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涅槃-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长的炮管从正中央伸出,其整体造型和当前在各国中都颇为流行的多炮塔坦克迥然不同。

    方彦目光微眯。面带喜色的打量着面前这辆在外观上已经和t…44神韵颇似的新式战车。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他理想中的初代坦克终于在他的大笔资金投入下,由自家旗下的大众汽车厂造出了样车。眼前这辆坦克的硬指标完全符合了他的要求,在满足重量轻便、结构简单的基础上。将火力、防护、机动三要素完美的结合在了一处。而这型名为“山猫”的坦克的出现,正是方彦准备让自己家族与6军展开接触的一个契机:他要让6军的高层看到,布罗姆家族并不只是属于海军的造船厂,在6战武器方面,自己家族也同样值得他们需要和信赖!

    咫尺之外,几名身着6军军官制服的男子。也正在对这辆造型前卫的战车指指点点――他们便是6军派来观察这辆样车的实地测试成果的人员了。而在这些人当中,一名圆脸的中年少将让方彦格外关注。尽管此人是他生平见,但那副和锉刀之神serb有八分相似的个性五官,却使得方彦当即就判断出了他的身份:其正是在两年前就任德国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

    “波尔舍博士,这辆坦克的战斗全重真的只有12吨么?”尽管在报告书上已经看过许多次了,但当古德里安亲眼目睹这辆坦克上装备的是5o毫米l4o的加农炮的时候,仍是忍不住满含怀疑之色的对身旁的瘦弱工程师问道。要知道在1935年初启动的3号坦克研项目中,6军军械局就以技术难度太高为由,否决了古德里安要求为其装备5o毫米火炮的强烈意愿,只是预留了日后将37毫米火炮换装成5o毫米火炮的空间――而3号坦克在实际立项时,就已经是18吨的重量级选手了。此刻,古德里安看到的这辆样车几乎颠覆了他的认知;他实在想不明白,这门大炮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才得以装上这么轻量化的一辆战车?

    “将军,这辆坦克的确是12吨重,这还是我将4名成员都算成75kg的结果。”尽管心中对自己作品的实地表现同样无法笃定,但在涉及到重量方面,波尔舍仍是显得态度活跃,信心十足。他顿了顿,而后又道:“实际上,这辆坦克的成功减重,约纳斯少校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他建议我将变器放在车体前部,并提出了好几个能让车体内部设施布置得更加紧凑合理的创造性方案。如果不是他的辅助,我绝对没有办法将这辆坦克的车体高度压缩到仅有1米的程度,而它的战斗全重也必将会因为防御面积的大幅提升,而出现无法遏制的恶性上浮。”

    听得波尔舍的话语,古德里安难掩震惊之色的看向另一边的俊逸青年;他原本以为对方仅仅是做为家主幼子的身份,在休假期间顺便帮助其父视察工厂,却丝毫未曾料想这颗海军中的新星,竟然也是坦克设计团队中的一员!见到古德里安那如同撞上鬼了的神情,心中无奈的方彦只得在行过军礼后,将当初对波尔舍说过的话再向古德里安复述一遍:即坦克原本就是海军明的武器,而即便是展到今天,这种6地巡洋舰和海军战舰仍旧拥有相当多的互通领域。

    在古德里安那仍旧无比疑惑的目光注视中,场上那辆编号为oo1的样车的准备工作也宣告完成了。四名成员相继从指挥塔和车体正面的舱口钻入坦克之内,动机也在一阵轰响间排出了淡不可察的丝缕轻烟。由于法本化工的煤变油技术只能有效产出汽油和航空燃油,却无法实现柴油的大规模量产,出于燃料供给层面的考虑,这款新型坦克便仍然采用的是技术成熟可靠的汽油机。不过在空间占用和自身重量上,小功率的汽油机并不比柴油机来得逊色,除了无法外挂副油箱、和在被炮弹击中油罐时会成为打火机之外,该型坦克的其他指标丝毫不会逊色。

    “这辆坦克的机动性很不错啊!”目睹样车爬上一个土坡的流畅过程,古德里安的灰褐眼眸中忍不住露出了明亮的光芒。将这一情形收入眼中的波尔舍,当即顺势向他陈述其中的缘由:虽然这辆坦克采用的是一台16o马力的动机,输出功率并不出色,但得益于其仅仅12吨的体重,这便使得它的推重比过了13马力/吨,即便是越野时仍旧拥有2okm/h以上的傲人度。如果是平整的公路,那么它的度则能达到4okm/h之快。而该型坦克的内油储量也让古德里安感到满意,2ookm的公路行程,足可使它完成自己意想当中穿插包围的闪击任务。(未完待续。)

    。。。
………………………………

第128章 产业收缩

    红日冉冉,白云飘飞,编号为oo1的样车接连跨过半米高的垂直障碍,和近一米宽的深壑壕沟;虽然在通过泥泞地和涉水时出现了抛锚熄火的情况,但在场众人的脸上却仍旧充满了欣喜的笑容。壹看书・1?k?an?s?h?u?・c?c?对于一辆刚刚造出的试验样车来说,它的表现已经是足够出色了。当波尔舍等技术人员将自己看到的、和将车组成员在驾驶中反应的情况一条条详细记录下来之后,身为总设计师的波尔舍随即做出了保守却乐观的判断:在今年之内,这款坦克就能消除所有影响其使用的技术缺陷。

    至于接下来的射击试验,就是这辆样车表演的舞台了。凭借优良的光学观瞄设备、和加农炮的平直弹道,炮手的射击相当精准:对于6oo米外一英尺见方的标靶,其炮弹命中率几近1oo%。而在穿甲能力的测试中,这款海军炮以656m/s初射的2。1kg标准弹丸,在5oo米的距离上击穿了呈3o度设置的43毫米钢板,比起此刻连影子都还没见到3号坦克所计划装备的37毫米l45火炮提升了5o%。至于榴弹威力,这款5o毫米海军炮更是后者的将近4倍,其优势已然大过了天去!

    而在装甲上,大众公司的这型坦克同样凭借低矮的车体,和倾斜装甲所带来的巨大加成,而完全碾压了吨位比自己大一个级别的潜在竞争敌。其车体上的3o毫米大倾角装甲,在76毫米炮弹面前等效于73毫米的垂直防护,即便是面对t…34/76,也能在相当距离上保证车体上的安全。炮塔正面则是6o毫米的垂直装甲,同样具备强劲的抗弹能力。车体和炮塔侧面装甲则为3o毫米垂直,对于以一定角度射来的小口径炮弹、和反坦克枪的直击,都能起到有效的防御。?要?看书・1?k?a书n?shu・cc

    “3号和4号坦克的研项目可以被叫停了。”在亲自爬进样车内体验了一番之后,古德里安神情凛然的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辆坦克的内部空间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狭小拥挤,除了以半躺姿势控车的驾驶员、在换挡的时候比较吃力之外,四名成员都具备完成自身工作的有效空间。相比之下。3号坦克登时就成为了根本不堪一提的渣渣,继续研下去已经失去了任何必要。至于4号坦克,虽然6军准备在它上面装备75毫米火炮,但那却是用来支援步兵的短管货;从重量和炮塔空间上来看。当前这辆样车就直接能把5o毫米l4o火炮换成75毫米l24!

    看着方彦那张神采奕奕的微笑脸颜,古德里安忍不住感到了几分不真实的恍惚:被6军寄予厚望的3/4号主力坦克的研项目,竟然在刚刚进行了一年出头、各竞标商连样车都还没制造出来的阶段,就被另一家横空杀出的企业给中途截断了。甚至就连目前刚造出样车不久的2号坦克项目,也同样可以以流产宣告结束:大众公司的产品只比它重了2吨。火力和防护却有着天地般的悬殊!

    在来试验场之前,古德里安并不认为大众公司推出的这辆战车会有多么出彩的表现;毕竟它的重量与火炮间的关系是那么的不成比例,其样车出现的时间还比同行至少提前了半年。然而现在他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有依托技术革新的奇迹出现。难道真如眼前青年所说,只有海军才能真正造好这种原属于他们的6地兵器?布罗姆家族的产业或许也并不只限于满足海军的需求,自己麾下的装甲兵建设,也同样需要仰仗于他们研的精良战车的提供!

    “将军阁下,布罗姆家族一直都盼望能够和光荣的6军展开深入合作。壹??看书ww看w?・1?・cc”看到古德里安那略带复杂的注视目光,方彦面带友善的展颜微笑道,“如果我们能够在武器装备上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双方的展,更能推动德意志力量的迅增长。相信我们之间一定能有一个美好满意的将来。”

    离去的古德里安没有让方彦失望。很快的,6军就宣布大众公司的山猫型坦克被列入他们的采购项目,并派出人员对大众汽车厂的硬件情况展开全方位的勘察。眼见华渐生的鲁道夫,又因为这份项目的开辟而变得忙碌起来,方彦不由得提出了将此刻仍在苏联经营造船厂的弗雷亚召回国内的想法。除了能在家族企业上对鲁道夫从旁帮助的原因之外,自己这名长兄的安全情况也出现了隐患。

    从1934年11月起,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就以基洛夫被刺为借口,对凡是不利于自己建立起如皇帝般绝对统治的党员群体,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空前清洗。数以万计的人被苏联内务部门以“帝国主义走狗”和“反动阶级敌人”的名义屠杀枪决。每天都有大量的处决令从克里姆林宫的独裁者手中签而出。虽然联盟造船厂得到了德国驻列宁格勒公使馆的庇护,但仍是无法保证那些贪狠如狼的内务警察,会永远对这个近在咫尺的“资本匪巢”驻足却步!

    根据方彦的愿想,是准备将自己家族在苏联的这个分支完全抽回。时至今日。联盟造船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不仅在大萧条期间保持、甚至是充实了自身家族的经济实力,更成功地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将苏联武装力量的展重心从6地向海洋予以了明显的倾斜。相比于历史同期的阵容,此时的红海军多出了3艘战列舰和6艘重巡洋舰;这使得其纸面阵容甚至过了意大利,成为排名第五的海洋强国。而在造船工业上,苏联也较历史位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得益于联盟造船厂的有偿技术输出。苏联国营的造船企业此时已经具备了**建造1。4万吨重巡洋舰的能力,距离建造大型战列舰,也就是增加舰宽和型深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作为先驱者的联盟造船厂抽身退出,好大喜功的独裁者也必然不会停止涉足海洋的美梦。而海军的氪金大建则必然意味着6军的痛苦和窘迫。在这9艘共计18。5万吨大型战舰建造的7年中,苏联就有过1o亿美元国防经费与6军失之交臂;而这些军舰的养护、和新式军舰的续建,还将在今后的时间里耗费大量的国帑,进一步削弱苏联6军的兵员数量和武器装备。一俟德苏战争爆,从武器装备到人员素质都奇差无比、其属性几与昔日帝俄部队无异的苏军,拿什么来抵挡德国6军那一记惊天动地的雷霆猛击?

    至于家族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方彦也仔细思考过了。随着希特勒的执政,联盟造船厂的生存环境已经比十年前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希特勒的**产主义立场之坚决激烈,在整个欧洲似乎只有英国的丘吉尔能够相比,这使得德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变得空前尖锐,而这必然会影响到联盟造船厂的订单收益。

    此外,随着《英德海军协定》的签署,压制在德国身上的军事限制也被完全摧毁,这使得德国再不需要在苏联国土上进行武器研制,这进一步拉大了新德国与苏联的裂隙。今年《法苏友好互助条约》的生效,就意味着德苏友好关系的正式终结。即便是联盟造船厂仍旧在列宁格勒开下去,苏联海军也很难再将自己的国之重器委托在这家德国企业的手里,而前者的赢利也将无从谈起。

    在方彦的劝说下,意识到国际形势已经变化的鲁道夫,也在一番沉思之后认可了幼子的意见。他立即向远在列宁格勒的长子出电报,让后者做好带领全部己方人员和设备撤回国内的准备。如果苏联海军不愿意自己将造船厂搬空,那么就将船厂卖给苏联海军。方彦忽然现,鲁道夫的这个将船厂卖给苏联人的策略是最好的局面,自家不仅能利用苏联官场的集权**、在这份买卖中狠捞一笔,而且还能给对方留下一个雄厚的造船底子,让苏联继续沿着大海军的道路前进。

    而让方彦没想到的是,自己家族这次正常的产业收缩,竟然还连根带土的拔出了众多苏联的核心技术人员。由于联盟造船厂已经在苏联扎根了十几年,当前所有在厂内工作的苏联工程师,几乎都与德方人员结下了密切的联系,其中尤以造船和航空领域的骨干最为居多。现在看到德国同行们准备回国撤退,这帮苏联工程师当即吓尿:如果德国人走了,那么自己在内务部的逼供之下还有活路么?

    饶是这些苏联骨干没有丝毫叛国的想法,但在自己和家人都将被打成德国间谍、最终死无全尸的恐怖威胁下,他们也不得不咬牙做出了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抉择。即便是背井离乡成为异国黑户,也要远远强过落在内务警察的手中!(未完待续。)

    。。。
………………………………

第129章 远东来客

    随着夏日的一天天临近,柏林奥运会的热烈气氛,逐渐成为了这片中欧大地的主旋律。??。??‘c?om在国社党当政之前,希特勒曾经对奥运会不屑一顾,并公开宣称应该坚决抵制这种劳民伤财的表面功夫;然而当他通过冒险、一步步挣脱强加在德国身上的枷锁的时候,他对奥运会的态度却生了18o度的大转弯。希特勒敏锐地注意到,这种国际间的体育盛会,能够对他的和平宣传起到极大的推助作用。尤其是在德国重整军备的动作已经大得惊人的当前,他更是迫切需要将周边近邻的紧张神经重新麻醉安抚下去,这样才便于他展开下一步的积极行动!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对国际奥委会频频伸出橄榄枝,并用他一如既往的和平蜜语,让后者做出了1936年奥运会仍旧在原定的柏林举行的决定。而为了向全世界展现出德国最好的一面,希特勒可谓是殚精竭虑:他不仅投入了足可建造一艘重型战列舰的资金,兴建了包括能容纳1o万人的巨型体育场馆在内的众多比赛馆,而且还大打文化牌,提出了别开生面、但却蕴含了无尽的美好和平意义的圣火传递。进入6月下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均已基本完成;站在浩大壮阔、宛若天阙神宫的奥运主场馆中心,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渺小卑微的感觉!

    与此同时,对犹太人和天主教徒的迫害也停止了。诸如“犹太人恕不招待”的牌子从公共场所悄悄摘下,全国都装出最规矩的态度。与苏联那基于人民的穷困疾苦、和施政的残暴苛刑,所做出的遮遮掩掩的丑陋姿态不同,同为****独裁体制的德国显得非常大方,欢迎外国人到自己国内的任何地方参观、旅游、和访问,除了集中营和军事设施之外――而后者在任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w?ww。‘

    来自英美等国的观察家和记者,对所看到的情况印象非常深刻:这显然是在希特勒领导下团结一致的一个快乐、健康、繁荣、和友善的民族,这与他们在报纸上读到柏林电讯时所得到的印象截然不同。甚至连在世界大战时期担任英国相的劳合?乔治,如今也来到柏林访问希特勒。他在离别时带回去对这位元大为倾倒的印象,并且公开称赞这位元是“一个伟人”。有眼光有决心解决现代国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失业问题,而这是英国仍在溃烂的一个创伤。

    看到这些亲历者的真切文字,民主世界的人们顿时对德国的看法大为改观:即便是他们对国社党的集权统治仍旧没有丝毫好感,但也变得至少是能容忍新德国了。不知不觉间。中欧大地上的局势再度随着希特勒放出的烟雾弹而缓和下来,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戒心大大消退,而这也正遂了希特勒处心积虑的目标期愿。

    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半个多月,柏林的各家酒店已经是热闹非凡:来自各个国家的体育代表团到此下榻,每天都可以看到运动员们在新的场地和环境中展开的熟悉性训练。与此同时。一些外国使节也跟随自家的参赛团来到这里,他们则肩负着政治甚至是军事上的使命,准备借助这场奥运会的契机、与东道主商讨合作的相关事宜。由于朝中有人的缘故,方彦很容易的就得知了这些来访使节的具体身份,而在这些人当中,他登时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关键人物。??。?‘

    “日本海军航空本部部长山本五十六?他怎么也到柏林来了?”看到名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方彦的瞳孔忍不住微微一缩。在他的记忆中,这名未来的联合舰队司令,可是日本军部中罕有的反对与德意结盟、反对日本实施对外扩张的“****”和“另类”;只是在国内右翼空前强大的势力压迫下,才不得不以偷袭珍珠港的方式执起了日本海军的战争权杖。按理来说。他是最不应该出现在德国的日本军方人物,可他的名字却在******提供的外使名单上赫然在目!

    心中疑惑的方彦随即联系了自己的同期战友费恩。成为上尉的他如今正在海军总部任职,身处中枢的他无疑会比自己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事务。两天之后,方彦就得知了这件并不算是什么机密的事件缘由:这名日本海军中将是来谈技术合作事宜的,他想从德国海军的手中得到俯冲轰炸机、和大功率飞机动机的完整技术。得知这一消息的方彦恍然醒悟。山本五十六乃是日本海军中最为坚定的航空派,他认为只有通过航空战力的有效运用、才能在劣势兵力下获得对美国舰队的海战胜利;而以日本远较欧美薄弱的航空工业基底,自行研出性能卓越的舰载机根本就是强人所难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必须寻求外国技术的援助。但由于当前日本与美英法等国的关系,已经随着伪满洲国的建立、和对中国日益展现出的侵吞野心而变得异常对立;为了确保能够得到迫切需要的技术,身为航空本部部长的山本只能来到他并不青睐的德国。以寻求技术上的帮扶。想到这里,方彦突然灵光乍绽:自己也正巧有东西要从日本人身上得到,此次山本的到来,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筹划的大业送上了一份绝佳的礼物?

    一念至此。方彦随即自告奋勇的通过自己的上司,向总司令雷德尔提出了想要代表海军和山本会面的意愿。方彦称自己在航空领域颇为熟悉,完全能够和这名异国将领进行相应的交流。考虑到对方早已通过那本《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而名震业内,绝非是普通的少校,雷德尔便答应了方彦的请求。为了防止年轻的方彦被身经百战的山本在会面中迷惑,做出什么过于让步的承诺。雷德尔还专门将自家所能接受的底线仔细告诉了他,并对他在会谈中的各个步骤都予以叮嘱。

    面对雷德尔的关照态度,方彦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他可以感受到这名6o岁的长者对自己是真心信任和倚重,想要在其执掌权力的任期内尽可能提携后进,为海军的展壮大创造宝贵的人员财富。相比之下,自己同元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离开海军总部的方彦深深吸气,决心要将这趟使命圆满完成;凭借基于穿越者的全图认知,他完全有把握在谈判桌上对山本五十六占尽先手。

    阳光炽烈,蝉鸣嘶切,位于柏林威廉大街的一家公馆包间里,军服整洁的方彦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怡然自得的品味着杯中的浅绿香茗。感受到这份淡杳的茶香,方彦心中忍不住情绪复杂的暗暗一叹;穿越到这个位面近二十年,早已成家立业的自己,在忙碌充实的生活中都快忘却了这份属于故国的独特神韵。

    咫尺开外,一名黑黄肤的中年男子正和方彦相对而坐,他的身形在方彦面前显得颇为矮小,整整一个头的差距使得他即便是在座位上、也必须仰头才能和面前的俊逸青年正面注视。然而在他那张普通的面容上,流露出的却是凝实干练、而又锋芒锐利的迫人气质;这使得任何与他对视的欧洲人都忽略了他的身形,并必须用全神贯注的精力对他施以十二分的重视。

    “山本将军,这家公馆的保密性是整个柏林最好的,现在窗户已经被关上,我们今天的谈话不会有第三个人听到哪怕是一个音节。”方彦收敛心神,用清晰的英语对面前的日本人说道。他知道山本五十六曾经在美国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驻美武官,而自己也因为长年阅读文献、钻研技术的缘故,对英语早就有了深厚的造诣。正是由于他们在语言上不存在直接交流的障碍,方彦才决定单刀直入、直接从这名未来的联合舰队司令身上着手。

    山本五十六微微点了点头,平静的神色一如他刚刚走进房间时的脸容。以自己即将和他商议的话题而论,有限的保密仍是十分必要。对于德国海军竟然只派出一个区区少校来接待自己,自尊心乎常人的山本却并没有感到愤懑和恼怒;因为他曾经阅读过这名青年所写的两篇著作,并对其中闪光的理念精义给予了绝佳的赞誉。尤其是对方所写的后一篇《海空时代》,更是让身为航空派的他感觉仿佛找到了同道知音。得知是方彦前来与他会面,山本心中甚至有几分喜悦:除了能见到这名令他欣赏的业界俊彦之外,对方的青年之龄,也给了他在谈判交流中能够囊括更多利益的潜在机会!

    看到眼前之人那不动声色的神情,方彦心中不禁泛起了细微的冷笑;很快的,自己就要让企图前来空手套白狼的日本人付出最肉痛的代价。(未完待续。)

    。。。
………………………………

第130章 氧气鱼雷

    “舰载航空兵是决定未来海战胜负的关键核心。”受日耳曼文化熏陶影响7年的方彦,已经没有了那份婉转和含蓄,而是直接就将最核心的议题摆到了对方的面前,“如果贵国想要在这一至关重要的核心领域获得我方的技术援助,那么就必须要付出令我方足够满意的对等代价。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合作的基础。”

    山本五十六的心情有些阴郁,他实在不习惯对方这种一上来就提条件的谈判方式:眼前青年的话语直接就将自己的回寰余地几乎完全封死,只剩下了宛若买菜似的讨价还价的步骤。而如果要绕过对方所代表的德国海军、直接同德国的飞机制造厂商展开合作的话,却又是根本无法办到的事情:随着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渐兴起,资本家的眼睛里只有金钱没有国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西方世界的很多关键性技术,此时仍旧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但谁要是不经过政府和军队的许可就擅自转让,其后果对于这个企业而言将是毁灭性的

    又经过一番试探之后,山本五十六只得放弃了用盟友情怀和需求,来空手套白狼获得技术的打算。对方那仍凭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却始终毫不动摇的态度,几乎可以肯定是受了德国海军或是政府当局的授意,摆明了就是要和自己谈条件来的。他有些不甘心地呼出一口气,用最后的努力说道:“如果贵方坚持要进行技术交换,那么这真的是有些强我们所难了。日本是后继的工业国家,钢产量在924年才突破00万吨大关,我们有什么东西是能够被贵国看上眼的”

    方彦脸上忽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其表情转变之快让山本五十六忍不住怔了一怔。一丝不详的感觉在他的心中升起,直觉告诉他接下来会有不妙的事情要发生。片刻之后,方彦笑容不减,用平润的声音悠然开口道:“山本将军,贵国目前正占据着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的宝座。其中当然会有许多技术,需要值得遭受凡尔赛和约压迫了整整6年的德意志海军吸纳学习。比如说,贵国那种用纯氧作为助燃剂驱动的鱼雷,就是德意志海军所非常感兴趣的东西。”

    听得方彦的最后一句话。原本正常的山本五十六瞬间宛若被雷电所劈:惊骇、震异、惶乱、愤怒种种情绪,骤然如同洪水决堤似的充斥了他的心里。不过出于身经战阵的军人本能,山本几乎是在这些负面心绪爆发的那一刻、就用自己坚卓的意志将它们强行按捺了下去。他深深吸气,竭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至于出现异样:“用纯氧助燃的鱼雷这种东西曾经有许多国家研发过,但无一不因为燃料接触过高浓度的氧气发生爆炸而宣告失败。我们日本倒是想拥有这种武器。但始终无法克服这个最基本的障碍;不知道贵方是从哪里听到这种完全无中生有的消息,说日本已经拥有了这种违反物理学定律的东西我不得不提醒贵方,如果将来在报道上出了偏差,你们可是要负责的。”

    “怎么,山本将军难道是因为每天工作太过忙碌,竟然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方彦似是不胜惊讶,然而他嘴角所噙着的一丝讥讽的笑容,却是完全展露了他此刻真实的内心。看着咫尺之外那张肌肉抽搐的脸,方彦不紧不慢的微笑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请允许我来提醒一下您好了。”

    “早在大正6年。也就是96年,贵国就启动了氧气鱼雷的研发项目。由于无法解决纯氧在燃料混合后的点火爆炸问题,研究一直断断续续,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5年后的昭和6年,贵国终于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契机:由东京大学的长井教授发现,如果在点燃雾化石油之后再吹入纯氧,虽然会诱发极为剧烈的燃烧,但却不会发生爆炸。经过大八木静熊技术少佐及其团队的研究,这份实验室中的现象终于在3年前的933年初结出了硕果:由于那年是贵国神武纪年的2593年,因此这种新型鱼雷也被命名为93鱼雷。”

    方彦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继续神色自若的道:“相比于普通的热动力鱼雷,口径为60毫米的93鱼雷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拥有远远超过前者的卓越性能。它能以50节的极限速度航行2万米之远,有效射程甚至比战列舰主炮还要惊人;而得益于采用压缩纯氧所带来的空间结余。它的战斗部装药量达到了恐怖的490kg,是同口径下普通鱼雷的2倍,几乎没有任何军舰能抵御它的攻击。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93鱼雷发动机的燃烧介质是纯氧,这使得它在燃烧之后的气体产物中,除去了氮气等不参与化学反应的杂气。只剩下了易溶于水的二氧化碳。而正常的鱼雷航迹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氮气等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产生的气泡;93鱼雷在航行途中几乎完全没有雷迹,大大加强了它的隐蔽性和命中率。”

    “从去年月起,贵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就开始全面装备这种新型鱼雷。由于其口径相对于潜艇和飞机来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