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槃-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耐着性子和几个人虚以委蛇之后,方彦终于忍不住以休养为名再不见访客。然而这些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纷纷留下书信,然后把各种携带的礼物全部送到了方彦家里。这其中有珍宝珠玉,金钻饰品,更多则是最直接的支票现金。方彦终于明白自己叔叔瓦爾特是怎么被拉下水的了:在权力的加持下,上位者根本无需动作,便自动会有无数人争着把钱往其口袋里送!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挪威海战产生的影响也在盛极喧嚣之后逐渐淡去。方彦这具精心锻炼过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在苏醒不满一周的2月1日便可自行拄拐下床行走了。这几天里,方彦也没有闲着,而是在精神好的时候一点点写关于挪威海战的作战报告,并着重剖析了舰载航空兵的威力。方彦相信,经过这次实战的检验,舰载机的海战主力地位再不会被排斥和否定。而今后海军的资源和人力向这一兵种倾斜,也必将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常态惯例。
墨索里尼最近这段时间的心情很是纠结。
1月17日,当墨索里尼一如既往的从比他小近3o岁的情妇贝塔西身上一觉醒来时,才现北面的德国已经在夜间采取了断然行动。沉寂3个月的德国舰队主力倾巢而出,帮助6军闪电般完成了对挪威各大沿海城市的掌控。丹麦与挪威国王双双被擒,两国的军队也是不够面前德军的一合之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形势急剧变化,以英国为的传统协约集团已经再没有一块立足之地了。
截止到此时,墨索里尼还只是为德国人的突袭稍感讶异。毕竟丹麦和挪威这两个小国的实力与德国差距太大,后者只要认真动员起来,对付它们简直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他并没有过分羡慕德国人的胜利,而是静静等待英国的反应,如果英国能迅集结力量夺回制海权,那么这看似已成定数的北欧形势就又将出现变局。
然而,墨索里尼只猜到了开头,完全没能猜到结尾。英国本土舰队的确在第一时间出动了,但他们却在次日的交锋中彻底落败。据驻柏林和伦敦的大使报告,德意志当天举国欢腾,庆祝的烟花放了整整一夜;而伦敦全城却是一片啜泣,无数民众悲痛茫然不知所以。英国残余舰队正在撤退,挪威已成德国囊中之物。万字红旗从温暖明丽的波罗的海一口气插到了冰雪连天的纳尔维克,而阿道夫…希特勒也将成为这片古老的维京族群居住土地上的神祇主宰!
翻开最新出版的欧洲地图,其面貌已然和1933年有了天壤之别。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的地名色块均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东起白俄罗斯,西至莱茵碧河,南顶阿尔卑斯,北抵巴伦支海的庞大帝国。这块版图的面积过11o万平方公里,生活着1亿以上的臣民,其经济之富裕,工业之强盛,除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之外,全世界再无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匹敌!
一想到希特勒是地图上这个庞大国家的独裁天宪,墨索里尼就忍不住泛起强烈的眼红嫉妒,直欲狂。论年龄,他比希特勒大6岁;论资历,当他已经成为意大利相时希特勒还在慕尼黑蹲监狱。论政治思想,他才是法西斯主义的始祖先驱,希特勒所提出的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只不过是在他的大纛之下亦步亦趋。论起点地位,他领导的意大利好歹是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当年无论在军力、经济、还是政治影响上,都比希特勒刚接手时的德国不知高到了哪里去。
然而仅仅只过了7年,当初在欧洲叱咤风云的墨索里尼,此刻便已被希特勒彻底挤到了无人问津的角落里。特别是最近两年,墨索里尼只能眼睁睁看着希特勒赢得一个又一个目眩神迷的辉煌胜利,而他除了到埃塞俄比亚用毒气欺负了一把非洲土著,以及吞并黑山这块巴尔干半岛的弹丸之地以外,便再没有任何功绩。
在1月3o日希特勒执政7周年这天,墨索里尼都难过得不知该怎么给柏林贺电:因为那每一个祝贺的字词,都仿佛是在尖锐嘲笑他的无能——看吧,希特勒连你最害怕的英国都冲上去连扇了他两个耳光,而你却仍只敢龟缩在一旁瑟瑟颤!
“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必须要弄出个大新闻,以挽回意大利尊贵的光荣!”墨索里尼双拳紧握,用力咬牙说道。
………………………………
第362章 选择
心绪激动之下,墨索里尼旋即召集了他的内阁大臣,商讨该如何在这场战争中彰显意大利的存在,以重塑欧洲核心强国的地位。然而大臣们的回应却是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冰水,让墨索里尼刚刚火热急切起来的心瞬间又凉了下去。
听得墨索里尼话中有要发动战争冒险的意图,意大利财政部长雷韦尔难过得眼泪都要掉了下来。在刚刚过去的1939年,意大利财政赤字已达60亿里拉,而当年政府的全部收入也不过276亿里拉,足足溢出了20%之巨。再算上今年又准备给军队新拨的80亿里拉军费,意大利财政的正常秩序早已崩溃。之所以目前国家财政系统还在勉力运转,完全是依靠向国内大举借债艰难度日而已!
为了开辟财源,雷韦尔已经是使尽了浑身手段,然而国家的生产总值就摆在那里,再怎么敲骨吸髓也搞不到几根蚊子腿了。1939年意大利gdp统计在1760亿里拉上下,政府岁入已占到全部产值的近六分之一。即便只是维持现状,雷韦尔都为当下巨大的赤字窟窿头疼不已,倘若军队再想搞什么大动作,要么国家进入伤人伤己的战时经济,要么破罐子破摔猛印钞票,除此之外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让墨索里尼尤为愤怒的是,财政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了,但每年都拿了大把经费的军队,在对外作战问题上依旧硬气不起来。陆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元帅一提及对英法作战,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总结起来就是缺装备,缺训练,缺后勤保障,和法国人打起来基本上毫无胜算。
空军是法西斯党控制的地盘,存在的问题却也一点不比陆军少。司令巴尔博反应大量飞机型号老旧,机组缺编严重,面对三流国家虐菜还可以,和一流国家打则完全不够看。
虽然海军的情况最为良好,部长卡瓦利亚尼声称把舰队拉出去和法国开片完全不成问题,但战争向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凭海军之力显然无法得到想要的政治收益。更何况意大利舰队的阵容也只是与法国相仿,并不存在什么明显优势,真要和这个互相较劲多年的老对手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无法预料。墨索里尼气恨难平,心中不禁生出了一股“猪队友带不动”的强烈懊丧和愤恼。
在又和女婿齐亚诺交流了一番巴尔干诸国的情况之后,墨索里尼想要在全世界面前高调刷脸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这片地区水太深,民族林立错综复杂的背后还隐藏着大国的暗中操纵。以当前的欧洲形势来看,意大利想要在巴尔干半岛暴力掀局,开疆拓土,政治上还远远没到时候。别的不说,苏联头一个就不会答应:近些年来苏联势力大举重返巴尔干,就是要冲破君士坦丁堡对其南翼的束缚!
想到那头红色北极熊,墨索里尼忽然心中一动。
说起来,从去年11月30日到现在,苏联对芬兰发动的战争已经过去整整2个月了。然而双方的主战线却依旧在战端初始的卡累利阿地区僵持,几乎没有任何变动。据悉芬兰军队表现出了惊人的英勇,杀伤了数以万计潮水般涌来的苏联士兵,而自身却损失轻微。如此局面,着实让世界上无数原本看好苏联的人惊掉了一地的眼球,墨索里尼本人也不例外。谁能想象,猛虎扑鸡的结果竟然是鸡小宇宙爆发,瞬间变身成神勇狮鹫,反而将虎啄瞎了双目?
当初,意大利在苏芬战争初期曾强烈谴责苏联的侵略行径,并以民间交易的名义向芬兰出售武器,但那更多的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天然对立、以及政治宣传上的需求,墨索里尼压根就没指望芬兰这支螳臂能挡住红色巨熊的铁骑。然而现在,墨索里尼却忽然发现自己可以在这上面做一些章了。
倘若意大利能塑造出一个支援芬兰成功抵挡住赤潮冲击的正面形象,那么即便比不上过去连战连捷的德国那般光芒耀眼,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身从欧战爆发便退隐二线的尴尬局面,让意大利重新以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地位出现在世界面前。是意大利帮助芬兰抵挡住了苏联的入侵,这听起来就很带劲啊!更关键的是,有这层光环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同样面临着苏联威胁的东欧国家,今后的政治经济站队还用说么?
“巴尔博元帅,现在是由空军的飞机在向芬兰运输武器的吧?”墨索里尼将目光转向了高大健壮的空军司令,出言询问道。由于先前对芬兰军队毫无指望,墨索里尼并没有去关注军售的事情,只是听说空军在用富裕运力帮助向芬兰输送武器。一旁小齐亚诺很快联想到了什么,神色中竟露出了几分紧张。
目前,正是他父亲老齐亚诺伙同同是法西斯党元老的巴尔博,利用军队资源在做向芬兰售卖军火的私人生意:在交给财政部的账面上,老齐亚诺写着各项军火全都是以市场价友情出售,实际卖给芬兰人时则翻了一倍不止。今天领袖竟突然过问这件事,难道他察觉出了什么?
年长的巴尔博神情镇定,不疾不徐地回答了墨索里尼的问题。后者对当前己方借民航之名,向瑞典行军事运输之实、然后再转运到芬兰的流程异常感兴趣;得知这件事是老齐亚诺在做之后,还当着小齐亚诺的面夸赞了他父亲,称其谋虑全面深远,于国家大大有利。小齐亚诺这才松了口气,暗忖对方果然是自己认识的那个领袖。他心念转动,对墨索里尼的打算已经有所猜测了。
果不其然,墨索里尼很快便开始大谈援助芬兰对意大利的意义和必要性。他表示:现在平均一天不到5吨的输送量实在是太少了,连1个野战炮兵排的弹药基数都不能满足,至少应该加到30吨以上。重炮、坦克什么的重装备意大利给不了,至少也要弄些机枪和山炮去充实芬军的防御。反坦克炮,高射炮也是援助的重点,毕竟苏军的装甲和空中优势是芬兰最大的威胁。
听得墨索里尼不断增加援芬武器的清单,陆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犹如被塞了一嘴的黄连――现在意大利陆军自己都奇缺枪炮弹药,工业产能又远远不够,就这样还要挤出军火去替芬兰人打仗?他嘴唇翕动,几次三番想要出言劝谏,然而经过挣扎思量,最后却又都把话吞回了肚中。
现在墨索里尼本身就对陆军的准备情况怨念冲天,认为其耗费了大把军费却成效寥寥;再继续和领袖唱反调,对格拉齐亚尼没有一点好处。而至于陆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格拉齐亚尼心里清楚如明镜。真要是和墨索里尼针锋相对,逼得大家捅破这层窗户纸,那么墨索里尼发动大洗牌的后果谁都无法承担!
“算了,就把陆军最差的老式军火向芬兰人处理一批吧。”格拉齐亚尼暗自叹息,心中满是苦涩之意。当前,意大利陆军对旧装备的需求同样迫切,因为大量新编步兵师现在只有人和步枪,其它的机枪、特别是炮兵部队则完全就是空架子。30年前的旧装备过是过时了些,但好歹能解决有无问题;毕竟在战场上一个有炮一个没炮,那战斗力可是有着质的差别!
本来,意大利陆军是没有这么缺乏装备的。且不说意大利勉强还算是半个列强的工业国身份,光是一战期间,意大利从英法手中得到的海量军援,就足够现在武装几十个师了。然而,意大利在30年代中期连续发动了两场大规模军事行动,严重损耗了陆军的元气。尤其是旷日持久的西班牙内战,简直打空了意大利陆军的存,总共价值70亿里拉的军火都支援给佛朗哥国民军消耗了干净。
真要追究起今天意大利陆军准备不足的责任来,墨索里尼绝对难辞其咎。然而自知陆军本身也不干净的格拉齐亚尼又如何能说得出口?
在格拉齐亚尼的沉默当中,墨索里尼的大规模援芬设想也就在内阁中获得通过了。有利可图的空军和外交部自然乐见其成,财政部也指望这项行动能稍稍冲抵亏空;事不关己的海军表示中立,工业部门更不会去管自己生产出的武器是内购还是外销。看到自己终于敲定了一件事,墨索里尼心情稍顺。意大利终究还是找到了一个能廉价露脸的机会,短时间内自己就先凑合着做吧。
两天之后,意大利空军便以鲜有的高效率拟定出了一份全新的空运章程。虽然他们同样将远程力量的发展优先度放在了最末,地勤的保养维护也十分糟糕,但在目前1200架的可用飞机阵容里,同样有近100架能够执行从意大利到瑞典的单飞任务。巴尔博略一估计,便得出每天向芬兰运送30吨物资的计划完全可以做到。得知情况的墨索里尼神情振奋,当即吩咐巴尔博去把飞机准备好,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在芬兰人面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了。
。
………………………………
第363章 精神
芬兰驻罗马大使尤霍最近感受到了坐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的人生心境。
1月19日傍晚,英国皇家海军遭到重挫的消息如飓风般传遍整座罗马,尤霍大使当即就陷入了无尽的恐慌当中,当天夜里哭的比隔壁英国大使还要伤心欲绝。当然,尤霍可没有那种急别人之所急的高尚情操,他完全是在伤心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
当前,苏芬冬季战争已爆发了将近2月,虽然芬兰军队在曼纳海姆防线上的各处阵地仍固若金汤,杀伤的苏联官兵数以万计,但尤霍却清楚的认识到,单凭芬兰之力是绝对无法长期坚持下去的。当今苏联坐拥18亿人口,大炮坦克的数量更是芬兰的上百倍;就算他们用10个、甚至20个士兵来换1名芬军勇士的生命,也能把全国总人口只有370万的芬兰给活活耗死了。更何况,芬兰的军火生产还远不能满足前线战斗的消耗,打到后面定然是会先一步于人力资源而枯竭!
在这种形势下,芬兰想要摆脱被灭国的命运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让外部势力介入到自己的卫国战争中来,然后借助这条大腿寻求与苏联的体面和谈。然而现在,芬兰的这个希望却是随着英国海军在挪威战役中的失败而彻底破灭了。
芬兰唯一能在战争中与外界连通的途径就是挪威。后者与芬兰同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在对抗苏联的立场上同仇敌忾:那些来自英、法、美等国家的武器和志愿者都是先在挪威登陆,然后借道瑞典抵达芬兰。西方列强想要直接派兵介入苏芬战争,挪威也是不可或缺的中转跳板;因为现在德国和苏联已经结盟了,芬兰根本不可能再从波罗的海上得到支援。
此番英国海军大败亏输,德国吞并挪威的军事行动再无任何阻碍,转眼之间,芬兰就陷入了苏德两国的四面合围,再没有任何得到外援的机会。面对无穷无尽涌来的红色狂潮,芬兰将不可避免的落入与波兰相同的灭亡命运!
就在尤霍惶然迷惘,像没头苍蝇似的在罗马高层中徒劳奔走之际,墨索里尼却忽然在2月3日召见了他。当他精神恍惚地走进领袖办公室,不知如何开口时,墨索里尼的话语却让他怔在了原地,继而爆发出再无法掩饰的惊喜激动之情。
墨索里尼声称,芬兰已经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了自由人民顽强反抗布尔什维克暴政的光辉榜样。意大利作为**产国际的坚定战士,有意愿在人员和武器上进行全力支持。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在随口空谈,墨索里尼还专门向尤霍告知了军援的途径:所有物资人员均通过空中运输,全程处于苏联战斗机的拦截半径以外。
对于处在亡国边缘的芬兰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墨索里尼的这番表态更令尤霍大使幸福的眩晕了。虽然意大利的地位分量远不及英法,但好歹是欧洲强国中的一员,对方已经是芬兰如今所能寻到的最后救命稻草。有了意大利的介入,芬兰未来与苏联媾和的希望又有了一些,虽然依旧十分微小,但总比是零来得好。
至于墨索里尼提出“芬兰也有义务回报意大利善意”的含蓄收钱的说法,尤霍当即就越权代表本国总理吕蒂一口答应了。现在芬兰最缺的就是军火和第三方干涉,财富什么的已经统统不重要。倘若国家都亡了,留着大把积蓄还有什么用?
基于共同利益,双方的第一笔交易只用了不到半天就宣告谈成。这还算上了尤霍大使向国内打电话进行汇报请示的时间。芬兰总理吕蒂果然没心疼钱,反而是用激颤的声音反复感谢尤霍对拯救祖国所做的巨大贡献。2月7日,首批机群在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斯机场破晓腾空,从此地到芬兰的航程比从罗马出发近了大概300公里,这使得这批飞机能少装燃油携带更多的军火。
进入2月,地处北纬61度的芬兰西部小城图尔库仍然只有每天7个小时的白昼。下午3点刚过,天色就变得微微暗淡了下来。荒凉的城郊雪原上,一片宽广平整的巨大空地显得格外突兀引人注目。几十名持枪士兵分散在外围警戒,从空中俯瞰望去,仿佛足球场旁边生长着的一株株小草苗。
一辆轻型军车在冰雪道路上快速疾驰,沿途遇到的几座哨卡纷纷大开障碍放行,过不多时,其便在宽阔空地的入口处停了下来。年逾古稀的老者从车内走出,唇上胡须被寒风吹的飘扬飞舞;目光四顾,赫然在前方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侧脸。
“总理先生,您什么时候到这里来了?”古稀老人高声呼唤着向对方快步走去,脸上满是意外之色。此地距离首都赫尔辛基有150多公里,政府首脑的专机又早早捐献给了军队运输补给和伤兵,吕蒂总理从首都到这里来回一趟,最少都要花去4个小时。以他现在肩负的繁重工作,怎么还抽得出如此多的时间?
“曼纳海姆元帅,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您!”吕蒂循声转过头来,看到古稀老人后同样露出了惊讶至极的表情。他脱下手套和对方的大手握了握,道:“驻罗马大使尤霍发回电报,今天下午4点左右,会有12架意大利飞机运送军火到图尔库。为了买下这批货,政府已经向意大利转让了150万马克的宝贵对德持有债券,我必须亲眼看看这笔交易的性价比究竟如何。倒是您,元帅,您不是在维堡前线指挥战争么,怎么也有空到图尔库来了?”
名唤曼纳海姆的老人出言道:“最近半个多月,苏联人都没有再发动大的攻势,我已经下达了各师轮流修整的命令,在这些事情上参谋和一线将领们能比我做的更出色。相比之下,我现在更关心您在电报中提到的这批军火。经过7周与苏联人激烈的正面交锋,我军每个师的装备和弹药都消耗极大;由于严重缺乏直射重火力,每次抵挡苏联坦克攻击时都会有大量英勇的士兵牺牲……”说到最后一句,曼纳海姆似是想起了什么,声音也变得有些沙哑干涩了。
听得曼纳海姆的话语,吕蒂心中渐渐涌出了强烈的悔恨和愧疚。他向面前的军队总司令低下了头,许久都难以再度开口。早在去年11月初,苏芬两国还在就卡累利阿领土问题进行谈判时,曼纳海姆就曾多次建议政府接受苏联人的条件:因为芬兰军队绝不可能耗得过苏联人,真打起来己方必然会是失败者。向苏联委曲求全固然是吃了不小的亏,但总比落得像波兰一样的下场强。更何况在对待芬兰的态度上,苏联强盗开出的霸王条款,的确要比其向波罗的海三国开出的条件好太多了。
然而,骄傲的芬兰议会却并没有采纳曼纳海姆的这一老成谋国之言。他们固执而又天真的相信,当今世界还存在公正和法理可言,而问心无愧的芬兰就应该傲骨铮铮,坚决不屈服于强盗匪寇集团。文官出身的吕蒂虽保有一丝清醒,但却也被身边众人裹挟进了侥幸与幻想的漩涡里,最终致使领土谈判破裂。
现在,致命的恶果果然来临了。芬兰不仅遭到了苏联的猛烈攻打,原本指望的英法干预也成了烈日下的水滴;无数芬兰大好青年顷刻间在红色巨熊的利爪下血肉横飞,成千上万的家庭随之陷入了破碎、泪水、痛苦、和穷困的深深悲剧。这一切,又哪里是吕蒂和众多议员们当初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现在我们只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坚持战斗,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坚持战斗!”曼纳海姆苍老的眼眸中迸发出慑人心魄的光芒,语气又重新恢复了那份平静与坚定,“连贡铲党人都支持政府并踊跃参军,现在正是我们民族有史以来最团结的时刻。为了捍卫国家的自由、独立、尊严、和荣誉,我作为芬兰的公民一员,将永远履行自己肩负的使命!”
吕蒂闻言心潮激荡,那个在理论上早已应该变得冰冷漠然的灵魂也随之热烈燃烧起来。面对凶恶外敌侵略的存亡关头,所有芬兰人都在竭尽所能的为战争贡献心力,再没有什么身份和阵营上的差别。曼纳海姆以73岁高龄毅然挑起总司令重担,他吕蒂又何尝有了半点懈怠的特权?今天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出现在这片临时机场上,正是各自尽心履行职责的最佳写照!
正交谈间,夕阳垂斜的西方赫然传来了低沉的轰鸣声。二人极目眺望而去,只见清澈的天穹中出现了一个个灰色小点,并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很快,它们的外形轮廓便映入地面上芬兰人的瞳孔间。这些飞机的尾翼都喷涂着清一色的白色十字,机身中部也喷有大片白色识别带,曼纳海姆当即就辨认出来,它们正是属于南欧国家意大利的空军序列。
………………………………
第364章 空运的军火
发动机轰鸣激旋,震耳欲聋,一架身躯异常庞大的飞机犹如巨鹏展翅,在低空滑翔过后稳稳落在了这片平坦宽阔的空地之中。四具大型螺旋桨激起惊人的呼啸劲风,让百余米外的芬兰士兵都感觉到气浪扑面,呼吸滞堵;经过近40年的发展,航空器已然脱离了诞生之初的安静小巧,变成了真正摄人心魄的庞然巨物。
曼纳海姆紧紧盯着远方仍在滑跑的四发飞机,心中又是兴奋又是震动。意大利人果然履约前来了,没有让自己和吕蒂总理失望而归,不过这架飞机的尺寸和型号却是前所未见,显得极为雄壮不凡。抬头望去,空中还有2架与之相同的钢铁鹰鹫,周围一票三发的sm81运输机与它们相比,便如同雄鹰旁边的精灵雏鸟。
空中轰鸣连绵不绝,强劲寒风八方飞舞,一架架飞机井然有序的减速着陆,并依次在空地右侧停靠熄火。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直至夕阳染红了西方白色的云朵。曼纳海姆和吕蒂二人对望一眼,随即迫不及待地登上各自座车飞赶而去,远方,数十个人影已经从飞机座舱内爬出,等着地面的人员前来收货了。
曼纳海姆和吕蒂两人赶到时,交接工作刚刚开始。一名意大利空军上校正和眼前的芬兰军官相谈,几份文件穿花蝴蝶似的在双方手中接连签字交换,同时,上百名芬兰士兵牵着骡马从空地外围有序走来,马匹身后牵引着的都是清一色的大雪橇。等到运输队抵达,意大利上校命令打开机舱,站在旁边的曼纳海姆两人终于在屏息凝神之中,看到了他们翘首以盼的货物。
在一架四发大型飞机的腹部舱室里,堆满了沉重结实的厚木箱。芬兰士兵用刺刀挨个破开封口,只见里面赫然是清一色整齐排放的银色炮弹。虽然它们的体型十分袖珍,但其前端却是流畅的圆滑尖顶,再加上机舱内的另外3门拥有细长身管的火炮,登时让曼纳海姆的心为之强烈震颤了起来。
“这是意大利陆军装备的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总共大约600发炮弹。”曼纳海姆声音哽咽,抚摸着炮身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身为芬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太清楚自家军队最需要的是什么了。目前,苏联在卡累利阿前线纠集的坦克数量至少都有2000辆,而芬兰全军的反坦克炮却只剩下不到40门,如此巨大的力量悬殊令曼纳海姆寝食难安,以至于对今后冰消雪融的春季战事已不抱任何希望。现在,珍贵的反坦克炮终于又得到了补充,这对于芬兰军队来说无异于是久旱逢甘露!
激动之下的曼纳海姆顿时像上了发条,立即赶向另一架飞机的货舱,73岁老人的步伐之迅捷,竟连身后副官都有些追赶不上。很快,曼纳海姆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这架sm81运输机装载的是45毫米轻迫击炮,密密麻麻的配属弹药足有约2500发。尽管这不是芬兰军队的制式武器,但曼纳海姆还是极为高兴――当前芬军同样严重缺乏迫击炮弹,2个月战事下来已然耗去了全部库存的三分之二。有这批军火作补充,芬军前线的步兵火力有望在未来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三架,第四架,第五架……曼纳海姆不知疲倦的逐一看去,心中的喜悦与振奋越来越强烈。这些飞机运来的军火,全是自家军队目前急需的匮乏物资,其中既没有己方存储相对丰富的步枪子弹,也没有对芬军来说华而不实、性价比低的重型火炮。除了76毫米野炮炮弹,这批军火可以说是涵盖了芬军当前急需的一切,曼纳海姆也非常理解这个仅有的缺失,毕竟意大利的制式火炮是75毫米口径。
相比于曼纳海姆的激动兴奋,不谙军事的总理吕蒂只是跟在自家军官身后认真记录着军火的数量。根据意方提供的清单显示,12架飞机总共运来了24吨货物,其中3架四发大型飞机就包办了10吨以上。一番统计下来,吕蒂发现军火总量并没有明显缩水,这让他的心情微微舒畅了些,觉得财政的钱花的还算物有所值。
“总理阁下,您知道像这样的空运多少天能来一次么?”曼纳海姆的声音忽然在吕蒂耳边响起。吕蒂转过头来,映入眼中的竟是一张满含期待与急迫的脸,对方此刻表现出的神情前所未见,以至于让吕蒂在接下来的几秒钟内都怔在了原地。吕蒂定了定神,道:“根据尤霍大使的报告,意大利人每3天就会搞一次这样的空运。目前空运还处于初始阶段,今后的规模还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希望每天都能得到30吨紧缺军火,其种类也由我来决定。”曼纳海姆缓缓开口,语气变得坚定无比。吕蒂嘴巴张大,脸上尽是震愕与难以置信。要知道,光是现在这一趟空运,芬兰政府就支付了大约40万美元外汇;倘若真要像曼纳海姆所说的那样每天不歇,且运输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的话,那么不出半个月,芬兰多年积攒的国际硬通财富就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