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年之后才降低到德国水平,这使得希特勒找到了反守为攻的机会。10月14日,希特勒向全世界宣布:由于其他大国在日内瓦不肯给予德国平等待遇,德国立即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与此同时,希特勒宣布解散国会,把他的退出日内瓦会议的决定交付全国公民投票来认可。
毫无疑问,这是希特勒的一个极其大胆的冒险。如果法波捷比4国联合起来对德国实施军事惩罚,那么希特勒的政权眨眼间就会灰飞烟灭。但是,这个前奥地利流浪汉的过人之处在于,在一个很长时期里,他对国外对手有多少胆略就像他当年对国内对手的估计一样,了解得极其到家,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胜利的协约国由于分歧太深刻、感觉太迟钝、眼光太短浅,以致不能了解莱茵河对岸所发生的事情的性质或者方向,因此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未完待续。
ps:猴年已至,作者恭祝各位书友新春愉快,阖家幸福
。。。
………………………………
第112章 纵横捭阖
1933年11月12日,德国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全民公投:上月希特勒刚刚宣布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为了抹去自己在国际上悄然显现出的毫无诚意、狞相毕露的负面端倪,希特勒决定借民众之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在投票的前夕11月11日,德高望重的兴登堡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支持希特勒:“明天你们要表现出坚决的民族团结和对政府的支持,同我和国家总理一起拥护权利平等和光荣和平的原则。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已恢复了德国的统一,而且在上帝的帮助下能够维持德国与世界之间的公平权益。”
在经过了15年的挫折失望、和对战败后果怀了15年的愤懑不平以后,德国人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合格选民之中约有96参加了投票,其中有95赞成德国退出日内瓦会议。至于赞成国会中的单一纳粹党候选人名单的则有92。甚至在达豪集中营中,被拘的2242人中有2154人投票赞成那个把他们拘禁起来的政府毫无疑问,希特勒的反抗协约国之举,是得到了德国人民压倒性多数的拥护。这不仅让他的独裁政权变得更加深得人心,也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一个意志坚决、不甘压迫的统一德国,让协约国意图展开的一系列制裁都变得失去了底气
不过,如果谁认为这就是希特勒全部的外交政治手腕,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
公民投票后3天的11月16日,希特勒主动邀见波兰新任大使约瑟夫利
普斯基。经过半天的会谈,双方旋即发表了联合公告,称德波两国政府一致同意“用直接谈判的手段来解决两国共同有关的问题,并且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在相互的关系中放弃使用武力”。消息一出,包括德国在内的全世界尽皆大为震动。
在德国人的心中,波兰是甚至比法国更为可恨和更受卑视的敌人。他们认为,凡尔赛和约缔造者的最不可饶恕的罪过,便是用一条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隔绝。成立但泽自由市、和把波兹南省及一部分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割让部分的居民虽然是波兰人占优势,但是自从150年前瓜分波兰以来一直是德国的领土。即便是在对西方唯唯诺诺的共和国时期,也没有一个德国政治家,愿意把波兰对德国领土的占有看成是永久不变的事情。
昔日主张与英法合作的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压根就不愿考虑同波兰签订东方洛迦诺条约,来补充同西方签订的维持疆域不变的洛迦诺条约。国防军之父、和共和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决定者西克特,也早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他又说,消灭波兰。“必须是德国政策的基本动力之一波兰灭亡以后,凡尔赛和约的最坚强支柱之一法国的霸权也将完蛋。”
然而精明聪睿的希特勒,却是从中看到了与波兰暂时虚以委蛇,所将为自己带来的巨大现实利益。其一,由于宣布放弃用武力来对付波兰,他就能够加强他的和平宣传,并且减轻由于他突然退出日内瓦会议、而在西欧和东欧所造成的疑惧。其二,由于诱使波兰人同他进行直接谈判,他就能够绕过国联、并且削弱这个自己退出了的组织的权威,打击国联的“集体安全”概念。其三。德国与波兰的靠拢,将沉重打击法国在东欧的联盟关系;而在这种联盟关系中,波兰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堡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波兰因此脱离了同法国的联盟,那么今后德国就能放手将其解决、而不至于引起与法国的直接战争。
1934年1月26日,德国与波兰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尽管这个举动在德国国内并不得民心,但希特勒认为独裁体制优于民主的就在于:如果从长远来看能为国家取得更大的利益,那么即便是违反多数人的意愿,也是可以暂时执行而不引起内部吵闹。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德国不仅化解了因退出裁军会议造成的不利影响,更极大拆散了小协约国之间的联合关系。
冰花剔透,晨光明丽。位于汉堡市中心的一幢肃穆雄峻的别墅式建筑内,回家休假的正拿着一份崭新的柏林日报,在早餐桌前阅读着当天的信息。希特勒与波兰大使握手的照片被刊登在醒目的首页,下方则是御用文人所撰写的满含和平、合作、共赢等词汇的花团锦簇的报道。由于国社党已经完全掌控了德国的新闻媒体,这件事情没有丝毫的负面评价见报,纵然是德国民众心中对此并不如意。但在这众口同声的宣传基调面前,其意识也在潜移默化间发生了。
咫尺之外,西尔维娅正像一只温驯的猫咪般将螓首斜倚在方彦的右肩,翠绿色的晶莹明眸中笑意盈盈,流溢出满满的喜悦和甜蜜。去年初夏,从罗马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她终于结束了近10年的异地分隔生活,来到汉堡和恋人朝夕厮守了。与几年前他们结婚时相比,如今的西尔维娅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她的容貌和身躯都彻底褪去了青涩,变得如同舒张绽放的寒梅蔷薇一样娇美明艳;就连她的气质也在数年的音乐熏陶下变得清灵温婉,好似山涧溪流、冰谷幽兰。
看到整个人脱胎换骨、几乎成为完美女神的西尔维娅,方彦心中的爱意已经像春洪决堤,根本不受限制的泛滥奔流。而她那张清丽玉靥上所与生俱来的几分柔媚之意,则是将那份凛然不可侵犯的高贵圣洁变成了魔女的妩媚诱惑,这让长期呆在军队里服役的方彦,在面对西尔维娅时根本没能有丝毫的把控力。在方彦日夜不辍的辛勤播种下,西尔维娅很快就在几个月后的初秋出现了细微的反胃异样,当医生将检查结果告知他们之后,二人都感到了近乎眩晕的强烈幸福。
时至今日,西尔维娅原本平坦光滑的小腹早已明显隆起,为了确保她在孕期内平安无虞,鲁道夫特意雇佣了能组成一个足球队的保姆和医生,24小时守候在她的身边。不过,西尔维娅却还是对方彦有着无与伦比的。当方彦休假回家之时,她总是会抛开鲁道夫请来的那些护理人员,而选择黏在爱人的身边。
“亲爱的,你在看些什么呢”眼见方彦长时间注视着手中的报纸,西尔维娅忍不住将头探了过来。方彦轻抚她滑软光亮的如瀑金发,将报纸的角度转到了她的面前,微笑说道:“希特勒总理和波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了。他可真是眼光独到,一下子就将当前对他不利的国际局面瞬间翻转了过来。”
西尔维娅凝视着报纸上的文章,妙目当中有明亮的光芒不断闪烁;和方彦相恋十年有余,她也完全能用德语进行交流、并阅读相关的文章了。而作为老齐亚诺的女儿,西尔维娅也无疑在耳濡目染当中积累了相当不俗的国际政治功底,经过方彦一番简单的解释,她顿时就明白了这其中的精义和关窍。
方彦呼出一口气,轻叹道:“仅仅一年的时间,希特勒总理就完成了之前共和政府15年都没能做到的激昂宏图。他消灭了一切其他党派,以他的个人独裁来代替共和国的民主;摧毁了邦政府和它们的议会,让德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统。此外,他还让德国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宣布德国坚持享有大国平等待遇。他这所有的成就和行动,都是得到了德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这在昔日的民主政府时期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几年之后,希特勒总理必将成为整个欧洲最瞩目的焦点核心,属于他的时代很快就将彻底到来。”
“亲爱的,既然德国和波兰都能缔结和平协定,那么为什么不能和意大利达成友好条约呢”西尔维娅将目光从报纸移到了方彦的脸上,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嫣然说道,“我父亲今天虽然退出了罗马的一线政坛,但他对贝尼托叔叔的影响仍旧是无可替代,而你和你的家族,也与德国新总理希特勒有着极为亲密而深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两家能够共同出力,必将能推动双方政府的接触和缔约。说不定,我们还能因此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扬名于欧洲乃至全世界呢”
听得西尔维娅的最后一句话语,方彦不由得哑然失笑。他将琼鼻轻哼的妻子轻轻揽入怀中,双手轻车熟路的环上了她纤细柔韧的柳腰。感受到那份沁人心脾的清幽体香,方彦却忽然浮现出了一个念头:或许自己真的可以利用和齐亚诺家之间的联姻关系,促进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进程。未完待续。
。。。
………………………………
第113章 复兴
与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虽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与意大利一样,都是独裁**的法西斯国度,但两国之间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出多么亲密的电波。壹??看书ww看w?·1?·cc
在希特勒的眼里,意大利是协约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与英法有着紧密的往来;虽然其在地中海内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但却并没有因此展到与法国剑拔弩张、尖锐对立的敌对地步。而对于墨索里尼来说,他对希特勒的当政也没有世人想象中的那般热忱:因为希特勒执掌的是一个工业和经济潜力都远高于意大利的国家,而这无疑会使得希特勒能有极大的可能取代自己、夺走世界法西斯运动领袖的“桂冠”。
历史上,直到1935年,德意两国才出现了相互靠拢的一丝契机: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亚的行动,极大破坏了由英法主导的东非格局;而次年爆的西班牙内战,也令积极派兵干涉其中的意大利、与英法间的罅隙变得难以合愈。在对外扩张的共同需求下,两名独裁者终于在波云诡谲的欧洲角逐中走到了一起,并于大战爆前不久的1939年5月,签署了防御性质的军事同盟条约。
然而在当前的这一位面,情况无疑较历史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方彦的推动下,布罗姆与齐亚诺这两个分属两国的卡塔尔巨头,早已经被巨大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连系起来;再加上它们在各自政府当中的崇高地位,已经足可影响到两国的经济决策——而这无疑能为两国的靠近创造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一旦德国与意大利的蜜月时间能够提前,必将大幅改善德国在外交战略上所面临的格局;而方彦也能更容易的干预意大利海军的建设,将其历史上并未出现的航母送上船台!
目前被意大利政府视为掌上珍宝的利比亚油田,就是拉拢德意关系的重要纽带。一看书?·1?·cc等到这个由布罗姆家族控股达到4o%的企业,在1938年完成第三期大规模扩建之后,其每年的石油产量将飙升至惊人的8oo万吨;本身严重缺乏石油的德国,必定不会放过这个能大幅缓解国内油荒、节省外汇的机会。而在造船、汽车、航空等领域,两个家族也存在广泛而深远的合作,为了维系与彼此间的关系和利益。两个巨头家族自动就会向各自的政府传递相应的合作信息。
“德国和意大利很快就会订立盟约的。”方彦将西尔维娅浮凸曼妙的香软娇躯又搂紧了一些,在她精致柔软的耳畔轻语道,“即便是我们不干预领袖的决策,德意两个国家也会因为我们两家之间的关系而逐步走向联合。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促进彼此家族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等到两国之间有了足够多的共同利益,那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自然而然的就会订立同盟。”
被方彦这般搂入怀中在耳畔亲昵吹气,心中甜蜜欢喜的西尔维娅登时将国家之念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她向方彦露出了一个灿烂夺目的亮丽笑靥,柔声道:“亲爱的。我已经能感受到我们孩子的韵律和呼吸了。现在距离他出生只剩下2个多月,你也应该开始考虑为宝宝取一个名字吧?”
方彦微微一怔,明亮深邃的眼眸里也有柔情和喜悦悄然闪动:经过十年养成的小萝莉终于长大、并怀上了自己的骨肉,没有什么能比这份沉淀的幸福更令人沉醉了。壹看?书·1?k?a?n?s?h?u·cc他轻轻解开妻子身上的宽薄**,露出凝脂白玉一般的娇嫩肌肤,虽然西尔维娅的小腹已经高高隆起,但在方彦眼中却是世间最为怡人的美景。
“我已经想好啦。”方彦将脸颊贴在西尔维娅隆起的小腹之上,在柔软滑腻中感受着那份和自己血脉相连的音韵和律动,微笑道,“如果他是男孩。那么就取名为埃里克;作为我们两个巨头家族的后裔,他绝对有资格获得‘永恒的力量、万世的君主’的美誉称呼。而如果她是女孩,我们就叫她爱莉……艾丽丝,我要让她像公主一样得到最优渥的呵护和宠爱,成为整个欧洲最闪耀的华菱晶钻。”
西尔维娅闻言笑靥如花,显然是对方彦的回答极是欢喜。她用玉手抚摸着方彦俊美秀逸的容颜,满含绵绵情意的娇声说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还想多生下几个宝贝,将我们的家变得更加充满笑语和欢音。你的孩子全部都要我来生,你的身体和心灵永远都必须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珍宝和奴隶。”
听得这番舒缓轻柔的话语。方彦心中却忽然一阵悸动,那张娇媚艳丽、蓝眸如星如水的秀靥从他的记忆中蓦地浮现而出,并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自己和琳娜同样有了夫妻之实,持续两个月的水乳交融足以使她怀上自己与她的情感结晶。此时。距离当初的别离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光景,而琳娜却始终杳无音信,仿佛就此从人间蒸了一般。想到琳娜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家庭而选择独自离去,方彦心中就忍不住充满了愧疚、怜惜、苦涩、和牵挂;也不知道琳娜的近况究竟怎么样了,自己昔日满足她要求的举动究竟是让她得到了幸福,还是给她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负担和苦楚?
“亲爱的。你怎么了?”西尔维娅敏锐地现了方彦的异常,不禁低声询问道。方彦倏地收敛心神,轻声道:“没什么,我只是忽然想起了我们二人走到今天所经过的漫长历程。”他抬起头凝视西尔维娅的双眸,神情柔眷的说道:“最后的这几个月,你就不要再到外面去玩耍了。作为补偿,我会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回家里陪你,你就安心等到4月中旬生下孩子的那一天吧。”
几天之后的1934年1月3o日,希特勒迎来了自己掌权一周年的纪念日。面对65oo万德意志国民,他满怀自信地宣布了自己这一年来宵衣旰食的努力功绩。去年高达6oo万人的失业大军,目前已经缩减了四分之一;国民经济全面探底崛起,工业总量和国民收入都较1932年飙升了2o%有余。尽管大量小企业主纷纷被卡塔尔巨头摧垮兼并、成为靠工资维持生计的普通中产阶级,工会组织也被摧毁、工人阶级沦为毫无自由可言的奴工状态;但无可否认的是,国社党政府比以往任何一个民主政权,都完整地兑现了自己要解决失业问题的壮语豪言!
在这番惊人政绩的有力支持下,德国民众对国社党独裁专政的担忧疑虑,很快就随着自己生活的改善而烟消云散了。一套印有腓特烈大帝、俾斯麦、兴登堡、和希特勒头像的邮票开始在德国国内飞风靡,下方的注释文字赫然是“国王奠基、宰相缔造、元帅守卫、士兵拯救”。希特勒这个昔日下士的地位,已然被提升到了与德国历史上震古烁今的巅峰人物们相比肩的境地;所有人都希望这名年仅45岁的领袖,能够在德国最危难的时候,成为拯救他们于水火中的神祇。
借助希特勒、准确的说是沙赫特掀起的这股复兴之风,鲁道夫掌控的集团企业也迎来了宝贵的展契机。造船厂、哥达航空工厂、和大众汽车公司所得到的订单,都较去年有了明显的增加,生产规模和获利总量也随之水涨船高。而除了民用产品的订单之外,德**方还向这几个同时具备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的精英企业,秘密下达了研军事装备的竞标命令:凡尔赛和约中严禁德国拥有的重型战列舰、潜艇、各型作战飞机、坦克赫然均在其列。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方违反条约的行动就已经是小动作不断,现在换了决心让德国恢复昔日荣耀的希特勒上台,德**方违反条约的举动更是变得激烈频繁了起来。
尽管对未来的德国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浩瀚大洋上的怒海争雄,但方彦仍是决定要为6军进行一场全方位的装备改良。其一,德国面临的6上压力同样远不能令方彦感到松懈,完成工业化的苏联将是一个郑重对待的敌手;如果再让德军用历史位面的武器去和他们血拼,必将因在东线战场上耗费靡巨、而影响到对西方大洋战场的物资供应。其二,方彦则是出于政治的角度考虑,如果自己能够借此赢得6军将领的好感和青睐,那么无疑是为自己家族增添了一个极具分量的友好势力,这对于今后家族可能的更进一步,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方彦实际上从近1o年前起就开始筹划了。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怂恿便宜父亲鲁道夫将家族经营拓展到如此之多的领域。而对于从哪些地方开始下手,方彦心中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谋划。(未完待续。)
。。。
………………………………
第114章 装甲绸缪
对于机械化时代的6军而言,坦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力量源泉。一看书?w?ww・1・cc这种集火力、度、和防护于一身的6战兵器,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热兵器时代以来的6战局面:机关枪与铁丝网相结合的堑壕防线,再也不能成为阻碍进攻方纵横突进的天堑障碍。在二战爆的头两年时间里,喷涂着铁十字标识的德国坦克,就是这颗星球上所向无敌的征服铁骑;它们带领着誓在复仇的德意志大军,以更胜昔日拿破仑军队的气势,如海啸狂澜般席卷过了几乎整个欧洲和北非的广袤地区。
尽管历史上的德国坦克已经是声名远播,诸如卡利乌斯、魏特曼等装甲王牌的表现更是永恒的传奇,然而从战争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支被无数后人称道传颂的装甲力量,却存在着触目惊心的缺陷和浪费。虎式、虎王、斐迪南等尖端战车制造工艺复杂、耗费资源靡多,根本不适合二战这个追求数量更胜于质量的时代舞台:虎豹系列在整个战争中的全部生产数量还不足8ooo辆,而美苏两国光m4和t…34就生产了近1o万辆,足足是前者的1o倍有余!
为了弥补坦克数量的不足,德国被迫大量生产突击炮这种似驴非马的廉价物品来填补空缺;到了战争后期,通常一辆四号坦克或是三号突击炮这类的**丝角色,要面对的却是5辆以上的敌军主力坦克。可以说,德国重型坦克所拥有的那一丁点质量优势,完全是建立在广大基层部队的痛苦之上的结果;而由于德国空军在后期的崩溃,这点可怜的质量优势还会因为空中打击而变得荡然无存!
有鉴于此,方彦早早就鼓动便宜父亲鲁道夫进军汽车领域,以求在未来的时日里能够顺理成章的参加坦克竞标,从而改变德军坦克在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科技树歪错情形。??壹??看书・1・cc那种片面追求单车性能、却造成了重量、制造工期、和资源耗费恶性上涨的情况必须被阻止,实现性能和数量的理想平衡,才是二战时代环境下的明智选择。而对于坦克究竟该怎么造,方彦也同样是胸有成竹:身为穿越者的他对历史位面上各型坦克的优劣都了然于心。并毫无悬念的在此当中汲取众长、选出了一条能够让德国装甲兵实力得到大幅飞跃的康庄通途。
提及二战当中最优秀的坦克,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苏联的t…34;这款经典之作奠定了后世主战坦克的构型,并以其惊人的廉价实用而成为了二战苏联装甲力量的绝对主力。相比之下,德国的黑豹、和美国的m4谢尔曼。都在它的面前黯然失色;前者45吨的体重依旧不适合战时的大规模量产,且可靠性也因为其较最初设计的大幅重而并不乐观。而后者的度、火力、防护、行程皆不如同吨位的t…34/85,否则也不会在面对德国虎豹坦克之时备尝无力之苦。
然而,苏联的另外一款坦克却因为并没有上战场、而被大多数人所忽视,那便是苏联在1944年底进行量产的新型中型坦克t…44。
历史位面的1943年。随着德国虎、豹两种新式坦克的相继出现,原本颇为可靠的t…34坦克的防护,在这些新式坦克的面前登时变得像缟素一般轻薄脆弱。面对这一不利形势,苏联军方急需让自己的坦克增强防护力,t…34的后继型号t…44由此应运诞生。一?看书ww?w?・1?・cc通过改用扭杆式悬挂系统、移动空气滤清器、横向布置动机等种种设计上的革新,t…44的防护实现了惊人的飞跃:其车体正面装甲从t…34的47毫米猛增至9o毫米,再加上高达6o度的倾角,在二战的环境下足可称得上是坚如山岳!车体下装甲厚度也同样是9o毫米,考虑到命中这个区域的炮弹不仅概率低、且本身就自带反向入射角,因此该处装甲的45度倾角也足可支应万全。
而在其他位置。t…44的装甲同样有着惊人的表现。它车体侧面的装甲厚度高达75毫米,已然是重型坦克的防御水平;炮塔正、侧、后三方的装甲也分别有12o、9o、和75毫米,比起同期入役的重型坦克is…2亦丝毫不落下风。在火力上,t…44装备了与t…34/85相同的85毫米l53火炮,如果不是被那拙劣的穿甲弹大幅拖了后腿,其火力原本也是能与德国虎式坦克相匹敌的强劲存在。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铺设了如此厚重防御的情况下,t…44的战斗全重竟然只有31。8吨,比起t…34/85的32。2吨还要轻了4ookg!这使得它在一台52o马力的柴油力的推动下,单位功重比达到了更胜后者的m/h的度在公路上飞疾驰。可以说,这就是一辆拥有重型坦克火力与防护的中型坦克,而这无论是在战场部署、还是后方生产上,都较重坦拥有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
尽管t…44仍旧存在一些白璧微瑕的缺点。例如横置的动机造成了传动系统故障率的居高不下,炮塔构型并不如次年服役的is…3的半卵型更利于抵御炮弹,内部成员空间也显得狭小拥挤,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款较以往坦克具有质的飞跃的非凡设计。后来生产了1o万辆的t…54/55系列主战坦克,正是以t…44为蓝本。将各方指标和细节都加以了优化之后的结果。与这款坦克相比,无论是美国的潘兴、德国的虎王、甚至是苏联自己的is…3,其在性价比上都被t…44远远越。
有基于此,方彦决定对t…44的设计手法进行全方位的山寨。尽管他并非是机械领域的专业工程师,但由于后世对这款旧式坦克的剖析文章早已是汗牛充栋,这使得方彦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之下,也明晓了建造这款坦克所需要具备的最关键几个设计要点。通过专业工程师的后续加工,方彦完全有信心,能让源自t…44这款经典坦克的同脉战车提前面世;只要有了t…44的吨位利用率,那么就算是子系统较原版有所差异,其最终造出的坦克仍旧能够横扫当代诸敌、成为传奇!
冰雪初融,树枝吐绿,1934年2月1日,方彦驾车穿过汉堡市内的高楼街巷,来到了位于城郊的大众汽车制造厂。在阳光的照耀下,工厂正门的巨型三v型标识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家汽车厂正是鲁道夫于1924年夏季创立:为了节省脑细胞、加之满足身为穿越者的恶趣味,方彦便提议以大众为名,并得到了鲁道夫的点头钦定。时至今日,尽管遭受了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但其仍旧保有两千多名雇员;在汉堡市乃至整个德国北部,大众汽车公司都有着远近闻名的优秀声誉。
由于前一天已经有了预约,方彦得以毫无阻碍的进入厂房,并顺利来到了技术总监斐迪南?波尔舍博士的办公室内。历史上,这名汽车领域的传奇工程师可谓是声名赫赫:这不仅在于他创立了经典的甲壳虫型紧凑型轿车、成为希特勒最倚重的国民轿车项目负责人,更在于他将电传动这一前时代的手法玩得炉火纯青,并以此在战争中设计出了虎p、和重量空前绝后的鼠式重型坦克。
在这一位面中,由于大众汽车的宗旨,和波尔舍展小型国民轿车的理想颇为相符;因此从戴姆勒…奔驰汽车厂中辞职的波尔舍,便没有像历史上那般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保时捷,而是选择了加入大众汽车当中。得知自家的汽车公司内竟然有这么一位顶级机械工程师存在,方彦真可谓是喜出望外,借助波尔舍的头脑,方彦完全有把握将自己粗略空旷的理念,在对方的图纸上变成具体的战车。
“波尔舍博士,我想您应该已经注意到6军重整军备的动作了。”见到波尔舍那略微有些疑惑的眼神,方彦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而是将自己的打算向这名业界顶尖人才全数道出,“由于遭到不公正待遇,德意志已于去年1o月退出了国际裁军会议;6军实力需要得到一个起码的扩充,冲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已经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虽然您是汽车设计师,但汽车和坦克在机械原理上本就存在极大的共通,不知道您是否愿意为6军设计一款坦克?”
波尔舍眼眸中流露出奇异的光彩,也不知是惊讶、犹疑、还是困惑。虽然眼前的这名青年是布罗姆集团董事长的幼子,但他却是早早的投身到了军队当中;布罗姆家族企业的日常运作,按理说与他已经没有任何瓜葛。除此之外,这名青年所投身的军种还是海军,而此刻他竟然要求自己设计供6军使用的坦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方彦的举动都透露着十二分的不寻常!(未完待续。)
。。。
………………………………
第115章 私货
面对方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