旁干什么?”

    万众瞩目,皆在看戏。

    偏偏自己看不得,找谁说理去?

    再说那高挑的美女太狠……魏晨瞥了一眼斯蒂芬吓得只缩脖子,不愿接近她,但在叔父的淫威下不敢忤逆:“叔父,您老有什么吩咐?”

    “你,看你这怂样,丢人现眼。

    回头在收拾你,你现在立刻去见徐大人,把这里发生的一切让他转告皇上。

    另外告诉徐大人,血腥镇压!”

    魏征见他宛如老鼠一样,避开对面女人的视线,不情愿的走过来,气得劈头盖脸的训斥。

    其实他没有见过斯蒂芬脚踹侍卫,宛如踢石子,草人似的,踢飞了接近保安队员的所有人的景象。

    毕竟有人公然打着反叛朝廷的旗帜,侍卫不可能视而不见。

    但有人冲上去阻止,皆被斯蒂芬踹飞了。

    即便是魏晨看热闹也不例外,自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当畏惧斯蒂芬武力的魏晨听了叔父的话,如蒙大赦,屁颠屁颠的答应着向外跑去。

    “哗啦”

    围困四人组的侍卫自发的让道,放行。

    即便是李统领也没有阻止,反而希冀的看向魏征,传递你看办的眼神。

    好么,你也知道害怕啊?

    魏征气的不轻,撇开看他的视线,转向对面的女子说道:“你都看见了……”

    “我看见什么了?

    看见朝廷给无量宫送去数万死尸,调虎离山,转移了浪军的视线,便于你们趁机劫走老夫人一家三口……”

    斯蒂芬环手于胸,挤起一对高耸的双峰,沐浴骄阳,分外诱人,却自觉良好的说教。

    这让魏征对她的品性只皱眉头:“事已至此,本相说什么你都不会相信。

    不如说说你的来意?”

    显然,王浪军派遣她们四人组前来,不惜让秦怀道卷入是非漩涡,毁掉秦琼一世英名的危险闹事,肯定有所作为。

    唯独不是挑战行为。

    倒不如说成震慑朝廷,达到什么目的,更加贴切。

    从这一点上看,他对王浪军的举动,深感钦佩,有种相见恨晚的质感。

    只可惜生不逢时,双方处在对立面,头疼不已。

    然而,斯蒂芬不管这些,直言不讳的说道:“来意么?

    有,你听好了。

    浪军说了,朝廷送还家人,和平共处。

    反之,在我们追查到劫走老夫人一家的凶手之前,人挡杀人,佛阻弑佛。

    无论是谁,阻挡者死。

    若是这样还救不出老夫人一家,你们就等着浪军杀入皇宫,血洗李姓,开战的时刻吧!”

    “好,在皇上没有下旨彻查此事之前,本相陪你们追查凶犯……”

    魏征果断的做出决定,不放心四人组胡闹下去,会发生什么不好的大事。

    同样的,李统领也有这种顾忌。

    正好可以跟着四人组追查凶犯,完成皇上赋予的任务,有点死里逃生的窃喜。

    不过斯蒂芬得理不饶人:“魏老头,听说我家老爷在你府上被人绑架了,说,是不是你们朝廷干的好事……”

    “不,不是这样的,本相带你们入府搜查可好?”

    咯噔,魏征心头一跳,生怕眼前不知羞耻的女子发飙杀人,说着话引领四人组入府。

    然而,斯蒂芬跟在他身后说道:“哼,你最好把我家老爷藏得天衣无缝,让我们追查不到。

    否则,我们一旦追查到证据,就是把你大卸八块之时……”

    这话透着赤裸裸的危险,杀意凌厉。

    魏征直觉着背脊发凉,不敢答话,生怕答应下来,反被某些人栽赃陷害,直接把王妈送到自己府上,那就死定了。

    只能忍气吞声的引领四人组追查凶犯。

    这一追查,闹得满城风雨,依据王泰身上散发出的气息,一直追查到渭水南岸,便失去了气息的方向。

    这让斯蒂芬很恼火,转身杀入长安,继续追查。

    这时,徐茂公收到魏晨的报信,赶到皇宫,把刚刚合眼的皇上吵醒,相会于御书房,在一番奏报实情之后说道:“皇上,此事闹大了,势必震荡天下,还望皇上明鉴!”

    他这话说得隐晦。

    暗射王浪军一怒杀入长安,估计没人挡得住,皇上有可能死于非命。

    同时,某些人向无量山送去数万死尸的丑事,传扬天下,绝对会让天下人非议当今的朝廷,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炙红着双目,瞳孔涣散的盯着徐茂公,有气无力的问道:“爱卿可有对策?”

    “回皇上,微臣赞同魏相的说法,血腥镇压!”

    对策没有,徐茂公面对皇上包庇长孙无忌一党,又不对太子皇子与后宫进行肃清整顿,着实没了主意。

    这是一道不可触碰的红线。

    相反,这道红线却是王浪军记恨的根源。

    可以说自打王浪军陷入谋朝篡位事件当中以来,就被跨越红线的人算计,针对着。

    可想而知,王浪军不会放过这些人。

    而这些人为了不让皇上责罚,冒险给王浪军送去数万死尸,还劫走了王浪军的家人。

    即便如此,王浪军没有一怒杀入长安,为什么?

    这是强势威逼,迫使皇上交人,杀人。

    当然,这种推测似乎不合理,很可能是残余的暗势力中人从中作梗,挑起恶性事件,报复行动。

    但朝廷密探已把无量宫监视得水泄不透,暗势力中人根本无法逃脱密探的视线,从中挑事。

    这也说明,密探当中有人被收买了。

    因此,收买密探的人直指长孙无忌一党。

    这才是魏征建议血腥镇压的原因,只有杀一部分人,查出背后隐情,救出王妈一家,方可平息王浪军的怒火。

    相对来说,徐茂公与魏征都捕捉到长孙无忌要扶持太子皇子上位的动机,故而奏请皇上立屠刀,以杀止杀。

    杀,杀谁?

    李世民何尝不想杀人,但考虑再三也没下旨杀人:“爱卿与魏征忠于李唐社稷,朕铭感于心。

    这件事牵扯太多,容朕思量一二,再做定论。

    好在王浪军派人追查凶犯,那就先让她们去闹腾,以观后效,爱卿以为如何?”

    “臣遵旨,但臣担心朝廷不提前追查出凶犯,也就失去了与王浪军缓和关系的机会啊!”

    徐茂公不便多说,跪地领旨。

    李世民一惊色变,拍着发烫的额头,咬牙说道:“传旨,以肃清暗势力为名,调集大军进京……”

    “啊,皇上三思……”


………………………………

第354章 漩涡中的毒计

    徐茂公的劝谏,李世民根本不听。

    这让徐茂公很失望,失落之余回转到房玄龄府上。

    房玄龄把他迎入正堂,分宾主落座后问道:“徐大人闷闷不乐,想必入宫收获不小?”

    “房大人见笑了,天意如此,与之奈何?”

    徐茂公自嘲的苦笑起来,接过下人奉上的香茗,品出了苦涩的味道。

    看得房玄龄摇头苦笑:“徐大人善于谋略,却拿王浪军没撤。

    相比于皇上顾全天下,权衡之下求稳,安天下,可能不会听取徐大人与我等的意见啊!”

    “是,皇上决议调兵进京了!”

    徐茂公提起这事,就觉着挫败。

    在谋略上,不如王浪军缜密,总是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感觉一生白活了。

    这源于他为天下计,劝谏皇上向王浪军低头没成,顿觉里外不是人,彷徨失据。

    人生价值观,似乎沦丧于此?

    相反,房玄龄是文官,与他不同,顺着他的话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想来皇上为了朝局失衡,不可能斩杀长孙无忌一党,使得我等清流把持朝政。

    应了那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另一方面,王浪军派遣女流之辈,打着屠尽李姓的反叛旗帜大闹长安,势必把某些人给王浪军送去数万死尸的丑闻传扬天下。

    这会让皇上的尊威丧尽。

    皇上也忍不了王浪军以这种方式羞辱,碾压皇家人的声誉。

    说不好听点,这就是在把皇上推向深渊。

    皇上一定会怀疑王浪军意在谋朝篡位,采取的方式是败坏皇家尊严,直至天下离心,便于王浪军上位啊!

    因此,皇上又怎么可能不调兵进京呢?”

    “房大人高论,徐某受教了!

    不过我认为皇上调兵进京,只会刺激王浪军带兵杀入长安,得不偿失啊!”

    徐茂公如梦方醒,但抱有己见。

    房玄龄也是苦笑着摇头说道:“是啊,皇上下了一步臭棋。

    但从某些人抓走王张氏一家来看,皇上这步棋下的妙……”

    “哦,莫非是皇上想一箭三雕?

    嘶,皇上的心思灵透,不可琢磨啊!

    首先,皇上调兵进京,震慑试探王浪军是否进犯长安,也是防止王浪军带兵杀过来的布局。

    同时,调兵进京勤王,可以镇压某些人逼宫造反。

    这是目的之一,也是敷衍王浪军兴师问罪的借口。

    其次,皇上就像房大人所说的一样,未免朝局失衡,不想斩杀长孙无忌一党,至少不能都杀了。

    但事已至此,杀一部分人免不了。

    而要杀人,皇上也不可能背上斩杀开国功臣,落下妒贤嫉能的名声,故而借助王浪军派人大闹长安的机会,借刀杀人。

    最后,皇上要想权衡,兴盛天下,就必须拉拢王浪军,也要稳固满朝文武,海纳百川,和平共处,方可达成所愿。

    这其中的微妙关系,皇上拿捏得恰到好处,似乎一切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

    徐茂公反应过来,摸着胡须,莫测高深的剖析起来。

    这牛鼻子老道终于开窍了。

    房玄龄自知他不傻,且在谋略上除了王浪军无人可及,只是被眼前的事态所迷惑了而已。

    “嗯,徐大人说得好,不过徐大人说露了一人:王浪军。

    他的智谋才是最可怕的。

    首先,他的家人被劫,不但没有杀入长安,反而派人大闹长安,所图甚大啊!

    抛开他的目的,单说他这份城府,深不可测啊!

    现在想来,他派人大闹长安,似乎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强势威逼皇上送还他的家人。

    实则是宣扬某些人给他送去数万死尸的丑闻。

    反过来推论,天知道他会用数万死尸做什么文章?

    而他就这么待在无量山一带练兵,以及建造独立王国,似乎掐算好了眼下的时机。

    这个时机是皇上不敢妄动,免得此时招惹他而陷入被动绝境。

    毕竟数万死尸让皇上不占理。

    还有王张氏一家人被劫与朝廷脱不开干系。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一旦招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