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欠债还钱作者:寻香踪(完结)-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养病。没想到来到别院之后,小姐的病情依旧时好时坏,有时候发作得比之前更为严重。多亏了智空大师常常前来援手,不然我家小姐就……”说到此处,那丫环便开始垂泪。
  石归庭心下狐疑,既然是常病的,怎么不派个大夫前来照料?嘴上说:“这里并不适合木小姐养病。别院的环境幽静是不错,但是这里依山傍水,到了冬天寒气更重。春夏之际,这园子里的各色花儿都开了,就会更加加重木小姐的喘证。”
  智空大师奇道:“这是何道理?春夏天气晴好温暖,怎么反而容易发病呢?”原来木家家主跟智空大师颇为熟稔,知他懂医术,便将女儿托付给了智空大师照料。
  石归庭笑一笑:“这院子里花木多,春夏之季花便全都开了,天气越是晴好,这花粉便传得越快。木小姐呼吸到这些花粉,故就更易引发喘证了。”
  贴身丫环惊呼道:“难怪今年春天,小姐有几次发作得分外严重,原来是这个原因么?”
  
  智空大师双手合十,向石归庭施礼:“阿弥陀佛,小施主的见识真不一般,老衲真是受教了。敢问小施主尊姓大名。”
  石归庭连忙还礼:“不敢当。鄙姓石,名归庭。”
  “原来是石施主,幸会幸会。依石施主的意思,这木小姐是不适合住在这里了?”智空大师问道。
  石归庭点点头:“正是。木小姐的病症,应该找一处干燥温暖之处才好,她所住的地方,花草皆不能太多,否则还是防不胜防。”                        
作者有话要说:目前我就踏踏实实将这文完结,并且抽空写新文了,新文是篇现耽,到时候还请各位捧场啊。(*^^*)




☆、第六十一章 吃醋

  那贴身丫环问道:“石先生,我家小姐可有药可治?”
  石归庭颔首说:“药物自然是有的,只是药物治病不治心。要想百病全消,首先要坚信病一定能治好,而且也要愿意配合治疗。除了吃药,平时生活起居也要十分注意,要让木小姐保持情志舒畅,饮食正常,这样方可强身健体,身体强健了,这病症就慢慢不会发作了。”
  那一直躺着不说话的木小姐突然开口说:“和嬷嬷,派人去跟我爹爹说,我要回家。”声音有些沙哑颤抖、断断续续,中气不足。
  和嬷嬷笑着过来:“好的,小姐,我这就打发人去禀告老爷,我们很快便可以回去了。”
  周围的仆妇丫环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石归庭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了然,他们跟着木小姐来到这偏僻之所,想必有些被流放的意思,若是能回去,便如同得到了解放。
  石归庭在桌上铺开纸墨,开了一个方子,交给和嬷嬷:“你按这个方子去抓药,每天熬一次,煎两碗药汁,早晚分别服用一碗,温热时服用,连喝三天便好了。若再犯,再依此方去抓药。” 
  和嬷嬷千恩万谢地接过来,小心地收好。
  
  石归庭收好自己的东西,对和嬷嬷说:“现在去关上窗户罢,每天房间都记得通风。木小姐也不必拘囿于卧房内,可以出来走动一下,动静结合,保持情志舒畅,便可慢慢痊愈了。”
  说罢告辞出来,智空大师也告辞起身,同他一起出来,门外那个小丫环送他们下楼。走了不几步,便听见有人在后边喊:“石大夫请留步。”
  石归庭回头去看,是刚在一直站在床尾端面盆的那个丫环,她急匆匆地从楼梯上下来,塞给石归庭一个小锦袋:“石大夫,这是我家小姐让我给你的诊金,她说谢谢你出手相助。”
  石归庭连忙推辞:“我是不请自到,如何还收诊金?替我跟你家小姐转告,千万不要客气。”
  那个姑娘红了脸:“石大夫,小姐给你的,你就拿着吧,一会儿我不好交差。”
  智空大师在一旁也呵呵笑:“石施主,既是木小姐执意要答谢,你就收着吧,你虽是不请自到,但也是真的救人于危难中了。”
  石归庭只好接过来,讪讪地说:“那就替我谢谢你家小姐了。”
  那姑娘又问:“我家小姐还让我问一声,若是再要找石大夫,要去哪里找你?”
  石归庭说:“我就住在城里四方街的万福马店。”
  那姑娘抿嘴一笑:“多谢石大夫告知。石大夫慢走。”
  
  符鸣在下头听着楼梯上的动静,先是微笑起来,听到后来又紧锁起眉头,不会是那木小姐看上我家石头了吧。看见石归庭出现在视线内,连忙收拾好脸上的表情迎上去:“大夫,好了啊?”
  石归庭笑着点点头,对智空大师说:“大师,这位是我一起来的朋友,符鸣,我们刚才正在贵寺烧香。阿鸣,这位是玉泉寺的方丈智空大师。”
  符鸣和智空大师打过招呼。智空大师爽朗地笑着说:“既然两位施主是来我玉泉寺拜访的,那就去老衲那喝杯茶吧,我们这也算是有缘了。”
  石归庭和符鸣岂有拒绝的道理,赶紧跟上。
  
  从智空大师那喝完茶出来,天色已经不早,冬日的阳光斜斜地垂挂在西面的山头上,散发着些许余温,山与天相接处,泛出一层淡淡的紫色。
  石归庭的心情很好,天气很好,今天看到的美景也很好,又给人看了病,还结识了玉泉寺的智空大师。他愉悦得几乎要唱小调了。符鸣扶着他上了马车,他的脸色自从玉泉山庄出来,就一直没怎么轻松过,就连和智空方丈一起喝茶,也没说过几句话。
  石归庭上了车,车厢门的厚帘子还没有放下来,他看着坐在车辕上的符鸣的背影,才惊觉有些不对劲来:“阿鸣,你怎么了?”
  符鸣不做声,鼻子轻哼了一声。
  石归庭走出来,小心地坐在车辕的另一边。符鸣看他出来,连忙将马勒住:“吁——石头,你怎么出来了?这里不安全,还有风,赶紧坐里头去。”
  
  石归庭看着符鸣:“阿鸣,你到底怎么了?从玉泉山庄出来,你就不高兴。”
  符鸣不自在地扭了一下脖子,他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吃醋了。他想了一下:“今天,那个木小姐没有对你说什么吧?”
  石归庭想一想,从怀里摸出一个精致的锦袋:“没说什么啊,她就打发丫环给了我这个。”
  符鸣哼一声,扭过头不做声了,那么精致的东西,一般的人怎么舍得随便乱送。石归庭没注意到他的表情,伸手摸了摸锦袋,然后打开来,立刻惊叹:“我都没看,居然给了我这么多诊金!”
  符鸣回头一看,夕阳照在石归庭手上,反射出金灿灿的光芒,他手里躺着的,分明是一个金锞子,足有二两重。符鸣面色更加难看了,若不是人家有意思,怎么会给这么漂亮的锦袋,还给这么多的诊金。
  石归庭啧啧感叹说:“真是有钱人,出手如此大方。”
  符鸣说:“石头,要不咱们还是还回去吧?”其实他的意思不是要去还钱,而是将锦袋一并退回。
  石归庭也不是头一次收这么贵的诊金,他从前云游的时候替人看病,诊金都是主人家随意封的,上百两银子他都拿过。况且现在正是当用钱的时候,自然是给得越多越好。“为什么要退回去?”他不解地问符鸣。
  “你不是说诊金太多了吗?”
  石归庭笑眯眯地:“再多我也收过,能给得起这么多的,肯定是不缺钱的。咱这也算是劫富济贫了吧,哈哈。”他将金锞子放回锦袋,塞给符鸣:“当家的,给你收着。”
  符鸣:“……”
  
  符鸣掂着那个沉甸甸的金锞子,心里五味杂陈:“就给我了啊?”
  “你不要就给我吧。不过我保不准哪天又都败掉了。”石归庭摸摸下巴说。
  符鸣笑起来,将锦袋揣进怀里:“别想,还是给我吧,我替你收着。”什么木小姐林小姐的,都给我统统往边上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不信还有女人愿意和我抢石头。
  其实符鸣完全是多想了,木小姐对石归庭绝无任何绮念,只是她想到自己的病能好,还能够离开别院,心里一高兴,就叫丫环送上了一个金锞子。在她的认知里,直接拿钱给自己的救命恩人有点不太好,便叫丫头用个锦袋包了送去,没想到她的无心之举给符鸣带来了这么多烦恼。
  石归庭看着笑得开心的符鸣:“阿鸣,你还没说,你刚为什么不高兴呢。”
  符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还以为你跟木小姐聊得投机,人家小姐看上你了,所以送了你这么漂亮的一个锦袋。”
  石归庭愣了一下,旋即又笑起来:“阿鸣,你这是在吃醋吗?”
  符鸣红了脸:“我又不知道你们谈了些什么,那小姐还打听你住哪里来着。”
  
  石归庭笑眯了眼:“阿鸣吃醋的样子真好玩。”
  符鸣红了耳朵,转开头不看石归庭。
  石归庭笑着解释:“在我眼中,木小姐就是个病人,跟所有的病人、甚至所有生病的骡马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符鸣嘴角抽了抽,这个比喻虽然让他很高兴,但是为什么这么别扭呢?
  石归庭又说:“这个木小姐长得倒是真的很美丽,只是她的身体本就不好,正当芳华之年,像个鸟儿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不生病就怪了。”
  符鸣觉得奇怪:“这话怎么说?”
  “她是大家小姐,这个年纪应该当婚嫁了,却被她爹放在这么偏僻的别院里,几个老妇人和小丫头伺候着,听说还没了娘。一个十几岁的姑娘,一个生人都见不着,什么消息也得不着,你说她心思能不重么?我看她这病,有一半是被关出来的。”石归庭分析道。
  符鸣转过头来看石归庭,又看一眼,石归庭问:“你这么看我干嘛?”
  “我就奇怪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石归庭嘻嘻笑:“这算是心病啊,我是大夫,除了看身体上的病,还要看病人心里的病啊,否则怎能对症下药?”
  
  符鸣点点头:“嘿嘿,石头,我想起一件事啊,我觉得你跟着我真是屈才了。你看,你一出手,赚得比我赶几趟马还多。我守着一棵摇钱树,却拿来当柴火使,真是有眼无珠啊。”
  石归庭白他一眼:“我这又不是天天能赚这样么多。再说也不是所有人都给得起诊金的。我们当大夫的,还是希望天下的人都没有病痛才好。总不能为着自己的收入,希望人人都生病吧。”
  符鸣伸手胡撸石归庭的脑袋:“我家的石头总是这么宅心仁厚,所以总会有好报的。”
  石归庭非常骄傲地答:“这还用说么?”
  符鸣笑起来:“好了,石头,进去吧,外面风大。”
  “哦。你什么时候进来?”
  符鸣说:“我暂时不进来了,这路有点窄,还是我自己赶着比较放心。没事,你先进去,很快就进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预计还有三万多字就完结了,不过新文才写了几千字,这文也还没有完结,突然觉得颇有压力啊,如果不抓紧时间存稿,新文就没法保证日更了。亲们保佑我文思泉涌吧。




☆、第六十二章 询医

  第二天,符鸣带着石归庭进了一家药铺。石归庭心下奇怪,问符鸣:“阿鸣,你要抓药吗?”
  符鸣不回答,领着他进了药铺,对药铺的掌柜说:“我三天前同米大夫约好了,今天前来看诊。”
  那掌柜起身,掀开后面的门帘说:“进去吧,米大夫在等着了。”
  石归庭心下越发狐疑:“阿鸣,谁病了?你要是不舒服我帮你看啊,还用来看大夫吗?”
  符鸣笑着摇摇头:“不是我病了。这个米大夫是丽江城里最有名的大夫,请他看病要提前几天约好。我让他替你把把脉,这样我好放心。”
  石归庭站住了:“阿鸣,咱们回去吧,我真没有事。你放心吧,我不会骗你的。”
  符鸣也停下来,小声地说:“听话,石头,就算是没有事,让米大夫看看也好。我希望你一切都安好、健健康康,将来我还要和你白头到老呢,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走吧,进去看看,有事没事都让我放个心。”
  石归庭听着他略带恳求的语气,微微有些酸楚:“好吧。”为了让他买个心安吧。
  
  米大夫是个白须白发慈眉善目的老人,已届耄耋之龄。他被丽江人视为活神仙,一是因为他自己寿命长,二是因为经他手被治愈的人太多太多了。
  石归庭在他面前坐下来,将手放在脉枕上。老人尚未把脉,便冲着石归庭笑:“这位客官想必也是个大夫?”
  石归庭笑起来:“米大夫的鼻子真灵,真是老当益壮。”
  米大夫捋捋胡须,哈哈大笑:“不敢当不敢当,多吃了些盐,经验稍足一些。”说完开始给石归庭把脉。
  米大夫把完脉:“你的身体曾经受过重创,服了一味灵药,所以才修复。我说的可对?”
  
  这个石归庭不知道,大家都忘了跟他说起这事。符鸣在旁边接口道:“是的,米大夫,他前不久在安多被雪埋住了,我们将他救了出来,给他服了岩珊瑚。他的身体以后会不会有事?”
  石归庭吃惊地看着符鸣,他记得自己的岩珊瑚早就用完了,哪里来的岩珊瑚?
  米大夫捋一下胡须,呵呵笑道:“小友真是福大命大,居然碰上了这等奇药。不要紧,说岩珊瑚起死回生的功效是有些夸张了,但是却能极好地调理受损的经脉。目前你的身体还有些虚弱,多调养一下,慢慢就恢复了。只是要注意再别受重创,到时候恐怕后果很严重。”
  符鸣急忙问:“那就是说,他现在没有大碍?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米大夫笑着点头:“正是,以后注意别太过操劳,多多调养一下便好了。”
  符鸣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那就太谢谢米大夫了。”
  石归庭也笑着说:“我早说我没事的,你不放心。谢谢米大夫啊。”
  米大夫笑着摆摆手,意思是不客气。
  
  两人出了药铺,石归庭问:“怎么没给诊金?”
  “早就给了,预约的时候给的。”符鸣说。
  石归庭“哦”了一声,暗暗咋舌,名气这么大,都能提前收诊金了,也许等自己像他一样白须白发了,也能提前收诊金?还是算了,自己恐怕永远也摆不来这个架子。遂又道:“我说我没事,你不放心,还多花这个钱。”
  符鸣笑道:“花得值啊,买个心安,不然我老是提心吊胆的。”
  石归庭笑着摇摇头,也罢,让他安心一些吧。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阿鸣。我的岩珊瑚早就用完了,你们从哪弄来的岩珊瑚?”
  符鸣笑起来:“你忘了以前给过阿膺一棵了?”
  石归庭停下脚,怔怔地说:“原来是那一棵。”这冥冥之中莫非真有什么是注定的吗?自己给出去那棵药,早就忘到脑后去了,没想到最后还是救了自己的命,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
  符鸣在前头站住了:“想什么呢,石头?”
  石归庭跟上去:“回头我要好好谢谢阿膺才是。”
  “我已经替你谢过了。”符鸣说。
  “那我也要当面谢一次才好。”
  “嗯,随你。”
  
  第三天上午,两人准备出门去买东西,来了好几天了,该办的事都办得七七八八了,买点东西,两人准备打道回府了。
  这时马店门口停下一辆马车,那马车看起来非常华丽,比符鸣的马车要精致美观得多。车厢前还挂着两个未点的灯笼,上面写着“木府”的字样。从马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是中年男人,还有一个就是上次送锦袋的那个丫环。
  那丫环眼尖:“爹,那位就是石大夫。”
  那中年男人向石归庭拱手作揖:“石大夫,久仰久仰。在下和兴,是木府的内府管家。听我家三小姐说,您前天在玉泉别院不吝出手相助,昨日我们三小姐已经回到府上。我家老爷听说先生医术高明,特意来请石大夫去府上询问一下小姐的病情,不知石大夫是否有时间?”
  石归庭看看和兴,又回头征询一下符鸣的意见,符鸣不说话,只是点点头。“那好,请和管家带路吧。”
  和兴做了个手势:“请。”
  石归庭和符鸣上了马车,马车里显然是精心装饰过的,比起符鸣简陋的马车,要阔气得多,但是石归庭觉得还是自家的马车好,起码很舒适,可坐可卧,不用这么拘谨。不一会儿,和兴和那个丫环也跟着上来了,坐在他俩的对面。
  
  和兴同石归庭聊天,无非就是打听他们的情况,事无巨细都问到了。“原来石大夫是吴州人氏,难怪医术这么高明。”
  石归庭面上忙说:“哪里哪里,和管家过奖了,只是家传薄技罢了。”心里却嘀咕,一说我是吴州的,便认定我的医术高明,难道真是外来的和尚比较会念经么?
  和兴又将目光投向符鸣:“石大夫的朋友看着有些面善。”
  符鸣一直没有做声,听到和管家问到自己,堆上笑容来:“今年八月初,我去过贵府一趟,和管家也许见过我也未可知。”不过当时接待马帮的是木府的外院管家,也是一个姓和,叫做和贵的人。
  和兴顿时来了兴味:“哦,你去我们府上做什么呢?”
  符鸣笑笑说:“我是马帮的锅头,八月的时候替贵府送了一批琉璃过去。”
  和兴笑起来:“原来是你替我们送的琉璃,失敬失敬,敢问高姓大名?”
  符鸣拱手:“不敢当,在下符鸣。”
  “原来是符锅头。”和兴打着哈哈。
  他旁边那个小丫环抿了嘴低着头笑了一下。
  石归庭本来是看着和管家的,但是马车只有这么点宽,旁边那个丫环的动作自然都看到了,他心想,这姑娘笑什么呢。
  
  和兴顺着石归庭的视线:“这是小女青苗,专门服侍三小姐的。有关三小姐的情况,可以问青苗。”
  石归庭只好问:“三小姐现在可好一些?”
  青苗红了一下脸:“小姐吃了石大夫开的药,好多了。”
  石归庭不知道再问什么,他只好看向和兴。和兴打着哈哈笑:“我家三小姐从小体弱多病,虽然不是嫡出,但是一直深得老爷疼爱。老爷为她的身体可是伤透了脑筋,没想到石大夫居然能够药到病除,实在是比我们丽江的米神仙还要厉害。”
  石归庭前一天才去看过米大夫,听到和兴这么夸他,不由得冷汗直流:“和管家太抬举我了。木小姐的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防治,只要调养得好,就能减少发病的几率。也就跟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和兴和青苗都听得两眼放光:“石大夫说的可都是实话?”
  石归庭点点头。气喘虽然是疑难杂症,但并非是绝症,只要平时注意得好,发病的几率是可以降到很低的。
  和兴和青苗显然都极高兴。石归庭看着这对父女,有些了然。大概青苗的命运是和三小姐息息相关的,如果三小姐身体好,将来嫁个好人家,青苗跟着嫁过去,也便跟着一起荣耀了。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和兴打开马车门:“石大夫,符锅头,我们到了,有请。”
  符鸣先跳下马车,然后伸手扶了一把石归庭。石归庭抬头一看,已经到了木府的大门处,这个大门他曾经远远看过一眼,就算是他看过那么多高门大院,也不得不为木府的宏伟气势震撼,他也从没想过自己会走进这个大院子。黑地金字的匾额挂在雕梁画栋的门楣上,上书两个大字“木府”,大门是完全敞开的,两旁各站了两个门子,望进去是一面巨大的照壁,画着五颜六色的纳若族民间传说故事,里面的一切都被照壁遮挡住了。
  和兴跟着下了马车,扶了一把自己的女儿。“石大夫,这边请。”领着他们往大门走去。
  绕过巨大的照壁,是一个极大的院子,这是前院,黛瓦白墙的建筑甚是高大,果真是一地土皇帝的气派。石归庭来不及多看,跟着和兴父女匆匆过了两进院子,被引到一个小厅。“二位先在这里稍坐片刻,我去禀告老爷。”说着便走了出去。
  青苗娇笑了一下:“石大夫,你们先坐,我回去照顾小姐去了。”
  石归庭点点头。不多时一个丫环端了茶上来,两人相顾无言,也没有喝茶,只看着那茶水里的白气袅袅升起来,然后变淡,化为虚无。
  
  符鸣坐了片刻,见无人进来,便偷偷地对石归庭说:“这木府好大的气派。”
  石归庭说:“你上次不是来过的?”
  符鸣说:“我上次也就是从一个耳门进到外院,歇了货就走了,根本没有进来过。今天托你的福,终于看到是个什么样子了。”
  石归庭压低了声音说:“木府只是丽江府的最高统治者,但是这宅邸的气派跟王侯也是相去不远了。”
  符鸣挑眉问:“石头以前可曾去过王府一类的地方?”
  石归庭咧嘴笑:“路过的多,进去的没有。我这也是头一次进这么高贵的地方。”
  符鸣正待调侃一句,眼睛余光看到雕花门外有人影闪动:“来了。”两人连忙正襟危坐。                        
作者有话要说:身上有些不舒坦,恐怕不能照计划码字存稿,剩下的文有可能要隔日更了,如果有隔日更的情况,会提前告知的,烦请大家原谅则个。




☆、第六十三章 看诊

  和兴去而复返,站在门口大声说:“石大夫,我家老爷到了。”自己并不进来,躬身将一个人让了进来。
  石归庭和符鸣连忙站起来,只见一个身材矮胖的人跨进门来。石归庭和符鸣作势要跪下去行礼,没有办法,石归庭是秀才出身,符鸣没有功名,两人见了这丽江府的最高官,自然都是要行跪礼的。那矮胖的人倒是很和气,连忙将手作上台姿势:“免礼免礼,两位不必拘礼。上我家来做客,岂有再行此大礼的道理。”
  石归庭和符鸣弯下腰:“小民见过木大人。”
  木老爷爽朗一笑:“不必客气,都坐吧。”说着自己去上首坐了。
  石归庭和符鸣在下首坐下,和兴在木老爷身边站了。木老爷问:“哪位是石大夫啊?”
  石归庭欠身回答:“在下便是。”
  
  木老爷轻拍了一下太师椅的扶手:“听小女说,石大夫的医术颇为了得,说她的病完全可以治。老夫听了颇感欣慰,这些年来,终于听见有人说小女的病是可以治得好的了。”
  石归庭听得冷汗都流了出来:“回木大人,三小姐的病是母体带出来的,恐难根治。小人的看法是,如果平时照料得当,配以药物,是可以将发病几率降到极低的。”
  木老爷挑了挑眉:“极低是多低?”
  石归庭说:“这要看具体情况,若是照顾得好,也许一年只发一两次,也可能一次都不会犯。”
  木老爷颔首:“这样也算是很不错了,最好是能做到一次也不犯就好了。需要怎么做,石大夫你尽管吩咐,和兴,你将石大夫的吩咐记下来,好好照做。”
  “是,老爷。”和兴连忙应声。
  石归庭说:“我能再为三小姐把把脉吗?”
  木老爷哈哈笑道:“这个自然。走,我领着石大夫去给小女把脉。”
  石归庭站起来,看看符鸣,符鸣也站起来。和兴说:“符锅头先在这里稍坐片刻。”
  符鸣点点头,递给石归庭一个安慰的眼神,目送他们离开,然后坐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
  
  石归庭跟着木老爷和和管家出了小厅,又过了两重院子,进了一个巨大的花园,在亭台楼阁与回廊之间穿行了许久,才终于到了一所精致的小院前。和兴说:“石大夫,我们三小姐就住在这里了。”
  石归庭抬头一看,小院的飞檐之下,挂着一个小牌匾,上书“琴竹苑”。石归庭四下看看,院里院外果真都是蓊蓊郁郁的翠竹,在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
  早就有小丫头进去报信了,片刻间,便有好几个丫环婆子出来迎接。木老爷也不停留,径直往女儿的闺房里走。一面走一面问和嬷嬷:“小姐在做什么?”
  和嬷嬷恭敬地答:“回老爷话,小姐正在小憩。早上起来很高兴,还弹了一会儿琴。”
  木老爷高兴地摸着胡须:“珠儿总算是有精神弹琴了。”
  石归庭想起那院子门口的匾额,这三小姐果然是通音律的么。进了一间跨院,来到后头的院子。还未进屋,木老爷就爽朗地笑开了:“珠儿,爹爹来看你了。”
  不一会儿石归庭看见木三小姐由那日在床上伺候的贴身丫环扶着,走了出来:“云珠见过爹爹。”
  木老爷道:“你昨日说石大夫为你瞧病颇有心得,我今日就将他请来了。让他再替你瞧瞧吧。”
  木云珠向石归庭福了一福:“那就有劳石大夫了。”
  石归庭看她今日的气色,比起那日来好得多了,穿着一件淡紫色镶白狐毛的袄子,脸上略施粉黛,一头鸦青的乌发斜梳了一个发髻,插了一支银钗,戴了一朵珠花,甚是美丽动人。石归庭连忙还礼:“三小姐不必客气,请坐。在下替你号脉。”
  
  那木老爷也不拘礼,自找了椅子坐下。木云珠由丫环扶着,在一张垫了坐垫的椅子上坐下,将手抬起,放在椅子边的小几上。石归庭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拿出脉枕,给她号脉。听了许久,又查看了她的气色、舌苔、声音,然后点头示意表示好了。
  他将脉枕收起来,对木老爷说:“方才已经查看过三小姐的病体,情况比前日的要好得多。小姐的病是自娘胎里带来的,所以她天生体弱,不过若是调理得当,这也不是什么顽症。”
  木老爷脸上神色略略放松了些。石归庭又接着说:“我们医家说治病首在治心,要坚信病是一定能治好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情志。情志舒畅了,我们抗病的能力便会增强,恢复起来也会快很多,所以要尽量让三小姐保持好的心情,多顺着她的意一点,少忧伤,病就会少犯。
  “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但是要注意别为了防寒而使房内空气过于污浊,适时换换气。三小姐体质特殊,春暖花开的季节,尤其是柳絮飘飞的时候,尽量少接触这些花木,这些都容易引发她的喘证。”
  木老爷一边听一边点头:“石大夫的见识果然不凡,我们府上的大夫竟从未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可还有药物可以治疗?”
  石归庭想一想,这样的人家,定然是不缺钱买药吃的,于是开了两张方子:“这头一张,是一些温性的滋补药材,平时可以适当加在膳食中一起食用,长期服用,对增强体质有好处。这第二张,是专门针对三小姐的身体开的防治喘证的方子,先照此方煎服两个月,每日一次。前日开的那张方子也可以用,不过是犯病时才用。”
  和兴过来,将药方细细收好:“多谢石大夫。”
  
  石归庭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