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皇的后宫三千-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芯这方才回过神来,惊恐地跪下:“你……您不要这样……”
结局卷 夺嫡 016 接任钦差
程氏的愧疚不仅仅来自于当年他在后宫的遭遇祸害到了程芯的母亲这一脉,更是来自于这般多年的不闻不问。
即便他不能见他们,但是也可以暗中救济她们,暗中帮助她们的。
可是他没有!
即便心里有许多的借口可以用作解释,可是,他心里始终明白,一切的借口都不过是因为他自私。
和涵儿相认之后在永宁山上的那几年,他不敢向涵儿提,生怕过多的要求会让那份好不容易建立的父女之情破灭,回宫之后,看着涵儿那般在痛苦总挣扎,他更是无暇去想其他的事情。
这几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了,可是,他仍旧没有去找他们。
反而是涵儿将她们找来。
涵儿说对不起他,其实,她没有对不起他,他明白她的顾虑和担忧,可是,他却是真真切切地对不起曾经至亲的家人。
若是他早些时候提出,涵儿或许会更加重视,那芯儿的女儿和孙女便可能不会出事。
涵儿说是她疏忽了,其实不是,是他自私所致。
当年姐姐一家因为他而被迫离开远走他乡,如今几乎家破人亡,他也拖不得干系!
愧疚以及负罪感,将程氏这些年平静的心灵给击出了一波波惊涛骇浪,除了此时跪下来跟她说对不起之外,他不知道该如何来赎罪。
程芯颤抖着双手欲搀扶程氏起来,因为着急,还有心底那份血亲想见的揪动,她浑浊的眼眸泛起了微红,“您……起来,请您先起来……”
“对不起……”程氏无法起身,那些后悔那些内疚便像是化身为一块巨石一般压在了他的背脊上,让他无法再站立起来,“对不起芯儿……”他握紧了程芯的手,看着程芯那张被生活折磨的满是风霜,比现实年纪要苍老不少的面容,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这句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话语。
“您不要这样……”程芯眼眸中也蓄起了泪水,“我没有怪您,我们都没有怪你……母亲临终之前也没有怪你……舅父……我们都没有怪你……”
她没有说谎,因为当她知晓了这件事的时候,舅父的女儿已经登基成了皇帝,那时候,她心里只有蠢蠢欲动的希望,而没有恨意,后来,这份希望被那样残忍的屠杀给打散了,便再无其他,更何况,母亲临终之前还将当年舅父会进宫的缘由告知了她,她更是无法生出恨意。
“舅父……”这边程芯的正夫也跪下来开口劝说着,“您不要这样……我们真的没有怪你,舅父……我们都很好,都很好……”
他说着这番话,不禁悲从中来,泪水也忍不住涌出了眼眶。
若是他的女儿和孙女都没有出事,他们真的是很好,可是偏偏……若是女儿和孙女还在,如今又多出了这般一个舅父,她们往后的日子定然便是享福的日子的,可是,上苍总是这般不长眼睛!
而一旁的程秦却似乎仍旧没有从方才的惊吓的当中回过神来,一直呆呆地站起,而垂落在了身旁的双手也似乎因为恐惧而紧紧地攥着,还带着轻轻的颤抖。
程氏听见了舅父这个称呼,泪水流的更慌,而那些道歉的话,也因为哽咽而中断了下来,他颤抖地伸手,缓缓地放在了程芯的脸庞上,不断地点着头,他的双手颤抖着,可是,仍旧说不出话来。
三个人,便这般相对痛哭着。
不过,某些隔阂也似乎在泪水的冲刷之下而消失,而某些情感,也在这般的哀伤当中苏醒。
血亲之间的情感,便是再长的时间,也无法消磨干净。
正堂内的情形一点不露地传到了水墨笑的耳中,而得知了这些时候,他心里的那口气也缓缓地舒了出来,他知道,程氏会好起来的,而有了家人的陪伴的程氏,往后的日子会过的更加的安然。
这几年虽然孩子们大多都知道了程氏的身份,但是因为各种因素,也甚至进宫看望他,便是来看望了,能够放下一切只当他是祖父的时间也是很少,程氏的日子虽然过的很安然,但是比之其他这个年纪的男子,他缺了一种天伦之乐。
水墨笑想,或者这便是司慕涵这般大费周章将程家人找到的原因吧。
只是可惜,程家方才遭逢大难。
轻轻叹了口气,交代了宫侍和待命的御医继续在佛堂照看之后,便起身离开佛堂,往交泰殿而去,他知道,即便司慕涵不来,但是心里也一定是惦记着这里的情况的。
御书房内,司慕涵并没有在处理政事,而是站在了与书房外的长廊上,抬头看着廊外的天,今天的天气仍旧是阳光灿烂,四月的天,不冷不热,正是最舒适的时候。
水墨笑屏退了宫侍,然后缓步上前:“见过陛下。”
司慕涵收回视线转身看向他,缓缓伸出了手,“辛苦了。”
水墨笑将自己的手放在了她的手心上,只是她手心的微冷却让他眉头蹙了蹙,“哪有什么辛苦,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说完,握紧了她的手,“陛下放心,父亲虽然有些激动,但是一切都还好,程家的人也都是懂分寸真性情之人。”
“朕知道。”司慕涵点头道,她让人监视了他们两年,除了担心他们有问题之外,也是为了考量他们的品性。
她并不介意京城多出一户新贵来,但是却不想让这新贵如当年的薛家主脉一脉成为麻烦。
“陛下想将他们留在京城?”水墨笑问道,虽然是疑问句,但是语气却是肯定。
司慕涵缓缓点头,松开了他的手,负在了身后,转过身看向长廊外,“父亲年纪大了,朕一直忙着政事,也不能时常陪着他,孩子们也都大了,更是不能陪着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朕能够做的,便也只有这些。”
“父亲从来没有怪过你。”水墨笑正色道。
司慕涵看了他一眼,笑道:“朕知道,可父亲不怪朕,却是不能否认朕的不孝,如今想想,朕这一辈子,孝顺长辈的时候却是少得可怜,当年先帝是这般,后来父君也是这般,便是这些年,对父亲,也是一样,如今朕老了,也终于体会到了长辈那份渴望子女孝顺的心情。”
司慕涵这般说原本只是寻常的感叹罢了,但是却勾起了水墨笑内心当中最不想提及的事情,他攥紧了拳头,咬了咬牙关,然后看着她,僵硬地说道:“对不起……”
司慕涵转过身,眼神有些疑问,“怎么了?”
“当年……若不是我……”水墨笑脸色有些难看,“若不是因为我,先帝便不会……”
司慕涵眯起了眼睛。
水墨笑见状,忽然间失控地上前,紧紧地抱着她,以他这般年纪,以他们之间经历了这般多事情,他本不该做出这样小孩子的行为,可是,他真的怕,“对不起,我知道这件事你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的!我知道的——我也不想为自己辩驳什么,可是陛下,我可以发誓,当年我没有想到瑞王正君会那般做的!我真的没想到他会对先帝下毒的——陛下,对不起——我不奢求你的原谅,可是请你相信我,造成那样的后果,并不是我想的,不是的——”
司慕涵垂下了眼帘,会儿之后,心里叹息了一声,然后,抬起了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好了,都已经是过去了的事情了。”
水墨笑没有松手,而是将她抱的更紧。
他心里清楚,即便是她说出了这句话,但是,却也并不代表她原谅了他。
司慕涵又是叹息一声,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当年先帝在知晓了那件事与你有关之后却仍旧没有动你便是知晓了你并非有意,先帝让你当好大周的凤后,而这些年,你也做得很好,先帝在天之灵也不会怪你的。”
水墨笑狠狠地咬了咬牙,然后,方才缓缓松开了手看着她,眼睛却已经是红了,但是却没有泪水,这件事上面,他的眼泪,只会让他显得更加的卑劣。
他相信她这番话是真心的,也相信或许先帝真的不会再怪他。
可是她呢?
水墨笑此时很想去问,她是否也是原谅了他?
这些年,她对他的态度,他是不该再问这个问题得,可是,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恐慌,那便是,即便她对他再好,当年的那件事,她也不会原谅他。
她会因为他的付出而感动,而对他好,但是,却与原谅没有关系。
水墨笑最终什么也没问,他无法面对最终的结果,更害怕这个问题得到了答案之后,会毁了他们之间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他合了合眼睛,然后,挤出了一抹笑意,将这个话题给揭了过去,然后,缓缓地说道:“时候不早了,陛下可要与臣侍一同用午膳?”
司慕涵凝视了他半晌,然后,点头:“好。”
午膳是在交泰殿用的,而膳食也是水墨笑专门吩咐御膳房做的药膳,也许是因为有了之前的那番波折,所以午膳的气氛显得有些沉寂。
不过,水墨笑也未曾放下盯着司慕涵用膳的决心,一直看着司慕涵吃到了他满意的时候,方才允许她停下来。
而司慕涵似乎有意让着他,不管他让自己碗中夹了什么,她都会如数吃进去,药膳虽然是精心烹饪的,但是毕竟是药的成分,味道自然不会是很好,往常司慕涵也会有所嫌恶,只是这一次却没有。
最后,水墨笑也是明白司慕涵的心思,心里的阴云也渐渐消散,或许他的生活仍旧有许多的不如意,但是,他知道,她心里是真心的待他,这样,便够了。
午膳之后,水墨笑陪着司慕涵说了会儿话,便离开了,一个时辰之后,御书房传出了永熙帝关于接任钦差的决断,钦差人选出自内阁,但是却不是姚心玉,而是陆明仪。
对于这道圣谕,众人不敬惊讶不已……
------题外话------
腰酸背痛的,平时不运动的结果……
明天恢复万更
结局卷 夺嫡 016 得到失去
017 得到失去
按理说来,姚心玉曾经是越州州府,而且也是主动请缨的,是绝对比陆明仪更加合适接任钦差一事,然而永熙帝的圣谕却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舒槨w襻
为此,不少人心里在深思着这道圣谕的深层意思,便是连当事人陆明仪也是一样,而她在深思的同时,也是忧心忡忡,不过却并非完全是为了前去越州的危险,而是她隐约间猜到了永熙帝这样安排的背后用意。
进入了内阁这般多年,虽然永熙帝一直没有任何的动作,但是陆明仪始终没有当日的猜测,那便是永熙帝将她从地方调进京城,而且直接进了永熙帝新组建的内阁中,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履历,更是因为她背后的乔家。
当年因为先帝和裕凤后和太女,乔氏一族退隐,但是乔氏背后的实力却也是不容小觑,若是能够让其味朝廷效力,朝廷必然可以得到一大助力,而乔氏那份知进退,更是帝王所喜爱的。
陆明仪很清楚这一点。
可是,却没想到永熙帝居然会这个时候动手。
陆家对于这道圣谕也是举府不安,尤其是陆明仪的女儿以及孙女。
陆明仪虽然是内阁阁臣官居一品,但是所出的嫡女资质却是不高,年轻的时候一年几次参加科考,但是都未曾考上,后来陆明仪拖了人情,给她着了一个闲职,可是陆家少主不仅资质不好,更是不懂为官之道,上任没几日便得罪了上锋,虽然那上峰看在陆明仪的份上没有对陆家少主如何,但是陆明仪不想让女儿再惹事情,便让她辞官归家,随后便让她在家乡管理陆家的产业,同时侍奉当时已经年老的双亲,后来,双亲病逝之后,陆明仪也未让女儿来京城,而是将孙女给接到了身边,直到最近几年,陆明仪的正夫身子不好,想念女儿,陆明仪方才将女儿接来京城,不过也不曾给她寻职位。
陆家少主虽然资质不好,但是却也不心高气傲,有自知之明,没有强求母亲给自己谋求官职,而是一心一意地坐着自己的学问。
陆明仪对于这样的女儿自然是失望,但是同时也是庆幸她除了资质不好不懂为官之道之外,并无其他恶习,便也认了,将心思放在了培养孙女陆若凡上。
陆若凡和其母不一样,自幼便是聪慧却不焦躁,更像其祖母,当年永熙帝为四大皇女挑选伴读之时,便是有她一份。
只是可惜的是,她所伴读的二皇女最后出了事,她这个伴读的身份也便成了有名无实,其后在上书房一年之后,陆明仪便向永熙帝提出了,让陆明仪去文学院。
永熙帝允了。
其后,原本被众人注意着的陆若凡和另一个二皇女伴读李天琳一样,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陆明仪对于这件事,谈不上是失望,当日永熙帝挑选了她的孙女给皇女伴读,虽然给了孙女一个好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伴随着太多的危机,一个不好,整个陆家都会被卷进夺嫡之争当中,后来二皇女出事,她按捺了一年之后,便寻了一个机会将孙女从这漩涡当中给拉了出来。
不管是对陆明仪还是陆家来说,陆若凡都是极为重要的,她是陆家往后的希望。
这几年,陆明仪在文学院内的成绩不错,行为处事也颇有成熟稳重之风,尤其是成年大婚之后,更是如此,陆明仪对于这个孙女也是越来越满意,也越来越放心,而唯一不足的便是上一届春闱,陆若凡因为病倒了而没有缺考,唯有等到明年春闱再继续参加。
傍晚时分,陆明仪一回到府上,还未来得及换下官服,那厢陆家少主和陆若凡赶来了。
陆家少主满脸的担忧和焦急,她虽然不时常出府,但是钦差被杀这般大的事情,她也是听闻,而如今,她的母亲将要奉旨前去接任钦差一职,这让她如何能够不着急?
陆若凡神情还好,不过眼中也是带着明显的担忧。
“母亲,陛下怎么会让你去越州?”陆家少主焦急地道,“这般危险,陛下怎么会让你去?你的年纪虽然比姚大人年纪几年,但是却也是不小了,陛下怎么便不顾念着你的……”
“闭嘴!”陆明仪沉着脸训斥了一声,心里同时也不免叹息一声,她的这个女儿,说好也是好,说不好也是不好,“这样的话往后我不想再听到!你念书念傻了你的脑子了吗?”
陆家少主对于这样的训斥也是习以为常,不过仍旧是低着头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她不是不知道自己性格的缺点,只是这般大年纪了,她也改不了了,也因为知道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所以她这些年方才不涉足官场,甚少与外人来往。
虽然母亲手中的权力并不大,但是,却仍旧是陛下身边的近臣,陆家少主的身份在许多人眼中也是极大的目标。
她不想给陆家给母亲惹麻烦。
陆明仪何尝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微微叹息一声,随后便道:“陛下这般做便自然有陛下的用意,作为臣子便要听令而行。”
陆家少主犹豫着,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又似乎不知道这些话该不该说。
一旁陆若凡开口解围,“祖母,母亲也是关心您。”
陆明仪看了一眼孙女,女儿和孙女相比,孙女的表现更让她满意,她点了点头,然后对女儿道:“你先回去,我有些话和凡儿说。”
陆家少主犹豫了会儿,“那女儿先告退。”
“这件事已经定下了,往后不要随便再议论什么!”陆明仪仍旧是警告了一声。
陆家少主垂下了头,“女儿知道,女儿告退……”随后,转身看了陆若凡一眼,方才退了出去。
陆明仪坐了下来,端起茶喝了一口,“坐下来吧。”
“谢祖母。”陆若凡应声坐下,“祖母,母亲也是一心为了祖母好。”
“我知道。”陆明仪叹息一声,“你母亲虽然不成器,但是心肠却是好的,也是孝顺,若是陆家并不是在官场,这样的性子可以很好的守成,可是……”话顿了顿,随后看着陆若凡,“凡儿,不是祖母贪心,而是,祖母经营这么多年,不求能够更上一层,但是,也不希望祖母这些年的经营积攥将来会一朝失去,如今我在内阁也十多年了,再过几年便也到了告老的年纪了。”
她不求陆家权倾朝野,但是,也希望陆家能够在朝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这是她为官多年的愿望。
陆若凡垂下了头,攥紧了拳头,“都是孙女不好……上届春闱若是孙女没有病倒,如今孙女已经可以出翰林院谋到一份实职了……”
今年因为东域建成,地方甚至京城朝中也都空出了不少的职位,要谋得一个实职并不困难,可是如今,便是明年春闱她过了,但是,却还要进翰林院三年,三年之后,朝中又会是一番新景象,那时候,便是还能谋取到好职位,但是却绝对不会有如今这样的上升空间。
陆明仪却摇头:“错失了一次春闱虽然可惜,但是却也并不是不可以不救的事情,若是我没有猜错,如今陛下让我去越州,一是因为越州的事情的确大,二便是有意要启用乔氏。”
陆若凡蹙起了眉头道,“这十几年来,祖母为了避嫌,也甚少和乔家来往,便是祖父也是如此,陛下也应该清楚。”
“陆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过是陛下和乔氏之间的桥梁罢了,我们和乔氏的关系好不好,于陛下来说并不怎么重要,甚至我们和乔氏越是疏远,陛下会越放心。”陆明仪缓缓说道,“陛下看重乔氏,除了乔氏是从太祖皇帝一路走下来的世家,更是因为乔氏知进退,从不和任何世家权贵结盟,陆家虽然称不上是世家权贵,但是,若是远着些,陛下会更加放心。”
“祖母所言有理,只是,越州一案和乔家有何关系?乔家一直未出隆中,而隆中位于北方和南方,东方和西方的交界之处,是大周中心地区,和东南的越州相距甚远,虽然越州一案扑朔迷离,但是孙女可以肯定,和乔氏定然没有关系。”陆若凡正色道。
便是乔氏不甘沉寂,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出世的!
陆明仪看着孙女,肃然道:“乔氏和东南一事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是想借着这次的机会告诉我,也告诉乔氏她的态度,此趟前去越州,我定然是要彻查清楚这件事的始末,这些年来,内阁阁臣虽然看似高高在上,其实也不过是陛下身边的智囊罢了,并无多少实权,也从未接手过重要的实职。”
陆若凡没有说话,而是低着眼帘沉思着。
陆明仪并不意外,虽然这个孙女很是聪慧,但是毕竟没有真正地入朝,也未曾伴驾,这十几年来,她虽然不敢说了解陛下,不过从陛下的言行当中窥视一二她的真实用意,却还是可以,“如今东域建成,西南和西北虽然仍有外患,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战事,国库损耗巨大,陛下短期之内不可能再对西南或西北动手,所以,往后几年,陛下的心思便会放回到内政当中,如今大周境内数得上的大家族,基本都在陛下的掌控当中,唯独乔氏,虽说乔氏知进退,但是,与其这般放在一旁,不如将其拉入其中,掌握在手心里更为安全,而同时,也朝廷也可以多一个助力。”
陆若凡沉思半晌,“祖母打算如何应对?”
“如今唯有依着圣意往下走!”陆明仪沉声道,“而且,若是乔氏入朝,将来对你也是有好处!”
“可是越州一行,实在是危险重重……”陆若凡心里有着和母亲一样的忧虑,“祖母年纪也大,孙女担心……”
“上一任钦差出事,这一次,陛下定然会加强防卫。”陆明仪正色道,“与前去越州相比,我担心的是我走了之后,京城的情况。”
陆若凡神色一凝,“祖母的意思是……”
“我走了之后,陆家务必要低调行事。”陆明仪慎重交代,“你母亲那边我倒是不担心,但是你的那几个庶出妹妹,可都不是省心之人,你母亲的性子,也未必管得住他们,我离京之后,陆家便交给你。”
陆若凡坐直身子,郑重点头:“祖母放心,孙女明白,祖母离京之后,孙女便闭门谢客,专心准备明年的春闱,至于二妹妹她们明年也是一样要参加春闱,定然也是会愿意安心呆在家中的。”
陆明仪点了点头,看着孙女难免有些愧疚,“祖母知道以你如今的年纪这些事情交给你有些为难你,但是凡儿,往后陆家便只能依靠你!”
“祖母放心,孙女知道。”陆若凡起身,正色道。
……
不管陆家的人如何担心,不管外面的人如何揣测,陆明仪前去越州接任钦差一事是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陆明仪也以最快的速度和内阁的其他人交接好手中的工作,收拾行装出发。
如陆明仪所言,永熙帝在安全上面费了不少的心思,除了随行的护卫比前一任钦差多出了不少之外,还特意从御前侍卫当中挑选了四名好手随行护卫。
便在圣旨下了的第三日,陆明仪离开了京城赶往越州。
为了安全起见,陆明仪一行人在出了京城之后便乔装打扮,随后日夜兼程地赶往越州。
而便在陆明仪历经之后,永熙帝便开始着手整合东面布防一事,因为东域的建立,大周的国土边境线向东面延伸了不少。
由于东域三面环海,所以,海岸的海军布防更是显得尤为严重,由于战士,大周收编了不少南诏败军,所以,战后的大周海军规模比战前也扩大了不少,但是隐患也是不少。
收编南诏降将之后的后续工作更是考验着丹东以及沧州海军军营的两位主将,从南诏皇族投降开始,李文真和司徒雨便一直在忙着这个事情,直到了东域正式建成,方才初见成效,但是若是要真正地让这些降军融入大周的军营,却仍旧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便在收编败军的同时,两大海军军营也同时进行了大范围的调动调整。
永熙帝将丹东的海军军营移往东域瀚州上,只是此时的瀚州军营的主将不再是李文真。
永熙帝允了李文真的卸甲归田,册封其为扬威将军,同时,也赞赏了她在请辞表上面提及重新起用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伤残将军,而在瀚州军营主将的人选上,永熙帝没有从其他地方调任,而是直接将李文真原先的副主将提升为主将,掌管瀚州海军军营。
不过,瀚州的海军隶属于大周东南海军,主营位于原先沧州海军军营所在之地,这里聚集了从东域一战当中浴血成长起来的大周最精锐的海军将士。
原先沧州海军军营主将司徒雨被任命为大周东南海军主将。
除了整合海军一事,便是东域十三州境内驻军一事,虽然东域已经是大周的国土,但是里面毕竟是南诏旧民,大周不可能丝毫不防范。
为了维护大周的统治,放置地方暴乱的出现,永熙帝下旨取消了原先驻扎在大周和南诏接壤之处的陆军军营,将其拆分放置在东域十州境内,作为地方驻军,人数根据当地百姓的人数而略微上下调整。
便在进行军务调整的同时,永熙帝还下令免除了东域新州包括昭王封地的三年税收,大周内陆商人若是进入东域新州经商贸易,则可以获得各种奖赏以及税收减免。
而便在李文真卸甲归田之后,在京城武学院当中的李文真嫡亲孙女李天琳从武学院当中结业,服从了武学院和兵部的安排,前往西北边境参军,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天琳并没有因为其祖母的缘故而得到一个好位子,她和其他一同前去西北的同窗一样,只是任了一个小小副参将。
便在李天琳得了任命之后,原先也在军营当中任职的李天琳之嫡亲长姐和次姐却以相同的理由从军营当中退役归乡。
她们的理由是伤病。
大周已然结束了战事,所以,军中并不限制将士卸甲归乡。
而李家姐妹的一同离开,即便已经低调行事,但是却仍是惹出了不少的注意,不少人私下猜测李家姐妹并非自愿离开而是被迫,原因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当今大皇女迎娶了李文真的嫡亲孙子。
若是李家在军中的势力过大,陛下和太女必定是如鲠在喉。
虽然外面出现了这种猜忌,但是李家人却没有任何的回应,而李氏姐妹所用的利用也并非虚言,她们在东域一战当中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外面的人这般猜想,而作为李家人也是传言当中导致李家姐妹不得不选择卸甲归乡的罪魁祸首李氏更是为此而伤心内疚不已。
李氏没想到两位长姐会因为自己而付出这般大的代价,便是李天琳,也是因为他而不得不远去西北,李氏自从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心情一直处于极度的沉郁当中,而司予赫又因为忙着重新起用有志伤残将士的一事而早出晚归未曾注意到。
直到李氏最后病倒了,司予赫方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试着劝说,可是她越是劝,李氏的心情便越是糟糕,因为在李氏的心情,司予赫也是被他所连累,而同时,他心里其实也是对司予赫有些怨气,因为当初若不是她那般公然向陛下请旨赐婚,便不会发生这般多事情。
司予赫也是自知理亏,面对李氏的冷淡,也没有说什么,只能将李天琳给请到了荣王府中,将事情缘由说了一遍给她听,然后让她去劝李氏。
李天琳得知这些之后有些意外,她幼年便进京城,和李氏的感情并不深厚,但是从往日的家书往来,她还是知道李氏不是那种多愁善感之人,可以说,他的性子有些大而化之,如今却想了这般的多,心里也不免担忧叹息。
她无法否认,祖母和两位长姐的行为是为了消除陛下的猜疑,可是事已至此,便是再责怪任何人,也无济于事,而且,她也是知道,不管是祖母还是两位长姐对李氏并没有什么怨恨。
司予赫将李天琳领到了正君的院子当中,然后安抚了李氏几句,便离开,将空间留给了姐弟两人。
李氏的脸色很不好,可以说,从未试过这般差,“三姐……”
“怎么把自己给弄成这样了?”李天琳蹙着眉轻斥道,“我们李家的孩子便是男子也不能有一个孱弱的身子,父亲常说家里的男子便是数你身子最好,若是父亲看见了如今你这个样子,该是有多心疼?”
李氏听了这话,红着的眼眶当中滑出了泪水,“三姐……对不起……”
“好了,莫哭了。”李天琳轻声道,“三姐不说你就是了,莫哭了……”
李氏却忍不住,眼泪仍旧是流个不停,“对不起三姐……我对不起祖母……对不起大姐对不起二姐……我对不起你们……若不是我任性跑去了军营……我便不会认识殿下,便不会……对不起……我真的不想弄成这样的……”
李天琳叹息一声,然后正色问道:“那你告诉三姐,你可后悔嫁给荣王?”
李氏一愣,随后便摇头,“不……我不后悔……三姐……我喜欢她……可是……我没想着……”他便是这般的自私自利!便是这般的虚伪!即便是内疚的要死,可是却仍旧不后悔嫁给殿下……
“既然不后悔,那便不要这般折腾自己!”李天琳认真道,“易儿,祖母没有怪你,便是大姐二姐还有我,也没有怪你!”
“可是若不是我……”
“我们李家的孩子既然做的出便愿意承担一切的后果!”李天琳打断了他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