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相手札-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太监知道这会儿主子心情不好,便躲在宁怀宣身后,探着头观察着沉下脸的易慎。
  易慎只看了那两人一眼,就提步朝书房走去。
  宁怀宣还在笑,清淡柔和的笑容总抹不掉的样子,但小福却扯了扯他的袖管,同情地看着青衣侍读。
  易慎去了书房,就代表宁怀宣又要在外头枯站了。
  其实冬季像这样地上积了雪之后,宁怀宣还会拿起树枝在雪地里写字,跟易慎一样,任凭风吹雪来,就那么默然地在雪里蹲着——易慎是站着写字的,而宁怀宣喜欢蹲着,将头埋低了在雪地里划着各种痕迹。
  小福看着宁怀宣拾起地上的残枝,撩了袍角就矮□去,团起来的身形就莫名让小福想起过去易慎赖床时的样子,拱得像小山。但此时白雪中的身影稳持清和,安静得仿佛不存在,也随时就可能被雪尘覆没。
  
  易慎继续在书房里咬笔杆子,半个身体趴在案头,双腿就翘在座椅上。身前的那策《与君书》正摊开,他不用去看都知道书页上写了些什么。
  小福进来的时候就看见易慎跟只猴子似的趴着,口中的毛笔被咬得一翘一翘,易慎一手托着腮帮子,双眼朝天翻着不知在想什么。
  小太监不敢吭声,只知道经过方才一役易慎的心情必定还没恢复,这会儿虽然看着姿态不雅,但易慎那眉头拧得教他都不由一个哆嗦。
  “小福。”易慎忽然叫了一声,见小福像受了惊吓一样抬眼看着自己,他却忽然笑了出来,问道,“怎么了?”
  眼前易慎的表情变得太快,小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那孩子跳下椅子从书案后头绕了出来站定在自己身前,他才回道:“没……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
  易慎睨着平日还算机灵的小太监,打量了片刻,问道:“那根木头还在外头?”
  小福不由朝闭着的书房门口望去,道:“宁小公子还在外头。”
  易慎低头,才舒展开的眉毛又稍有拧结,朝门口走了两步却又停下来,问道:“还傻站着?”
  小福愣愣地点头,不知今日易慎怎么就忽然关心起宁怀宣来。
  易慎轻轻“啧”了一声,又摇头,朝小福吩咐道:“叫他回相府吧,反正我也不想看见他。”
  易慎掉头又要坐回书案后头,然而才转过的身子又回看向小福,道:“把他叫进来。”
  小福站在原地默不吭声,看着易慎捉摸不定的表情也不敢动作,就怕未几那小太子又变了主意。
  “怎么还不去?”易慎站在书案前把那册《与君书》阖上,轻轻的一声纸张翻动的声音,啪的一下,已经陈旧的书册封面就呈在易慎眼前。
  这还是当初宁怀宣给他的那一本,从第一回抄就没变过。四年了,书册上的笔迹易慎都几乎可以描摹出来,反反复复地抄,即使不用心也已经可以记得那些内容。第一次被罚抄书倒不是这一本,但第一次因为整宁怀宣被责罚而抄写的却是这一册。
  那时候宁怀宣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从容,遇见了生人还会害羞得脸红。易慎后来才想起,第一回在御花园里与宁怀宣见面的时候,那个比自己矮了一些的身影其实顶着一张微红的脸,就是颜色浅浅的,他又没太留意才未看见。
  当时宁怀宣把这册《与君书》交到自己手中,易慎恨不得当场就撕了,但终究还是接了下来,虽然是让小福拿着。然后他就窝在书房里,愤慨地抄着书册上的字。抄得实在烦闷,他便甩了笔要出去,打开门的时候恰是看见宁怀宣站在门口。
  夏季傍晚的天依旧很亮,几乎教人感觉不到再不久就要天黑了。那时宁怀宣就立在书房外的柱子下,瘦削的肩膀有些撑不起那件衣裳,松垮垮地罩着他的身体,看着不太合身。
  宁怀宣原本微微靠着那根柱子,见易慎出来了就立刻挺直了腰杆,人也瞬间显得精神了些,但还是瘦得仿佛就剩下了一把骨头。
  “你……一直站在外头?”易慎显然觉得不可思议,但心底的好奇只是掩盖在他那一句半信半疑的问话里。
  “是。”宁怀宣垂首回道。
  那时已经不强烈的日光照在宁怀宣身上,亮堂着却也隐隐有种萧寂的感觉,青衫的孩子像是凌空踏云而来,身子轻的仿佛随时可能飞走,有些不太真实。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来可有可无的人,不及小福机灵,没有其他侍者会逢迎拍马,就这么默默地跟在他身边,用看来是劝说的方式偶尔跟易慎唱唱反调,清淡的笑容教他看得更想上去狠狠揍一顿——宁怀宣对谁都好,好得平均,几乎没有差别。
  思绪到了这里,易慎忽然一阵烦躁,拿了那册《与君书》想要摔去地上,抬了手却又放下,问小福道:“他还在外头?”
  小福又朝门口看了看,但这会儿大门紧闭着,他哪里看得见人影。
  易慎转身就朝门口走去,猛地一开门,外头的风雪灌了进来,他却未退步,直接跨出了门槛。
  “太子殿下……”小福即刻跟上去,却是在门外被拦了下来。
  雪势已大,原本就积压在檐角枝杈上的白雪此时又厚了一些的样子,有些被风吹得簌簌落下,就砸在宁怀宣身边不远的地方。
  那个跟傻子一样的人还是那样蹲在雪地里,本就细瘦的手此刻只露了一截在外头,已然发红,小小的身子上落满了雪,跟衣裳料子衬在一起,青白相间跟花纹似的。
  易慎的手还拦在小福身前,不教小太监上前一步。
  小福看着缩在雪中的身影,咬唇似想说什么,但视线转去易慎的脸上,那张侧脸隐约浮动出他所不熟悉的神情,究竟是什么,他却是不知道的。
  易慎站着看了会儿,廊外头的雪被吹进来,贴在脸上,化开之后像眼泪,恰巧就在眼角边,冰凉的一滴。
  易慎终于提步走出去,一脚踩在已经积厚了的雪层上,吱嘎一声,鞋子就陷了进去。举步稍显艰难,但易慎仍旧那样走近,风声湮没了他的脚步声,飞扬的大雪却盖不了他的身影,也同样覆不住眼前的宁怀宣。
  那傻子还在原地拿着树枝划来划去,不像在写字。
  刺骨的寒风叫嚣着席卷了整个东宫,视线已经被缭乱的雪花模糊得看不太清楚宁怀宣的影子,易慎站在地上那一座“小山”跟前,开口问道:“你在写什么?”
  插在雪地里的树枝这才停下来,那只手不自颤了颤,表面粗糙的断枝就此掉落。宁怀宣抬起头,黑亮的双眼仰望着身前的易慎。
  谁都没再说话,就这样默默凝睇着,脸上早被雪打得没了知觉,但看着那双眸子,幽深宁远,就好像忘记了怎么说话。易慎过去不太喜欢看宁怀宣,就是因为一旦将注意力凝聚到这个人身上就好像移不开,从头到脚都需要被细细看过一遍,要花上好些时间,可能一天,也可能一个月,甚至一年……
  那两个身影一高一低定在雪中,小福不敢有丝毫怠慢,便壮着胆子喊道:“太子殿下,当心身子……”
  大风吹散了小太监好心的提醒,但宁怀宣还是听见了。他从地上站起身,还未来得及掸去身上的落雪,便对易慎道:“太子殿下先进去吧。”
  易慎拧起的眉间夹着雪花,说了一声“你也进来”便转身朝书房走去。
  宁怀宣看着易慎先进了门,自己走到廊下的时候见小福笑了出来,他便问道:“小福公公是有喜事?”
  小福只道“我去多拿个火盆来”就小跑着离开了。




9

9、也就是换了个人(三) 。。。 
 
 
  易慎在看书,拿着那册快被翻烂了的《与君书》看。一字字,一行行,他都已经熟记于心,但就是这个时候想看。
  宁怀宣进来的时候易慎已经坐回了书案后面的椅子上,小太子一手握着书一手支着额头,瞟了一眼已经抖落了一身雪尘的宁怀宣,没说话,懒懒地打了个呵欠继续看书。
  稍后小福进来了,端着火盆放好,看了眼彼此静默的易慎与宁怀宣,心知此时不宜久留便弓着身子退出书房。
  炭火烧得正旺,暖融融地慢慢化开了原本还凝在眉睫上的雪寒。宁怀宣原本已经冻僵的手又有了些知觉,垂在衣袖下轻轻活动。
  易慎看书看得很不安稳,一会儿长吁短叹,一会儿翻身换个姿势,总也安静不下来,却始终没去看就站了不远的宁怀宣。
  刚才打开门的刹那,他当真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蹲在雪中的身影,尽管宁怀宣埋着头看不见神情,但易慎就觉得那样子痴痴傻傻得像个人——他自己。当初昭王爷站在雪里写字,他也跟着写,站在昭王爷站的地方,学着昭王爷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都模仿得很专注。
  但总是不知道那时候的昭王爷究竟写了什么,龙飞凤舞的笔画,快得他分辨不清,当自己摔倒磨掉了大半篇字的时候,他恨不得砍了自己的腿。易慎想着只要将那样的走笔学得足够精准,兴许就能写出当时的字来,但总是乱七八糟地没了章法。
  方才他看见宁怀宣那样蹲着,心无旁骛地就教易慎觉得那是另一个自己。他说宁怀宣是傻子,其实自己也没差多少,从小就依赖着昭王爷,凡事不肯脱离了九皇叔半分。性子里的骄纵有一大半其实都是被昭王爷惯出来的,但有九皇叔在,就有人替他顶着那片天,胡作非为有九皇叔帮他扛着。
  
  总是这样想着已经离开了帝都的昭王爷,细碎得跟太傅讲书时的样子似的。想起太傅那副总也不见好脸色的模样,易慎就一阵心烦,这回的课题还没想好要如何下笔,才回了书房坐下就又不知不觉想起了昭王爷——第六年了,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易慎都已经十二岁了。
  那笔在砚台里舔了舔,笔尖还未触到纸张就因着那一点忽然落下的墨被污了。墨迹洇开,像是盛开的花儿一样,从中心一点点扩散到周围,最后颜色淡得看不见。
  余光里还是那个长久站立的侧影,青衫淡容,跟空气没太大差别。
  易慎索性落了笔在纸上胡乱涂了两下,墨痕乱七八糟,有些甚至画出了宣纸外头,他一个大意就擦上了自己的袖角,留下一道墨色痕迹。
  将笔丢进案头的笔洗里,荡漾开的一记水声溅起被墨色染浊了的水花,弹在易慎手背上,还有初春时的料峭凉意。
  易慎甩手将那几滴水珠洒开,冷不防磕上了书案的角,“砰”地响起在原本安静的书房里,震得案上的纸笔颤动,那管毛笔硬是从笔洗里掉了出去,落在地上,一直滚到宁怀宣脚边。
  宁怀宣俯身将笔拾起,缓步到书案前,将笔重新放回笔洗中。
  易慎看着宁怀宣这云淡风轻的动作,青衣少年伸出的手还跟过去一样十指纤细,透着读书人的文秀,就是骨节分明得有些骇人。
  搁了笔,宁怀宣就退到原处,青衣坠坠,黑瞳深邃。
  易慎想着从什么时候起就有这么个人出现在自己书房里呢?那年冬天吗?他看见宁怀宣在雪地里写字,然后就把人带了进来。过去相府性格温顺的小公子只是站在外头,隔着一扇门,谁都看不见谁,但易慎知道宁怀宣就在外头,不会跑开的。
  从一开始就几乎有了这样的念头,所以一直以来易慎都抱着淡然的心态等着每一次自己从书房里走出去然后看见宁怀宣的样子,即使就匆匆瞟一眼,也都能证明这个人在。跟过去昭王爷对自己的好一样,以为这样一靠就会是一辈子的。
  一辈子不用担心出事,一辈子溺在昭王爷身边做个半大不懂的孩子,跟在紫衣王爷身后巴巴地叫着“九皇叔”就会有各种好玩好吃的,日子比神仙还逍遥,哪里就要做什么太子储君呢?
  其实也就六年,有一半的时间还是记不住事的,等真的有了意识、认识了那个皇叔,其实一只手都能掰过来记住了多少年的相处,倒是这个宁怀宣,还要六根手指才能数清楚。
  十二岁的年纪不算大,但也懂事了,易慎的性子没改多少,但拿捏的分寸比小时候精准多了,不爬树不掏鸟窝,虽然偶尔还会在后宫里搅点浑水,错处却也不大,罚到底也就是抄书,抄那册《与君书》。
  现在易慎已经直接默写了,洋洋洒洒地一大篇,他能一字不差地默出来。交到皇帝手中的时候,还能应答如流地回几句。那时候昂首挺胸的易慎不像是才受了罚的样子,仿佛那册书卷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正当易慎满心得意,听见的却是皇帝对宁怀宣的夸奖,说他侍读有功。
  与易慎同岁的相府小公子不及皇室骄子那样锋芒毕露,总也内敛沉稳,过去面对皇帝的夸赞他多是羞赧着神色低头推让这样的称赞。如今年岁渐长,晓得人情世故,再有皇帝的嘉奖,宁怀宣含笑接受,态度谦恭,不卑不亢,纵然依旧有浅色红晕染在颊上,那模样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青涩稚嫩了。
  小福站在一边看着,那相府小公子此时赢得了比易慎更多的关注,神色如旧轻柔,像是天上飘过的云絮,松松软软的,不带丝毫压迫;然而这会儿易慎的样子就跟小时候如出一辙,暗暗咬牙盯着那劲挺的脊梁背影,目光却不若旧年犀利,说是不甘心,其实也有几分认输的妥协。
  “笑什么?”走出御书房后,易慎忽然问道。
  小福回神时,第一个看见的是宁怀宣朗然的笑意,少年风度翩翩,眉目清俊,顿时就教他一颗提着的心松动了下来。舔了舔嘴唇,小福回道:“奴才……奴才看今儿个天朗气清,所以心情也就稍稍……好了些……”
  “是吗?”易慎显然不信这贴身侍从的回答,视线转到宁怀宣处,青衣少年神容依旧,有晴好的天气与春季里正抽芽新长的花草作陪衬,素来的嶙嶙瘦骨竟也变得丰润起来,眉宇间似绽开了春光,一派生气。
  “是……是……”小福连连点头,不时朝宁怀宣看去当是求助。
  小福说的实也没错,前几日春雨绵绵下了好些时候,整个帝都都笼在烟雨中,空气潮湿粘腻得教人都懒得多动一下。
  那时易慎才从荷花池边回来,不教小福打伞,也不让宁怀宣得便宜,主仆三人就那样走在连绵的雨丝中,眉发皆被濡湿,虽然不至于能拧出水来,但出手就是湿气,很不舒服。
  也不知这少年太子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兜了好大一个圈才回到东宫,一进书房就往椅子上一坐,不换衣裳,直接拿起案头那册《与君书》就信手翻了起来。
  小福不知这本书究竟哪里这么吸引人,易慎反反复复看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扔,就算再喜欢,换本新的看,也总比对着已经有磨损的旧书好上许多。
  发丝缕缕粘在一起,小福凑到宁怀宣身边,压低了声音问道:“宁小公子,你说怎么办?太子这么穿着湿衣服也不是办法。”
  书案后头的身影仿若未觉,气定神闲地翻过一页继续看着。
  “去拿套干净的衣裳过来吧。”宁怀宣长长的睫上还挂着雨珠,他一眨眼,晶莹的小珠子就顺势落了下来,顺着脸庞滑过,滑过他始终尖瘦的下巴,最后落在地上。
  小福先递了帕子给宁怀宣,道:“宁小公子先擦擦脸,奴才这就去办。”
  “搬两个火盆过来,另外还要两个绷衣服的架子跟两个大铜勺,两个火钳子。”易慎的视线没有从书本上移开,声音却已堪堪传来。
  小福不想主子居然会有这样的吩咐,一时呆在远处无所适从。
  “去吧。”宁怀宣淡笑着将小福遣走。
  小福万万没想到一贯衣来伸手的易慎居然会想要自己烤衣服,而且还是跟从来看不顺眼的宁怀宣对面而坐。
  那两个人在房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小福几乎一无所知,因为当那两只架子同时张开,将衣服绷上去之后,原本还算宽敞的书房就忽然变得有些拥挤。易慎皱了皱眉,坐下之后就让小福到书房外候着。
  这春雨绵绵,不期而来,也不知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从飞檐到地面全是湿的,走路稍不留神就可能踏进水塘里,踩出一阵水花,也弄湿了布鞋,沾湿了衣摆。不见放晴的天里,洗了衣服都不得干,柜子里一股霉味闻着教人难受。
  当朝太子的贴身侍从这会儿正坐在回廊里,抱着身边的大红柱子唉声叹气,想想书房里那两位正优哉游哉地烤着衣服的小爷,他就只有在外头随时候命的份儿。想过去在这廊下等着易慎的分明是那个相府小公子,如今宁怀宣就已经坐进易慎书房了呢……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周遭也没发生什么变故,怎么事到如今就好像变了个样呢?是易慎终于看宁怀宣顺眼了?还是这会子春雨连绵让一贯颐指气使的太子爷也大发善心?但为什么他还要在外头呢?难不成就是风水轮流转,换个人来挨这份罪?
  小福无奈地又叹了一声,两条眉毛像要从脸上掉下来似的。手背上被从屋檐上留下的雨水溅到,吓得他浑身一个激灵,低低叫了一声。抬头时,他才发现雨势竟在不知何时就大了起来,春风微凉卷着春雨缱绻而来,落在花圃里才长出的花骨朵上,清润柔雅。




10

10、懵懵懂懂的那些年(一) 。。。 
 
 
  书房外雨声潺潺,滴答滴答地像是被哼起的山野小调,轻快泠越。
  易慎坐在木架子前,左手拿着铜勺,右手握着火钳子夹了两块炭火放进铜勺里,然后将勺子换去右手,置在绷在架子上的衣服上,隔开了细微的距离来回熨着。
  锦衣少年悠闲地向后靠着,侧身坐着,左手臂就搭在椅背上,只伸出右手慢慢移动着。已经被擦干了的头发松松地蓬着,轻袍缓带的模样更像是个生活随性的世外隐者,却是那一双眉眼风华锐利。
  易慎翘着腿,一面移着手中的铜勺一面仔细看着。其实他也不知自己究竟是要看什么,就是方才忽然想这么干,所以让小福张罗了起来,然后他就跟宁怀宣这样对坐着,一人一只架子,一手一把铜勺,这样静静地烤着衣服。
  清瘦少年此时正穿着易慎的衣裳,太过精致的做工并没有将他衬得更加雍容,反而将宁怀宣身上本就清晰的书卷气扩张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只常年执书握笔的手,十指细长,此刻被书房内的暖气烘得终于泛出些血色,却依旧有些青白。
  那手瘦得仿佛托不住那只铜勺的重量,易慎看着好几回都差点开口要宁怀宣小心些。然而话到嘴边,他都瞧见那双沉静的眉目仍旧敛着安宁,春风一度似的将那些话都拂开,就只教他这么默然看着。
  易慎将铜勺换到左手,身子向前倾着下巴快要贴上衣料,被烘烤过的热气从衣服上递来,扑了他的脸,将原本还余在体内的春雨寒意彻底驱散。
  两个人谁都没说话,只有炭火“哔哔剥剥”的声音不时响着,像是谁在说话,轻声絮语。
  书房里忽然冒出一股焦味,不知是谁家的帘子给烧了。
  “太子殿下!”纵然是惊讶的语气,话从宁怀宣口中说出来却也从容不迫。
  易慎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睁着一双充满困惑的眼睛看着忽然坐直了身子的宁怀宣,四目交接,瞬间就仿佛有东西直探心底,软软地触动了什么,有些……痒痒的……
  “衣服……”宁怀宣指着易慎身前的架子,道,“穿了……”
  易慎顺着宁怀宣的指向看去,目光落在自己手中的铜勺上,同时一声惊呼,将铜勺丢开。
  早被炭火烧烫了的铜勺飞了出去,勺中的木炭落在宁怀宣的衣服上,效果立竿见影,啪嗒一声,木炭落在了地上,而那件青色的衫子上也即刻被烫出了一个洞。
  那一头易慎从椅子上蹿起,推开了身前的架子,也弄翻了身后的座椅,哐当的好一片动静,直把书房外的小福都惊动了。
  “太子殿下?”侍从在门外问着,不敢轻易就推门进来。
  “没事没事。”易慎嚷着,“你继续在外头看着,到时候叫你。”
  小福在外头瘪了瘪嘴,心想着这个“到时候”究竟要到什么时候,莫不成要等这春雨停歇?
  门扇上的人影不见了,易慎就知道小福又去廊下坐着。他这才定了定神,发现宁怀宣稳如泰山地坐在那把椅子上,手里还拿着铜勺,笑吟吟地在看他的笑话。
  “笑什么?”易慎质问道,拿了自己的椅子重新坐好,想去拿铜勺的时候才发现那玩意儿早已经不知所踪。
  尴尬地咬了咬嘴唇,易慎双手拍在膝盖上,来回蹭了蹭,复起身,动作太大又碰了那张架子,这回还一并连累了宁怀宣,磕磕碰碰的声音又一次在书房内响起。
  “太子殿下?”又是小福的声音,试探着从门缝里飘来。
  “去去去,没找你呢,哪凉快哪待着去。”易慎一个不高兴朝门上那影子甩了甩袖子,视线落下,才瞧见七歪八斜的两张架子横在他与宁怀宣之间,架子上的衣服都被烧出了个洞,黑黝黝的边缘还残着一点火星子。
  “你的勺子呢?”易慎负手,朝还坐在椅子上的宁怀宣问道,竟是忽然笑了出来——那个原本坐得跟磐石似的人这会儿也歪斜了身子,像要从椅子上摔下来似的。
  宁怀宣伸手撑在地面上借以稳住身体,稍后才站起身,衣服上的结忽然就松了,露出了素色中衣,像……才从床上起身的样子。
  “快把结给系上。”易慎忙将视线移开,伸手摆弄着身前的架子,往左移不是,向右挪又要碰了宁怀宣,他便索性不动,直接往后头的椅子上一坐,抱胸看着低头系结的宁怀宣。
  这衣裳平日自己穿着看来挺好,怎么一到宁怀宣身上就处处透着格格不入的味道。且不说衣服大了些,肩线下滑显得松垮垮的,这颜色就头一个不衬相府小公子的气度。易慎想了半晌,各种颜色的衣衫都在脑子里挨着往宁怀宣身上套了个遍,似乎也就宁怀宣日常穿惯了的青色最合适。
  这样想得多了时间刷刷地就从眼前流过,易慎盯着那个身影不知看了多久,视线里仿佛没有宁怀宣,但确实满脑子都是这个人,自然就未注意到早已系完结的宁怀宣也正看着自己。
  没了以往儒雅笑容的少年看来有些呆呆的,许是双瞳的颜色太深,教人看不穿了就仿佛有东西隔着,迸不出如易慎一样的光彩来。
  易慎终于回过神,恰是遇上宁怀宣的目光,两个少年你看着我,我望着你,地上盆里的木炭还在烧,还跟刚才一样发出声响,热腾腾地散着暖气,将两人的脸都蒸红了。
  “看什么看?”易慎说话的底气并不足,但是冲口这样一问还有些平日的气势,胡乱地挥了挥袖子,结果……又磕上了身前的架子。
  “太子殿下……”宁怀宣看着易慎吃痛的表情即刻关切问道,绕过架子就到了锦衣太子身前,“要不要传太医?”
  那一下硬生生磕在了骨头上,架子又是硬木所制,痛楚即刻就又走遍了半条手臂,又痛又麻,直教易慎龇牙咧嘴。
  “别。”原本还揉着手的易慎立刻扯住宁怀宣的袖管,道,“传了太医就人尽皆知了,在书房里烤衣服玩,你是嫌我被罚抄书不够,还要再多抄几遍吗?”
  “听太子的。”宁怀宣任由易慎拉着自己的袖子,分明易慎的手上还痛着,但那刚才被撞疼了的少年就是没将那只手松开。
  宁怀宣一只手置在身前,衣袖被易慎拉着,另一只后负在身后不知在做什么。易慎一手拽着宁怀宣,一手可劲儿地甩着手腕借以缓解疼痛。
  彼此之间又一次陷入沉默,只有易慎疼得发出“嘶嘶”的声音响起,还有书房外缠绵的雨声,滴滴答答地仿佛节奏更加轻快。
  不知是谁家淘气的孩子蹿上了屋顶,踢了片瓦片下来,砸在外头的地上,咣当一声,四分五裂的声音从书房外头传来,登时惊扰了各怀心事的两人。
  易慎猛然扬声喝道:“小福!小福!”
  不见有人回答。
  “该见人的时候就不知去哪了。”易慎终于放开宁怀宣的袖管朝门口走去,气冲冲地开了门,迎面微风吹着细雨卷来,洒了他一脸的雨珠,直教那张方才还有些烫的脸顷刻凉了下来。
  “呸呸呸……”一面将送进口中的雨水吐出来,易慎一面跨步出去,嚷道,“人呢,都上哪去了!”
  太子火急火燎的脾气终究没有变,即使偶尔再安静,情绪上来了一样对谁都一视同仁地要发火。
  小福提着袍子跑过来,小喘着停在易慎跟前,道:“太子殿下什么吩咐?”
  正要发作,易慎却忽然想不起来自己要说什么,一口气憋在胸腔里出不来,有些难受。
  “是不是掉了屋瓦下来?”宁怀宣从书房里跟出来,右手还藏在后。
  小福朝廊外探出身,果真是瞧见园子里残着一处黑瓦,忙点头道:“是,是。”
  “无缘无故怎么会掉下来?”易慎问道。
  “这个……”小福嚅嗫着没答话。他不好说是东宫里的宫女私自养了只小猫,刚才他就是因为那只猫儿不见了才出去帮着找,结果没想到那只小畜生居然蹿来了书房的屋顶,也不怕下雨滑得直接从上头摔下来。
  “知情不报就拖出去重重地打。”易慎少年老成,这一句威严之气不亚于那些在官场纵横多年的老臣,甚至已然像极了当朝天子。
  小福吓得赶忙跪下,将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恰此时屋顶上又传来一声猫叫,绵柔慵懒,仿佛才睡醒的样子。
  易慎当即走出廊外仰头,果真瞧见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窝在屋檐上,毛发都被雨水打湿贴在身上,看得出那身骨头,瘦得跟宁怀宣似的。
  手头没有伞,小福跟出去举起袖子为易慎挡雨,道:“太子殿下恕罪,奴才这就把这碍事的猫儿抓走。”
  “别。”易慎仍旧抬头看着那在细雨中悠然卧躺的白猫,道,“它爱在那就在那吧,回头总得下来。”
  方才还怒气冲冲的少年太子这会儿脸上已经泛起了微笑,昂首望着那只瘦瘦的白猫,欣然在等着什么。
  “太子还是别在外头淋雨了,回头病了皇后娘娘又要记挂了呢。”小福自己也挨不住这总下不完的春雨,才站了这片刻的功夫,身上的衣裳已经湿了好些地方。
  易慎这就提步进了书房,却见宁怀宣换了衣服正在系衣带。
  青色的衣服穿在宁怀宣身上果然最好看,清秀儒雅的气质就这么渲染了出来,只是衣摆上那块方才被炭火烫出的洞有些扎眼,破坏了相府小公子这一身淡定优容的模样。
  “嫌我的衣服配不上你?”易慎看着被放在一旁椅子上的那件衫子,语调怪怪的。
  “太子恩泽,只是这会儿衣服干了……所以就给换了。”以往在圣驾面前都从容不迫的宁怀宣此时说话期期艾艾,埋头甚至不太敢去看易慎。
  谁教此刻太子的样子如此咄咄逼人呢?
  要说重话也不是没有,以往易慎挑宁怀宣的刺这种事也不少,偏偏当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