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辅君-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颇不寻常,可能其中几人就是传闻中的鬼门十三差了。

    朱由检只是打量了守门的锦衣卫一眼便和朱由校进了乾清宫,那小太监领着二人到了乾清宫门前便退下了,后面由王安带着二人来到乾清宫西侧耳殿弘德殿,此时万历皇帝正在那里休息。

    “皇上,两位世子到了。”王安来到床前轻轻的说了一句。

    老皇上仍在床上闭眼躺着没有任何反应。

    “皇上,皇上。”王安又轻唤了几句。

    直到皇帝有些吃力的睁开眼睛,王安才又补充了一句,“两位世子到了。”

    “哦。”万历皇帝应了一声,然后有些吃力的侧了侧身子朝不远处站着的二人伸出双手。

    两人连忙上前一人握住了皇帝的一只手。

    两月没见,老皇帝竟已经苍老到了这般程度,朱由检看着老皇帝吃力的动作和有些枯黄的脸色心里想着。

    万历皇帝有些艰难的向两人说道,“皇爷爷知道,以前待你们有所不公,可你们不能怨恨皇爷爷,这偌大的江山都系于一身,朕难啊。”

    老皇帝说着似是想起了以前的艰难、荒唐等等,两行泪就流了下来,“可这些日子,朕心心念念的就是想看看你们,朕知道,这江山交于你们,朕心里也安了。”

    所谓鸟之将死其声也悲,人之将亡其言也善,大抵老皇帝就是这样。

    老皇帝几句话说完已经有些艰难,略微喘息了一会接着道,“朕时日无多了,有许多话想说与你们听却说不了了,只有一句话要交代你们。”

    说完皇帝松开二人的手,朝王安示意了一下,王安递上两样东西,老皇帝拿在手里颇有些吃力。

    接着老皇帝就把两件东西递与二人,“朕要告诉你们最后一句,兄弟不阋。”

    二人接过老皇帝递来的东西看了看,心里都是一惊,朱由校手里的是玉玺,朱由检手里的是一枚令牌,上面刻着亲军都护府几个小字。

    “小五,令牌就由你收着,朕知道你有这能耐,至于玉玺,由校就先交与你父王,但迟早也是你的。你们今日就在这里陪陪朕,让朕多看看你们。”说完话,老皇帝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便闭上眼睛休息。

    朱由校、朱由检二人便拿着老皇帝给的东西坐在王安搬来的椅子上出神。

    老皇帝并没有将玉玺直接交由太子,反而是交给朱由校,这有些耐人寻味。而亲军都护府,朱由检却没听过,洪武年间倒是有个亲军都尉府,只是早就撤了。

    皇帝休憩稍许,便努力睁开眼睛一脸和蔼的看着兄弟二人,朱由检也看着这个躺在床上努力想多看他们一眼的老人,才发现这已不是那个权倾天下的九五之尊,只是一个想多感受一点天伦之乐的普通老人。

    皇权与亲情,到底哪个才是天伦之乐?这一刻朱由检已经有了答案。

    直至傍晚,老皇帝在睡梦中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接着猛的睁开眼睛哇的一口血吐了出来,朱由检、朱由校二人和王安赶紧上前查看,老皇帝已经惨白的面无人色。

    “快传御医。”王安朝外面大声喊道。

    很快,几名御医便赶到了。

    太医院几名御医倒也不是浪得虚名,见皇帝的样子赶紧取出一套银针,在中脘、尺泽、足三里、膈俞、肝俞、心俞、肺俞几处穴道连续施针,很快老皇帝便止了咳,只是脸色仍是白的骇人。

    太医院院使重新给皇帝诊脉良久,然后冲着王安摇了摇头,“皇上的病已经积重难返,只能靠药吊着,日后怕是难醒了。”

    王安吩咐一名小太监道,“快派人去请太子和郑贵妃前来。”然后向太医院院使略微施礼道,“烦请王院使稍后,此时还需太子来了定夺。”

    王院使也清楚此事重大,只是开了药方吩咐人下去煎药,然后便与其他几位御医在一旁候着。

    很快郑贵妃便来到了弘德殿,因为选秀之事的嫌隙,朱由校并未上去招呼,朱由检也只是打量了一下郑贵妃,听闻郑贵妃最近多礼佛事,整个人看起来也寡淡了许多。

    王院使先是向郑贵妃说了皇上的情况,郑贵妃整个人看起来多了几分哀伤,但她只是看了一眼王安,然后坐到床前,拉起老皇帝的手紧紧的握着并没有说话。

    不多时,太子也来到了,王院使又将皇上的情况重复了一遍,太子朱常洛看着躺在床上的皇帝心里有些复杂,他心里并没有多少悲伤。

    朱常洛自幼便没有感受过父皇的关爱,甚至连堂堂一个太子被人持木棍闯宫刺杀,也仅是处置了刺杀之人和两名太监草草了事,十五年的国本之争更是显出父皇的偏私有别。

    此时再看那躺着的父皇,朱常洛只觉得有些怜悯,他对着几名御医道,“还请几位御医悉心照料,此事切不可外传。”

    这话朱常洛虽是对着御医说的,却也是说给这宫中所有人听的。

    这时朱由校捧着玉玺来到了朱常洛面前递上,“父王,这是皇爷爷让我交给你的。”

    朱常洛接过玉玺心情有些复杂的看了看,然后还是交给了王安,“此物还是你来保管吧。”到了现在,玉玺在谁手里对朱常洛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王安也没有多说,接过玉玺又放回了原处,兜兜转转一圈,玉玺还在那里。

    朱由检也上前拿出手里的令牌,“父王,这令牌也是皇爷爷交给我的。”

    朱常洛并没有接过虎符,“既是皇爷爷给你的,你便收着吧,只是咱们大明早就没有亲军都尉府了。”朱常洛揉了揉朱由检的头,这段时间发生在自己这小儿子身上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父皇态度转变的这么大或许就与自己这两个儿子有关,只是他却把都护府看成了都尉府。

    说完朱常洛便离开了乾清宫,骆思恭向朱常洛行了一礼,朱常洛也只是点头,便匆匆离开了皇宫,直到了这一刻,朱常洛才真正可以无所顾忌的处理朝政了。

    弘德殿中气氛有些压抑,朱由检最先受不了,就拉着朱由校走出了乾清宫。不过他还是在想着令牌的事,皇上虽然年老,但看样子应该还没有到那种拿着咸鱼当尚方宝剑的地步。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三十九章 两块令牌

    出了乾清宫见到骆思恭,朱由检直接拿出了亲军都护府的令牌道,“骆大人可认得此物?”朱由检想来,大明朝除了皇帝,若是还有人知道这令牌,那么不是锦衣卫就是东厂了。

    “启禀殿下,认得。”见到令牌,骆思恭朝朱由检抱拳行礼回道。

    “骆大人不必亲自在此巡视了,请随我到府中一叙。”说完便和朱由校离开了皇宫。

    朱府,在朱由检回到府中之后没多久骆思恭便也到了。

    书房中骆思恭向朱由检讲解着亲军都护府的来历。

    “亲军都护府是万历十年皇上秘密成立的,下辖十二卫,其中第一卫便是锦衣卫。亲军都护府成立之初除了皇上无人管辖,而当初皇上做了两块令牌,其中一块就是殿下手里这块,这块令牌可任意调动十二卫。除了十二卫外包括东厂也归亲军都护府管辖,而调动东厂的令牌就是那另外一块。”

    “还有一块令牌?”朱由检有些好奇的问道。

    “殿下现在手里的这块令牌除了皇上和十二卫的指挥使外无人知道,至于另外一块嘛,那就是无人不知了。”

    “我怎么没听过有这么一块令牌?”

    “殿下怎会不知,那块令牌就是之前殿下整日用来进出宫门的金镶玉牌了。” 骆思恭笑着说道。

    朱由检这才明白那块金镶玉牌的真正用处,以前竟是只当做通行证来用了,别人都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他却是拿着令箭当鸡毛。

    “我对锦衣卫的鬼门十三差的大名早有耳闻,还请骆大人为我讲解一二。”既然得了令牌,那么皇上便是将锦衣卫交给了朱由检,对于鬼门十三差好奇已经的朱由检自然要先了解一下这个秘密机构。

    “是,殿下,鬼门十三差乃是锦衣卫精心挑选和培养的十三个人,这十三人除了一身不俗的功夫外都各有本事。老大项洪,外号毒蛇,老二钱财,外号富翁,老三裘飞,外号无影,老四张苍,外号快刀,老五逍遥,外号浪子,老六孟回,外号书生,老七妖七七,外号娘子,老八段延,外号判官,老九范琼,外号三指,老十铁豹,外号恶人,十一王本亮,外号农夫,十二冯默,外号喇叭,十三宋经,外号真人。”

    骆思恭先是一口气介绍完鬼门十三差每人的名号后接着道,“其中十三人除擅长情报外,毒蛇项洪擅长刑讯和暗杀。”

    “富翁钱财擅长经商与谈判。”

    “无影裘飞擅长暗杀和跟踪,一身壁虎游墙身法和草上飞的轻功绝技天下,一双腿可以日行千里。”

    “快刀张苍擅长杀人。”

    “浪子逍遥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有泡妞。”

    “书生孟回就只擅长读书,而且过目不忘,无论是经史子集,只要是有的书他基本上都可以通篇背诵,只要是他读过的书,就不会再是孤本。”

    “娘子妖七七擅长易容、柔术和幻术,一手迷烟让人防不胜防。”

    “判官段延擅长推理和断案。”

    “三指范琼擅长妙手空空偷盗之术。”

    “恶人铁豹擅长格斗和赌博。”

    “农夫王本亮擅长毒术。”

    “喇叭冯默是个大嘴巴,擅长舆论引导。”

    “真人宋经擅长占卜算卦,一手江湖戏法玩的出神入化。”

    骆思恭一口气将鬼门十三差的底细介绍出来。

    “富翁钱财和真人宋经现在在何处?” 听完骆思恭的介绍,朱由检问道。

    “钱财前几日方从苏州府归来,现在就在南镇抚司,宋经现在仍在山东游历,若是需要可以立刻传讯,最快三日内便可回到京中。”骆思恭回道。

    朱由检手指敲着桌子思索了片刻说道,“既如此,明日便让钱财来见我,还有锦衣卫所有的驿站、码头的分布图一并带来。至于宋经则不急,他何时回来便让他来我这里一趟。”

    “卑职明白。”骆思恭朝朱由检行礼道。

    “还有,最近多多留意方首辅和方世鸿的动向,也不必向我汇报,留着以后给北镇抚司用。”

    “是。”

    “高胜,替我送送骆大人。”事已说完,朱由检朝着外面叫了一声,示意送客。

    “卑职告退。”

    出了朱府,骆思恭一路揣摩五世子要锦衣卫的驿站和码头的分布图是何意,不知这是否是太子授意,若是想掌控锦衣卫最主要的应该是锦衣卫名单和暗装、哨所才对。

    虽然想不通,但骆思恭心里却没什么担忧,他至少已经向太子表明了意向,虽说对锦衣卫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以骆养性和世子的关系,至少可以保骆家无虞。

    第二日一早,朱由检正在吃着早膳,门房前来通报,外面有人求见,朱由检吩咐门房领那人到偏厅等候。

    匆忙吃完,朱由检来到偏厅,就见一个肥头大耳穿着锦绣华服的人正在喝着茶水,并不时的向外张望,见朱由检到来那人连忙起身,“属下钱财见过殿下。”

    朱由检在主位坐下后朝着钱财伸手示意,“坐吧,分布图带了吗?”

    钱财刚要坐下,听见询问马上又站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一叠折好的图纸递上,“请殿下过目。”

    朱由检缓缓打开两张图纸,第一张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小点,上面标注着各处驿站的名称,光是大驿站就有上千,更不用说一些未标注的小驿了,而另一份的漕运码头则简单的多,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及一些主要河道,即使如此也看的朱由检一阵头大。他索性直接合上图纸向钱财问道,“你觉得通过驿站和漕运做货运如何?”

    听了朱由检的话钱财有些头大,“殿下有所不知,驿站乃是邮递、传讯、国事、军事之所,严禁私运物资,若是偶尔夹带倒是问题不大,但长期货运定然不行,而且货运有专门的递运所。”

    “哦?”这倒是朱由检有些孤陋寡闻了,他还以为驿站除了官员途经休息外跟车马行功能类似。

    “殿下可是有需要银钱之处?属下这些年经商倒是攒下了不少资财,殿下若不嫌弃,这五十万两殿下可先拿去应付着。”钱财掏出一叠银票递上,他来之前就思虑过,又是驿站又是码头的,想必是世子殿下找他商讨些赚钱的门道,不如直接拿出来一些钱财更利索一些。

    “咳咳……”正喝着茶的朱由检这一下被呛得不轻,竟是被人误会打秋风来了,“银子你就先收着,我也没什么急需用钱之处。”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四十章 三个目标

    想了想,朱由检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想成立一支暗卫,但朝廷不会拨付一两银子,而且没有任何一人可以调拨,但是可以利用锦衣卫的资源,你觉得如何?”

    钱财此时才有些明白朱由检的意思,“殿下有所不知,其实锦衣卫本身就有一个暗卫,只是暗卫除了皇上无任何人知道,而我们这些所谓的鬼门十三差都是属于暗卫,殿下现在既然得了亲军都护府的令牌,那么这支暗卫自然就属于殿下了。”

    “你所说的暗卫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负责收集一些隐秘的情报信息、跟踪、护卫和暗杀。”

    “我的目的不是这些,那么我们换个名字,就叫——金融卫。”

    这倒是让钱财有些意外,他本以为朱由检想掌握一支完全属于自己暗中势力,“那殿下的目的是?”

    “我要你尽快组建一支商业势力,一年之内完成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整合,但不许强取豪夺,你有什么想法?”朱由检这才说出了他在脑中盘桓已久的想法。

    说到商业这让钱财有些兴奋,大明向来看不起商人,连穿着丝绸都属于违法,只是近些年才有所改善,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世子殿下竟有如此计划。

    “不知殿下的目标是什么?属下有些粗略看法,若是一年几十万两的小目标,目前南直隶和浙江一带许多商人都在使用票券,若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操作得宜一年几十万两不是问题。”

    钱财偷眼打量了朱由检一下,见他没有反应便接着说道,“若是一年两三百万两的中目标,便需要多花点心思,正如殿下方才说到的货运和漕运,如今大明的脚商都是就近捎带些货物,出了州府都要路条、路引,加上地方各种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商人即使运了货可能都要亏钱,大批货物的货运,除了朝廷没人能够做成,但是若以锦衣卫的名头与各地的车马行和漕帮合作,他们出钱出物,我们出人运送,不仅各处关卡不会刁难还能省了各种苛捐杂税,同时根据各地产出不同调配物资出售赚取差价,实现中等目标不在话下。”

    一年两三百万两只是中等目标,大明一年的农税也不过两百万两,对于钱财的这种说法倒是让朱由检略有些意外,“既有小目标和中目标,那必是有大目标了?”

    “想来殿下是志在大目标了,既然殿下为这支商业势力取名金融卫必定也是有了计较了,所谓金融,属下是否可以理解为金银、融通?要实现大目标无他,建钱庄、开市舶、做金融。如此一来必能实现三千万两保底的大目标,只是这初期会有些艰难,而且投入极大,见效很慢。”

    “你错了,我现在只是想先实现一个小目标。而且开市舶司时机未到,你既是从苏州府归来,可知现在苏州、松江、杭州几地的粮价?”朱由检听了钱财的小中大三个目标的分析,突然就想起了前世一位首富说的一个小目标的故事。

    “去岁至今年因为多处受灾,粮价已经从年前的一两三钱一石涨到现在的三两二钱一石了。”钱财除了锦衣卫的职务,明面上做的就是商人,自然对市场物价信手拈来。

    “就拿苏州府来说,一年产粮有多少?粮券有多少?粮券的成本价格又是多少?”

    “苏州府每年产粮大概在三千万石,粮券至少折合成三亿石,至于粮券的成本价格无法计算,但至少卖出价在二两一石以下的有八千万石。”

    “你明白了吗?”朱由检看着钱财问道。

    “殿下,你这哪是奔着小目标去的?你这是准备抢劫啊?如果粮行被挤兑倒闭,那么苏州府大大小小的钱庄、当铺、印子局全部要跟着完蛋,接着就是苏州的百姓跟着遭殃,到时候朝廷必然会追查。殿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钱财虽然爱钱,但对商人和商业还是有着感情的,他也不忍心看着苏州府的商业破产倒闭。

    “我既然说是小目标,自然就是奔着小目标去的,无论是苏州府、松江府、湖州府、嘉兴府,除粮券不动,其他的饼券、布券等全部可以从钱庄、当铺借入,一半挤兑一半抛售,然后低价买入,还回钱庄,但是度量你自己把握,我的小目标不在赚钱,而是借机收购南直隶和浙江的中小钱庄。自己建钱庄多麻烦,不如收购来的容易。”

    “为什么不直接趁机收购大的钱庄?”

    “这个日后你自会明白,组建金融卫和收购钱庄,你只有一年时间。”

    “属下领命。”

    “你尽快去筹备吧,每个月需向我汇报进度。”

    “是,属下告退。”说完,钱财退出了偏厅,不过临走时还是把那五十万两的银票留下了,朱由检看了也没有拒绝,想来这家伙这些年没少赚。

    就在钱财出府门时刚好碰上了组团前来的骆养性几人,钱财朝着这位少东家行了一礼,骆养性也只是好奇的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钱财来这里所为何事,但是也没有多说便朝里面走去。

    几人只是问了一句门房朱由检在什么地方,也不用通报便直奔偏厅而去。

    此时朱由检仍旧坐在厅子里想着之前与钱财说的事情,见骆养性几人到来,只是随意的招呼一声,“来了?”

    骆养性也不管朱由检出神的样子,径直走到他面前说道,“五哥,昨天军营出来你们走的匆忙我也没来得及细说,你看子瑜现在变成这样,我们总该帮他做些事情。”

    听了骆养性的话朱由检才停了思考,然后说道,“你们也看出来了?”

    “那还能看不出来?那家伙什么时候会像现在这样不说话只是傻笑?”秦珝有些急躁的说道。

    “你们有什么主意?那方世鸿现在就像个乌龟一样缩在府里,我们可没英国公那能耐去围了方府把他揪出来,就算哪天把他抓住了你们还能把他杀了不成?最多也不过是打一顿帮子瑜出出气。”朱由检有些无奈的道。

    “可是就这样便宜了他吗?只是丢个挂职的官,别说子瑜,连我都忍不了这口气。”骆养性气愤的道。

    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几人都陷入了沉默。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四十一章 先收利息(上)

    看着几人愁眉不展的样子,又是一身骚包绿袍的朱应安,舔着个肚子故作高深的道,“那日可不是只有方世鸿一人,现在拿他没办法,我们可以先去帮子瑜找回点利息。”

    几人看着朱应安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个绿皮的蛤蟆,那日书院被人用对子嘲讽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想再也不穿绿袍了,这不还是抵不过那点骚包的喜好。

    不过这主意确实不错,骆养性首先附和,“那咱们就先去三河坊平了雄鸡帮。”

    “方世鸿的案子三司已经结案,就这样过去我们可占不了道义,再被扣个欺压百姓的帽子,反而可能落人口实,日后再想寻方世鸿的麻烦可能就难了。”朱由检劝道。

    “那你说怎么办,方世鸿我们没办法,总不至于连三河坊的一个帮派和几个泼皮无赖都治不了吧?”骆养性急了。

    “听说三河坊都是些斗鸡走狗,笼中格斗这些玩项,赌这些你擅长吗?”朱由检看向骆养性问道。

    骆养性搓了搓手颇为尴尬,但自己吹出去的赌术咬着牙也不能承认不行,“马吊、牌九、四色牌,骰子、转轮、赌番摊等等十八般赌术我是样样精通。”

    “斗蛐蛐呢?斗鸡呢?笼中术呢?”骆养性的小心思被朱由检一眼识破。

    “嗯,这些嘛,我们庄园都有。”骆养性依然是熟练的避开了话题。

    朱由检也不再追根究底,只是对着骆养性道,“我们先去三河坊,你去北镇抚司把恶人铁豹叫上,我们在三河坊汇合。”

    “呃,五哥你有所不知,若是其他的锦衣卫千户我也可以叫得动,只是这鬼门十三差却在我能力范围之外了,在锦衣卫除了我爹,谁都请不动他们。”骆养性挠了挠头。

    朱由检掏出亲军都护府的令牌丢给骆养性道,“你把这个拿上给他看,他会跟你走的。”

    “这东西有这么好用吗?”骆养性拿着那块令牌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有些不信的嘀咕。

    “你拿去就知道了。”说完朱由检也不再管他,招呼其他几人,然后带上高胜、高寒二人就往三河坊而去,临走时顺变把钱财留下的那五十万两银票带上了,去砸场子不带钱可不行。

    三河坊位于城北三公槐的边缘地带,这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聚集,朱由检几人一路往北走,只见路旁房子越来越矮,越来越破,路面也越来越差。

    三月的天尚有些寒冷,就见三河坊的街上已经有人半裸着膀子露出花臂纹身。

    这地方朱由检不熟,但秦珝和朱应安也没少来,进了坊街,只见朱应安朝不远处的一人招了招手,就见那人先是贼眉鼠眼的四处打量了一下,然后朝着这边跑来。

    “小公爷,可是又有生意照顾小的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小子上前讨好的道。

    “地鼠,今日小爷不是来找你买蛐蛐的,雄鸡帮在哪里你知道吗?”这人外号地鼠,早年自己做些斗虫走兽的营生,后来生意被雄鸡帮垄断,便做了掮客,赚些佣金,偶尔卖些情报。

    “我说小公爷,请您把那吗字去掉,在这三河坊还能有我地鼠不知道的事情吗?不过您老找雄鸡帮什么事?若是想买些精品的虫子,那里的门路您老可不一定走得通。”地鼠眼睛转了转就开始劝说,若是让朱应安找雄鸡帮去买货,那他以后的佣金就都赚不到了。

    朱应安取出一锭五两的银子丢给地鼠道,“爷几个今天是去砸场子的,等我们挑了雄鸡帮以后这三河坊的生意还不是归你们,等下给爷几位领路。”

    地鼠麻利的接住银子熟练的塞入袖子里,“得嘞几位爷。”

    不多时,就见骆养性带着一人朝这边过来,二人骑着马,另外一人朱由检虽没见过,想来就是恶人铁豹了。

    来到近前,骆养性把令牌还给了朱由检,铁豹上前行礼道,“属下铁豹,见过世子殿下。”

    朱由检朝他摆了摆手,然后仔细打量着铁豹,只见铁豹身高近七尺,生的虎背熊腰,一双眉毛,只是看着就让人觉得有种凶恶的感觉,恶人的外号的确很形象,“不必多礼,听闻你喜欢搏斗和赌博,今日你就随我们一起去玩个痛快,顺便去砸个场子。”

    “谦虚的说,砸场子自然没问题,不过在这种地方想玩痛快了恐怕还没那种对手。”铁豹有些骄傲的说道。

    朱由检听了不由得撇了撇嘴,还真是谦虚,没想到这看起来凶恶的铁豹卖起萌来还是把好手。

    “地鼠,带路吧”朱应安见人齐了便招呼了一声。

    地鼠带着一群人穿街过巷,折了几折才来到一处宅院前,“这是后门,前门做的都是些面上的营生,玩的比较大的东西都在这后面,你们敲门进去自然有人带路,我就不进去了。”,说完地鼠转身就走,他可是有些害怕,既然知道这是来砸场子的,不管是成与不成,只要没把雄鸡帮荡平了,这带路的地鼠若被雄鸡帮知道了必然落不了好。

    几人见地鼠跑的飞快,也没人去阻拦,想来他还没胆子黑了银子还带错了路。

    朱应安上前拉起门环开始砸门,没几下里面便传来一声不耐烦的吵嚷,“来了来了,催命呢?”接着就听吱呀一声,青色木门从中拉开,伸出一个圆圆的大头。

    “爷几个今天就是催命来了,快让开,别耽误小爷进去赢银子。”朱应安一把按在那大头上面向后推去。

    那人被朱应安推开后就站在一边看着几人鱼贯而入,也没有生气,只是有些不满的嘀咕了一声,“想来催命的多着了,就是没几个够银子的。”朱由检走在最后听见了这人的话,看着那表情,颇有点呆萌的样子。

    待几人都进了院子后,开门的大头重新把木门关好,还上了门栓。

    入了门便有人接过了几人的马匹。

    开门的那人虽然对朱应安推了一把他的大头很是不满,不过作为跑腿的小弟,还是老老实实的给几人引路。

    沿着一条小路拐了几拐,来到一处看起来像后花园一样的地方,绕过一处荷塘,来到一座假山的背面,便可看见两座假山之间有个可容两人通过的山洞。

    几人也不担心,径直跟着带路的大头进了山洞,一群人只有铁豹需要弯着腰才能勉强通过。

    进了山洞,是一层层向下的台阶,两边的墙壁上点着火把,是以山洞中的视线还是很好。

    大概向下走了十多米的样子,几人便看到了一扇石门,石门的边上悬着一根绳子,绳子是从门内接出来的,拴在了门外的墙壁上,带路的大头有节奏的扯了几下绳子,然后就见石门从内向外打开了。

    门开的刹那,只听里面人声鼎沸,几人向里望去,灯火通明。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四十一章 先收利息(下)

    朱应安领头入了石门,领路的大头并未进入,待几人都进去后石门再次合上。

    这里几人都是第一次来,放眼打量,四海庄园如果不算上后面的场地,只是前面的地方怕是都没有这里面大。

    虽然都有赌,但这里主要是以赌活物为主,只是斗蛐蛐的台子就有几十张,斗鸡的圈子更多,猪、狗、羊、鹅,只要是能赛跑的,都有几条跑道在跑着。

    几人进来,除了守门的,其他人都在大声的吆喝着,根本无人关注这里。

    “几位公子看着面生,想来是第一次来,我先为几位讲讲这里的玩法,这里不赌现银,下场玩的一律需换成筹码,走时可将筹码换回现银。”守门那人介绍道,“换筹码的地方在这边,几位公子请。”

    几人跟着守门的来到一处换筹的柜台,那柜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