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英雄之生死三八线-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白雾,他又操纵着机枪向敌人射击,一边的机枪手看得直冒冷汗,炙热的枪管上浇了冷水,很可能会引起变形,子弹打不出去,就会炸膛,可现在什么也顾不上啦···
正面战场血战正酣,几个敌人顺着雨裂沟摸了上来,守卫在右翼的方志强二班直到敌人露头才发现,一个敌人身子前倾搭在石壁上,下一个敌人在他身上一踏,借力冲进阵地,动作迅猛干净利索,当他准备端枪射击时,突然枪管被人抓住,猛地向上一抬,子弹都打到空中。
“快投弹,不要让敌人上来!”关键时刻方志强扑了上去,抓住敌人的枪,两个人撕扯到一起,其他战士立刻向雨裂沟里扔下去两颗手雷,将敌人击退。
狭窄的沟里,方志强用肩膀把紧紧的敌人抵在石壁上,打掉敌人手中的枪,突然发力把敌人摔倒在地上,骑在他的胸口上,两手卡着敌人的咽喉,可怜这个比方志强高一头的英国兵几经挣扎竟然敌不过这个小个子中国兵,两手在方志强的胸口上撕扯着,将他的棉衣扯得稀烂,被活活地掐死了。
这时几颗烟雾弹在阵地前沿爆开,浓烟瞬间笼罩住整个山坡,遮挡住战士们的视线,损失惨重的英军突击队狼狈地退回了出发阵地。
一排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坚固的阵地彻底粉碎了英军的信心,这些经历过诺曼底血战的英国突击队员,面对眼前中国兵英勇的抗击退却了,他们丢弃了受伤的战友,军人的尊严匆匆后退了,他们也许可以用珍爱生命掩饰自己的胆怯,但丢失的荣誉永远也不可能再找回来,他们在中国军队面前只是一个可怜的失败者,直到战斗结束战场上也没再出现他们的身影。
在一排阵地前的敌人吃了大亏,愤愤的暂时放弃了对他们的攻击,开始集中兵力转攻五连的阵地。五连的阵地不像一排的那么隐蔽,在炮火的轰击下,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眼前,打退敌人几次的进攻后,侧翼出现了空当。
“刘颂你带一个机枪组从侧后迂回过去,支援五连阵地!”王勇观察了片刻说道,如果五连阵地失守,那么一排侧翼就要面对敌人居高临下的攻击,丧失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
“是!”刘颂招呼一声,带着一个机枪组,携带一挺轻机枪顺着雨裂沟下到山谷里,占领了一个小高地,突然对正在进攻的敌人射击,没有准备的敌人立刻被狂风般扫过来的子弹撂倒一片。遭到了突袭的英军士兵弄不清哪又冒出了援军,怕被抄了后路,惊慌的退了下去,解除了五连侧翼被攻破的危险。
······
这场战斗持续到了下午三点,敌人最害怕的黄昏就要到来,如果不能打通交通线,不要说解救被围釜谷里的同伴,就是自己也可能会被志愿军围剿。英军指挥官看着前边不断传来的求救电报,侦察机带回在议政府,高阳附近出现大批志愿军的报告,咬咬牙,做出了最后一搏的决定。大批飞机从各处赶来,开始对公路阻击线上的志愿军阵地进行今天最大规模的轰炸,集中了所有炮兵坦克向各个山头炮击,步兵全部下车,准备全力对志愿军阵地进攻,争取打破一点,全面开花!
第三十三章 紧急集合
敌人的轰炸炮击足足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志愿军的各处阵地全都淹没在火海中,浓重的硝烟味道让人窒息,英军士兵集中了数个连的兵力对阻击线上的志愿军发起了攻击。
“敌人上来了!”观察哨高喊。
“同志们,天就要黑了,这是敌人最后一次的进攻啦!是英雄是狗熊,就看我们下来这场战斗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王勇用嘶哑的声音喊道。
“坚决堵住敌人,人在阵地在!”战士们高举右手高声回答道,二十多张坚毅的面孔带着视死如归的决心。
“好,这话听着带劲儿,我们一排是英雄排,谁砸了我们这块牌子,我会好好教育教育他,进入阵地!”王勇面带厉色的沉声说道。
由于一排王勇选的阵地位置巧妙,火力配置合理,加上假阵地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分火力,大大减少了伤亡,一排到现在只有三四名战士受了点轻伤,战斗力保持的很完整,这让王勇对接下来的战斗有了底气。
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向一排阻击阵地发起又一次进攻,先头排排成一条松散的散兵线向前平推。他们小心的绕过地上的死尸小心翼翼的挪动着,前两次伤亡惨重的进攻依然让他们心中留有了阴影,他们似乎对志愿军的顽强战斗力感到了恐惧。在他们认为可以毁灭一切的轰炸过后,往往还会有人向他们开枪,好像中国兵对他们凶猛的火力免疫似的。
‘嗵嗵’几声炸响,敌人开始向阵地上发射烟雾弹,干扰他们的观察哨,“大家注意,听我命令后,向各自划分的火力区域射击!”王勇向战士下达命令道。
敌人越过公路,爬上陡坡,小心的试探着前行,发射烟雾弹挡住了中国兵的视线,同样也妨碍了他们的判断力。一步、两步、三步···战场上除了燃烧的树木的爆裂声和他们脚下踩落的碎石滚下山坡的声音,就是自己沉重的呼吸声,让他们觉得仿佛行走在空无一人的黑夜中···
当这群英国士兵刚刚冲破烟雾,一声他们在梦中也会被惊醒的尖利喇叭声响起,还没等他们做出隐蔽的战术动作,骤雨般的子弹撒了下来,一时间受伤士兵的惨叫声,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混杂在一起,进攻的士兵躺满了阵地前沿。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又是一阵手榴弹砸了下来,即使躲在岩石后,水沟里的士兵也被连绵不断的爆炸轰了出来,没死的人玩命的撤了下去,正好和刚刚开始进攻二梯队撞到一起,又引起一片混乱。
“妈的,我们要是有炮兵支援多好,现在趁机打上几炮就能消灭他半个连!”程祥坤看着山脚下挤在一起的敌人恨恨地说道。
“做梦吧,我们的炮兵恐怕还在山沟里躲空袭呢,这会儿他们哪敢露面啊,还是要靠咱们手里的手榴弹靠谱!”张有才拍拍放在战壕上的一排手榴弹说道。
王勇听到战士们的牢骚心中也是苦闷,现在虽然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是凭借手中的这些轻武器根本不能对敌人遭成大规模的杀伤,手榴弹就是他们的重武器,也是杀伤力最大的武器,这还得算计着使,否则坚持不到战斗结束。
······
这次进攻敌人是背水一战,刚刚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又一波敌人在军官的督战下攻上来,一批敌人倒下了,又一批冲上来···英军拿出了二战时期的悍勇,不计伤亡的冲锋。王勇带领战士们奋勇还击,阵地的死尸一层压着一层,冻成冰的血水凝成一片片醒目的嫣红。太阳一点点的挪到了山顶,慢慢沉下地平线,敌人的攻势渐渐的缓了下来,他们经过一天的血战也未能攻下二团设下的阻击阵地,收拢了残兵向后退去,但是他们依然未能突出包围。二团的奋战,为五十军部队赢得了时间,他们截住了溃退的敌人,将他们紧紧围住,一夜的激战,全歼了英军二十九旅的重坦克营。
“一排长,你们排伤亡怎么样?”贺斌沉着脸走过来,他知道出于阻击线最前方的一排受到的攻击最多,挨的炮弹最多,心中已经做好了接受他们伤亡惨重的报告。
“报告连长,我排在今天的战斗中,轻伤四人,无人阵亡!”王勇报告说道。
“你说什么,就轻伤四人?”贺斌一下失态地拽住了王勇的脖领子不相信地喊道。
“连长真的,就四个轻伤,如果···如果那个两个战士被炮弹震得耳朵听不到了算受伤的话,可以再加两个!”王勇被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道。
“我看你被炮弹震傻了,耳朵暂时听不到了算什么受伤,照你的算法全连没几个好人啦!”贺斌掩饰不住脸上的惊喜,点着王勇的鼻子说道。
“连长,美军在战场上鼻子流点血,胳膊上碰块皮都算受伤的,可以得紫心勋章!”王勇嬉皮笑脸地说道。
“行啊,回去我让文书给画一个戴上!”贺斌松开王勇笑着说道,“你们歼敌多少?”
“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战场上收拢敌人尸体一百一十余具,受伤的和被敌人拖走的尸体不算,摧毁汽车有二十多辆,火炮四门,消耗弹药正在统计中!”王勇想了想回答道。
“行啊,王勇你小子好样的,看来我又得为你请功啦!”贺斌兴奋的拍着王勇的肩膀说道,这对他实在是个最好不过的消息了。
‘滴滴嗒嗒嗒···’两人正说得起劲突然传来紧急集合的号声,“连长,出事了吧?这战场还没打扫,就紧急集合!”王勇听着号声不安地问贺斌。
“看样子像,你马上集合队伍,除了补充必要的弹药,什么也不要管了!”贺斌现在也摸不清状况,只能先这样做。
“是,我马上集合队伍!”王勇答应一声,立刻吹响了小喇叭,召集散在战场四处的战士们。
“报告连长,营里命令战斗结束,马上赶往釜谷里参加战斗,那里情况紧急!”连部的通讯员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报告说。
“那里不就一个连队的敌人吗,去了一个营还加上钢七连怎么还打成这样?”贺斌眉头紧皱不解的说。
“我也不太清楚,我听营部的通讯员说,那里围住的是一个团的敌人,师参谋长牺牲,钢七连的大功副连长王凤山也牺牲了,还伤了两个团里的干部,钢七连快打光了,三团也正往那赶!”通讯员一气把他知道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钢七连都打光啦,王凤山也牺牲啦,这事真坏了!”贺斌惊愕地大张着嘴,有些发愣。
“钢七连多硬的一个连队啊,刚和咱们一起突破临津江江,就这么打秃啦?”王勇也有些不相信这个消息。
“不管了,留下炊事班打扫战场,抢救伤员,其余的人马上到公路上集合,跑步到釜谷里。”贺斌很快从震惊中清醒,对通讯员下了命令。
阻击阵地上的各个部队听到号声来不及擦干净脸上的硝烟,揩净刺刀上的鲜血,集合后马上向釜谷里开进,团里的干部边走边向部队下达战斗命令,催促部队加速前进的命令一道接一道的下达,部队一再轻装,除了身上的衣服就剩下武器弹药,连水壶都扔掉了。
王勇一边指挥部队跟进,脑子里一边想:“前边是敌人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能将钢七连这样硬邦邦的连队几乎打光也未能取得胜利?”这时他们已经能看到釜谷里方向炮弹炸起的冲天火光,听到连绵不断的炮声,一场残酷的战斗又一次摆在他们这支疲惫的连队面前!
第三十四章 悲情釜谷里
二团到达釜谷里,根据当地的一个老百姓和侦察队的报告,说这里的敌人是一个联队,二团因为认为这里只有南朝鲜军队,所以把“一个联队”听成了“一个连队”。在经过初步的研究之后,一营副营长带领三连冲了上去,爆发了激烈战斗的时候,觉得仗打得不对劲儿,没过多久他明白了:这里并非仅有“一个连队”,而是整整的一个团,和中国军队交战的不是南朝鲜伪军,而是英国人!事后大家才弄明白二团遭遇的是英军第二十九旅的皇家来复枪团。第二十九旅是英军中的精锐部队,是著名的蒙哥马利将军的部队,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皇家来复枪团以善于打阵地战闻名,其官兵的军服上都佩带着这个团的标记:一只绿色的老虎。
一营副立即从阵地上撤下来向团指挥部报告,这时天色已亮,在下撤的途中英国人发现了他,并向他射击。他的胳膊腿部先后中弹,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继续向团指挥所跑。等他坚持跑进团指挥所的时候,已浑身全是血。他向团长刘克报告了真实的敌情。这时,二连已经占领了一个小学校,歼灭了一个连的敌人,并且抓了不少英国士兵,这些俘虏被关在小学校里。现在二连正和英军对峙着。
釜谷里是个洼地,三面是山,控制着议政府通往汉城的公路和一条铁路,英军29旅的这个“绿老虎团”已占据着这里的有利地形,准备一旦战局有变掩护其主力向南撤退。被攻击后,马上组织飞机坦克向二团发起反击,就武器装备来讲,英军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与英军对峙,战斗空前惨烈。而且二团是夜晚打进釜谷里的,天亮后才发现,几个重要的制高点没有及时占领,它们对中国士兵构成了巨大威胁。二团几个连队伤亡巨大,眼看着要顶不住了。
此时二团面临的局面十分严峻。必须把英军阻击在这里,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团长刘克决定把七连派上去,把卡在公路上的一个制高点拿下来并且守住,控制了这个制高点,英军就等于被关注了这釜谷里的洼地里。正是在这个危机的情况下,团里把七连调了上去。
七连经过激战占领了三个高地,控制了英军撤退的公路。在和英军交战的前沿,王凤山看见团副参谋长上来了,大喊一声:“五号!你下去!这里太危险!”话音还没落,一发炮弹几乎是在他的身边爆炸了,一块弹片削进了他的头部。王凤山一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农民,参军后在第三十九军所历经的多次残酷的战役中,他成为全军立战功最多的战士。王凤江牺牲后,他的战友在这个中国军队著名的英雄身上只找到两件东西:别在上衣兜上的一支用旧零件凑起来的自来水笔和口袋里的几粒充饥的板栗。
二师全师公认的又年轻又有文化的28岁参谋长,他一直跟随着二团打到釜谷里,他在前沿要通了师长的电话的时候,报告的声音很焦急:“抓住了敌人的英军29旅,快让三团上来!”战斗到中午,二团与师指挥部的电话和电台联系也断了。下午,军电台转到师里一封电报,说二团伤亡很大。师长和政治部主任急了,带上参谋上了前沿,他们直接上到了二团的阵地,刚上阵地,就行见担架抬着年轻的师参谋长,他已经牺牲。
七连连长厉凤党和指导员张鼎先带领部队首先控制了公路边上的那个小学校。他们俩爬上学校的墙头往公路上打,公路上黑压压的一大片汽车。厉凤堂知道,汽车是敌人的命,逃跑全靠这玩意儿,守住公路和守住汽车,敌人就绝对跑不了。于是,他带领战士迅速抢占公路边的小高地,刚刚把这个高地占领,还没喘口气,英军就攻上来了。七连,这支由中国工农红军发展至今的连队,它的生死攸关的时刻到了。因为对于英军来讲,这个高地也关系到他们的生死。英军的炮火极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变成发烫的泥水。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中国士兵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弹药很快打完了,指挥所派出的送弹药的士兵全部死在路上,英军密集的火力把高地通往团指挥所的路严密封锁了。
很快,措导员张鼎先牺牲,接着,排长们也全部牺牲。当重机枪被打坏时,连长厉凤里负重伤倒下。阵地上没有干部了,厉凤堂在血泊中看着给他包扎的司号员已说不出话来,但他明白连长的眼神,连长在对他说:去指挥战斗。司号员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由我负责,坚决守住!”
司号员最崇拜的人就是副连长王凤山,突破临津江的前一天,在隐蔽洞里他和他崇拜的人聊了很长时间。从他知道王凤山牺牲的消息起,他便觉得他永远地失去了什么,心口一直在疼。
司号员集合了阵地上的人,八十多人的连队一共还有十三人能坚持战头,他把十三个人分成几个战斗小组。有的人建议指挥员的位置要靠后,他不同意,他知道连长就是靠前指挥战斗的,他也要在最前面、井且指定了在他牺牲后接付他指挥的人。
在打退英军的几次进攻之后,司号员发现阵地上没有子弹了。他决定去敌人的尸体中搜集子弹。他从敌人的尸体中背回来十几条子弹袋和一堆手榴弹。在他分这些弹药的时候,发现又有六个人牺牲了。高地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寂静。向公路上看,英军的汽车还在那里,汽车上坐满了英军士兵。由于这个高地在中国人手里的缘故,英军仍然无法逃跑。司号员把干粮袋中的最后一点干粮给大家分了,然后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英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参加了向高地上的冲击,而步兵人数是前面数次进攻的几倍。等到已经能把英国人的钢盔看得很清楚了的时候,郑起发出了开火的命令。阵地上仅剩的七名中国士兵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开枪了,并扔出手榴弹。他一边打一边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不能让敌人夺去!”英军士兵已经拥上阵地,所有的中国士兵都端起了刺刀。
突然,司号员跑向阵地上最高的地方,站在那里,举起了自己的小铜号。他拼尽力气,把这把军号的最大音量吹了出来。忽然出现的号声令英国士兵疑惑了一下,然后他们立即转身向后跑。正准备迎接死亡的中国士兵感到奇怪:就快占领高地的敌人,听见号声,突然停止了射击,大祸临头似地向下狂奔!在二团指挥所一直紧张地观察这个高地动向的人也迷惑不解:这军号声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司号员一遍一遍地吹,吹得嘴唇出血,一直把敌人吹到公路上。公路上已经起了大火,英军的汽车在二团主力的打击下开始燃烧。七连,以几乎全部伤亡的代价,在这个高地上守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等到了主力部队。
······
“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当七连幸存的七位战士衣衫褴褛高唱着连歌相互搀扶着走下阵地,战场上的汉子们无不动容,王勇突然感到脸上湿漉漉的,这是一群真正的战士,他们心中有着不败的军魂,虽然他们只剩下七个人,但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沁透了七连的味道!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王勇不禁跟着唱起来,歌声越来越大,渐渐传遍了的每一个角落,战火未熄,硝烟未散,雄壮的歌声在战场上久久回荡,像一把利剑刺破夜空···
第三十五章 汉城就在前边
李奇微在与美军的两个军长、南朝鲜陆军参谋长和美军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研究之后,认为“如果敌军一面对我实施正面进攻,一面对我敞开的东部侧翼实施深远包围,就会使我全军处于危险的境地。找不到充分的根据证明部队能够守住各自的阵地,即使下达死命令他们也未必能坚守得住”。于是,1月3日,李奇微告诉美国驻南朝鲜大使莫西奥,要他通知李承晚总统:“我们要再次撤离汉城,由前进阵地实施的撤退行动即将开始。”李奇微还要求南朝鲜政府仍留在汉城的部分机构必须在下午3时以前撤离汉城;自下午3时起,汉江大桥和来往要道,除军队之外,民间车辆和行人一律禁止通行,如果难民不听阻止,直接向不听招呼的人开枪射击。
撤离命令一下达,汉城再次陷入一片恐慌,半年前刚刚经历大撤退的汉城军民再次踏上了南行的道路,路上到处一幅凄惨的景象。几十万难民越过汉江,冒着风雪带着仅有的家当,扶老携幼跟随难逃的败军走向又一段不知道未来的行程。
······
“王勇,你们这次打得不错啊!”刚刚打扫完战场,正当王勇准备安排战士们休息的时候,团参谋长吴震和连长贺斌走过来说道。
“参谋长,有任务吗?”王勇站起来敬礼说道。
“上级命令我们准备抢占汉城,团里让我带先遣队,你还能行吗?”吴震背着手看着战斗了两天两夜的战士们说道。
“首长,打汉城,再累也不怕,你下命令吧!”还没等王勇说话,正在整理宿营地的战士听到了,围上来说道。
“你们连续战斗了两天了,身体吃得消吗?”吴震笑着问战士们。
“没问题,平壤就是我们占领的,汉城我们也要占领它!”
“是啊,首长,就让我们去吧!”
“我们最先渡江,打汉城我们还要当先锋!”一听要去汉城,战士们炸了锅,纷纷请战,汉城是比平壤还重要的城市,占领他意义非凡。
“参谋长,你看战士们的劲头多足,没问题的!”王勇笑着对吴震说道。
“好,那我就带你们四连和团侦察排做先遣队,准备一下,半个小时后出发!”吴震看看表扭头对贺斌说道。
“是,我们马上做好出发准备!”贺斌立刻集合部队,布置任务。
王勇开完短会后,立刻指派人手领取弹药,换下损坏的枪支,把伤员安置好,又抓紧时间让战士们吃了点东西,完成出发前的准备。
······
部队在午夜踏上了前往汉城的公路,路上不时遇到像汉城进发的部队,挤到一起,彼此擦肩而过,大家都会意的一笑,谁都想第一个进汉城,高喊一声:“汉城见!”遇到人民军的部队也不用半生不熟的朝鲜话打招呼,向南一挥手说:“汉城!”没有不明白的。
先遣队加快脚步超过了一支又一支部队,渐渐公路上就剩下他们这支小部队了,远处还能听到阵阵的枪炮声,路边的山坡上,稻田里到处是炮弹壳,炸毁的汽车,开不动的坦克,所有的房屋都被付之一炬,还冒着余烟,闪着火星。
当大家急匆匆的赶路时,突然间空中升起了三颗照明弹,把公路照得通明,部队完全暴露在公路上,“隐蔽!”贺斌高喊一声,战士们迅速躲到公路沟,稻田里,可静静地等了几分钟后,没有任何动静,既没有飞机轰炸,也没有炮弹打来,弄得人莫名其妙。
“怎么回事!”吴震问前边侦察排的战士说。
“没有发现特务,附近也没有敌人的部队!”侦察员汇报说。
“妈的,邪门,继续前进!”吴震又等了片刻,见依然没有什么动静,下令道。部队又重新集合到了公路上继续往前走,可这个怪事还是不断发生,走上一两里地,就会有照明弹升起,部队就不得不频繁的就地隐蔽。
“敌人到底搞得什么鬼,一惊一乍的,走个路都不让人安生!”贺斌没好气地说道。
“连长,我到前边看看去,看看情况!”王勇凑到贺斌跟前小声说道。
“行,你去看看,小心点!”贺斌想了想说道。王勇点点头,弓着腰向前跑去,侦察排的人正四处搜索,也没找到什么东西。
“照明弹是从什么位置飞起来的?”王勇拉住一个侦察排的战士问道。
“哦,我们的尖兵走着走着,就从公路边突然冒出来的,我们找了半天,一个人影都没发现,真是见了鬼啦!”侦察兵现在也被这个弄得头大。
“嗯!是那边吗?”王勇指指公路边的山坡说道。
“对,就是那一带!”侦察兵肯定地说道。
王勇立刻走到山脚下,小心的搜索想找到点什么,可天很黑,什么也看不清,他只好用手在地上一点点的摸索,突然手指一凉,碰到了一根细细的铜线,“妈的,就是它!”王勇兴奋地说道,他抓住铜线顺着往上捋,很快在山坡上发现了一具发射器。
“大家不要找了,是这个东西搞得鬼!”王勇晃晃手里的一截铁管子喊道。
“王勇你发现什么啦?”吴震不放心也赶到前边来了。
“参谋长,这个是绊发式照明弹,是敌人的一种预警装置,跟绊发式地雷差不多,人碰到了,它就会自动发射指示目标!”王勇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了吴震。
“就是这么个玩意啊,让人一惊一乍的,可敌人为什么不**呢?”吴震看了看发射器随手扔到了路边纳闷地说。
“这可能是敌人为了了解我们进攻的速度设置的,没隔一段距离就会埋上几个,我们走到哪,他们一看飞起的照明弹就知道啦!”王勇分析道。
“嗯,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不管它了,继续前进!”吴震点点头认可了王勇的看法。部队开始行进后,再碰到照明弹只当敌人给点了几盏路灯,不再把他当回事。
天渐渐的放亮,敌机开始出来活动,先遣队有了上次的经验,也不再伪装,行军队伍也拉开距离,散乱的在公路上行进,敌人侦察机看着这队衣衫破烂匆匆赶路的队伍也就把他们当做了逃难的难民,只是同情的在他们头顶盘旋了两圈遍摇摇翅膀飞走了。
“排长,还有多远到汉城!”连续的作战让大家体力几乎耗尽,连身体一向很好的张大富也有些吃不消啦,他紧走两步跟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总归是越走越近,不会很远啦!”王勇要接过他的枪,张大富躲开了,大声喊道:“同志们,离汉城不远了,加把劲啊!”说着去抢刘立飞的枪。
“老张,不用,这次进汉城我一定要自己走进去!”刘立飞也躲开了,扭着屁股往前跑了几步。
“立飞,你这是准备节目呢,现在就开始扭秧歌啊!”程祥坤笑着在后边问道。
“哈哈,我是准备扭着秧歌进汉城,让他们看看咱们志愿军的胜利大秧歌!”刘立飞笑的极其难看,他的脚上已经打满了血泡,走起来钻心的痛,他不得不选择这个姿势走路。
“把枪给我吧,等你到了汉城,腰都扭断啦!”王勇上前拿过枪心痛地说。
“嘿嘿,排长我就是扭这回也要坚持扭到汉城,绝不拖后腿!”刘立飞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融化了的积雪上面又冻了一层冰,凛冽的寒风,吹透了战士们汗湿的棉衣,肚子饿了,来不及做饭,也无条件做饭,大家解开身上背的干粮袋,顺手抓起一把地上的白雪,行进中啃一口干粮吃一口雪。此时每一个在这个进军行列里的人都会永远记住今天这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苦的,又是极其光荣的;每一步的足迹都是通往汉城,通向胜利!
第三十六章 进来了
汉城韩国的首都,朝鲜王朝五百多年的古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距西海岸不远,周围群山环抱,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高句丽王国,百济王国和高丽王国都曾定都于此,古称汉阳和汉京,日本投降后1945年改称汉城。汉江以北是旧城,历代宫殿众多,被称为‘宫殿之城’,新市区在汉江以南,大多是现代建筑,因地处丘陵地带,道路和建筑都是依山势而建。外围是李氏王朝修建的山城和千里长城的一部分。
当先遣队行进到汉城外围时,就发现汉城上空浓烟滚滚,经久不散,侦察排前出侦察回来报告说,敌人现在已经撤出了汉城,浓烟是美军撤退时点燃了金浦机场上为战斗储备的大量汽油而燃起的大火,汉城市里已经乱了套,很多人正在伺机抢劫,城市已陷入混乱。
“进汉城!”吴震听完报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