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皇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确实有人传过,但知道的大多都是衢州商会里的老人,杨中元他们能知道,自然是夏君然说的。人牙李也自然知道,不过他就是做这个的,衢州有风吹草动他都一清二楚,听了不由感叹:“杨老板真是消息灵通,我最近确实听了这么一个说法,但最后到底如何就不知了。不过,宝珠街这里里里外外都是商铺,说实话,福满楼那栋楼,是今年我卖过的唯一一栋,其他再也没有人卖了。这几年宝珠街上生意一直很好,做什么都不太亏钱,占着商铺的老板们不愿意走,外面又总有人想进来,所以矛盾有些大。”
他这话意思倒是清楚,不管是外地商人,就连本地的商贾想要像杨中元他们这样开分店,也没法在宝珠街找到丁点大的空地了。有的跑去清芷园花大价钱自己直接建一栋楼,有的则只能去南城将就,还有的就近跑去醉香街上,把人家的民宅买下来,多交了税改成商铺,倒也算是勉强开了起来。
杨中元跟程维哲刚来的时候在衢州的大街小巷都认真逛过好几次,醉香街最近才去过怀安堂看诊,如今这么一想,顿时觉得醉香街上面的那个铺子不错。
那条街上已经零零散散开了几十家商铺了,比如火滕坊跟鼎膳斋都在那边有分店,并且还有个老字号怀安堂在那边坐镇,怎么想都比大老远跑到南城合适。
而且醉香街离家里跟宝珠街都不远,步行也不过就是两刻功夫,有什么事情都能很快应对。
杨中元心里定了主意,不由便问起了人牙李醉香街铺子的事情。
这一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大抵比现在的福满楼大了一圈,上下有三层,后面依旧有个院子,院子里还有个两层小楼。这里以前是个客栈,后面还有容纳马车的后门跟马厩,地方很大,相当敞亮。
只不过二楼跟三楼都是客房,需要全部重新装潢成雅间,才能开张。
人牙李见杨中元没有直接下决定,也不着急催,反而靠坐在椅背上小口品茶。
福满楼最近因为茶叶名声大噪,他自然知道,现在铺子里的茶都没得外卖了,可老板家里却有。连青紫笋算是一等好茶,用它来招待人,那是相当有诚意的。
能有如今成就,两位老板也真不是一般人,人牙李高高兴兴品着茶,心里这样嘀咕着。
终于,杨中元把其他两张图纸往旁边一放,直接问人牙李:“李老板,南城的铺子我并不是太喜欢,只想问问你,这醉香街上的最迟什么时候给答复?”
在人牙李的印象里,福满楼的两位老板都是很果断的人,这次难得杨中元有些迟疑,他也有些诧异:“这倒是不急,最近也没别家跟我问商铺的事,不过铺子主人想在年节前把铺子卖出去,好踏踏实实过个年。”
杨中元点点头,对于这点他也是了解的。
“实不相瞒,最近阿哲不在衢州,这么大的事情我不好一个人做主,得等月底前他回来再说。李老板,不如这样,这铺子要是有别人问你你便卖了,知会我一声便是了。要是阿哲回来前还没订出去,那我们两个到时候就过去看看,如果地方好,那我们直接就可以定下。”
人牙李一听,就知道他自己肯定是看上了这里,兴许是因为程维哲不在家他没人商量,所以要等上一等。
想到年节前又能做一笔大买卖,人牙李心情自然是更好,于是笑眯眯答他:“这样稳妥,稳妥,小杨老板你放心,最近要是还有来找我卖商铺的,我也留着下次来给你看看。到时候看你们喜欢哪个就定哪个,您放心,咱们做了这么多生意,我绝对给您压最实惠的价。”
有他这句话,杨中元心里也稳妥了。他招来小厮把备好的福袋取了递给人牙李,然后便起身亲自送他到门口:“李老板,我这年根下也不方便出门,这是下月要售卖的新茶,先送您跟家人尝尝,要是吃得好,直接叫个小厮过来取便是了。”
他这样客气,人牙李自然要推拒一番,最后还是笑着收下这份年礼,嘴里说着铺子的事情一定尽力,便回家去了。
杨中元站在门边看他家的马车渐行渐远,长长舒了口气。
紫草扶着他,眼睛里有些担忧。
这段日子杨中元实在是有些忙,这好不容易要歇个午觉也被叫了起来,他如今月份越来越大,行走之间也颇有些困难,看起来也真是有些劳累了。
“老爷,咱进去吧。”紫草小声道。
杨中元拍拍他的头,低头冲他笑笑,紫草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当时把他选在身边,就是因为这个。
“也不知道阿哲什么时候回来,走吧,进去吧。”杨中元转身,慢悠悠往家里走。
十一月下旬,衢州突然落了雪。只一夜功夫,整个天地都变成素白。
第二日杨中元醒来,顿觉屋里又冷了一重,爹爹早就起来出了门,杨中元招呼紫草进来,叫他扶自己起来洗漱。
“老爷,外面下大雪了。”紫草到底还是个孩子,见外面下了雪也不由兴奋起来。
杨中元听了他这话,不知道为何,心里竟咯噔一下,惴惴不安起来。
算算时日,阿哲这几日便要回来了,也不知到时候路上好不好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公子无忧的地雷、八月桂花香的手榴弹=V=
☆、第145章 变故
衢州冬日不如丹洛寒冷;往年几个月也下不了一场雪;反而雨水比较多;整日阴冷阴冷的;家里没个火盆都待不住。
当时他们刚来衢州;就是怕冬日阴冷潮湿;在看过内宅屋子都有火墙才定下,如今到了冬日,烧上火墙之后果然舒服。
外面大雪一连落了三日都没停歇,这几日杨中元有些心神不宁,外出也怕地上湿滑;就一直没出门。
家里是暖和,可他却坐立难安的,一直让紫草出去看看程维哲回来没有。
他说不上为什么;只是觉得心里不得劲,好像程维哲真有什么事他不知,于是越发焦虑。
紫草人也老实,顶着雪去大门口瞅好久才回来,杨中元只让他去了两次就回过神来,颇有些抱歉道:“紫草,实在抱歉,我这心里着急,也没多想。好了,你去换身衣服,别出门了。”
紫草腼腆笑笑,安慰他:“老爷,早上不是才从县里送了信过来?您也都看过了,确实是哲老爷亲笔写的,不是他安好吗?或许雪停了便能归家。”
杨中元摸索着手里一摞飘银花笺,叹了口气:“你不知道他那个人,总是对我不放心。如今有了小的,他更是仔细。出门这么多时日不归,他肯定是能早回就早回,我是怕他路上出了事,找借口让我安心。”
紫草跟着他们的时间不长,但对程维哲的细心妥帖颇有感触,听他这么说,心里也有些慌。可转眼看杨中元脸色不是太好,紫草只得安慰他:“老爷,哲老爷也不是没分寸的人,这大雪的日子怎么可能出门。他心里有你们爷俩,肯定会顾好自己的。说不得明日一早太阳出来,哲老爷就能到家了。”
紫草说完,也不想叫他继续纠结,麻利地取出早上钱掌柜送来的账簿:“老爷,这是这两日的账簿,离午膳还早,您先看着?”
杨中元压下满心的翻腾,接过账簿认真瞧了起来。
程维哲不在家,他又不能去铺子里,如果这个时候还想东想西不做正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紫草见他神色严肃起来,终于松了口气。
他给杨中元放好腰垫,温上热茶,这才安静退出书房。
门外,长青正领着两个小厮擦洗家具,入冬之后天气寒冷,杨中元跟程维哲体恤下人,让他们烧了火墙之后再打扫。这一拖就是半个月,终于等到烧上火墙,长青立马带着小厮忙碌起来。
“青哥,有什么是我要忙的?”紫草走到长青边上,笑着问他。
长青回头,见他从书房出来,眼神闪了闪,拉着他去了二楼。
杨中元在书房看账簿,二楼没人,方便他们说话。
“小草,老爷没问你哲老爷的事吗?”长青脸色不是太好,但看着还算精神。
说到这个,紫草面上立马浮现出担忧之色:“问了好几天了,外头这雪也不停,哲老爷再不回来,老爷晚上就要睡不着觉了。”
长青听罢,叹了口气。最近家里气氛紧张,杨中元整日不太安稳,而两位老人家也要操心家中,不仅要嘱咐下人不可多嘴,还要担忧程维哲,看着都有些疲惫。长青也跟着着急,可着急过后,却一点办法都没。
家里面能管事的人都知道出了事,只有杨中元跟紫草被蒙在鼓里,或许是因为夫夫连心,杨中元这几日反常行为也到底说得过去了。
总瞒着,也不是办法。可杨中元这会儿是要紧关头,他是万万不能再出事的。
长青想到这里,他张张嘴,低头却见紫草纯真的脸庞,终于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
紫草没什么心眼,心里根本藏不住事,若是把话同他讲了,他肯定会直接告诉杨中元。长青想着杨中元越来越大的肚子,闭了闭眼睛,只低声安慰了他几句,让他细心伺候老爷,转身出了主屋。
还是跟老太爷商量商量吧,如果真的……他们可根本瞒不住。
这日夜里,下了三天的大雪终于停了。
杨中元半夜腿上抽筋,疼醒之后又不好意思叫醒爹爹,只得扶着墙坐起来伸手捏。可他如今都六个月了,基本上怎么努力都摸不到小腿,费了半天劲腿上还是疼。
周泉旭年纪大了,有些浅眠,他这边动作再轻也能听到。等他醒过来,转头就看到儿子在那跟床单发脾气。
“小元,又腿疼?”周泉旭起身先批好衣服,然后搓热手心,帮他认真捏了起来,“你这孩子,怎么不叫我?”
杨中元双手环着肚子,好似没听到爹爹的话,一个劲发呆。
周泉旭见他这样,微微叹了口气,手里仔细给他捏好腿,然后扶着他的肩膀,让他看向自己:“小元,你最近实在是有些不像话。”
“爹……?我……”杨中元看着周泉旭,有些不明所以。
周泉旭皱起眉头,严肃看着他:“我知道你担心维哲,可他是大人了,他做事从来也比你有分寸,这时候断然不会顶着雪回家。可你看看你,每天这么惶惶不安的,连带着孩子也跟着受罪。小元,你已经要当爹了,宝宝如今还在你肚子里,你有任何差池都会影响到他,你自己摸摸,他会动了,会跟你交流,也能体会到你的心情。你不高兴,他也跟着不高兴,你吃不下饭,他也饿着肚子,以后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想想他。”
这是杨中元归家之后周泉旭跟他说的最重的一句话,他一向对儿子都是和风细雨,恨不得把十几年的分离都弥补回来。可杨中元最近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想劝不知如何劝,怕自己说错了话,让杨中元更是着急。
周泉旭今日是下定决心,说得厉害一些,也要让杨中元安心下来。
他担心程维哲,怕他真的归不了家,可杨中元如今也担不得半分差池,他只能以这种方式叫杨中元不要那么惶惶不安。
杨中元像是被他打醒了一般,突然回过神来,看着周泉旭哽咽道:“爹,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心慌,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天不回来,我就心里急得慌。”
周泉旭见儿子眼底通红,心里只怕比他还要难过,却强忍着痛苦,伸手把儿子抱进怀中:“小元,维哲就快回来了,你好好的,他才会觉得安慰。”
爹爹温暖的怀抱给了他莫大的安慰,杨中元终于冷静下来,就连一直七上八下的心也跟安静下来,不再那么彷徨。
“我好好的,我好好的。”杨中元呢喃着。
等到杨中元再次睡去,周泉旭却睡不着觉,他披上斗篷出了主屋,慢慢走回安苑。
这时正是夜深,天上月亮被笼进云雾之中,外面一片漆黑。
而下了三日的冬雪也渐渐小了,只星星点点落到肩头。
周泉旭回到安苑,进门就看到韩世谦独自坐在茶桌后煮茶,油灯很亮,照得他脸色暗黄,表情很是肃穆。
“怎么不睡?”周泉旭轻声问。
韩世谦仿佛突然被他点醒,立马把炉上的茶壶取下,抬头看向他:“你不是也没睡?”
“小元不太舒服,半夜醒了一回,我也睡不着了。”周泉旭坐到他对面,脱下斗篷。
“希望明日能雪停,”韩世谦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叹了口气,“我这辈子,前半生风光,后半生孤独,要不是有维哲陪我,认了我当师父,现在又有了你跟中元做家人,恐怕我要一个人孤独终老。”
周泉旭听他这样说,心里更是难过,他低声安慰:“维哲是好孩子,他不会有事的。”
韩世谦抬头望了望窗外月色,喃喃自语:“小元也是好孩子,我只希望他们能白首偕老,不要像我一样,这大半人生,都一个人度过。”
周泉旭低下头去,油灯把两人影子拉得很长,却隔着一张方桌,彼此没有交叠。
第二日一早,杨中元睡迟,等他起身已经太阳打头了。他拉开窗幔往外一看,只见细碎的阳光从窗棱处飞扑而入,带来冬日里难得温暖。
“紫草,备水。”杨中元冲外面喊一句,人也精神起来。
既然雪停了,那程维哲今明两天便能回来,杨中元这样想着,脸上露出笑容来。
紫草端了水盆子进屋,见他满面都是笑容,也跟着傻兮兮笑:“老爷,您今个安好?”
“安好,今天日子好,我也跟着高兴。”
紫草听罢又笑:“昨个半夜就停了雪,南哥瞧了,说今日保准是个大晴天。”
半夜吗……那时他正跟爹爹谈心,谈到后来自己也跟着安定下来,难道是雪停的缘故?
杨中元边想着边摇头,他慢慢起身,仔细穿好外袍:“紫草,我有些饿了,今个早上吃什么?”
这边杨家大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远在衢泽县的众人却一片忙碌焦急。
杨中元是真的了解程维哲,他确实着急回家,于是在衢泽县的几日也几乎都不怎么休息,一直满县里面跑茶园,等到最终定下一户位置有些偏的大茶园,他这才松了口气,只休息一晚就说第二日归家。
他把马车留给二毛,自己则定了车马驿的枣红马,想着跟李义一起快马回去。
可风雪不等人,在他们离开衢泽县时,突然天降大雪,前路变得难走起来。
从衢泽县回衢州,必要经过一小段山路,路很宽敞,也不陡峭,甚至山都只是小山丘,然而变故,却偏偏在这里发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八月桂花香的地雷=V=
☆、第146章 归来
程维哲自幼便跟着爹爹学骑马;如今到了这个岁数;自然相当熟练。这些时日在衢泽县跑茶园;也一直都是他策马在前;李义或者二毛跟在后头。
所以;当变故发生的一刹那,李义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连人带马翻下山崖。只消片刻功夫,风雪便迷了人眼;等李义下马跑到崖边探看;只能看到茂密的树丛与白雪;哪里还有一人一马的身影。
还好李义不是个没主意的人;他立马在原地做了记号;然后不顾大雪阻拦,飞快策马回到衢泽县找人回来帮忙寻找。
天气恶劣,风雪交加,衢泽县的壮劳力虽然都不乐意出门,但看在银子的份上还是被他请了出来,飞快赶到程维哲落崖的地点。
只是这会儿已经过去大半天功夫,雪已经落实,崖壁崎岖树多,贸然下去自然相当危险。李义见请来的汉子们几次都下不去,也不由跟着急了,竟想自己跳下去。
还是旁人拦着他,才终于没做傻事。
他们没找到人,天色也渐渐暗了,一行人只得失望而归。
二毛正在车马驿焦急地等着他们,见李义脸上青青白白,满满都是焦急与失望,他也不由叹了口气,险些哭出来。
不过,跟着程维哲出来这么长时间,他也再不是程家那个被人欺凌的少年。见李义实在是有些难过,他便先给了银子让帮忙的人先回家去,然后又让车马驿的人准备好些馒头糕饼。
等安排好这一切,他又从包袱里找出程维哲前些日子写好的平安信,给了车马驿的人,让他们之后两日按天往衢州送。
程维哲这平安信就是为了让杨中元安慰,原本是打算三日之后再归,结果他提早上路,信自然就被留了下来,没想到却派了大用处。
等一切都安排好,二毛才找了李义,严肃同他商量事情。
对于他们而言,程维哲不仅仅是家主跟老板那样简单,他跟杨中元都是和善的人,对下人宽厚体恤,尤其是像二毛跟李义这样卖身为仆的下人也从来不轻慢。二毛自幼便跟在他身边,被他带着读书识字学茶,如今一身技艺都是程维哲教的,可以说敬他如师如父。
今天突然被告知程维哲出了事,他一开始还很恍惚,一直等到晚上才终于清醒过来。
他已经跟车马驿的人问过,那一段路的山崖并不是太高,也不太陡峭,程维哲连人带马摔下去,可能一时半会儿只是受伤,并不会有更严重的事情。若果不是暴雪连绵不绝,他们早就能下去找到程维哲,现在唯有等待雪停。
衢州往常冬日都下不了几次雪,也从来没这样大过,车马驿的人也保证说明日或许就停了,二毛这才放下心来,安排好一切,压着李义去休息。
第二日一大早,当他们看到窗外暴雪纷飞,一颗心顿时又提到嗓子眼。
帮忙找人的壮汉们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天气里下山崖,二毛当机立断,带好干粮水壶干柴和火折子,就要自己下去。
李义忙拦住他:“安岑,你还小,让我去吧。”
二毛摇了摇头,态度异常坚定:“李哥,回头您给两位老太爷去封信,把事情说了,让他们好歹瞒住正君。家里还有长青哥在等你,我没什么亲人,小时候也练过武艺,我下去最合适。你放心,没找到老爷,我不会让自己出事。”
李义几次三番说不过他,最后只得叹了口气,在他腰上拴好粗麻绳,放他下了山。
这样的天气,要下山已经十分勉强,就算有绳索拉扯,想上来却是难上加难。但二毛能下去,他身上又带了干粮水壶,怎么也能勉强多撑几日,一旦雪停了,人可以立马救上来。
虽然已经出事一天一夜,可他们却从来都不怀疑程维哲会有性命之忧。
在他们心里,程维哲几乎无所不能,就算几次三番陷入困境,也能化险为夷。李义或许还不了解,可二毛从小跟他长大,知道早年程维哲过得异常艰难,以他的性格,放在以前就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现在有了一家老小,孩子还未出世,他更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
这样坚定地想着,二毛也小心谨慎下了山崖。
风雪越发大起来,只是一瞬间,二毛单薄的身影便消失不见。李义站在山崖之上,心里不停祈祷,快快雪停吧……
三日之后,深夜,李义脸色惨白地坐在山崖旁的帐篷里,他身前烧着火堆,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那绳索自二毛下去就再无动静,李义是怎么也不能离开山崖了,他请人送来药物帐篷,想等着一旦雪停救人上来,也好有伤药能用。
就在他满心焦急无法入眠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不知何时渐渐小了,等到夜深之时,肆虐了整整三日的冬雪终于停了下来。
很久之后,李义是被绳索的动静惊醒的,他回过神来,这才发现雪不知何时已经不再落下。
那绳索只是轻声动了动,可听在李义耳中,却仿若天籁之声。
然而,绳索动了一下就没有其他动静,李义却再也不敢睡了,他一直睁大眼睛守到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到帐篷顶上时,李义已经站在山崖边,看到了下面两张熟悉的脸庞。
说真的,他二十来岁的人了,弱冠之后就几乎没哭过,在焦急等待几十个时辰之后,能看到两人好好攀上山崖,他终于流下了眼泪。
“老爷,二毛,你们可算上来了。”
人是回来了,可程维哲却到底受了些伤。
他刚滚下山崖的时候自己并没有立马反应过来,直到马儿嘶鸣声在耳边炸响,他才回过神来,并迅速伸手抓住眼前的一颗矮树。
天寒地冻的,他虽然戴了皮手套,可不到一会儿手就僵了,只得慢慢贴近山崖,不得已松了手继续往下滚。
好在这山坡并不是太高,也不太陡峭,冬日里他穿着斗篷,全身捂得挺严实,到底没让树枝刮出伤痕。只是一路往下滚落,还是有些伤了手臂,等到稳稳落到地上,他才松了口气,捂着有些折断的右手站起身来。
山崖地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程维哲很聪明,他把马儿身上的东西都卸掉,放任它随便跑了,然后自己便躲在附近的一个大石头下面清点物品。
虽然是着急回家,可他也给家人带了礼物。
里面有一包要给徐小天的麦芽糖,还有给韩世谦跟周泉旭的胡麻酒,因为包得严实,一路滚下来竟然没有摔坏。程维哲清点完毕,终于松了口气。
只这两样,就够他多撑几日。
他想到还有李义跟二毛在上面,便更不慌张了。
可雪越下越大,不一会儿便落满周身,程维哲裹紧披风,咬牙忍耐着刺骨的寒冷。
没有办法,他没带火折子,升不了火。好歹这块大石头不小,给他挡了不少风雪,程维哲紧紧握着手中给杨中元的礼物,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来。
他给杨中元备了两份礼,一个是给他的菜谱古本,一个是给孩子的长命锁。
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家里有人在等他,孩子还未见过父亲,他不能因为这大雪就失去勇气与希望。
第一日是相当难熬的,雪越下越大,他饿了就吃一块麦芽糖,渴了就含一口雪水,冷得实在受不了便喝口酒,能让身体缓回来不少。
他的坚持没有白费,第二日一大早,二毛就带着一堆东西下了山来找他。
燃上了火堆,吃上了烤饼,又给胳膊草草抹了伤药,程维哲这才终于觉得缓过劲来。
“二毛,谢谢你。”程维哲由衷感谢这个从家中带出来的少年。
二毛只是笑,却说:“老爷,你说这个太见外了。”
是啊,太见外了,当年如果不是程维哲,他或许就要被程维书使人打死。他这条命是老爷救的,如今不过是还了万分之一,当不得感谢二字。
四日后,载着程维哲的马车回到衢州。
他到家的时候,阖家上下都不知他回来了,门房猛然见到他,顿时笑开了脸:“哲老爷您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元老爷得急死了。”
程维哲冲他笑笑,紧了紧披风,快步往家里走去。
路过前院假山花园,走入后宅拱门,踏上荷塘小桥,最后终于行至主屋大厅。
紫草正从茶室里出来,见他归家,眼睛猛地张大,张嘴便要喊出声来。
二毛从程维哲身后窜出来,手脚飞快地捂住他的嘴,拉着他往屋外走去。
程维哲回头看着他们微笑,然后慢慢往茶室里走。
他觉得自己的心正鼓动着难以言说的思念跟热情,在那个一人独自煎熬的夜里,他心里想的最多的便是杨中元。
以前便知自己心里只有他,也只爱他一人。可那时那景,还是让他有了深的体悟。
这个人,这辈子他都不想放手。
这个人,要同他白首偕老,永不分离。
哪怕是他自己先行离开,都不可以。他要陪着他长长久久,要陪他看尽人世繁华,要陪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茶室的门扉“吱呀”一声开了,杨中元坐在他常坐的位置上读书,因为是在家里,他穿得十分随意。松松的外袍根本遮不住他隆起的肚子,一头乌黑的长发也松松散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都很闲适。
听到有人进门,他也未回头,只是浅浅问一句:“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阿哲归家了?”
然而,他说完好半天也没等到回答,便只好回头去看,却不料整个人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熟悉的唇舌纠缠上来,给他圆润的脸上增添几分暖意。
“小元,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yu的地雷~~~
我是甜文写手嘛,必然是不会虐的~放心好了!
☆、第147章 分店
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程维哲胳膊上的伤并不是太严重;可也要将养好些时日。
索性茶叶都做完了;剩下只要上架售卖便可。按照连青紫笋的旧例,依旧是在售卖当日点了新茶的客人菜品做了优惠;茶叶几乎算是白送的。
做任何事情总是这样;一回生二回熟;想到他们第一次那样手忙脚乱,这一次可是做足了准备。
于是,在程维哲好歹养了半月之后,福满楼的三种新茶上架了。
这一次的三种茶品都不是衢州本地茶,就算大梁漕运便捷,可南来北往的货物到底加了各种费用。这在丹洛跟连青紫笋同样价的白庭跟荣华;在衢州一般都要卖到一两二钱甚至更高,因为是外地来茶,所以即使跟连青紫笋一个品级,也显得更金贵些。
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
程维哲手上的伤还没好全,而二毛也难得一起回了衢州,所以这次坐在铺子门口煮茶招揽客人的差事便落在岑志清头上,他煮茶的手艺都是跟程维哲学的,自然十分流畅熟练,加之他年轻活泼,说话分外讨喜,效果倒是出奇得好。
这一次人手足了,柜台这边也多了李树帮忙,虽然一整天忙碌下来仍旧疲累,却并不显得慌乱。整个铺子看起来井井有条的,无论是买茶还是堂食吃饭的客人都没等太久,倒是博得了客人们的一致好评。
再过三旬便是年关,这大年根底下买年礼的人不少,他们的茶比别家便宜,尝起来却更好一些,尤其是头次见的烟胧白庭,煮好便能闻到一股子香味,那味道说不上来的诱人,品入口中也比一般的白庭更细润一些,倒真不是凡品。
这样一天下来,虽然是三种茶一起售卖,但卖量却不仅仅只是连青紫笋首日的三倍。夜里两个人躺在床上算账,说着说着不由笑出声来。
程维哲用未受伤的左手细细摸着杨中元的肚子,笑道:“这次,倒真是运气好。”
杨中元覆上他的手,比以前圆润一些的脸上满满都是高兴:“恩,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两个人高兴完了又腻歪好一会儿,杨中元才突然严肃道:“以后无论什么事情,都再不可瞒着我了。你这手肯定不是在茶园子里面摔的,爹爹跟师父都不告诉我,长青跟李义也不说,但我心里清楚。”
程维哲见他面色又暗了一些,不由叹了口气,把人搂进怀中:“我不是好好回来了吗?好了,你别多想了。家里有你跟孩子,有爹爹师父跟小天,我是定然不会让自己出事的。”
杨中元摇了摇头,却还是道:“阿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