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此事件,百姓高度一致,大骂贺秋和魏楚一党羽,都准备搞一些臭鸡蛋,用来砸这些乱臣逆党。

    天牢!

    “陛下,微臣冤枉啊,放过微臣吧!”

    “呜呜!”

    “混账,你这个不肖子孙,都是你啊,都是你害的我张家满面抄斩,被诛九族,老天爷啊,你怎么给我一个这么傻的儿子啊,干什么不好,去跟着人造反!”

    “呜呜,蠢货,全都是蠢货,陛下如此英明,你们怎么是陛下的对手!”

    天牢中人满为患,时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哭喊声,无数被扒去官袍的官员满脸泪痕的扶着铁笼,有的官员在敖嚎痛哭,有的官员拼命求饶,也有不少官员一边大哭,一边对自己儿子拳打脚踢。

    这一次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堪比上一次的旧贵族之乱,每家府上的下人家丁侍女都一同被抓,造反罪不光是诛九族,也是满门抄斩,什么意思?就是凡与造反者有一点关系的,哪怕只是好友或者你在其府上做下人,你也得死。

    每个官员的府上,少说有上百口人,这次涉事的官员众多,一起加起来,是一个恐怖数字。

    在天牢最后一间牢房内,关着贺秋一家人。

    贺秋躲在牢房暗黑的角落,发出哽咽的哭泣声,身子也都一颤一颤,其妻妾、子孙、儿媳都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一声不吭,全都哭成泪人。

    官爵没了,荣华富贵没了,祖宗的脸也都丢光了,一切都化作一场空,全都化为泡影。

    贺秋艰难的从地上起身,抬手用衣襟擦拭眼泪,直径走到贺鹤面前,贺鹤神情充满的恐惧,见父亲朝着自己走来,连连后退数步,直至紧靠墙壁,才停下脚步。

    “爹。。。”

    贺秋抬手怒指贺鹤,声音嘶哑道:“你还有脸叫爹,是你啊,是你这个混账,让我贺家满面抄斩,被诛九族啊,上千条人命,全搁在你身上!!”

    说着说着,被擦干的眼眶又闪烁出泪光,脸被气的通红,神情愤怒无比。

    “啊啊!”贺鹤也开始大哭起来,瘫软在墙角下。

    贺秋见这一幕,气的全身发抖,“你还好意思哭,你还有脸哭,老子打死你!”

    贺秋用尽全身力气,握着拳头对着贺鹤打去,贺鹤则是抱着头大哭,其余贺家人也都没有阻止,废话,还阻止?开什么玩笑,若不是他,贺家岂会落入今日这般下场!

    满门抄斩啊!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贺秋仿佛打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神情充满悲凄和痛苦,整个人有气无力,无精打采,头发也散乱成鸡窝一样,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贺秋眼眶闪烁着泪光,轻轻摇晃脑袋,神情迟暮万分的自言自语道:“我贺秋十八岁为官,得爹的助力,平步青云,直接坐上治粟内史之职,与当初的李相,张太尉称为好友,共同辅佐先王!”

    “年岁四十,先王驾崩,太子琅与两位公子吃海虾中毒而死,王位落于当今陛下头上,当时,李相说,王上以雷霆手段整治王宫,未来必成大患,当废新王,立年幼的公子楚为王!”

    “可这计划还没有实施,李相,张太尉两族就被陛下送去战俘营,上了战场,李家和张家,没有一个人从战场回来,当初陛下仁慈,未惩治我等党羽,并寄予重望!”

    “辅佐陛下二十四年,亲眼目睹陛下用一场场血淋漓的战争,夺取一寸寸土地,也亲眼目睹魏国从一个弹丸之国成长为横扫天下诸侯的一统大国,如今更是征服百越,古今之内,为皇帝者,此大功者,唯独我皇陛下!”

    “可就是这样,二十四年前的事件再次重演,谋逆者从李相,张太尉换成老夫,扶持人,也还是公子楚,哈哈,命运造人啊,罢了,老夫活的够长了,快七十了,看见了无数先贤想要看到的天下!”

    “我贺秋,天生反骨,一生反两次,哈哈哈!”贺秋忽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荒凉。


………………………………

第四百四十章 大军反京!

    贺家人听闻此言,皆露出痛苦之色,贺鹤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哗哗。。。”

    一阵脚步声传来,众罪臣还以为又是那个同僚被抓了,结果定眼一看,只见重升身穿“锦鸡朝日”黑色官袍,头戴银簪冠,威风凛凛,傲视诸臣,步步生风走来。

    众人瞧着仗势和官袍,脸色都写难看,锦鸡朝日,非三公不可穿,一个太守是没有资格穿着官袍,如今重升穿上,定是升三公了!

    贺秋走到牢房跟前,握着冰冷的铁囚,阴阳怪气的笑道:“重太守真是好生威风啊!”

    重升飒然一笑,停下脚步,对着贺秋行礼笑道:“那都是沾了贺大人福气,不,是沾了贺秋逆党的服气,哈哈!”

    “小人得志!”贺秋气的咬牙切齿!

    “哼!”重升冷哼一声,“这些都是你们自找的,你们三番五次针对我等也就罢了,如今还造反,呵呵,若不是相邦大人不想与尔等计较,你们现在的坟头草都已经三米高了!”

    “哼!”贺秋冷哼一声不说话,脸色气的通红,其余逆臣也都露出愤怒之色。

    重升瞧见这些人气愤的脸色,内心暗爽不已,随而高声喝道:“罪臣听诏!”

    众人齐齐一愣,只见重升掏出一张金丝绸绢,见此,众人立即跪俯在地,神情惶恐万分!

    决定他们生死的,就看金丝绸绢上面写着什么!

    重升展开金丝绸绢,对着上面的内容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楚、贺秋等一干逆臣乱党,刺杀寡人,意欲谋权篡位,寡人着实心寒,特令延尉重升,十日之后,将其尔等九族,尽数诛杀,以此以儆效尤,安抚民心!”

    “扑通!”

    大牢传出一阵瘫软在地的声音,无数人听完这些话,直接瘫软在地。

    “重延尉,求求您,替下官求情吧!”

    “是啊,昔日之言语,下官错了,重延尉大人有大量,还望见谅,救下官一命吧!”

    “求求延尉大人了啊!”

    无数人跪地求饶,恳求重升能为其说上几句好话!

    “多行不义必自毙!”重升冷笑一声,当即转身大步流星离去。

    牢狱里面的人,面若死灰,眼神失去了神采,死亡的恐惧从心中蔓延。

    时间缓缓流逝,伴随着时间推移,大牢被关的人越来越多。。

    一晃七日,天京城南城门外一百里的平原上。

    魏琊身穿金丝山河日月冕服,头戴十二串旒珠冕冠,脚穿烫金黑舄,站在一辆巨大的战车上,威风凛凛的雄视前方。

    其余文武百官则站在两侧恭迎,与之同行者,还有五百千牛卫!

    今日!王师凯旋而归,魏琊尊重当初之承诺,率文武百官出城百里相迎,与三军将士共饮欢乐!

    “哗!哗!哗!”

    一阵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魏琊等人下意识打起精神,挺直腰板,一段时间之后,魏琊看到了大魏帝国军旗在迎风飘扬,伴随着军旗出现,大量黑甲红缨将士如海浪一般一波波袭来。

    当前排的将士看到前方站着大量文武百官,以及站在战车上的魏琊,当即露出兴奋的笑容。

    皇帝陛下真的出城百里相迎!

    骑着战马位于大军前列的魏辛、牤牛、公孙信、百里宏也露出浓浓的笑容,全军将士也在这一刻,非常有默契的加快脚步。

    一段时间之后,大军前列阵型来到魏琊面前一百步距离,来到这里距离,大军立即停下脚步,十余万骑兵纷纷跳下战马,准备拜见魏琊。

    魏琊看着眼前各个精神爆满的大魏帝国将士,内心升起一股自豪!

    这就是寡人的军队!

    魏辛等将领带着笑意跳下战马,单膝跪地,作辑行礼喝道:“儿臣(末将)魏辛(公孙信、百里宏、牤牛)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落下,三十万将士纷纷单膝跪地,神情恭敬万分的作辑喝道;“吾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十万将士齐声高喝,声音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如海浪般一波波袭来,气势雄壮,越迦等部落首领更是闻之变色,直接被震慑住。

    长山边戎大军总计七十五万,打了半年之久,平定百越之后,只剩下四十万,这次回来魏辛只带了三十万,还有十万依旧在百越之地驻扎。

    “众将士平身!”魏琊摊开双手,朗声大喝道!

    话音落下,众将士陆续从地上起身,神情肃穆,不苟一笑的目视前方!

    “大魏帝国的勇士们,多谢了!”魏琊深深弯下腰,行了一个大礼。

    众将士连忙回礼,内心有些感动。

    “寡人曾经说过,若大军凯旋归来,寡人定率文武百官出城百里相迎,大赏三军,与将士共欢饮,今日,寡人带了二十万坛陈年美酒,与将士一同欢饮!”魏琊气势凛然,铿锵有力的说道。

    话音落下,前排的将士下意识看向魏琊身后,看到一车车堆满红塞子的美酒!

    “吾等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士齐声应喝道。

    “在此安营扎寨,于夜晚,寡人与诸位将士,不醉不归!”魏琊再次高声喝道。

    “诺!”众将领齐声喝道。

    接下来,三十万大军原地安营扎寨,车上的美酒也一一摆下,每个伍发两坛。

    半个时辰后,已经扎好的帅帐内,魏琊面带笑意的高居首位,文武百官各坐两侧,越迦等百越首领则是坐在右侧后头,神情即是惶恐又是忐忑。

    第一次见这仗势,内心难免有些紧张啊!

    魏辛坐在右侧首位,此时的他,面带疑惑的环视对面文官坐席,发现少了不少熟悉的人影,人数也明显少了一大半,仔细观察起来,发现属于文官集团的大臣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王叔魏楚也不再坐席之中。

    不光是魏楚,公孙信,百里宏,牤牛都有些疑惑。

    公孙信转眼看向旁边的古兀,语气带着疑惑的问道:“老古,怎么不见贺秋等人?”。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其中隐晦!

    “嘘!”古兀做出噤声动作。

    看到这里,公孙信等人眉头皱起,更加疑惑和不解了。

    “诸位!”魏琊轻喝一声,左手扶着右手衣襟,右手抬起案桌上的青铜樽,以示众人。

    帅帐内的文武百官见此,也立即抬起酒杯。

    “此酒,寡人敬信候、牛候、宏候,这三位劳苦功高,为我大魏帝国夺取百万里江山!”魏琊神色带着笑意说道。

    此战之后,大魏帝国的疆域,达到一千万平方公里,彻底平定南蛮之患,真正的万世之功!

    公孙信等人闻言,当即从座位起身,微微弯腰以示恭敬。

    魏琊当即饮下樽中美酒,饮下之后,公孙信等人也纷纷饮下,随而行礼,再次入座。

    “司忠,宣诏!”魏琊淡淡一笑。

    “诺!”司忠淡然一笑,弯腰作辑应道,应完之后,便不紧不慢的从袖中掏出一张金丝绸绢,公孙信、百里宏、牤牛三人看到金丝绸绢,就知道是封赏自己的。

    一想到这里,三人不由紧张起来,内心都在沉思,平定百越之功,有多大?

    司忠掏出金丝绸绢,小心翼翼的将其展开,随后对着上面的内容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信候、牛候、宏候三位将军率领大军平定百越之患,当为万世之功,一扩我疆域,二平定边境之患,特此,封三人一等侯爵,世袭五代,赐金牌!”

    公孙信三人当即从位置起身,走到大帐中央,弯腰作辑回喝道:“臣等谢过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都有些欣喜,一等侯爵在他们预料之中,但世袭五代却没有预料到,世袭五代啊,这么算起来,三大家族保底荣华两百年。

    “有何之谢,都是你们应得的!”魏琊带着笑意说道。

    三人再次弯腰作辑行礼,退回自己位置上。

    “恭喜贺喜!”

    “三位侯爷辛苦了!”

    “平定百越之功,必当载入史册,三位侯爷必定名流千史,恭喜贺喜啊!”

    文武百官纷纷贺喜起来,公孙信三人相即回礼。

    这时,小六子也捧着一个木盘走了进来,木盘上面放着三块金灿灿的金牌,上面刻着公孙信、百里宏、牤牛三人的候号,金牌是真的金牌,纯金打造,全是足金,不掺一丝杂质。

    三人一一接过金牌,挂在腰间,彰显身份。

    “越迦等诸位部落首领何在?”魏琊装模作样的轻唤一声。

    听闻此言,正坐在右侧大后头哀愁的越迦等人,立马缓过神,连忙从座位起身,走到大帐中央。

    魏琊犀利的目光大量众人一眼,随而开口道:“你们能投降,寡人甚是欣慰,你们放心,寡人不会亏待尔等,待百越划分州郡县之后,会封尔等官职!”

    听到此言,越迦、塞狮等部落首领内心松了一口气,之前他们还有些忐忑,担心大魏帝国皇帝翻脸不认人,直接把他们扣在京都,如今皇帝亲自开口,这事也就稳了!

    “臣等谢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越迦等人也学着公孙信弯腰作辑行礼。

    魏琊满意的点了头,随即便带着笑意说道:“越迦,寡人还有事情与朝臣商议,不知可否先行退避,待商议好之后,寡人在召集尔等,一同欢庆?”

    “遵命!”越迦等人根本不敢有一丝反对,当即便转身离去。

    待越迦等部落首领都离开大帐之后,魏琊脸上的笑容顿时转化成寒意,令在场的人不寒而栗。

    “父皇,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不见治粟内史,延尉等大臣?”魏辛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个问题自入大帐,就憋在心里。

    因为大军一直走的是弛道,专心返京,大军将士都未听闻早已传遍天下的重大消息,从而魏辛等人也不知此事。

    “前些日子,陛下遭遇刺杀!”司忠语气低沉的说道。

    “什么?”魏辛猛然一惊。

    “刺杀?好大的狗胆,是谁刺杀,叫出来,俺非得掀开他们的天灵盖!”牤牛神情极为愤怒的怒骂一声。

    公孙信和百里宏也都露出怒意。

    竟敢刺杀陛下,这群人脑子是有毛病不成。

    如今的一切,可都是陛下给的!

    “为首者为公子楚,公子楚见太子出京,与诸位大臣子嗣谋划,害死延尉大人,以延尉大人病重为由,引陛下出宫,若陛下被刺杀,公子楚就会以陛下名义,再次伏杀太子!”司忠再次说道。

    “好大的胆子!”魏辛再次一惊。

    “此事早已传遍天下,你们竟然不知?”魏琊眉头一挑,感觉疑惑。

    “呃。。。。”魏辛一愣,随即连忙回道:“父皇,儿臣全心全意返回京师,路途并未打听帝国事宜,还请父皇恕罪!”

    “以后路途,都打听一些事情,对你没有坏处!”魏琊开口叮嘱道。

    “诺!”魏辛恭敬的作辑应道。

    魏琊轻轻吸了一口气,双手交叉,语气不轻不重道:“好了,寡人支开越迦等百越部落首领,不是说这事的!”

    在场众人纷纷皱起眉头,不是说这事?那还有什么事情。

    “你们是不是特别好奇,百越为何而降?”魏琊似笑非笑的说道。

    “不是被打怕了?”牤牛下意识开口回道。

    魏琊摇了摇头,“百越投降,乃中机司暗中操作,在百越未投降之前,百越十大部落之一的塞琪部落首领赛西,就已经被中机司督司策反,督司与赛西密谋一番,便在诸多百越首领面前,隐晦的将利弊说出,并以大魏帝国增兵两百万这个虚假消息震慑诸多百越首领!”

    “百越刚逢两次大败,对大魏帝国心生恐惧,加上赛西旁击侧敲,诸多百姓首领的内心,都摇动起来,最终全部松口,决定投降!”

    “我的天啊!”

    众人都感到惊讶,特别是公孙信、百里宏、牤牛、魏辛四人,更是大彻大悟,我就说嘛,打了这么久,百越怎么突然投降了。

    “那这中机司督司可谓立了大功!”魏辛一阵感叹道。


………………………………

第四百四十二章 整治百越计划!

    那时候还以为自己运气好呢,一来百越,百越就投降了,原来是瞎猫遇见死耗子。

    “当然是大功,来人,宣百越督司!”魏琊淡淡一笑。

    话音落下,当即就有一名头戴白银簪冠,穿着二爪青龙官袍的中年人走入大帐。

    此人名叫董宽,年龄三十余岁,乃中机司督司!

    董宽神色恭敬的走到大帐中央,当即单膝跪地,作辑喝道:“微臣中机司督司董宽,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魏琊面容温和的虚抬一手。

    “谢陛下!”董宽中气十足的道谢一声,随后从地上起身,神情肃穆的目视前方,不苟一笑。

    “此次,你立下大功,为我大魏帝国节省不知多少时间,也让我大魏帝国将士减少无数伤损,寡人封你十五级爵位少上造,官拜中机司都督!”魏琊带着笑意说道。

    董宽不禁一喜,当即作辑道谢道:“谢陛下隆恩!”

    都督,中机司最高官位,与殷寺平起平坐!

    魏琊从首位起身,端起青铜樽,示向众人,“从即日起,百越之事,就此告终,诸位,把酒同饮!”

    文武百官也纷纷起身,端起桌子上的青铜樽。

    君臣齐饮!

    时间缓缓流逝,到了夜晚,魏琊与军中将士同饮,与将士坐在一起,一起高唱魏风,一起把酒言欢,好不快哉。

    直至第二日,魏琊才返回天京城,军中将士也都暂时在此安营扎寨,作为帝国备用兵力,原地待命。

    始武二年八月八日,夜晚亥时,皇宫,藏书阁!

    藏书阁内,魏琊一身常服,坐在帝椅上,司忠站在旁边,魏辛与孟歌站在魏琊面前。

    “长恭,百越行政划分,可否拟定?”魏琊面无表情,语气不带一丝感情的说道。

    孟歌闻言,当即弯腰作辑回道:“启禀陛下,经过臣大概计算,百越之地总计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可划分四州,这四州分别为南州、盖州、允州、颍州,各州领地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各州统六郡!”

    魏琊点了点头,神色陷入沉思,沉思片刻之后,便开口问道:“需要多少官吏?”

    “由于百越大多大字不识,官员都必须又京师调配,各州四名太守,下级官员达百人,各郡二十四名郡守,下级官员达千人,补充百越各级州郡,需三千左右大小官吏!”孟歌神情恭敬的作辑回道。

    “三千啊!”魏琊内心一阵感叹。

    三千官吏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大魏帝国的官吏原本就不够,再加上魏楚一案,杀的官员都有上千,涉及此事更是达到万人,短时间内派遣三千官吏,还真的拿不出来。

    “罢了,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要水到渠成,先说说,百越之地如何治理吧!”

    魏琊决定先把官吏的事情放一边,商议一下百越如何整治,百越的确是块福地,不过需要人力开发,否则永远就是那个鬼样子,是块宝地就要开发,否则就太浪费了。

    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足以容纳四五亿人口,而且水土肥沃,这若是不好好利用,简直暴殄天物!

    “陛下,臣认为,治理百越之事,可暂且搁议!”孟歌神情肃穆的作辑说道。

    “为何?”

    魏琊和魏辛都将目光移向孟歌。

    孟歌再次作辑,语气不紧不慢的说道:“陛下,如今我大魏帝国已经动员百万之众修缮弛道,若此时整治百越,臣担心帝国人力不够用啊,陛下你想,百越无城,整治百越必须建立四个州府,二十四个郡城,这可都是需要庞大的人力才能建造,如此以来,起码动员三百万劳力,而三百万劳力,已经是我大魏帝国的极限了!”

    “国有两大忌讳,一,穷兵默武,二,国力过度压榨,陛下此时整治百越,可以说是将大魏帝国的有生力量全部压上,皆时百姓劳务,无青壮可用,恐怕会荒废大量良田,并且整治百越,也需要庞大的物力和财力,从而导致我大魏帝国国力渐渐衰退!”

    “哈哈哈!”魏琊忽然发声大笑起来。

    “陛下为何发笑?”孟歌眼睛闪过一丝疑惑。

    “笑你蠢!”魏琊毫不客气的说道。

    “呃。。。”孟歌愣了一下,只见魏琊接着说道:“寡人可没有说,要用帝国子民!”

    孟歌眼睛一亮,仿佛想到了什么,“陛下的意思是?”

    “没错,百越之民人高马大,身强力壮,虽大军覆灭其八十万,但还有将近两百万人力,算上他们的老弱妇幼,应该有五百万左右,皆时,我们朝廷只需出财力,人力物力由百越自己出,百越那么多大山,不缺物力,直接平山采石,建立州郡!”

    孟歌听此一言,如醍醐灌顶,“原来如此,是臣愚昧了!”

    “那父皇准备出多少钱财?”魏辛这时也开口问道。

    魏琊摇晃了一下脑袋,语气淡然道:“这需要统算,司忠,传令将作少府杨右,令其在百越之地寻找四州州府以及二十四郡所立之地,寻找之后,描绘地图,并统算建造这些,需要多少钱粮!”

    “诺!”司忠恭敬的作辑应道,随即便朝着殿外走去,离开了藏书阁。

    司忠离开之后,魏琊将身子靠在帝椅上,怎么舒服怎么坐,“百越之地暂且搁议吧,等杨右绘好区域和统算之后,再来商议!”

    “诺!”魏辛和孟歌作辑应道。

    “如今朝堂空虚,不知你们两个对此有什么看法,该从哪里选出贤才?”魏琊神色淡然的说道。

    魏辛闻言,当即作辑回道:“父皇,儿臣认为,可从各国旧臣选出,虽然诸国皆灭,但其文武百官尚存,可以从中挑选精干贤才,补充朝堂!”

    中原数十个诸侯国,其文武百官加起来足有数千人,这数千人之中,可能大部分都是庸才,但也不缺贤才,别忘了,像夏侯德曾经就是区区一个子男国的城尉,不,比城尉还第一级。

    PS:“求月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科举制度!

    如此说明,人才不分子男国,伯爵国,公候国,凡是诸国,都有贤才,只是还未得到能够施展才能的平台罢了。

    “太子所言极是!”孟歌也非常赞同这个提议。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大魏帝国那么大,不缺人才。

    “不,寡人不从已灭诸侯国文武选,寡人要在民间选!”魏琊铿锵有力的说道,神情颇为肃穆。

    魏辛和孟歌眉头微微皱起,魏辛更是忍不住开口道:“父皇,民间或许有人才,但从中寻找,未免像是海底捞针啊!”

    魏辛和孟歌都明白魏琊的意思,从民间选出的官吏,对大魏帝国都较为忠诚,能放心用,但帝国那么大,人口三千余万,怎么找?

    “是啊陛下,朝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无臣啊,从民间选才能,实属海底捞针,既费时又费力!”孟歌也附和道。

    朝廷就是一个国家机器,皇帝就是能源,百官则是零件,少了一个两个零件,这个机器还有运转,但零件少多了,机器机会瘫痪。

    “你们先听寡人说完!”魏琊面无表情的说道。

    “诺!”魏辛和孟歌不敢忤逆,不再言语,静心聆听接下来的话。

    “呼!”魏琊深呼一口气,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随而开口道:“寡人要在民间选,非海底捞针,而是科举!”

    “科举?”魏辛和孟歌都一阵疑惑,同时也有些新奇。

    “这几日,寡人日思夜想,终于想到了这个科举,科举,又称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己报名参加,科举分为四个等级,一,院试,参加考试的学士,务必在指定时间达到本地郡府的学堂参与考试,考官为本郡学堂士大夫,中者学士封生员,第一名为案首!”

    “二,乡试,考场为各州州府学堂,参与考试者为生员,考官由朝廷派大臣监考,中者封举人,第一名为解元,2—10名为亚元!”

    “三,会试,考场为天京城学堂,参与考试者为举人,考官也是由朝廷派大臣监考,中者封贡士,只取三百人,第一名为会元!”

    “四,殿试,考场为皇宫太正殿,参与考试者为贡士,考官则是寡人亲自监考,中者封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级考试,一层层筛选,凡是靠上生员以上者,可在官府当差,无品级,案首品级从九品,举人品级正九品,亚元从八品,解元正八品,贡士从七品,会元正七品,进士从六品,探花正六品,榜样正六品,状元从五品!”

    魏琊一口气将前世古代的科举制度搬了过来,并稍微改动了一下。

    听完这些,魏辛和孟歌懵逼了!

    前面是听懂了,一层层筛选,但后面那个几品是啥意思?

    “那个父皇,品级是何意?”魏辛不懂就问。

    魏琊知道品级制度还未在这个时代出现过,自己现在的身份是开创者,随即便开口解释道:“父皇决定取消目前的朝堂制度,改为品级制与六部制!”

    越听越懵逼。

    两个人根本听不懂。

    “品级制度分为从九品至正一品,不光用于朝堂,也用于整个大魏帝国官吏,如一县之长,则为正八品,如相邦,则是正一品,至于六部制,则是彻底将朝堂改新换面!”魏琊开口解释道。

    孟歌眼睛一亮,有些迫不及待的作辑问道:“六部为何六部?”

    品级的大概意思是听懂了,但六部还没有听懂。

    魏琊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用抹布擦拭嘴角茶渍,嗓子舒服了一点之后,便再次开口解释道:“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吏部最高官员为尚书,属官有左侍郎,右侍郎,司的最高官员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为掌管全国钱财的部门,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