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顺皇朝-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卢尘洹颇有深意地看了罗素策一眼,半晌才说道:“我不过是领兵的,你怎么做我一概不知情。至于监察司怎么写奏折,那是监察司的事。罗刺史,你好自为之吧。今日多谢罗刺史的款待了,告辞!”
卢胖子吃饱喝足了,早就想开溜了。罗素策也不挽留,只是失魂落魄地说道:“将军慢走,来福,送送将军……”
来福就是罗素策的管家,也是去请卢胖子的人。一直把卢胖子送出城,来福才回转。而罗素策还是呆呆地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思量些什么。“老爷,这夜深了变凉,还是早点歇息吧!”
云贵高原的气候就是这般,除了短暂的夏日,一年四季都要盖被子。罗素策回过神来,缓缓地说道:“不忙,不忙。来福,你说说看,这个胖子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福低着头,似乎在思量些什么。“老爷,此人不简单。”
罗素策白了他一眼,这不是废话吗?要是简单的话,岂能一下子就看出矩州的症结所在?“说紧要的!”
“老爷,依小的看,这个胖子治军有方,禁军拾掇得井井有条。若是真的打起来,四爷那边恐怕不是对手。庙窝顶是老爷祖上基业,岂能说放就放?此时朝廷势大,若是惹怒了这五万禁军,怕是没有好果子吃啊!”来福说出这句话时,已经没有了什么卑躬屈膝,反而像是一个阅尽人间万事的智者一样。
罗素策叹了口气,说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那王雱,说是出自庙窝顶,其实谁知道他原本就是一个亡命之徒,外来挂单的?我们庙窝顶好心收留他,不曾想竟惹出这等祸事来!”
“老爷,原先王雱一死,我便以为万事已了。没曾想到那监察司真的个神通广大,竟查到我们头上来。”来福有些感慨地说道。
“我要问的是,我们该怎么办?”罗素策脸上阴沉沉的,脸色十分难看。
来福却一点也不惧,镇定自若地说道:“现在只有三条路,一是死扛到底,二是投降朝廷,三是把山寨散伙……”
罗素策冷着脸,说道:“后果分别是什么?”
“第一条路,注定被禁军所灭,说不定会牵连到老爷;第二条路,老爷亦会受到牵连,但只要说明情况,想必朝廷会法外开恩;第三条路,则矩州永无宁日……”来福侃侃而谈,似乎在谈论一件不关自身的事一样。
“永无宁日?”罗素策皱了皱眉,“这句话怎么说?”
“朝廷剿匪,却未竟全功,皇上会怎么想?到时候,肯定会让一支厢军进驻矩州,进一步削弱老爷的权柄。老爷手上无兵抵抗,只好认栽。久而久之,老爷威望受损,朝廷乐收其成。老爷是想保留自己权柄呢,还是……”
“行了,别说了!”罗素策打断了来福的话,“你下去吧!”
“是,老爷!”来福也很干脆,一转身就隐匿在黑夜中。罗素策在烛光下,平日里笑容可掬的面容上,显得格外狰狞。
“好狠的小皇帝,真的一点余地都不留吗!”
长安城,皇宫后苑,仁明殿内。
“阿丘!!!”
6承启打了个大喷嚏,“谁在咒骂我了?”
不过他也习惯了,自从新政颁布以来,多少人对他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拖下皇位,()他早就习以为常了。这些人,大多是先前的既得利益集团,有高官达贵,也有地主乡绅,反正对他就没有什么好感。倒是占了大顺人口九成以上的农户,几乎家家都为他立了长生牌。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6承启也算是独一无二了。有哪个皇帝不笼络地主,反而去笼络自耕农,甚至是佃农的?
可6承启就是这么做了,而且他很有底气。只要农户不反他,大顺就乱不起来。大顺乱不起来,那些高官达贵,地主乡绅,又耐他何?
揉了揉酸酸的鼻子,恰好周芷若走了进来:“陛下是感染风寒了吗?”
6承启笑道:“朕没事,鼻子有些酸而已。”
见6承启有些疲累,周芷若除鞋上了榻,帮6承启按摩起太阳穴来。“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做皇帝的,哪一天没有烦心事?朕就纳闷了,那个胖子都出征近一月了,连个奏折都没有,难道在跟朕打马虎眼不成?”6承启享受着周芷若温柔的服侍,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
“陛下是说夔州路那边吗?”周芷若不愧是书香世家出身,很快便猜到了大概。
6承启叹了口气,说道:“没错,滇黔那边匪患如牛毛,朕甚是为之头疼。据监察司暗报,那个伪兵部尚书,亦是从黔地绿林出身。朕思虑着,朝廷大军能否将其一网打尽?”
“恕臣妾直言,陛下所愿,怕是不易办到。”周芷若细声细气地说道。
“哦?梓童有何高见,且说来与朕听听?”6承启来了兴趣,周芷若一般不理会这兵家之事,怎么这次如此上心?(未完待续。)
'翠微居手机版'{重庆大学巨乳校花自拍,真正的童颜巨乳照片
………………………………
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
“臣妾亦是从皇庄那边得知的,自夔州路起,西南之地渐渐多山,且山路崎岖。这些绿林大盗若是要躲避朝廷大军,钻入深山老林中,怕是也找不到啊!如此一来,莫一网打尽了,就是想瞧见这些绿林大盗都难……”周芷若一边帮陆承启柔按着太阳穴,一边不轻不重地道。
陆承启想了想,似乎真的是这个情况。想当年某个伟人不是了吗,要打游击战。游击游击,就是放开道路让你进来,隐藏起来,时不时打你一闷棍。要是这些绿林大盗都这么聪明的话,陆承启可以预见到禁军是要吃亏的。
这些绿林大盗,乃是乌合之众。正面对抗不了朝廷禁军,在背后放冷箭,打闷棍还是很在行的。绿林大盗除了亡命天涯之外,还有一身不俗的功夫。禁军士卒皆以操练队列,演练战阵为主,操练的武艺只是粗浅功夫,上不得台面。
现在陆承启只有祈祷这些绿林大盗,不会这么做了,嘴上强笑道:“朝廷大军一到,这些魑魅魍魉自是闻风丧胆了……”
“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滇黔多匪,其余地方却无?”周芷若柔声地问道。
陆承启也很纳闷,他自问对百姓不差啊,怎么还有人跟朝廷对着干?“梓童,你这是为何?”
周芷若叹了口气,道:“陛下,大顺版图,远超历朝历代。莫大理国归顺了,吐番诸部也年年进贡,算是纳入了大顺版图之中。可陛下想过没,为何这些地方,却游离在朝廷的掌控之外?”
陆承启听了这话,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缓缓地从卧榻上支起身子,周芷若也停止了按揉。“梓童想什么?”
周芷若叹了口气,道:“这些夷蛮之地,不习中原文化,不服朝廷管辖,其因也在道路不畅。且这些地方有这大不一的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或征伐,或结盟,或敌对,或通婚,十分复杂……因其文化与中原迥异,对朝廷也只是表面顺从。其实他们若是造反,朝廷也一时半会奈何不了他们。便是调兵前往,恐怕也得花上三四个月不成。且粮草、辎重调运,也是老大难问题……”
陆承启有惊讶,周芷若是怎么知道青藏高原行军不易的?莫青藏高原了,就是云贵高原,现在都差搞不掂。
似乎察觉到陆承启的疑问,周芷若笑道:“陛下肯定很惊讶,臣妾是如何得知的?”
陆承启了头,算是默认了。
“皇庄也有商队,去到吐番诸部。吐蕃人最喜茶叶、布匹、盐和陶器,而他们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也是中原急需的。自前朝以来,便有所谓的‘茶马互市’了。只是去一趟吐番,再到中原,几乎要花个大半年。赚的钱银虽多,可一来一回太过繁琐……”周芷若打开了话匣子,似乎在向陆承启抱怨一样。
陆承启有想当然了:“茶马互市,商队……嗯,也就是这绿林大盗都是冲着商队来的?”
周芷若叹了口气,道:“打着皇庄的旗号,大顺境内谁敢染指?只是那些商队,确实要交‘过路费’……”
陆承启差没笑出声来,这些剪径蟊贼,还真有创意,居然要收过路费!
“陛下有所不知,这些匪人,丢了朴刀,那便是良民一个了!”周芷若有愤怒,想来是皇庄的人,也曾经吃过亏。
陆承启一愣:“这……这是怎么回事?”
周芷若恨恨地道:“滇黔少良田,多峻岭,最易滋生匪徒。这些农户,耕地养不活一家人,只能落草为匪。白日里为农,黑夜里为匪。专劫过往商队。尤以茶马道为甚。一伙贼人,不下数十个。多则百余个,皆为生财而来。若是交了‘过路费’,大家平安无事。若是不交,则刀兵相见。这些贼人悍不畏死,有时穷疯了连皇庄都敢抢。若是一家,给就给了。可这些贼人,层出不穷,一路下来竟有几十个之多。哪怕茶马互市再多赚头,也不够喂这些豺狼啊!”
陆承启脸色严峻起来,皱着眉道:“竟有此事?”
周芷若恨声道:“臣妾就想知道,陛下能否整治滇黔?不然的话,茶马互市再也不走滇黔一道了。”
陆承启心道:“这些蟊贼也是的,不懂什么叫养猪。要是一次劫少一,那些商队也就捏着鼻子认了。现在好了,除了皇庄,估计没人再敢走这条茶马道了吧?”
见陆承启有心不在焉,周芷若推了推陆承启:“陛下,你能不能将这些贼人全都抓起来?”
“咳咳,梓童啊,朕也不是神仙啊!先前你都了,这些贼人,亦农亦匪的,如何根治?难不成要把滇黔的农户全都抓起来不成?那不是逼百姓造反嘛!不成的,不成的……”陆承启还算知道孰轻孰重,皇庄损失就损失吧,实在不行就从京兆府往西走,也一样能到青藏高原。只是换回来的药材,就没有滇黔出产的药材了。
周芷若气苦,要是从其他地方进藏,她有何必花费这么多心思?见自己的皇后一脸不开心的模样,陆承启连忙讨好道:“梓童莫急,朕要想一个万全的法子,好好整治一番滇黔。首当其要,就是修路。梓童也是知道的,国库已经快空了,现在都是要靠‘税劵’撑着。要是再修路,恐怕……”
“陛下无需忧虑,这钱皇庄出了!”周芷若果然是财大气粗,眼睛都不眨地道。
陆承启也被她的霸气惊呆了,愣了好一会才继续道:“修路是必须的,最好连驰道也一同修了。额,这个还是不太显示……梓童刚刚了,滇黔少良田,这是怎么回事?”
周芷若理所当然地道:“多山之地,良田岂会多?田地出产不丰,良民也只能为贼了……”
这和陆承启的认知对应不上啊,愣了好久才道:“难道滇黔之地,没有梯田不成?朕记得,秦汉时期就有梯田了啊?”
周芷若也愣住了:“什么是梯田?”(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一十二章:梯田
陆承启有点词穷,什么是梯田他知道,可要怎么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话来说呢?挠破头都想不到词语,周芷若还以为陆承启瞎说的,嘴上安慰道:“陛下要是不想说,就不说了,天色晚了,该就寝了。”
陆承启对这话充耳不闻,突然灵光一闪:“对了,就是在山上种田,像大庆殿前的阶梯一样,所以叫梯田!”
周芷若一愣,她的脑海中也慢慢呈现出一幅图画:一座高山上,一块块分割的狭窄田地,好似阶梯一样,一步步地往上延伸。若是一座山连着一座山,那梯田就好似星罗棋布一样,层层叠叠,如链似带,高低错落有致。山下则是几个小小村庄,升起袅袅青烟,粉墙黛瓦掩盖在红花绿树之间,阵阵云雾飘来,好似天上人间……
“陛下,这梯田当真管用?”周芷若有点不相信,在山上种田,这简直颠覆了她的认知。田地,不是在平原才能算是田地的么?
陆承启笑道:“若是朕没记错,广南东路、江南西路、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地都有如此梯田。若是此法推广开来,便是多崇山峻岭之地,亦能产粮。滇黔之地,有了粮食的农户,还要做这杀头的买卖?朕是不信的……”
周芷若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此法真的能行,那陛下则必定流芳千古,青史留名!”
陆承启叹了口气,说道:“朕不在意什么青史留名,只想让汉人的江山延续长一些罢了……”
周芷若听不出陆承启话语里的焦灼,因为再过几十年,女真人就崛起了。到了那时候,大顺能不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女真人还两说,那些游牧民族早就对中原垂涎三尺了。
“陛下,时候不早了,我们歇了吧!”周芷若柔声说道,眼角处竟无师自通染上了一丝风情。陆承启看得她如此模样,忍不住吞了吞唾沫,站起身来,化解尴尬道:“嗯嗯,时候不早了,睡吧……”
话未说完,一具温香的身躯自后面环绕了他的腰,耳边响起一个声音,还带着阵阵幽香:“臣妾伺候陛下宽衣……”
陆承启心道:“这个小妖精,真的越来越会勾引人了,就不怕我一个忍不住……”
念头还没转过来,身上的常服就被脱了去,周芷若牵起他的手:“陛下,歇息吧!”
陆承启下了好大决心,才稳住自己的心志,镇定地说道:“梓童也累了一日,你先躺下吧,朕看着你入睡……”
周芷若“幽怨”地看了他一眼,慢慢地躺了下去。此时正值夏末,天气炎热,周芷若没有拿起丝被,而是横陈在龙凤床上,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陆承启心中快哭了:“姑奶奶,你这是在折磨我,还是锻炼我的心志啊?”
刚刚躺下,一只玉臂就揽住了他的脖子,吐气如兰的佳人就在身旁,“幽怨”地看着他。陆承启也不是根木头,轻轻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说道:“你的寿辰快到了,朕说过,此事要等到十八岁之后……”
周芷若乖巧地“嗯”了一声,陆承启微不可闻地叹息一声,都快要骂自己了:“你又不是圣人,装什么蒜啊?”但他内心却知道,只有爱煞了一个人,才会处处护着她,怕她受一丝伤害。
那明晃晃的蜡烛,在殿外长明灯的灯座里,一直燃烧到天亮。殿中,如同和风细雨,虽无惊天动地,却沁人心脾。
又是一夜。
翌日,陆承启有点蔫蔫地起床了,而周芷若却慵懒地窝在床上,似乎在留恋他的味道。这是一个****旺盛,却又得不到宣泄的男人才会如此萎靡。要是昨晚两人巫山**一番,阴阳调和,又哪里会如此?肯定神采奕奕,比吃了什么仙丹都灵。
用过早膳之后,陆承启“勤快”地到了垂拱殿,准备“打卡上班”了。还未坐热那张龙椅,高镐就急匆匆走进来,高举着一个木匣子,说道:“陛下,有监察司暗报。”
陆承启一看就知道是国内的暗报,不然怎么会密封得如此严实,木匣子上有火漆,里面的信件肯定也漆上了火漆。
“知道了,你下去吧。”陆承启拿过木匣子,挥退了高镐之后,便熟练地挑开了火漆,掏出了信件。几经折腾之后,总算拿出了一封满是数字的信。在旁边的书架上找到对应的书后,花了近二十分钟,才把暗报的内容译了出来。
这封暗报上大致说了监察司调查矩州周遭匪患一事,发现亦农亦匪这个特点,也有落草一心为贼的。这些情况陆承启都知道,心道:“看来梯田真的要用上了,但梯田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比较大的。这样吧,一半是梯田,一半种树,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虽说陆承启是为后代着想,但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让他做出一个怪异的决定。这个决定,导致中国的梯田,都变成了一半田,一半树的模样,与后世迥异。
对这方面陆承启暂时没有想太多,他更在意的是暗报后面写的事。“矩州刺史罗素策,竟与庙窝顶上的绿林大盗有牵连?彝家首领,都是这山寨的头?哼,好一个吃着朝廷俸禄,却甘心为贼的卑劣小人!”
正待拟一道圣旨,让卢尘洹直接诛杀矩州刺史算了。只是刚下笔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彝家,难道是彝族?是了,这些少数民族,总是要特异独行一些的。矩州,矩州在哪?”
陆承启连忙回头看了看地图,花了半天时间,才算在夔州路上找到矩州。
“按照省份的划分,应该是在贵州境内。贵州,彝族,是了,怪不得太祖只是要其纳贡,却保留了他们世代刺史的官职。这地方道路不通,万一闹起事来,出现国中之国也不是不可能……算了,还是稳着点吧!”
正是多留了一个心眼,陆承启才算没有铸下大错。滇黔之地民风彪悍,先前隶属大理国。后来大理国举国归顺,才算是纳入了大顺的版图。矩州有彝族首领,大理也有段氏王爷,这是太祖时亲封的段王爷,也是唯一一个世袭异姓王了。陆承启得知这个“历史”之后,心道:“这个大理段氏,是不是真的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未完待续。)u
………………………………
第六百一十三章:惹不起就躲
夔州路,矩州城外,庙窝顶山寨中。
“四爷,五爷怎么说的?”
一个头目模样的龅牙男人,猥琐地往前拱着,好似要看信一样。
“刘老六,你他娘的挤什么挤,你斗大的字不认一箩筐,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你装什么装?”
刘老六也不是个善茬,他心狠手辣,手上的人命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了,登时龅牙呲呲,恼羞成怒道:“金老二,你****的再说一次看看?”
“咋了,别人怕你刘老六,我金老二可不怕!”说话的乃是一条壮实的汉子,一个几乎顶得上刘老六两个了。刘老六知道,单论手上功夫,他的打不过金老二的。但刘老六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兼之阴险毒辣,吃了亏肯定憋着气要还回去。奈何在金老二手底下,他从来没讨得好去。别看金老二身材魁梧,但他的头脑也不差,刘老六在他手底下从未讨得了好处去。
刘老六恨恨地瞪了金老二好几眼,却不敢再说什么了。金老二是个实在人,但通常这种人也是最不能惹的。实在人认死理,一旦斗起来肯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要是打得过金老二,刘老六早就翻脸了,问题是打不过也斗不过啊!
四爷此刻总算开腔了:“吵什么吵,都给老子闭嘴!”
金老二是四爷的心腹,也是不惧刘老六的原因之一。他熟知四爷的脾气,立马闭上了嘴不再吭声。奈何刘老六以为是斥责金老二的,内心乐开了花,嘴上说道:“四爷,我这不是着急嘛!”
四爷抬起眼来,冷冷地扫了一番刘老六。刘老六只觉得自己似乎被一条毒蛇给盯上了,浑身不自在,肌肉都紧绷了起来。四爷其实并不高大,身材甚至可以说是瘦小的。但山寨里,没有一个人不服他。四爷的年岁约有四十,乃是彝家一脉嫡传。四爷的脸上,留着一道长长的疤痕,用他的话说,若不是这道疤,恐怕坐在矩州城刺史府里的就不是罗素策了。个中发生了什么事,谁都不知情。唯一知道的是四爷和五爷本来是极好的兄弟,不知怎么地就翻脸了。导致四爷直接上了庙窝顶,就一年时间,当上了寨主,算是自立门户了。而五爷作为兄弟,却偏生从未上过庙窝顶。当然,两人还是互有来往的,渠道就是写信。基本上都是五爷写信来,而四爷从未回过信,只是让送信的人在山寨住个几日,然后送回去的时候,四爷才在耳边叮嘱。
这一次很明显不一样了,四爷的心情不好,傻子都看得出来。你不想想,庙窝顶下面,几万禁军围着,要不是庙窝顶这里群山连绵,恐怕这伙人早就唿哨一声散了。都是刀尖上舔血的活计,为什么要沾惹上官府?何况这次来的不是官府,而是朝廷最精锐的禁军,这简直让不到千人的庙窝绝望。
四爷也不傻,他在等罗素策的决定。哪怕他们闹得再僵,都是彝家的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和罗素策闹得再僵,这庙窝顶都背着彝家的名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想起当年罗素策和他闹不和,就是为了这事。有着官府撑腰,庙窝顶什么做不得?奈何罗素策认为朝廷不好糊弄,万一事情败露,恐怕整个彝家都要被诛灭。当然,这个彝家讲的是罗家,而不是所有的彝人。
四爷说罗素策杞人忧天,没胆鬼,一言不合就翻脸,第二日就上了庙窝顶,二十多年过去了,兄弟俩再也没见过谁。
这些事他们不说,外人永远无法得知,只能猜测是为了分赃不匀,还是刺史官位,或者是一个女人。男人嘛,不是为钱为权,就是女人了,难道还有别的东西?碍于四爷的威势,底下的喽啰只能私底下议论纷纷,从不敢张扬,四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五爷来信说了,要我们躲一躲……”四爷似乎心有不甘,语气尽是古怪之味。
刘老六一听,登时怒了:“凭什么躲?禁军要是有本事,尽管来好了,我刘老六不怕!砍死一个回本,砍死两个有赚!我……”
“啪!!!”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刘老六脸上就多了一个红彤彤的五指印。刘老六被打得翻倒在地,头晕目眩,爬起来又摔了一下。
原来四爷出手如电,旁人根本没看到四爷是怎么出手的。就算是身手如金老二,站得如此靠近,也只是见到了一丝残影挥动了一下,刘老六就倒地了。
“混账,五爷是彝家首领,谁敢不听他的话?老子第一个宰了他!没有五爷在城里,你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做梦吧你!”四爷阴鹫着脸,冷冷地说道。
刘老六晕了半天,才能从地上爬起来。一身蜀绣绫罗绸缎,满是灰尘。只见他的脸上肿得老高,用手捂着,怨恨地瞟了一眼四爷,却再也不敢说话了。金老二看了好笑,心道:“这个刘老六,刚进寨子就想抢我位置?活该你受罪!四爷什么脾气都没摸清楚,就敢乱说话,真的是傻大胆!”
四爷是个极为有魄力之人,思虑了一番,忽然站起身说道:“吩咐下去,让小的们收拾收拾,咱们去黔灵山去。”
不曾想,这些喽啰近些年来吃得好住得好,听到此令竟无人动弹。四爷一见,登时心头火起:“老子的话都当做耳边风了,啊?”
一个小头目战战兢兢地说道:“四爷,那黔灵山上啥子都没,听说还有大虫,去不得啊!”
“屁的大虫,咱们山寨千把人,还怕一只畜生不成?快些去收拾细软粮草,今天就上大罗岭!”四爷冷冷地说道,“要是有人胆敢不去,莫怪我四爷手下不认人。咱们入寨的时候说得很清楚了,你要走,奔个前程我四爷绝不拦着。但你要是出卖山寨,当叛徒,我四爷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你干掉!”
这话说得鬼气森森,谁敢反驳?四爷的功夫大家都见过,开碑裂石不在话下。便是刘老六这样的亡命之徒,在四爷手下也走不过三五招。瞧,那个掌印还留在刘老六的脸上,肿得老高!
金老二乃是四爷的心腹,立时说道:“小的们,去收拾细软!”
刘老六也默默地离开了香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走路还是歪歪扭扭的,走不成一条直线,想来是刚刚那一巴掌真的把他打蒙了。(未完待续。)u
………………………………
第六百一十四章:进退两难
矩州城内,刺史府中,罗素策焦急地等着送信人的回转。“来福,你说是不是信没有送到?”
来福站在一旁,看着踱着步子的罗素策,不紧不慢地说道:“老爷不用着急,四爷大事从不糊涂的……”
“就怕他自作聪明!你说说,他要不是自作聪明,哪里会破相?”罗素策心情明显不好,不自觉地挺高了声量。
来福沉默了,那件事他是知道的。当年为了分家,四爷硬是一个人独闯庙窝ding。庙窝ding先前还不是彝家的,而是另一伙绿林大盗盘桓在那。换句话说,就是王雱旧党。没有了王雱后,庙窝ding山寨就算是废了。四爷趁虚而入,凭借着过人的武艺,不到一年就把庙窝ding整成了彝家的山寨。凡事都要付出代价的,而四爷的代价,就是脸上的刀疤,差diǎn没把他的脑袋削下来,那是他一生的痛。
来福怎么知道这么多事,而且在罗素策面前,也是不卑不亢的?知道他底细的,都得写一个服字。说是刺史府的管家,其实来福是彝家的老人,辈分很大,是看着罗素策和四爷长大的。而且四爷那一身功夫,都是来福一手调教出来的。可见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手底下的功夫到底有多硬了。来福知道,哪怕再长时间没见面,罗素策和四爷都是一辈子的兄弟,知根知底。
“不仅自作聪明,办事还拖沓。这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啊,就算是弃了庙窝ding又如何,我是养不起他吗!”罗素策恨恨地说道,“死要面子活受罪,低头认个错又怎么样?”
“老爷不也是不肯低头认错吗?”来福突然冒出一句话来,罗素策竟哑口无言。
半晌,罗素策正当开口的时候,来福说道:“来了!”
罗素策一愣,便见到一个衣着平常的人匆匆走进厅堂来,嘴上低声说道:“老爷,这是四爷的回信!”
“他……他舍得回信了?”罗素策有diǎn颤抖地接过了那封信,然后挥退了那人,说道:“你去帐房领十贯赏钱吧!”
等那人走后,罗素策迫不及待地打开这封信一看,良久才喃喃地说道:“黔灵山大罗岭?他跑到那里,以为监察士就找不到他吗?”
来福皱了皱眉,也没说什么。
“罢了,他劝不动就罢了……他始终还是不肯见我,来福,要不你去大罗岭照应一下他吧?”罗素策用上了商量的口吻,对来福说道。
来福淡淡地看了看他,缓缓地说道:“你阿爸临走前叮嘱我,我只能守在你身边。”
罗素策叹了口气,突然怒道:“怎么那个狗皇帝,就是不肯放过我们彝家人,非得赶尽杀绝?”
来福没有回话,想必这个答案罗素策心中早就有数了。随着矩州人口渐多,适合耕种的田地就那么diǎn,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越来越多的农户,秘密打了朴刀,加入到剪径贼人的行当中去。可商人不傻啊,一条茶马小道,就要了他几乎全部的利润,哪里还有人敢走?先前这些贼人不敢劫皇庄的商队,可随着普通商队越来越少,迫于生计,哪里管他是不是皇庄?劫了再说,饱死鬼总好过饿死鬼吧?
皇庄是皇帝的内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