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顺皇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员手里捧着的巨大木匣子。上过战场的宋老爷一眼便看出来了,这里面装的,百分百是一柄剑,而且是一柄宝剑。

    想来这是眼前这位公子的佩剑,宋老爷有些好笑,前朝尚武之风还未曾断灭,佩剑游天下,也是前朝才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想来这位公子也是附庸风雅,想要效仿一下前朝大诗人王昌龄、李白等。

    见苏轼去意已决,宋老爷也不强留了。亲自送出府门。苏轼亲切地摸了摸正摇头晃脑读着诗经的两个孩童。叹道:“宋老丈教诲有方啊”

    宋老爷哈哈大笑。没有言语。走出了宋府之后,苏轼说道:“老丈请留步,我等就此告别了。日后有缘,可去京城找我,定当扫榻以待”

    宋老爷说道:“好说,好说。”

    别过宋老爷之后,苏轼一行人继续赶路。他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投宿的地方。此间没有骡子。没有驴,更没有马车的,想要找到一个能投宿的地方还是有些困难。如果实在赶不到的话,恐怕就要露宿野外了。

    远离了宋家村,看得路上行人不多之后,苏轼才问道:“秦大郎,我等接下去可是要去遂州”

    秦明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进入梓州路以来,经剑州、绵州、梓州,一路明察暗访。皆言无人贩子。全是为了活下去,而狠心卖掉自己儿女的穷苦人家。如此看来。整个梓州路,也是如此了。”

    苏轼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秦大郎说得很有见地。梓州路多山少田,大多农户都为富户佃农,为了生计鬻儿卖女亦能说得过去。不如我等乘船直下夔州,这夔州多平地良田,人丁亦不少,或能探得出些许端倪来。”

    众人以他们俩唯首是瞻,如此分析之下,所有人都无异议。能省略掉梓州路,少了一路的明察暗访,工作也要少上许多,能早日回京交差,皆大欢喜。

    众人合计之后,原路返回梓州,想顺着涪江水而下,直入嘉陵江,由嘉陵江入岷江,最后汇入长江,到达夔州。这时代,赶路还是水路好走一些。若是官道,梓州路如此多山,花个一两月,都未必能走得出梓州路。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急赶慢赶,天黑之后,还是离梓州城有很长一段距离。天色将黑之际,众人总算找到一间乡间野店,一问之下,只有三个下房了。没办法,这二十余人,为了不露宿野外,还是将就着挤了挤。

    苏轼进了房间,掌起油灯之后,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奏疏。当然,这本奏疏他不是立即呈交给陆承启的,而是有了结论之后,才通过监察司上报。

    在苏轼写奏疏的时候,在外面吃食的秦明走进来,说道:“大才子,今晚我同你睡了。”

    苏轼头也不抬,说道:“那我睡床上,你睡地板罢”

    秦明苦笑道:“我抱着店家给的草席,你说我睡哪”说罢,就在地上铺起草席来。苏轼瞥了一眼他,继续写着奏疏。

    秦明突然说道:“刚刚吃饭的时候,见到了几个来者不善的人,都拿着刀斧。看模样,像是江湖中人。大才子,你的性命这么金贵,要不要再叫多几个弟兄进来”

    苏轼写字的手顿了顿,说道:“你这秦大郎,心疼你的弟兄就直说,编造甚么江湖中人,吓唬谁啊我苏子瞻虽然不通武艺,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秦大郎,你也未免太小看人了。”

    秦明被苏轼识破用心,嘿嘿一笑,说道:“我去叫人,苏大才子稍安勿躁,嘿嘿”

    说罢,打开了房门,正想出去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一阵吵闹之声。秦明一惊,掩着房门向外望去,却见那些个豪客似乎闹起酒疯来了。吓得那店小二,叫苦连天,管又不敢管,只能祈祷上苍。

    苏轼见楼下实在太吵,无法静心下来,忍不住问道:“外面出什么事了”

    秦明回头说道:“没事”

    还未说完,眼角瞥见一抹寒光,吓得他冷汗迭出,连忙一个“懒驴打滚”,堪堪避过袭来的兵刃。他在皇家军校里面学到的侦查渗透,与短兵相接的格斗方式,总算是救了他一条小命。

    惊魂未定之下,苏轼却临危不惧,一把捉过剑匣,拿出那把尚方剑,递给了秦明,然后喝道:“来者何人”

    只见那柄刀狠狠地砍在门上,一时半会抽不出来。秦明惊魂稍定,连忙拔出苏轼交给他的尚方剑,反手摸进怀中,摸到自己的匕首,丢给了苏轼,低声说道:“自己小心”

    苏轼点了点头,秦明却背对着他,没有看到。

    这时,那柄刀终于从房门上抽出来了,一个精悍的男子握着刀,狠狠地推开了房门。苏轼抽出了匕首,护在了胸前。

    那汉子瞥了瞥秦明手中的尚方剑,眼神中闪过一丝贪欲,冷笑道:“把你手中的剑给我,我便放你们一条生路”

    秦明闻言,也冷笑一声说道:“想要我的剑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了”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也响起了兵刃交击的声音。听得出来,这是匕首与其他兵刃相碰而产生的声音。秦明很是担心,因为他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什么时候开始盯上他们的。难道说,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了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三十五章:一伙蟊贼

    那精悍的男子挥了挥手中的刀,怪叫一声,就冲了上来。頂點小說,x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秦明一看这汉子的架势,便知道他并不是什么高手,刚刚被他差点偷袭成功,不过是他自个没有防备。

    阴沟里面翻船了,秦明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一个箭步上前,挥剑直砍。秦明不懂剑招,把削铁如泥的尚方剑当做朴刀来使。不过,有了这一件大凶器在手,怎么用都是非常骇人的。

    汉子没想到,秦明的招式这么诡异。来不及多想,只能把手中的刀架在头了。

    秦明倒是有点意外,皱着眉说道:“你们寨主是谁你们的山寨在哪”

    “我们我们寨主是巴山虎巴大金,我们山寨在牛头山上我说大哥,我都说了,你可以把剑拿开了吧”汉子一脸谄媚地笑道。

    秦明冷笑道:“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还没问你,你们寨主为何要来劫我们我们与你们山寨无冤无仇,这么多人不劫,为何要来劫我们”

    汉子望着如秋水一般明亮的剑身,都快要哭了:“大爷,我们做山贼的,靠山吃山,不打劫喝西北风啊我们有眼无珠,冲撞了各位大爷大爷,你们大人有大量,不要同我们一般见识,就像放个屁一样,放了我吧”

    秦明和苏轼对望一眼,苏轼突然问道:“你们是从哪里盯上我们的”

    汉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从你们一进梓州,我们便盯上你们了。没办法,梓州这般穷,你们一路人衣着光鲜,谁都知道你们是有钱人啊”

    大伙一听,明白了。敢情这是衣着惹的祸啊真是无妄之灾,苏轼苦笑地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一伙蟊贼,送官罢”

    秦明看了看天色,梓州肯定是锁了城门,进不去了,不由地问道:“城门都关了,怎么送官”

    苏轼说道:“绑在楼下柱子上,明日一早,便拿去送官。我们不是官差,不能草菅人命。再说了,便是官差,也要经过审问,才能定犯人的罪。随意杀人,那是藐视大顺律,不可取。”

    秦明笑道:“大才子,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说完这句话,自然有皇家军校学员绑了这汉子,喝道:“走,没杀你算你走运”

    秦明叫住一个学员问道:“有人受伤吗”他的潜台词是,如果对付这几个蟊贼,都有人受伤的话,秦明回去之后,肯定要好好训他们。不把他们的皮给训掉一层,秦明的脸面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没人受伤,其余弟兄,都在看着那些蟊贼”

    秦明这才释怀,叫来店小二,说道:“这些人,都是牛头山上的山贼,我们拿住了。且绑在楼下。明日鸡鸣后,自当拿去见官。店家你莫要害怕,这伙人作恶多端,总归是要受到大顺律制裁的”

    店小二连连点头,秦明却没有发现,那汉子和店小二交流的一个眼神,嘴角甚至扬起了不经意的笑容。

    秦明没注意,可秦明身后的一个皇家军校学员却注意到了。这也是训练中学过的内容,作为探子,经常要化妆潜入敌占区,对于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透露出军情来,半点疏忽不得。

    待得把这伙蟊贼,共计十二人都绑在楼下的桌子上后,那名学员才在秦明耳旁,把刚刚诡异的笑容讲给了秦明听。秦明一听,心中琢磨开来了:“难道说,这间店,是一间黑店不成所谓牛头山巴山虎,都是不存在的,全都是这店小二串通蟊贼闹出来的事”

    那名学员点了点头,说道:“看样子很像,不然为何那汉子见到店小二之后,都不害怕了更何况,那店小二听得楼上打了这么久,都没有上楼来看看,很不合常理啊按理说,这是他的店,这般砸他店里的东西,他都不管。刚刚看到门坏了,他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苏轼听了,插嘴说道:“唯一的解释,那便是”

    三人合望一眼,轻轻地吐出两字来:“黑店”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三十六章:绝对有问题!

    秦明一拍大腿,恨声说道:“我就知道,从入了这间店开始,我就觉得有点不对路了。頂點小說,x店小二虽然准备了饭菜,却一副爱要不要的模样,好似根本不在意我们这些客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根本就不在乎赚那点酒菜钱”

    苏轼和学员都看着马后炮的秦明,把秦明看得一阵尴尬,咳嗽了一声,说道:“怎么,难道我有说错了吗”

    苏轼和那名学员用眼神说道:“没错,你说得对”

    秦明知道自己有事后神仙的嫌疑,想到差点被一间黑店砍了脑袋,也是一阵后怕。苏轼轻声说道:“你且出去,告诉那些个弟兄,今晚小心点,敌人很是狡猾。今晚别睡得太死,我估计,这伙蟊贼来者不善,肯定不是劫财那般简单。”

    那名学员得令,便出了房门。秦明此刻也收起了玩世不恭的心情,刚刚的遇险,让他知道了此行充满了危险,要是再玩世不恭下去,掉脑袋的就是他了。

    秦明等到房间里就剩苏轼和他的时候,悄声说道:“大才子,既然是间黑店,不如我现在下去把那些蟊贼全都杀了,免得夜长梦多”

    苏轼连忙拉住了他,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他们真的作恶多端,总会有报应的时候。你虽然是皇家军校教习,可无故杀了人,还是要偿命的,不值得啊”

    秦明看到苏轼在这个时刻用起书生气来了,不由地哭笑不得:“苏大才子,刚刚你也看到了。要不是我躲得快。我早就被一刀砍死了。这些人根本就不拿人命当回事。你还为他们说情要我说,一刀咔嚓了他们,好了事”

    苏轼用力地拉住他,沉声说道:“你忘了我们的公差吗要是卷入到这场官司里面,身份岂不是要暴露了我等小命不重要,要是坏了陛下大事,你我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到时候连累了家人,你我哭都没地方”

    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太重。提到了家人,秦明也蔫了。气呼呼地坐下来,倒了一杯水,狠狠地灌入肚子之后,闷声说道:“大才子,你学问高,我是讲不过你的。不过我始终认为,这伙人没安好心,要是出了什么事,你可莫要后悔就行。”

    苏轼一副运筹帷幄之中的模样。悄声说道:“我就是让他们放松警惕,好看看幕后到底是谁在指使。秦大郎。我有一种感觉,我们的身份,好似早就被暴露了。但如今,敌在暗,我在明,敌人到底是谁,为何阻挠我等办案都不清楚。若是想完成圣上交待的差事,还是得先找到这幕后指使之人。”

    秦明一愣,也悄声说道:“大才子,你是说顺藤摸瓜”

    苏轼点了点头,这时候,苏轼那聪明脑袋瓜子便开动起来了:“从一出京兆府,我便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从凤翔府一路到梓州城,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圣上的密旨说了,这拐卖孩童是经常有的事情,但为何我们进入梓州之后,却听到的是另一个版本谁有这么大能力,居然连钦差大臣要做的事,要走的路,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秦明听了,心中一阵狂跳,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但这个答案太过于骇人听闻,几次到了嘴边,秦明都说不出口来。苏轼沉声说道:“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吧没错,我就是怀疑,朝中定然是有人泄露了我们的行踪,而这人在朝中的地位,肯定不低”

    秦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良久才说道:“大才子,你可有证据”

    苏轼冷笑道:“证据我是没有,但我有直觉。”

    秦明苦笑道:“即便那幕后之人真的是朝中大臣,没凭没据的,你苏大才子,又如何能指证人家我秦大郎虽然粗通文墨,但也知道大顺律是要讲究证据的,没有证据是万万不能的。”

    苏轼狡黠一笑,说道:“证据很快便有了”

    秦明也不傻,立时便会意了:“大才子,你的意思是故意放那些蟊贼一条生路,幕后之人便会主动现身”转念一想,他又否定了:“这不还是顺藤摸瓜嘛,再说了,若我是那幕后之人,这等事怎么会自个去做当然要雇凶杀人,撇清自身。大才子,我看你啊,是失算了。幕后这人若真的是朝中大臣,定比你这初涉官场的毛头小子厉害多了。你想得到的事,他又怎么会想不到到时候蟊贼跑了,线索断了,看你往哪里哭去”

    苏轼神秘地摆了摆手,却没有说话。只见他移步到窗边,秦明听到一阵翅膀扑棱的声音,正纳闷的时候,苏轼却开了窗。只见一只灰白色的鸽子跳将进来,鸽子腿上似乎还绑着什么。

    苏轼取下鸽子腿上的信件,看了看,然后递给秦明。自己却铺开一张宣纸,开始写起信来。

    秦明一看,这信上就写了六个字“监察司已到位”,顿时明白了过来,惊呼出声道:“大才子,你也忒坏了,你这算是暗中搬救兵”

    苏轼笑而不语,把信写完吹干之后,再绑回在鸽子腿上,然后捧着鸽子,推开窗,让它自个飞去了。

    飞鸽传书,这事秦明早有耳闻。可真正见到,这还是头一次。训练这种信鸽的难度很大,要是没有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是办不到的。

    秦明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小官员都对监察司恨之入骨,花费如此巨大人力财力物力建立起来的信鸽系统,神出鬼没地传递着消息,哪一个心中有鬼的官员不怕

    秦明是一个军人,他首先想到的是,这种信鸽,能不能用在战场上

    苏轼见秦明愣住了,笑吟吟地夺过他手中的信件,凑在油灯下点燃了。待得一阵风吹过,纸灰散落一地,信件已经毁灭。

    苏轼笑道:“监察司出手了,跟踪的事他们在行,就交给他们吧。我们只管办案就成,明日按照计划,去夔州”

    秦明一阵埋怨,说道:“苏大才子,你也太不仗义了。陛下都把监察司给你调用了,为何还要我们贴身保护你这不是给我们难堪吗论上战场,五十个监察士都不是我们这十几个人的对手。可论暗中保护这等事,我们又哪里够监察士了”

    苏轼想了想,说道:“你能想到的,陛下也一定想得到。陛下肯定有他自己的安排,监察司看起来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京兆府之外,好似也没太大作为。我们是需要监察司的帮忙,但更多时候,监察司只能在暗处帮我们。若是被那幕后之人知道了,肯定不会这么明目张胆了算了,这是一种博弈,说了你也不懂,睡吧,明日还要赶路呢”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

    秦明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的时候,见到苏轼已然放下蚊帐,喃喃地说道:“你知道而已,圣上知不知道还两说呢”

    苏轼听得他的神神叨叨,权当没听见。赶了这么多天路,苏轼很快便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苏轼突然听到楼下大喊道:“走水啦,走水啦”他一个激灵,翻起便起,抓起了抱在怀里的尚方剑,就要往外冲。

    秦明几乎也同时起身,虽乱不慌,他拉住了慌慌张张的苏轼,喝道:“大才子,冷静些,现在先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苏轼这才稍稍镇静了下来,这时候,门外敲门声大作,一个学员大叫道:“头,快走吧,走水了”

    隐隐感觉有股热浪袭来,秦明大吃一惊。他是见识过火灾的威力的,要是被大火困住,想不死都难。这个年头,可是没有什么烧伤特效药的。即便救出来了,除非烧伤不重,不然都是等死的。这时候的房屋结构都是砖木结构,以木为主,极易点燃。一旦着了火,火势一起,想要扑灭,简直是不可能。

    秦明抽出匕首,以最快的速度割破了被褥,然后拿过茶壶,把茶水倒在上面,捂住了口鼻,然后有丢了一块给苏轼,闷声说道:“走”

    苏轼已然六神无主,连忙跟了出去。只见一开门,一股热浪扑来。秦明定睛一看,这火势是从一楼烧上来的,再一看,原先绑在一楼的那些个蟊贼。都不见了

    是谁放的火

    秦明心中闪过一丝疑问。但很明显。现在要想从正门出去是不可能了。火势很快就会蔓延上来,唯今之计,只有从二楼往下跳,才能有一线生机。

    秦明当机立断,下令道:“你们都从我的房间跳下去”

    皇家军校的学员们,都是经过有素的训练的,这区区一丈半的高度,难不倒他们。只见他们两人一队。纵身一跃,然后将将到地面的时候,顺势一个翻滚。

    苏轼这才明白,为何陆承启对他们充满了信心。因为这些皇家军校的学员,每一个都是按照他设计出来的军师套路训练,为的便是训练出这个时代的特种兵。侦察,反侦察,敌后渗透,迂回穿插,传递情报。斩首行动他们都有训练,而且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其中便包括如何在敌国的酒楼茶馆中狙杀敌国重要人物。不管得没得手,如何撤离的科目。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倒是苏轼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慌乱中失去了往日的英明神武,像一个无头苍蝇,被别人牵着走。

    三队皇家军校学员们下去之后,秦明喝道:“大才子,你跳”

    苏轼愣了一下,刚想说什么的时候,秦明急道:“怕什么,他们会接住你的快点啊,火势要过来了”

    话没说完,房间的门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隐隐还有股桐油的味道。

    秦明大惊失色,失声叫道:“有人想将我们置于死地啊”

    苏轼还在磨蹭,秦明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抱起苏轼略有肥胖的身子,举重若轻的模样,喝道:“下面接着”

    苏轼只觉得身体像腾云驾雾一样,吓得都叫不出声来,差点把抱在怀中的尚方剑都丢了出去。下一刻,只觉得有人稳稳当当地接住了他,苏轼的灵魂才算回到了躯体之中。

    紧接着,皇家军校的学员们一个个跳了下来,秦明亲自断后,把苏轼的行囊背好之后,也同样纵身一跃,然后一个打滚,根本没伤着半分毫毛。

    苏轼见秦明把他的行囊背了出来,这才想起,陆承启给他的密旨还在行囊之中。若是到了紧急时刻,单凭这尚方剑,没有圣旨在手的话,他想要调动厢军,还是很困难的。

    秦明把行囊交给苏轼,环顾了一下周围,发现一行十六人,全都到齐之后,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没拿吗”

    每个皇家军校学员身后,都背着一个行囊,异口同声地说道:“没有”

    秦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小兔崽子们,这次做得不错,总算没枉费我一番心机。”

    苏轼脱离险境之后,总算恢复了一两分神采。只是惊吓过度的脸庞上,血色还是有点少。怔怔的看着被大火笼罩起来的客栈,喃喃地说道:“是谁想要致我们于死地”

    秦明冷笑一声,说道:“定然是那幕后黑手了,连桐油都洒了上去,分明是不给活路。还好我们机灵,不然的话,真的就成了烤全羊了”

    苏轼现如今状态不算很好,睡得迷迷糊糊间,差点被人烧成一团黑炭。又经过了腾云驾雾,脑袋里的聪明才智,似乎还停留在客栈里面,听着秦明的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应好。

    不过,苏轼到底是苏轼,心态调整得很快。不一会,苏轼的思路便慢慢回来了:“秦大郎,你有没有看到别的人走出来”

    秦明一愣,他只是在想,谁这么想他们死,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此刻,一个皇家军校的学员说道:“苏大才子,我起来的时候,没有发现客栈里面有人呼救,也没有惨叫声。想来没人会睡得那么死,那么大声的叫走水,死人都听得到了。”

    秦明冷笑道:“好大的手笔,搭上一间客栈,都要致我们于死地,这是有多大仇啊”

    此时,被全部淋上桐油的客栈,已成一片火海。苏轼怔怔地望着一片通红的火势,照亮了半边天,心中念头急转,可半天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现在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有人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而且想要杀死他们。苏轼就想不明白了,他们为何不在酒菜里面下药,非得先是派出一伙蟊贼来杀他们,然后又放火烧楼呢

    秦明听了苏轼的疑问,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那个学员的脑筋转得快:“难道这幕后黑手是用这手段告诉我们,不要再查下去了”

    秦明眼前一亮:“对,他就是在说,再查下去的话,下一次就是来真的了”

    苏轼闻言,没有言语,只是呆呆地看着化作一片瓦砾的客栈,仔细思索着里面的线索。过了好一会,苏轼想到一个很重要的破绽,突然开声问道:“那么喊走水的,又是谁人”
………………………………

第三百三十八章:龙颜震怒

    秦明一愣,说道:“不是监察士他们吗”

    苏轼也愣了一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对啊,按理说,监察士早就在附近了。,可他们为何没有阻止他们放火呢”

    秦明摇了摇头,苦笑道:“现在别说人,鬼影都没有一个,大才子,你问我,我问谁去要不我们回梓州城,找到监察司一问便知了。”

    苏轼摇了摇头,说道:“此地疑点还有许多,我没有想通。等火势歇了,我要进去翻看一次,不然我不甘心。”被人算计了两次,还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苏轼到底还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人这般欺负,这一口气是怎么都咽不下去。

    秦明看了看天色,估摸现在也不过是寅时左右,要等到天亮,还有一个时辰。此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再中了埋伏,说不定真的会全军覆没。秦明也默认了这个结果,起码在这里,还有点火光,黑暗中心里面也算是有个着落。

    火势笼罩了整个客栈之后,慢慢地减弱了。毕竟昨日才下过雨,即便客栈内部很干燥,也浇上了桐油,可一时半会是烧不掉整个客栈的。

    再加上这个客栈的厨房不在客栈里面,而是在客栈外面,一时半会还波及不到。只是火势太大,热浪逼人之下,接近不得而已。

    又过了半个时辰,火势已经渐渐熄灭了。只剩下零星的火苗,还有烧红了的木头。见火势一小,苏轼立即前往厨房。刚进厨房。便闻到一股血腥味。苏轼连忙加快了脚步。推开柴房门一看。三个被剥得赤条条的汉子,倒在了血泊之中。

    秦明一进来,也愣住了。苏轼蹲下来,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三人手中都有着厚厚的茧,心中登时明亮了:“秦大郎,我们看到的店小二,不是真的”

    秦明也明白了过来:“没错。真的店小二,已经被人杀了。这三人,一人是厨子,一人是小二,一人是掌柜的,都被人预先杀死,然后放在柴房之中,专门候着我们送上门来。”

    苏轼一阵后怕,若是这伙蟊贼的武艺再好一点,计谋再狠一点。恐怕倒下的就不止这三人了。

    秦明问道:“现如今怎么办”

    苏轼白了他一眼,说道:“还能怎么办。报官啊”

    余下的皇家军校学员也沉默了,此行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似乎从进入梓州城开始,便有一张专门针对他们的网开始洒了下来。他们就像网中的鱼,想要挣脱,却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众人掩盖起了柴房,稍稍阻挡了一下浓厚的血腥味。而后,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都在等着天亮。

    时间缓缓地流逝着,黎明前的黑暗过去后,天终于在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借着幽幽的亮光,苏轼踏入了被烧成空壳子的客栈,开始搜寻着有用的证据。

    但一场大火过后,任何痕迹都消失了。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个客栈的空壳。弄得满手火灰,却毫无发现的众人,再一次回到厨房,洗漱一遍之后,便启程去梓州城报官了。

    两日后,通过监察司的渠道,远在京兆府,长安城,皇宫之内的陆承启,接到了苏轼他们遇险的报告。这是监察司第一时间呈上去的,列为了最高机密。

    陆承启弄掉火漆之后,摊开暗报一看,登时大怒。苏轼的身份如此保密,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得知了他们的行踪和目的连朝廷钦差都敢谋杀,难道这些人贩子的胆子,已经大到这等地步了吗

    陆承启不敢想象,在大顺一片繁荣的景象下面,居然是如此的暗流涌动。这些人,连钦差都明目张胆的要杀,还假借贼人之手,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啊

    不过,越是这样,就越是说明了,陆承启派苏轼出去是对的。此举,确实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人如此丧心病狂,也证明了幕后黑手,定然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消息又怎么会这么灵通

    陆承启并不是天才,但智商、情商也还在正常人的范畴之内。事情明显到这个地步,他要是再想不到,就枉做了这么久皇帝了。

    “苏东坡接连遇险,要不要给他再多点保护的人”这个念头,陆承启一闪而过,很快又否定了。很明显,此刻战场,不仅仅是在梓州路、夔州路那边了,连带着朝廷里,都是战场。

    一边的战场,是苏轼主导;而朝廷里的战场,则是陆承启在后面给予苏轼支持,尽可能稳住局势,同时在长安城中展开排查,一切的可疑人都要监管起来。

    正当陆承启在腹中构思着如何揪出这个幕后黑手的时候,苏轼的奏疏也后脚到了。陆承启拆开一看,发现苏轼的奏疏,尽是报喜不报忧。陆承启也知道,要是苏轼求援的话,那就显得他自己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