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王妃之盛世荣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婆子的身边,还有着两个同样做下人打扮的丫鬟,两个丫鬟的手中还捧着两个大红礼盒。

齐怀若一见里面的三人,眼底闪过了一抹了然,可随后,便又是更浓的疑窦,他认出了这三个下人身上的服饰。

那是镇国公府下人的装束。

京城勋贵名门,府中的下人的装束都是有定制的,可以很清楚地让人分辨出下人出自哪个府邸。

两人上前,给窦氏和姚氏行礼。

窦氏面上带着微笑,但是却不达眼底。

姚氏一如既往的温和慈爱。

礼毕之后,齐怀若便开口问道:“不知大伯母和娘让明景夫妇前来有何要事?”

姚氏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窦氏,俨然是将一切的主导权交给窦氏。

窦氏也领了姚氏这个面子,“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关系到你们,便让你们过来一趟。”说罢,便看向一旁的婆子,“这是镇国公府罗老夫人身边的嬷嬷,今日她特意来给你媳妇送添妆。”

荣华闻言,低着头的面上泛起了疑惑,添妆?

这添妆该是婚前来送得,如今这般……

虽然补送也不是不可,可这送礼之人却是没有里有这般做之人。

镇国公府的罗老夫人?

她怎么会给她送添妆?

齐怀若闻言之后便转向了那镇国公府的婆子,“罗老夫人送内人送添妆?”

“回二少爷,是的。”那婆子上前,福了福,继续道:“原本该是在二少夫人出嫁之前送的,只是前两日老夫人身子不适,便耽搁了,还望二少夫人莫怪。”

说罢,便让身后的两个丫鬟将手中的礼盒送上。

窦氏让一旁的下人接过。

荣华上前,对着那婆子回了一礼,“荣华岂敢,多谢罗老夫人。”

“不敢。”那婆子回了一礼,“老夫人听闻运河一事,便觉与二少夫人有缘,往后二少夫人若是有暇,便请二少夫人去镇国公府做客。”

荣华没有应下,而是看向了齐怀若。

这样的事情她不能贸然应下。

齐怀若代为开口回应,“劳烦回去多谢罗老夫人,改日明景定然携内人亲自前去致谢。”

那婆子领了话,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便告辞。

窦氏也说了些客套话之后便让人送了三人出去。

等外人走了,窦氏又屏退了大厅内的下人,然后面色严肃地看着荣华,“二侄儿媳妇,罗老夫人怎么会给你送添妆?”

荣华声色平稳,“回大伯母,荣华也不知。”

窦氏眯起了眼睛,明显是不满意这个答复。

“大伯母。”齐怀若上前解围,“罗老夫人是个信佛之人,之前镇国公救了荣华一事,在信佛之人看来,也算是有缘。”

窦氏闻言,面色微微冷了一些,“罗家不是寻常人家,不宜过于亲近。”

“明景明白。”齐怀若回道。

窦氏又扫了一眼荣华,“既然是送给你媳妇的添妆,便记在你媳妇的嫁妆里面,不必入公中的档了,镇国公对你媳妇有救命之恩,如今罗老夫人又送了礼,你改日找个时间备上一份厚礼带着你媳妇登门致谢。”

“是。”齐怀若应道。

窦氏又对姚氏道:“二侄儿媳妇年纪轻,三弟妹作为婆母也陪着一同去吧。”

“大嫂放心,我知道。”姚氏起身道。

窦氏说完,便起身离开,没有看荣华一眼。

荣华明白窦氏此时的举动,运河上遇险一事,窦家虽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但是名声却是添了污,而窦氏,姓窦。

收在了衣袖中的手,悄然握紧。

从陈嬷嬷所讲述的关于窦氏的情况中,她基本排除了窦氏和窦家皇后同流合污的可能,可是,窦氏毕竟是姓窦。

即便她不迁怒,可是,若是她不愿意放过她呢?

“别担心。”齐怀若见她低头不语,轻声安抚道。

荣华忙敛了情绪,抬头微笑:“我没事。”

“好了,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也不必这般不安。”姚氏缓缓开口,“也不过是两件添妆罢了,改日再回份厚礼就是了,不过,景儿,你大伯母也是说的没错,勋贵之间不宜过于亲近。”

齐怀若点头,“娘放心,我明白。”

姚氏点了点头,看向了一旁放着的两个礼盒,又道“既然是送给你媳妇的添妆,你们便自己收着吧。”

“还是娘帮荣华处理吧。”荣华开口。

姚氏笑道:“方才说了让你学着管家,怎么如今你连自己的嫁妆都不愿意管?”

“我……”

“好了。”姚氏继续笑道:“就这样吧。”

在做了最后定论之后,姚氏便没有给两人反驳的机会,起步离开。

她并没有去看那两只礼盒,似乎并不在意盒子里面装着什么,或者她基本可以猜到是什么。

荣华看向齐怀若,有些无奈。

“就依着娘的话做吧。”齐怀若微笑道。

荣华点头,“也只好这样。”

“不必担心,有我在。”齐怀若握着她的肩膀,安抚道。

荣华摇头,“我不是担心,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说罢,起步走到了放在一旁的礼盒,动手打开了其中一个盒子。

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一只玉如意,颜色却是极为少见的血色。

荣华还未来得及吃惊,一旁的齐怀若猛然上前,嘭的一声将礼盒的盖子给盖上。

这一举动惊了荣华一惊,随后,她又被齐怀若的脸色给镇住了。

齐怀若面色震惊,双眸微微圆睁,嘴唇也紧抿起来。

“怎么了?”荣华问道。

齐怀若面色颤了颤,盯着荣华会儿,方才道:“回去再说!”

荣华身子一灵,然后点头。

齐怀若扬声唤了外面候着的下人进来捧起了两个礼盒,然后拉着荣华的手,往沧澜院而去,路上,即便齐怀若的脚步不急不缓,面色也恢复了平静,只是荣华却知道,他的情绪一直都是处在紧张状态。

因为他握着她手腕的手,力度从未松过。

两人回了沧澜院寝室后,齐怀若便屏退了下人,不过却看着荣华,久久不语。

荣华只能自己打破沉默,“盒子里面的东西,有问题吗?”

齐怀若这才松开了荣华的手,转过身走到一旁的桌子上,然后动手将两个盒子都给打开了,其中一个装着的便是那只玉如意,另一只则是装着一套红宝石首饰。

“这玉如意……”

齐怀若双手攥成了拳头,神色也有些阴沉,似乎欲毁了那对玉如意似的。

“怎么了?”荣华继续问道,“这玉如意……”

“这玉如意名血玉如意,是当年太祖皇帝登基之后赐给明元皇后的!”齐怀若一字一字地道。

荣华闻言也是一惊,明元皇后之物?可罗家为何将这东西送给她?!

“你确定没有认错?”

她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这般多年的事情,血玉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

齐怀若面色添了一抹冷意,“当年明元皇后病逝之后,太祖痛心疾首,因此玉如意乃明元皇后生前最爱,便欲用其陪葬,可后来当时的镇国公进宫求明元皇后近身之物以作悼念,太祖皇帝便将此玉如意赐给了罗家,其后更是下令往后不得再做血玉如意,历经百年,平民百姓或许早就忘了太祖皇帝这条禁令,可是勋贵之家,尤其是罗家,不可能忘记!”

荣华心渐渐地往下沉。

罗家,意欲何为?

121 感情真好?

罗家,意欲何为?

荣华猜不透。

罗老夫人给她送来添妆大体也不过是冲着安国公府的面子,可即便是再欲与安国公府交好也不可能将明元皇后之物送出。

“会不会是……弄错了?”

不过话一出口,她却已经后悔了。

便是在温家这等商贾之家,府中贵重之物一般都是单独收藏的,没有主子的命令,别说是错拿出来送人,即便是想接触也接触不到。

镇国公府是何等世家,怎么可能犯这等低级错误?

可罗家究竟想做什么?

即便罗家不会拿在重视这柄玉如意但是也不可能轻视到拿出来送人!

齐怀若倒是希望镇国公府真的弄错了,只是他也知道不可能,若是其他物件还可能,但是这柄玉如意绝不可能送错,不过,这个理由倒是可以用用,他当即将装着玉如意的盒子盖上,“稍后我亲自去一趟镇国公府,将东西还回去。”

荣华一愣。

“就当是送错了。”齐怀若说道。

荣华蹙眉,“此事若是传出去……”

“不管罗家是何用意,但也不会胆敢公然说出自己送出御赐之物。”齐怀若正色道。

荣华却道:“今日礼物方才送来,你便送回去,即便做的再严密,可世上并无不透风的墙,便是里面之物没有泄露,可逆这般岂不是落得一个狂妄之名?甚至还可能开罪镇国公府。”

齐怀若闻言,面上的阴郁消散,“你担心我?”

“东西是送给我的,我怎能让你来背了关系?”荣华无奈地道。

齐怀若笑道:“你我是夫妻,夫妻本就是一体的。”

荣华心里有些动容,“不管如何,此事都得谨慎处理。”顿了顿,又道,“你不是说了过几日便会亲自前去拜访罗老夫人吗?既然如此,便先将东西留下,那日再拿去,这样也可掩人耳目一二,同时还可以试试罗家这是失误还是有什么目的。”

“荣华,东西是送给你的,留下来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齐怀若却不同意。

荣华沉思会儿,“之前镇国公救了我,如今,大概也不可能用这种手段害我,况且,太祖皇帝将血玉如意赐给镇国公府已经是百年前的事情了,便是罗家也未必人人知晓,更何况是我这般一个商贾出身的女子?我认不出这玉如意的来历是在正常不过。”

齐怀若沉思了半晌,“等你回门之后,我们便去一趟镇国公府。”

“嗯。”荣华点头,随后,又忽然问道:“明元皇后也是商贾出身?”

齐怀若一愣。

“我和这件物件和罗家扯上关系的,便只有这件事。”荣华缓缓道,“罗家……可是记恨着当年明元皇后……”

“荣华!”齐怀若打断了她的话,“此事不宜议论。”

荣华明白他的意思,嘴边泛起了淡淡的讥讽,“我知道。”

“我不是怪你……”

“我明白。”荣华淡淡笑道,“你是在保护我。”

齐怀若叹息一声,眼底又泛起了冷意,他想起了之前在船上镇国公府所说的那个提议,但是他也只是当做他是一时戏言罢了,即便惊愕,也并未多加思虑,而如今……“明元皇后之死,百年来朝野都有着各种不同得说法,虽然镇国公府一直没有表态,可这般多年来那些传闻已然存在,不管那一任帝王都无法让其消失,其中若是没有人在背后暗中操纵,觉无可能,而罗家若是怀恨在心,那第一个要对付之人便是护国公府。”

荣华一怔,随即,眼底闪过了一抹精芒,“对付护国公府?”

“罗家不可能和皇家对抗,因而,只能针对窦家。”齐怀若继续道,“当年罗家为了太祖皇帝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可太祖皇帝登基之后,罗家虽然封了爵位,但是在太祖一朝,镇国公府也不过是得了一个虚爵罢了,而窦家却凭借着明诚皇后而步步高升,在太祖一朝手握实权。

太祖晚年各大勋贵搀和进了夺嫡之争中,虽然太祖还是稳住了局面,但是也意识到了那些开国原勋的实力太大,开始大范围的整治,期间,连没有实权的罗家也受到了波及,损失不少,而齐家也一样,好在当时第一人安国公已经卸下了兵权,且不让子孙从武,打压虽重,但也未上其根本,而护国公府却凭借明诚皇后以及太子,未受到波及,当然,也是当时太祖皇帝有意扶持护国公府来为太子保驾护航。

便是其他的勋贵对护国公府如此深受皇恩自然是心生不甘,罗家虽然没有过激的反应,可是如何会心平气和?若是明元皇后还在,那后来窦家的一切皇恩都是会是罗家的。这百年来,罗家虽然能够一直保存下来,但是,与窦家相比,却是一个天一个地。

自明诚皇后之后,窦家一直都是中宫,即使是先帝文熙皇后病逝,窦家也是筹谋着另送一窦家女进宫为后,而在这时候,先帝却立了太后为后。我曾经无意中得知,当年第一个奏请先帝立当时的贵妃为后的便是当时的镇国公。”

“罗家固然是对窦家怀恨在心,那窦家对罗家也未必便是不恨,罗家百年来虽然一直屈居窦家之下,但是却一直能够保存自身,也并非没有能力。”荣华缓缓道。

齐怀若愣了愣,随后道:“听闻当年太祖临终之前曾经嘱咐过当时的太子,要太子善待罗氏一族,太子虽然是明诚皇后之子,也是嫡子,但是从礼法上来说,他真正的嫡母是明元皇后,罗家方才是他真正的外祖家。”

“我怎么觉得太祖留下罗家是为了制衡窦家?”荣华嗤笑道。

安国公府也是可以制衡窦家。

可当时的安国公早早的急流勇退,太祖皇帝虽然高兴,但是也必定清楚,齐家不是一个愿意为了太子而鞠躬尽瘁之人。

齐家没有野心,同样的也不会为了太子而去制衡窦家。

而当时的其他勋贵也不会为了太子这个身上留着窦家血脉的继任皇帝去和窦家作对。

齐怀若苦笑一声,“倒是有这般一个可能。”

“太祖登上了地位之后,便恨不得立即抹去自己身上的污点,而在这样做了之后,却还要利用罗家,罗家若是不恨,那便真的圣人之家了。”荣华冷笑。

齐怀若没有反驳,“罗家要做什么我阻止不了,但是我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将你拉下水!”

荣华看着他,却没有说话。

袖中的双手悄然握紧。

若是罗家真的欲对付窦家……

“荣华!”齐怀若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目前罗家目的未明,你不能……”

“你放心,我虽然恨不得立即报仇,但是也不会愚蠢到给被人当棋子。”荣华打断了他的话,正色道。

齐怀若松了口气。

“我只是很奇怪。”荣华沉吟会儿又道:“罗家是如何认为我有利用价值?是因为先前的传闻,还是想利用我来拉安国公府下水?”

若是前一个,那罗家的这份礼物未免太大了,而若是后一个,罗家也未免太高看她了!

“我会想办法弄清楚的!”齐怀若握着她的肩膀道。

荣华看了看他,点下了头。

“在我没查清楚这件事之前,你莫要在人前提起这事。”齐怀若又道。

荣华点头,“我知道了。”

“对了。”齐怀若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我方才接到消息,我们成亲当晚裴少逸的妻子诞下了一个女儿。”

荣华闻言,面色顿时冷了。

“不管如何,面上她都是你的妹妹,我已经让人送了一份贺礼过去了,你是新婚,不去看望别人也不会说什么。”齐怀若温和道。

荣华没有拂齐怀若的好意,“嗯。”

“明日回门之宴在别院举行。”齐怀若又岔开了话题,“过了明日之后,我便让人送温家的人离开,往后,你便无需在看见温家的人。”

“嗯。”荣华淡淡地应了一声。

齐怀若知道她心里不快,正欲再说什么之时,门外却传来了敲门声,齐怀若只好压在了话,问道:“进来。”

门外的绿荷推门而进,低着头走到了两人面前,禀报道:“二少爷,宫里面来人了,说是请二少爷进宫,管家请二少爷前去。”

齐怀若蹙眉,“你先下去。”

绿荷领了命令退下。

齐怀若转过身看向荣华,“我去一趟。”说完看了桌上的两个盒子,沉思会儿,最后拿起了那个装着玉如意的盒子,“这东西我来收着,我会另外准备一柄寻常的玉如意,若是有人问起,你便说是寻常的玉如意。”

荣华点头,“宫里面来人……”

“别担心,不会有事的。”齐怀若安抚道。

荣华只能点头,“嗯。”

“那我走了。”齐怀若说道,随后,便带着盒子转身离开。

荣华却忽然间叫住了他,“等等。”

齐怀若转过身。

荣华走进了内室,半晌后方才出来,手中拿着一块布,“用布将礼盒包起吧。”

齐怀若笑了笑,“还是你想的周到。”

两人便动手将礼盒包起,然后,齐怀若方才带着盒子出了门。

荣华送他到了院子门口,方才止步,又目送了他离开了,方才转回院子。

“二少夫人和二少爷感情真好。”

一直随侍在身后的绿荷大胆说了一句。

荣华一愣,感情真好?

……

齐怀若先是回了一趟书房,将盒子交给莫离,“将东西保管好,另外,去查查镇国公此时在何处。”

莫离接过了盒子,“是。”

齐怀若方才去前院,见了宫里面的来人,却竟然是太极殿的内侍。

召他进宫的人是建明帝。

123 欣嫔,猜疑

御书房外

齐怀若正等着内侍进去通报,这不是他第一次进出御书房,可是,却是第一次抗拒,比当日第一次来的时候还要抗拒。

他很清楚建明地见他的目的。

而这一次,他知道从这里出来,他逃避了许久的事情再也无法逃避。

很快,进去通报的内侍便出来了。

“齐二少爷,陛下请您进去。”

齐怀若面色微微一凝,然后点头:“多谢公公。”起步踏了出去。

御书房内并不止建明帝一人,三皇子杨衍也在。

“臣子参见皇上。”齐怀若上前下跪行礼。

建明帝今日只穿了常服,面容威严却也温和,“平身。”

建明帝已过不惑之龄,而年龄的增加并未给他带来苍老,而是让他越发的威严,在朝臣的眼中,建明帝并没有太祖皇帝的惊世之才,但却也是一位明君。

他继位之后除了在对待齐贵妃之时有些失去了理智以及帝王的威严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是不错,尤其是在处理边境关系上面,更是做出了一番成就。

自他登基之后,大隋边境的辽国以及西夏虽然虎视眈眈,但是却都不敢轻易犯境。

“谢陛下。”齐怀若起身道,随后又对旁边的杨衍行拱手礼,“三皇子。”

杨衍笑道:“二表哥免礼。”

“谢三皇子。”齐怀若回道,随后转向建明帝,“不知皇上召臣子前来所为何事?”

建明帝还没说话,一旁的杨衍便笑着开口:“二表哥该改口自称臣了。”

面对杨衍的随意,建明帝笑了笑,并未因此而责怪,而凭着这些小事,也足以证实杨衍在建明帝心中的地位,君臣父子,两人的关系更偏向于父子。

齐怀若虽然依然知晓,但是此时却也没有表露出来,“不知三皇子这话是何意?”

“还是父皇来说吧。”杨衍看向建明帝道。

建明帝接了杨衍的话,“朕已经下旨户部,三日之后你便去户部任职吧。”说罢,随即又补充道,“之前你姑姑跟朕提了好些次,只是每一次朕答应了,倒是你不愿意,说年纪小,如今成家了,便不能再说自己年纪小了。”

齐怀若跪下,“谢皇上。”

“好了,别跪来跪去的。”建明帝道,“贵妃是你的亲姑姑,按理说来你该称呼朕一声姑丈,都是一家人,这些规矩没外人的时候可免便免了吧。”

“谢皇上。”齐怀若起身道,却未敢放肆。

杨衍随即上前,“恭喜二表哥,往后我们终于可以同朝为官了,母妃若是知道了定然会很开心。”

“多谢三皇子。”齐怀若拱手回道。

“父皇都说了我们是一家人,不需要这般多礼,二表哥怎么还是这样拘束?”杨衍笑道。

齐怀若正欲开口应对之时,却见建明帝的近身内侍江海进来。

“启禀皇上,欣嫔宫中遣人来报,说欣嫔今早不适,传了太医,经过太医诊断,欣嫔被证实了怀有一个月的身孕。”江海禀报道。

这消息一出,杨衍脸上的笑容稍稍敛了敛。

齐怀若眼底闪过了一抹异样。

而作为主角的建明帝先是一愣,随后便是大喜,“很好!传朕的旨意命太医院好好给欣嫔安胎,务必要让欣嫔平安生下皇子!”

“是。”江海领命,随后退下。

杨衍转身,笑道:“儿臣恭贺父皇。”

“臣恭贺皇上。”齐怀若紧跟着祝贺。

“好!好!好!”建明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前些日子太后一直病着,如今宫中出了这等喜事,相信一切的不吉之事都会散去的,很好!”

“父皇,欣嫔娘娘如今还有龙胎,父皇若是无事,不如去看看欣嫔娘娘吧。”杨衍笑道,“相信欣嫔娘娘见了父皇,会更加的安心的。”

建明帝想了想,“也对,朕这便去看看!”说罢,便唤来了江海说摆驾去欣嫔那里。

杨衍和齐怀若恭送了建明帝离去。

“二表哥,可有时间聚一聚?”杨衍在建明帝的御驾走远了之后,方才低声道,神色有些凝重。

齐怀若点了点头。

宫里面不是说话的地方,而杨衍的话更是不适合在宫中讲,所以,两人一同出了宫。

在出宫的马车之上,杨衍神色忧虑,“欣嫔是母妃举荐的,在开始的几个月中,欣嫔很的父皇宠爱,可是当时一直没有怀上,后来二表哥醒来,母妃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父皇去母妃宫中的日子便恢复了从前,据我所知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欣嫔侍寝的次数并不多,可却偏偏怀上了!”

“三殿下的意思是……”齐怀若没有猜测,而是等待杨衍的回答。

杨衍沉吟会儿方才道:“母妃怕是不愿意看到欣嫔有孕。”

齐怀若眉头一蹙,“三殿下过虑了,贵妃娘娘地位稳固,而三殿下也成年,即便欣嫔生下了皇子,于贵妃和殿下都没有多大的威胁。”

“我担心的不是那还没出生的孩子的威胁。”杨衍叹息道,“我担心的是母妃会伤心。”

齐怀若心底掠过了一丝冷笑,“三殿下多虑了,后宫这些年也陆陆续续添了不少人,而且,欣嫔还是贵妃娘娘举荐的。”

“正是因为欣嫔是母妃举荐的,我方才担心。”杨衍叹气,“二表哥,你不懂女人,这女人……总而言之,母妃或许可以大度地举荐欣嫔,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欣嫔怀上孩子的!”

“如今欣嫔已经怀上了,娘娘即便再不愿也得接受。”齐怀若缓缓道。

杨衍看着他,“二表哥,你该知道我担心什么。”

“三殿下,娘娘不会坐着等蠢事的。”齐怀若摇头正色道。

杨衍叹息,“若是母妃冷静,的确不会这般做,可若是母妃一时想不通……女人失起理智以来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齐怀若看出了杨衍这话仍蕴含着其他的意味,只是并未深究下去,三皇子府的家务事不是他可以管得,而他也不想去管,“三殿下若是担心可以提醒一下娘娘。”

“二表哥。”杨衍看着齐怀若道,“说实话,在母妃面前,我的十句话还没有你得一句话要来的有用。”

齐怀若面色微变,“三殿下……”

“二表哥不必惊慌。”杨衍打断了他的话,“我说这话并没有其他意思,母妃对你的感情茜澜姑姑早已经跟我说过了,当年若不是二表哥在,或许母妃真的会撑不下去,那我也便不能出生了,说起来,二表哥还是我的救命恩人。”

“三皇子……”

“所以二表哥心里不必有负担。”杨衍继续道,“只要能够让母妃高兴,不管什么我都能够接受,我也希望二表哥能够和我一样,用一切的方法保护母妃,让母妃开心。”

齐怀若心中思绪翻滚,面上虽然也有波动,只是却不大,沉吟半晌后,他低下了眼帘,“三殿下放心,我会找机会进宫劝劝贵妃娘娘的。”

“这我就安心了。”杨衍笑道,随后,便转移了话题,“我听闻二表哥对二表嫂很是疼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到这位二表嫂?”

齐怀若也扬起了笑容,“等三朝回门之后,我会找个时间带内人去拜访三殿下。”

“内人?”杨衍拍了拍齐怀若的肩膀,“二表哥,你可知道你说这两个字的时候眼里满是柔情?看来你还真的不仅仅是碍于太后的赐婚以及夫妻之义而对二表嫂好!可是在船上发生了什么,让一向坐怀不乱的二表哥你也动了心?”

齐怀若笑了笑,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她是我的妻子。”

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杨衍却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好,我明白了,往后,让二表嫂时常去我府邸走走,甄氏性子虽然软绵,不过,软绵也有软绵的好处,相信她和二表嫂是相处的来的。”

“多谢三殿下。”齐怀若笑道,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

安国公府

齐怀若方才和杨衍告了别转身踏进安国公府的大门便被管家给拦住了,说是世子爷有请,随后,他便去了齐兆觉的书房。

齐兆觉今日原本是没有休沐的,不过他收到了齐怀若即将如户部任职的消息便寻了一个借口回府了,而回府之后却得知齐怀若进了宫,只能等着他回来。

“大伯父。”齐怀若进了书房,对着面色有些不好的齐兆觉行礼问安。

齐兆觉点头,“坐吧。”

“不知伯父让明景前来所谓何事?”齐怀若淡淡问道。

齐兆觉闻言,随即蹙起了眉头,脸上的不愉之色更浓,“皇上下旨让你去户部?”

“是。”齐怀若点头。

齐兆觉声音渐渐沉了下来,“明景,你从未入过朝,如今一入朝便直接去六部,恐怕不妥。”

“大伯父放心,明景会谨慎行事。”齐怀若回道。

齐兆觉不满之色已经溢于言表,“若是可以,便推了这个差事,朝中空缺之位很多,你可以先去其他的衙门积累积累经验。”

“大伯父,圣旨已下,便无违逆之道理。”齐怀若却回道,“大伯父放心,明景一定规行矩步,绝不会让安国公府陷于为难之中。”

齐兆觉面色也沉了下来,“既然你如此想,那就当我没说过,下去吧。”

“明景告退。”齐怀若仿佛没有看见齐兆觉的脸色一般,低头一礼,便退了出去。

齐兆觉盯着书房的门,面上的怒意越来越明显,最后,他倏然端起了手边的茶盏,猛然砸在了地上,“不知好歹!”

话落,没过多久,齐兆觉便起身走出了书房,往归田居而去。

这一次他求见安国公并没有得到阻拦。

安国公府仍是一副恬然自得的模样,和齐兆觉的神色截然相反。

齐兆觉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将事情说了。

安国公反应不大,只是淡淡的看了他半晌,然后缓缓开口,“你如此愤怒原因为何?”

齐兆觉一愣。

“如果今日接到这个任命的人是你儿子,你也会如此动怒?”安国公再问。

齐兆觉面色一僵,即便已过而立之龄,可在安国公面前,他的一切还是显露无疑,若是以前,他也许会找理由掩饰,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而是直接道:“没错,孩儿如此动怒的确是有昊儿的缘故,昊儿毕竟是孩儿的嫡子,孩儿即便再不满他,也不得不为了他的将来筹谋,可孩儿更多的还是为了安国公府!父亲一直阻止孩儿为昊儿筹谋,说安国公府无需太过惹人注目,可如今明景一入朝便直接进了六部,这必定会将安国公府置于风浪口上!父亲,观京城勋贵,哪一个一入朝便直接进六部的?此外,昊儿的确在很多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