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骄阳-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弧颉辏
话音刚落,花紫薇像小孩子一样扑在宋江怀里,痛声大哭,仿佛要让所有的委屈都随眼泪流走。
宋江将花环戴在花紫薇头上,轻轻问道:“紫薇,愿意嫁给我么?”
花紫薇眼泪婆娑地使劲点头,宋江把花放在花紫薇手中说:“紫薇,给我做妻子好么?”
花紫薇仍然点头答应,宋江又说:“紫薇,给我生好多好多孩子好不好?”
花紫薇口中不断嗯着,半天反应过来,破涕为笑,用拳砸着宋江的胸膛道:“宋大哥,你坏,你真坏!”会议室内充满笑声。
宋江牵着花紫薇的手对兄弟们说:“今天让兄弟们做个见证,我和花紫薇从此不离不弃,永不分离!萧让,找个好日子,我请兄弟们吃喜酒!”
萧让起身说:“宋大哥,按规矩还要交换八字,算一下合不合,再下聘礼,再请客办宴席。”
宋江呵呵一笑道:“让狗屁的规矩去见鬼吧!我娶的是紫薇,与八字有何关系,就算黄河泛滥,星辰陨落,也改变不了我对紫薇的爱。花——紫——薇——我——爱——你——!”
说完,宋江搂过花紫薇,吻住她的嘴唇。
会议室又一次恢复了寂静,好一会儿,只听得孙新大叫一声,他转头对顾大嫂说:“你干什么拧我大腿?”
顾大嫂柔情万分地说道:“对不起官人,奴家一时没有防住!”
花紫薇羞红的脸紧紧靠在宋江胸脯上道:“宋大哥,你又欺负人家!”然脸上分明露出幸福和陶醉。
像暖洋洋的春风,宋江的旷世求婚在清风山上传响,街头巷尾一片哗然,争相传颂成为美谈,小媳妇一定要老公模仿宋公明,回味一下迟来的浪漫。
强势的顾大嫂如同变了一个人,晚上总要让孙新向她求婚。孙新纳闷成亲都多长时间了,还求哪门子婚,纯粹在发骚。但发骚比发飙好多了,不得已只能应付一下这只母老虎。
无论什么事情,老是没有新意的重复,便失去起初的色彩。对顾大嫂乐此不疲的重复,孙新如同嚼蜡,表演的越来越差,最后老婆发飙才试探说:“你答应我一件事情,我绝对精神百倍的求婚。”
顾大嫂道:“老夫老妻了,客气什么,你说!”
孙新朝后退一步低声说:“你以后莫要再……打我。”
顾大嫂横眉道:“想得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事莫得商量!”
孙新委屈地说道:“也没见过花紫薇对宋大哥凶巴巴的,你就不能温柔点!”
顾大嫂道:“也好,以后不打你,过来求婚!”
孙新听后像吃了蜜一样,屁颠屁颠地过去。
日子一长,顾大嫂上瘾了,孙新却厌烦了。有一夜,他实在受不了,跪下道:“老婆,你还是打我吧!”
顾大嫂厉声道:“站起来!”
孙新连忙站起来道:“我不玩这个游戏了,再玩下去我会发疯的!”
顾大嫂见他一副死猪样子,走过去脸贴在孙新胸前,柔柔的问道:“官人,嫁给我好么?”
孙新痛苦的点头嗯着……
终于到了大婚的日子。宋太公、花荣夫妻也被悄悄接到山寨,梁山泊的晁盖、吴用、林冲夫妻及一众兄弟前来道贺,连外出的兄弟也前来道贺,清风山上热闹非凡。
有人欢乐有人愁,看到新人携手进洞房,李师师感到莫名的惆怅,沮丧慢慢笼罩在心头,心中不由自主暗叹: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我。
(第二卷完)
………………………………
第109章树挪死人挪活!
第三卷魂归梁山泊
整个清风山就如同新婚一样,看起来那么的神采奕奕。
李应是清风山的第一任财务部长,专门管理清风山财务和各类产业的统筹发展。宋江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李应还得拟定财务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财务预算、决算工作,这些都有他从李家庄带来的财务帮子,轻车熟路不用替换。
杜兴则是一个全新的经销部经理,他除了洽谈经销业务外,宋江还要求他建立一支熟悉业务,高素质高效率的经销团队。
总之,宋江要求在清风山建立一个全新的理财团队和财务管理体系。当然前世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宋江也根据自己的理解逐一向他们讲解,留给他们去慢慢在实践中消化。
杜兴则是干劲十足,一则是安道全治好了他的鬼脸,现在他虽不算风度翩翩,但吓人得阴阳脸却与他毫无相干。二则宋江给他放权,少了束缚,他更能放开手脚展示才能。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再开,蔡京又入仕当宰相了。
宋徽宗是个很念旧的人,他均衡朝堂口水战的惯用手法就是:蔡京罢相,官复原职,再罢相,再官复原职,如此反复不绝。大臣们在这种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人事任免中煎熬,宋徽宗却折腾地意犹未尽。
他坚信家有一老如一宝,蔡京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老,他是朝廷的理财专家,朝廷没有蔡京就没有钱花。岂不知那些钱财都是变相掠夺老百姓的,无力养活自己的老百姓还要被官府盘剥,于是饿死的、自杀的、卖儿卖女的、揭竿而起的……络绎不绝。
人们不怕强盗,反怕官府,强盗只为夺财,而官府却既夺财又夺命。
当探子把蔡京入仕当宰相的消息从东京传来,宋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时机到了,他决定再入汴梁。
这次汴梁之行很是顺利,蔡攸非常配合宋江,迅速在汴京转让一生意萧条的酒楼,宋江让石勇和吴超先入住酒楼,请人装修。经销五粮浆的店铺就在酒楼旁边,石秀稍微收拾就可以营业了。当然免不了宋江去各处打点,送些银钱、金五粮浆和稀罕的物品。
酒楼名为天然居,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豪健洒脱,舒展飘逸,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蔡京亲笔。
由于官员不能参与经商,所以剪彩的事就劳烦了高衙内。衙内很仗义,在开业那天京城内有头面的公子哥都被他吆喝过来,地道的山东口味酒席和纯真的五粮浆,京城少爷们如同饕餮一样,吃喝的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当然走时都看衙内面子留下了不菲的礼金。
宋江给高衙内和蔡攸红包后提议,每年给衙内和蔡攸各一成的提成,衙内和蔡攸以人缘和威望入股。高衙内和蔡攸当即拍胸脯,梅兄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谁惹你就是惹我们,宋江等的就是这句话。
然后推荐萧让给高衙内和蔡攸认识,以后东京大小事宜均有他全权处理,自己在青州还有几处产业,得亲自坐镇,高衙内和蔡攸说有他俩罩着没事。走时他又去拜见了蔡京和高俅,当然见太尉得有衙内引路。
宋江回来时专门使人打听了城外安仁村。前世看《水浒》时觉得庸才掌权,人才却无用武之地,安仁村的闻焕章,大名府的许贯忠就是其中的例子。
闻焕章“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有孙吴之才调,诸葛之智谋”,却在乡村里教书度日。高俅一个踢足球的泼皮,“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样样精通,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全不会。”这样的人却是禁军太尉,难怪北宋被金一击而溃。
“我一定要带走闻焕章!”宋江心里暗道。
安仁村在皇城外二十多里,绕个弯根据村民的指导,很快就找到了私塾中教书的闻焕章。
今日闻焕章穿一身青色的粗布长袍,鼻梁高挺,略略带黄的脸庞很是消瘦,一缕短须映衬出棱角分明的冷俊,眼睛深邃有神。若是后世必是酷毙了的骨干男,可在当世就说明生活窘迫,明显营养不良。
他见来人不认识,忙问缘由。宋江说是闻听闻焕章博学多才,愿请他去教授学生,报酬绝对不低,现在烦请到本村酒馆一叙,谈拢事项。闻焕章闻听有高报酬有些心动,便早早散了学生,随宋江去了酒馆。
这次宋江带出来的是花尘、薛永和警卫排的几个人,花紫薇成婚后宋江不让她抛头露面。宋江、闻焕章、花尘、薛永四人坐在格子里,其余警卫在外面守护。
宋江客气几句,说出自己的假名。与闻焕章喝几杯酒,他先不说教书的事情,却先谈论闻焕章的近况,宋江道:“先生如此经天纬地之才,怎么屈居乡村教书糊口,这儿离京城很近,何不找人举荐,谋个一官半职,为大宋社稷出力?”
闻焕章苦笑道:“梅先生有所不知,举荐官职需要的是有贝的财,恰好我的才无贝。不怕梅先生笑话,如今我一家省吃俭用过日子,哪有多余的钱财跑路子。”
宋江惋惜道:“那先生的才学岂不都烂在肚子里了,实在是可惜呀!”
闻焕章长叹道:“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朝廷没有伯乐,空有千里马长嘶,如之奈何!”
宋江道:“先生何不到别出寻找出路,何苦一棵树上吊死,岂不知树挪死,人挪活!”
闻焕章突生惊觉,满腹狐疑地问道:“梅先生莫非不是宋人?”
宋江道:“我是真真切切的宋人,如假包换。”
闻焕章仍疑惑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既是宋人,岂能不知就算吊死,也只有吊死在赵氏这一棵树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臣之道乃天定,岂能随随便便挪树?”
宋江呵呵一笑道:“先生勿焦躁,在下只是提议让先生换个活法,以便发挥先生才智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闻焕章顿了会儿再次疑惑道:“梅先生可是让我效仿仁宗帝时的张元,投靠西夏以换取功名?我世辈宋人,岂能背叛自己的家园而侍敌国,若如此烂了一肚子才学又何妨!”
这次宋江干脆哈哈大笑道:“闻先生误解了,不才最恨投敌卖国之辈,怎能让先生去干忘了祖宗的事。”
闻焕章拱手道:“在下误解了,先生莫怪!”
话虽如此,然其疑惑更甚。
二人相对无言,举杯对邀吃了几杯酒,顿觉沉闷,宋江问道:“先生可听说过青州清风山好汉的事迹吗?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闻焕章道:“听说宋公明在那里聚义,专门打击富豪,救济穷困,民间的口碑极佳,但终究落入寇类。”
宋江道:“清风山许多好汉都像先生一样,空有满腹才学却无法报效国家,不得已暂在清风山落脚。如今奸臣当道,朝堂根本就没有他们立锥之地。别的不说梁山泊的林冲何等英雄,却被高俅迫害无家可归,难道他们就天生喜欢做强盗?”
闻焕章惋惜地说道:“也可惜了那些好汉!可千说万说终究被朝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寨破人亡,青史中必留骂名。”
宋江道:“这也是他们在乱世中生存的一种方法,他们既打击了一些喝人血的富豪,又救济了一些无依靠的穷人,等到朝廷招安后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报效国家。”
闻焕章道:“市井传言:要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种捷径虽有被逼无奈得成分,但总有鱼目混珠者,再说此方法血腥味太浓,都是踩着累累白骨上位的,已落下乘。”
………………………………
第110章怀才和怀孕不一样
宋江叹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血腥还少吗?居庙堂之高者,哪个脚下踩的不是累累白骨?他们的一句话就会死好多百姓,这就落入上乘了?”
辩论般谈了一会儿,闻焕章突然问道:“你怎么对他们了解这么多,莫非……?”
宋江拱手道:“实不相瞒,在下就是宋公明,这次是专门请先生上山的!”
闻焕章一惊,起身拱手道:“在下才疏学浅,怎能担当大任,请大王另请高明。”
闻焕章拒绝后心中暗暗叫苦,真是祸不单行,绿林中的规矩就是将知其身份者灭口,甚至灭门。今拒绝宋公明,接下来岂不是有灭顶之灾?
宋江见他虽然拒绝,但拒绝前双眼中有忽闪而逝某种东西,看得出他曾心动过。今见他虽故作镇定,却怕大祸临头得样子,也不揭穿,只是笑着说道:“连先生这样的人都算才疏学浅,我想不到世间还有谁算有才。怀才和怀孕不一样,时间长了别人能看出来的是怀孕。先生的才能,总不能死后放在棺材里吧?我想先生不会喜欢在毫无意义的忙碌中消耗掉自己的生命,先生渴望成就自我,加入清风山就能实现梦想,等招安后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岂不正是先生所渴望的么!”
闻焕章左右为难,不答应怕连累家人乃至村人,答应又不愿意落草为寇,沉思好久,还是拿不定注意。
宋江提意道:“要不先生先去清风山了解几天,如若不喜欢,我亲自送先生回来,绝不食言!”
闻焕章无语,思忖片刻说道:“那我去家里说一声。”
宋江见闻焕章想开溜,便笑道:“先生这是要带我们去你家么?先生就不怕这样我将你家人为质?在下认为先生一人上山合适,如果愿意留下,来接闻大嫂也不迟,如果不愿意留下,也没必要接她了。”
闻焕章无奈道:“那就上山看看。”
宋江道:“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动身!薛永,去给闻大嫂送点银子,就说闻先生出外,旬日即回。”
闻焕章皱着眉头看了宋江一眼,宋江笑道:“先生莫要误解,我不是在绑架先生,也不是去绑架你家人,此地离京城较近,由于在下身份特殊,不便多留。而且先生若回家和娘子分别又会浪费时间,故而希望速行!”
闻焕章只能接过警卫牵过来的马,随宋江而去。
武松回来了。
几个月不见,武松看起来更加壮实了,满脸冷峻尽显男人阳刚之美。幸不辱命,他带来了周侗和岳飞。
宋江见周侗六十多岁,穿着朴素,二目炯炯有神,颌下三缕长髯随风微拂,透出仙骨道风。岳飞十几岁的样子,圆脸蛋,高鼻梁,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浓眉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东张西望瞅着,但脸上有一种孩子所未有的老成。
宋江在和周侗的交谈中了解到,去年汤阴县发洪水,致使农田受淹,农民颗粒无收,村庄被冲,房屋倒塌,牲畜人员死伤无数。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农民,现在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勉强盖了茅草房子安身,但肚子不饶人。官府的救济粮被克扣后少的可怜,人们纷纷外出逃荒。
周侗是灾难过后到汤阴县的,看到洪灾过后人们生活的情景,他难以抑制心中的伤感,毅然留下了帮助他们共建家园。
在永和乡孝悌里他碰到岳和一家,他的长子岳飞给周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诗词文章一教就会,武术也耍得有模有样。周侗见岳飞聪悟绝人,而且小小年纪就有与年龄不相符的镇定,是个可造之材,隧让他拜师教习武艺。
无奈生活窘迫,时常为生计东奔西跑,还是食不果腹。恰在这时武松去了,他带去的银两解决了岳飞一家的温饱,武松也正式拜周侗为师,和岳飞以及岳飞的弟弟岳翻同时习武。一晃几个月,当武松描述清风山的情况后,周侗也大为惊讶,决定带岳飞来看看。
闻焕章的惊讶溢于言表,他实在无法想象这是个强盗聚居地。牢固的防御体系,宽敞的新式马路,如狼似虎的军队军容整肃,看的出来以后绝对是一支意志坚强,勇猛强悍,无坚不摧的铁军。清风山百姓安居乐业,笑容可掬,到处传来欢歌笑语,见到宋江都起身问好,可见宋江绝对是清风山人们心中可信赖的灵魂人物。
再看大宋内部,军民那有这么和谐。老百姓视军队猛于强盗,军队打击侵略者是望风披靡,一触即溃,洗劫老百姓是炉火纯青,出类拔萃。
禁军在高俅的折腾下都变成摆设,军士银样蜡枪头,有本事的军官纷纷被调离岗位或者定个罪名赶出这个圈子,禁军都成高俅的私家军。皇帝只知道享乐,不理政事。大臣们在朝堂整天相互攻击,把所有的精力都浪费在口水战上,遇到外夷入侵只知道割地赔银子,和自己人干架的硬汉形象荡然无存。
可怜啊,这个不着调的朝廷!
想到这儿闻焕章留下来的想法更浓烈,有朝一日真若是招安,在这样一支铁军里出谋划策,功绩绝不在孙武诸葛之下。
然接下来详细了解又使他瞠目结舌,清风山居然有自己的兵工厂,先进的新式武器闻所未闻,连弩、远程硬弩、手雷、各类火炮、千里镜……还有正在研究的其他火器。
医院、养殖类产业、食品加工类产业、服装厂……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土匪窝么?
不是,简直是国中之国,是大宋心脏旁边暗藏的一颗钉子,随时都会扎得心脏千疮万洞。
这里离汴京只有几百里路程,如果突然发难,大宋羸弱的防线能顶得下来清风山的几轮攻击?如今内忧外患折腾的大宋满身创伤,宋公明如若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的人岂在少数?而大宋朝廷岂不支离破碎?
宋公明想要干什么?莫非他有意逐鹿中原?
若如是则为大宋的灾难,大宋的黎民百姓将又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悲惨世界里,现在自己助纣为虐,到时岂不成为大宋的奸佞?
想到这儿闻焕章不由地打了个冷颤,如此发展下去,过不了几年,清风山的实力将升级为超级无敌。
闻焕章内心矛盾重重,留下来辅佐宋公明,时常提醒他少干危害大宋的事情,也是正确的选择。但人的欲望会随着实力的增长而膨胀,实力强悍到一定程度,他还会满足于招安后的封侯拜将么?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此时闻焕章脑中不断闪烁着曹操和荀彧影子,大宋难道又会出现一个乱世的曹阿满么?
“哎!”
闻焕章叹气道:“还是离开这场纷争,眼不见为净,免得留下遗憾。”
可他心里明白,离开也会留下遗憾,而且是今生最大的遗憾。
闻焕章苦笑,现在自己心里盘算遗憾有点太早,也太天真。用脚趾头都能想清楚,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思想,而是宋公明的行动,他怎么可能放自己走?
他已经清楚清风山的若干事情,走后透露消息就是敌人,宋公明不可能蠢到这种地步。若要强行走,只能有两个结果,软禁或砍头。那只能留下来做一个一言不发的徐庶了?可他怎会甘心。
煎熬的折磨真不好受,数天后闻焕章决定认命,放弃这场将来可能会带给自己盖世功名的富贵,即便是宋公明要砍他头,也要坚持回家。
………………………………
第111章以雨下酒,岂不痛哉!
闻焕章走的那天,天气也摆出一副留客的样子,阴沉沉的毫无朝气。
闻焕章恋恋不舍离开清风山,宋江数次挽留,无奈闻焕章去意坚决,宋江亲自骑马相送。一路上宋江不断长叹短嘘,尽显闻焕章离开的失落感。
闻焕章心中也不由沮丧万分,感到自己如同一片枯黄的秋叶,在荒芜的土地上随风飘零,繁华总与自己擦肩而过。
心情如同阴沉的天气,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欣赏风景。薛永阴沉着脸咕囔道:“宋大哥何必对一个酸儒看的如此重要,清风山人才济济,缺他一个何妨。如此不识人抬爱,理他作甚!?”
宋江斥道:“薛永休得胡言,闻先生文韬武略,当世无人可比。他心中自有雄兵百万,绝非等闲之辈!”
闻焕章摇头苦笑道:“宋头领抬爱了,闻某那有这种才能!”
几人无语走了几里路,闻焕章突然问道:“宋头领难道没想过将闻某软禁在清风山,慢慢收服?”
宋江浅浅笑道:“强留下的只是先生的躯体,宋江需要的是闻先生灵魂和躯体的完美结合,故而不会让先生做强扭的瓜!”
说完又看着闻焕章涩涩说道:“叵耐先生视宋江为曹操,宋江却不愿先生做徐庶。”
又走了数里,闻焕章仍没有发现宋江要解决自己得迹象,再次问道:“宋头领就不怕放闻某回去,泄露山寨的机密,给山寨带来灾害吗?”
宋江道:“当然怕了!然先生大才,灭口是大宋莫大的损失,故而我宁担风险也要护先生周全。今生宁可先生负宋江,宋江也不负先生。”
闻焕章闻言长叹,然后无语,随马机械行走。前前后后送了十几里,闻焕章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头领请回吧!”
宋江道:“也罢,闻先生走好,清风山的大门一直对先生敞开,等有朝一日招安了,宋某必定去村里请先生出山。”
二人拱手分别,宋江一直看着闻焕章背影消失,才依依不舍转头回去。
闻焕章不断感叹自己的命运,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刚有一个识货的,却被自己的担忧拒之于千里之外。
“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呀!”
想想自己就像一朵冬季开放的花朵,初一吐蕊就被严寒无情的袭击,无奈的凋落。我就这样默默的走了吗?
他突然想起宋江说过的一句话:“如果非得让我做强盗,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宁愿做强盗。这个世界是人民创造的,没有人民一切都是浮云。达官富人是踩在人民头上的蛀虫,我们要一个个把他们挑出来,一巴掌拍死,人民才会有好日子过。我们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粉身碎骨都不惧怕,何必在乎青史!”
对呀!
如果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何惜这身臭皮囊?何惜一个浮名?清风山的好汉们不正是为这个目标在奋斗么!
我要和你们一同战斗,我要把我的才学奉献给这个目标,为人民过上好日子而奋斗!想到这里,他调转马头快速追向宋江。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了还在沉闷中的宋江,他转头一看是闻焕章追了过来,心中一喜喊道:“是闻先生!”迅速催马迎了上去。
二人相遇后,闻焕章下马下拜道:“闻某已想清楚,从此愿随宋头领沙场点兵,枪林弹雨无所顾忌!”
宋江下马扶起闻焕章道:“我宋江有先生强似千军万马,从此清风山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闻焕章道:“过几天我修书一封,宋头领可派人取回我的家人,从此清风山就是我的家!”
宋江大喜道:“马上要下雨了,我们迅速回山。天公作美,好一个留客天,回去和闻先生以雨下酒,岂不痛哉!”
细雨绵绵如琼浆,天为酒壶地做杯。
干杯!
蔡九知府火急火燎,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这些该死的骷髅盗,简直就是隐身人,来无踪去无影。
水上巡逻时不见其身影,稍不留神商船就被劫持,就连劫持的财物也不见其出售。尤其劫持的许多生铁,就如同被他们吃了一样,在市面上根本没有见流通过。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捕快也毫无进展,好像劫持完他们就失踪了,人抓不到,货呢?莫不成他们把货物沉入大海,劫持一趟为了寻找刺激?
已经几个月了,骷髅盗的案子原地踏步,毫无头绪。此时他父亲蔡京重新入阁,在此事上做文章的大臣大有人在,如不是父亲压下来,不知道多少弹劾的折子又在朝堂乱飞。
再不尽快破案,江州知府的乌纱帽就要换人头了。
这日蔡得章正在抓耳挠腮,门子来报:“无为军黄通判特来相探。”
蔡九知府知道黄文炳有些智谋,他正急得无聊,便请其至后堂相见,说不上无心插柳,闲聊出捕盗策略。
黄文炳拿些时鲜水果,无非是西瓜、梨、葡萄之类。蔡九虚做客气道:“每次都坏通判的银两,怎好意思!”
黄文炳道:“微不足道的乡村野物,上不了台面,何劳知府大人称谢。”
蔡九让座看茶后,黄文柄说道:“闻听大人近日着急上火,特拿些败火水果,为大人除烦止渴,养心安神。尤其西瓜是败火宠物,俗语云:‘吃上两块瓜,药物不用抓’, 其作用颇大,大人不妨多吃几块,心中烦躁必除。”
蔡得章叹息道:“枉费通判一番心意,可惜水果治标不治本,难除我心中的无明业火。”
黄文炳道:“大人可是为骷髅盗着急上火?”
蔡得章闻言心中暗喜,感觉到黄文炳定有妙着,忙忙问道:“通判可有妙策?如若解决眼前危机,蔡九必让通判官复原职,甚至官升一级也未尝不可。”
黄文炳虚谢后道:“盗匪劫货无非是为了求财,他们需要把物品换成银子,大人可派捕快到各市集商铺巡查。查到可疑地点不要打草惊蛇,放长线钓大鱼,暗中埋伏,抓住时机,一次撒网,大鱼小虾皆尽捕获,案遂告破。”
“通判有所不知。”
蔡九见黄文炳之言无建设性,略带遗憾道:“此计我已用过,但贼人劫持的货物音沉大海,不见市面出售,亦不见囤货之地,故无从下手。”
黄文炳笑道:“大人已惊蛇,货物怎么浮出明面。不才若猜得不错的话,大人派的许多捕快肯定是着公装,大摇大摆在市场搜查。试想贼人怎能拿出赃物配合大人破案呢?”
蔡九一听有理,忙问道:“依通判之意,该如何搜查?”
黄文炳道:“大人可假意放松,暗中派便衣查访,贼人必认为州府已松懈,便急于将赃物脱手,那时候就是大人的机会。”
蔡九连称好计,随后又叹气道:“可惜远水不解近渴,计策虽好却无法解燃眉之急,群臣会以此事攻击父亲,说不上父亲为大局会丢车保帅,将我下放。”
黄文炳道:“这事好办,大人可买通一死囚,许以财物给其家人,称其为盗匪,砍头上报。然后来个拖字诀,说其余贼匪正在追捕中,不就解决了么!”
蔡九大喜道:“解决眼前事,必定请父亲为通判复官,蔡九绝无食言!”
黄文炳起身躬身答谢,眉开眼笑道:“那就有劳大人了,小可以后为大人排忧解难,唯大人马首是瞻。”二人笑得跟花儿似的。
………………………………
第112章朝廷的笑话,却是清风山的佳话
清风山服装厂终于生产出第一批时装——旗袍。
侯健根据宋江的描述,设计了图纸,宋江再对着图纸指指点点,把前世自己了解旗袍的特点详细说明。侯健不断的改进,宋江终于对他设计的旗袍满意了,所以服装厂首次小批量的生产了旗袍。
看着文艺兵穿起这些服装,宋江顿时有些沮丧。本以为会欣赏到像《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那种带着落寞、凄迷,在花色各异的旗袍下,淋漓尽致地展现的万种风情。但女兵们没见过世面似的,相互叽叽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