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顺皇朝-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莫急……”旁边的高镐,不停的安慰道:“很快就行了,会母子平安的……小的未进宫前,也曾见过邻家生孩子,大抵都要经过这般……”

    陆承启心烦意乱的,哪里有什么心情听高镐在唠叨?就要喝止之时,却听吱呀一声,殿门又开了,周芷若的贴身侍儿匆匆忙忙跑了出来,陆承启愣了,慌忙上前拦阻问道:“皇后娘娘怎么样了?”

    “陛下,别挡路,婢子要去拿热水。”那侍儿说道,根本不管眼前这人是不是皇帝,一把推开陆承启,疾行而去。

    陆承启也知道事情紧急,没有怪罪。△番茄小說○網☆w‘w‘正回过神后,却发现殿门又“嘭”的一声关上,封锁得严严实实,揪心之极。再看得一干内侍宫女围着他转,陆承启忍不住怒斥道:“都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帮忙拿热水。”

    “遵旨!”周围的内侍宫女,齐齐应声,如作鸟兽散。

    过了片刻,一干人等急忙返回,手里捧着七八盆热水,殿中稳婆叫唤热水,殿门开了半边,由宫女递进去。陆承启趁机掂脚观看,可惜前面有屏风遮挡,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周芷若痛楚的叫声,却是清晰可闻。

    陆承启额头冒汗,大声叫道:“梓童莫怕,朕在外面……”

    当殿中宫女端着热水进去后,又合上门缝,甚么都看不到了。

    陆承启心中着急,却见七八个内侍端着热水的仆役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问道:“陛下,这样热水放置何处?”

    “放着,待会有用。○◇番茄小□说网  ‘”陆承启没好气道,继续在门窗附近转悠。

    生孩子,真是件折磨人的事情,不只是针对周芷若而已,半个时辰过去了,殿门开了又合,合了又开,陆承启的心,也一时如同悬在万里高空,一时却要急急坠地,摔得粉碎似的,好像给人勒住脖颈,呼吸十分困难,差点就要窒息。

    时间分秒流逝,殿中的动静,也越来越微弱,感觉悬挂在头顶上的利剑,就要刺落下来,陆承启脸色苍白,汗流浃背,再也承受不住这种窒息的压力,就要破门而入。

    突然,一阵尖锐高亢的声音透窗而出,陆承启脸色大变,已经攥紧了拳头,就要破门而入。紧接着,就是响亮的婴孩哭啼,在殿中回荡,久久没有消停。□○◇番茄小說網。‘w‘。…c…o‘m‘

    “生了,皇后娘娘生了……”欢笑的声音,在殿中传来,陆承启只觉得两脚发软,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只剩下深深的木然……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旁边的高镐,也听到殿中的声音,正要兴高采烈的向陆承启祝贺,却发现他身体一晃,就要倒下,连忙上前搀扶。

    陆承启借力支撑,脑袋有点晕眩的感觉,由于紧张过度,身体发软发虚,忽然又想到,不是放松的时候,连忙颤声道:“梓童没事吧?”

    这时,殿门打开,一干稳婆宫女都出来了,周芷若的贴身侍儿说道:“太后让陛下进去……”

    陆承启二话没说,抬脚就进了殿中。他最关心的并非婴儿,而是周芷若到底如何了。

    “梓童,梓童……”

    陆承启刚刚叫唤了两声,却被里面的太后刘氏斥责道:“叫什么,你的梓童生下孩儿太累,已经闭目休憩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陆承启长长呼气,抹了下满头的热汗,目光游移,落在太后刘氏手中的襁褓,立即定住了。

    一种说不清的血脉相连的感觉,在陆承启心底油然生出,看着哭喊了一阵,精神疲乏的婴儿此时沉沉睡去,陆承启一时呆住了。

    “天佑我大顺,是个小郎……”

    太后刘氏的话,让陆承启如坠云中,喃喃地说道:“男丁,子翤……”

    就算是平民百姓,也知道皇家子翤对一个朝代的重要性。陆承启即使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可男丁在这时就意味着有传承,他就算是重生人士也好,也是不能例外。

    这时,一干稳婆、宫女和内侍上前道贺,一个个都为陆承启高兴,喜气洋洋的。见到众人高兴,陆承启也深受感染,“豪气”地一挥手说道:“高镐,在场的人都有赏!”

    不用吩咐,早有内侍将内库钱银包成喜钱。高镐让人抬来之后,喜上眉梢,眼睛眯成半缝,拿出一串一串又一串的喜钱,派发给众人。派发的人开心,收到的人更加喜悦,欢声笑语,和气融融。

    陆承启置若罔闻,慢慢的走到太后身边,看着包裹在厚厚的绵缎襁褓之中的婴孩,心中浮出异样的情绪,十分复杂,没有来得及体味,太后双手轻递,笑眯眯道:“陛下,要不要抱下自己的孩子。”

    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陆承启却知道自己两世为人也不曾抱过孩子,迟疑起来,小心翼翼道:“真的可以?”

    “憨话,你是他的爹爹,怎么不可以。”太后笑逐颜开,指点说道:“张开双手,不是这样抱……手松开,侧移……对了,不要用力,也不要太松……”

    在太后刘氏的指点下,陆承启轻手抱着婴孩,小小的一团,比两只巴掌大不了多少,轻飘飘的好像绒毛,没有多少分量,可是在陆承启心中,却犹如千均之重,小心翼翼,万分谨慎,唯恐有丝毫的闪失。(未完待续。)
………………………………

第八百四十四章:初为人父

    初为人父,陆承启是怎么样的心情,他自个也说不上来。番☆茄小說網w‘兴奋,还是未知的惶恐?或许两者都有之?不过他自己知道,这血脉相连感觉挺好的,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延长给了怀中的婴儿一样。

    只抱了片刻,陆承启恋恋不舍地将婴儿递给了太后刘氏。

    “怎么了?”太后有些惊讶,她见过先帝在陆承启出生时的场面,就好似那山中大虫一样,护得紧紧的,不愿意松开,生怕别人抢了去。陆承启倒好,才抱了片刻,就递了回来,难道心中不喜?

    “朕去看看梓童。”陆承启说道,举步绕过了屏风,有稳婆想拦,可是见到陆承启已经消失在屏风后面,想想,也就罢了,既然皇帝都不在意房里的秽气,自己又何必多嘴。

    太后微怔,随之笑了,很是欢喜,仔细抱着小孙子,轻轻撩开襁褓边沿,看着婴儿粉嫩,皱巴巴的小脸,慈爱逗弄道:“可怜的小乖乖,你爹爹不要你了,以后就跟着皇祖母过,好不好……”

    这时,太后贴身侍儿笑眯眯的走了过来,仔细打量婴孩,得出结论道:“鼻子像皇后娘娘,眼睛像陛下。番茄小□说▽网☆  w。”

    这婴儿正闭着眼睛正在睡觉,天知道她是怎么看得出来的,不过旁边众人,似乎非常认同,收好赏钱,立即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对比起来,笑语阵阵。

    殿内已经收拾干净了,不过仍然残留各种奇怪的味道,进来之后,陆承启微微皱眉,吩咐说道:“皇后娘娘醒了之后,立即换房,搬回正殿起居。”

    “是,陛下!”服侍的宫女不敢违抗陆承启圣意,立时答道。番茄☆小說網w。

    陆承启点了点头,走到床榻旁边,周芷若安详的静躺,身上的衣裳,盖的丝衾,全部换过了,俏脸苍白,透出病容,陆承启心疼,悄声道:“梓童怎么样了?”

    其实,以陆承启那半桶水的医学知识,也明白女人第一次生孩子,危险率绝对高于二胎三胎,特别是在古代,接生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更是在鬼门关徘徊,稍有点意外,不要说母子平安,能够保住其中之一,已经是上天庇佑了。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是顺产,休息两天,就能起榻了,一个月之后,就能恢复如初。”

    服侍在旁的稳婆经验丰富,连忙回答了陆承启的疑问。

    坐月子是不是陋习,陆承启并不在意,反正知道,生孩子是件非常痛楚的事情,分娩一个鲜活的生命,不知道要从母体汲取多少血肉养分,一个月未必能够补充回来。☆番茄○小說網w。

    心念微动,跪坐榻边,握住周芷若微微冰凉的纤手,陆承启轻轻叹气,很想开口唤醒她,亲口对她说句,辛苦你了,幸好还保持理智,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静静的观看,安详静睡的周芷若,眼睛充满了柔情。

    还没过得片刻,突然传来急切的脚步声。

    陆承启正待斥责,却见高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贵妃娘娘,似乎也要生了……”

    “怎么这般巧?”

    陆承启一愣神,放下了周芷若的纤手,温柔地盖上了被衾,低声说道:“还愣着作甚,快去瞧瞧!你们,要好生服侍皇后娘娘!”后一句,是对身旁稳婆和宫女说的。

    待得陆承启出去后,一个宫女才悄声说道:“陛下对皇后娘娘真是好,若我日后的郎君对我有这般一半,我也知足了……”

    “小丫头片子,还讲甚么郎君,也不知羞!”

    “你前几日不是还说过要嫁一个文武双全的郎君,今个却来笑我……”这宫女羞红了脸,反唇相讥道。□▽○番茄☆小○说网  ‘

    ……

    陆承启出了东厢,却见偏殿里又是一阵忙碌。幸亏皇家不差钱,先前备的分娩药物什么的都备多了几份,现在忙活起来,更显得镇静。

    虽然此刻人人脸上都有些疲累,但生孩子到底是件喜事,还有赏钱可拿,没人会抱怨的。

    看着喜气洋洋的稳婆、宫女不停地进出偏殿,陆承启的心态已经渐渐平稳下来了。若说身子,周芷若肯定比韩凤儿弱。且不说韩凤儿乃是习武之人,就是年纪都比周芷若大一些。

    先前周芷若分娩的时候,陆承启还悔恨自己太早要了她的身子,累她十七岁的年纪便有了身孕,十八就分娩。若是等到二十岁,周芷若何必受这么大的痛楚?

    韩凤儿已经年过双十,再加上骨架都大上一些,想来痛楚也会少一些。

    可陆承启明白分娩的痛楚,简直就是在撕裂身体。若一个女子不是真心爱你,哪里肯为你生儿育女?

    陆承启对待韩凤儿、周芷若,自问一般无二;可她们却是全身心地爱着自己。

    想到此处,听着韩凤儿竭力忍着的痛哼声,陆承启恨不得以身相代,被寒风一吹,眼眶竟已有些湿润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随着又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宁静的皇宫,陆承启的心中大石总算落了地,也不管宫女的阻拦,撞门而入,把一个捧着热水的宫女掀倒在地,污秽的热水撒了一身。

    陆承启丢下一句:“得罪”,也不顾自己的衣摆已经湿透了,冲到床榻边上,恰好看见满脸苍白的韩凤儿,情动之下,陆承启紧紧握住了韩凤儿的手,柔声道:“辛苦你了,凤儿……”

    韩凤儿对他笑了笑,急切地说道:“快让我抱抱孩子……”

    稳婆把襁褓抱过来,笑道:“恭喜陛下,恭喜贵妃,是个小公主!”

    韩凤儿脸色又是惨白,陆承启懂得她的心思,连忙说道:“公主好,公主好,都道女儿是爹爹的被衾,暖心得很!”

    韩凤儿知道陆承启是在安慰她,但也很是感激。其实都是自己的孩儿,哪里会不疼爱呢!

    这小公主精力似乎特别旺盛,竟不停地啼哭,怎么哄都收不住。稳婆到底有经验,低声说道:“可能是饿得慌了……”

    韩凤儿突然脸一红,无力地推了推陆承启,羞声道:“陛下你出去,臣妾要喂奶了……”

    陆承启被赶出了偏殿,心中却是畅快至极。一日之间,儿子、女儿都有了,他哪里还会奢求什么!(未完待续。)
………………………………

第八百四十五章:教育是个头疼的问题

    看着奶娘和一干宫女,七手八脚地在逗弄着一儿一女,陆承启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满屋子都是叽叽喳喳,笑颜如花,喜得太后刘氏每日都往这边跑,佛也不拜了,香也不焚了,地也不种了。唉,这都是中国人的弊病,求神拜佛什么的,都太过功利。满天神佛,哪个对我有利有拜哪一个,反正哪路神仙都不得罪。

    特别是刚刚出生的皇子,肉乎乎的小手,被摸了千遍,白嫩嫩的小脸,被亲了百遍,布满了樱香唇印。才刚刚出生的婴儿,哪里经历过这种胭脂粉阵,自然觉得,浑身不适,由于口不能言,真是满腹的委屈,无处宣泄,只得哇哇哭泣,表示自己的抗议。

    这一哭不得了,那边的小公主似乎也有感应,一同哭了起来。好像在比谁的声量大一样,怎么都哄不住。

    在周芷若和韩凤儿心疼地呵斥下,这些宫女才稍稍收敛,恋恋不舍地退了下去。

    这个时候,几个宫女在偌大的金盆之内,撇下了洗儿果、红枣、彩钱、葱蒜等物,再用数丈色彩绕住银盆,点缀妥当,也退了下去。

    两个婴儿的第一次洗澡,就要开始了。

    作为孩儿的父亲,陆承启当然不会缺席。

    “母后,麻烦你老了……”

    为了自己的孙儿,太后刘氏当然不会拒绝,轻笑着在陆承启的搀扶下,慢慢起身,接过宫女呈上的金银长钗,在银盆之中搅拌起来,与此同时,一干内侍等,也纷纷走来,拿出准备好的彩钱,掷撒入盆中,听到叮叮咚咚的声音,喜得每个人脸上都见笑意。

    宫女又连忙呈上了几只暖壶上来,在金盆温水中,添加以茯苓、陵香、丁香等挫碎煎好的药汤,顷刻之间,一股浓郁的药香在厅中弥漫。

    一切准备妥当,周芷若和韩凤儿走来帮忙,与太后刘氏掀开包裹在两个婴儿身上的襁褓,露出光溜溜,白嫩嫩的柔细身子。只可惜这两个注定要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婴儿,不知道自己所享受的已经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待遇了,这不,身子刚碰到温热的香汤,响亮的哭声,立即回荡在殿中众人的耳边。

    “一洗去尘,二洗辟邪,三洗福运生……”太后刘氏慈祥微笑,吟诵着洗儿祝词。

    周芷若和韩凤儿却有几分心痛儿子、女儿,各自将手搀托着婴儿软绵绵的后背,半悬于金盆之上,时不时放落浸泡两下,右手拿着柔滑的丝布,染水轻拂,仔细擦拭。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婴儿的韧性,在洗浴的两刻钟时间,从头哭到尾,无论周芷若、韩凤儿与太后刘氏怎么哄劝也没有用,直到洗浴之后,抹去身上水渍,温暖的彩缎裹身,在母亲柔软舒适的怀中,轻轻摇晃几下,立即停止了啼声,不过也累了,闭上限睛,昏沉睡了。

    在充满奶香的小脸,轻轻吻了下,两位初为人母的脸上柔厝透出怜爱的笑容。

    不过仪式却没有完成,只见陆承启慢慢走来,手中拿着利器,光芒闪烁,寒气逼人,不要误会,这是龙口刀(剪刀),剪下婴儿的胎发,装入一个小盒,并用彩色线编织成绦的带子络上。

    这具体是什么寓意,陆承启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古老相传下来的习俗,只要不是危险婴儿的陋习,陆承启没有拒绝的四里由,小心翼翼完成这道程序,随之放下了龙口刀,动作熟练的从韩凤儿手中接过婴儿,一家六口,往坤宁正殿而去。

    这时,宫女和内侍都纷纷上前道贺,无不是恭贺之词。

    “小郎君风骨不凡,日后必有大作为!”

    “小公主淑女可人,想来日后是富贵无双……”

    待得陆承启不得不宣布赐了赏钱后,这些宫女和内侍才退下,每个人脸上都喜逐颜开,把外面的寒风都驱赶开了。

    此时,云层稀薄,月色朦胧,洒下柔和的清辉,可以预见,严寒的冬季即将过去,世间又迎来了春天,奏回大地,温暖人间,一转眼,又是一年,连儿子、女儿都出生了,却让陆承启颇有几分恍惚。

    直到这时,陆承启才彻底相信,自己好似已经融入在这个时代当中,再也分不开了。

    韩凤儿住进了坤宁殿的正殿,毕竟照顾一个也是照顾,两个也是照顾,一起来反而没那么麻烦。陆承启也不想偏心对待,都是自己的妻子儿女,又偏向谁?

    喂了奶水,哄了婴儿入睡后,周芷若突然想起一事来:“对了陛下,还没起名字呢?”

    陆承启一愣,是啊,都忙昏了头,这等大事都忘了。

    “大名先不着急起,可总得有个小名吧?”

    韩凤儿知道,出生在皇家,而且是七十多年来才有的公主,自己的女儿,注定荣华富贵是不缺了。

    陆承启沉吟一番,说道:“儿子不妨叫‘虎头’,女儿叫‘果儿’,你们觉得呢?”

    “虎头?”周芷若看着熟睡的儿子,似乎真的有些虎头虎脑的模样,也没有深想什么,当即说道:“虎头不错,就叫虎头吧。小虎头,以后你就是小虎头了……”

    韩凤儿更是喜出望外,“果儿”和“裹儿”差不多,都是百姓取的吉祥名字,意喻快快长大,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

    其实陆承启取“虎头”,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要像自己,开创一个时代出来,要像虎头,而不要做蛇尾。至于女儿嘛,果儿纯粹是好听,没有其他意思。至于韩凤儿误解了,那就让她误解好了。裹儿和果儿,好像也没差什么。

    “咦,陛下,你不开心么?”

    周芷若到底善解人意,哪怕现在的心思几乎全都放到了儿子身上,可还是有顾念自己丈夫的。

    韩凤儿这时也看出来了,陆承启似乎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知道为何。

    陆承启叹息一声:“常言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他们生在帝王家,是他们的福气,但从出生起,就要舍弃太多。朕作为父亲,现在忧心他们如何能成人……”

    成人,其实就是教育的问题。《论语・宪问》有云: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可见,成人在古代,并非单讲长大成人,而是要经过圣贤的教导,成为一个智、仁、勇、才艺兼备、诚实守信而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但生在皇家,又岂能如同百姓的要求一般简单?(未完待续。)
………………………………

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计划

    陆承启忧心的,就是这个方面。番▽茄小说网▽△w‘w…w‘。‘f‘

    简而言之,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如今是家天下,嫡长子继位,自夏朝开始,已逾三千多年。继承人选得不好,亡朝灭国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继承人怎么选,在陆承启看来,不过就是培养问题。

    如果一个储君,自小就在皇宫长大,然后搬到东宫住,根本不知百姓疾苦,指不定会说出晋惠帝司马衷“官私蛤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来。

    陆承启看着熟睡中的儿女,心中多半是爱怜,也狠不下心去锻炼他们。世人常认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却不知父亲一样牵肠挂肚。

    出生不久的婴孩,非常容易养活,几乎就是吃饱了就睡,醒了又吃,循环往复,换洗溺布的事情,自然有专人负责,处理干净,再抹上胭粉,又是个香喷喷的婴儿。□番茄小說□網w‘w‘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很少吵闹,惹人怜爱,要是再大些,会爬会走,就比较麻烦了。

    婴儿易睡,也易醒,或许是周芷若的挑动,又或许是已经睡足了,儿子虎头,立即睁开圆溜溜,漆黑亮泽的眼睛,迷迷糊糊转了下,小嘴轻扁,嚎啕大哭起来。

    愣了下,周芷若连忙抱起儿子,轻言细语的哄道:“乖乖,不要哭,阿娘在这里……”

    这小子一哭不打紧,连同妹妹都被他惊醒了,女儿果儿也醒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是一顿大哭。

    小孩的哭声,有很多层意思,或是尿了,或是饿了,或是叫唤父母……明显,皇子虎头就是后者,在周芷若抱进怀中的刹那,立竿见影,即刻停下了哭声,眼睛熠熠生光,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

    小公主果儿似乎也差不多,被韩凤儿抱在怀中后,也止住了哭声,扁了扁小嘴,又睡了过去。番▽□茄小☆说网  w‘w‘。

    看着两位“慈母”的表演,陆承启软下去的心肠,又坚硬了起来。

    “不吃得苦中苦,如何能为人上人?”

    陆承启口中突然蹦出的这句话,让周芷若吓了一跳。

    “陛下,虎头还这般小,你不是想……”

    都是夫妻呆在一起久了,心意是会相通的。陆承启仅仅说了上半句,周芷若已经猜到了下半句。想起福利院中那些坚强的孤儿,周芷若母爱泛滥,霎时间泪眼婆娑地说道:“陛下,难不成你要让虎头自小便吃苦么?”

    陆承启心中烦乱,也没有个计划。

    “不是,朕想着要怎么教他……唉,成人不易,要做一个储君更难。如果是个痴儿,不食五谷,不辨好坏,不分是非,朕如何安心交付江山?”

    这句话一出,也不难理解陆承启现在矛盾的心情了。番茄小说网  w‘w‘w…。‘。都说三岁看老,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换句话说,三岁左右的教育,非常重要。

    可在这皇宫之中,权力勾心斗角,冷血无情的事迹比比皆是。若是自小看到大,再好的璞玉,也雕琢不成器皿。就好似周芷若一般,虽说没有太过宠儿子,但慈母的本质,又怎么可能轻易改变?慈母多败儿,古人诚不我欺。

    再加上陆承启政务繁忙,就是想抽出点时间教导,也指不定会教出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来。想想英明如同朱元璋,还不是教出一个迂腐得可笑的孙子建文帝?反倒是跟着他打下江山的四子朱棣,明显更胜一筹。◇番茄小說網w‘

    艰苦的环境,是磨练人的最佳场所。如果一出生就是安逸得不像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了什么事有父母兜着,长大之后,肯定经受不住挫折。普通百姓犹自可,可他要是一国之君,那整个国家就完蛋了。看看北宋徽钦二帝,典型的欺软怕硬,最后还不是在金人打到汴梁时,急急传位给儿子?如果当时宋徽宗有一点点担当,振臂一呼,百万汴梁百姓,几十万禁军,又何至于怕了区区十余万的金兵?

    无他,安逸的环境,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斗志,消磨了意志,再也逞不了血性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古圣先贤孟子早就告诉过世人这个道理。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啊!

    陆承启狠下心肠,宁可牺牲自己儿子一时幸福,也要保住他日后半辈子人生,以及大好的汉人江山。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何尝不是出于对江山,对儿子的负责?

    周芷若泪眼迷蒙地说道:“陛下打算怎么教导?”

    “与一般百姓无异,参与蒙学,进私学,然后读完皇家大学,再进皇家军校。不成人,朕的江山,不会轻易交给他的!”陆承启看到了周芷若那泪眼,差点又是一阵心软。咬了咬牙,还是“铁石心肠”地说道:“我等日后用度,也不能奢华成风,该节省的要节省。需得让虎头知道,一米一饭,一碗一烛,来之不易。”

    韩凤儿是苦出身,也没有多大异议。大不了就是出皇宫罢了,只要有女儿在,能时常进宫,那又何妨?

    陆承启叹息说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啊!”

    周芷若乃是书香门第,自然听得出陆承启这《三字经》的妙处来:“陛下这段话,似乎颇有深意,却朗朗上口……”

    陆承启一愣,他不过是顺口将《三字经》背出来罢了,转念一想,好似这《三字经》确实还没有问世。“这是朕偶有所得,适合幼儿启蒙,名为《三字经》……”剽窃得多了,陆承启的脸皮也厚了。“等会朕让人写出来,还有一篇《弟子规》,一同作为蒙学必教课目,梓童以为如何?”

    周芷若还在想儿子日后要受的苦楚,含泪点了点头。

    陆承启又是一阵宽慰道:“朕的骨肉,朕如何不心疼?只是他生在天家,则必须要肩负起朕交托的江山。如果他不成器皿,江山败落,他可能在世上无容身之所啊!朕这是爱他,不是害他……”

    “臣妾都懂,只是……”周芷若说到这又是一阵哽咽,眼泪都滴在了虎头的脸上。感受到冰冷的泪珠后,虎头也不依地嚎啕大哭起来。

    陆承启见她娘俩如此,再也呆不住,逃也似的出了坤宁殿:“慈母多败儿,不成,一定要让他吃吃苦!”(未完待续。)
………………………………

第八百四十七章:辽国改元

    二月的风,乍暖还寒。

    自从生了一儿一女后,陆承启每日开心得走路都不知道迈那只脚好。虽然他早早定下继承人培养计划,可皇后周芷若却和他怄气了多时,哪怕陆承启厚着脸皮去看儿子,周芷若都没给他好脸色看。直让陆承启感慨:“女人就是如此,再温柔贤淑的女子,到了自己儿子身上,大抵都会变成慈母,殊不知慈母多败儿啊!”

    说是这么说,陆承启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就连一向不喜马屁的他,也接连受了好几次高明的马屁。

    这一日,在垂拱殿内,陆承启正在处理政事,高镐悄然进来禀报:“陛下,监察司司长许景淳求见。”

    “哦?他销声匿迹了好些天,莫不是逮住了哪个大贪官啊?宣他进来吧……”

    有了陆承启的旨意,高镐慢慢躬身而退。

    不多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进了垂拱殿,长揖做礼道:“臣许景淳参见陛下!”

    陆承启瞥了他一眼,揶揄道:“许卿,半月不见,你倒是长了不少肉啊?”

    许景淳尴尬一笑:“这不是新年伊始,吃多了些么?往年哪有这光景,想在边军时,一餐饥一餐饱的。再加上臣近来讨了个浑家……”

    “哟,新闻呐,许卿不是号称打遍青楼无敌手的么,怎么,舍得结束自己黄金单身汉的生涯了?”

    许景淳不曾想,陆承启的嘴变得这么刁钻,一时间尴尬地站在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陆承启心情好,也不在乎和他扯嘴皮子,只是手上政事还挺多,大多是内阁首辅徐崇光呈上来的江南事宜。江南是陆承启计划中的粮仓,再加上运河、海运,足可应付灾荒年景了。想想正史上的明末,哪怕陕西等地大旱,江南还是有余粮,足可见江南在粮食安全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陆承启还想着开发东北呢,只可惜现在的东北,被辽国和女真各占一半去了,这些游牧民族,只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