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色性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夫人怔。
  大儿子如今的处境有些敏感,前些天却冒险暗中回来,童夫人料想定是有为难的事了,当时她来不及问童辛后又因段君恒师徒的到来耽搁了。
  松开揪耳朵的手接过羊皮纸走向烛火下,童夫人看完后颦眉思忖片刻点头道:“这事是得上少林才有结果。有你大哥在明处打掩护,你上少林的确是比你大哥方便些,行动也更自由。”
  童辛揉揉通红的耳朵,“可爹不放行。”
  童夫人看向紧闭的门,“你爹那里,娘自有办法。只是……”说着说着童夫人两眼泪汪汪的,“娘舍不得你啊!这一入少林不知何年月方能出来了。”
  童辛知道,虽然他们家有三个儿子,但童夫人最疼爱的就是他。
  他的娘亲是个很神奇的人,从小便教授给他和别人截然不同的知识,还有另类的为人处世之道。
  让他脱离世俗的束缚,做个人人皆道是荒诞无稽的二世祖。
  可他这荒诞的二世祖,却比很多人看这世道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童辛怕童夫人这一哭不可收拾,赶紧转移她的注意力,“娘,你知道一阳指吗?”
  童夫人想了下,“曾经大理段氏的传世绝学,相传是六脉神剑的入门武功。”
  六脉神剑和一阳指,童辛都没见过,但他是听说过的,都属于曾经的大理段氏。
  童辛当时对老行脚僧说的话,不过是在听了丘道才的哥哥说了什么六脉的,而段君恒又那么恰巧姓段,他就疑心段君恒被丘道才他们偷去的是六脉神剑的剑谱了,于是便有了那番对老行脚僧的试探。
  童辛给童夫人斟杯茶,“段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
  “段氏曾经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室,相传段氏历史颇为悠久,始于春秋的郑国。郑武公去世,长子继位,次子姬段(姓姬名段)夺位,后败走,其后人有些以他的名为姓氏繁衍至今,这就是段氏的起源。”
  童辛听得津津有味。
  童夫人喝了口茶接着道:“云南大理国是段思平所创,后被前朝收服成为代替元朝管理大理的总管。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挥军平定云南。段氏最后一任总管——段世,效忠前元誓死抵抗,但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段氏世土至此而绝。江湖中传,段氏绝顶武学《六脉神剑》剑谱也是在那时失踪了。云南平定后,段氏遗留下段苴仁、段苴义两兄弟归顺,朱元璋赐名段苴仁,归仁;赐名段苴义,归义。这两人后分别官居雁门卫镇抚和武昌卫镇抚。”
  童辛抿着嘴唇疑问道:“大理段氏一脉真的就是只剩下段归仁和段归义两兄弟而已?”
  倏然传来洪亮的笑声,“童夫人好见识。”
  童夫人杏眼一瞪,厉声喝道:“什么人?”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过后,一身灰衣僧袍的老行脚僧闪身出现,对童辛道:“小公子果然是猜测到了。”
  童辛上前一步,“那师兄果真是大理段氏后人了?”
  “没错,君恒正是前元大理总管段世的是世孙。”老行脚僧目光蓦然悠远,“十三年前明军入滇,那时君恒方八岁,为保段氏血脉,段明也就是现今段归仁和段归义两兄弟之父,奉命保护君恒杀出重围,可终不敌战死沙场,君恒被俘入营中。”
  童夫人听到此倒吸一口冷气,“按明军惯例,小童战俘不但要为奴,还要被阉割的。”
  童辛闻言心头一紧,“难道师兄他……”
  老行脚僧摇摇头,“明军知君恒是段氏嫡系倒也不敢这般待他,可君恒性烈不肯俯首称臣,为使他屈服让他亲眼所见自己的小伙伴被阉刑,最后他们还在君恒的额前烙下印记,君恒宁死也不受屈辱,所幸我当时途径救下的他。至那以后他便一直跟随我云游了。”
  听完,童辛和童夫人都沉默了许久。
  “为何要告诉我们这些?”童夫人几分警觉的问到,“他可是未归顺的前朝大员后代,我们可是朝廷大员的家属。”
  “阿弥陀佛。”老行脚僧单手竖掌在胸前,“不知道夫人可信姻缘轮回?”
  童夫人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是不信那些玄虚神话的,但如今她就因玄虚神话而来到了这个时代,所以她不得不信。
  “老衲自知时日已不多,唯放心不下君恒。”老行脚僧说到自己的死期十分坦然,似是在说别人一般,后郑重的对童辛道:“小公子命中与君恒却有一段缘。”
  童辛一脸沉重,长长的叹了口气,“我果然是潘金莲。”
  老行脚僧:“……”
  童夫人:“……”
  后童辛又蓦然变脸,沉重消散兴奋莫名道:“那我和师兄谁攻谁受?”
  老行脚僧茫然,但关键字还是抓得挺准的,“攻?受?”
  童夫人:“……”
  “不过,如果是师兄的话,我万受无疆也愿意。”
  童夫人:“……”
  老行脚僧继续不知所谓。
  童辛不等老行脚僧的下文便匆匆跑向归功阁,只见树影下段君恒依然一身黑纱笠帽玄衣黯然。
  “师兄,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我们开心……”虽然看不见段君恒的眼睛,但童辛还是感觉到了段君恒凌厉的目光,“呃……分担下。”硬生生地将话拐个弯,童辛差点没闪着舌头。
  “哼。”段君恒冷哼一声,没再理他。
  童辛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打发的人,舔着脸绕到段军的面前,“师兄,那是真的,痛苦要与人分担,这样痛苦才会减半。”
  段君恒再转身。
  童辛再贴过去,“就像我,每次被我爹揍完了,我就去揍他的马。”
  段君恒:“……”
  童辛得意的,“然后看到我爹他蛋疼马的时候……”
  “……”
  “呃,不,是心疼马的时候,我屁股就真的不那么疼了。”
  段君恒垂首看童辛,“……所以你想我揍你,然后你再去揍你的父亲的马吗?”
  “……我爹是无辜的。”
  “……”
 

  8、少林路漫漫兮(一)

  童老爷目送着马车的远去,送儿远行的心情倍是难以言表。
  童夫人安慰童老爷,“你不是常说辛儿游手好闲,迟早会闯出大祸来的,如今难得他自愿去少林受约束,你应该高兴。”童夫人也知道,自己的丈夫虽然平时对儿子责骂棍棒不少,但心中对这个一直带在身边锦衣玉食娇惯着养大的儿子还是疼惜多点的。“而且老三也在少林,不怕没人照顾他,所以不用担心。”
  被夫人道中心思,童老爷有些不自在了,“谁担心这混小子了,我是怕他那跟蹲马桶似地马步丢了我的老脸。”
  童夫人忽然想道:“对呀,上少林可是每天都要练功的,辛儿他哪里受过这样的罪,你说儿子他挺得住不?”
  一想到自己曾经在少林当俗家弟子的艰辛,童老爷也心疼儿子了,可又一想他的儿子鬼主意不是一般的多,不禁开始担心少林寺了,“夫人,如果……如果有天少林寺变成少林庵了……你说和我们儿子有多大关系?”
  童夫人:“……”
  老行脚僧和段君恒一路走去少林是没问题的,可童辛有问题,所以他们都坐童夫人准备的马车。
  马车虽看起来朴实无华,但里面一应俱全实用得很。
  他们一行预定的路线是出了北京城就往南,先到保定接着经过石家庄、邢台和邯郸,最后就到登封嵩山少林寺了。
  童辛没出过远门,因此一开始各种兴奋,配上他穿的一身花里胡哨的锦衣像只精神抖擞的小公鸡,等他兴奋劲过了又风餐露宿几宿后,童辛依然是小公鸡,但已经是发瘟的小公鸡了。
  吃的虽然不似家里的那么滋润,但童夫人知道儿子爱吃肉准备了不少肉干给童辛带着,是故童辛也没受多大罪,就是视觉疲劳得难受。
  青山绿水一开始看还挺新鲜的,可如果一路上的景色都是这样就腻味了。
  本来以为有美人师兄在侧是一种享受的,可童辛一靠近就被他连人带垫子的踹出去和驾车了鲍参翅肚作伴。
  被踹多了童辛就不敢造次了,于是就深情地凝望坐禅入定的老行脚僧。
  老行脚僧一脸的沟壑难平艰难险阻的,别说美了,童辛看他久了觉得那山里窜出来的野猪都丰神俊朗了。
  得不到视觉享受的童辛就开始像得了多动症一样。
  有事没事扒扒坐禅老行脚僧的眼皮,给人家一个脸部大特写,吓得老行脚僧差点就永久性入定。
  一到吃饭的时间,他就把馒头掐成各种恶心的形状再发给大家。
  伺候童辛有些年月的鲍参翅肚知道,他们家二少爷这是快到忍耐底线了,再不找个美人给他养眼,一旦底线突破周围的人就要都倒霉了。
  于是鲍参翅肚快马加鞭连夜赶路,在天刚蒙蒙亮城门刚开时终于赶到城里了。
  一听说进城了,童辛立马从马车上蹦了下来,四处扫看,“良家妇女在哪里?”
  段君恒和老行脚僧:“……”
  “卖身葬父的在哪里?”
  “……”
  “要么yin娃dang妇也行。”
  “……”
  天才刚亮,别说是良家妇女了,就是卖身葬父的也没那么早出门,yin娃dang妇更是在修生养息为晚上的激战储备能量,所以街头巷尾没有一个不是公的。
  段君恒依在马车旁心情极好的看着童辛穿街走巷的找女人,特别是看童辛没找到女人而气急败坏的样子,他心情更好了,连甚少上翘的嘴角都有了弧度。
  童辛耷拉着脑袋回来,跟着在他身后的鲍参翅肚见他这样一副模样如临大敌,很莫名其妙的恳求段君恒,“段公子就让我们家二少爷看你一会吧,不然他就要唱歌了。”
  段君恒不以为然的,“是嘛,那我倒要听听。”
  鲍参翅肚齐声:“段公子,你绝对不会想听的。”
  貌似已经老不及了,童辛已经开始了,“……野驴呀,神秘野驴呀,野驴野驴呀……”
  “……”
  大街上顿时一片萧瑟,刚才还有几个人的大街上现在就剩下他们了。
  段君恒突然觉得师父的狮子吼是那么的软语轻声,童辛的那才叫要人命的。
  段君恒赶紧捂住童辛的嘴,干净利索的夹着塞进马车里,回头问鲍参翅肚,“给他看美人就不闹腾了?”
  “嗯。”鲍参翅肚齐点头。
  段君恒又问童辛,“真的要看?”
  童辛眼睛一亮,“要看要看。”
  段君恒受不住他的眼神,递给他一个小铜镜,“那就看吧。”
  “……”童辛看着手里的铜镜,一脸的被欺骗感情的凄楚,“掀起你的头盖骨来……”毛骨悚然的。
  段君恒:“……”
  童辛总算是没闹下去。
  鲍参翅肚将马车赶到这城里他们童记分店的客栈。
  客栈的掌柜知道少东家来了,赶紧亲自出来迎接。
  掌柜的体态圆润,红光满面,未笑先有三分欢喜,“二少爷一路辛苦了,小院已经备好了,二少爷是在外面用早膳还是让小二端到小院去?”
  童辛边走边道:“端去小院吧,顺便烧好水,我们要沐浴。”
  “都准备好了,就等二少爷你吩咐了。”
  “啊,对了,小院几间厢房?”
  “三间。”
  童辛一听停下了脚步,回头看掌柜的,“怎么能有三间呢?”
  “啊?”掌柜的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惹到这位少爷不高兴了。
  童辛又道:“两间就够了。”
  掌柜的看看老行脚僧,又看看段君恒,“包二少爷三个人,怎么两间就够了?”
  段君恒道:“因为你们家少爷他想露天睡院里。”
  童辛:“……”
  洗去一路上的泥尘睡了大半天,几人的都恢复了精神,可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再赶路就又要风餐露宿了,便决定明天再启程。
  他们来得恰巧,正好赶上灯会。
  暮色方浅,城中各家各户便携老扶幼手持各色的孔明灯往城外的天光寺涌去了。
  老行脚僧说要做晚课便没同童辛他们去,段君恒被童辛死缠烂打的只能和他一同去。
  沿路他们听说,每年这个时候放飞写有愿望的孔明灯,能保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夫妻恩爱,子女成材。
  童辛觉得好玩,找到卖孔明灯的小摊贩也想买个孔明灯。
  只见各色孔明灯琳琅满目,童辛犹豫半天后才决定买个红色的。
  可有人和童辛一样,看中了那唯一的一个红色孔明灯,而且几乎同时伸手拿到。
  童辛抬头,就见一个看似是富家子弟的小少年恶狠狠的瞪着他,口气不小道:“给本少爷放手。”
  “凭什么,我就不放。”街头小霸王这种事在北京城里童辛可没少干,跟他装小霸王无理取闹,他奉陪到底。
  见童辛这么丝毫不退让,小少年顿时恼了,“好你个不识抬举的,你知道我爹是谁吗?”
  “这要问你娘。”童辛道。
  少年:“……”
 

  9、少林路漫漫兮(二)

  见自家主子受气了,跟在小少年身后的一个随从颇为狐假虎威的,“大胆刁民,竟然敢和我们世……唔……”
  忽然蹿出一个书生,捂住了那个多嘴随从的嘴,后轻声的对小少年道:“正事要紧。”
  这书生背对着光,让人不可看清他的面容。
  小少年本是不甘,可听了书生这话纵然有不愿也放手了,后撂下你给我记住了之类的老套狠话才走。
  童辛见争东西争赢了正高兴,可低头一看手上的孔明灯,不知何时多了四个指洞,顿时气得两腮跟青蛙似地。
  童辛吃瘪,段君恒又开心了。
  只见童辛握起拳头对着拳头哈了一口气,就奔才走不远的小少年而去。
  近了就是突然袭击的一拳,打完很贱的撒丫子就跑。
  童辛的逃跑那可还是从小被童老爷追着揍给练出来的,而且人越多他溜得越快,像泥鳅一样。
  最后气得那小少年骂骂咧咧的,什么礼仪教养都不要了。
  段君恒和鲍参翅肚尽量和童辛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让人知道他们认识童辛,太丢脸了。
  跑出人潮熙攘处,童辛躲在小树林中大口喘着粗气,段君恒脸不红气不喘的随后跟到,鲍参翅肚不见踪影估计还在不远处的人堆里被挤着。
  童辛念念叨叨的,“吃……吃亏了,又……吃亏了,呼呼……没想到那小子的脑壳这么硬……早……早知道关门放师兄了。”
  段君恒:“……”
  倏然段君恒不知觉察到什么了,很唐突的拎着童辛迅速跳上树躲了起来。
  能和段君恒靠那么近,童辛当然高兴了,如果不是那么脑充血的话,“师……师兄,能换一头吗?脑袋在下面了。”
  “闭嘴。”
  段君恒把童辛的脑袋那头换上来。
  难得童辛真的就安分了,就是目光有点奇怪。
  段君恒不得不在留意远处的同时,还要分点余光看童辛。
  就见童辛欲羞还罢,欲言又止的,“师兄,我们这样是不是发展得太快了?!”
  段君恒愣,“哈?”
  童辛绞着袖子,“其实如果是亲一下的话也不用特意上来,下面也没人会看到。”
  段君恒磨牙,“……”
  就在段君恒想把童辛给扔下去时,远处的动静终于过来了。
  朦胧月光下,一位老妇人和个僧人在大打出手。
  说是大打出手,其实就老妇人在一味的进攻,僧人则是一再的躲闪忍让。
  远时看不清,近了童辛才发现那个僧人竟然是应该在客栈里做晚课的老行脚僧。
  童辛脑中顿时涌现各种老和尚和老寡妇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两人并未在树林处多做逗留,很快便边打着边又远去了。
  “好了,师兄,现在没人了,我们继续吧。”童辛嘟起嘴吧。
  “……”
  段君恒一抬脚,童辛整个人就被踹飞了。
  幸好鲍参和翅肚适时赶来把他接住,而段君恒欲追着老行脚僧和老妇人离开的方向而去。
  安全着陆的童辛道:“师兄真是的,一有人来就害羞了。”
  段君恒脚下的步伐一个踉跄,差点从树上摔下来。
  鲍参和翅肚:“……”
  见段君恒去追了,童辛也跟去了。
  段君恒跑了约莫一刻钟左右,见前面有庄园,规模不小。
  庄园大门处,两个大红的灯笼,灯笼上金色的祝字一个。
  也不知这庄园的主人是否是在办酒宴,门前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门口迎接宾客的门官在接过来客的请柬后,一一的高声唱报,“名剑山庄少庄主到——”……
  可见是武林人士的聚会了。
  段君恒一路紧随老行脚僧他们到这,看着他们进去。段君恒没请柬只能绕着庄子找隐蔽的地方,准备翻墙而入。
  但不知这次是什么聚会,竟然连庄子外围的守卫森严,让段君恒无计可施。
  耽搁之下,童辛吭哧吭哧的也跑来了,就是不见鲍参和翅肚。
  而且更神奇的是童辛竟然有请柬。
  “哪里来的?”段君恒问道。
  童辛据实回答,“刚才路上一时三急,就在路边掏鸟解决,没想吓晕了一个人,于是我就秉持着我们家有得捡别浪费的家规,顺手就把那人手上的三张草纸,还有身上的银子和请柬都给拿来了。”
  “……”
  段君恒的嘴角抽了抽,“你确定你尿的是尿,不是血?”不然怎么吓得晕人。
  童辛:“……”
  “草纸又是怎么回事?”
  “那人在大号。”
  “……”
  最后段君恒也没再细究,拿着请柬就走向祝家庄。
  门官恭敬的向他们要了请柬,打开,“梅花庵慧心师太……嗯?”
  段君恒:“……”
  童辛看天。
  段君恒低声责怪道:“没事你吓晕个女人做什么,要吓也吓男人。”
  童辛道:“有怕‘鸟’的男人?”
  段君恒:“……”
  “你们到底是谁?”门官警惕的看着他们。
  童辛淡定的上前一抱拳,还真有几分江湖人的豪迈,“原本我表妹的堂哥的表姐的表姨的侄子的孙子的表姑的女儿的师父,也就是慧心师太要来的,可临来前大姨妈来了,实在是不方便,于是师太就差我们兄弟两来了。”
  门官数着手指,“怎么感觉有点差辈了?你们等等我再梳理一遍,表妹……的堂哥……的表姐……”
  “你慢慢梳理,我们先进去了。”童辛拉着段君恒钻进门混进人堆里就找不到了。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幸会,幸会,幸会……”童辛见着人他就幸会。
  跑了一晚上了,好不容易找到两个空位置立马就坐下,童辛是又累又渴的,捧起桌上的茶杯就一顿猛灌。
  没想却引来旁座的道士不屑与鄙视,“真是牛嚼牡丹,浪费了。”完了端起茶杯优雅的浅呷细抿了一口。
  童辛刚要说话,另一边的虬髯大汉便道:“附庸风雅,装模作样。江湖儿女就应不拘小节,大口喝茶,大口吃酒,那才不失江湖儿女本色。”
  道士哼了声,“粗人,俗人,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完便起身走开了。
  虬髯大汉不以为,后豪爽的对童辛他们道:“我叫北堂隆。二位少侠怎么称呼?”
  知道段君恒是不会回答的了,童辛放下茶杯代为回答,“这位是我的兄长,叫独孤求败。”
  北堂隆一拍桌子,“好傲气的名字,让人不禁想和独孤兄弟切磋一番。那小兄弟你呢?”
  童辛一拍胸脯,“我叫独孤老败。”
  段君恒:“……”
  北堂隆:“……”


  10、少林路漫漫兮(三)

  段君恒的装束在常人眼里应该是挺怪异神秘的,可在场的武林人士却都不以为然,原来有人比段君恒更诡异的。
  有人前后胸夹个铜锣就来了,更有人干脆戴面具,就露两个眼睛出来而已。祝家庄的庄主就这样。
  茶过半盏,祝家庄的庄主祝悾戴着京剧脸谱身后跟着两个人出来了。
  祝庄主一抱拳,“祝某迟来,招呼不周,望各位海涵。”
  众人皆起身抱拳回礼道:“祝庄主客气了。”
  而跟着祝悾一同出来人两个人中,有一个童辛觉得有些眼熟。
  貌似是与争孔明灯少年一起的书生。
  听到有人称那书生叫妙音先生。
  童辛刚想问段君恒妙音先生是什么人,就听到身后有人傲然道:“这是我的座。”
  这小声音也挺耳熟的,童辛回头一看,两人一同道:“是你。”
  那人正是刚和童辛争孔明灯的小少年。
  小少年一副恨不得将童辛吞吃入腹的咬牙切齿,“果然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没错,”童辛的气势也不输他,“不是情人不回眸。”
  小少年:“……”
  段君恒:“……”
  好押韵啊!囧。
  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上座的祝庄那里了,没几人留意这边,但这几人中便有妙音先生。
  妙音先生借故看来这边时,见到童辛也在微微的闪过一丝诧异,随后用眼神示意小少年稍安勿躁。
  小少年吸气再吸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后,又改一副宽宏大量的器宇不凡,“先前的事,本少爷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和你计较了,快把座位还予本少爷。”
  童辛也不甘示弱,“本大爷将军额上能跑马,原谅你的无礼。我屁股小不介意和你分座,一人一半。”
  小少年一听傻眼了,见过无赖没见童辛这样的无赖,磨着牙根道:“我屁股大,介意和你分座。”
  童辛起来转身跪趴在椅子背上看小少年,“跟两摊鸡蛋似地,好意思说大。”
  “……”小少年想杀人了。
  少年快爆发了,此时上座的祝悾不知说了什么摘下了脸谱。
  煞白的脸上一道还未愈合的伤口。
  在场的人或是惊诧,又或是气愤。
  见到这张脸,段君恒反应有些异常,“不对,他不是祝悾。”
  小少年的反应更奇怪,诧异中难掩惊慌,就像是做了坏事被人觉察了一般,“祝悾常年以脸谱示人,你怎么知道这人不是?”
  段君恒将目光移向小少年,突然对小少年出手,快速封住了小少年几大穴道,夺过其手中的哨子,塞他和童辛坐一起,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后还轻声警告道:“别妄动,我可不管你爹是谁。”
  段君恒冰凉的指尖划过小少年跳动的静脉,小少年的气息顿时混乱,欲言语却不能。
  可童辛貌似比被封穴道的人更痛苦,标致的脸上不知忍耐什么忍得五官都挪位了,最后“卟哧”一声可疑的绵长,童辛终于松了口气,“你屁股果然很大,我屁都被你挤出来了。”
  小少年:“……”
  段君恒:“……”不着痕迹的闪身离去。
  屋里人多传播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没一会儿无一幸免的都闻到了异味,大家开始纷纷咒骂着奔走出厅堂。
  祝悾营造的群情激奋的气氛被这屁味给搅和了,不觉便恼了开始另寻名目想找出这个捣乱的人。
  看着祝悾像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找,童辛得意的对小少年道:“屁股小没烦恼,目标不好找。”
  小少年:“……”
  不过这次童辛低估了众人的力量的,嫌疑范围在不断的缩小,最后目标锁定童辛和小少年。
  什么叫临危不乱,请看童辛。
  就见童辛非常之淡定的和众人的目光一起顺向小少年,“让你别吃那只黄鼠狼了,你非要吃,说什么没吃过山珍,吃出屁来了吧,看把人都给熏得。”
  小少年:“……”
  “火式小公子可是腹中不适?”有人关心的问到。
  原来这小少年叫火式。
  “无大碍,他就吃多了积食而已,放几个屁就好了。”童辛很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的,“反正我鼻塞不觉得臭,大家不用担心我。”
  众人:“……”谁担心你了。
  妙音先生想过来,却不知碍于什么最终都没过来。
  祝悾和妙音先生交换了个眼神道:“人无完人,谁无三急呢。”
  “是呀,是呀。”童辛悄悄的一拉,火式像是不好意思了一样的斜倒在童辛的肩头。
  火式:“……”
  这小闹剧祝悾轻描淡写的带过了,游说和鼓动接着上茬又开始了,“据关堡主说,朝廷是因为什么诚意伯遗书而围剿的通天堡。黄河帮也是,就连孤独楼这样孤儿寡妇弱小之流容身之所朝廷都不放过。不瞒各位我这伤就是去救援孤独楼所受的,而伤我之人正式朱棣的头号鹰犬——童逸。”
  大哥?
  虽讶异但童辛脸上依然滴水不漏。
  他们说的诚意伯遗书是什么,童辛不知道,可诚意伯正是刘伯温的封号,童辛是知道的。
  童辛心想,难道这诚意伯遗书就是娘所说的龙脉卷册?但是不是童辛还不能断定,可祝悾蓄意煽动各大门派矛头齐指想童逸的意图,童辛倒是明确的。
  “朝廷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太过分了。”
  “看朱棣株连名士方孝孺十族的暴行,便知朱棣这人的凶残,比他老子更甚。”
  “没错,暴君暴政。”
  ……
  众江湖人士再度群情激奋。
  妙音先生见时机到了出列一抬手,众人的议论慢慢止下。
  “我有一猜测,不知该讲不该讲。”妙音先生故作欲言又止的。
  “先生但讲无妨。”众人劝道。
  妙音先生沉吟片刻,“我以为这诚意伯遗书中录有什么武功绝学,不过是有人造谣,意在让我们等为抢夺那遗书而自相残杀,后有人坐收渔翁利。”
  “武林相残,谁得利?”有人问道。
  “当然是朝廷了,朱棣早就想禁武了。”也不知谁答了这句,引得众人齐点首。
  妙音先生拿出一个卷轴,“近来各位应该也有收到这样的卷轴吧,听说正是诚意伯遗书。”说完很坦荡的将卷轴丢在地上。
  见状不少人也拿出了卷轴比较,从外形看果然还一模一样,于是纷纷将其丢弃在地。
  跟在祝悾身后一直未做声的另一人谨慎而仔细的看着被扔满地的卷轴和三张草纸,想从其中找出不同来。
  草纸?哪来的草纸?
  蓦然间众人目光齐锁相尤显突兀的三张草纸。
  “谁丢的?”有人大喊道。
  这时就见童辛对火式小公子道:“让你别胡闹,就算祝庄主他有三急也用不上你的草纸。什么?你说什么,太小声了我听不见。”童辛把耳朵贴着很近火式公子,“你说草纸是给祝庄主擦脸的,他的汗快把妆给弄花了。可那草纸糙得可是擦屁股都嫌擦得痔症发作,怎么能擦脸。”
  祝悾则做贼心虚的一手捂住脸。
  祝悾此举无疑是欲盖弥彰,反而引来不少的人注意了。
  “你说什么?”童辛又来了,“你说祝庄主他是因为兔唇、龅牙、猪腰子脸才常年戴着面具的。你怎么能这样说,太失礼了。”
  就算火式小公子能说话也,“……”
  童辛还在继续,“虽然这个祝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