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影江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已是酉时,暮色渐渐沉下来,一行人正准备回府。沐言一回头见阿碧有些失神的表情。一拉缰绳调转马头走过去,笑道:“今日猎了不少猎物,我看有几只沙狐毛皮成色都不错,给你做件狐皮锦裘倒是合适。”
  阿碧眼中酸涩万分,却仍是抬头对他点头一笑,清浅如同微风吹拂过柳。
  沐言凝望她片刻,不知为何,却觉阿碧这笑容里带了些许凄然,还有一些让他捉摸不定的东西。他点点头,道:“你喜欢就好。天都黑了,还是早些回府吧。”
  叶大人府邸前的那条路,正是从狩猎场回到侯爷府的必经之路。天色已晚,沐言与身后一行随从本都在快马加鞭往侯爷府赶。可经过叶大人府邸时,沐言还是经不住勒住缰绳停顿了一下。今晚的叶府实在有些奇怪。叶府的家规极为严苛,他从前也略有耳闻,可如今叶府府门前守门的小童却已不知所踪。
  沐言心中奇怪至极,又向府门的方向行了几步。这时旁边文澄叫住他:“我怎么觉得今夜叶府府中有些蹊跷……”
  沐言道:“我也觉得不太对。你在那边稍等一等,我一会儿就过去。”
  文澄犹豫一瞬,还是退了下去在远处候着他。透过敞开大门,可见房中一人正在伏案写字,凭着映在窗纸上的影子隐约辨别得出那人正是叶大人。叶大人一向严谨,怎么今日竟会容许府门大敞又无人看守呢?
  沐言正思索着,突然一支箭自他身后“唰”得飞过,刚好擦过他身侧直直飞向叶府府门,穿透了一层薄薄的窗纸,直射向叶大人。紧接着便是叶大人一声凄厉而猝不及防的惨叫传出。沐言心头一惊,知今夜必是有人使计调走了叶府的护卫,欲要谋害叶大人。他猛然一回头,只见一黑影已迅速飞走。那黑影本就与他相距甚远,加上一身比他强了不知多少倍的轻功更是令他无法追寻得到。
  不过一瞬间,叶府深处已亮起了火把点点,约摸有数十名护卫呼喊着驾马冲了出来,将沐言团团围住。随行忠宁侯的人马本都在远处,如今见状都匆忙赶来与叶府护卫理论放人。也不知是哪方先动了手,不一会儿兵刃相交的刺耳响声便响彻了整个叶府。
作者有话要说:  金枝欲孽里孙白杨说过的话,若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总要反复问自己这样是否值得。那么他也不必再做了,因为那根本就是不值得的。沐言说出来,让沐小狗也文艺一回?

  ☆、四十一。乍起(2)

  
  四十一、乍起(2)
  沐言被围在层层人群之中,这才猛然惊觉,原来背后的主使者真正想要谋害的,未必就是叶大人。倒是特地引他来到此处,再将谋害朝廷重臣之罪嫁祸于他……想到此处,他整个身子都是一凛。数十马匹的嘶鸣声与双方人马的呼喊声掺杂在一起,还隐约望得见对面微弱火光映照在窗纸上的殷红鲜血。让人一时辨不清究竟是虚幻还是现实。
  突然,自叶府府内骤然传出了一声悲怆欲狂的哭喊,想来是叶大人的门僮随从。之后便是他撕心裂肺的哭号:“老爷……老爷是被贼人以毒箭射入心口。如今已……已没气息了!”
  沐言听到这句,脑中顿时一片空白,最后一丝清明神志都被抽离了出去。叶大人无端枉死,他的亲近之人却唯有这一声哭喊可供发泄。这声绝望哭喊之后,便是生死离别、天人永隔了吗?……
  正当沐言茫然发怔之时,叶府其中一护卫已上前除去了他身后箭筒,摔掷在地上。随着“啪啦”一声,箭筒之中所剩不多的箭尽数散落在地。那护卫拾起其中一支,照着黯淡火光瞧了瞧,继而大声道:“忠宁侯所携这箭箭头上是淬过毒的!”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皆是哗然。这时,叶大人那随从已苍白着面色从屋里出来,脸上泪泗纵横。他盯着沐言质问道:“我家老爷的确曾在朝堂之上对你数次弹劾,可也都是遵从祖宗礼法,忠宁侯何故怨毒他至此必要以毒箭穿心害死他?!”
  沐言脑中眩晕,知如今证据确凿,自己无论如何都是百口莫辩。他被人拉下马,又有人从背后扭住他双肩,他下意识的想要挣脱却怎样都是徒劳。
  当下场面混乱,无人注意到孤零零一人躲在远处的阿碧。阿碧缓缓抬头望着空中那两三颗闪烁不定的孤星,突然感到脸上有泪水划过,胸中也是一波接一波的痛楚袭来。这是她一手促成的局,她是最没有资格为自己辩驳的。可是自从她选择了这最艰难的一条路开始,她就知道,自己已永远失去了沐言。
  忠宁侯以毒箭谋害叶大人的消息,在当晚便有暗卫秘密禀告给了亦岚。亦岚虽是震惊,却坚信此事断然不会是沐言所为。他思忖片刻,后吩咐那暗卫暂且封锁消息在暗中调查,务必不可让此事外传或传到太皇太后耳中。皇宫毕竟不是可久留之地,那暗卫跪地领旨后便立刻退了下去。
  那暗卫前脚刚刚离开没多久,太皇太后后脚就进了殿门。亦岚赶忙迎上去扶住她,“皇祖母今日怎么得空过来?”
  太皇太后吩咐身后宫人退下,后颇有深意地看了亦岚一眼,“皇帝可知今夜叶府生出了些什么事?”
  亦岚心中一震,不知太皇太后是否是知道了此事,只得故意放淡了语气道:“不知是何事值得皇祖母亲自跑一趟?”
  太皇太后缓缓坐下,“叶大人被忠宁侯一支毒箭射入心口,当场毙命。方才哀家派去的御医回禀,说忠宁侯箭筒中所剩箭支上也是淬了毒的,与叶大人所中的毒是正同一种。”
  亦岚脸色微微一变,不知为何太皇太后的消息竟会如此灵通。刚才那暗卫乃直属自己一人调遣的亲信,是绝不会将此事泄密出去的。刚太皇太后还说派了御医去过叶府,那么太皇太后知道这消息倒要比他早上许多了。如此说来,就是有人在出事后第一时间就将此事禀告给太皇太后了……
  亦岚稳住心神,淡淡一笑道:“皇祖母倒是高估他了,他哪里有那个本事谋害朝廷命官?区区一侯爷封号左不过一虚名,并无实权。再者,他谋害了叶大人于他又有何益?皇祖母怎可现在就认定是他所为?”
  太皇太后轻叹一声,道:“哀家也知不可轻信谣言。现在也不确定究竟是不是他,却也不可饶过真凶。哀家已下令逮捕当时在场的一干人等,全部压入大理寺审议。”
  亦岚一下站起,“全部押入大理寺?儿臣以为不妥!”
  太皇太后安抚地拍拍他的手,道:“皇祖母自是有分寸的。此事牵涉人数众多,哀家已吩咐过大理寺卿赵禄不可擅动大刑。细细查戡,务求明允。”
  亦岚微愣一下,没想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不苟私情的皇祖母竟能将此事安排的如此细密。如此说来,那个人……在狱中便不会受什么苦,且还是有平反解释的机会的……亦岚点点头,“那就依皇祖母的懿旨处理吧。”
  从叶大人遇害那日至今已过去了十数日。也许是出于沐言的身份爵位,他在大理寺中被安置的牢房要比旁人好上许多,送来的饭食也都精致。他却是毫无胃口,常常是一口未动再原样被送出去。从入大理寺的第一天起到今日,根本无人对他审问或听他辩解。他连详述那日事情经过的机会都没有。没有审判,更没有刑讯,却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再无扭转形势的机会。更意味着他将一直背负着那个他从未犯过的罪名被囚禁终老。
  那日与沐言同被押入大理寺的,还有他狩猎时带领的一行随从。这十几日里无一人同沐言说过话,他自然对外头的境况一无所知。牢中没有天窗,唯有墙壁上火把不舍昼夜的燃着。纵使牢中被映得灯火通明,却仍是如同人间炼狱般可怖。在此处连白天和黑夜都无法分辨,加上十几日来完全的孤寂,已让他体会到了绝望的强大。原来孤寂才是真正的酷刑,再这样呆下去,他怕是真要被着骇人的绝望活活逼疯。这样的毫无尽头,轻而易举就可将人击垮,让人连安静等待光明的丝毫余力都没有。
  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作者有话要说:  

  ☆、四十二。波谲(1)

  
  四十二、波谲(1)
  又是一日,大理寺狱。
  沐言本蜷缩在牢房角落,不知是睡去还是清醒,突然牢房铁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铁门被缓缓推开。一缕火光骤然打进昏暗的牢房内,刺得双目微微发痛。沐言只当又是狱吏送饭过来,便没有抬眼去看。
  隔了好一会儿,那缕光芒仍未消散。沐言微微睁眼,只见一双一尘不染的黑缎官靴停驻在自己眼前。此人……并不是普通的狱吏。他略微一抬眼看向那人,那人身穿一件圆领袍官服,腰束玉带。依服色看,该是朝中的三品官员。
  那人见沐言许久不语,俯下身去漫不经心的瞥了他一眼,确认一下他还清醒着。后回头看向门口看守的狱吏,道:“忠宁侯金尊玉贵,这些日子你们可有好生款待?莫不是关了十几日,倒给侯爷关傻了?”
  那狱吏闻言,忙回话道:“小的不敢。十几日来一切全听凭赵大人的吩咐。”
  沐言这时撑着墙壁站起身来。几十日里完全的孤寂,已让他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已失去了与人交谈的能力。他艰涩地转动了一下喉咙,缓缓道:“你……你是什么人?”
  那人也不欺瞒他:“下官大理寺卿赵禄。”
  沐言神色一动,说不清是激动还是失落,“那你,这些日子为何不审我?今日你来……又是要做什么?”
  赵禄也不直接回答他,倒是微微一笑,反问道:“忠宁侯被囚禁于此十数日,与外界完全隔绝。难道不想知道现在外头形势?也没有什么想要问下官的?”
  沐言愣了一愣,随即道:“皇上……皇上现在如何了?还有,与我同被押进来的,我府中的那些随从,他们现在……怎么样?”
  赵禄见他事到临头还想着那些人,有些嘲讽地笑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知这话侯爷听过没有?真不知忠宁侯在皇宫中游走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他踱了两步,摇摇头叹道:“也罢——今日来就是为着此事。”说罢,从怀中摸出一小沓供词,递了过去。
  沐言迟疑一下,还是伸手接了过去。发现这正是他府中那些随从的供词。他张张翻看过去,这些人有的承认是受他之命买通叶府的守门小童,更有人承认了是听他吩咐才暗中置备毒药在箭支上淬毒的……张张供词指认他的罪状都不同。可光是如此,足矣置他于死地,让他百口莫辩,万劫不复。
  这些供词他还没看到一半,手已颤抖得厉害,呼吸也有些紊乱。牢房内无人说话,他手上镣铐的铁链碰撞声便显得格外巨大。他闭上眼睛,颤声道:“他们在我府上这些日子,我是了解他们的。我没有吩咐过他们做这些事情。他们,也绝不会指认我做过……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赵禄冷哼一声,笑道:“呵,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不会’发生的事。至于那些事你有没有吩咐他们去做,皇上和太皇太后自有圣断。这些人,现皆已畏罪自尽。不过都是些卑贱粗陋之人,侯爷何必放在心上?”
  沐言脑中轰隆一响,摇着头喃喃道:“不可能……他们何罪之有?怎会畏罪自尽……定是你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突然,他又像一下想起什么似的,一把抓住赵禄衣襟,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文澄呢?!他可还活着?……”
  赵禄皱了下眉,扳开抓在他官袍上的手,回首询问地看了门口狱吏一眼。
  那狱吏会意,忙回道:“倒是有一个痴傻的,问过名字好像是叫文澄,死扛着也拒不肯画押指认。赵大人吩咐过,若不录下口供就不得处死,所以……”
  “够了!”赵禄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想了想,忽而冷冷一嗤,“再多传几个人,轮流着审。他再硬的嘴也要想办法给本官撬开,务必要套出他的供词。”
  沐言眼眶一热,鼻中一阵酸楚顷刻间涌上。这样说来,他们定是对文澄用过大刑了。原来十几日来受苦最多的并不是他,而是那些忠心耿耿跟着他的人。他坚信他们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定是个个受尽折磨无可奈何才签下的供词。沐言强忍眼中泪水,可还是无法控制胸中的阵阵惊痛。也不知是哪来的力气,将一沓供词撕了个粉碎,狠掷在赵禄脸上。纸片如飞舞的雪花一般落了满地。他黯淡的眸中骤然闪过一丝冷意,“人命在你这里就这么轻如草芥?你逼死了他们,午夜梦回之时岂能心安,也不怕他们寻你索命?天理昭彰,国法岂会容你这般胡作非为?!”
  赵禄终是被他一席话激怒,狠狠甩了他一记耳光,将他掀翻在地。又上前一步捏起他下颌逼着他与自己对视,“本官的所作所为还轮不上一个皇帝娈宠指指点点!还有,你以为口供就只有你刚才撕毁的那一份吗?那些人,即使来索命也索不到本官的命。害死他们的不是我而是你!”
  沐言听此悚然心惊。被打的半边脸颊先是麻木,继而是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当听到那句“皇帝娈宠”的话时,脑中顿时一片空洞。他怔在原地,本想说一句皇上从不曾将他看作娈宠。张了张嘴,却发现一字也说不出。只看到赵禄嘴巴一张一合,根本听不到他在说些什么,也不知自己究竟身在何处。
  赵禄望着他脸上印着的绯红色指印,轻蔑地笑了一下。从袖中摸出一幅字画,在他眼前晃了一下。沐言一下便辨识出这画正是他与亦岚共画的那幅——画中两人相拥而立,对视而笑。画旁还题了一句“比鸯不羡仙”。这画他本是想在出宫后给自己留个念想,如今竟也成了他罪过的凭证。
作者有话要说:  赵禄应该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抽沐言耳光的人了吧????﹏?

  ☆、四十二。波谲(2)

  
  四十二、波谲(2)
  赵禄手握那画,脸上慢慢浮起一个笑容:“你说,若是这画到了太皇太后或那些御史大人手中,皇上的名誉可会怎样呢?那些御史大人可不会想着笔下留情。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劝得皇上做个明君,万不可失德靡乱。你可知现在朝中局势?外头与叶大人交好的朝臣都在拼死上书,光是请皇上严惩你的折子就有二百四十七本。这些人指认你的供词本官早已呈上去了。至于皇上给的‘案子正在审’借口又能拖上多久呢?啧啧,忠宁侯你对皇上可是真心?若是因为你,在后世史册上记上皇上一句为救区区一娈宠徇情枉法,全然不顾忠臣死谏——呵,那是什么名声?”
  赵禄这几句话直捣他内心痛处,引得他泪水一下夺眶而出。原来亦岚至今还在拼力救他,以一己之力与上百朝臣和礼法条规对抗着。他什么都帮不了他,却反倒成了他成为千古明君的牵绊……
  一切都是他的错,都是他太自以为是以为可以扭转乾坤。从当初递上空白手谕,到将阿碧带回府中以平舆论,再到今日身陷牢狱要他来救……这些通通是他的错。那么也许只有离去才是他现在最该做的事吧。突然感觉自己很像在行走于荆棘丛中,每走一步都被两旁的荆棘划得遍体鳞伤,却只能前行,无法后退。若是他的离去,可以让亦岚不那么为难,他百死无悔。
  赵禄似是很满意他的反应,笑道:“不过也请侯爷放心。谋害朝廷重臣之罪毕竟不比谋反之类的大罪,不会是凌迟车裂那种死法,更不会诛连九族。顶多是个斩首示众,一刀下去就结了,一点儿都不痛苦的。”
  沐言慢慢闭上双眼,怆然一笑间泪水滂沱雨下,道:“我晓得该怎么做了。你放了文澄,我的供词保让你满意。”
  赵禄拍了拍手,笑道:“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此看来,侯爷当真是个聪明人。到时,我等着侯爷的好消息。来人,现在就把那个叫文澄的放了。”他转身出门,又向门口狱吏吩咐道:“再多传几个人来守夜,好好招待忠宁侯。”便出了牢房。
  亥时,未央宫。
  亦岚正在御案前批折子,晚膳已放在手边多时却抽不出时间用。当下正面对着近三百本请求惩处忠宁侯的折子,他握着朱笔看了近半个时辰却一个字也批不出。若是应允,那依国法处置沐言必定死罪;可若不批,在大臣那边又实在说不过去。前几日用的“案子大理寺正在审”的理由又可支持多久?即便那人再自作主张,可这份爱早已沁入血骨,在心中扎了根,他怎能眼睁睁看着他死?
  如今已近三更,殿门外传来阵阵窸窣声,然后是安公公进了殿门,跪地道:“老奴参见皇上。皇上万安。”
  亦岚手边动作不停:“嗯,起来吧。那件事,你查得怎样了?”
  安公公一躬身道:“老奴已按皇上吩咐亲自查过,果然如皇上所料。忠宁侯那日带的那些随从,大理寺那边虽说那些人皆是畏罪自尽,可他们死前都曾受过大刑。大理寺呈上的那些供词,怕就是重刑之下拷问出来的。”
  亦岚霍然心惊,一下从座上站起:“什么?!那他……在狱中可有受苦?”
  安公公自然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低声道:“皇上放心。忠宁侯好歹还是个侯爷,在大理寺也算受了礼遇。大理寺的人还只是关着他,不曾对他用刑。”
  亦岚坐回龙座上,缓缓点头道:“那……那便好……”
  安公公望着这个他打小伺候到大的主子,不禁无声叹一口气,他是亲眼看着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一步步坐上今日这皇位的。只是这二十余年来,除了这个忠宁侯之外,他的主子何曾被什么人这样牵扯过感情?
  兀自出神了一会儿后,亦岚复又开口:“朕记得,现任大理寺卿的,是奕熙二十三年进士的赵禄吧?”
  安公公点头,“的确是他。”
  亦岚忽然冷笑一下,道:“重刑之下,必有冤案。这个赵禄胆子倒是不小,不但动了刑,还摆明了是要拿到供词后杀人灭口,连太皇太后的懿旨也敢违抗。你莫要声张,通知几个人备顶小点的肩舆,朕亲自去趟大理寺审他个清楚!”
  安公公不禁一愣,“皇上,现在已是三更了,外头天也冷。您还是早些歇息吧,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再审?”
  亦岚站起来,安公公忙上前去扶,他摇摇头道:“不必再劝了。就现在,立刻备轿,去大理寺。”
  安公公纵使担忧,却也知劝不住皇帝,只得遵旨吩咐下面去备轿。
  如今,御轿往大理寺的方向已行了近一炷香的时间,安公公在轿旁步步跟着。亦岚本在轿中闭目养神,却感到轿子突然停了下来。他睁开眼掀起帘子,问道:“轿子怎么停了?”
  安公公面露难色,“回皇上。前面……”
  亦岚心下奇异,从轿中探出头。只见前方一小太监提着宫灯踉踉跄跄地跑过来,脸色煞白着跪地禀告道:“皇上!大理寺那边传来消息,说……说大理寺卿赵大人在一炷香前,不慎失足溺水而亡了!”
  亦岚暗暗心惊,愣了片刻后复将轿帘放下,沉声吩咐道:“立刻派人彻查此事。回未央宫。”
  安公公低头应了一声,后吩咐起轿。抬轿的那几个小太监见皇帝满脸冰霜,个个噤若寒蝉。仔细着抬御轿,不敢出半分差错。
  亦岚在一晃一晃的轿中,心下隐约觉得此事有蹊跷。若非有人刻意安排,怎可能叶大人那夜刚出事就有人向太皇太后禀告?而叶大人虽为官三十余载,可在朝中从不私结朋党。那究竟是谁在背后暗使群臣为叶大人鸣不平,让六部九卿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忠宁侯?还有,为何自己刚刚要摆驾大理寺亲自查处,负责审理此案的赵禄就突然溺水而死了?究竟是一切都真那么凑巧,还是背后有人在操纵着局势呢?
  若是后者,那就当真难办了。此人既能买通自己身边的人做眼线,又可调使群臣一起上书为他效力。随时都能不费余力暗杀一三品大臣(大理寺卿正三品)。如此看来,此人不管财力、权势、还是谋略都不可小觑。那么此人究竟是谁?他这么做又是出于何目的?
作者有话要说:  

  ☆、四十三。流丹

  
  四十三、流丹
  翌日,刚是清晨殿外便是浓云密布,不一会儿便下起了滴答小雨。
  未央宫内,亦岚手握朱笔,看着大理寺几日前呈上的人犯供词出神。这时,安公公蹑步进来,提醒道:“皇上,该用膳了。现在要不要传膳进来?”
  亦岚淡淡道:“嗯。传进来先放着吧。”
  安公公应了一声,正欲退下。突然被亦岚叫住:“等等。你去把太皇太后请来,就说朕有事想与太皇太后一同商议。”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太皇太后已被请了过来。她刚一进殿,亦岚便上前去扶住她,“儿臣给皇祖母请安。大雨天劳烦皇祖母跑这一趟了。”
  太皇太后一笑道:“无妨。皇帝可是有要事要与哀家商议?”
  亦岚略一点头,继而望向安公公。安公公立刻会意,赶了未央宫的宫人都出去,自己也关上了殿门退到门外候着。
  亦岚将太皇太后扶到座上,沉吟片刻后,道:“昨天夜里,儿臣批过奏章后,本想亲自去趟大理寺。只是,皇祖母可知昨夜里大理寺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太皇太后神色平和,问道:“究竟是何大事?哀家还没有听说。”
  “昨夜大理寺卿赵禄失足溺水而死——事发正是儿臣决定摆驾大理寺的时间。儿臣怀疑,是有人往儿臣身边安插了细作。”
  太皇太后神色渐渐收紧:“你是说,赵禄的死并不是意外?”
  亦岚缓缓点头,叹了口气。而后将自己昨夜所疑虑之事仔仔细细告诉了太皇太后。
  待他尽数说完后,太皇太后只抬头望着屋顶似是在思考着什么。良久之后才开口道:“依哀家看,此事也并非是你多虑。哀家也曾留心过你说的这些,一切都那么凑巧倒真像是人为指使的。此人在朝中已有自己安插的势力,看来是不除不行了。只是赵禄已死,叶府出事那日那些亲眼所见之人又都被灭了口,此案也无从下手。皇帝打算如何审理?”
  “既然此事因忠宁侯而起,朕想,是不是也可以从他开始入手审理?”
  太皇太后点头,“此计可施。那现在就将忠宁侯叫到殿上来吧,哀家与皇帝亲自来审。也正好防着有人从中作梗。”
  沐言被两个狱吏押出大理寺。他本是问了一句这是要押他去何处,可两个狱吏却恍若不闻,只一路上面无表情的押着他往前走。他见此,才垂下头去,不再多问。
  向前行了一会儿后,沐言眼中竟慢慢浮上了一层泪雾。心中却有些庆幸,幸得这是个雨天,别人分辨不出他脸上的是雨是泪。他已认出来这条路是通往未央宫的。其实这路他是再熟悉不过的,想起曾经自己常常到未央宫找他,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他英挺的身姿也觉得心中是满足的。如今又行在这条路上,只是手镣脚镣相互碰撞的声响,都在提醒他现在负罪之臣的身份。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说得可就是他当下的处境?
  绕过未央宫门前的龙纹照壁,被人推搡着进入殿门。遥遥看见亦岚与太皇太后坐在殿前龙座上,只是隔得太远看不清他们表情,唯有那人英挺身姿一如往昔。沐言跪倒在地,深深一叩首:“罪臣参见皇上万岁,参见太皇太后千岁。”
  太皇太后睁眼看他,却并没有让他平身,道:“忠宁侯,今日哀家与皇帝要对你这桩案子亲自审理。接下来哀家与皇帝问你的话,你必要如实回答。否则,便是欺君之罪。明白了吗?”
  “罪臣明白。谢皇上、太皇太后隆恩。”
  “那好,哀家问你,你入大理寺狱的这些日子,赵禄可曾对你说过什么话?”
  沐言垂下眼眸,低声道:“回太皇太后,赵大人……什么都不曾对罪臣说过。”
  亦岚见他低着头,头发被雨水贴在脸上,更衬得面色苍白。他轻吸一口气,道:“你有何冤情尽可以在此说出来,不必欺瞒,朕与太皇太后自会公正审理。”
  沐言闭上双眼,复深深一叩首。他不知道用生命去圆的谎言离真实究竟相距多远,可还是坚持道:“罪臣不敢欺瞒。叶大人从前常常对罪臣言行举止加以指责,罪臣便记恨在心。那天以狩猎之名射杀了叶大人。叶大人一死以致朝中动荡,罪臣万死难辞其咎。”
  亦岚当即惊怔住,不知为何他亲自审问,他还是不肯说出事情原委,而只一味伏首认罪。难道,他是不再信任自己了吗?……亦岚慢慢握紧了桌下左手,若不是太皇太后在此,他几乎就要到他面前盯着他双眼再问他一遍为何不肯坦白真相?
  此刻殿中一片寂静,太皇太后思索了片刻后,淡淡道:“哀家刚派人去大理寺查过,叶府出事那日,你带的那些随从中还有一人没有畏罪自尽,你可知道?”
  沐言猛然抬头,正对上太皇太后一双冷若冰霜的眼。他急忙开口道:“所有罪过全在罪臣一人,与他无关!求太皇太后开恩饶他一命!”
  亦岚听此,心中不由骤然一痛。怎么到了这时,他心中想的居然是她?太皇太后冷哼一声,笑道:“你们还尚未成婚,倒是鹣鲽情深。来人,将她带到殿上来!”
  沐言茫然一愣,难道,太皇太后说的并不是文澄?他奋力扭头看向来人,不禁惊道:“阿碧?!”
  押着阿碧的两人放开她,她便走到沐言身旁,在沐言惊讶注视下替他轻柔拭去脸上雨水。她本是受贵妃指使前来指认忠宁侯罪行的。只是刚才她在殿外,听他惊惶地求太皇太后饶她一命时,心中猝不及防的痛了一下。是她害得他获罪,从以前富贵荣华到今日一身囚服被人毫不留情押在地上,他都不记恨她吗?
  沐言抬眼去看阿碧,她身着一件纯白纱衣,脸上还带着妆容,发髻也梳得整整齐齐。看她这样并不像是从狱中出来的。他支起身子欲问个清楚,头顶上却传来太皇太后的声音:“哀家记得你是叫阿碧?哀家问你,你随行狩猎那日可有亲眼看见忠宁侯将毒箭射向叶大人?”
  阿碧起身站了起来,而后凄然一笑。她回头凝望了沐言一眼,似是要将他面容尽收眼底。然后大步决绝地向亦岚和太皇太后方向走去。沐言全身一凛,捉摸不透她想做什么,却隐约觉得像是诀别。在她踏上金阶之前惊道:“阿碧!你要干什么?!”
  金阶之上,太皇太后身旁一带刀侍卫见此忙挡在阿碧身前,将剑“唰”得从剑鞘中拔出,用剑尖指向她,喝道:“放肆!皇上与太皇太后面前竟如此无礼!”
  阿碧脚下一顿,缓缓回过头去。不过一瞬间,她竟已泪流满面。她做了那么多愧欠他的事,如今终于到了向他谢罪的时候了。她最后向沐言绽开一个笑容,然后猛得上前一步握住刀刃,将剑狠狠刺入了自己心口。那侍卫见此大惊,忙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