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涅槃-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您打算怎么做?”皮埃罗特默然片刻,而后出言问询道。利奥波德三世缓缓道:“现在继续抵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为了避免再遭受无谓的伤亡,我准备向德国发出停战请求。至于我和王室成员将留在国内,与国民共患难。作为国王,比利时人民赋予了我太多权利,现在该轮到我履行责任,陪同他们在战争的伤痛中前行,并努力从废墟中重建家园。”

    皮埃罗特吃惊地抬起头来,他万万没想到利奥波德三世竟会选择留下这条责任最重的道路。作为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利奥波德三世的国外存款足够让他和家人几辈子挥霍不尽,而如果留在国内,不仅要面对繁重的任务与工作,更要时刻承受被德国奴役欺压、成为傀儡的屈辱。或许利奥波德三世算不上是一名多么有才干的君主,但在今天的道路选择上,他却无愧于自己的誓言与光荣。

    “此外,我也要让英国人为他们的自私付出代价。”利奥波德三世眼眸中跳动着愤怒的光芒,毫不避讳地恨声说道,“英国人想把我们作为牺牲的炮灰,为其远征军撤退争取时间,我怎能这么轻易的让他们如愿?既然他们敢不声不响的把我们出卖,我就敢向德国投降,把英国远征军的后方全让出来!今天比利时绝不会再为英国流一滴血,我要让英国永远后悔自己的决定。”

    与英国王室这种纯粹的橡皮图章不同,比利时国王拥有很大实权:宪法规定国王就是军队的最高司令,有权发动或停止战争而无需经过政府同意。5月26日夜晚10时,比军副总参谋长德罗骚便作为特使进入德**营,向德军提出了停战声明。得知这一消息的希特勒欣喜不已,连连夸赞利奥波德三世“心怀人民,深明大义”,并要求比军立即无条件放下武器。在战场局势完全明确的今天,比利时人已经不可能再玩出什么把戏,投降是他们避免被灭亡的唯一途径。

    次日凌晨4点,比利时残余军队遵守国王的命令,在各条战线上向德军缴械。虽然比军士兵在向侵略者交出武器时显得痛苦而又屈辱,但当他们走进德军临时划定的战俘区域之后,却又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不管怎样,自己的生命算是保住了。而翻过今天这一页,自己又将迎来新的生活。持续17天的高强度战斗让他们变得疲惫不堪,相比于血洒捐躯的数万同袍,他们显然更加被命运所青睐。

    对于这些投降的比利时士兵,德军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人道待遇。因为在之前半个月内,比军的顽强抵抗给德军留下了深刻印象:面对极为悬殊的空中和装甲力量差距,比利时人没有丝毫退缩,其英勇无畏的表现比起德军最强的部队都不遑多让。如果不是联军主力陷入重围导致后援断绝,加上英军突然放弃阵地撤退,德军想要战胜比利时军队,势必将付出数倍于当前的代价。

    随着比利时的投降,北线战局再度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军穿过本属于比利时军队的防区,于27日夜晚再度追上了向西逃跑的英国远征军,遭此大变的远征军司令戈登顷刻间面色惨白,无穷无尽的绝望情绪摧枯拉朽般冲垮了他心中残存的所有希冀。

    经过又一天苦战,英军仍然没能攻下眼前的港口,而原本用于当炮灰、为自己掩护侧后的比利时军队竟然直接投降了,用最激烈的行动来报复自己的出卖。用不了多久,德军就会从四面八方对英军发起猛攻,而虽然戈登手里仍有超过20万作战人员,但却再也别想汇集成拳,打向最关键的敦刻尔克一点!

    “传令,全军改变目标,在今夜向敦刻尔克的东部海滩发起最后的进攻。”戈登咬牙沉思片刻,而后向副官断然下令道。到这个时候,英军已经不能再死盯着敦刻尔克这个深水港,指望通过大船成批次撤走部队了。海滩虽然撤退效率底下,但总比没有强。最重要的是,德军在海滩上的防御强度远不如敦刻尔克这个港口城镇,英军趁夜一拥而上,总能打开几个薄弱的缺口出来。
………………………………

第429章 逃离

    5月27日深夜,英国远征军向海滩发起了孤注一掷的最后冲击。在德军发射的照明弹辉耀下,身穿卡其色军服的人影如虫海鼠群密集奔突,根本望不到边际,德军机枪刚扫倒一片人,后续部队又端着步枪猛冲上来。大量地段尸体山积,厚逾一米。而面对棘手无比的德国坦克,英军士兵也再不像之前那般逃避,他们直接派出敢死队员携带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以夜色为掩护实施决死突袭。

    在英军破釜沉舟的疯狂搏命下,兵力处于明显劣势、且缺乏地利屏护的德国守军逐渐达到了战斗极限。次日凌晨,这支德军开始向敦刻尔克港方向后撤,英军趁机继续猛攻,终于在白昼来临前抵达了浪潮奔卷的海边。虽然英军只夺占了总计不到2公里长的海滩,但戈登却欣喜得热泪盈眶:自己终于在绝境中砸开了一处逃生的缺口,接下来就只等海峡对面千舟竞发,将己方军队拯救而出!

    不过,戈登却还是高兴的太早了。5月28日清晨,德军从各个方向对英国远征军展开了大规模进攻,尽管戈登不断命令部队后撤以缩短防御战线,但德军的前进仍然如同切进黄油的尖刀般不可阻挡。随着前线的败报如雪片般传来,戈登很快意识到了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他指挥的这支孤军已是后勤断绝,最多只能再坚持2天,就必然会被八方涌来的德军主力碾成粉碎!

    最要命的是,德军还在天亮后对海滩发起了反突击,意欲夺回这片区域重新封闭包围圈,这使得戈登在兵力调度上更加捉襟见肘,导致前线由于增援乏力而愈发难以为继。短短5个小时,英军控制的面积就萎缩了近三分之一,大批逃跑无望的英军士兵颓然放下武器,失魂落魄地走进了德国的战俘营。

    到28日下午,眼见远征军败亡在即,戈登秘密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各部少校及以上的高级军官立即向海滩集中,搭乘夜间船只撤离。从27日早晨以来,多佛尔海峡附近上空持续大雾弥漫,不仅德英两国的作战飞机都在战区上空偃旗息鼓,就连运输机也无法出动,因此英军高级指挥官的撤退也只能依靠海运。

    对此,戈登心中反倒是充满喜悦,因为26日的战斗已经显示出德国人在空中仍然是占据明显优势的,现在双方都没有空中掩护,得利的明显是急忙撤退的英国远征军。

    晚霞暗淡,云层低垂,天地间逐渐陷入了一片漆黑,只有远方战场上燃烧的烈焰还在照亮四周的原野。戈登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灰色军服,努力用尘土和泥浆让它显得更脏破些,上将肩章也被扯下,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刚刚经历了战火摧残的书记官文员。为了避免被英国士兵认出,继而引发骚乱甚至是兵变,戈登把自己很是伪装了一番;在几名心腹手下的护卫下,驱车快速来到了海边。

    风声呼啸,浪涛拍卷,海滩上人影憧憧,在黑夜中宛如群鬼出行。不断有炮弹从远方砸到海滩附近,激起巨大爆炸和耀眼火光。然而英军士兵却对周围的爆炸和死亡熟视无睹,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不远处海面那隐隐绰绰的船只之上。戈登远眺望去,只见无数形态各异的舢板在海浪中跌宕沉浮,除了线条明朗的交通艇外,还充斥着大量赛帆船、汽艇、驳船、小渔船等完全不属于军队的船舶。

    “这些应该就是民间响应首相的呼吁,自发驾驶过来的船只了。”戈登暗暗点头,心中喜悦的他对丘吉尔的评价又高了一层。由于英国远征军占据的是水深不足的海滩,如何将人员成批量转移到吃水较深的大船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形,丘吉尔在今天清晨号召英国东南沿海所有船主都赶去对岸拯救同胞,这顿时就让中继力量得到大幅充实,整个撤退的速度急剧增快。

    眺望了一会儿之后,戈登压低帽檐从车内走出,和副官随从们混入了海滩上的人群当中。密雨般噼啪的枪声从远处传来,让戈登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根据他掌握的情况推测,英国远征军将在36小时内崩溃,倘若今晚再不走,明天就很难再走得了了。因为一旦明日天气好转,遮天蔽日的德国飞机就将严重威胁到海面上船只的安全。而英国船队也不可能陪陆军坚持到最后一刻,只要德军火炮能有效覆盖到海滩上的船只,整个撤退行动就只能被迫停止!

    戈登心中沉郁悲苦,却没留意自己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身体瞬间失衡,险些一头栽倒。在副官的搀扶下稳住身躯之后,戈登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一支被遗弃的步枪,其枪口处还插着锋利的刺刀,让戈登顿时惊得脊背发寒。转头望去,只见地面上竟到处都是散落的武器弹药和辎重杂物,除了水壶和干粮没有发现之外,一名步兵携带的所有装备,戈登竟都可以在附近10米的地面拾到。

    眼见戈登神情渐转狂怒,旁边副官连忙低声解释道:“爵士阁下,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的士兵登船,宪兵队命令所有撤离人员必须抛弃一切随身装备减重,于是海滩附近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士兵们将负重装备扔弃后,平均每5个人就能省出1个人的体重。留给我军撤离的时间极少,因此只能尽可能挽救更多人员。”

    戈登默然不语,低头继续朝海滩走去。临近水面,几人发现浅滩里搭起了5座长约百米的木质栈桥,英军士兵们前胸贴后背的挤在上面,接二连三地向前方小船上跳去。每一条船掉头离开时,甲板上都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其严重超载的吃水线不禁让人担心它能否经受住浪花的侵袭。荷枪实弹的宪兵在栈桥起点维持秩序,倒还没有出现戈登担心的混乱争抢局面,整个行动快速有序,尽显英军组织撤退的天赋功力。

    然而在海水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许多吃水在12米以内的小船直接开到岸边来救人,大量心怀强烈求生欲望的英军士兵纷纷扑通跳入海中,拼了命的往船上爬去。手快的人挣扎着抢到一条船呼呼喘气,手慢的就只能被满载船只上的人员无情地往海里推,不断扑腾哭喊,嘈杂的声音响彻在这方水域。几番折腾过后,不少人很快就变得精疲力竭,他们呆滞站在齐胸深的海水中,任命般等待着能有一艘船正好从自己面前经过。

    戈登心情沉重的别过头去,不忍再去看海水中的争抢情形。在副官的协助交涉下,戈登等人顺利从宪兵那里获得了插队的允许;半个小时后,戈登便通过一条专门为军官开放的栈桥,登上了快速舒适的海军交通艇。不管在什么时候,特权阶层都是存在的。随着汽油机的突突声,这条十几吨的小艇迅速向4公里外的炮舰牛虻号航去,后者将搭载戈登连夜返回英伦。

    事实证明,戈登对第二天撤退工作的担心是非常到位的。经历了2天多的大雾天气后,多佛尔海峡于29日上午开始放晴,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德国陆航立即向海滩蜂拥压至,并对海面上的英国船只展开了猛烈空袭。尽管英国空军战斗机竭力拦截,但海面上仍是被炸弹激涌得水柱参天,用于中转接送人员的小船被爆炸水浪大批掀翻,海中很快就漂浮起了众多溺亡的尸体。

    与此同时,那些在深水区运载人员的大中型船舶,也遭到了从天而降的致命打击。这些船只大多都属于民间所有,对炸弹的抵抗和损管远低于军舰,即便是1发250g炸弹近失,产生的舱室进水都无法挽回。很快,一艘满载2千多人的邮船就被斯图卡投弹命中,剧烈的爆炸使整个船尾都在烈焰炽浪中断碎迸飞,该船在3分钟内就迅速沉没,其造成的漩涡将船上所有人都吸进了深海之中!

    面对急剧增加的伤亡,英国人仍然在咬牙坚持:被德国飞机消灭的只占撤退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如果因为害怕损失而放弃,那么就真的是要全军覆没,再没有任何逃走的机会了。随着时间来到下午,密集的炮弹再度打破了海滩上的秩序,猝不及防的英军被炸得血肉横飞,而那些靠近海岸的小船更是陷入到了水柱的重重包围,转眼间就有近二十条被掀翻或击毁!

    “德国人快要打过来了!”眼见炮弹如春雷迭奏,不断在海滩和水中爆炸,英国士兵登时陷入巨大的恐慌,原本还算有序的撤退行动立即崩溃了。毫无疑问,德军已经推进到距离海滩非常靠近的位置,而在其炮火的覆盖轰击下,英国小船再难以驶到岸边搭救人员,最终只能撤离海滩。

    尽管英国士兵拼命哀求哭喊,但在水柱林立冲天的海面上,船只依旧越来越稀疏。夜幕降临前,海滩上再也不见片板,而此刻的枪弹战斗声,已经伴随着海涛拍卷声清晰可闻了。
………………………………

第430章 覆亡

    英国船队撤离后5个小时,海滩上的最后一声枪响宣告终止。在午夜凌晨的皎洁月光下,数以万计的英国士兵颓然放下武器,向面前德军投降。他们早已失去中枢指挥,之前仅凭一股乘船逃生的信念在苦苦支撑,当德军用炮火封锁海面,迫使救援船只全部撤离后,剩余英军便对战斗彻底绝望,很快放弃了抵抗。

    根据德军当天做出的粗略统计,他们在这次战役中共抓获了18万英国俘虏。加上战场击毙的数量,英国远征军被消灭了90%的兵力,只有约2万人通过一天多的海上撤离逃出虎口。尽管勃劳希契等德国陆军高层都对己方未能克竞全功感到十分惋惜,但希特勒却对这个结果满意无比。他自信满满的对一众将领们宣称,英军这股残余部队逃回国去,正好能让英国民众看看他们吃了多重的一记打。这样的话,整个英国就再不会有人敢与德国为敌,而战争也就很快能够结束了。

    从5月30日的局面来看,希特勒说这番话无疑充满了底气。此时,北方包围圈里的比利时和英国两支军队已经覆灭,而法军也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在敦刻尔克以南不远处做着垂死挣扎。在26日至29日这三天里,德军重点围攻的是英比两军,对侧翼法军主要实施的是围困策略,严防其与英国人会合。现在腾出手来之后,登时便以泰山压卵之势对这股敌人展开了最后的攻击。

    经过持续5天的包围,法军的战斗意志早已随着不断失败的突围反攻而跌至谷底。更致命的是,他们从5月20日起就再没有从后方接收到一箱弹药,现有的那点存货很快就在与德军的高强度战斗中消耗一空了。到5月30日晚,法军的机枪和迫击炮弹药几已告罄,同时陷入了严重的燃料危机。他们的装甲车辆只有寥寥还能开动,其余全都由于缺油而只能沦为固定掩体。

    在德军两大集团军群的轮番猛攻下,身处绝境又缺弹少药的法军逐渐开始分崩瓦解。虽然相比于之前防守阿登区域的第9集团军,这些法国一流部队的抵抗明显顽强了许多,但在双方巨大的实力悬殊下,所有的挣扎都变得毫无实际意义。6月1日,法军防线相继崩溃,大批人员沦为俘虏。当朝阳再度照耀在欧洲大地上时,最后一支法军也停止了抵抗,北方包围圈内的联军主力自此全军覆灭。

    为了亲身踏上德国赢得史诗级大胜的这片土地,在法军覆灭前夕,希特勒离开了位于阿登山区的大本营,前往法比两国北部边境的战地而去。离开前,希特勒指示要将这里完整保存,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圣地”。大本营里的每间房子、每块地板,都得按原样加以保存。希特勒志得意满地声称:他要让千秋万代以后的德国人民看到,他们的领袖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之下拼搏奋斗,顽强不屈,最终打败宿命强敌,并创造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辉时刻。

    在驱车前往战区的途中,一队队士兵认出了坐在后排的希特勒,他们欣喜若狂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爆发出雷鸣般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见到这番情景,元首卫队的成员都相当担心希特勒的安危,不过希特勒却毫不在意,因为这正是他在基层士兵面前塑造形象,提升威望的大好时机。面对士兵们狂热至极的呐喊,希特勒脊背笔直地站在车上,右臂斜斜前伸,向欢呼的人群敬礼致意。

    希特勒――胜利的统帅。

    当希特勒抵达尘埃落定的战场时,饶是他曾经在血火硝烟中拼死奋战了4年,也被眼前这片从未见过的狼藉场景给震撼住了。目光所及,到处都是被抛弃的书籍、头盔、破鞋、枪支、自行车以及其它杂物,大大小小的弹坑密集遍布,德军士兵正在努力清理那堆积如山的尸体血肉。与此同时,勤恳尽责的工兵们也放下了原有的职责,直接改行收起了破烂――英法军队在崩溃前丢弃了无数武器装备,包括数以千计的火炮和车辆,现在它们成为了德军唾手可得的战利品。

    “德意志全体公民们,西线战场刚刚传来了重大消息:我英勇无敌的国防军经过22天浴血奋战,在今天清晨粉碎了法英两国在北线的所有抵抗。法国30个师、英国10个师被我们全歼,俘虏超过40万士兵。加上5月27日投降的比利时军队,我们在这场战役中总共消灭敌人多达60个师!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围歼战,英、法、比三国强盗用于阻挡德意志的反动军队核心,如今已彻底不复存在!”

    6月2日正午时分,一条广播骤然响彻了柏林统治下的所有领土。被誉为“人民播音员”的罗克韦尔情绪激昂,饱含热烈与兴奋地大声传达着来自国社党中央的指示。元首将此次灭亡联军主力的作战命名为边境战役,并将6月2日定为德国法定假期,以庆祝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胜利。同时,罗克韦尔还对着话筒说出了希特勒的豪言壮语――在这个夏天结束前,德军就将从西线光荣凯旋。

    随着这段广播在德国境内反复播放,震耳的欢呼声很快响彻了中欧大地的每一片角落。城市、工厂、乡村、军营……无数人为陆军的大获全胜兴奋雀跃,喜气洋洋,并满怀期待和憧憬地热烈讨论起了法国投降的可能性。

    尽管上一代的人都依稀记得在1914年8月下旬,德皇的大军同样是在西线狂飙疾进,且夏洛腾堡宫也不断传出德国即将胜利的声音,但这一次却不同了。因为希特勒已经宣布将6月2日定为假期,进行全国庆祝,这就必然说明前线是赢得了史诗级大捷,足以彻底锁定战争的胜局。要知道,当年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打了那么多胜仗,包括传奇的坦能堡战役,但却从没有一场胜利纳入历法,被德国人民世代铭记!

    此外,如今希特勒在德国民众心目中的可信度也是坚实无比。既然他说德国能在这个夏天之内赢得胜利,绝大多数人便都不疑有他,认定这就是未来的前景。

    即便是有少数理智派,也对希特勒的豪言十分看好及认同。当年德国之所以会在马恩河功败垂成,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之前没有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才得以让法军能够重整旗鼓进行反击,将战争拖入江局。而此番德国在法比边境打了一个如此漂亮的歼灭战,吞掉敌人接近一半部队,接下来的战斗便无疑是稳操胜券!

    漫天云彩飘舞,在北地中海季风的吹卷下向东澎湃翻涌,正午灿烂的艳阳不时被遮蔽进云层当中,让罗马的天空在阴晴之间变幻莫测。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站在别墅阳台上,此刻的心情便如同这片天空一般复杂难言。

    作为矢志要恢复罗马帝国旧日荣光的践行者,墨索里尼从5月10日起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德国与英法的陆上战斗。对于希特勒在西线发起的军事冒险,墨索里尼最初是相当不看好的:因为西线已经平静了整整大半年,英法必定是早有准备,双方极有可能重现世界大战时期那相持不下的拉锯场面。

    根据墨索里尼的如意算盘,德国与英法肯定会先花两年互相拼个天昏地暗,而意大利则趁机左右摇摆两面讹诈,吃完原告吃被告,用尽一切方法扩充自己的军力。等到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之后,意大利再跳上德国的战车,以举足轻重的生力军身份直插法国腹地,将他们垂涎数百年的法国南部行省一举席卷。

    到那时,意大利不仅能凭借晚参战保存下大量元气,更能坐收渔翁之利轻取赫赫战功。这简直就是德国为意大利火中取栗的完美剧本,甚至于意大利还有可能大发战争财,并蹬掉损失惨重的德国成功上位,成为欧洲最强的帝国存在!

    然而墨索里尼的美梦只持续了不到5天,就被德军在色当中路的雷霆突破给轰然击碎了。德军装甲部队所向无敌,十天长驱500多公里,一举完成了对北线联军的惊世大包围。即便墨索里尼不谙军旅,都能看出法国败局已定――没有哪支军队能在损失一半主力之后,还可以和几近全盛的敌人继续过招的!

    面对这番令人瞠目结舌的局面,墨索里尼心中百味交集。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德国在西线的狂飙胜利对意大利来说无疑是天降福音――英法两国一旦战败,地处南欧的意大利就能迅速填补英法从环地中海区域撤离,而形成的所有力量空白。昔年罗马帝国的疆土旦夕可复,地中海也将彻底变成意大利的内湖。墨索里尼的20年夙愿很快就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现实,并且所付出的代价还少得可怜!
………………………………

第431章 投机者

    然而,一想到自己夙兴夜寐追求的伟大目标,竟然是靠与德国结盟躺赢来实现,墨索里尼心中便憋屈得无比难受,生出一种重拳打在了棉花上的躁愤感觉。执掌权力17年来,墨索里尼为振兴战后萧条破败的意大利可谓是耗尽了心血:不仅呕心沥血使国内经济走出衰退,在外交战略上也锐意进取。如今,意大利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东非、巴尔干、西班牙,成为地中海内举足轻重的力量存在。

    此外,墨索里尼更是奉献出他年富力量的青春岁月,为意大利打造了一支世界第四,睥睨周围的强大海军。曾经把意大利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英法地中海舰队,如今无不在王冠十字旗的威严下凛然避退。可以说,墨索里尼已经在恢复罗马帝国旧日荣光的宽阔大道上奔跑了大半路径,就等着最后的临门冲刺,摘取那象征荣耀的胜利桂冠了。

    但就在此时,自己费劲千辛万苦才从跑道上超过的强力敌人,却突然被场外冲出的仇家一通暴揍,登时毙命;而自己也由于失去了竞争者,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所有奖励。眼见决赛谢幕得如此随意,墨索里尼心中忍不住悲怒难言:既然这样的话,自己之前做出的所有努力又算什么?敢情自己根本不需要什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只需要傍上德国这条大腿,那么所有的愿望都能靠大哥实现!

    “意大利绝不是第二流的国家。我不能沦为德国无关轻重的随从附庸,跟在希特勒身后吃剩下的零皮碎骨!”墨索里尼咬牙低语,心中的态度愈发坚决。无论意大利当前的战争准备有多么不充分,自己都必须在这几天内向法英宣战,否则等希特勒单枪匹马击败盟国之后,意大利就真成了全程酱油党,在未来的新秩序中任由德国摆布了。虽然现在参战同样已经太迟,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至少在未来的和谈中,意大利还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场!

    正思量间,门外走廊上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过不多时,以陆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为首的意大利军政要员就悉数步入了房间。与墨索里尼复杂纠结的情绪不同,这些人脸上几乎都洋溢着兴奋与欢喜: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让意大利加入到这场必胜的战争中,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收益。

    “格拉齐亚尼元帅,您能告诉我陆军当前的部署么?”墨索里尼定了定神,出言询问道。只见半个月前还在为参战问题叫苦连天的陆军总参谋长,此刻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如同恺撒附体一般傲然答道:“请领袖阁下放心。我军已经在法国边境集结了32个师,虽然人员和武器只有大约07个基数,但也足以碾压对面法军6个不满员的二流师,并横扫法国南部沿海的富庶行省。”

    “北非的情况呢?利比亚位于法属西非和埃及的包围当中,一旦同英法开战,那里就是三面被围,而我们决不能失去锡尔特盆地这片产油区。”墨索里尼再度提出了质询。格拉齐亚尼神色自若,信心十足地回应道:“目前第5集团军部署在西部的的黎波里,第10集团军把守东部的托卜鲁格,两支部队总共有10个师又7个团。只要海上航运能保持畅通,就足够守住利比亚的两翼大门。”

    墨索里尼微微点头,目光旋即投向旁边的海军总参谋长卡夫尼亚里,后者立即表现得像是一只骄傲的公鸡,高高挺立的胸膛向四周众人展示着他无与伦比的底气。由于当前法国陆军的战败已成定局,因此法国政府便愈发需要将他们那支实力不俗的海军尽可能完整的保存下来,作为日后谈判桌上与德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海军便不可能对意大利采取什么大的作战行动,那么意大利海军在参战后就只剩下了一个敌人――英国地中海舰队了。

    随着英国在斯卡帕湾和挪威海域遭到的两场惨败,曾经是英国海军各大舰队中实力最强的地中海舰队,如今已经被削弱到了惨不忍睹的水平。偌大的亚历山大港中,只剩下1艘服役了25年的“复仇”号战列舰,在支撑着大英帝国的最后颜面。而陪伴她的也只有6艘舰龄老迈的驱逐舰,根本不足以抗衡意军新船。

    显然,这么点实力甚至不如意大利海军的一支分舰队,用弹指可灭了来形容都丝毫不过分。如果英国人嗅觉足够灵敏,就该趁意大利尚未参战之际,将这些船舰全部撤出地中海,而不是死守基地给对手白白送菜。而无论英国方面做何种选择,意大利船只都将在地中海航行无忌,给利比亚守军运送给养自然不在话下。

    至于被法西斯党控制的意大利空军,墨索里尼对其战备情况十分了解,因此没有再开口垂询。然而接下来,墨索里尼却对上了一张快要哭出来的脸颜。财政部长雷韦尔面容憔悴,看向墨索里尼的目光中充满了哀怜与疲惫,即便他一句话都没开口,墨索里尼仍然毫不费力的读出了他潜藏的所有话语。当前意大利财政早已被巨额赤字拖得不堪重负,最需要的就是节流调养,然而现在军队却要挑起战端,由此消耗的海量战费足够给意大利的正常经济造成致命一击!

    面对雷韦尔疲倦的眼眸,墨索里尼心中不禁有些愧疚,不过他目光很快变得坚定起来,大手一挥道:“至于战争军费的筹集,不妨就以这个名义向民众发行国债吧。至于利息可以提得高一些,以便吸引国民踊跃购买。反正这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